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

时间:2019-05-13 11:2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

第一篇: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

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建设是当下的热门话题,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现阶段,一些地方一味地扩大城镇框架、建高楼大厦,把农牧民简单地从农村、牧区转移出来,这种“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推进城镇化不能盲目,不是把人聚集起来就行,而是要看有没有产业做支撑,城市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还要综合考虑水资源供给、土地供应、环境容量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搞好城镇规划,明确在空间上怎么布局,建设什么样的城镇,建成多大规模,发展哪些产业,建设哪些设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等。

进而言之,必须认识到,推进城镇化并不只是建设城镇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城镇和农村、牧区一起统筹规划,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城乡结合,只有产业发展了,财政实力增强了,推进城镇化才有支撑。

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无缝覆盖”。所以,政府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产业按照规划落实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县城和建制镇,包括街道的路面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地下管网的建设管理、水电气暖的供应等。

从各地实践来看,城镇化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的路。我所在的赤峰市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群众就医、购物主要集中在旗县所在地。为此,赤峰的城镇化设想应该是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把县城做大做强,重点推进10万到20万人口的县城建设,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集聚,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再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小城镇,把相关产业、配套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延伸,同时把产业、设施、服务向农牧区延伸拓展,建立城乡一体的梯次城镇化结构。

总而言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提高城镇化率,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在农村、牧区,务必要通过城镇化建设,让每个乡村都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通网络,让孩子都有机会上学,让老百姓有地方看病、休闲、锻炼、养老等等,让农牧民也能享有像市民一样的待遇。

更多信息查看:池州人事考试网池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二篇:电子商务网站推广不能盲目推进

互联网成为世纪又一新兴产品,也得到了极致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在互联网进驻更多网民视野的同时,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的出现也让更多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与人们之间实现了零接触的可能。网络推广方法众多如:搜索推广、论坛推广、推广、贴吧推广、群推广、软文推广,百科推广、电子邮件推广,还有就是近两年流行微博推广等等,选择正确的推广方法不是随意的,需要一整套策略的确定和执行

第一,制定网站推广计划有助于在网络推广工作中有的放矢,并且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工作,避免重要的遗漏。网络推广是系列推广手法的综合和杂糅,怎样避免重复建设和造成多余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选择正确的推广方法就是重中之重。第二,网络推广是在网站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的,尤其是针对搜索引擎的优化工作,在网站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推广的需要,并做必要的优化设计。这里就中国宋体>小编自己的经验来说,网络推广的实施是网站内外内容相结合的推广攻势,双管齐下才能看到双倍效果。

第三,网络推广的基本方法对于大部分网站都是适用的,也就是所谓的通用网站推广方法,一个网站在建设阶段和发布初期通常都需要进行这些常规的推广。这里说的常规方法并不是让我们去模仿和复制,通过网络推广阶段中的摸索在运用普通方法的同时,找到更多适合网站自身的独特推广方法是每个站长都必须做的第四,网络推广要注意阶段性。不同推广阶段推广的重点和方法要学会灵活变动,这与站长们在长期做站中的经验是分不开的。第五,网络推广是网络营销的内容之一,但不是网络营销的全部,同时网站推广也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其他网络营销活动相结合来进行。网络推广不是一项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概括,它需要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总结更多的经验来为推广助力。第六,网站进入稳定期之后,推广工作不应停止,但由于进一步提高访问量有较大难度,需要采用一些超越常规的推广策略,这就需要做站的站长和宋体>人员根据网站的情况和不同阶段的状况采用合理的推广手法。第七,网络推广不能盲目进行,需要进行效果跟踪和控制。在网络推广评价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的网站的访问量,访问量的变化情况基本上反映了网站推广的成效,因此网站访问统计分析报告对网站推广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电子商务网站推广要花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效益这是很多做网络推广的人的希望,但是也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因此,除了遵循搜索引擎的规则和受众喜好之外,还是要从网络推广手法上下手。

第三篇:应聘不能盲目

面试没做好两点,就不要去,去了也白去。哪两点?一点是了解公司的概况,一点是了解应聘的岗位。根据我多年主持面试的经验,缺了其中一点,就是被录取,单位对你的印象也不好。二点都做到,就是没被录取,主考官对你的印象也不会差,以后有其它岗位的就业机会,他会首先打电话给你。公司的概况可以上网查,要尽可能了解公司的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特色、企业文化。对应聘岗位则要熟悉其基本职责、基本技能和特定要求,最好有自己独到的建议或见解。

但我印象中有一些毕业生应聘非常盲目,对招聘单位、相关岗位一片茫然。一位名牌大学的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应聘电路开发工程师,面试时,我要求他画一个三极管可调整串联型稳压电源,输入220V,输出24V可调,示意图就行,他不会画。换一个简单的,画一个三极管放大电器,共射、共集、共基随便画一个,他说毕业很久了,忘了,也不会画。我问他,毕业多久了?答:2个月。还有一些大学电子本科毕业生连三极管、二极管符号都画不来,还是应聘技术工程师的,口口声声开价一个月非3000元不干,给主考官留下非常差的印象,用人单位不禁要问,这些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了什么?是怎么拿到毕业文凭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你拿多少薪水,就要有多少能力、水平与之相适应。作为求职者,一定要记住,一些基本常识是不能忘记的,就比如前面忘记三极管太不应该,再比如学会计不懂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会计分录等一些常识;学英语不懂得I AM CHINESE;学中文的不知道鲁迅的《阿Q正传》等,都是一样的荒唐可笑。如果对要应聘的公司、岗位一无所知,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为好,成功率注定很低。

第四篇: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2013年09月13日 06: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10人参与3条评论

原标题: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9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的专题报告。

问: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可以说,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四轮驱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问: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000多亿斤,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年达11791亿斤,增长近5倍。60多年来,在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2012年达到435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而且我国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用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飞越。

问:当前,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有“四大矛盾”。

一是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供给硬性约束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人口总量每年增加700多万、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结构变化,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肉类80万吨。此外,农产品用途的拓展也拉动了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持续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二是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向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转变,部分品种需要进口弥补缺口。2004年起,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12年逆差达到492亿美元,其中谷物净进口约1400万吨,大豆进口5839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进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费持续、刚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迅速增加,这就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带来大豆进口激增。我国8亿人口时,人均消费食用油只有2公斤,现在13.5亿人口,人均消费增长到19公斤。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这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快速提高。同时,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普遍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农产品价格却不能同步上涨,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据抽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早稻和夏收油菜籽每亩纯收益分别只有152元、321元和55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走了两亿多人,还留下两亿多,虽然总量仍有富余,但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据调查,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大都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务农、不会种地。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将日益突出。

问: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答: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和主要农产品发展的优先顺序,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

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要在耕地、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耕地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几年中央政策好,农民种田有积极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重点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收购价格,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问:随着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看?怎么办?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建立起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还相对落后,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户,生猪养殖户有6000多万户。不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就是一手抓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情况怎么样?如何才能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答:过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富裕起来,工农城乡协调发展,走上共同富裕大道,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有三个明显标志:

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49年到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7917元。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9年较快增长,特别是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3∶1下降到3.1∶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52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62元,2012年达到5908元,名义增长90多倍。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39.3%。

第三个标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00多万人(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标准),现在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

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6648元,比2000年高12621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财力的增强,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生产和收入补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股息红利收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研究农民的承包地、林地、房屋及宅基地等财产权收益实现问题。

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客观地讲,城乡差距还很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以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稳定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是解决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逐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中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民多;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镇化要加快推进,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忽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搞所谓“去农村化”。城镇和农村应当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不能有巨大反差,也不能没有区别,否则就会城镇不像城镇、农村不像农村。新农村是升级版的农村,不是缩小版的城市。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才能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篇:城镇化不能唱空城计

城镇化不能唱空城计

作者:唐敏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940

在中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战略指引下,各地积极规划建设新城镇,一些地方制定了不低的城镇化率增长目标。但是,不少地方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仍偏重开发建设而未能审“市”度“产”,出现产业空心化,甚至空城现象。

在国际经济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中国,同时也是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显性期,产业工人迁徙潮涌。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部门必须提前考量应对动态的产业转移进程与静态的城镇规划之间的矛盾。

遗憾的是,一些城市仍然一味地扩张城市建设规模。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立足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而是拍脑门“筑巢引凤”,不想凤飞去了别家,沦为空巢,结果硬着头皮拼凑几家本地企业勉强搭建“草台”产业园。

全国呈现出来的形态是,城市规划“千城一面”,“高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规划雄心勃勃,但许多欠发达地区根本没有配套的高科技产业基础和科研能力支撑。直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产业园区冷冷清清,新城沦为鬼城,造成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地方对新型城镇化换汤不换药,仍以 GDP、招商引资为政府考核主要指标,投资扩张冲动造城;追求城镇化率数字指标,热衷于建园区、争项目。致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 3倍于城镇化速度。二是片面理解新型城镇化,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注重城市表面建设,修路建高楼大厦,追求地标性建筑,而不是从提升城市内在功能上花力气做文章。

从产业发展来看,一方面,当前许多产业已经呈现严重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行业全国各地四处开花,散、乱、小,形不成竞争合力。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必须做好产城融合这篇大文章。以人为本,因城而异,因地制宜,研究产业对人的带动作用,防止新城镇建设过程中产业和园区空心化。

以人为本,因城而异,意味着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大跃进”式的城镇化不是健康的城镇化。低效的投资带不来真实的内需,更形不成有质量的增长。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下决心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农业人口跨地转移进城的成本分担机制等。总之,必须摒弃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

下载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能盲目推进城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镇化情况汇报

    XX县农业局推进城镇化发展情况汇报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农业局认证贯彻落实《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的决定》,坚持“农业稳县”发展战略,立足于XX县农业资源......

    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6%,与工业化国家70%的城镇化水平还差20多个百分点。如何利用这个空间,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所在。农村城镇介于......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两会进行时) 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卞民德 杜榕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特大......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城镇化发展 兽医学院 陈嘉琪 201330730502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其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

    美国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美国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时间:2012-12-26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

    第五篇推进特色城镇化

    第五篇 推进特色城镇化2006-6-19 16:20:04坚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增强特色的原则和“1412”发展思路,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县城,突出抓好中心......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范文模版]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规划》明确了未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