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
文章标题: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
现实表现材料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组织、办公室、财税等工作。一年来,该同志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能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路线,积极履职尽责,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实际成效。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治坚定,素质能力较强。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议。能勤抓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素质,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理论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二、作风正派,奉献意识浓厚。该同志具有较强党性,为人厚道,诚实正派,敢作敢为,善于团结同志,搞好协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待得与失,能树立一颗平常心,无论党委政府分派何种工作,从不斤斤计较,乐于奉献,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抓好落实。在工作中从不好大喜功,力求戒骄戒躁。对待同志谦虚和善,能为之尽力而为,不搞虚情假意,不推诿扯皮。
三、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踏实。该同志能深入基层,勤于调研,和农民深交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民情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能模范遵守乡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作执行制度的表率。在工作中能沉下去,能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一定独到的见解,能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为群众办事,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四、恪尽职守,工作效能较高。该同志忠于职守,在分管工作方面肯下苦功夫,善于统筹兼顾,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工作效绩。在分管办公室工作方面,注重抓好完善机关制度建设,搞好协调衔接,健全内勤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较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办公室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井然有条。在财税工作方面,能积极协助乡长组织财政收入,深入一线,带领工作人员破解遗留税收问题,整顿和打击偷税漏税行为,2006年清收旧欠税费16万元。同时能严格按政策办事,规范土地管理,打击乱占滥占土地等违规行为。在分管组织方面,能抓住关键,弄懂业务,紧扣目标,创新工作,完成任务
《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
第二篇: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现实表现材料
**,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分管组织、办公室、财税等工作。一年来,该同志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能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路线,积极履职尽责,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实际成效。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治坚定,素质能力较强。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议。能勤抓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素质,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理论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二、作风正派,奉献意识浓厚。该同志具有较强党性,为人厚道,诚实正派,敢作敢为,善于团结同志,搞好协调,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待得与失,能树立一颗平常心,无论党委政府分派何种工作,从不斤斤计较,乐于奉献,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抓好落实。在工作中从不好大喜功,力求戒骄戒躁。对待同志谦虚和善,能为之尽力而为,不搞虚情假意,不推诿扯皮。
三、求真务实,工作作风踏实。该同志能深入基层,勤于调研,和农民深交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民情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能模范遵守乡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作执行制度的表率。在工作中能沉下去,能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一定独到的见解,能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为群众办事,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
四、恪尽职守,工作效能较高。该同志忠于职守,在分管工作方面肯下苦功夫,善于统筹兼顾,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工作效绩。在分管办公室工作方面,注重抓好完善机关制度建设,搞好协调衔接,健全内勤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较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办公室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井然有条。在财税工作方面,能积极协助乡长组织财政收入,深入一线,带领工作人员破解遗留税收问题,整顿和打击偷税漏税行为,XX年清收旧欠税费16万元。同时能严格按政策办事,规范土地管理,打击乱占滥占土地等违规行为。在分管组织方面,能抓住关键,弄懂业务,紧扣目标,创新工作,完成任务.
第三篇:浅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浅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
近几年来,农村基层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基层政局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我从解剖基层干部腐败的案例入手,从基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分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一、引言
某基层检察院2006年至2010年,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38件39人,其中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案件19件19人,占查办案件数的50%,其中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6件6人,基层站所贪污案9件9人,村干部贪污5件5人,所查办案件起诉到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这些案件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粮食补贴、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拆迁补偿、扶贫项目资金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等问题,这些腐败因素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基层干群关系,削弱了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作用,还是越级上访、进京上访乃至暴力事件等情况的导火索,不仅影响恶劣,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查办基层干部的腐败案件,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望,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巩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成因分析
目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利益的诱惑,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追逐利益,因此,分析农村基层腐败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一)经济上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基层干部的工资收入不断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他们的工资水平却偏低。基层干部收入偏低,严重地挫伤了其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低收入、高工作量、高素质的要求,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腐败也就成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某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使得部分人先富起来,巨大的差异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由于这种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形成的强烈反差,基层的干部容易产生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生权钱交易的念头,进而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该镇出现了分管矿山的副镇长、两名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前腐后继”,在矿山中占有干股和收受贿赂被检察机关查处后获刑。
(二)政治上的因素。基层干部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全面管理农村农民事务,但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痪散,基层干部素质低下,成为农村稳定的一大隐患。由于基层党风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削弱,基层干部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和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民主治理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内容不实、不详、假公开,流于形式,群众对干部且多心、不放心,有意见,这就使得农民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而采取群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等方式来表达诉求,造成基层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文化上的因素。腐败文化是一种陋习和糟粕的集合体,可是这种文化却很有生命力和市场,在基层农村,腐败文化像病毒一样感染着意志力和抵抗力较低的基层干部,这种腐败文化的具体表现是:
(1)对不良的习俗以及腐败表示理解和容忍。一些人认为,腐败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认为,腐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一件事通过正常渠道也许三个月都办不好,而只要通过托关系、找门路、送票子,也许一天就办好了。
(2)对腐败羡慕和攀比的心理。“笑贫不笑贪”的心理在社会中普遍,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清廉的干部被孤立,原因就是清廉的干部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而原本清廉者由于不能忍受这孤立、排斥和无端的打击,最终也可能走上腐败这条不归路。同时在某些人的眼里,认为腐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认为腐败是一种社会能力,进而有人甚至以腐败为荣,清廉为耻。
(四)组织上的因素。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基层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管控制机制落实不到位,为那些滥用人民的公权搞腐败违纪和贪污受贿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五)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乡镇机构及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 基层干部、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确,会计出纳是同一个人, 钱账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财务从不向群众公开,没有建立起并实施一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度;虽然实行了乡镇统筹管理制度和村帐站管,但由于乡镇财政所要求各乡镇机构、各村报账要使用正规发票,但基层往往不可能都取得正规发票,就出现了先用正规发票套出资金再白条支出,监管和使用资金出现脱节,使得各乡镇机构、各村依旧将套出的资金作为自己的“私房钱”,个别的甚至直接中饱私囊。查处的14起基层干部及村干部贪污贿赂案件中均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六)基层反腐工作机制弱化。基层反腐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仅凭检察机关开展反腐败工作就显得力量有限。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做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但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孤立状态,存在着为搞宣传教育而搞宣传教育、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开展监督而开展监督的现象,甚至存在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错误认识。
三、惩治农村基层腐败的意义
(一)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完成“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管理文明、政治文明的新农村。但是基层干部腐败破坏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民主建设,而农村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因此通过检察机关打击基层干部腐败现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十二五规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检察机关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稳定农业生产,为国家提供一个安全的粮食环境。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根本中的根本,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部分基层干部虚报冒领各种农业补贴等腐败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和社会的不稳定,破坏了既有的生产关系,继而影响既有的生产
力的发挥,也因此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检察机关通过开展打击涉农腐败案件,可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查办基层腐败案件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民群众大多通过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农村干部的言行来认识和评判整个党和国家,广大农村干部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能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查处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打击腐败犯罪分子,使腐败必遭严惩的信息辐射到社会,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心理效应,给那些欲腐败的分子以儆戒,使之悬崖勒马;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和鼓舞人民,使人民相信法律,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从而自觉敢于同腐败分子做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运用法律武器同腐败现象斗争,而不是通过越级上访、进京访等形式表达诉求,同时通过严厉的打击基层村官腐败现象,可以提高基层干部对腐败成本的反思,达到从心理上防腐拒腐的效果。
四、基层腐败防治的具体策略
(一)检察机关继续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
(1)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检察机关查处基层干部腐败案件事关基层稳定大局,加强基层干部腐败案件查处力度,首先要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与党委配合搞好干部调整、宣传舆论引导及动员发动群众,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反腐败合力。
(2)检察机关应运用“持久战”和 “歼灭战”的策略来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案件。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与腐败现象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现实土壤有关系,因而,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把深入查办基层干部腐败工作常态化,突出查办支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打好持久战。还要结合实际,围绕涉及民生利益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热点行业,适时组织力量打歼灭战,决不能让腐败分子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3)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反腐败。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开展反腐败斗争尤其应该走群众路线。在多年的反腐败实践中,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大量的线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赢得了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就一定能够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
检察机关要建立侦防一体化机制,加强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协作配合,结合办案加强职务犯罪犯罪预防,“充分利用已经查处的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抓好警示教育,检察院把办理的影响农村稳定,侵农、害农案件进行梳理,编选典型案例,在广大农村进行巡回警示教育。” [3]提高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筑牢清廉防线。引导基层干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基层干部认识清醒、行为清廉、干事清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在广大群众心中牢固树立基层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使老百姓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方针政策。
基于农村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但是到最终的执行端就变样了,一方面是执行端的村官或者基层干部为利益诱惑,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
因就是农村大部分人是不了解政策,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情况,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方法来解决,即建立国家政策直达农村的网络体系,五峰检察院尝试在扶贫联系村采花乡白溢坪村建立了覆盖全村的广播系统,每天定时为农民广播农村政策信息、科学种田方法,农民最大可能的知晓国家关于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将给农民的惠农资金臵于阳光之下,让基层干部腐败无处藏身。
(四)健全基层财务管理制度,让人民监督。
目前基层和村级的财务公开制度是有的,但关键是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尽快建立基层、村级财务审计机构和制度是有效解决基层干部腐败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基层和村级财务管理权责不明、力量薄弱的问题,从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基层财务监管制度,如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报账单据、农村报账员要实行聘任制等。
其次加强财务审计。认真开展对基层干部的目标责任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制度,检验基层干部任期目标履行情况,针对土地征占收入、农民负担、争取项目、集体资产处臵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并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
(五)建立有效实用的举报网络,让人民参与。
目前农民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信访,但是信访是一种被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检察机关可以将举报信访工作的重心前移至农村基层。从农村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选聘部分信息员,结合建立乡镇检察室(办事处)的契机,定时在乡镇集中办公,接待来访和下访农村基层群众,真实掌握农村群众对基层敏感问题的意见和诉求,把收集的涉及基层干部腐败信息适时梳理,对成熟的举报信息进行初查,并定时向党委、纪委通报。
五、结语
腐败是文明社会毒瘤,基层腐败的危害更大,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加大对基层腐败的惩处力度,就是要做到“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后悔莫及”。只有重拳反腐,才能让腐败分子认识到腐败的高成本,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基层腐败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村民法制观念的增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防控腐败的社会力量。”[4]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的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群众幸福生活。只有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查处基层干部腐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的新农村,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履行检察职能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水道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占定2011-8-29
第四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尤其要教育农民群众把政策本身与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区别开来,及时消除群众对政策的误解。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
运用政策,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能为每个乡镇、村、社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社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
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
科学决策是每个农村基层干部都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方法。先行自省,再作决策。决策必须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自省能使自己清醒。因此,在决策前应当先行自省。一省:这项决策应该由自己来作吗?避免自作主张或干预下级的权利;二省:这项决策值得自己作吗?弄明白不作这项决策将会失掉什么,看到问题的重要性;三省:必须在什么时候作决策?把握时机,避免冒险或坐失良机;四省:已经掌握了作决策的必要依据吗?认真考虑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五省:自己怎样作出这项决策?仔细权衡几个方案的利弊,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把握目标,灵活决策。在做决策时,要反复推敲,思考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这项决策最低限度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目标,这项决策就失去了意义。一项决策,往往也存在着“能不能为群众接受”的问题,为了让群众能够接受,折衷、妥协、让步是常有的事,妥协的边界就是最低目标。在对一些事情决策时,只要能够实现最低目标,又能够使群众接受,农村基层干部就应该运用折衷、妥协、让步的方法,灵活地作出决策,及时推进工作。
发扬民主,有效决策。大凡有效的决策都是在不同意见的反复比较中做出的。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这就很可能说明大家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松松大家的思想包袱,让大家思考思考,再做决策。
三、抓住“中心”,提高效率。
讲究工作效率,现在已被愈来愈多的农村基层干部所重视。然而,还有不少同志对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得要领。任何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做一项或大或小的工作,都得考虑一下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特别是乡镇、村的领导干部,更不能茫无头绪,四面出击,必须注意对整个工作作具体分析,区别主次先后,分清轻重缓急,以找出其中对整个工作有影响和有支配作用的关键环节,这个关键环节就是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推动整个工作顺利发展。否则,就没有重点,甚至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其结果是收效甚微,劳而无功。
四、群众至上,服务到位。
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光是组织发动,更重要的是引导、服务。给群众之不能,解群众之不解。
为民排忧。当群众遇到困难时,农村基层干部应主动出面帮助,出点子,想办法,解决具体问题。应从生活小事做起,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住房、婚姻家庭、生老病死、子女读书等实际问题;应特别关心那些不声不响、老实守法的群众,不让老实人吃亏。给群众办实事、好事,要讲究实际,说到办到,坚持一件一件、年复一年地办,做到把事情办实,把实事办好。办不到的事情不要乱表态,提虚劲。
关心发展。农村基层干部应经常了解和研究自己工作区域的群众,不但要知道群众的性格、气质、爱好、特长、弱点,而且要清楚他们生产、经营近况,了解他们的发展能力、潜力,预见他们的发展方向,为他们发家致富出点子和尽可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全面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致富对社会服务的依赖性较大。农村基层干部应充当好对农民服务的尖兵,想方设法对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走向市场;提供科学服务,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供资金服务,帮助农民启动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服务,帮助农民获得有关方面的优惠,利用法律保护正当权益。
五、民主管理,依法行政。
把握好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摆脱党的领导,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始终强调党对农村、农民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的全过程。
把握好依法办事和建章立制的关系。村民自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制定任何一项民主制度,都要以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当然,也要尊重村情民意,结合农村现在的民主状况,使制定出来的民主制度具有合法性、针对性、操作性
把握好民主形式和务求实效的关系。推行村民自治,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社干部民主管理水平的现状出发,从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出发,以能否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标准,以农民群众是否满意高兴为标准来确定取舍。
第五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篇【一】
我是一个老农村工作者,也是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穷秀才。以前常给领导写述职述廉报告,这次县委的“党建”工作要求自己也述职述廉,其实我也不算是领导,我是年月份任农经办副主任的,简单谈谈个人对述职述廉的认识吧。
有人说领导干部写述职述廉报告,往往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是在搞形式、走过场。其实不然,什么事情都一分为二,如果能正确对待这件事,述职述廉是很有意义的:是自己画张像让组织评分,让人民审判;是自己给自己弄面镜子,照照过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领导干部写述职述廉报告,就是让我们检查自己是否做到“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述职要“有所为”。是说好的领导干部要有事业性,应该有所作为。党和人民给我们职位和权力,我们就要有挑起单位和国家重担的责任感,要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家庭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当今天是市场经济和平时代,不需要我们领导干部上战场抛头颅撒热血,但我们应该在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一些成绩来,比如我们农经工作者,如何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保护农民权益,为阳新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就算是“有所为”。当然“有所为”,并非包揽一切,做好份内的事情,这才是干部立身处事之本。在如今人文关系微妙复杂的社会群体中,如果越权代包一切,自已受累不说,也不一定受人欢迎,有越权沽名之嫌。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很有处世技巧的!当我们在述职述廉报告中,述职部分确实有政“绩”可述,有真”话”可言,这就够了,也就是“有所为”了。
第二,述廉“有所不为”。是说好的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很高的思想修养。不要拿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收不该收的钱,不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当面不说,背后骂领导、笑同事,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算什么君子?向属下收受礼品,向百姓索要钱物,假公济私,贪得无厌,算什么领导?抛妻弃子、苟且贪欢,有老不孝、有长不敬,算什么英雄?当然“有所不为”,也并非是让我们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正义感,敢于与不公正的行为作斗争,保持一团和气,明哲保身装老好人,也是害人害已。当你年终述职报告中,述廉部分让人无话可说,无刺可挑,这也就够了,也就是做到“有所不为”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最其码的要求。前者让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后者让人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做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篇【二】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体作用的发挥。近年来,渭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观和人才观,抓住“选人、育人、励人、留人”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
选人——拓宽视野选贤任能
村级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区委立足“配强村班子、选好村支书”这一根本,不断拓宽选任视野,积极实施“万元年薪”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一是打破界限选干部。针对以往“村人治村”导致村干部选拔视野狭窄等问题,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实行“万元年薪”公开选拔村干部。共有9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公选,其中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名应考270多名,为好中选优奠定了基础。二是注重能力考干部。采取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
二是分类培训提高能力。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渴求新知识、亟需新技术、期盼能致富的实际,综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对村组干部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办班培训,每年集中举办“千名乡村干部培训班”,进行农村政策法规教育,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交流工作经验方法,不断提升农村干部引领发展、民主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对党员骨干以提高带富能力为重点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党员技能培训班”,组织科技致富能人宣讲团巡回演讲,选派党员到科技示范基地实习取经,全方位提高党员致富、带富的本领。对农民群众以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现场培训,每年3月份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播放月”活动,聘请农林科技专家、乡土人才上门指导,推广新技术,使每个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增收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是创新手段增强实效。区上建立了“渭滨党建网”、“农业信息网”,投资86万元,建成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网点104个、农民科技网吧34个,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设施对党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党员学习教育的趣味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近三年,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讲座、辅导班233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2600多人次,镇村干部年培训率达到98%以上。
励人——创新载体激发动力
有效的活动载体是激励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在深入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承诺制、“两示范一带动”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发挥作用和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农村开展了以“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和“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为一体的“三双一定责”活动,为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
一是“双承诺”定职定责。将过去单一的党员承诺制拓展为“双承诺”,即村“两委会”向党员和村民承诺、党员向村党支部和村民承诺。为了使承诺事项选的准、提的实,把农村党员划分为职务党员、无职务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三个类别,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承诺。职务党员着重从履行岗位职责、为群众办实事、搞服务等方面提诺;无职务党员着重从设岗定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扶贫帮困等方面提诺;年老体弱党员着重从维护邻里团结、积极建言献策等方面提诺。对提诺事项分级负责,严格审核,确保每项承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承诺事项采取月汇报、季检查、半年评议的办法,督促党员干部履行承诺。全区村两委会承诺事项1920件,党员承诺事项8601件,完成承诺事项5600多件。
二是“双公开”干净干事。以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为目标,实行党务、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以党组织承诺事项、重大决策、干部任用、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为内容,村务公开以村委会承诺事项、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宅基地审批、民政救济、集体收益分配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统一设置“两务”公开栏,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村民关心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全区建立党务、村务公开公示栏130个,对党务、村务工作分别从21个方面定期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村干部既干事又干净。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