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团改善建议
1、凝聚力:可以以唱歌代替吃饭(理由:吃饭花费贵,言语等交流活动较少,太平常单一,易导致初始印象一般),可以带上几个自来熟的开放的幽默的学长学姐,如果有导航学姐最好。既能帮新加入的社员解疑答惑,适应新大学生活,又可以拉近关系,活跃气氛。若唱歌不可取,那么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安排几个人与新社员活跃气氛,尽量避免熟人、老社员坐一堆,新社员坐一桌各干各的情况。新老社员交叉坐一起最好。
2、参与度:可以尽量获取整合社员的课表安排,建立一个社员信息档案,以实现每次活动都能保证人人有时间参与,人人到场,或者尽量保证每个社员一学期至少参与3次活动。
3、改进:展开调查问卷,网络形式的,方便快捷,收罗各方面的各种意见、建议。
4、奖励机制:制定参与活跃度的颁奖表扬形式,提升积极度。(新社员)
5、社团存在感:知识普及,主要可以弥补实在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伙伴,让他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学到一些东西,更加深入了解社团,增强社团存在感。在群里,通过网络“授课”,宣传普及社团涉及的相关的可用性知识、活动中有用的东西。比如电脑版本、品牌、换代等新消息,或者电脑使用小技巧,这个可以借鉴《电脑爱好者》,特别有用。以此来提升社团存在感及功效作用。
6、兴趣群发展:发展比如”CTBU计算机交流”这种类似的群,这种群,一是需要加入一两个活跃分子,活跃群气氛,拉动群员多做交流,不弃群。二是需要拉一些在电脑技术方面有一定专研能力的人,实现有问可以保证解答,避免摆设无用的状况。不时发布新技巧新知识(可借鉴“5”)
7、吸引力:活动时,可以采用亮丽的色彩笔、大纸板(废物利用,成本低)之类的设计一些醒目亮丽新奇的宣传标语。(如:各位看官,这边瞧,这边看。。。)让人老远就能看见、注意到,或者用那种可录音可变声的的可爱小摆饰,当喇叭宣传。也可以用衣服着装,比如爱好COSPIAY的,就可以发挥作用啦,因为花费人员问题,所以这看情况而定。比如我爱日漫,给我提供舞台,我就愿意自己出资COS,这样个人社团双向满足。总之,依靠”声、形、色”吸引。
8、一群分两群:吹牛的一个群,活动事项公布之类的一个群。保证不混乱,不错过重要信息,另外,发布正事的群因着与吹牛群分割,闹话的少了,可降低社员屏蔽群的可能比例,(可忽略,(●'◡'●))
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纯属有缘。
第二篇:企业管理改善建议
企业管理改善建议
第一部分 企业现状
企业现状之一:缺乏明晰的理念
一个企业的理念对于一个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理念是整个工厂日常管理行为的纲领,是整个公司日常运营的灵魂。只有具备清晰的企业理念,企业才得以长足、健康、快速发展。
企业理念主要要搞清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对待人才的理念、企业对待消费者的理念、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要明确的是,企业如何处理与员工共发展的关系。不能简单把企业与员工关系描述为雇佣关系,更应该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企业理念的明确不是将员工关系概括成文字张贴于公司墙上,或者企业的宣传资料上,而是真正以这种关系做为公司与员工、企业与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相处的准则,所有的管理行为以此作为准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理念清晰、员工有信心、客户满意、消费者信任的企业。
作为发展中的通明企业,目前尚没有明确的企业理念,所有员工并没有处理员工关系、处理同事关系、处理顾客关系、处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的非常清晰的标准或者概念,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企业品牌战略来讲是非常危险和致命的。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无序、人浮于事、员工无归属感、客户不满意、消费者不满意、公司品牌也无法塑造。
企业现状之二: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
何谓战略?简单来讲企业战略也即要处理企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企业战略包括哪些要素呢?
一是企业使命、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主要是解决企业为什么存在,是为企业主个人利益存在,还是为了人类生活美好、或是为了回报社会,这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高度,企业远景就是企业对企业将来发展的规划,是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指明方向,比如希望10年成为行业领袖,10年进入世界500强等。
二是企业战略定位,战略定位要明确企业在什么区域发展(区域定位)、企业从事哪个行业(行业定位)、企业准备从事哪个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企业针对该目标市场提供什么产品(产品定位)。
三是包括如何在欲从事的行业中竞争突围成功(竞争战略:是采用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或是聚焦一点策略)、以及企业各个职能单元发展方向(职能战略:研发方向、市场营销方向、生产管理方向、财务管理方向、仓储管理方向、人力资源发展方向)。
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有:SWOT分析工具(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威胁、机会)、波特五力模型(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客户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市场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对手)。
如果企业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战略就是生命体的灵魂和骨架,而具体执行计划细节就是生命体的血肉。无灵魂和骨架的生命体能存活多久?有了明晰的战略规划,为企业的综合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为企业各个作业单元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将导致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企业行为没有方向、公司上下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公司各个作业层将盲目作业、公司执行体系混乱等。
第一、公司企业使命是什么?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企业的愿景是什么,这些在很多公司看来不就是一句话吗?有企业老板会这么认为:“我可以无比自豪的讲,我们企业是为了致力于改善人类美好生活,或是为了国家繁荣富强”等等。可能使命、价值观、远景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这句话却应该根据公司现状和发展需求实实在在总结出来,而且这句话所表达的内涵在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中应该随时能体现。企业使命、价值观、远景是否切实能指引公司前进还是成为一张纸,在于综合营运过程中企业主的价值观、决心、执行力、领导力。
第二、企业战略定位清晰吗?能明确企业现在和将来企业发展的区域吗(全球还是国内)?从事于哪个行业?服务于哪种层次的目标市场?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我们将提供什么层次和什么品类的产品呢? 我们可能拥有技术上的优势怎样?
第三、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清晰吗?企业的经营目标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财务目标,也即根据公司的历史营销业绩,以及企业财力、人力资源状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财务经营目标,以确保企业能快速、健康的发展;二是定性目标,也即企业的管理目标,企业的管理提升、制度化建设、流程重组、有效管理工具的推行、人力资源储备、内部服务水平的提升等。企业财务目标由此可派生出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区域、各个客户的财务指标。而定性指标则是衡量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素养提升的标尺,各岗位工作素养又反作用于企业财务指标的达成。总之企业目前战略规划将显得尤为重要,指引着公司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快走还是慢走、能走多远。企业经营导入战略规划势在必行。
公司现状之三: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或强有力地制度推行体系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但作为企业管理最基础的制度化建设仍非常必要。企业管理是靠“人治”“法治”,众说云云,法治是大势所趋,“法治“的基础就是制度化。
作为一个企业制度化建设应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企业职能体系:包括企业整个组织结构、企业各个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能、权限;各岗位上下级隶属关系,企业汇报体系、公司监控体系。企业职能体系建设一定是因事设岗位、因需设岗、各自岗位职能清晰、可行,一旦确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必须无条件严格执行,保证各自工作质量和数量。企业的职能体系为各部门以及员工界定了工作标准,明确了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权限,清晰的告诉了员工企业需要他们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
2、工作流程:各部门间、部门内部、企业与客户工作流程。具体来讲,按照部门来分为营销部门工作流程、生产工作流程、采购工作流程、行政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品质检测工作流程、仓储工作流程、公司财务审批流程、部门间工作协作流程(营销部与生产部、营销部与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与采购部、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
工作流程是整个组织实现高效运转的链条,没有明晰、可行、高效的工作流程,一个企业组织是无法真正实现高效运转,更谈不上高效管理,也实现不了企业发展目标。
3、企业行政管理制度: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用来规范企业行政管理规范、人事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用来作为企业综合管理的基础性制度。
4、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执行绩效指标管理。职能体系明确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能,也即让各位员工明确了个人需要做事情的标准,绩效管理制度让员工明确完成工作标准与否,将关系着员工个人的奖惩。绩效管理制度往往是企业内部员工升迁的考核基础。一个企业是否实行绩效管理制度,是否坚决执行绩效管理制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第二方面取决于企业高层的执行力、推动企业变革的决心。
5、财务为主导的资本运营体系:树立财务监控为中心的企业运营体系,发挥财务成本核算、财务审计、企业运营分析的功能,真正做到财务为企业运营提供可行性的科学指导,从而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6、各个职能部门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各个部门内部运作、工作规范、达成工作目标的规范,是作为一个企业日常工作的纲领和准则。比如生产部门管理制度、营销部门管理制度、采购部门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物料控制制度等。
制度化建设是企业现代企业的最基础的管理方式,职能体系、在于让员工清楚自己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绩效管理制度让员工明确工作标准、工作效果达成的差异影响着员工本人的薪酬、发展提升;工作流程规范了企业内部以及企业部门间工作的衔接顺序,确保企业的组织运营井然有序;人力行政管理制度在于塑造公司企业文化、规范公司员工的整体工作规范言行;财务为主导运营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经营成本、经营风险、实现利润目标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同时也是监控各个职能部门良性运转的保证措施。
企业可能已经有相关制度,但由于在建设制度时候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作为背景,缺乏制度执行的保证体系,制度执行上可能缺乏监控,从而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本身也就无从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缺乏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企业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1、“人治”大于“法治”,人情比制度重要,人情可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这必将形成拉帮结派、官僚作风的人际关系怪圈,圈外的人永远无法进入到圈内或者圈中心,此种情形之下工作能否执行开展,人情占据重大份额,而不是工作目标占据主导。
2、企业总体目标与各自部门目标脱节。企业总体目标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目标实现才得以实现,可无制度管理,企业会出现,高层狠抓企业总体目标,可忽视企业各职能目标达成,各职能部门由于高层并没给自己部门明确的目标和相关的绩效管理,工作处于无压力、无动力状态,自然职能部门目标也是浮于水面而已。
3、企业部门目标与部门员工目标脱节。由于公司部门目标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部门内部员工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不清晰、更谈不上工作绩效管理,员工工作无标准、无压力、无动力是自然而然了。
4、各自岗位职能不清晰,员工缺乏能动性。出现“当天和尚,撞天钟”,只求每天工作八小时,但八小时工作效率、效果如何,无人追查、无人监控,或者是有追查、有监督,但只局限于停留表面,无真正切实有效的监控举措。
5、工作流程混乱,效率低下,扯皮、推脱现象严重。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由于无明晰的流程,各个岗位人员工作自然处于重复、效率低下、一事多人负责等于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
6、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政规范,无企业文化、无价值观,员工举止粗俗、随意、无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乱、无规范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制度、企业投资性活动无财务根据、现金流量无序等,也将会导致企业日常运营带来不规律、不可预见、不可控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此项为假设)企业现状之四:缺乏强有力的计划管理
企业有理念、有战略、有制度后,并不代表这个企业能立即建立良性运转机制。战略反映的是对整个企业的纲领性目标,而如何细化目标,确保各项指标的达成,计划作用将尤为重要。企业计划工作实际是企业目标细分的管理过程。企业总体目标根据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分解、最终落实到个人,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人员要将企业的目标分解为季度、月度、周、日计划,并确保各项计划的达成。计划分解过程务必以企业经营目标出发,以企业经营状况作为参考,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计划一旦确定,所有部门、岗位无条件执行,确保计划达成。
计划工作的两大体系是:目标制订体系和预算体系。目标制订体系是制定各部门、岗位目标,而预算体系是确保在达成不同目标前提下的费用控制目标,缺一不可。
企业相对缺乏计划管理,主要表现形式为:
1、整个企业内部工作状态并不是非常的清晰。无明确的部门概念、无明确的岗位职能概念、无清晰的授权体系,工作粗放、临时抱佛脚、鞭子抽一下才动一下、“等观望”现象严重。
2、缺乏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各部门不是很清楚各自部门工作目标,各岗位不清楚各自岗位工作目标,从上至下缺乏清晰的目标管理和控制,导致火烧眉毛才会动一下的工作状况。
3、缺乏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对各个部门工作计划缺乏强力、有效监控,各个部门也未必切实监控各个岗位的工作计划。计划流于形式,甚至是用“计划赶不上变化”作为计划未达成的借口。如果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定是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太随意,没有充分考虑工作变化。此计划也只能算是无效计划。
4、缺乏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计划工作做的再细致、科学、客观,都难免有纰露,这时应该有应急预案。特别在生产和营销部门务必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在制定各项计划时,必须根据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或者变动,将导致原计划无法执行,那将可能出现变动情况下的营销管控方案作为第二、第三预备方案,若出现预测的情况立即无条件按照预案执行,尽量减少突发性事件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5、缺乏月计划、周计划监控措施,各个部门将各自目标按照月度、周度分解,并以此严格作为月度、周度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具体表现为:各个部门负责人无月计划和周计划,更无月报表和周报表,企业各个部门也没明确的月度、周度会议,其实会议是检验计划执行的最好手段,是检验各个部门乃至于各个岗位执行与计划的差距,分析原因,尽力弥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是非常有效的监控手段。
公司现状之五:缺乏强有力的监控管理
监控跟计划是对孪生兄弟,有计划,无监控,计划也只能是废纸;有监控,无计划,工作程序混乱,员工怨声载道。
如果企业的计划体系过于粗放,细节缺失,没有明确的职能体系和授权体系,对于部门计划工作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监控或者监控不力,其结果是计划工作随意、执行效果无力。缺乏明确的计划节点管理,一些工作开展要么滞后,要么执行起来敷衍马虎。
高效的监控体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计划节点管理系统,二是各自部门岗位职能授权体系。前者是目标,后者是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二者缺一不可。无节点管理,关键性工作也无法按照计划完成;只有节点没有充分的职能、授权体系,各个部门、岗位不明确在整个计划体系中各自的工作目标、职责、工作内容、权限等,计划工作也同样无法执行。
第二部分 现状之原因诊断
企业现状形成如此状况,原因总结如下:
一、企业创业历程决定的。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品牌到稍具一定品牌知名度,整个发展壮大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多数成名的企业创业初期一样,是靠自行摸索、经验、朋友帮助、亲戚无私奉献走到今天。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打上了“管理相对粗放”、“经验主义”“家族制”等烙印。企业创业期,管理机构相对简单,营业目标也不复杂,员工队伍不庞大,没有清晰和明显的部门设置,此时企业需要的是灵活的市场应变、快速的执行能力,这种状况之下,不需要太规范的管理、也可能并不需要塑造企业文化、更不用太多团队打造,因为这时候大多是亲朋、好友,没有任何管理、没有任何团队能与亲友组成的企业架构去比忠诚,去比奉献,这时候可以一对一沟通,企业主可以直接找到基层一线操作员工进行沟通。但这也仅仅是创业初期,或者我们把一个企业按照规模来划分的话,产值在5千万以下,确实可以继续奉行这种模式,这时管理规范化对经营的直接效果在短期内未必很明显,但企业产值在5千万以后,这种粗放、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一定会成为企业前进的最大障碍,除非企业自我感觉良好,没有远大的目标,认为目前已经实现了企业终极目标,无须前行,当然如果真如此,这也不叫真正的企业了,当然不能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来对待。如果企业仍需前行,就必须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在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上一定是基于公司现状,分阶段、有计划进行实施。
二、人力资源架构决定的。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势必也影响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发展初期遗留下来的亲戚、好友参与企业管理的现象继续存在,外脑引进理念、力度尚不明晰。企业的人力资源模式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而不断发展的。创业期需要的是团队忠诚、高效、反应快捷的执行型人才;成长期需要的擅长营销策划、开疆拓土、善于激励团队、具备战略规
划的人才;稳定期需要的是具备战略管理、资源整合、公关处理、国际化视野的创新管理型人才。创业期,由于企业规模尚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大量使用亲朋没问题,一方面亲朋对企业的忠诚和高执行力是创业初期成功的保障,但企业发展到成长期,一方面企业需要的是懂管理、懂策划、懂创新、懂客户和员工心理、懂企业文化塑造类型人才,如果继续大量沿用达不到如此素养的亲朋,企业又重新回到了创业初期,企业就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这种人力资源要解决的矛盾是:“达到较高素养的亲朋友当然继续沿用,达不到如此素养的亲朋就应该尽早调整适合的岗位,公司内部要塑造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氛围,任人唯贤、唯才,而不任人唯亲”。当然这里面的焦点是:“亲朋或许思维意识、能力未必达到公司发展要求,但忠心,外脑尽管具备能力但未必忠心”,关于这个问题或者这种理念,症结并不在于亲朋的“忠心”、外脑的“吃里扒外”,其实“忠心”“吃里扒外”也都是相对的,如果一个员工对岗位工作无贡献,不能提升工作业绩,再忠心,这也不能算忠心,顶多算“伪忠心”,如果一个员工吃里扒外,作为企业高层更应该考虑的是不是创造了吃里扒外的机制,或者公司的企业文化里让员工没有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是逼迫员工吃里扒,吃里扒外当然不对,但作为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管理上的漏洞和疏忽,更应该着眼于提升公司管理机制,杜绝吃里扒外现象产生。这从机制上保证了员工的忠诚。因为不忠诚的成本比忠诚的成本要大很多的话,没有任何员工愿意去冒不忠诚的风险。当然还有个问题是“如何使用外脑”,这主要取决于公司企业主或者管理层次的管理理念和用人理念,是象古人所说:“观其行、闻其言、察其色”还是必须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炉,其实这个都是方法、形式,引进外脑一定是靠机制约束而非个人情感意愿,是靠尊重留人,如果没有尊重、没有基本的信任,设置无谓的信任障碍,外来户最终会出走。当然不是所有的外脑都是人才,也不是所有外脑都是有德之人,但关键在于靠机制去识别,靠制度去约束。
三、企业文化氛围决定的。公司经过近十年的滚雪球式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并未形成显著的企业文化,当然企业文化的形成是跟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挂钩的。企业目前没有核心企业文化,比如强调忠诚、团结,那就应该有一套打造企业员工忠诚、团结的系统,这套系统将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员工,最终达成忠诚、团结的企业文化氛围;比如强调激情、创新,那就有一套打造企业员工激情洋溢、充满创新精神的机制,而不是靠一两个人在振臂高呼“激情、创新”。企业文化的形成一是靠企业高层的经营理念,二是靠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相应机制,三是靠管理人员的引导塑造,四是靠员工的自觉遵守和提升。由于企业核心文化相对缺失,不可避免带有些须家族文化,这种文化就势必形成两大阵营:圈子内的家族成员,圈子外的非家族成员。圈子外的可能无法进入到圈子内,而圈子内的或许也不愿、也不能进入到圈子外。这种阵营的形成,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将是非常大的挑战,由此也成为企业目前这种经营管理状况一大形成因素。
2012年04月01日
第三篇:公司改善建议
公司改善建议
通过对公司近期的初步了解,发现公司在产能、品质、环境和企业文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空间。具体如下:
一、提高产能方面
1. 改进气动测试治具(提高产能)
现状:产品测试前后,都是用手拿天线接头与产品接口进行插拔,影响生产效率。特别是调试工站,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拿着天线,插拔都不是很顺手。
建议:
方案一:从侧边安装一个气动插拔的装置,与正面气动装置同步。
方案二:在侧边固定一个天线接口,左手放产品时顺势向右一推,同时启动正面
气动顶针进行测试,取时稍朝左边推一下即可。
这两个方法都可提高效率,只是第一种更佳,但成本会高一些。
2. 考量线圈的电感量规格
现状:调试人员要通过大幅度的拔动线圈才能达到效果。
建议:评估适当减少相应线圈的电感量参数,使线圈稍加调整或不调整即可达到要求。
二、提高品质方面
1.让修理员工走出维修圈
现状:由于修理是计件,员工忙于修理,对一些常见的、反复出现的不良没有及时反馈给产线相应的作业人员。反过来说,前段出很多易处理的不良,修理心里更乐意接收,谈不上主动上线去纠正作业员工的操作手法。
建议:由计件改为计时,让他们每修一台不良品都要有简单的分析,并做好记录。同类不良反复出现时,如果是工艺原因,应主动走上产线通知线长加强预防,如果是元件不良或设计缺陷,应主动将信息反馈至IQC或研发部,以便从源头消除不良隐患。
2. 培养员工一种互检的观念
现状:员工只对自己负责的项目进行自检
建议:培养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工作,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当于一个微型公司,要学会将前道工序当作自己的供应商,且要求你的供应商交给你的都是合格的产品。将后道工序当作客户,保证交给客户的也是合格品。
3. 加强回流焊前的修正及补件工站的检查力度(提高产品直通率)
现状:修正力度不足,许多元件过炉后还是出现浮高的现象。修理站发现很多不良的原因就是元件歪斜造成的脚未完全插透PCB板而形成的假焊。
建议:将其点锡膏动作,交由前面压合铁框的工序完成。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修正动作。按照修理报表,把属于该工序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不良作为对该工序的考核依据。
同时IQC应加强线圈两脚间距的管控,尽量避免出现元件装板后压下仍有弹起的现象。
三、环境管理方面
1.环境管理体系
现状: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而客户已开始有这方面的要求。(如三星)建议:二阶文件会尽快完成,后续是三阶文件的制作和实施。
2. 增加点胶工站的抽风装置
现状:二楼车间点胶段化学气味很浓,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建议:增加一个简单的抽风排气装置(一个排气扇和一条可伸缩的套管即可)
四、企业方化方面
1.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现状: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建议: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不乏关心和体贴。组织一些
可以增加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意义的活动,给他们定期培训,让他们能感觉到这就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能成就他们日后升迁理想。
2. 教育员工把本职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
建议: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业绩突出者,应给予分红让利之承诺。同时对一些“出工不
出力”的员工应予以淘汰。
以上是本人个人建议,请您审阅!
聂飞革 2011.1.24
第四篇:员工福利改善建议
致:董事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经济竞争环境不断完善,薪酬体系的日臻成熟,员工福利政策逐渐地成为各企业间竞争的最有力的支撑,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够留住优秀员工,就是因为实施的阳光福利政策在吸引着他们。可以说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有力的补充形式,它能够弥补工资薪酬的不足。由于福利既可以是一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报酬,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享受,这样员工在物质上可以得到实物回报,在身心上也可以感到愉悦,同时团队协作、凝聚力、忠诚度、归属感、工作效率等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员工福利多样化的好处是,体现了企业的人情化关怀,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奋发有为的动力和活力。尽管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同样需要花费企业的部分利润,是货币的转化形式,但给员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样的企业更富有人情味和温暖感,让人感到企业最贴心的关怀和帮助,因而心情舒畅,工作效率非常高。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感召和驱动下,可以使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员工的向心力大大增强。福利的多样化,是以温情脉脉的方式“套牢”员工,从员工那里得到的无疑是丰厚的回报。员工福利的实施其目的有以下四点。
1、提高员工及管理干部的忠诚度,降低监督管理成本;
2、减少人员流动性,稳定职工,降低招聘与培训成本,有利于生产订单计划的顺利执行,确保生产质量及生产交期;
3、提高劳动积极性,变被动指挥为主动贡献劳动,加点草,多挤点奶。
4、为塑造企业文化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使企业稳步发展,使企业与员工双赢。
随着工作的推进所发觉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感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真正感到担心的不是生产中所发现的问题,而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来处理解决,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前就是这么做的;没什么交期可以拖的,到时候再说。”综合来说目前存在以下不足:
1、公司制度的建立与现状存在差异,部门职责及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不明确。部门管理不到位,车间主任责任心不强,员工上班纪律松散,从而导致管理生产效率低下;
2、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却缺少了沟通、协调、配合,使之出现踢皮球的现象;
3、公司时常出现交货不及时严重拖单的现象,并且习以为常。我认为主要是没有生产计划统筹观念,各车间各自为政。同时没有建立、实施合同评审流程,而在合同评审流程中我认为不仅仅只是业务部与生产部沟通,更需要采购供应部、开发部,乃至人力资源部的参与,因为通过订单产能评审才能分析出公司的产能大小和公司的实际产量,才能保证出货期,更需要把一个合同中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应该承担什么职责全部明确下来,以便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订单。
4、员工素质低下,有待公司花大力气去提升,因为员工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对工作的态度,而员工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交货期的准时率,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竞争力。
5、部门的管理人员本位主义思想较严重,很多事情都只看自己本部门本车间,而没有从全局去考虑工作、处理工作,不敢于承担责任,异常事情发生的时候,不是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更多的是想推脱责任。
6、一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管理素质还有待提升,因为管理人员的理念,管理素质直接
影响到员工的做事方式、工作态度。
企业在发展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倒是不正常,问题是我们该持什么的态度来对待并解决,才是最重要,“矫枉”还须严防“过正”,急功近利要不得,短期行为也不行,“全盘否定”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只有“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是“改变”和“完善”的长久策略。
1、加强培训,改变中、基管理人员的观念,克服雇佣观念和临时观点,树立全局观念,提高
他们的业务技能。每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座谈、交流、授课等方式进行;座谈交流学习心得,内容可以是职业道德、管理知识、质量知识、工艺技术等。
2、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做好企业战略规划。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怎样利用有限的资
源做好最重要的事呢,这就是企业要做战略规划的目的。只有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源才会得到合理地调配和利用;可能我们公司现在尚不具备这样的水准,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的预估,但我们可以把他作为计划来做,也就是说把下一年最重要的事列出来,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间做?按照5W1H的方法制订出一个计划;然后各部门根据该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列出详细的执行计划,只要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了,其它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优化员工队伍。企业管理,其实质就是规范人的言行和举止,现代企业管理“人本”思想更为重要,我们企业现在面临着的是招工难和留人难。如何解决企业用人与优化员工队伍之间的矛盾呢?首先要加强招聘力度,多渠道地招聘,其实招聘也是对企业的一种宣传;其二尽最大可能留住老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改变工资结构,加大福利在工资中的比例,福利永远比工资的价值高,给员工加200元工资不如给员工发100元的福利,留人要用制度、用文化、用感情、用福利去留,福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企业文化使他们对企业产生感情,制度保证他们的发展空间,管理人员和老板的一言一行使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只要我们的员工队伍充实了,就可以建立未位淘汰制,淘汰哪些“所为人才”,坚决杜绝裙带关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行目标量化考核,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能者上、平者让”,充分挖掘内部人力资源,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中基层管理岗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抓成本、促管理。要解决问题先要分析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为什么成本会这么高,原因有
四:一是管理人员没有成本意识;二是没有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与成本是相辅相成的;三是没有物控体系,仓库领发料十分随意;四是财务部没有建立核算与监督机制;要控制成本,财务部的配合是关键,只有完善核算体系,该项工作才能做到位;其二严格控制仓库发料和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下料;其三为不影响生产,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即凡是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浪费或损失需补料的,可以通过审批,另行发放,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材料超额的原因和界定责任范围;其四考核,一项工作能否得到长久的落实,考核是关键,推行提案改善制度,这样各部门、各车间就会因为切身利益而想方设法去改善管理,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综上所述,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请董事长指示。
a)改变原有的工资结构,“月薪人员: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考核+福利工资;计件
人员:计件工资+效率工资+福利工资”实施福利沉浮制度。签定劳动合同,每月实发
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做满一年的发放剩余工资的70%,两年发放
剩余工资90%,三年的发放剩余工资的100%。
b)实施 全勤奖(元/月)50元/月封顶;住房补贴(元/月)工作年限不同住房
补贴不同,150元/月封顶;工龄奖(元/月)工作年限不同工龄奖不同,200元/
月封顶。
c)有薪年假制度的实施,工作年限不同有薪年假时间不同。其它节假日福利等。
d)通过考核竟争结合企业实际聘请实用的管理人才,从而确保公司管理团队的正常运行。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及建议,请董事长根据目前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给予指示。
吴作飞致上
2010年12月21日
第五篇:质量改善建议
质量改善建议 一. 目前公司产品存在主要问题有
1.产品质量不稳定,2.产品一致性差,3.产品细节小问题多等。
二.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产品质量不稳定工程部改进需第一时间解决,生产部生产,调试时严格把关。
①目前工程部存在无力快速反应,1.工程部人员有限,2.生产过程中也有问题易导致分析时花需时间排除生产问题。②生产部出现问题主要为,过于依赖工程部文件或上级领导决定。生产部在生产产品时候最基本的螺丝,接插线应该自己独自能解决。产品调试时应每个步骤必须检查或检查到位。最基本的应该具备。如不知道检测或此步骤工程部没有要求责任应规划到工程部,工程部如有要求只是没有文件,生产也必须执行。针对最基本的要求工程部不一定做文件要求。③工程部图纸和文件出现问题较多,图纸和文件部分未及时更上,机器出现问题未能第一时间解决。1.工程部针对上述问题,内部进行加强,努力完善解决上述问题,争取完善图纸与文件争取在文件和图纸上面,不给生产没有做好找理由。2.生产部针对上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工程部,目前很多问题不是该机器,该文件第一次使用未见生产反馈问题,几次以后再反映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工程部:1.工程部日常工作需加强,2.工程部需增加人员:(1)工艺员主要从事解决生产装配,线束,样机制作及工艺等,以及配合品质部工作(目前打算由刘波担任,此人担任足够胜任。同时针对他希望上级公正对待,此人在生产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他解决,很多问题是他发现的。希望以后上级能多问是谁发现的是谁解决的)
(2)技术员主要从事按工程师要求检查和实验市场反映不稳定机型,生产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协助品质部检查抽检各机型,协助工程师改善机器性能,新原器件实验。
(3)调试人员日常工作需生产安排,但各人员工作岗位安排以及新进人员应由工程部考核安排。不然试问日后工作能不出现问题吗?(目前我司调试人员没有一个能看的懂原理图,别的公司调试人员跳槽可以做助理工程师,他们出来的产品小问题能不比我们少吗?)生产部:1加强对生产一线人员要求,必须严格作业。2.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工程部,不能有不是自己部门的问题,明知故犯。3.机器维修时必须清理机器内的杂物,出厂时必须加强检验。一些严重问题必须通知工程部。
三. 机器一致性差,产品小问题多主要为1.工程部没有监督生产到位,2.生产自身在小问题上没有判别能力或明知道只为减少自身麻烦让步放行。3.缺少品质部把关。4.我们认识可能有误,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从我们现有部门中去找。品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我们要先提前给各部门预防,品质部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责任永远是我们自己的。
针对我们目前产品一致性差,小问题多建议成立品质部:1.新招品质部经理(此人最好在焊机行业做过,有过品质部经验,如无合适人员建议招有过品质部管理经验的,在中小企业呆过。坚决不用在大型企业有个品质管理经验或懂焊机没有做过品质管理的。因为焊机焊行相对其他行业,管理是最不规范的一类,大型企业的我们无法配合他的工作,他也很难适应)2.新招来料检测员IQC :1.日常工作检验我们外购器件,2.负责制板车间日常巡检。(此人只需要在电子厂做过或有电子基础也可让步接受)
3.新招制成检验IPQC:1负责线束巡查,2.负责整个装配巡查。(此人最好在焊机厂做过,如做过制成检验也可让步接受。此岗位要求动手能力强,做事细心,肯吃苦。)
4.新招入库检验和出厂检验OQC:1.入库机器进行安装,性能检测,2.针对出货的机器提前检验,合格后才能发货。(此人必须懂焊机,必须肯吃苦,做事细心。)四. 针对1.产品质量不稳定,2.产品一致性差,3.产品细节小问题多等。建议生产部:1.稳定生产员工,2.加强上岗和现场培训(生产部的90%的培训生产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如自行解决不了可请求其他部门协助)3.每天早会应告知生产线员工今天的任务,力求每天每人的平均产量都在突破,4记录每天的错误,第二天早会告之本组人员从而达到品质意识提高。5加强内部检验和小组末位检验能力。6.无条件配合工程部和品质部工作,有意见可以提但必须先完成品质部和工程部要求做的事。(请上级领导注意不是部门平等的问题,是部门工作性质问题。)五. 给仓库建议:1严格按配料清单配料(经常有配料清单用了几次才反映配料清单有问题,配料过程中发现有疑问必须找工程部确认,严禁不是自己部门问题漠不关心)2配料过程中必须仔细,各型号元器件不能弄混,3外发配件必须仔细勿发错发少。(外发元器件必须送由生产部调试后方可外放)六. 给采购建议:1.更换元器件厂家必须要求厂家先寄样品交由工程部确认。
2.一些我们货源和质量比较稳定的元器件,新厂家推销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建议不让其来我司面谈,我们不能抱着试试看,反正样品不需要钱。这会浪费工程部很多时间,一接待那次不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新样品还需要繁琐的测试,还有厂家后续肯定会再来。后续还会导致工程部找其申请其他型号产品元器件不好申请。
3.积极寻找同一元器件其他公司较便宜的元器件交由工程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