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R工作案例分析以及改善建议
尊敬的HR经理:
您好!
由以上案例可见该HR部门的组织架构较完善,各岗位的职责已明确,我个人认为虽然部门内部分工与责任明确,却未按岗位职责去执行去落实,原因分析如下:
1、首先前台D做为保洁员E工作的督导人,其有责任监督和指导保洁员E的工作开展和改善,需要定时检查保洁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职权外的问题需向上级汇报)而并非由领导指出问题后才发现问题;
2、前台D既已发现问题,应需及时向其负责人HR专员B汇报情况,其第一时间与总经理秘书C汇报,有越级之嫌,此不属于C的工作范畴;
3、总经理秘书C既已知悉此情况,可向相关负责人反映问题,但不应强加渲染个人主观色彩,有打小报告及八挂之嫌;
4、HR专员B已知道问题的发生,其做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应先了解问题所在处,了解事情的原委,而不应该让问题人员感到孤立无援,更不应该先与众人辩解再去解决问题。
5、HR专员B对此事件的处理结果是让保洁员E再次清洁,但未追究前台D的责任,此处理方式欠妥,对处理结果的落实情况也未进一步跟踪,导致问题未得以改善,并忽略了问题的根源,导致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恶化。
6、保洁E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没有去想办法解决更没有及时上报上司,致使问题一直存在。
做为HR的部门负责人,要做好企业HR管理必须具备宏观战略眼光,从整体上把控好管理体制的实施并保证其执行力度。首先,应当了解现有机制下内部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了解问题的弊端,通过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要促使HR各成员对自身职权进行定位并划分清楚对应的职责,这样可以避免团队成员之间职能混乱,工作交叉干预。
以上仅是通过单个案例透析出的问题所在,但是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要做好HR的管理工作,完善公司或部门的管理机制都必须做到有“方”、有“度”,(即方法和执行力度)。
建议:
1、多开展与员工的面谈工作,通过与各层级员工面对面的接触,了解员工所需、所想、所难,多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了解实际情况并及时地发现员工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去解决问题;
2、可通过定期举办企业康体文化活动,为员工提供交流和互动平台,在丰富大家的业
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员工的沟通和交流,活跃企业的氛围。重视每个岗位的员工工作及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包括提高工作技能、沟通技巧、处事方法、问题的预见性、公
司制度与岗位职责的培训以及提高工作素养的培训等,促使员工端正工作心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逐步树立起工作的责任心。
4、完善考核体系,为每一类型人员量身制定适应其岗位要求的考核标准,对每一位员
工的工作绩效都要做到全方位的合理评估。(360°考核)
5、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业务拓展能力,以及员工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制度
执行的自觉性、严密性,HR部门要创新思维,通过适时举办各类培训、组织各种竞赛,但也要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同时,要从工作当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去细心指导。当然也可通过宣导他人事迹或教训来感化员工,要求其改进以达到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但切忌不应有嘲讽、诋毁、攀比之意。
6、做好团队建设,让团队的每一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团队的存在是干
什么的?是围绕什么事情在运行的?自己在这一团队中所办演的角色是什么?自己的权与责何在……即要明确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在一个团队中出现问题,首要任务是大家及时通过相互帮助去解决问题,再进行原因分析,分析管理漏洞和不足,后续加以改善。而不是先辩论后解决。(处事方法)
总之,做好公司的内部管理是HR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健全公司的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并加强各部门各员工之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关标准和流程。做到每一个工作行为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在有明确职责的条件下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建议可建立规范检查小组,定期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跟踪,认真地核查各部门管理和各岗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做好检查记录,要求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及时做出改善,并对其改善情况进行跟踪,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再次,通过分析和总结执行现有管理体制中的各类问题,定期地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公司规章制度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以上为我从事HR行业以来总结的个人经验,并提出微薄意见和建议,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王俊鹏
二0一0年六月三日
第二篇:HR案例分析
【案例】
福利失去了激励作用,该怎么办?
刘先生是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几年前,他入职到该企业,当时企业效益不错,福利也多,不用掏钱可以分到吃不完的粮油,上下班免费接送,有的职工甚至还可以外出旅游度假。能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他觉得荣耀和自豪,并产生一种内在的归属感。而近几年,他发现一些单位技术骨干不断调走,流入一家工资高出三倍的其它同行企业。对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近七成的职工对单位的福利不再感兴趣,倾向拥有较高工资。刘先生意识到,要单位拿出同样高工资留住人才是不现实的,而福利对员工的激励功能明显减弱,有福利无福利一个样,福利多福利少一个样。作为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该不该向领导提出建议,取消一部分没用的福利呢?刘先生很是困惑,请你来帮其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案例解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的企业在不能满足员工高工资需要的前提下,要挽留住自己的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除了花费心思做好员工福利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可见,福利失去激励作用,罪不在本身,应当归责于我们的管理者,没有深刻地认识福利的功能,没有下功夫去研究福利如何管理,更没有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去改善我们在福利管理上存在的不适应地方。上述案例中,刘先生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不应当考虑是不是砍掉某项具体的没用的福利,而应当首先审视自己单位的福利在管理上是不是有了问题。看看自己企业的福利是不是存在以下的错误问题:
1、搞平均福利。不管什么性质的福利,分配搞平均主义,人人有份,没有份额差别,没有工作好坏,不讲对工作的贡献大小。表面好象公平,其实本质上反而伤害了公平。
2、搞秘密福利。有的福利不让大部分员工知悉,只在小范围内的人员中发放。大部分员工也根本没有渠道去了解还有什么特殊的福利,只在不小心碰见有的员工大包小包从单位往家搬送时,才恍然大悟。
3、搞职务福利。把福利与担任职务挂起钩来,不问工作绩效的实际贡献。只要在这个位子上,你就可以享有通信、私车或者住房等方面的一定级别待遇,即使犯个错免了职也可以仍然保留原职级福利。想当然地认为,工作干好了都是领导做出了大成绩,自然福利也就当先了。如此的官本位福利,跑官要官现象不足为怪。
4、搞关系福利。因为福利有利可图,所以成为极少数管理人员拉拢关系的筹码。和我关系不错,就给你分配点福利。大关系大福利,小关系小福利。福利还成了一种交易,以此福利换彼福利。要想得到一个度假指标,没有几层关系是不行的。本是大家的福利,却被少数人演变成私人的福利。
如果是存在以上问题,那就要有针对性在采取措施加予改善了。
【案例】
补签劳动合同,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双薪给员工?
陈小姐是某公司的员工,眼看着已经工作8个月,但公司一直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近日,公司通知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陈小姐在表示同意补签的同时,要求公司应依照未按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必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规定,向其补发8个月工资。而公司认为,此前公司已按照口头约定按月足额向陈小姐支付了工资,且现已决定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而拒绝了她的要求,并对陈小姐说要么补签劳动合同,要么离开本公司。那么,补签合同后单位也得给劳动者付双薪吗?请给予分析解答。
【今日案例解析】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
1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第1款进一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支付给劳动者”2倍工资“和”补签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应当并列承担的责任。只要用人单位没有按期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必须向劳动者支付2倍工资,而不管是否补签劳动合同,即没有任何免责事由。
本案中,该公司虽然在陈小姐上班6个月后决定与她补签劳动合同,但这并不能改变此前没有按期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因此应当承担向她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责任。至于计算方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因此,该公司按规定应当向陈小姐补发7个月的工资,而不是陈小姐所主张的8个月工资。
【案例】因登报声明解雇员工引发的劳资纠纷,你怎么看?
2010年3月1日,李某入职深圳某外贸公司,任职业务专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入职后,李某通过不断的努力,赢得了众多的客户资源,业绩蒸蒸日上。2011年11月份,该公司管理层怀疑李某私自将客户资源进行转移,便作出不再分配资源给李某的决定。2011年12月,李某休年假,公司于是在报纸上刊登声明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李某不服,回到公司讨说法,公司称其旷工,属于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合理。李某十分气愤,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经济补偿金。对此案例,你怎么看?请给予分析解答。
【今日案例解析】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通过在报刊、电台等传媒发布声明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的方式并不罕见,这种做法是可以得到司法支持的,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本案中,外贸公司直接使用公告的方式来解雇李某,这种做法显然是无效的。
因为,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企业对有旷工行为的职工做除名处理,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因此,企业通知请假、放长假、长期病休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对旷工和违反规定的职工按上述法规做除名处理。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视为无效。”
因此,该公司此解雇通知方式无效,依此解雇李某属违法,李某诉讼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合理合法,仲裁应给予支持。
【案例】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费之争,你怎么看?
2009年1月,张某入职某康体公司,任健身教练,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张某的工作时间为综合计算工时,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天数不固定。2010年1月,该健身俱乐部以张某教学水平落后为由,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张某同意,但经朋友指点,由于一年来其每周六都上班,应获得双倍的工资作为加班费,于是他要求公司支付一年来的周六加班工资。该公司则主张双方约定的工时制度
是综合工时制,并且实施该制度已经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许可,张某的工作时间按周计算,不存在加班费的问题。双方协商不成,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对此,你怎么看?
【案例解析】
国家从1995年5月1日起施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事业单位最迟应当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从1997年5月1日起施行,这就是标准工时制度。但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特点需要而导致生产、工作任务不均衡的,在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采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第五条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本案即是如此,康体公司根据自身的服务特点,向劳动部门申请了教练的综合工时制并获得批准。
在本案中,康体公司为教练岗位申请的是以周计算工作时间,那么只要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即不存在加班费的问题。根据原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是不属于加班的。所以,张某主张其周六的加班费缺乏法律依据。但是,如果张某是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即使总时间还处于40小时以内,康体公司仍应按照三倍工资的标准支付加班费。
【案例】值班非加班,单位要给加班费吗?
李某于2008年3月入职广州某公司做电工,正常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到下午5点,李某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按基本工资(860元)+绩效工资执行。入职后不到3个月,李某便主动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其在正常工作时间值班的加班工资。值班具体情况是:公司每个月会安排李某值一次班,从下午5点下班后在值班室待命直至上午5点,但在晚上10点后可以在值班室休息并可补休半天。李某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制冷、照明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安装等,而在值班时间主要是应对突发事件。李某3个月的工资总额分别是3100元、3500元及3300元,其主张按照3个月的平均工资3300元作为计算基数计算其加班费,被公司拒绝后,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李某能胜诉吗?
【案例解析】
本案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值班是否等同于加班,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就此支付加班费?
二、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在日常生活中,用人单位根据岗位职责的需要,会安排某些岗位的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外进行值班处理突发事件,而值班的时间往往较长但工作强度一般比日常工作小。那么,值班是否可以认为是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确值班与加班的区别。
值班一般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安排或根据规章制度安排劳动者从事与其本职无关联的工作或者即使与本职工作相关,但值班期间可以休息而且工作强度不大。而加班则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继续在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认定劳动者的工作是否属于加班,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劳动者是否在正常工作时间外仍从事日常上班的工作内容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具体的生产、经营任务。
二、劳动者在正常上班时间外的工作强度是否等于或者高于日常工作。本案中的李某,其在值班期间主要是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照明、制冷等电力设备的突发故障,与其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任务不同。同时,李某在值班期间可以休息,而且工作强度大大小于日常上班。另外,还有一点,公司在李某值班后会安排补休半天。因此,仲裁委员会不予支持李某关于值班即加
班的主张。
【案例】
只是食物的摆放高度不一样,为何三组猴子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的好好的。请你帮忙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今日案例解析】
究其原因,我们想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来。分析后不难发现,第二间房子的猴子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关键的一点就是两只猴子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去取食。如果他们各自凭自己的力量,没有合作,那么他们也就取不到食物,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可见,在此过程中,团队协作的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案例】
单位解雇非因工负伤的员工,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龚某于2008年1月入职某公司任技术操作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5月某个周末,龚某自驾车外出游玩不慎发生交通事故,伤及右手,医疗期满后被鉴定为七级伤残。由于龚某右手不便,无法从事原来的技术操作岗位,公司遂决定解除与龚某的劳动关系。龚某认为,公司此举太没人情味,在再三请求无果之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仲裁请求,主张恢复与公司的劳动关系。龚某的主张能得到支持吗?
【今日案例解析】
龚某在医疗期满后,单位能否以其不能从事原工作,直接予以辞退?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先安排其他工作,只有劳动者不能胜任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岗位才能予以解除。因此,本案中,该公司在龚某医疗期满后不给龚某另行安排直接解除与龚某的劳动关系是违法解除,龚某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主张可以得到司法支持。
【案例】
企业如此使用竞业禁止条款,有效吗?
32009年3月10日,A公司与孙某签订了一份《企业经理人保密和竞业禁止
协定》。协议约定,孙某在任职期间和协议解除之日起两年内,非经公司同意,不得从事与该公司同类的竞争业务;若违反,应当一次性向公司支付违约金50万元。同年12月30日,孙某提出辞职,与A公司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孙某离职后,到同行业的B公司任职。A公司遂以乙某离职违反双方签订的竞业禁止协定构成违约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孙某支付违约金50万元。那么,你认为A公司与孙某双方签订的竞业禁止协定是否有效?A公司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今日案例解析】
从表面上的证据来看,A公司与孙某双方确已签订了竞业禁止条款,而且孙某离职后重新就职的企业与A公司生产同类产品,依条款规定,理应向A公司一次性支付违约金50万元。但是因A公司在限制孙某就业同时,却未能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这实质上是A公司利用雇佣关系中所处的优势地位,通过约定高额违约金限制孙某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权利和自由择业的权利。这种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的合约,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约定,应为无效的情形,应认定该条款无效。A公司的诉讼请求也就不能给予支持。
由此表明,企业合法的使用竞业禁止条款确实能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但如果滥用竞业禁止条款,企图让劳动者离职后寸步难行,由此来达到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的目的,最后遭受损失的必然是企业自身。
【案例】
员工在等电梯时摔伤,算不算工伤?
22011年2月张某进入广州某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广告公司的办公场所在某商业大厦的20楼,张某的上班的时间为9点至17点。2011年8月6日9时许,张某进入大厦后在一楼大厅等候电梯时不慎摔伤,8月28日,张某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部门经审核后予以受理。经核查,劳动部门认为张某系在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活动时受到意外伤害,遂作出工伤认定。广告公司不服,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维持的行政复议决定。广告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张某摔倒的地方并不是工作场所,也不是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要求撤销工伤认定。那么,你觉得法院会怎么判决?
【今日案例解析】
本案中广告公司与张某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底楼大厅电梯口能否理解为”工作场所“、”等候电梯是否属于预备性工作“?
工作场所是指用人单位的所有办公区域,而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者自己工作的岗位或办公室。办公场所的楼道、电梯、其他同事的办公室等等是劳动者实现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实现正常经营所必须的场地,也属于工作场所。因此,本案中底楼大厅和电梯作为办公区域的附属场地应当被认定为工作场所的合理延伸。
“预备性工作”,顾名思义,是指为了正式开展工作而进行的准备性的工作,例如进入场地、准备工具、进行装备等等,这些都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属于预备性工作。本案中,张某在办公楼底楼大厅等候电梯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达20楼的办公室进行工作,其等候电梯的行为可视为工作的一种预备状态。因此,张某所受的伤害应当被视为工伤。法院应判定驳回广告公司的诉讼请求,维持“张某受伤属于工伤”的原有判决。
【今日案例】
员工未休的调休单,离职时能过期作废吗?
2007年2月,周女士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2个月以后,周女士觉得公司的工作环境不适合自己,随即提出辞职,并表示自己还有3天的调休单没有使用,要求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你要辞职我们批准,但你提出辞职太突然,我们来不及安排你调休。所以,要么你把调休单用完再走,否则来不及用的调休单就自动作废。我们没听说调休单还有经济补偿这回事。”公司的人事经理这样答复。周女士对这一答复不满意:“调休单是我工作2个月来3次放弃双休日,在单位加班‘积攒’下来的,能自动作废吗?”在与公司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周女士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你觉得周女士能胜诉吗?
【今日案例解析】
很明显,案例中该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周女士能胜诉,理应得到未能调休的加班补偿。
首先,《劳动法》第32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周女士在试用期提出辞职,公司应当批准;其次,周女士在公司工作期间,公司曾在休息日安排周女士工作,理应安排周女士进行补休,或者支付加班工资。《劳动法》第44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所谓调休单,就是尚未安排补休的证明。现在,公司在尚未安排补休的情况下,周女士依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就必须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三篇:HR案例分析
01:本群下午案例讨论:内部竞选生产总监,流程怎么设计?
深圳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自从生产总监离职后,生产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
1、生产计划无法保障,不能按时交货。
2、产品品质不过关,可以要求退货。
3、部分生产部门普工流失严重,人员一直不到岗。总经理忙于应付各种生产问题,无法拓展公司的业务。经过公司管理层会议,大家讨论组织内部竞聘,从生产部、品质部、工程部、采购部、研发部等中层管理人员,在12名候选人员中,确定生产总监人选。内部竞聘生产总监,如何设计流程?案例解析:
本案例中生产总监的候选人主要从与生产相关的部门进行人员选拨,其中,生产部,品质部,采购部,这三个部门是优选部门。竞聘流程的主要步骤,包括:
1、确定生产总监的主要岗位职责,确定候选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
2、发布内部竞聘计划,组织竞聘人员提交材料:个人信息表,竞聘报告。
3、结合员工的申报资料,初步筛选符合要求的人员。
4、组织高管人员对候选人员进行评价。
5、综合评估,确定竞聘岗位的最终人选。此外,考虑到生产总监岗位的管理要求,要注意候选人员管理能力方面的要求,即:团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等与岗位的匹配性。
02:本群下午案例讨论:校园招聘,如何评估应届生的匹配性?
深圳某通信类技术企业M,为储备技术后备人才,应邀参加政府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在校招期间,需要招聘理工科毕业生80人,主要对口专业为软件开发、通信工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经过招聘人员预估,完成招聘任务,大学生筛选比例:初选180人,复选100人,终选80人。在短时间内,招聘合适的应届生,除了数量的保证,关键是能力(质量)的保证。请结合本案例分析,校园招聘,如何评估应届生的匹配性? 案例解析:
本案例高新技术企业M通过校园招聘,来储备研发技术人员的做法,方法是可行的。在应届生的招聘,人才匹配性评估重点是:专业能力,发展潜力,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专业能力为一个评估因素,主要评估应届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社会实践经历等对技术工作的胜任性。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决定了应届生的适应性和优异性的问题,这块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发展潜力,是评价应届生对岗位可塑性和发展可持续性,主要评价应届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提高意识,个人发展规划等。
第四篇:关于HR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于HR工作的一些建议
本文摘自“迈点博客”
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腾飞和企业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各大网站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众多从业者中最辛苦、压力很大的人群之一。这固然和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有关,但是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是他们倍感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起来,当前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以下的不足,与各位专家探讨:
一、被各种所谓的理念和工具迷惑,缺乏判断力
众所周知,就中国当前来说,企业管理是一个理念先行的时代,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不是强,而是超强,不管对于我们的企业有没有用,老板一看这个理念新、好,赶紧引进,于是大张旗鼓的学习、培训、推行,给国外的那些咨询机构挣取了大把的银子,结果往往是无疾而终。而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似乎也患上了这种病,而且几乎达到痴迷的地步,什么“平衡积分卡、素质模型、战略模型、e-hr”等等,马上学习,利用,殊不知,这些东西的推行往往是和企业的管理综合水准联系到一起的,不能依葫芦画瓢,拿来就用是要水土不服的,但是我们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反而抱怨老板的理念差、公司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等,久而久之,郁闷难免就产生了,德鲁克说过: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所有的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很坦诚的讲,对国内的有些所谓的人力资源专家,我是非常不屑的,抱着个7、80年代的理论(甚至更久)到处讲学,其实,你听了全对,不错,但是怎么做,没有提供,等于零。我有时开玩笑:专家你好,麻烦你给我做个《考勤制度》,你不一定做的出来,所以,管理的精髓在于行,而不在于知。
二、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严重匮乏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在自己的领域里表现非常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绝对不是像有的人想象一样,只要亲和力好点、漂亮一点、耐心一点,就可以做好。有很多专业方面的问题,你至少是半个劳动法专家,对于招聘、培训等6大模块要展现与别人不一样的能力,我举10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如果答对6个算及格,如果,3个以下,你就不要抱怨公司给你的薪水低或者老板给你的支持不够,1、计算加班工资时,加班基数和天数如何定?
2、逢法定假日,你认为计算工资时,按照多少天计算?
3、员工和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吗?如果不行,怎么处理?在合同续签时,公司要提前30天告知员工吗?如果超过期限没有续签,该怎么处理?
4、招聘中的行为面试法STAR分别代表什么?
(STAR模式,即根据人们过去的具体行为来预测其未来行为并对其能力进行测评。其中S,即Situation,代表应聘者所面临的情况;T,即Task,代表应聘者要承担的任务;A,即Action,代表应聘者所采取的行动;R,即Result,代表应聘者在采取行动后出现的结果。S和T回答的是某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A回答的是当时是如何做,R回答的是做出某种行动后有怎样的效果。这种方法是以行为为基础的面试方法,与情景面试较为相似,被面试者的行动往往是导致绩效的关键行为,可以更有效地测试出应聘者与该职位的适合程度。)
(OJE(On the Job Evaluation)模式,即岗位测评法。麦当劳会让觉得合适的应聘者在餐厅工作三天,通过360度评估法来对应聘者进行评估,然后作出是否录用的决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甄选的质量,让管理者有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表现,可以较好地避免一些面试中常犯的错误。)
5、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我们经常会用roi工具,它是什么?
指投资回报率(ROI —Return On Investment)是指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它涵盖了企业的获利目标。利润和投入的经营所必备的财产相关,因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投资和现有财产获得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报率(ROI)=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
投资回报率(ROI)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资利润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投资回报率(ROI)往往具有时效性--回报通常是基于某些特定年份。
6、什么是员工离职面谈,它的目的是什么?
7、什么叫岗位价值评估?最流行的是哪种方法?
岗位价值评估又称职位价值评估或工作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岗位在组织中的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过程。
因素计分法运用最为普遍,是指将所有岗位的工作特性抽象成若干个计酬要素,再将岗位的具体内容与这些要素标准相比较,从而得到每个岗位的价值分数,然后通过分数排序就得到了岗位价值序列。
8、什么是目标管理?什么叫smart原则?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9、员工的处罚有个叫热炉效应,它的四个特点是什么?(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单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0、绩效面谈中的汉堡原则是怎么回事?
(当需要赞扬一个人的工作时,一定要及时且明确。当需要批评一个人时,就可以用修正性的反馈,也称之为“汉堡包”原则。第一块面包指出某人的优点,中间的牛肉是指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项目,最下面一块面包是一种鼓励和期望。负面反馈就是一味的批评了,但是往往我们经常会这样做,因为直接 没有反馈还不如负面反馈,沉默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简单一点说要帮助某个人认识他的缺点,可以先指出他的优点,然后说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再给与一定的鼓励和期待。汉堡包原则最大的好处是给人指出缺点的时候不会让人有逆反感。)
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很多,但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中国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比较浮躁,不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难题,其地位自然而然就下降了。另外一个,就是在实践中,不能审时度势,死抱着书本上的内容去做,过于教条没有变通,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考很多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师、国际人力资源资格等,其实那些本本不能证明任何的东西,遇到“员工消极怠工、调薪、奖金发放”等现实的问题时,你能否给公司或老板提供有价值和有创造性的建议?如果不能,你就不要抱怨公司的重大决策总是没有人力资源部的份!
三、无法认知HR的双重角色
很多HR没有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既是公司利益的维护者,也是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你的角色实际是“上传下达、左右逢源”.有的HR往往千方百计的为公司节省各类费用,比如降低员工工资、不缴纳各种保险、克扣员工的福利„„这些行为从表面上看你是为公司节省了费用,但是从长久来看,往往会导致员工关系紧张,人员的流动率居高不下,结果企业的效益下降,所以HR千万不要只顾及企业的当前利益而
使企业的长远利益受损,但是有的HR不能很好的认识到这一点,想出很多的馊主意来规避法律,侵害员工的利益,比如不签合同、拼命的压低应聘者的工资、延长试用期、制定过于严厉的处罚条例(比如迟到一次罚款50元)等等,结果自己的部门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经常应付员工责问、劳动仲裁„„但你自己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呢?有的人说:你看,我也没办法,老板就是这样要求我做的。但是,你有没有做到把员工的呼声传达给老板呢,有没有把这样做的后果告知老板呢,还是仅仅在背后发发牢骚,也不敢去沟通,长年处于郁闷的状态。换个角度讲:你也是公司的一名员工,你愿意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人侵害吗?因此,HR一定要意识到对员工的合理利益,要学会去据理力争,不能完全听从老板的,仔细想想,如果老板一直以这样的思维去损害员工的利益,你认为这样的老板值得你去跟随吗?所以,要想做一个好的HR,就一定要为员工争取合理的利益,不合理的利益要学会为公司节约,而不是唯唯诺诺,随波逐流。
四、无法准确的定位自身
对于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不能准确地定位也是他们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清楚:本部门是一个不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是公司业务部门的伙伴,最多也就是公司战略的合作伙伴,但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权力部门(或者在工作中有意无意的表现出这样的姿态),你得听我的,但是业务部门往往很难按照理想化的操作去做,于是,双方就产生了很多矛盾,结果人力资源部就开始抱怨人力资源部地位低之类的,实际上人力资源部门首先是一个服务部门,要首先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支持工作,前方的将士(业务部门)在“奋勇杀敌”呢,你要想大家之所想,做大家之所做。联想集团的人事、财务部门为销售人员贴车票听说过吧,我想这是对人事、财务部门定位最好的说明。其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意识到人力资源部还要担当控制、咨询、变革和创新的角色,服务固然是重要职责,但是过分的没有原则的服务就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对于业务部门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要敢于拒绝,而不是因为自己是一个服务部门,害怕投诉,就丧失了自己的原则,比如,某部门提出为某某员工加薪,你怎么考虑?业务部门绩效考核走过场,你怎么处理?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当然还有咨询、变革的角色,但这些无一不是和你的知识和能力挂钩的,业务部门遇到员工不服管教,不知道怎么处理,你能给什么建议?制度推行推不下去,你会怎么办?„„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把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定好,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建议大家:高调做事,低调作人。
五、沟通能力的缺乏
我见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脾气很大,非常强势,我觉得要不得,为什么,因为你是在和人打交道,你必须学会团结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你内心有多么讨厌他),而不是因为工资、奖金在你的手上,你有这些权利,别人才怕你。还有,有的HR经常在网上在抱怨,老板不懂人力资源,不支持自己的工作,但是,我认为根源在你,你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比如,你要老板加大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你会怎
么和老板谈?我想一般的HR就不知道怎么和老板讲,可能你自己对这个问题了解就不是很透彻,你甚至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你怎么说服别人?多年前,我见过一个HR,他服务于一家公司,原来的培训一片空白,老板也是不同意投入,因为培训的回报是看不见的,但是它又非常重要,他想了很长时间,想出了很多办法,首先我经常和他探讨培训的好处,比如世界500强为什么长盛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训,然后他收集了一些公司发生的一些事情,逐一分析,指出有的问题如果事先培训,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经过几次交流,他觉得确实有一定道理,后来,他鼓动老板上了一个复旦大学的总裁班,老板的眼界开阔了,每次回来都要给员工上课,和员工分享自己所学的东西,这时,他又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做好一些基础培训,比如新员工培训、产品知识培训、礼仪培训等等;同时,又经常和直线部门联系、沟通,征得他们的支持,你看,后来不用我他自己出动,全部搞定。还有一件事,老板不同意给所有员工上社会保险,说要节约成本,但是大家知道,保险是员工的法定福利,而且,劳动监察很严,人力资源部经常为这个要和劳动局人员“沟通沟通”,做得很累,搞不好,员工要和你劳动仲裁,很烦。这个HR怎么办?有时劳动部门来人,讲了一些政策和后果,他通常会夸大这个后果告诉老板,然后举出附近哪家企业因为保险给罚了多少万(夸大一倍),而且,每次劳动监察来了,他都带到老板的办公室,和老板直接谈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样几次,老板怕了,这个HR就趁热打铁,分析并拿出数据报表,说明其实公司交保险比不交保险,成本并没有上升多少,结果,老板说好,全交。你看,人力资源部就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比如培训、绩效考核等等。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的和直线部门合作等,这些都是需要技巧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沟通的大师,如果你的沟通能力不行,做人力资源管理成长的时间会长一点。
六、缺乏对公司业务的真正理解,眼高手低,综合管理能力不够
摩托罗拉有一句经典名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确实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现在有几个人力资源管理者说:我是管理的大师。但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是一个管理的大师,应具备财务、人力资源、生产、采购、销售、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是一个杂家。你不了解这些知识,不懂公司的流程,业务部门怎么会把你当回事呢,如果你比他还专业,提供的建议比他还深入,他自然而然会找你,把你当成战略合作伙伴,否则,你就是一个打杂的,每天抱着个制度、理论啊在钻研,结果“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加强自身各类知识的学习,同时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只有对公司的整体运营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你才会意识到业务部门开展工作的艰难,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整天“闭门造车”.这里,也搞个小测验,看看你的管理知识或能力究竟达到什么水准:
1、什么是生产管理的SPC?
2、QC七大手法说出三个。
3、什么是5S?每个S的含义?
4、什么是供应商管理?
5、财务中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有何区别?
6、什么是销售中的4P和4C?
7、什么是库存ABC方法?
8、你们公司从销售到出货的流程是什么?
9、公司未来三年和今年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10、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公司明年的经营计划?(不少于3000字)。
答完上面10个问题后,再扪心自问,我的存在、我部门的存在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因为只有创造价值的人或部门才能要求公司的回报和支持,否则,你本人和人力资源部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有多少可想而知。
七、缺乏宏观的把控能力和系统的思维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不可避免的会作一些琐屑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这不妨碍你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问题是,我们的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因为太多的流程性和事务性工作丧失了系统思考的能力,很少从公司的战略方面考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想做点大事,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从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如何提升整个组织的竞争力?
如何做好人才的梯队建设?
如何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通道?
如何更好的激励员工?„„我想很多管理者已经被保险、招聘、员工关系搞得晕头转向,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人员流动率居高不下?为什么员工流失后公司的业务断档很大?为什么人员的招聘那么频繁?„„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最要紧的是找出根源,而不是企业的“消防员”,今天去处理劳动纠纷,明天去处理罢工,后天去做薪资说明„„你一定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去思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会站在总经理的角度上去思考,与CEO共舞。企业究竟缺少什么:企业需要解决什么?„„而不是每天沉湎于事务性的工作上,忙得死去活来,结果自己没有丝毫的成就感(我想目前的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能都会有这种感受),老板也觉得你和这个部门的存在与否无所谓,结果越做越没有信心,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身的高度和系统分析的能力的缺乏!
以上是本人对于中国目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些分析和建议,愿意和各位专家和资深人士探讨。如何提升HR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我想这是所有HR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最大难题。
第五篇:HR调薪制度案例分析
HR调薪制度案例分析
年底调薪是企业进行员工激励与薪资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HR调薪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调薪制度基础上,提高薪资调整管理的艺术,才能游刃有余,不至成为众矢之的。
案例:
A公司是一家民营家具制造企业,近两年业绩非常突出,员工也已经达到1000多人。但是,每到调薪时期,HR经理都被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各部门的经理总是会提交一长串需要加薪人员的名单,而且总会有一大堆的理由给这些人员加薪,HR经理不得不硬着头皮要求各部门经理将加薪名额控制在一定比例以内。有的部门经理比较听话,就将加薪的名额按照要求比例做了调整,而有的部门经理却直接将报告递到了总经理的面前,总经理往往不会拒绝部门经理的“充分理由”,签字同意并又交回人力资源部办理,从而将HR经理推到了窘境,没有加薪的部门说人力资源部欺软怕硬,加薪的部门说人力资源部是拿鸡毛当令箭,滥用权力,总经理反过来也责备人力资源部薪资总额控制不利,几乎超过企业业绩的增长速度„„
B公司是一家国有上市公司,从80年代的亏损大户发展成目前的行业排头兵,员工已经突破5000人。但是,B公司HR经理也总被调薪搞得身心疲惫。因为,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薪酬晋升标准与规则,但是,每到调薪时,HR经理都必须提前收集整理好各部门调薪人员的名单和资料,并分别注明所有的意见,然后,提交给书记(主管人事领导)讨论名单,这个过程要反复5-10次,总有很多其他副总推荐人选需要临时加入的名单,总有由于名额限制需要删减的名单。终于盼到名单确定的时刻,可是等名单发到各部门后,又不得不面对被删减出调薪名单的员工的投诉。HR经理只能一个一个的分别沟通、说服,但结果却是员工集体投诉到公司总经理处。最后的结果是员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薪,HR经理受到众人的埋怨。
案例解析:
调薪,是企业进行员工激励与薪资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HR部门必须承担的一项基本职责。然而,许多企业的调薪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激励效果,许多HR也非常不情愿承担“调薪”的责任,因为每次调薪都可能使HR面对老板的指责和员工的非议。案例中A公司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调薪、调薪的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是典型的缺乏科学基础的调薪;B公司虽然制定了明确的调薪依据和标准,但是在调薪的流程、规则与沟通上明显不足,是典型的在调薪艺术上失败的案例。综上说明,HR调薪必须建立科学的调薪基础,明确调薪的额度、策略和规则,必须提高薪资调整管理的艺术,营造好调薪的氛围,做好调薪的沟通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老板与员工皆大欢喜,才能充分发挥调薪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功能。
上海市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区6楼
Floor, Building B,Dawning Centre No.500
HongBaoShi Road,Shanghai 电话 / Tel: 8621,3133,6999
传真 / Fax: 8621,3133,6988
解决之道:
建立科学的调薪基础
调薪的基础主要包括调薪的依据、标准和规则,这部分是应该向员工公开的,而且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确定的,HR要玩转调薪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调薪基础。科学的调薪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建立人工成本分析机制,明确加薪总额。任何一个企业的老板都非常关心到底企业的人工成本是多少,都非常关心如何才能建立起企业业绩与公司人工成本总额挂钩的机制,以充分发挥人工成本的激励作用,实现付出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效果。人工成本分析机制是薪酬管理的三大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实现以最小人力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有效手段。人工成本分析的方法通常包括历史数据推算法、损益临界推算法和劳动分配推算法。最常用的公式是:人工成本率=当期总人工成本/当期销售额。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或企业,当经营条件变化不大时,人工成本率应该是一个常数(表1是企业总人工成本与销售额比例的关系,供大家参考)。
2.根据企业薪酬策略,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调薪策略。企业的薪酬策略是决定调薪策略的导向标,通常包括市场领先战略、市场对应战略和市场跟随战略,具体采取哪种薪酬策略,由企业的战略和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企业的调薪策略必须以企业薪酬总策略为导向,综合考虑人才市场供求因素、企业员工类别和薪资调查结果等因素。如果企业实行市场领先战略,调薪的策略就是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保证核心员工的薪资水平绝对高于市场水平,保证市场稀缺人才的薪资水平绝对高于市场水平,保证非核心且非稀缺人才的薪资调整标准略高于市场评价水平;如果企业实行的是市场对应策略,调薪的策略就是根据市场调查结果,保证核心员工和稀缺人才的薪资水平处于市场中上水平,保证非核心且非稀缺人才的薪资处于市场中等水平;如果企业实行市场跟随策略,调薪的策略就是跟随行业薪资水平的变化,保证核心员工和市场稀缺人才薪资水平处于市场中等水平,非核心员工和非稀缺人才薪资水平处于市场中下水平。
3.根据薪资价值源,制定调薪规则。员工薪资的价值源是指决定员工薪资标准的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人价值(成本价值),即员工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包括个人的学历、专业、职称、工龄、能力、素质等方面;二是岗位价值(使用价值),即岗位本身具有的价值,主要由岗位的职责来体现,与担任岗位人员的资历没有关系;三是贡献价值(绩效价值),即员工在某一特定岗位上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四是稀缺价值(市场价值),即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稀缺性确定的价值,其是影响薪资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此不再赘述。
企业制定调薪规则要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的价值,根据个人价值制定能力素质部分薪资调整等级,上海市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区6楼
Floor, Building B,Dawning Centre No.500
HongBaoShi Road,Shanghai 电话 / Tel: 8621,3133,6999
传真 / Fax: 8621,3133,6988
并根据个人价值的评估方法,制定能力素质调级调等的规则;根据岗位价值制定岗位价值部分薪资调整等级,并根据岗位等级的晋升规则,制定岗位等级的调薪规则;贡献价值在绩效工资部分已有体现,但是,绩效工资仅仅体现常规的贡献价值,公司还需要制定特殊贡献价值的调薪规则。
4.附加规则。在根据企业经营业绩确定调薪总额、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供求因素确定调薪策略、根据薪资价值源制定调薪规则的基础上,企业还必须根据国家强制性政策、物价等因素,制定调薪的附加规则。通过附加规则的制定,一方面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避免了员工的不满意,避免了前期的薪资投入的成果付之东流。
提高调薪管理的艺术性
建立了科学的调薪基础后,影响HR玩转薪酬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调薪管理,这个环节因各企业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管理的艺术性上。HR在这个环节上必须通过营造氛围、获得领导支持、应用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的手段及制度规范等,提高调薪管理的艺术性,具体如下:
1.争取企业高层的认同与支持。HR在正式公布调薪政策与渠道之前,首先要将的调薪政策、策略、额度、比例及调薪的依据向企业高层汇报,争取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可。在这同时,口头向高层领导说明以往调薪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委婉地请求企业高层为了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做到客观中立、按规则办事、明确授权等,坚决不违反规则直接受理关于调薪的相关报告与投诉,坚持只接受HR部门关于调薪相关事宜的汇报。
2.以书面形式拟制调薪建议报告。采用书面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明确记录相关事宜,以避免日后纠纷无据可查,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书面调薪建议报告的样板由人力资源部拟定。报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部分,由人力资源部拟定,通常包括:本的调薪策略、调薪规则、调薪比例、调薪原因及分析报告、调薪具体方案及调薪各项活动的时间进度表;第二部分是个性部分,由各部门分别填写,主要包括调薪的岗位及人员,调薪的依据、证据以及特殊情况说明等。对回收的调薪建议报告,人力资源部负责对照调薪规则审核,不符合规定的直接退回重新拟定。
3.会议沟通。会议沟通是一种正式的口头沟通方式,通过会议沟通可以引起各部门负责人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因此,每年调薪前期,可以安排由高层参加的调薪碰头会议,重点强调本调薪的策略与政策、调薪的理由、金额及依据、调薪的流程与注意事项等。人力资源部可以在会议开始时,现场发放包含通用部门的调薪建议报告,并指导如何填写。
4.发挥部门主管协调作用。调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部门主管一手操办,缺乏与员工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沟通,使员工对调薪缺乏必要的知情权,从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与怨言。因此,人力资源部要通过制度明确部门主管在调薪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即向员工解释、说明调薪相关事宜的责上海市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区6楼
Floor, Building B,Dawning Centre No.500
HongBaoShi Road,Shanghai 电话 / Tel: 8621,3133,6999
传真 / Fax: 8621,3133,6988
任,按照调薪政策与依据,客观公正地填报调薪建议报告的责任及必须遵守调薪相关政策与规定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通过与企业高层及各部门主管沟通,将调薪的相关责任列入部门主管绩效考核计划表,督促部门主管落实调薪的协调、解释等的责任。
5.公开调薪投诉渠道及事宜。调薪引起员工越级投诉或不满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投诉渠道和程序。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投诉申报的制度明确规定,受理员工调薪投诉的部门是哪个,员工投诉的程序是什么,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等,并强调对于不按规定投诉的情况一概不予受理。每年调薪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首先要通过网络公告或平面公告的形式强调说明调薪投诉的渠道及事宜。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是基础、艺术是手段,希望HR能够在调薪环节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奠定调薪的基础,通过艺术的措施和手段规范调薪的管理,从而使老板满意调薪的目的与结果,使员工满意调薪的过程与结果,实现员工与老板的皆大欢喜!
上海市红宝石路500号东银中心B区6楼
Floor, Building B,Dawning Centre No.500
HongBaoShi Road,Shanghai 电话 / Tel: 8621,3133,6999
传真 / Fax: 8621,3133,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