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毕业生毕业后的盲目
我们这些大学生从一毕业就开始了一切和学校无关的工作了,不再有学校的气氛,有的人也许就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有的人忽然接受不了这些事实,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还在学校呢,怎么一下子没有学校了,那么我该干嘛呢?
但有的人不一样,他们也有些就受不了,怀旧,想念,一工作就想起了在学校的一切,他们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自己毕业了,也不会再有压岁钱了,知道自己肩上的压力了,知道父母的白发渐渐多了,知道自己该努力了,这样慢慢的同学之间的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
在我们学校,我们可是大一暑假就出去进行实习训练了,结果还晚回来一个月,大二的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凑,大二提前结束,又是提前出去进行实习,为期六个月,我那是没有跟着学校走,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我选择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待在这一个地方,虽然我的待遇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但进厂子的人都得是耐得住时间的人。因为我的经验确实一片空白,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感觉自己得到了不少,毕竟我在为我的选择一直努力。我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轻言放弃。
我们一起的人也是一样,虽然有的换了好几个工作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问什么呢?因为自己高标准?。。诸多原因,什么家庭了?什么男女朋友了?什么工薪待遇了?什么工作时间了?呵呵。其实只要能静下心来,一直坚持一直努力,那么时间会给你个意想不到的结果的。是啊!我现在工资很低,有的人会说人家在哪哪哪干的什么什么一个月拿两三千而我就那么一点点吃住都勉强顾上更别提穿了,但我不会羡慕,我就告诉他们,如果你看现在的工资,我也能拿那么多甚至比他还多,哪怕是去工地也能那么多,但我看的不是现在,我不想我现在两三千,过了好几年还是那两三千,到那时候我就该彻彻底底的后悔了!我之所以呆在这里我有我的目的,我感觉有发展的空间,有学习的领域。哪怕将来在这里没有机会,但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学习相信自己所得到的不会让自己没有去处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对吧!
话说回来,能坚持在一个地方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得努力,要忍耐,当然你要选择一个值得自己为之付诸青春的地方,不能时光流逝,岁月无息的你却还在那里挥霍着自己宝贵的青春。在工作之前我也是比较盲目的,知道上大二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只是突然工作了,我坚持了下去,现在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
工作环境也可以,领导对我也挺好的。所以我甘愿付出我的青春,以获得我所想要得到的,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自己不知不觉的就变了,变的成熟了,变的有些自己当初没办法完成的现在是轻而易举。这也算是我目前的一些心得吧!
希望刚毕业的同学看到我的感想能获取一些东西。
也许有的人家里边有亲戚在某个地方高就,找工作轻而易举,但毕竟人家不是老大,所以他顾及不了你那么多的,就算现在对你挺好的,但等将来你一成家,那就会有所转变的。所以万事开头难,万事也要靠自己。当然,自己家里有企业的可以无视。。
也有的人是经受的住大学爱情的考验,毕业后想在一起工作,一起继续下去,但可能会因为家庭的原因或是工作的原因,我只希望告诉你一点,女孩呢如果真的想和男朋友永远在一起,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那请不要埋怨,不要逼迫男朋友,因为如果他爱你,他深知自己的压力有多大,知道岁月无情,知道青春宝贵,所以希望女孩子能够理解他,默默的鼓励他安慰他。男孩子呢?如果你真的爱那个女孩子,请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有太远的距离,工作可以不好,工资可以不高,但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你那颗积极向上的心,要让她在心底里感到踏实。而不是整天还要反过来为你操心。不能让她看到你的堕落。那样结局注定是悲剧。。
还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整日抱怨,天天嚷着要辞职,可是真的辞职后呢?这又有两种情况,一:这种人运气好,找到了另外一份工作确实比现在的好很多。二:这种人运气不好,也找不到工作,去其它地方还不如呆在这里呢,但也不想回去了,所以整天闷在家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也过一段时间在家呆闷了就又回去了。
所以总结一下,那些整天换工作的,一年下来换几个工作,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进展,也许奋斗两三年了还是呆在原地不动,而那些一直在一个地方埋头苦干的如今已经谋取一个职位了。
从此,他们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因为我们的青春,就在那几年。。
挥霍,伤不起。。
第二篇:大学生盲目跟风
大学生盲目跟风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是《大学生盲目跟风》
曼德拉夫曾经告诉我们:“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没有方向。”我们没有了理性,就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小船,跟风走,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终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拒绝盲目跟风。
就在上学期我校发生了一次恶劣的网络跟风事件,事件的起因很简单,有两个学生在校园内摘景观桃,被抓后撒谎说不是本校的人。本来就只是学生因不诚信引发的问题,可是被有心人利用,为了抹黑咱们学校,就在网上大肆传言说摘桃者需以每个桃100元的价格交罚款。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可是学生辨识能力低,很容易就被煽动,于是就在网络上开始了各种对我校不利的负面言论。这一过程牵扯到了许多人,等到事后才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骗局。
再说一个跟咱们息息相关的事2011年日本核泄漏许多人纷纷抢购食盐。甚至抢购酱油榨菜,当时我家里也因为传言慌了一阵,尤其是我姑姑已经准备好去外省买盐屯盐了,最后是我爸托人买了大概几大袋盐,给我们几家分了分,可我姑姑还是觉得不够,我爸就说了一句,现在全国抢盐,国家肯定有动作,没必要担心。果不其然在国家的干预下,这场闹剧最后不了了之。导致抢盐事件不外乎三个原因:
1.科学素养低,常识不彰
碘盐不能防辐射,使用过量还会有副作用,如果这些知识大众都知道的话,抢盐事件完全可以避免,2.随大流心理,盲目从众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往往随大流,中国文化也比较推崇中庸心里,对待反常的现象,比如说鬼神,普遍的态度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3.安全感缺乏,信任危机
这几年,蒜你狠 豆你玩 姜你军 糖高宗,瘦肉精,三聚氰胺。每一样都在公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因此信任危机也是导致盲目跟风的最重要原因。
不要迷恋表面现象,它只是个诱惑。苹果很红很大,它可能有毒,火腿很美味,它可能有瘦肉精,奶粉很甜,它可能有化学添加剂。不迷恋表面现象,理性对待,你会取得意外的成功。当雅各·博尔不迷恋于碎了一地的花瓶,他发现了倍比关系,当川端康成不迷恋于夜 时 盛开的海棠花,他便发现了结合律;当史铁生不迷恋于地坛的花花草草时,他便领悟了生与死的轮回。只要不迷恋表面诱惑、深入分析,理性思考,你便可以收获意外的惊喜。
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世界也有光明和黑暗,凡事都有两面性,跟风也不例外。若是一个班级,本有寥寥无几的人知道学习,其他人看这几个人在学习,于是其他人跟起风来,再然后,班级里刮起一阵良好的学习风。咱们学校许多学霸宿舍不少也是这样形成的
托尔斯泰说过这么一句话:“理性,使人看得更远,站得更高!”人的高度不在于身体的高低,而在于思想的高度。不盲从,扬帆远航,不迷恋,人生绚烂。用一双的慧眼,去收获如泰笔下的夏花般灿烂的精彩人生。
第三篇:应聘不能盲目
面试没做好两点,就不要去,去了也白去。哪两点?一点是了解公司的概况,一点是了解应聘的岗位。根据我多年主持面试的经验,缺了其中一点,就是被录取,单位对你的印象也不好。二点都做到,就是没被录取,主考官对你的印象也不会差,以后有其它岗位的就业机会,他会首先打电话给你。公司的概况可以上网查,要尽可能了解公司的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特色、企业文化。对应聘岗位则要熟悉其基本职责、基本技能和特定要求,最好有自己独到的建议或见解。
但我印象中有一些毕业生应聘非常盲目,对招聘单位、相关岗位一片茫然。一位名牌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应聘电路开发工程师,面试时,我要求他画一个三极管可调整串联型稳压电源,输入220V,输出24V可调,示意图就行,他不会画。换一个简单的,画一个三极管放大电器,共射、共集、共基随便画一个,他说毕业很久了,忘了,也不会画。我问他,毕业多久了?答:2个月。还有一些大学电子本科毕业生连三极管、二极管符号都画不来,还是应聘技术工程师的,口口声声开价一个月非3000元不干,给主考官留下非常差的印象,用人单位不禁要问,这些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是怎么拿到毕业文凭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拿多少薪水,就要有多少能力、水平与之相适应。作为求职者,一定要记住,一些基本常识是不能忘记的,就比如前面忘记三极管太不应该,再比如学会计不懂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会计分录等一些常识;学英语不懂得I AM CHINESE;学中文的不知道鲁迅的《阿Q正传》等,都是一样的荒唐可笑。如果对要应聘的公司、岗位一无所知,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为好,成功率注定很低。
第四篇:求职心态有点盲目
中山大学一位姓杨的大四学生认为,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将来究竟会干什么,究竟能干什么,究竟爱干什么,反正既然企业都已经找上门来了,就去试试,不管能不能成功,以后的机会总还是很多的。据悉,抱着这种盲目心态的学生占了毕业生的多数。
在校园招聘的同时,另一场场面更壮阔的“校园招聘”在网上轰轰烈烈展开,这场招聘就是国家公务员招聘报名。截至10月25日凌晨为止,网上报名宣告结束,在报名情况中,记者看到个别职位2000多名考生角逐3个名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位姓黄的同学报的是广州海关,他向记者坦言:事实上并不抱多大希望,但是好歹也是一次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陈艳告诉记者,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提前进入校园,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提前焦躁起来,在这个转折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迷惘,不知道自己的将来该是什么样子,大学生就业难的传闻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巨大包袱。事实上真正签约的时候学生都会很慎重,也不会这么快就把自己的工作确定下来的。
来源:搜狐新闻
第五篇:坚决遏制盲目
坚决遏制盲目“造城”之风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03日 01 版)
荒草丛生的工业园区、夜晚一片漆黑的居民小区、常年寂寥的新建城区……一幕幕场景,诉说着“造城热”之痛。日前有调查显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200个新城新区,圈地造城、围海造城、削山造城等更是蜂拥而起。劳民伤财、遗患甚多、愈演愈烈的盲目“造城”之风,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适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更应看到,城市建设事关重大,必须慎重对待、科学谋划。新城新区建不建、怎么建、建多大,需要求真务实、尊重规律、倾听民意,才能把城市建好,把好事办好。
大造新城、滥建新区的做法,既脱离地方实际,又违背客观规律,更无视百姓呼声。一哄而上的“造城”热潮中,一些地方或缺乏充分论证匆匆拍板,或不管财力现状盲目扩张,或贪大求洋相互攀比,投入不厌其多、标准不厌其高、速度不厌其快。表面上热火朝天,却暗藏不测之忧,带来无穷后患。从脆弱的产业支撑到滞后的公共设施,从巨大的资源浪费到沉重的债务负担,人为“造城”早已与城市发展初衷背道而驰,陷入有投入无产出、有投资无效益、有冲力无后劲的困境。
“造城”之风是一面镜子,既反映了单纯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折射出一些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一些人重面子轻里子,热衷于造声势、图虚名,动不动就要搞“国际化大都市”,散发着形式主义的气味。一些干部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拍屁股走人,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至于“造城”过程中追求富丽堂皇、挥霍无度,甚至让楼堂馆所搭顺风车,则闪现着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影子。
“造城”之风,就是发展中的“四风”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的地方问题很多,却硬是看不见问题、找不到问题,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像这类现实危害深、群众意见大的“造城”之风,就是很大的问题,此事当抓、此风当刹!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差异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不然就会犯历史性错误。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做得好的要总结推广,对有问题的要加强引导,对错误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要坚决遏制盲目“造城”之风。
“洗洗澡”贵在敢于批评
——如何落实十二字总要求之三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05日 01 版)
人,每天都在接触灰尘,所以要经常洗澡,打点肥皂,用丝瓜瓤搓一搓,用水冲一冲,洗干净了,就神清气爽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洗洗澡”要洗什么?又有哪些动作要领?
总书记强调,“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可见,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中,“洗洗澡”起着承上启下的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必然。
洗澡谁都会,关键是如何才能洗干净;批评都不陌生,问题在怎样才有实效。现实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干部信奉“栽花不栽刺,以后好办事”的哲学,不敢较真碰硬,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的干部嘴上倒是提意见,但细究起来,却是“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自我批评放空炮”;更有些干部,苦心于委婉措辞,以批评之名行溜须之实,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吹捧与自我吹捧。“学习教育常常搞,搞来搞去老一套,就是洗把温水澡”。这种“老油条”行为,本身就需要好好“洗一洗”。
用“擦脸”代替“洗澡”,把“洗澡”异化为“泡温泉”,使批评的武器变形走样,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不敢说,二是不愿说。不敢说的背后是“害怕”: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失面子。不敢说、不愿说,其结果都是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庸俗化,不但丝毫起不到清理思想灰尘、驱赶政治微生物的效果,也会使教育实践活动浮于表面、走走过场。
要洗好澡,必须恢复批评的正气锐气,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另一方面也要领导带头。如果领导对批评态度暧昧,如何动员其他人展开批评?如果一把手不能闻过则喜,其他人又怎么愿意提意见?也要看到,批评的目的是团结,而不是打击。此次活动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在开展批评前进行“谈心”、“交心”,其目的正在于此。查摆问题要出于“公心”,相互沟通务求“交心”,批评同志充满“诚心”,接受批评非常“虚心”,才会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真正触及思想,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历史经验表明,“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洗洗澡”难在荡涤心灵、贵在敢于批评。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彻底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党员干部就会神清气爽,我们党也就能风清气正。回归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传统(人民论坛)
徐天亮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10日 04 版)
毛泽东同志讲过:“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真正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习近平同志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这十二个字的总要求,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回顾我们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践,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坦白的、严正的、尖锐的,但又是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一种是,“文化大革命”那种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揭发、大批判,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一种是,好人主义作祟,自我批评做做样子,假检讨,真摆功,互相批评兜兜圈子,假批评,真讨好。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主要倾向是过火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倾向是走过场。延安整风是我们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一次最成功的实践。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回归到我们党延安整风时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传统上来。
有无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检验革命队伍内部同志关系是否真诚、同志友谊是真是假的试金石。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是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下走过来的。过去,我们的班长、连长、处长、部长批评我们的时候,真是不讲情面,辛辣尖刻,让人下不来台,但我们从来也没有记恨过,反倒是,对那些虚情假意、当面吹捧、背后嘀咕的人没有好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本质上讲,是人的成长完善、事业不断进步的内在需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和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自觉的、不断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就难以提升自己、上新台阶;一个党组织如果没有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不会有原则空气,就会在是非不分、一团和气中丧失战斗力。
有质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开展起来,关键是克服一个“怕”字,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顾虑。人还是要有一点担当精神,不要四面讨好、八面玲珑,不要把棱角磨光了。当然也要讲究方法,讲究场合,讲究火候,讲究分寸,但首先是“敢”字当头,认真起来,严肃起来,开展起来,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触动灵魂的态度。这里借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现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需要胆子再大一些,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我们中国、在我们党内,什么事情只要领导带头就好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这样。特别是 “一把手”要发扬民主,要启发大家批评,要听大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把手”带头做了像样的自我批评,让自己红红脸,出出汗,带头开展严肃的互相批评,不怕得罪人,让同事也红红脸,出出汗,那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不会走过场了。
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新论)
刘彦随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10日 05 版)
漠视统筹城乡发展,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乡村病”
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事实上,突出统筹城乡,保护农民利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漠视统筹城乡发展,盲目追求高速城镇化,不仅造成日益严峻的“城市病”,也带来日趋严重的“乡村病”。注重根治“乡村病”,应成为新型城镇化努力破解的新课题。
中国的“乡村病”,主要根植于以下“四化”的演变过程,并伴随着这些过程的演化而加重。
一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快速城镇化耕地流失造成的数千万失地农民、“离村进城”的数亿农民工,以及上学靠贷款、毕业即待业的数百万农家学子组成的“新三农”群体,大多处于“城乡双漂”,难以安居乐业,正成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焦点。
二是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我国进入少子老龄化时期,农村青壮劳力过速非农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一些乡村文化衰退、产业衰落,“三留人口”难以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地无人耕、良田被撂荒成为普遍现象。
三是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导致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不足。中科院测算,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村庄空废化仍呈加剧的态势。
四是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面源污染严重,致使河流与农田污染事件频发,一些地方“癌症村”涌现, 已经危及百姓健康甚至生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从历史视野来看,“乡村病”因快速城镇化而引发,也必将由新型城镇化来根治。就当下而言,尤其需要正视问题,周密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针。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要协同推进,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激发乡村创新与创业的活力,促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园区化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尤其是我国农村承载着稳农增粮的特殊使命,其“三化”协调、民生保障亟须总体制度设计。
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适应农村人地关系的剧烈变化,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制度和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民主体。强镇兴业、城进村荣,转变城市扩张、土地财政对乡村空间依赖甚至寄生关系,建立平等、互惠、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土地集约化、资产化倒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化,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股份化和宅基地确权流转市场化模式,稳妥推进农村空废土地整治与优化配置。创造条件让农民依法享有土地流转自主权、土地市场收益权,使务农村民、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
科学规划引领乡村转型。深度探究城乡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探索农民、土地、产业与环境协同耦合的模式,制定新型美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差别化的战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引领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等值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化。
为文“八要”(读书管见)
吉炳轩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10日 24 版)
“文章有八要:简、切、明、尽、正、大、温、雅。不简则失之繁冗,不切则失之浮泛,不明则失之含糊,不尽则失之疏遗,不正则理不足以服人,不大则失冠冕之体,不温则暴厉刻削,不雅则鄙陋浅俗。庙堂文要有天覆地载,山林文要有仙风道骨,征伐文要有吞象食牛,奏对文要有忠肝义胆。诸如此类,可以例求。”
这是明代一个叫吕坤的人所著《呻吟语》一书中的一段话,是作者自己对写文章的看法。作者认为,写文章有简、切、明、尽、正、大、温、雅八点要求。为文如果不简练,就会繁杂冗长;如果不贴切,就会空泛浮华;如果不明确,就会含糊不清;如果不详尽,就会有疏漏;如果缺少正义,就难以服人;如果不大气,就会有失体统;如果不温柔,就会暴戾刻薄;如果不儒雅,就会鄙浅陋俗。这些话说得有点绝对,特别是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一定会走向相反的另一方面,这把文章的作用夸大了,达不到这些要求又能严重到哪里?没人看或看的人少就是了。但这个论说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的。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就可知道为文要克服的毛病。这就是:一要克服繁杂冗长,防止什么都想写,什么都要说,叠床架屋,把文章写得又臭又长;二要克服空泛虚浮,防止说大话,说空话,说不着边际的虚头巴脑的话,包括那些吹牛拍马、应景逢迎的官话套话;三要克服主题不明,论说不清,防止言不及义,东拉西扯,潇潇洒洒写了一大篇,最后也没搞明白要讲清什么问题,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四要克服漏洞百出,防止丢三落四,把道理说不清、讲不明,而且还留下把柄,成为被攻击的靶子,特别是有关政治方面的文章,更要防止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五要克服曲意逢迎,防止写唯心的讨好文章,不敢坚持正义,主持公道,而是官场应酬,低三下四地去美化什么,不但文章失去了灵魂,连文格人格也都没有了;六要克服小家子气,防止玩弄文字,卖弄风骚,以显博学多才,尽在词句俏丽上下功夫;七要克服语言尖酸刻薄,防止以文讽人,以文讥人,以文章来发泄情绪私愤,攻击他人;八要克服流于世庸,防止庸俗化、低俗化,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世俗之求,把文章写得很浅陋鄙俗。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也是读书所得,为文体会。
至于文中还提到的,庙堂文要有覆天载地的胸襟,山林文要有仙风道骨的气象,征伐文要有吞象食牛的气概,奏对文要有忠肝义胆的精神,讲的是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庙堂文,可理解为政治类的文章,山林文可理解为艺术类的文章,征伐文可理解为批判性质的文章,奏对文可理解为调查报告、如实反映情况一类的文章。作者提出这几个概念是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为文环境来说的。庙堂指在朝廷,山林指为官下野,征伐指战争,奏对指科考或回答朝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