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的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于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执行动机
一个人不仅要会做事还要有工作意愿,即要“肯做”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做事的实干精神,否则什么事情也干不好。
二、端正执行态度
要端正执行态度,在工作中必须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1.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2.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3.要着眼于“快”,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4.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三、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是执行者的行为能力、意愿和态度,光靠这些特征不足以把事情落实好,还需管理者进行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来调整执行者的行为与控制事情的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才能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好。有效控制采取方法如下:
1.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预警。
2.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3.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再犯同样错误。
四、具体工作
1.转变理念。把***建设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为中心”
加快***信息化建设,重点以业务人员为主体,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和**水平。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使用高效的原则开展工作。
2.防止和减少“****”问题,并逐步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
与****报告,**应急,**监督,***,***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接,连点成面,促进**信息系统整体建设。
3.加强**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改善监管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提高****
行为的监管效率。
总之****在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领导下,不折不扣,以一种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状态,去开展****的工作。
第二篇: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的重要性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员工的努力,更离不开公司领导层战略决策的定制。但更重要的是领导层战略决策得到员工的执行。没有执行力的团队,再好的点子也塑造不了成功。
行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执行力最简单也是最精辟的解释。但是正是这么简单的执行力,却是很多个人、团队、企业所欠缺或者说是不完备的。下面我就从提升员工执行力培训方面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个人执行力是指每一单个的人把上级的命令和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没有任何借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一个优秀的员工从不在遇到困难时寻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寻求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出色完成任务。要提升执行力,就必须学会在遇到阻碍时不找借口而是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摒弃囫囵吞枣式的盲目执行。有些员工把简单重复上级团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看着是贯彻执行,好像是上级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忠实执行者,其实不然。把上级精神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精神,而是对上级精神的消极敷衍。
三、避免老套陈旧的之行方式。不少员工还是习惯于用开会、发文、写总结的办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开会,发文就是工作,写总结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用会议、发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显得规范、正统,具有权威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自觉不自觉地把开会、发文、写总结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这导致个别基层团组织工作不踏实,只会做表面文章。
四、执行需要培养自己的自觉习惯,摒弃惰性。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工作中常有的状况就是:面对某项工作,反正也不着急要,我先拖着再说,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领导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拖拉办事的工作风格,这其实是一种执行力差的表现。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我们改变心态,形成习惯,把等待被动的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心态,面对任何工作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
五、执行需要加强过程控制,要跟进、跟进、再跟进。有时一个任务的完成会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情况,这主要是工作过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项工作都制定进度安排,明确到哪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在什么时间会有阶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时要自己检查计划实施的进度,久而久之,执行力也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执行更需要团队精神。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喝水的故事:当庙里有一个和尚时,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他们通过协商可以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干,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喝。这则寓言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项任务时,缺乏团队协作的结果是导致失败。每个人都不是 一座孤岛,在做工作时,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醒,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企业的管理者有很好的悟性,一些策略性的想法很透彻,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不能落地生根。如今已不仅仅是策略的时代,也是策略执行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发掘执行力的基因,帮助这些管理者认识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一种正确的管理思维方式。
在企业中,具有最高执行力的,是决策的发布者:他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或者选择下属提出的正确决策。然后把这个决策分成几个合理的部分交给不同的功能组织去完成。这是执行力最高的环节。
第二个环节就是中层管理者。中层的执行力是:理解上层决策并组织实施的能力,是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过程。拥有一个好的执行力中层可以弥补决策的不足。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位置是一条链,上结高层,下连基层,既是上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向下的决策层。
第三个环节是底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完成者,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决策变成数字,然后把数字变成行动。一个优秀员工的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企业要提高执行力,完善制度是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提高执行力,健全机制是关键。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健全的执行机制,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手段。要通过科学设定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不断完善考核的程序、标准、办法,强化经常性的监督,加强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以科学民主的目标化决策机制、责任制衡的刚性化执行机制、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奖惩兑现的导向化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科学的、系统的目标绩效管理,将任务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将目标融入各部门甚至是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中,将岗位职责细化、立体化,使每个目标层次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促检查、有考核评估,形成管理闭环,奖罚分明。提高执行力,抓好队伍建设是根本。执行力作为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一个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
首先要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层干部是一个部门的领头人,是全面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的关键人物。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增强其示范性和带动力,关键是要抓好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绩和干部评价制度、标准和方法,全面、科学、正确地评价政绩、认识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示范性和带动力强。
其次,还要抓好一线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改善、优化、提升员工队伍;建立员工的培训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人能高能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改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保护、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个人执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就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来增强自身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即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服从、诚实的态度和负责、敬业的精神。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提高执行力,精心打造这一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管理学有许多的理论,告诉管理人员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才、留才,如何做资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 法,却往往被视为是理所当然,未曾有人加以探讨。作为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 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 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企业的执行令就变得尤为 重要。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 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 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 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 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 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中旭商学院院长郭鹏老师提出了提高执行力的八大要素[1]如下:
一、提升执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有效掌握与运用管理工具+有效掌握 与运用工艺技术+工作经验与心得+……一项工作要得以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执行能力,即 要“会做”。员工能力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和 公司向员工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强化培训,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 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我们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执行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依据在哪里,这些依据是否还在执行。还有,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在这些工作里面,按照工作程序,我们往往要 在一些单据上签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控制点。我们签了字,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二、强化执行动机
一个人不仅要会做还要有工作意愿(动机),即要“肯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 定要有做事情的实干精神,公司最需要拥有不懈的求胜意志的人,这种人只有在工作完成时 才会感到满足。首先,要观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分辨出谁才是认真做事的人,这些人
通常能激发员工 士气。其次,观察其遇到困难时处理问题是否正确、果断,并知道如何取得各方助力来完成工 作。
三、端正执行态度 有令不遵,违规操作,是执行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五成、六成的低工作标准,甚至到最后完全走形,面目全非,应以较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标准来要求自己。要端正执行态度,在工作中必须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1.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 件。
2.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3.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 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4.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 展。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 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是执行者的行为能力、意愿和态度,光靠这些特征不足 以把事情落实好,还需管理者进行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来调整执行者的行为与控制事情的发 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才能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好。有效控制采取方法如下: 1.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2.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员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 来。3.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员工再犯同样错 误。4.授权不授责,大多数管理者的通病是授权又授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权责不分,职 位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小,做的多就错的多,管理者不做具体的事,永远不出错,被授权的人 害怕出错而不停地往下授权,必然没有好的结果。5.对身兼管理责任的人进行监督,当管理者管理他人或检讨自身的行为时,有效的监督 十分有效,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准确的工作定义、选拔、管理和培训这些工作都不可能轻 而易举地完成。6.对那些可能是以前所遗留下的含糊不清的或没有论及的问题,管理者要能给予明确而 又清晰有力的说明;然后,他们还要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以使将来组织的工作重点能集中到 所提出的焦点上来。那些在被认为是工
工作懒散的人对于他们爱好的东西,可能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采用升 职或薪酬来激励员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许多情形下这种方法是积极的,是非常有效 的。采取方法如下: 1.考核指标合理,为避免考核指标不合理,必须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的最佳手段就是将考核指标全部改为定量或半定量的,去除难以评价对错的指标,比如去除 主管考评、供应商投诉、团队忠诚度、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主动性等指标。2.健全流程制度,修订各类规章制度与作业流程,明确每个岗位职责与目标,明确操作 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不按规定操作。3.考核有效,严格执行奖励与处罚措施,不能姑息。对违反公司规定或操作规定的人员 要严格按制度处理,不能流于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由部门申请,可以破格调薪或升职。
五、构建领导人才储备通道 如何有效避免人员流失,在执行力机制健全后,最后的有效持续落实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即如何降低人员流失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所以,降低人员流失与构建领导人才储备机制非常 重要。可采取以下方法构建人员储备通道: 1.根据员工(含中低级管理人员)绩效精准而深入地评估每位员工的能力; 2.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含中低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鉴别与培养各类领导人才的架构,将其作为其上一级别的储备人员,以作为健全接班计划及配合公司未来执行策略的需要。3.决定该如何处理缺乏绩效的人,对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离岗培训一周后重新上
岗,如仍未能满足需要,先调换其到新工作岗位试用,不轻易淘汰。4.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蓝图,并将连接策略计划及短、中、长期阶段性目标与连接营运 计划的目标告知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
六、建立良好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沟通是改善工作氛围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基础,有效地提高执 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 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可采取以下方法 达成有效沟通: 1.执行者参与计划的制订。在制订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可以良好沟通,让组织内的员工进 行活跃的对话,坦诚交流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2.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明确每项任务的阶段负责人与总负责人,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员工可以越级反馈,直接和主管沟通,避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3.沟通方法。要求总负责人在任务布置后对所负责工作的具体人员,提出多个具体问题 并要求解答,确保
计划完全被执行者所理解、接受。并要求这样的沟通方式与对话模式要一 层层下达,流传到整个组织当中。4.真诚交流,尊重每个人提出的意见,如不能执行要告知原因,鼓励员工提出问题,自 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协调内部资源 协调内部资源对提升执行力最有效。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命令的办法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换一个人或是培养另外一个人,或许会更加有效。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充分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的使用需要沟通、协调,其目的是让不同领域、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充分认识到 自己的职责,去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内部资源还包括其他的物力、财力资源。只有内部资源的协调是属于自己能掌握完全的 控制权的,可以按照下属的工作能力以及习惯更好地进行人员的调用。
八、收集反馈信息
执行过程中,员工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员工主动反 馈外,还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收集渠道。可采取的办法有: 1.设立“问题反馈箱”与“合理化建立箱”,对收集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理; 对员工提出的好的建议,积极采纳。2.深入工作现场,通过观察或与员工自由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同时可与下属 建立特殊的个人关系,员工在执行任务时,不仅会把它当做任务来完成,还会考虑到与管理 者的这种关系。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 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重点 放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 行力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执行是一门学问,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始终。选择行业、制订计划、确定目标、规划战略、实施战略等都需要执行,离开执行,组织将寸步难行。组
织经营的三个核心环节是:制定战略、人员匹配、实施运营,而执行则贯穿于这三个核心环 节的始终。
第四篇: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
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管理学有许多的理论,告诉管理人员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才、留才,如何做资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被视为是理所当然,未曾有人加以探讨。作为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企业的执行令就变得尤为重要。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
一、提升执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有效掌握与运用管理工具+有效掌握与运用工艺技术+工作经验与心得+……一项工作要得以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执行能力,即要“会做”。
员工能力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和公司向员工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强化培训,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
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我们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执行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依据在哪里,这些依据是否还在执行。
还有,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在这些工作里面,按照工作程序,我们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控制点。我们签了字,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二、强化执行动机
一个人不仅要会做还要有工作意愿(动机),即要“肯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定要有做事情的实干精神,公司最需要拥有不懈的求胜意志的人,这种人只有在工作完成时才会感到满足。
首先,要观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分辨出谁才是认真做事的人,这些人通常能激发员工士气。
其次,观察其遇到困难时处理问题是否正确、果断,并知道如何取得各方助力来完成工作。
三、端正执行态度
有令不遵,违规操作,是执行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五成、六成的低工作标准,甚至到最后完全走形,面目全非,应以较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标准来要求自己。
要端正执行态度,在工作中必须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1.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2.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3.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4.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是执行者的行为能力、意愿和态度,光靠这些特征不足以把事情落实好,还需管理者进行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来调整执行者的行为与控制事情的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才能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好。有效控制采取方法如下:
1.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
2.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员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3.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员工再犯同样错误。
4.授权不授责,大多数管理者的通病是授权又授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权责不分,职位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小,做的多就错的多,管理者不做具体的事,永远不出错,被授权的人害怕出错而不停地往下授权,必然没有好的结果。
5.对身兼管理责任的人进行监督,当管理者管理他人或检讨自身的行为时,有效的监督十分有效,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准确的工作定义、选拔、管理和培训这些工作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完成。
6.对那些可能是以前所遗留下的含糊不清的或没有论及的问题,管理者要能给予明确而又清晰有力的说明;然后,他们还要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以使将来组织的工作重点能集中到所提出的焦点上来。
那些在被认为是工作懒散的人对于他们爱好的东西,可能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采用升职或薪酬来激励员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许多情形下这种方法是积极的,是非常有效的。采取方法如下:
1.考核指标合理,为避免考核指标不合理,必须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最佳手段就是将考核指标全部改为定量或半定量的,去除难以评价对错的指标,比如去除主管考评、供应商投诉、团队忠诚度、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主动性等指标。
2.健全流程制度,修订各类规章制度与作业流程,明确每个岗位职责与目标,明确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不按规定操作。
3.考核有效,严格执行奖励与处罚措施,不能姑息。对违反公司规定或操作规定的人员要严格按制度处理,不能流于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由部门申请,可以破格调薪或升职。
五、建立良好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沟通是改善工作氛围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基础,有效地提高执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可采取以下方法达成有效沟通:
1.执行者参与计划的制订。在制订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可以良好沟通,让组织内的员工进行活跃的对话,坦诚交流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
2.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明确每项任务的阶段负责人与总负责人,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员工可以越级反馈,直接和主管沟通,避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
3.沟通方法。要求总负责人在任务布置后对所负责工作的具体人员,提出多个具体问题并要求解答,确保计划完全被执行者所理解、接受。并要求这样的沟通方式与对话模式要一层层下达,流传到整个组织当中。
4.真诚交流,尊重每个人提出的意见,如不能执行要告知原因,鼓励员工提出问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协调内部资源
协调内部资源对提升执行力最有效。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命令的办法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换一个人或是培养另外一个人,或许会更加有效。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的使用需要沟通、协调,其目的是让不同领域、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去主动性地开展工作。
内部资源还包括其他的物力、财力资源。只有内部资源的协调是属于自己能掌握完全的控制权的,可以按照下属的工作能力以及习惯更好地进行人员的调用。
七、收集反馈信息
执行过程中,员工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员工主动反馈外,还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收集渠道。可采取的办法有:
1.设立“问题反馈箱”与“合理化建立箱”,对收集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理;对员工提出的好的建议,积极采纳。
2.深入工作现场,通过观察或与员工自由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同时可与下属建立特殊的个人关系,员工在执行任务时,不仅会把它当做任务来完成,还会考虑到与管理者的这种关系。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重点放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执行是一门学问,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始终。选择行业、制订计划、确定目标、规划战略、实施战略等都需要执行,离开执行,组织将寸步难行。组织经营的三个核心环节是:制定战略、人员匹配、实施运营,而执行则贯穿于这三个核心环节的始终。
集团企管部:贺锦
第五篇: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定稿)
浅谈执行力的重要性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2期供稿文/杜乾浩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管理学有许多的理论,告诉管理人员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才、留才,如何做资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被视为是理所当然,未曾有人加以探讨。作为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管理者必须同时确认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企业的执行令就变得尤为重要。
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在管理领域,“执行”对应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using knowledge as distinguished from merely possessing it)”;其二是:“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especially one requiring skills”。前者与“规划”相对应,指的是对规划的实施,其前提是已经有了规划;后者指的是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它不以已有的规划为前提。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执行”的理解基本上也是如此,其差异在于侧重点和角度有所不同。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重要的角色定位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属的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如果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
一、提升执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执行能力欠缺,有效掌握与运用管理工具+有效掌握与运用工艺技术+工作经验与心得+……一项工作要得以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执行能力,即要“会做”。
员工能力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和公司向员工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应该对执行人员进行执行前强化培训,让执行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
么?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执行到位,各尽其责。其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据。这是我们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工作执行的目标。这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依据在哪里,这些依据是否还在执行。
还有,要明白控制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在这些工作里面,按照工作程序,我们往往要在一些单据上签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控制点。我们签了字,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二、强化执行动机
一个人不仅要会做还要有工作意愿(动机),即要“肯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应尽一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作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定要有做事情的实干精神,公司最需要拥有不懈的求胜意志的人,这种人只有在工作完成时才会感到满足。
首先,要观察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分辨出谁才是认真做事的人,这些人通常能激发员工士气。
其次,观察其遇到困难时处理问题是否正确、果断,并知道如何取得各方助力来完成工作。
三、端正执行态度
有令不遵,违规操作,是执行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执行态度即对待工作的态度与标准,做工作的意义在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五成、六成的低工作标准,甚至到最后完全走形,面目全非,应以较高的(大家认同和满意)标准来要求自己。要端正执行态度,在工作中必须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1.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
2.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3.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4.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是执行者的行为能力、意愿和态度,光靠这些特征不足以把事情落实好,还需管理者进行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来调整执行者的行为与控制事情的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才能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好。有效控制采取方法如下:
1.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
2.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员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3.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员工再犯同样错误。
4.授权不授责,大多数管理者的通病是授权又授责,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权责不分,职位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小,做的多就错的多,管理者不做具体的事,永远不出错,被授权的人害怕出错而不停地往下授权,必然没有好的结果。
5.对身兼管理责任的人进行监督,当管理者管理他人或检讨自身的行为时,有效的监督十分有效,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准确的工作定义、选拔、管理和培训这些工作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完成。
6.对那些可能是以前所遗留下的含糊不清的或没有论及的问题,管理者要能给予明确而又清晰有力的说明;然后,他们还要提出对未来的展望,以使将来组织的工作重点能集中到所提出的焦点上来。
那些在被认为是工作懒散的人对于他们爱好的东西,可能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采用升职或薪酬来激励员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许多情形下这种方法是积极的,是非常有效的。采取方法如下:
1.考核指标合理,为避免考核指标不合理,必须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的最佳手段就是将考核指标全部改为定量或半定量的,去除难以评价对错的指标,比如去除主管考评、供应商投诉、团队忠诚度、团队意识、创新能力、主动性等指标。
2.健全流程制度,修订各类规章制度与作业流程,明确每个岗位职责与目标,明确操作步骤,杜绝经验操作或不按规定操作。
3.考核有效,严格执行奖励与处罚措施,不能姑息。对违反公司规定或操作规定的人员要严格按制度处理,不能流于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由部门申请,可以破格调薪或升职。
五、构建领导人才储备通道
如何有效避免人员流失,在执行力机制健全后,最后的有效持续落实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即如何降低人员流失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所以,降低人员流失与构建领导人才储备机制非常重要。可采取以下方法构建人员储备通道:
1.根据员工(含中低级管理人员)绩效精准而深入地评估每位员工的能力;
2.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含中低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鉴別与培养各类领导人才的架构,将其作为其上一级别的储备人员,以作为健全接班计划及配合公司未来执行策略的需要。
3.决定该如何处理缺乏绩效的人,对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离岗培训一周后重新上岗,如仍未能满足需要,先调换其到新工作岗位试用,不轻易淘汰。
4.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蓝图,并将连接策略计划及短、中、长期阶段性目标与连接营运计划的目标告知员工,让员工有归属感。
六、建立良好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沟通是改善工作氛围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沟通是执行的基础,有效地提高执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可采取以下方法达成有效沟通:
1.执行者参与计划的制订。在制订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可以良好沟通,让组织内的员工进行活跃的对话,坦诚交流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
2.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明确每项任务的阶段负责人与总负责人,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员工可以越级反馈,直接和主管沟通,避免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
3.沟通方法。要求总负责人在任务布置后对所负责工作的具体人员,提出多个具体问题并要求解答,确保计划完全被执行者所理解、接受。并要求这样的沟通方式与对话模式要一层层下达,流传到整个组织当中。
4.真诚交流,尊重每个人提出的意见,如不能执行要告知原因,鼓励员工提
出问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协调内部资源
协调内部资源对提升执行力最有效。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命令的办法不能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换一个人或是培养另外一个人,或许会更加有效。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的使用需要沟通、协调,其目的是让不同领域、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去主动性地开展工作。
内部资源还包括其他的物力、财力资源。只有内部资源的协调是属于自己能掌握完全的控制权的,可以按照下属的工作能力以及习惯更好地进行人员的调用。
八、收集反馈信息
执行过程中,员工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员工主动反馈外,还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收集渠道。可采取的办法有:
1.设立“问题反馈箱”与“合理化建立箱”,对收集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理;对员工提出的好的建议,积极采纳。
2.深入工作现场,通过观察或与员工自由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这种方式同时可与下属建立特殊的个人关系,员工在执行任务时,不仅会把它当做任务来完成,还会考虑到与管理者的这种关系。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重点放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的执行力能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执行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执行是一门学问,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始终。选择行业、制订计划、确定目标、规划战略、实施战略等都需要执行,离开执行,组织将寸步难行。组织经营的三个核心环节是:制定战略、人员匹配、实施运营,而执行则贯穿于这三个核心环节的始终。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