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第一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课稿
我在为谁工作?
谭艳
读完这本书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是啊,我在为谁工作?为老板、为家人,还是为社会?这些都不全对。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们就能更加的明确是在为谁工作了,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在为我自己而实实在在的工作。在为自己以后的前途作一个铺垫啊。但是忙忙碌碌的生活好像让我们忘了这一点,忘了是在为自己工作,忘了梦想是需要勤勤恳恳的工作作为代价的,而常常让我们深陷于计较工资、福利之中。
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辈子我很可能与成功无缘。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用什么去重新点燃工作激情,实现自我价值?你在为谁工作不是个耳提面命的空洞口号,而是触动心底的反思。
为什么要工作?因为工作它可以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解决我们的生计,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可以填补你生活当中的空白,可以让我们一些想法抱负得到实现。如果不工作就不是完整的人生,而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工作就有了很多的机会,要想抓住机会那么就要做充分的准备。时刻都准备着、等待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就成功了。偶然的机会只对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才有意义,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做好每一个环节,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细节,要想做大事先就得把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做好。
在市场竞争行为下,每个行业的竞争力日益上升,那么我们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哪里呢!取决于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敬业程度、对事业对服务的公司忠诚,忠诚是我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生存方式。既然选择了,那就得真诚、就得负责。敬业并不是说天天按时上下班,而是要给所服务的公司带来效益。
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发起挑战,经常进行换位思考问题,改变自己的思想,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在工作中要激发的激情,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不断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我相信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是赖于今天的努力。好,现在就让我们重拾工作的激情,为了我们美好的的未来而努力工作吧!
第二篇: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建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分组合作:
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投影:结构提纲)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如果梁思成活到今天,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大家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命运?
第三篇:第四单元第一课《樱花》
第四单元第一课《樱花》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
学唱《樱花》
【教学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材分析】
《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樱花是春季开花的有名观赏植物,日本的人民格外喜爱它。每年开花时节,日本人民竞相观赏它的千姿百态。《樱花》这首歌就描写了日本人民爱花、争先观赏花的情景。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的“都节调式”(3、4、6、7、1、3)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4/4拍以级进为主的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句尾“4-7-4-3”的奇特落音和偶尔出现的增四大跳音程,都使这首短小的民歌增添奇异的色彩。【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和音乐认知力逐渐增强,能初步感受不同国家、地域及风格的作品。歌曲齐唱的形式,是演唱形式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学生已在低年级歌曲学习中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本课出示的“齐唱”的知识点,也是顺理成章的安排。初步对乐曲的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有感知能力,初步掌握基本音符及常用节奏型。
【教学目标】
1、聆听齐唱歌曲《樱花》与长笛与乐队演奏的《樱花》,感受不同的表现形式所表现的不同效果。进一步体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运用体验、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听、唱、演、奏、创中参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
3、能听辨齐唱形式的歌声,能对《樱花》的旋律特点和不同表现形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重点】 学唱《樱花》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特点,说出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激情导入:音乐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有时像细雨敲打心房,有时像微风吹过面庞。这样的美景,应该配上怎样的音乐呢?
预设生:优美抒情的音乐,生2:慢速的音乐 生3:温柔地、轻柔地
……
师:看来,大家都有同感。听,这首音乐可以吗?
【播放《樱花》伴奏】教师做声势动作,学生模仿,待学生节奏稳定后,老师在木琴上演奏4/4 6 4 3—|并哼唱旋律。(歌曲的第一、二乐句)
师:谁用‘lu’模唱老师在木琴上演奏的那几个音? 学生模唱。
师提示学生用高位置、头腔共鸣“lu”哼唱。
(设计意图:用美的画面创设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为画面选择合适情绪的音乐。一是关注音乐本体,把握音乐情绪。二是借助声势动作,感受四拍子。通过伴奏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节拍。学生用“lu”哼唱,进行发声练习,统一音色,找到高位置演唱。)
师:这么美的花,大家知道是什么花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花课真不少,这是日本的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日本人民最喜爱的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日本传统民歌——《樱花》。师:如此美丽的樱花,让我们和着音乐,同日本小姑娘一起去赏花吧。
二、展开阶段——自主学习,感知体验
1、初听歌曲,师生随着音乐用手势表现歌曲旋律的进行。第一遍静静地聆听,第二遍歌词用手势表现。
(设计意图:初听感受歌曲,借助手势熟悉曲调,感知歌曲的旋律进行。)
2、听后,设问:歌曲的旋律进行大不大?给你什么感觉?
3、复听歌曲,边看乐谱,边划旋律线。
生:歌曲的旋律进行起伏不大。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旋律舒缓悠扬。(设计意图:复听划旋律性,进一步体会歌曲旋律的舒缓悠扬。)
4、三听歌曲,分组合作讨论: ①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②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是什么?
《樱花》教学设计特别提示:学生边听边讨论,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选取代
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①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指出齐唱的特点是很多人歌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②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是“4”和“7”。
(设计意图:边听边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介绍日本民间“都节调式”。歌曲“4”“7”奇特的落音,介绍歌曲是具有日本独特名族风味“都节调式”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歌曲观察歌曲所使用的音和句末所用的落音情况。(3 4 6 7 1,落音在3)
6、提醒学生:因为歌曲旋律抒情流畅,所以要运用连贯的气息来演唱。学生随歌曲哼唱。(两句换气)
7、启发学生说说听后感受、感想。(提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级进式的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常使人想起脚踏木屐款款而行,陶醉于花海中的日本人民。)
8、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歌曲的强弱。(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日本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深入阶段——合作交流,深入体验
师:樱花是日本人的骄傲。除了它美,还因为它是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带来兴奋喜悦的春天的消息。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你心中樱花的形象来欣赏一下这片《樱花》。
1、播放器乐演奏的一段樱花主题音乐
设问:这樱花和我们刚才的樱花有何不同? 生:这是由器乐演奏出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同一旋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表示。)
2、第一次完整聆听乐曲 设问:这样的樱花在乐曲中一共出现几次?(要求学生听到主题音乐出现时用手势来表示)你能听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3、第二次分段聆听乐曲
说一说每段音乐展现怎样的一个画面?(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为下面表演场景铺垫。)
4、播放完整的音乐,根据上面学生所说的每段音乐表现的场景,师生共同来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带问题欣赏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好习惯,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相同旋律的音乐,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拓展阶段——总结评价,提升体验
1、播放日语版本的《樱花》,学生边听边跟唱。
(设计意图:用日语演唱更具有民族风格,既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是对歌曲的进一步巩固。)
2、总结评价:
师:从日本歌曲《樱花》中,你收获了哪些呢? 学生纷纷谈收获:......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是啊,相同的音乐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音乐的丰富、多样性。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民间音乐“都节调式”,希望课下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日本民歌知识,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在《樱花》歌声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谈收获,既是对本课知识的回顾总结,也是对学生课堂效果的检测反馈。课后让学生继续了解日本音乐,增加学生的音乐文化底蕴。)
第四篇: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教学设计依据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本单元文章为自然科学小论文。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本文作为科普文章,教学设计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起青年学生对于建筑学内容的关注和热爱为指导思想。文本从内容方面讲,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核心,并涉及建筑特征的限定范围、概念的引入、外延的联系、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
从写法方面讲,知识介绍清楚,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条理性强。是科普文章中的典范。
文章充分体现古建筑保护专家梁思成先生“醉心建筑研究,一腔爱国热忱”的职业精神和大师风度,以及严谨认真、准确生动撰写学术论文的态度和追求。
这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即将结束必修课本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鉴赏及思辨能力。对于课文中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基本不存困难,理解和学习文章的组材和顺序将是学生学习中有困难的地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2.了解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3.理解“建筑的文法”这一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1.理解按照逻辑顺序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2.了解围绕特征安排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拘束性、灵活性,中国古代建筑和国外建筑的可译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了解介绍的顺序;
学习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办法概括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梁思成先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热爱之情。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幻灯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二.
教学准备
认真阅读文本及课本相关内容(单元提示、课后研讨与练习等),参阅《教学参考》中的相关文章,阅读梁思成的传记文章,在网络上浏览下载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制作幻灯片。给学生印发梁思成传记文章。
三.教学过程
1.引入(展示图片)
房屋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房屋发展的历史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史。下面展示几幅历代的房屋图片,来了解下建筑的发展轨迹。图一,半坡遗址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中可以看出五六千年前的房屋一半在地下,没有地基,房屋比较低矮。图二河南偃师商代宫殿遗址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宫殿群呈四方形状,建筑高大雄伟,形状规整,呈现出对称形状。图三,汉代未央宫复原图中可以看到,建筑群密集,建筑方正、对称,屋顶倾斜。图四,唐代大明宫宫殿复原图,可以看到宫殿壮观,高大,地基高,屋顶的四角有点上翘。图五,北京故宫可以称之为金碧辉煌,华丽壮观,是最美的中国古代建筑。
这些都是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的内容,但是如果要科学完整地总结中国建筑的特征,就必须经过建筑学家的考察和研究。梁思成先生所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就是这样一篇科学小论文。
2.阅读鉴赏文章
【思考1】速读文章,请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语的办法,勾画出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
提问学生,预设学生能准确回答出来。
总结:关键词语和句子通常出现在段首和段尾。因此阅读和写作议论文,段首尾的关键词句至关重要。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建筑的特征,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思考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提示:在思考顺序时先给九大特征分类,1-5的特征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6-9涉及的是建筑物的装饰内容。简言之,就是结构内容和装饰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这是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这种顺序称为逻辑顺序。
虽然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中国建筑的特征》,我们了解了九大特征,但文章的内容才读了一半。
【思考3】精读第14——15段(自P57最后一段始),理解“建筑的文法”的这种说法。
明确1:建筑的文法是指建筑中沿用的惯例和法式。
明确2:建筑“文法”是喻体,本体是建筑的特征。
明确3:由建筑的文法,衍生出系列的比喻。例如,本体是建筑的构件和因素,喻体是词汇;本体是宫殿和庙宇,喻体是大文章;本体是山亭、水榭等,喻体是小品;本体是影壁、牌楼,喻体是横额、对子等。
总结:这是梁思成先生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问题而精心选择和构思的,他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语言”这一概念来做比喻。贴切,形象,生动,便于理解。这就是大师写文章的能力,看起来信手拈来,但是实则是让人敬佩的功力。
【思考4】再次浏览文章14——16段,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建筑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
总结:拘束性是指建筑的特征经过千百年的考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灵活性是指,在遵守规则和惯例的前提下,可以有灵活的变化,建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建筑。
【思考5】浏览18——19段,说说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怎么理解。
总结: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建筑,但是解决的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可以在前面的比喻中再加入一个比喻,本体是建筑物不同,解决的问题基本相同,喻体是语言具有可译性。
3.推荐延伸阅读
(1)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此文原载于《人民日报》1951年2月19——20日
(2)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文物》2
卷
5期,1952年
(3)《梁思成:宗匠一意》,刘托
王颢霖
谢宛鹿,载于《传记文学》2016年第5期
注:推荐语见PPT,给学生印发第三篇,另外两篇可建议学生在网上阅读
4.作业
(1)
完成《创新设计》配套练习;
(2)
阅读《梁思成:宗匠一意》。
5.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逻辑顺序
比喻
先主后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文法
先总后分
构件、因素
词汇
建筑物
文学作品
不同建筑,用途相同
可译性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立足于既学习内容,又了解方法的双向维度。课堂上基本完成了预期内容的教学。学生阅读文章,了解建筑特征的具体内容,欣赏照片加深了解的内容,兴趣较高。文章的叙述顺序,需要教师进行帮助总结。对于理解文章的选材和组材问题,学生存在困难。没有在课堂上安排介绍作者的环节,而是设置为课堂上总结时的提示和课后传记文章阅读时的了解,以期延伸课堂内容。
第五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