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程才新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QQ 1556448393
摘要: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是五十年代初期沿用前苏联的基建设预算制度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逐步形成的,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深化,旧的工程造价计价体制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规范要求,从而出现定额中所提供的要素价格资料总是与市场实际价格不相符合,也不能准确合理反映该工程产品价格等等问题,那么我国工程在审计工作中具体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文我们来一起探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一、我国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项目市场调研不彻底,投资估算失真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普遍存在着深度不够,细度不够,导致工程没有功能最大化,经济过程效益化,从而使投资估算失真。
2、设计审度不够,引起变更,突破概算
初步设计时,正常设计日期得不到保证,引起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达不到规定的深度。设计阶段考虑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功能设置不成熟,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后期施工图预算阶段有较大的出入,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
3、取费不合理
在九七、二000定额取费上存在级别、工程类别,一些企业故意抬高自己的资质,取高费率。而在二00三定额取费就没有企业级别、工程类别,就防止“高资质,高费率的现象。但在间接费和利润计取时,该扣的没扣而不该增加的又增加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4、人员的因素
由于工程造价人员对设计文件识别和施工过程了解方面,经验水平有限,掉项、漏项时有发生;另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考虑经济因素,故意增大保险系数和不必要的提高技术功能标准等现象,这都不能合理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5、工程合同中的隐患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中,不严密、不规范等问题,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不少争议的隐患。
二、解决审计问题的对策和探讨
1、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阶段的问题解决。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标明,在项目决策以及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的可能性为30%~70%。对于在负责设计、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人以及其单位应执行责任制,而对于项目建设条件不具备,如资金不足,手续不到位,在审批过程时不予批准通过。
2、规范建筑市场投资管理。从投资管理角度看,规避“先抑后扬”突破概念的现象,在审计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一些故意压价的项目,在审计中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该加的应当“加”,其次不要仅局限于资金目标,还要以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供求等为目标。按施工图核算工程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折不扣的进行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3、严格执行定额单价。在我国工程造价中,不同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内容和计量定额单价是不同的,在审核时要防止有意或无意高套定额单价。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和审核要以当地或某行业当时执行的建安工程预算定额单价或当地某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发布准确的工程信息价、工程造价指数及有关规定为准。在定额单价未有的项目,应以相类似定工程数额进行分析换算,或按劳动定额、工程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合理组价,不应高套、拆算或随意无依据估算。
4、各项费用计取要合理。在审核施工图预算程序一般应先审核费率,再审核取费基础,然后审核计算方法,最后审核使用范围等。
5、完善法律环境。在由造价人员或机构产生主观或客观的失误,应该依法进行赔偿,出现重大错误的人员或机构,取消注册或年检时予以淘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必要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传媒引导、舆论监督,使工程项目经济活
动置于舆论监督之下,逐渐完善法治与社会监督机制。
6、建立诚信档案。尽快建立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信誉档案体系,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的不良违纪行为和处罚记录存档,并网上公示。
7、工程信息公开化。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质料库和信息数据库,按区域或部门实现网络管理,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站在同一平台“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竞争。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机制完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总体提升。实施跟踪审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项目投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
结束语
在我国工程造价各阶段审计中虽存在种种问题,只要在建设各阶段加强管理,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切实可行的措施,采取事前、事中主动控制代替事后有效控制,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监理信誉机制,树立诚信体系形象,在全社会法治主体和舆论媒体强有力的监督下工程造价的问题是可以杜绝的,工程造价在准确性和真实性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就必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我过工程建造的安全性,为我国工程建造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玲、尹贻林、任国强“论工程造价新范式的形式”,《工程经济学报》
2、柯洪《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的定额改革》
3、陈传联、荀志远“工程项目预算决算评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工程造价管理》
第二篇: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07-02-10 16:49:1
1农村审计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在农村财务、农民负担和土地承包监督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制约和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因素较多,一些政策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仅就农村审计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谈点看法。
一、现状与问题
⒈农村审计工作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组织机构不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由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承担,市县两极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多为科级事业单位,个别县为股组级单位,机构规格低,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审计人员编制少,市、县、乡三级都是如此,有的工作难以开展。二是工作手段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目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但没有处罚权,影响审计执法。三是工作条件不适应。省市虽明文规定将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由于个别地方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证。由于缺乏经费,市县两极在开展审计执法或业务培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加之基层农经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办公条件极差,办公手段落后,全市的乡镇农经站都是无址办公,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⒉农村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由于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全部为事业单位)近年来进人较杂,培训工作滞后,审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据统计,渭南市名农经干部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名,占,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技
术人员只有人,所占比例仅。
⒊农村审计环境差。一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财务中“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比较普遍,离任村长、会计拒不交帐,给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村审计造成麻烦。个别乡村干部对农村审计工作百般阻挠,设置障碍或诽谤中伤,给审计工作增加难度。二是农村干部群众对审计工作认识有偏差。一些农村干部谈到审计,就认为是审计人员故意找麻烦,抵触情绪大,工作不配合。而有些群众认为,审计人员能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一旦审计结果达不到要求就口出怨言。三是对违法乱纪行为查处难。农村审计机构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对责任人以党纪、政纪处理根本达不到对国家公职人员那样的处理效果,向司法机关移交的行政案件,司法机关往往以对违法违纪问题界定不清或达不到立案标准而不立案,管理机构查出来的违法乱纪问题也久拖不决,从而助长了个别村组干部违法违纪行为。
⒋农村审计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国家审计有国家审计法及其有关规定(如取证、报告等)作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注册会计法及独立审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等作保障,而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长期以来农村审计的定性问题一直没有到位,它既不属于国家审计,又不属于社会审计,农业部从村民自治角度制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暂行规定〉将其定性为内部审计又解决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的外部监督问题,尤其是各级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财务的审计性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切需要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大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但其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加大审计监督却面临经费不足;二是实行有偿服务、拓宽收入渠道又害怕财政部门减粮断奶。另外,各级政府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审计细则、办法,费用开支标准等,使农村审计工作无所适从。
二、具体对策
⒈树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农村审计作为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延伸,是政府职责和行政执法职能,应当有职有责,有职有权,以确保把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按照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应向行政管理方向过渡,条件成熟的地方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机构升格,改变以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当地政府在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上应予以保障,确保各级农经机构在机构改革中不仅不被削弱,反而要切实得到机构加强,切实树立起农经工作的权威性。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积极主动地向纪检、监察、信访、审计及公、检、法等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工作,争取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齐抓共管,抓出成效。
⒉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取决于审计
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是农村审计工作的关键。一是用考核、考试等办法选拔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审计人才,并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二是加强审计人员法律、政策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及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⒊加快农村审计立法,规范审计行为。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间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审计的定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审计工作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有依,有章有循,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⒋加大审计监管力度,净化农村经济环境。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要抓住
税费改革过程中成立乡级农村经济核算中心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村账乡管”制度,加大审计工作力度,对农村财务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农民负担方面违法乱纪行为进行重点审计。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经营管理移交的行政案件也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以打击农村经济犯罪活动,净化农村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把财务审计工作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审计深入开展。
第三篇: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俞 军
一、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
工程造价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在建筑市场和建筑业发展中日益重要,但这项工作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使建设工程能求得一个合理的造价,是摆在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面前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和任务。从当前建筑市场情况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二)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总想包罗万象,却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会使人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现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以及相应价格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三)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当前建筑市场交易中不正当竞争仍十分严重,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压低造价、压缩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现象相当普遍,造成许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浪费人等现象,甚至有甲方、乙方、咨询中介机构三方串通一气,有意加大工程造价,来牟取利益,后果十分恶劣。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为改变上述不利局面,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切实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一)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2.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衔接、配套。从政府组织管理逐渐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部门对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分开管理,放开建材和人工的价格,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
(二)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由业主和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满足了平等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获得最合理的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投资。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投标者提供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也是评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另外,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量清单计价也是合同价格调整或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更新观念和造价管理模式,适应这项改革工作。
2.加强企业自主报价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大多数施工企业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不再沿用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而应该建立企业定
额体系。
3.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应该就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三)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核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决算的检查。工程决算后上交审计部门审查,多方面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监督。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以主要部门牵头,众多相关单位参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及时收集和发布建筑市场的各种价格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如果还是维持以前的状况,只是满足于识图、计算、套定额、取费、计算总价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状况,就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业必须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进行管理的新的要求。所以,对建筑从业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教育,并严格监督,执行实施,使广大建筑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
总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提升造价人员综合素质,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解决当前工程建设中随意压价,高估乱算、投资失控等问题,节约国家建设资金,提高建设投资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冲佳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第四篇: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面对新形势,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克服和解决。
一、审计工作及干部队伍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审计执法的环境不优。主要表现为审计“四大难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一是少数被审计单位抵制审计。认为“审计就是查帐”,就是“找问题”、“挑刺”,对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认识不足,对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二是基层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层审计机关同属地方政府领导,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因此,在对一些涉及违纪违规问题审计执法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干预和掣肘,一些审计执法工作也只得随着变通;三是由于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县市审计机关部分正常的审计工作经费未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往往需要以执收执罚创收的方式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审计工作造成了被动。四是审计的威慑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审计结果公开力度不够,审计回访组织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审计整改和审计问责阻力较大,造成被审对象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审计决定落实不积极,使审计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二)审计队伍活力不够。一是复合型人才少。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审计工作以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90%是财会类专业出身。随着审计监督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工作还涉及到宏观经济研究、工程管理、社会服务、绩效评估、计算机技术推广应用等各相关专业,符合新型审计工作急需的既具备审计查核能力,又具备分析研究能力、绩效评估技术、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现代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太少,影响了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广泛发挥。二是缺乏有效激励手段。由于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下,审计干部交流进出困难,大部分审计干部在审计系统是出生入死,但由于职级待遇职数限制,部分干部解决级别待遇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表率性质,各类奖励补助都非常严格和规范,审计干部的收入和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都较为清贫,导致少数年龄较大的审计干部归属感、成就感缺失,工作动力不足,心生怨气和不平。三是补充高素质人才困难。由于处在基层机关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升职空间和薪资待遇有限,基层审计机关招考的公务员,大部分都是二、三类大学毕业生,很难招录到重点大学毕业的高素质的财经审计类、投资建设类、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人才。虽然新招录的公务员也很优秀,但思维、视野、悟性和理念,跟名牌大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审计力量不足,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均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突出矛盾,大多数审计业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审计干部身心压力较大,少数干部甚至长期处于颈椎、腰椎等病痛折磨和失眠、眩晕、神经衰弱等亚健康状态。如:随州市曾都区审计局现仅有编制13人,而一线审计人员仅6人,而其今年安排的审计项目多达60余项,很显然,力量的不足,将直接导致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薄弱。同时,审计人才储备不够。除随县审计局外,全市其他各级审计机关,审计队伍里中老年干部比率依然较高,审计人员的初始文凭相对较低,知识专业结构单一,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在开展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审计项目时,往往力不从心。
(四)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是在基层审计机关领导班子任免工作上,虽然设置了一些专业条件约束和上级审计机关考察审批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上,并没有严格把握,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不能较好的引领和驾驭审计工作。二是在基层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上,一方面是培训次数较少。审计署每年主要组织了新任局长培训班,但后续的对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开展审计工作发展规律和形势分析的研讨培训教育不多。另一方面是培训覆盖面较窄。很多培训工作主要针对一把手,而针对副职领导的培训明显不足。三是在审计干部的培训上,存在重业务技能培训,轻审计管理技能、综合调研和成果开发技能培训的现象。同时,由于审计任务重、时间紧,大部分审计人员学习时间不足,学习状态不佳,复合能力提升不快。尤其是随州大部分审计干部人过中年,精神状态、记忆力和接受能力都在自然减退,计算机基础、综合知识结构较为薄弱,进步提升较为困难。
二、强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战斗堡垒。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领导班子要以身作侧。带头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二十不准”审计纪律,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和一线调研和带班审计,为基层审计机关和一线审计干部排忧解难;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另一方面,上级审计机关要着力抓好对基层审计机关领导班子选配的工作的指导和把关,确保把能力水平强、专业素养高的干部选配到审计领导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审计机关领导的培训教育力度,丰富培训教育内容,扩大培训覆盖范围,确保审计领导干部能够紧跟形势需要,引领事业发展。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一是大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把事业、原则、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凝聚审计干部共识,培养对审计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审计活动,强化文明审计意识,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文明素质,推动文明审计向审计文明纵深发展。三是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大系统先进模范人物选树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四是不断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努力建设审计专业领军人才、业务骨干人才和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五是大力推动审计干部成长成才。积极开展审计干部轮岗、上派下挂锻炼,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通过公务员招考、选调,改善审计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坚持选贤任能原则,推行竞争上岗,不断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
(三)优化责任目标考核,激发干部活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审计干部能力席位标准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基层审计机关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和文明作风建设的创建载体和内涵,不断强化提升审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坚持弘扬新风正气,不断将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审计机关现有资源的运行效能,调动现有审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修订完善《综合量化考核办法》、《审计干部工作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切实做到以绩论效,激发审计干部干成事的热情。
(四)推进审计统筹和公开,营造良好审计工作环境。从全省层面,统筹抓好基层基础审计工作,着力做到工作一盘棋、保障一体化、服务一条龙。全面统筹各地各级审计项目计划和跟踪管理。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审计工作实际,按照分工明确、合作具体、应审尽审、确保质量、互为借鉴、各有侧重的原则的统一安排各地独立审计项目和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项目计划,并进行统一的跟踪问效和进度控制,保证质量效益。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引入社会舆论监督,扩大审计影响力。通过报刊、网络、纪录片及机关门户网站等途径,将审计法律法规、审计机关职能权限、审计流程、审计结果等阳光公开,尤其要加大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和民生等问题审计情况的公开力度,扩大群众知情权,让人们充分认识审计,参与评议审计结果,参与监督审计整改,参与改善审计执法环境,也让广大审计干部交流审计工作经验。从而,促使被审计对象认真配合审计、反省问题、落实审计意见建议,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不断扩大审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度。
第五篇:浅析水文内部审计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水文内部审计工作的体会
甘肃水文水资源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工作面临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战略目标。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文又是水利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这为水文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水文事业发展的形势,为水文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已成为水文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我省水文内部审计工作取得成效
1、建立了内部审计工作机制。我局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经济责任督察审计工作十分关心,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一是内审机构落实到位。2006年在财务处设立审计组,把督察审计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定期听取督察审计工作汇报,安排内审工作任务,并提出要求,纪检部门定期督促检查,为内审 1
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内审人员落实到位。内审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工作,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既要掌握财经法规和政策,又要掌握审计工作的技能。为此,我局确定了2名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负责内审工作,切实保证审计工作连续不中断。三是内审责任落实到位。将内审和财务监督检查工作由纪委负责,具体安排部署内审、财务监督检查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2、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甘肃省内部审计办法(试行)》,2006年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实行基层勘测局局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要求对负有经济管理责任的局长(或主持工作的领导)实行离任审计,有离必审。几年来,审计组根据工作计划,先后对9个基层勘测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或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34条审计整改意见及建议。
在对勘测局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组采取了审前通知、查阅会计资料、抽盘实物、开座谈会征询意见、个别访谈、核查各类票据使用以及固定资产帐实核对等方式方法,并听取勘测局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审计结束后,一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民主决策能力和勤政廉政、遵守财经纪律、债权债务、离任时财物移交
等情况,将经济责任结果报告在省局办公会上通报,通过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还摸清了被审计单位的家底,分清了责任,使离任者离得放心,接任者接得明白。另一方面,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了审计意见书,要求限期落实整改,规范经济财务工作,通过内审工作帮助基层勘测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边审、边帮、边促进”,使审计工作得到了基层同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威信,从而促进了基层勘测局财物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3、加大财务监督检查的力度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我局财务工作的实际,近几年对基层勘测局财务管理和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连续6年对9个勘测局在财政预算、经费支出、固定资产管理、专项经费使用、政府采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个人收入发放情况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等进行了财务监督检查,共纠正各种差错25笔。针对查出的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单位进行了通报。通过审计和财务监督检查,促进了我局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杜绝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4、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内部审计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第一道关口,水文工作有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经济财务工作的好坏直接
影响水文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服务作用,必须把提高工作质量作为内审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一是初步完善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为确保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岗位责任制、审计工作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对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从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取证、审计复核、审计责任追究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内部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避免内部审计工作的随意性,使审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二是重视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是体现审计工作成果,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中,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地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每次审计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对审计数据来源及其真实性进行严格核实和把关,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权威性、可靠性。三是加强了审计结果整改的跟踪落实。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果不检查、不改进、不落实,审计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开展的各项内部审计工作中,不管是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对发现的各种问题,都坚持从严处理,决不姑息。通过内审及时发现各类问题30多处,所有问题得到及时整改,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确保资金收付准确、及时、安全,杜绝财务管理漏洞,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虽然我局水文内部审计工作,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维护财经纪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水文事业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履行监督职能,发挥“免疫系统”作用,做了大量地工作。但目前我省水文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以不足:
1、内部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认为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内部财务监督检查,把财务监督检查、查错纠弊作为工作的重点,工作思路狭窄、方法简单,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作用需进一步加强。认为水文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资金量小,内审作用不大;还认为内审就是查问题、找毛病,干扰了正常的水文经济活动,使内部审计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3、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认为内审只是本单位正常的一项监督工作,忽视了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和落实得不到制度保障。
4、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进一步创新。认为水文内部审计业务主要是财务收支、监督检查和经济责任审计,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部效率方面, 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树立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免疫系统”的观念。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体会
一是加强审计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内审工作的水平。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内审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内审计工作连续不中断。三是做好专项审计检查,注意点面结合,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通过审计、检查,及时提供经济信息,为全局工作服务。四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内部管理工作,监督下属单位履行相关责任,达到既实现监督,又促进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的目的。五是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充分利用上级审计的工作成果,扩大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六是主动做好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招标文件编制、工程竣工验收、施工合同等审查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保证质量完成,以最少的投入赢取最大的效益。七是继续深化局属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注重预防,对重要审计项目邀请纪检部门人员参加。八是把握好审计对象、内容、时机和方法,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切实加强对重要项目、重点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水文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服务和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