第一篇:伊春市学习贯彻陆昊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汇报
关于学习贯彻陆昊同志在2011年共青团 年中工作交流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汇报
团省委:
陆昊书记在2011年共青团年中工作交流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伊春团市委把学习贯彻陆昊书记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行动,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重点,丰富形式,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 2011年共青团年中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后,团市委立即行动,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陆昊同志在2011年共青团年中工作交流会上讲话精神的通知》,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召开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干部大会,认真研读了陆昊同志在会上所做重要讲话,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陆昊书记的重要讲话站位高、指导性强,科学分析了当前全团面临的工作挑战和工作推进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深入总结了各地团组织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体现了客观、求实、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我们认识全团形势、把握青年工作规律,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深入学习讲话精神,-1-
自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切实将讲话精神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会上,团市委书记祝天姝就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作了专题发言。她指出,陆昊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分析深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时代感和针对性都很强,充分体现了团中央书记处和陆昊同志对党中央要求的坚决贯彻,对做好当前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坚强决心和对广大团干部的深厚关爱、殷切期望。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陆昊书记讲话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有韧劲、有力度、有创新地推进全年工作任务的落实。就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祝天姝同志重点强调了两点意见。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陆昊同志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把讲话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讲话的要求上来。二是领会精神,谋划工作。各级团组织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超前谋划好下半年全市团的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二、重视宣传,扩大影响,积极营造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良好氛围
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宣传陆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
潮。一是通过组织学习进行宣传。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充分利用座谈会、培训班、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团员青年集中认真学习讲话精神,领会实质,学深学透。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青年理论骨干的作用,组织团员青年进行分散学习,使更多的团员青年深入领会陆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利用网站、广播、电视、报纸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各级团组织落实陆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好,使广大团员青年对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并转化成实际工作的自觉行动。三是通过团属阵地进行宣传。各级团组织及时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情况上报到团市委,团市委利用伊春共青团网站、伊春团讯、信息简报等方式对各地学习贯彻情况进行宣传,在全市团组织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围绕中心,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共青团工作
为更好地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团市委专门召开了书记办公会议,就当前如何围绕讲话精神,推进全市共青团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提出了整体工作思路,作出了详细安排。
(一)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新路径。要以调研为抓手,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全面了解和掌握青年需要什么、团组织能干什么,尽量把团的优势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为青年投入。围绕团建创新、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志愿者
等重点工作,努力寻找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常抓不懈,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新突破。一方面要加大基层团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力度。团市委将对考评验收合格的单位予以命名挂牌,不合格的取消创建资格。进一步加强团建示范点规范化建设,开展独具特色的工作和活动,并在团中央下拨经费中为每个示范点创建单位列支1000元工作经费。另一方面加大“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力度。按照《关于加强“两新”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探索非公团建工作新方式和新手段,参照基层团建示范点创建,重点地抓好一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保证年底前完成“两新”组织建团任务。继续做好“两新”组织台账的记录,每月按时上报。
(三)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分类引导青年工作。要重点围绕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一是加强对《引导大纲》和《电教片》的学习应用。认真组织学习、观看,掌握开展思想引导工作的基本要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团市委将下发《分类引导青年工作考核标准》,在各基层团委根据考核标准建立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档案。三是召开分类引导青年座谈会。要系统地归纳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有效引导措施和办法,对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经验交流材料。团市委将于年末召开分类引导青年座谈会。
(四)贴近实际,加强扶持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重点服务大学生创业,在税费、项目、贷款、培训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扶持一批大学生。一是加强创业典型选树培养,通过扶持帮助,树立一批创业成功典型,大力宣传他们创业事迹,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引领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二是贴近实际抓好培训。以大学生、两后生、农村青年、困难青年为重点,动态掌握就业创业需求,依据不同青年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SIYB 创业培训、林区实用技术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等。三是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支持。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扩大贷款扶持青年数量,确保完成年初招标工作任务。四是促进待业青年岗位见习。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接”环节,提高岗位对接人数。
(五)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行动。重点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工作中,要以大小结对的方式(“大结对”:每个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组成的结对;“小结对”:每个志愿者或团队与农民工子女组成的结对),最大限度地覆盖农民工子女。继续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为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六)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团干部党性锻炼,重点抓好团干部的党史、团史教育,通过开展读党史、团史书籍,重温入党誓词,党章、团章知识考核,团干部“学党史、讲党性”专题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强化团干部的学习,引导团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选择正确学习内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强化团干部成长观教育,引导团干部用党性原则立身行事、干事创业,讲原则、重品行、守纪律,经得住政治、事业、名利、生活的考验。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团干部养成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的作风;查实情、说实话、干实事的作风;不求名、不计利、不争官的作风,树立良好的团干部形象。
共青团伊春市委员会
2011年8月20日
第二篇:团中央书记陆昊同志讲话精神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
在全国中学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24日,参加电视电话会议摘要记录)
一、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三大挑战:
(一)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党已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
(二)现代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青年的政治意识在常态下可能有所淡化,但出现重大历史问题时也可能会有极端化的表达,这对我们这一思想性,政治性都很强的青年群众组织提出了新挑战。
(三)科技进步为社会带来的挑战。
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组织行为,传播行为,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例如针对青年人政治意识淡薄,有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基本感觉不到团组织的存在。
陆昊书记提出了引领青年的的几点路径:
(1)由先进的思想引导。
能够影响人的行动的逻辑有三条: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情感。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引导青年实现信仰、利益、情感之间的合理平衡,不能“唯利益化”。
(2)兴趣。
(3)对青年人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
(4)基层的共青团干部发自内心的对工作的热爱。
二、中学共青团工作为什么还是重要的?
1、政体引发,国情决定。
由我国政体和国情决定的(要特别注意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
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先进青年组织,要始终确保工作目标与方向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学党史,跟党走”。要做好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工作,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发挥应有作用。
2、中学社会教育体系决定(有别于西方教育体系)。
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决定的。作为团的干部要做好广大青年团员的组织、引导、服务工作。
3、共青团的基本职责(思想引领和中学生成长成才)在中学教育阶段的体现。
4、团队衔接环节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怎样围绕中学育人目标找到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怎样围绕“育人”目标把握好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
中学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育人。“育人”效果大体有四个层面的目标,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一是必需的学科知识.二是综合素质.三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四是初步形成理想信念(其理论依据是“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理论、“政党依赖”理论)。
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中学团组织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在培养
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团组织要融在学生中,不要为活动而活动,从配合学校的教学目的和考虑学生的安全出发,多创造一些人数少、时间短活动。德是立身之本.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德才兼备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中学生应该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努力养成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对青少年提出“一个深刻理解,三个永远热爱”,特别是“热爱人民”,这是共青团组织必须研究并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面对共青团事业面临的挑战,团组织开展工作应当把握哪些原则,对中学共青团来讲,有两条很重要.1.要紧紧围绕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来找我们的工作切入点,来表达,渗透我们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主张。
如少先队工作要达到两个层面的目标:
(1)培养少年儿童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2)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祖国的朴素感情。
2.要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来探索我们新的组织和工作载体。
工作方式方法就包括了刊物、小册子、个人谈话、晚会、讲故事、娱乐、讲演、辩论会、讨论会、游艺会、公众旅行、体育运动会等等。今天的青年,从个人到群体,从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到生活方式,都日益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甚至有人说,相差几年就是“一代”。尊重青年,就要尊重青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新特点新变化,从青年的思想实际和基本特征出发,善于运用青年人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善于运用青年人喜欢的语言风格和逻辑与青年交流,善于用真理的力量去影响青年。
但是反对动不动就大规模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不能过多的占据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尤其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提倡短时间、人数少的活动。
最后必须要强调道德底线问题。党中央把“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交给团中央和教育部。针对当今社会政治腐败、食品安全问题等现象,共青团在青少年先进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尤为体现。做法之一是弘扬中国社会的道德模范,而社会中涌现的伟大道德模范典型人物所包含的基本道德元素无非就是善良、责任、义务、诚实等等。因此,中学共青团工作必须引导青少年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并且以德为先。有才无德,滋生腐败,危害性更大。所以必须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教育学生不能把作弊、弄虚作假当成价值观,加强诚信教育,把当今“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中。
3、努力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少年初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西方政党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青少年初步形成政党理念,则绝大部分青少年会终身支持自己的政党,并且把政党的认同传于下一代,祖父辈支持的党派会直接影响到后辈一代。
学生时期是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学校又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团队组织健全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从儿童到青少年的时间实施有效引导,就能够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打下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的深刻烙印,为他们步入社会后乃至一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是要遵循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使团队组织在每一个层级的任务既各有侧重、又有效衔接,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在实
践中,要注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准确把握不同层级青少年思想引导的不同侧重。从儿童、少年到青年,是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具有显著差异,与之相适应,思想引导工作也必须体现层级上的差异性。对于少年儿童,要遵循少年儿童意识、情感形成的基本规律,着重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他们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和审美意识。对于中学生,要根据他们自我意识初步觉醒并逐渐增强、抽象思维逐渐形成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党、社会主义更加清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国家发展进程的意识。对大学生,在分类引导青年中已经讲到了,要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引导他们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高度统一,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实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思想引导上的一体化衔接。人的思想认识需要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深刻的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小时候有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朴素感情,就能为长大后更好地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打下基础;小时候有了深厚的国家意识,就能为长大后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打下基础。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不同阶段,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固然要有不同侧重,但是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贯穿始终。要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使共青团、少先队在不同层级的引导目标和内容既体现层次上的差异性,又体现灵魂上的连贯性、一致性。
四、中学生共青团工作在当前怎么开展?
(一)掌握中学生身心特点,特别是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
比如,青春期前的灌输比较容易接受,进入青春期以后,价值分析的方法比灌输更有效。实践表明,灌输有四种可能的结果:一是意识的持续强化,二是意识的持续淡化,三是形成逆反,四是无效灌输。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灌输的有效时机,注重运用科学有效的灌输方式。比如,在思想传播和思想引导的过程中,思想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固然重要,但传播者之间的友谊、情感和信任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引导青年,还要通过组织化覆盖,通过各级组织及其骨干成员与青年形成的友谊、情感和信任影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比如,青年最容易受到那些与自身经历和背景相似的榜样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从青少年生活中挖掘可亲、可信、可学的各级各类典型。需要注意的是,青年思想意识的形成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对规律的运用也要与时俱进。
(二)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内容
(三)注意创新共青团工作的载体
1、注意新媒体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发展速度之快、变化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动员方式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站、网络跟帖、博客、播客等,已经成为青年发表思想言论的重要园地,成为影响青年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与我们争夺青年的重
要场所。与互联网影响青年的广泛、激烈和深刻程度相比,共青团在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各级团组织和团属传媒机构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加快步伐,高度重视网络游戏、短视频等重要载体,大力运用网络即时通讯、博客、手机媒体等新工具,逐步建立起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充分融合,多层次、广覆盖的引导动员体系,更加主动和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引导青年工作。
2、考虑艺术、时尚、情感元素在真理传播途径中的作用。
3、在设计活动时注重碎片化;
4、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分散化(由于学校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
五、关于如何加强中学生共青团的工作
中学共青团自身建设和如何加强管理(陆昊书记简略地提出)
(一)团员管理:
1、团员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基本比例——初中是45%,高中为85%。
2、发展团员不能唯学习为标准。吸收新团员首要条件是思想好,其次是助人为乐,最后才是学习好。
(二)中学团委书记的配备。
陆昊书记强调中学团委书记不好做,既要年轻,又要有思想,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善于与青年沟通。因此建议选拨中学团委书记时采用以下标准:
1、有曾经担任过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2、在教学上有一定成绩,在同龄人中有优势,且懂学校的发展方向。
3、真正热爱该岗位。(有公共理想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良好设计)
(三)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1、学校领导和制度的支持:一是校长的支持;二是党组织的领导。
2、上级团组织要加强对中学团组织的指导和支持。
“指导”指团组织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多沟通,使学校团组织的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有“共鸣”。
“支持”指上级团组织要对中学团委书记给予资源上的支持,将团外围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共青团,帮助学校团委书记开展工作。同时要给予其提升技能的支持,一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
3、团中央、团省委要提供优秀的培训教材给基层团组织。
在培训上要遵循实用、有新意2个原则。如:用活动案例、与教育结合的课题研究成果、青少年成长规律、教学规律。
第三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立起修身为官干事的标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习近平同志对党员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事关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三严三实”是对我们党管党治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赓续从严治党的一贯方针,体现对从严治党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适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它是改进作风的现实呼唤,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深度关切,为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立起了标杆。“三严三实”内涵丰富、辩证统一。“严”是内在要求,指向主观世界改造;“实”是行为取向,指向客观世界改造。党员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净化思想的武器、对照检查的准绳、整风整改的标准,立起修身为官干事的标杆。
修身保持本色
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对共产党人来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倡导的做“五种人”,习近平同志讲的“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就是修身的内涵、修身的标准,也是党员干部保持本色的必然要求。修身正己、保持本色,应着力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传承与坚守,解决好“立德”问题。德乃立身之本。一些党员干部信念动摇、诚信缺失、品行不端、趣味低俗,重要原因就是在立德上缺乏自觉。如何立德?一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将修身立德放在首位。党员干部应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史明理兴趣,多读些文化经典,从中汲取营养。二是从党的伟大历史中汲取营养。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个“特殊”就体现在先进性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涌现了众多先进典型。战争年代,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党员,仅有名可查的就有370多万;和平时期,又涌现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业功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党性修养。学习党的伟大历史、学习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有助于党员干部立追求信仰的德、服务人民的德、牺牲奉献的德。我们讲立德,就是要按照习近平同志指明的方向,修大爱、立大德、成大美,自觉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共产党人精神高地的坚守者。
选择与放弃,解决好“立志”问题。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德行。现在党员干部中有几种不良现象: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稍不如愿就讲怪话发牢骚;有的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官当上了,“一把火”都烧不起来;还有个别的,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什么“好事”都想沾。这些都是志向上出了偏差的表现。立志有一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需要大智慧。如何取舍?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追求。追求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没有追求终将一事无成,追求不当则会误入歧途。党员干部必须讲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二是名利。一个名,一个利,每个人都会碰到,就看怎么对待、怎么获取。重要的是心境要淡定、心态要平和。当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利益调整,必须讲大局、讲服从;面对改作风的深入推进,必须反对特权、保持本色。三是交往。跟什么人交往反映志向和追求。事实一再说明,党员干部与什么人交往,绝不是个人生活小事,交个好友终身受益,交友不当后患无穷。
慎独与慎微,解决好“立行”问题。立行关乎行为举止。古语讲,建德修行。经过两年多的作风整治,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自我约束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有的嘴上讲按规矩办,往往还是按习惯办;有的场面上不敢做了,私下里还在悄悄做;有的明规则立起来了,潜规则还有市场。有鉴于此,应特别强调心有所畏、行有所戒,做到慎独慎微。一要敬畏法度。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一言一行都受纪律和规矩的约束,才能获得自由,享受工作、享受快乐。二要敬畏初始。人生贵善始,第一次把住了就是关口,把不住就是缺口。如果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了,就会兵败如山倒,最终滑向堕落的深渊。三要敬畏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口碑是民意,口碑也是认同。有好口碑,实施领导才能转化为实现领导。
为官迎接大考
为官,实际上是代表国家政权履行公共权力。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为官重在“为”,必须有官品、有官样、有作为。讲为官是大考,是从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四种考验”、针对党员干部队伍现状提出来的现实命题。当前尤其应做到以下三点:
规规矩矩为官。适应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军队的新要求,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法治意识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仍然存在;平时不学法,遇事不找法,按习惯办、按经验办大有人在;规矩面前讲人情顾面子,规矩往往严不起来、究不下去。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基本要求、必备素质,加以锤炼和践行。一是增强法规意识。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强化法治信仰,在推进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中培育法治精神。二是提高政策水平。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平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参与决策的前提条件。各级党委应建立定期学习政策法规的制度,通过学习掌握政策法规、严明纪律规矩。三是按新规矩办事。党中央为加强作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规定。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按照新政策新规定办,该谁定的谁定,该谁批的谁批,该叫停的坚决叫停,决不能我行我素、顶风违纪。
公公正正为官。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谋利益。通过反“四风”、改作风,党员干部在公正为官、用权为民上有了明显提高,但也不能过于乐观。如何用权是为官的永恒课题,关键在“公”“廉”二字。“公生明,廉生威”。在“公”字上,要出于公心、讲究公道、维护公平,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铭刻在心。选人用人最敏感,用错一个人必将挫伤一大片,群众不认可的绝对不能用。在“廉”字上,要不存私欲、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没有廉,何谈公?党员干部必须谨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坦坦荡荡为官。习近平同志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这对每个党员干部都是教诲。做到坦坦荡荡为官,一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非常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党员干部不能把随声附和当作谦和低调,不能把睁只眼闭只眼当作维护团结,而应切实把是与非、对与错、荣与辱等基本界限搞得很明晰。二是对同志对部属应交实底,不能忽悠人。党员干部对同志对部属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应搞明白一个道理:为官要靠诚信立身,忽悠迟早会穿帮。三是多讲组织作用、集体力量,不能讨巧卖乖。比如,现在在用人上有一种现象:组织上用谁还没动议,就传得有鼻子有眼;集体定的事,传的却是谁起的作用。在信息社会,消息多、传得快并不奇怪,但如果领导干部以此笼络人心,就是不讲组织原则的表现。
干事彰显担当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正风反腐的强劲态势,面对使命任务的多元繁重,强调干事、强调担当并不是虚的概念,而是需要切实的行动。这也是修身为官的出发点、落脚点。
想干事,讲的是工作的激情。想干事,没有激情不行,没有精气神不行。有三种情况值得探讨:一种是新提升的干部怎么干。一个干部职务的提升,既靠个人努力,更靠组织培养。新提升的干部应懂得感恩,多想想党组织的信任,激发更加旺盛的斗志,履行好使命职责,而不能职务提升了、劲头下来了;应懂得珍惜,多想想干事舞台的难得,尽快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而不能官衔上去了、能力跟不上;应懂得回报,多想想入党为官的初衷,激发不负重托的责任感,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而不能“头三脚”一脚都踢不开。一种是发展受限的干部怎么干。干部结构是宝塔型的,越往上走越是少数。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同志:职务没上去,年龄快到点,但劲头始终不减,表现出很高的党性觉悟和精神境界。应向这样的同志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一种是遇到挫折的干部怎么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各级组织要关心有过失、受处理的干部。受到处理的干部应相信组织、振作精神,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干成事,讲的是政绩的评判。会干事、干成事,实际上是个政绩观问题。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么衡量政绩,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把握好:一是新官干新事是政绩,新官理旧事更是政绩。一个单位难免会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其中不少是老大难问题,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还容易得罪人。这就更需要担当精神,下决心、用狠劲把问题解决在当下,不把包袱留给后任。二是一年抓几件事是政绩,几年抓一件事更是政绩。抓基层打基础,尤其需要这股韧劲。投点钱为基层办实事固然很必要,但不能代替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打基础的工作,必须年年抓、反复抓。三是不准干的不干是政绩,准干的干好更是政绩。一些单位往往不准干的强调得多,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更应把准干的工作想透、理清、抓到位,该做的事必须做起来,而且下力气做好。
不坏事,讲的是负责的态度。党员干部应经常想一想:干的事经不经得起历史检验,能不能得到群众认可,会不会成为后人包袱。在这方面,至少有这么几点应把握好:一是管控风险,不盲目乱干。干任何事,都要与政策法规对表,都要有风险评估,不能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避免上马了干不下去,干完了留下一堆问题。二是自重自律,不掺杂个人因素。自身腰杆硬,说话办事才有底气。要想干成事不坏事,党员干部绝不能有私心。如果不该管的管了、不该插手的插手了,许多事情就难说清、难撇清,群众就会有意见。三是勇于担责,不怨天尤人。随着依规治党、依法治军的力度加大,问责追责的力度必然加大。尤其要强调落实党委、纪委“两个责任”,班子发生问题的,党委必须担责;压案不报、查案不力的,纪委必须担责。
第四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冯 俊
共产党员网 分享 打印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重大国内外问题的原则立场,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是对“不忘初心”的告诫和宣示,是对“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动员,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满激情,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科学总结历史贡献,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宏阔的视角回顾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历史转变中蕴含的历史法则,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但从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一再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灾难深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屈辱和曲折,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苦难,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屈奋斗和不懈探索,但只有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才出现了伟大转折。习近平同志用“三个深刻改变”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这就是: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领导核心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前一个历史任务并不断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谁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先后出演过主角,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三个深刻改变”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性质和作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鲜明界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以开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运动的结果,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放到5000年中华文明、500年社会主义运动、60多年新中国建设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来认识,提出了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焕发三个“蓬勃生机”的崭新结论。三个“伟大飞跃”,就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蓬勃生机”,就是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讲话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把革命、建设和改革衔接起来,用三个“伟大飞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用三个“蓬勃生机”赋予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以崇高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党,党的伟大历史贡献是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深刻揭示历史规律,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汲取历史智慧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的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充满了让历史告诉未来的豪迈和激情。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引领历史发展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善于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揭示,为正确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智慧,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得出了三个“永不动摇”的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三个“永不动摇”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深刻的历史启示,是从历史演变中得出的根本结论,是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历史规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95年来的实践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危机和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带领人民战胜它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的伟力,是因为我们党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对于这样一条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发展道路,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5年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了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也使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有底气、更加深厚持久。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遵循规律、坚持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同时又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正因为如此,中国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越来越自信。我们要始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必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再次强调历史性考试,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指明方向
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历史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歇,历史性的考试还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在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所说的“进京赶考”的告诫,并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接连用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了我们党未来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为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优异答卷向全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吹响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号角,明确了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我们党继续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我们要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用新发展理念来推进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今天,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态势,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梦想。
第五篇: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西柏坡重要讲话精神
牢记“两个务必” 坚决反对“四风”——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西柏坡重要讲话精神 厦门网
2013-08-13 14:12
7月中旬,习近平同志到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西柏坡,习近平同志围绕“两个务必”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弘扬西柏坡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反对“四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命题的发源地,河北省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在燕赵大地这个“考场”上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深刻理解提出“两个务必”的深远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同志从“四个深刻”的角度对“两个务必”进行了新的阐发,对当前全党坚持“两个务必”的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扬“两个务必”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两个务必”思想。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历代王朝无一不是经历了盛衰循环的历史周期。抗日战争结束前,毛泽东同志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表示我们党找到了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光明坦途。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从诞生那天起,就特别重视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解决“四风”问题、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面对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能否长久执政和为人民执好政,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再次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久执政和为人民执好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两个务必”的实质,就是不忘记人民群众,不脱离人民群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 1 义观点不能丢。今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人民群众一道创造美好未来。
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反对“四风”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四风”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即从主观上说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牢记“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作用,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解决“四风”上的突出问题,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广大领导干部既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只有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才能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形成上行下效、共同做好工作的良好局面。当年,毛泽东同志自觉执行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六项规定;这次习近平同志来河北调研,严格遵守中央政治局作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广大党员干部应以习近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榜样,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时时处处做好表率。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就容易变成自说自话、搞形式走过场。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才能把群众监督变为鞭策自己转变作风的动力。河北省在活动中坚持开门搞活动,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都亮明姿态,在今年5、6月份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通过多种渠道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从省级领导班子做起,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联系一个县、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和一户群众,收到了良好效果。
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深入剖析自身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把问题解决到位,以自身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河北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改立行,开展了“四项专项行动”。一是领导干部正风肃纪行动,从今年7月开始河北省厅局级以上干部对照中央规定,对多占住房、公务用车、公款吃喝等问题一一进行对照整改。二是重点部门提质提效行动,推动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部门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三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50条具体措施。四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今年将重点抓好8000个村的改造提升问题。
以严密的制度作保证。扫除“四风”积弊,制度最管用。当前,应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把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刚性约束,使“两个务必”等党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为此,河北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要建立四项重要制度,即领导机关公开承诺制度、领导干部直接联 2 系群众制度、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制度,用制度来巩固反对“四风”的成果。
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前行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应牢记这一殷切嘱托,在新的“赶考”路上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力前行,为实现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群众拥护。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一些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易发高发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期盼各级党委、政府预防和惩治腐败取得更大的成效,希望干部转变作风制度化、常态化,联系群众言必信、行必果。实践表明,只有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自觉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守群众利益的底线,严守宪法法律的底线,严守清正廉洁的底线,做到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以改善民生的实效回应群众期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与此同时,人民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面向未来,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重点实施好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等重大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做大民生的“蛋糕”,使群众在民生的不断改善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以谦虚务实的态度集纳群众智慧。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部门要在改革、开放、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具体来说,应做到拜人民为师,与人民为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防止“刻舟求剑”、“闭门造车”、“异想天开”,从群众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局面的钥匙;积极探索汇民意、集民智的新机制与新做法,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真正把我们党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能力的增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以四大攻坚的突破凝聚群众力量。当前,河北省正处于科学发展、由大转强的新阶段,大好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坚决落实好习近平同志对河北提出的“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要求,集中力量打好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这四大攻坚战。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河北奋进崛起、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周本顺)[责任编辑: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