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6课时:左翼文化运动
第36课时:左翼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文化运动及其成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鲁迅等人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欣赏新诗和话剧,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左翼文化运动的成就,使学生了解文学发展趋势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2)通过对代表时代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左翼文化运动及其成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板书设计】
一、左翼作家联盟
1、“左联”时间、地点
领导人
机关刊物
涉及领域
2、其他作家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地点
2、讲话人
3、文艺方针
4、文艺成就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
一、学生自学阅读
二、重点提问式讲解
1、什么是“左翼”文化运动?
2、这里的“左翼”代表着什么?
3、国民党对待文化的政策是什么?
4、国统区的文艺创作有什么特点?
5、有哪些代表的作家和作品?
6、这些作品的特色是什么?
7、在解放区,文艺创作又有什么新的不同?
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文艺方针是什么?
9、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有什么成就?
10、比较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文艺创作。
三、当堂练习。
第二篇:巴西的左翼诗人和现代主义运动(二)
巴西的左翼诗人和现代主义运动
(二)两个月前的奥运开幕式捧红了一首卡洛斯·德鲁蒙德的《花与恶心》。这首诗的出现,让我们惊叹于我们对巴西的认知除了足球沙滩美女外知之甚少。我们在关注拉丁美洲文学和诗歌的同时,不出意外几乎都指向西语文学,而巴西作为那片土地上唯一一个葡语国家,虽然占据一半领土,其文化传承却往往被遮蔽在人们对拉丁美洲西语文学的想象之中了。随着《花与恶心》的走红,皓空间请来了其译者胡续冬,以巴西近代的左翼诗人切入,详尽地讲述了二十世纪在巴西文化界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一段摆脱殖民、寻求身份认同、反抗霸权的历史。
现代主义第二阶段:构造巴西国民情感 维尼休斯·德·莫拉伊斯(1913-1980)
这个要讲第二代现代主义诗人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叫维尼休斯·德·莫拉伊斯。奥运开幕式上巴西超模吉赛尔·邦臣走猫步时配的背景音乐《伊帕内玛的女孩》大概是全球最有名的咖啡馆常用歌,作词的就是这个人。维尼休斯是一个全能型的人,一生有几大成就,他一辈子都是高级外交官,全都是驻在好的使领馆。巴西出产外交官诗人,很多外交官同时是诗人。与此同时他也是波萨诺瓦的缔造者之一,另外是巴西电影,他是让世界开始了解巴西电影最早的一个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叫《黑人俄耳甫斯》,是巴西一部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电影,是他编剧的。
巴西现代艺术有一个特点,它的现代诗歌、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各个领域的一起在玩圣保罗现代艺术周。后来在各个阶段沿承了这个传承,就是所有阶段性的时刻,如果大家要突破做一个变革,都是各领域的一块玩。他们的朋友圈,一个写诗的可能和另外一个写诗的不怎么来往,但是和一个搞音乐的天天混在一起,在巴西艺术领域的大圈子是打通了的。
他还有个江湖字号,叫征服者(当然这个非常不正确),一辈子正式结婚九次,每一个妻子都很漂亮。非正式的,出现在他诗里的、他献过诗的妹子难以计数。还有这种不敢写出来的就不好数了。当他非常非常老的时候依然还有十八九岁的激进大学生跟他混在一起。女性秘方(节选)
请丑陋的女人们原谅我,但 美必须是重中之重。所有的一切 都必须关于花,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关于舞蹈、关于最高的时尚(或者
让女人们一身蓝色进入社会主义,无比优美,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女人)。没有折中的说法,所有的一切
必须完全美丽。有必要让你的第一印象 像刚刚落地的苍鹭,也有必要
让你的面庞在一瞬间呈现出破晓后第三分钟的 天边的颜色。
有必要美得若无其事,但所有一切 将会自我投映并在
男人们的眼睛里盛开得繁花似锦。有必要,绝对 有必要
变得美丽、不可预知。有必要合上 眼皮
回忆艾吕雅的一首诗,有必要在爱抚时 让胳膊变得超越肉体:抚摸它们的时候 就像抚摸下午的琥珀。啊,让我告诉你 一个女人有必要像鸟儿面前的一片花瓣 一样站立,必须要美丽,或者至少要有一张让人想起神庙 的脸,有必要轻盈
就像浮云中最飘忽的一缕:但必须是
有着眼睛和臀部的一缕。屁股非常重要。眼睛 毫无疑问,必须带着
水汪汪的天真的邪气。鲜嫩的嘴唇(但不是湿的!)也无比重要。有必要拥有 削瘦的手足,凸现少许纤纤细骨,尤其是在双腿交叉时显现出绝妙的膝骨,在 腰部轻摆时推送出辉煌的髋骨。但是,最最重要的是锁骨:一个女人 没有锁骨
就像一条河流没有桥梁跨过。不可缺少的是 作为前提的优美小腹,有了它 女人就变成了圣杯。她的乳房
最好是希腊-罗马的风格,而不是哥特式或者 巴洛克风格,这样
它们就能以至少五瓦特的能量照亮 无边的夜色。(胡续冬 译)
这首诗非常的政治不正确,非常大男子主义,描述以拉丁美洲的大男子主义之眼缔造出来的女性,非常“皮格玛里翁”。但是拉丁美洲的很多江湖奇女子吃这套,就跟发了狂似的扑向他。这么长的诗,在巴西现在还有很多女生会背。和第一代现代主义诗歌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是构造了适合表达20世纪中期巴西国民情感的一种新型的抒情强度。如果说第一代巴西现代主义诗歌是确立了一个语言的合法性,那么在这一代确立的是现代诗歌情感的合法性。所以很多第二代的现代主义诗人都是抒情圣手,可以说他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巴西人性情的缔造者之一。
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1902-1987)另外还有一个是开幕式上的诗歌的作者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他跟维尼休斯刚好相反,这两个人都是写诗特别重感情的,但是一个激情,一个冷峭。维尼休斯是以打了鸡血一样对女性的激情而著称,而卡洛斯的诗特别冷,但是是那种比较温暖的冷,像老舍早年写的那些对市井观察,对市民情感的把握一样。他的名言就是,“我只是一个和自己斗争的战斗者”。巴西80年代末的货币,有他的头像。
里约最漂亮的七公里长的月牙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全世界最漂亮的海滩之一,在最核心的位置雕了一个雕像给他,椅子上有句话,是葡萄牙语,“在海中一座城市已被写就”。大家觉得用这句话来描述里约太屌不过了,就把它雕在这儿。他在巴西南部的南大河州还有一个雕塑,雕了他和另外一个诗人马里奥.金塔纳(音),他们俩是好朋友。这个雕塑本来有本书握在他手里,是一个青铜材质的一本书,结果这本书给小偷给撬了,然后手里空了,但是卡洛斯的读者特别多,不忍心看他手里老是空着,所以大家发起了一个运动,老往卡洛斯手里塞本书,塞完了过来就跟他合影,被塞得最多一本书是让·热内的《小偷日记》。这是巴西人特别独特的一个冷幽默的方式。而且卡洛斯自己的诗里头也有很多类似于这种行为方式的巴西式的幽默。对舞
若昂爱上了特蕾莎,特蕾莎爱上了莱蒙多,莱蒙多爱上了玛丽亚,玛丽亚爱上了若阿金,若阿金爱上了莉莉,莉莉谁也没爱上。
若昂去了美国,特蕾莎进了修道院,莱蒙多死于一场灾祸,玛丽亚和姨妈住在一起,若阿金自杀,莉莉嫁给了J.平托·费尔南德斯,后者从未出现在之前的剧情里。(胡续冬 译)
这首诗很特别。就是一首这样的诗,大家从小到大喜欢的人又不喜欢你,他喜欢她,她喜欢他,用高度浓缩、简单到抽疯的语言把一群人的一辈子压缩在这首诗里,年轻时候一起跳对舞的娃们,一个个都各活各的命去了,而且最后一个我觉得是神来之笔,出现一个不在剧情里的人。因为生活总是充满前面的剧情里没有提示的宋兵甲。这种诗完全是一个,你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口水的一首诗,但是其实如果看原文的话,它既简单又讲究技法,而且它被大家记住的频率非常高。他是老百姓特别喜欢的诗人。花与恶心 被我的阶级和衣着所囚禁,我一身白色走在灰白的街道上。忧郁症和商品窥视着我。
我是否该继续走下去直到觉得恶心? 我能不能赤手空拳地反抗? 钟楼上的时钟里肮脏的眼睛: 不,全然公正的时间并未到来。时间依然是粪便、烂诗、癫狂和拖延。可怜的时间,可怜的诗人 困在了同样的僵局里。
我徒劳地试图对自己解释,墙壁是聋的。在词语的皮肤下,有着暗号和代码。太阳抚慰着病人,却没有让他们康复。事物。那些不引人注目的事物是多么悲伤。沿着城市呕吐出这种厌倦。四十年了,没有任何问题 被解决,甚至没有被排上日程。没有写过也没有收到任何一封信。所有人都回到家里。
他们不怎么自由,但可以拿起报纸 拼读出世界,他们知道自己失去了它。大地上的罪行,怎么可以原谅? 我参与了其中的很多,另一些我躲在一旁围观。有些我认为很美,让它们得以出版。柔和的罪行助人活命。
错误像每日的口粮,分发到家中。烘焙着邪恶的狠心面包师。运送着邪恶的狠心牛奶贩。把这一切都点上火吧,包括我,交给1918年的一个被称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男孩。然而,我的仇恨是我身上最好的东西。凭借它我得以自救
还能留有一点微弱的希望。一朵花当街绽放!
它们从远处经过,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钢铁的车河。一朵花,尽管还有些黯淡,在躲避警察,穿透沥青。
请你们安静下来,停下手里的生意,我确信一朵花正当街绽放。它的颜色毫不起眼。它的花瓣还未张开。它的名字书中没有记载。
它很丑。但它千真万确是一朵花。下午五点钟,我坐在一国之都的地面上 缓慢地把手伸向这尚未明朗的形状。在山的那边,浓密的云团在膨胀。一个个小白点在海上晃动,受惊的鸡群。
它很丑。但它是一朵花。它捅破了沥青、厌倦、恶心和仇恨。(胡续冬 译 译自作者1945年诗集《人民的玫瑰》)这是奥运会上朗诵的他的诗,是一首反独裁的诗。他这个人比较有趣。他们家让他去学药,因为觉得当医生是一个比较受人尊敬的职业。他学了医药之后,没有一天在医院里干过,在家闲着,为了呼应圣保罗现代艺术周那帮人,他十几岁,小小年纪在本地办了一份刊物,那个刊物就叫《杂志》。结果他有一个老乡发达了,在本地州政府担任要员,然后就把他拉去到州里头担任一个类似于幕僚的角色,然后没过几天那个哥们更发达了,当了教育部长,然后把这个哥们拉过去当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就相当于这个哥们是被老乡拉着,不是那么特别情愿地从政了,一辈子就一直在公务员的序列里面,一直最高干到了教育部部长。
但是1930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是我刚才说瓦加斯独裁时候,大量地清理共产党人。卡洛斯本来是一个民俗爱好者,后来一不小心读了《资本论》,特别迷马克思。这首诗里,其实可以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角度读出阶级、囚禁、商品拜物教,就作者自身而言它折射出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诗人既在独裁制度政府里面供职(还是很高的职务),但他的思想又是独裁政府每时每刻都要歼灭掉的思想敌人。
后来这本诗集出来以后,他马上就辞职了。他在出1943年、1945年那两本书时,作为一个教育部的高官,诗集却是在地下出的,因为这里面有他当时受《资本论》影响写的一些东西。但是后来巴西到1945年以后,专制政府解体,1964年又重新回到更加可怕的军政府。在1945年到1964年差不多20年的黄金时期,卡洛斯在黄金时期的政府里面继续做事,是非常好的一个公务员,他写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非常有特色,教育部工作报告现在都作为文学散文来阅读。他在后来的诗作中一直捕捉到巴西民众在性上比较随意的一面,当然这个随意的一面经常被欧洲和美国,包括像我们中国,把它放大化到一个非常夸大的地步。人家是作为一种活法,作为一种风格来对待啪啪啪问题,而不是作为一种泄欲模式,这首诗就很典型。直面近况
哦!愿我们活得色眯眯(甜蜜蜜地色眯眯)
我们凭什么要比葡萄牙祖先们 更加守身如玉?
哦!愿我们成为航海家、探险队员和战士 愿我们一切都随心所欲 但首先要色眯眯。下午或许会很忧伤
姑娘们或许会让你遭受重创 比如,一拳打在你眼底(色眯眯呀色眯眯)你的朋友们对你最近的转变 讪笑不已。他们原本以为
惟有自杀才能最终破局。可怜的家伙们,他们不懂得 最好的活法就是色眯眯。把这句话告诉你的邻居,告诉有轨电车的司机,告诉所有那些
活得百无一用的物体,告诉戴眼镜的男人 和拎着洗衣筐的女人们。对所有人说:我的姐妹兄弟,何不试试活得色眯眯?(胡续冬译)
这也是经常被引用的一首诗,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好多人觉得这种巴西的随便,其实骨子里就是人们对抗压抑的一种办法。好多人觉得你心情不太好,在其他国家是唯有自杀才能最终破局,但是在那儿可能色眯眯一下就解决了。他去世以后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卡洛斯一辈子都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当然也有出轨,而且是很著名的出轨——跟其他的学者抢一个情人,在地上暴打。但是他这辈子没有离过婚,保持着一个非常严肃的好爹、好丈夫的形象。80多岁死了,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好多好多纯毛诗,都是他晚年写的。一个老爷爷,七八十岁了,在抽屉里藏了好多这种诗,他自己都不敢发出来,后来他死了之后没有多久,出版商如获至宝,把它重新汇编成叫《自然之爱》,卖得极其火爆。现代主义的第三阶段:从语意装置到多媒体艺术 若昂·卡布拉尔·德·梅洛·内托(1920-1999)
这是现代主义第三阶段。1945年以后的这拨现代主义诗人开始玩抽象了,他们和现代艺术关系也很密切(超现实主义,尤其是和苏联的构成主义)。若昂·卡布拉尔·德·梅洛·内托也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也是外交官,驻巴塞罗那、驻塞维利亚的总领事,也当过驻好多国家的大使。但是他在共产党被禁的时段里,在外交部秘密开设党支部,因这个罪名给他从外交队伍里驱赶出来了,当然后来政治状况好点以后他又继续从政了。这个老头来自于东北部的一个叫伯南布歌的州的首府累西腓,那儿是很多民俗的源头,很多人认为巴西式的狂欢节源头也在那儿。累西腓也是荷兰在巴西殖民时期设的首都,所以它海边的很多建筑跟阿姆斯特丹神似。如果看他诗的原文,真的是把词语当成一个建筑零件,各种构件精密地搭起了一个通风的空间,它中间有一个滑动的动力装置,但是你要问意思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意思,但就是一个词语的动力学在里面,而且特别像构成主义的建筑。编织早晨 1 单靠一只公鸡编织不了整个早晨,它通常需要其他的公鸡。一只公鸡叼起它的啼叫 甩给另一只,另一只公鸡 叼起它前面一只公鸡的啼叫 再甩给另外的一只,另外的公鸡们 和更多另外的公鸡们一起 把鸡鸣里阳光的丝线穿来引去。因此,从一面纤薄之网开始,早晨 得以被所有的公鸡编织下去。2 在万物之间,它扩展成一面光屏,它撑起了一个光帐,以让万物进入,它包容着万物,在光蓬里
(早晨)摆脱了形状的束缚,四处滑动。早晨,如此空灵的织物做成的光蓬,它已然织就,自行飘悠:一个巨大的光球。(胡续冬 译)
这是非常抽象的一首诗,但是每一个都是靠具体的、可感的、细节高度形象化的视效展开的。比如说他在虚和实之间的跳切是非常自如的。读他的诗,你会感觉到有一种当代艺术一样的画面感或者是一个建筑的感觉出来。但是你要问他,打死都不要相信他,他逼急了会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觉得这只能是玩笑,他说这是“他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描绘出来的一个世界观,就是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好吧,如果我们接受他这个说法,就是人民史观的话,劳动人民创造世界,他的这个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演绎方式那么卡哇伊,用公鸡的啼叫编织出一个世界。你再想想我们,以同样的史观缔造出了一大堆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垃圾产品。到他开始,诗存不存在感情无所谓,它自有一种魔性的语言自身的意义流动。因为他是共产党员,所以即使玩游戏性的诗也不忘记劳苦百姓,这首诗叫《腹地农民在说话》,但是他写这个苦逼农民的时候,这和我们印象当中那种赵树理式的对农民的刻画完全不一样。腹地农民在说话 1)
腹地来的农民变着腔调说话: 从他嘴里出来的词语像是包装好的蜜饯(糖做的词语,丸状),裹在光滑的 语调的糖衣里面,变得更甜。但在话音的底层,石头的内核 依旧尖利,来自岩石之树的石头杏仁 落回了他的家乡:
它只能在石头中表达自己。2)
正因此,从腹地来的农民很少说话: 词语的石块磨烂了嘴,用石头的语言说话是疼痛的; 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说话都用尽全力。正因此,他说话很慢: 他必须小心地搬运词语,他必须用舌头使词语变甜,把它们变成糖; 这工作要耗去大量时间。(胡续冬 译)
他虽然在描述腹地来的那种木讷的闰土式的沟通很困难的农民,但我觉得这首诗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原诗,就是关于写作的一个诗,实际上他是拿腹地农民来自况,诗歌写作就是让石头慢慢地磨,到慢慢变甜的那么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你看它表层的意义,来看他作为对腹地农民形象的这么一个描述的话,我觉得是高出很多很多所谓社会主义的诗人的。费雷拉·古拉尔(1930—)
时间推移到1964年到1985年20年特别残酷的军政府时代,这个军政府比此前瓦加斯独裁时代还要极端。军政府期间,这批写诗的、画画的、唱歌的基本上都是反政府的,所以遭受到的驱逐、流放、关押特别普遍。但是比阿根廷好点,没有枪杀。巴西历史上都有这么一个特点,不怎么杀人,就是赶你。
这个哥们最著名的诗叫《脏诗》。他把他的诗通过特别简单的方法——自己手写或复印,然后刷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有点像行为艺术,或者观念艺术。因为军政府不允许他出版,他就把他的诗像包小姐、毕业证、发票、刻盖的一样贴在立交桥下面、马路牙子上。这一批诗都是这么出来的,叫《脏诗》,因为都是刷在肮脏的地方,而且主张写诗要直面肮脏。没有空位 豆子的价钱 入不了诗。大米 的价钱 入不了诗。诗里装不进燃气 电灯电话 装不进 偷来的奶 偷来的肉 偷来的糖 偷来的面包 小公务员 入不了诗
诗里装不进他饥饿的薪水 和他在卷宗里 闭塞的生活。诗里也装不进工人 任其在黑暗的车间里 研磨钢和煤的日子 ——先生们,因为诗歌 关上了门: “没有空位” 诗里只装着 没有胃的男人 云端的女人 没有价格的水果 先生们,诗歌 既不发臭 也没有芳香(胡续冬 译)
这首诗是在驳斥、抵制在军政府期间还能公开发表的那些诗,认为那些诗没有一首诗应该有的臭味或者香气,装不下所有的应该装的东西。这个哥们当时非常激进,也是个左派,也入了共产党(今天我们讲的一大串人都是共产党员)。但是这几年尤其是进了巴西文学最高殿堂——巴西文学院的时候(类似于法兰西学院),进去后变得非常腐朽、僵化,一天到晚在替利益阶层说话。他最近刚和另外一个老头吵了一架,这个老头叫奥古斯都·德·冈波斯(1931-)。阿罗尔杜·德·冈波斯(1929-2003)和奥古斯都·德·冈波斯(1931-)
阿罗尔杜·德·冈波斯(1929-2003)和奥古斯都·德·冈波斯(1931-)是兄弟俩,哥哥已经挂了,弟弟还在世。这哥俩,还有一个铁哥们德西奥·皮格纳塔利三个人创造出一个流派“具体主义”。跟英语的具体诗有接近的地方,就是把字母摆成画面的那种诗。在巴西,他们最后干脆走到一个地步——不但用画面,整个诗的色彩换成不同的色彩,诗集可能就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到最后诗可能不是在印刷物上发表,而是需要借助当代艺术的一个展厅,要展览一首诗,诗是一个展品,不再是一个印刷物。从若昂·卡布拉尔那种抽象的诗如果说还着重于诗的非情感的语意装置性,到了这哥俩就真正变成一种视觉或者听觉甚至多媒体艺术。你不要以为他们看着写得很简单,像中国好多当代艺术家他其实工笔特别差,以为玩个抽象的大家看不出来问题。这帮人语言功底特别过硬,葡语当然没得说了,这帮人英语、意大利语、法语非常好,然后为了翻译一个目标可以专门学一种语言,他们为了翻译马雅可夫斯基学了10年的俄语,马雅可夫斯基那种阶梯式的未来主义的形式感其实也是他们创作的源头之一(当然最后他们已经超越那个东西了)。最后到70年代,他们成了巴西最早一批玩计算机的人,人类的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他们开始学编程语了。七八十年代,他们开始玩多媒体诗歌。
这首诗是1981年的作品,今天看来是一个flash式的东西,不断的声响,有涌动的视效,后来那个诗就是这样。这是他的一本诗集,方盒子,打开他的诗都是一张一张的,要叠要折,然后要拼在一起才能构成意义。这两年写诗就写这样的,就是在展场里头展,整个环境本身构成一个诗歌的发表空间。这哥俩的诗曾经一度占据了圣保罗双年展一半的展场,全部展他们的诗。当然他们不叫展诗,他们就叫写诗,在现场里以这种展的方式写出来。
回到前面提到的写《脏诗》的费雷拉·古拉尔和还活着的这位冈波斯最近吵架的事情。两个老头都80多岁了,最近在报纸上大吵一架,每天专栏上你一篇我一篇的,归根到底是政治立场问题。作为文学院院士的费雷拉·古拉尔是弹劾迪尔玛的,而这位冈波斯则坚信对迪尔玛的弹劾就意味着巴西80年代好不容易重新迎接回来的民主面临着再次的威胁,因为最后新上来的特梅尔政府,从组阁就可以看出来,30个内阁部长,没有一位女性,没有一位非异性恋,没有一位中产以下阶层的(其中以金融出身的居多),没有一位非白人。从80年代巴西恢复民主以来,没有一届政府是全部由这样的人构成,这是冈波斯们无法忍受的。
第三篇:新左翼激进主义完整版
新左翼激进主义
新左翼激进主义(New Leftism)是一战后西方社会中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一般而言,与右翼保守分子不同,左翼是激进的,他们试图改革或推翻现有秩序。新左翼激进主义又与传统左翼激进思潮不同,它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或现代性,主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
一、新左翼激进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萌芽:卢卡奇、葛兰西与新左翼激进主义的产生
新左翼激进主义思想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西方各国革命遭到失败的情况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出现了一种探索复兴革命新道路的努力。他们批评第二国际推行的经济决定论的缺点是片面强调客观因素、不注重主观因素的作用,并把这一理论当成革命失败的罪魁祸首;认为十月革命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不能把十月革命教条化。他们试图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社会现实进行新的分析。这种探索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和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1、强调总体性方法
卢卡奇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总体性方法,总体性方法是革命原则的基础。“总体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而且是道德、审美、艺术、心理的,甚至主要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反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研究社会方法,不是用来研究自然的方法。
2、物化理论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过程越来越合理化和机械化,工人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失去其主动性,他们日益变成日常工作的奴隶,对待劳动变成一种直观的态度,从而越来越失去意志,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物”而出现。他批评了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一切人际关系之中,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相同之处,都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作为机器或者物品存在的本质,人已经没有了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本性。
3、阶级意识理论
通过“物化理论”,卢卡奇进一步引申出“阶级意识”理论。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历史,资产阶级占了统治地位,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压榨式的剥削,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是认识和实践的主、客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因,它能打碎资产阶级的、物化的局限性。所以,无产阶级要提高自我意识及阶级意识,进行主观革命,克服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将人们从物化意识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实行主体与客体的同一。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把马克思主义称作实践哲学,认为实践哲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和批判性。实践哲学出发,葛兰西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以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为核心的西方革命道路。他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于俄国的基本特征:即西方国家有着俄国没有的现代民主制度和成熟的市民社会,这些特征构成了社会的坚固结构。所以,他认为俄国的暴力革命战略(运动战)不适用于西方的革命,西方革命战略只能是进行“阵地战”。所谓“阵地战”就是指无产阶级在不能一举成功地夺取政权的情况下,只能够进行顽强的持久战,先一个一个地夺取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阵地,掌握文化的领导权,最后再夺取国家权力,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强调,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都反映了西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一种人本主义思想倾向的兴起。对人本主义思想的关注,推动了新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的正式形成,其标志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出现。
(二)发展: 新马克思主义
新左翼激进主义的两个发展时期以20世纪60年代末著名的新左派运动的“五月风暴”为分界点,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新马克思主义,之后是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是新左翼激进主义思潮的重要发展阶段,思想复杂,人物众多,观点各异,总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流派:
1、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
主要特点:强调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把新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以此来“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贬低理性,强调审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法国出现的一种激进思想流派,力图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思想解释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是萨特和梅洛-庞蒂。
主要特点:重视人的存在即人的自由问题,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自主,个人自由是革命的基础;主张用存在主义的历史人学来弥补马克思的“人学空场”——重视个体的存在价值,不再只是注重人的共性。
3、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和新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结合起来的一个思想流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推崇经验主义。它流行于二战后的意大利,代表人物是德拉-沃尔佩和他的学生科莱蒂。
特点:主张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主义的决裂,否定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辩证法的连续性,拒绝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对卢梭的政治理论思想的继承。
4、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分析西方现实社会的一个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它流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
特点:重视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反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思想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多元决定论,认为社会中的矛盾是由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元作用的结果。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左派运动的逐渐沉寂和保守主义的崛起,新马克思主义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在西方左翼思想界的崛起。
(三)后期: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流行于欧美地区并波及整个世界的一场基金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最初出现在建筑、艺术领域,到70年代和80年代迅速蔓延到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我们这里说的主要是哲学批判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一样对现实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所以把后现代主义也作为新左翼激进主义思潮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以现代性批判为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对现代哲学和文化的批判。特点是关注微观政治,倡导多元主义,反对宏大叙事。
二、新马克思主义
(一)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
1、否定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和革命理论
首先大部分新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恢复和发扬马克思的早期思想,否定或者批判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马克思由于受恩格斯的影响,强调经济和物质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价值和思想意识的作用,从而使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人的异化理论、人道主义、人的理性等都被抛弃了。因此他们主张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早期思想。
其次,他们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已经过时,不能完全解决西方国家的革命问题,主张用其他理论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如: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主张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补充马克思主义,德拉-沃尔佩想用新实证主义解释和改造马克思主义,建立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等等。
2、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
随着前苏联弊病的暴露和对斯大林错误的批判,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明确地否定前苏联模式,致力于建立一个真正符合人性和人道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如哈贝马斯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现实社会主义是官僚主义和专制主义性质的,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社会解放,而是党的专政。反观当今社会,官僚主义之风仍然盛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很普遍。
3、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科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关于当代西方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批判中,新马克思主义者把理性分为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实质理性强调的是目的和价值的合理性,工具理性主要是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主要是以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分析最有代表性。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在当代西方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启蒙时代建立起来的批判理论变成了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抛开了价值理性(人道主义、宗教道德等),简单的将技术立新放在了重要地位上。技术或者工具理性适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制度。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财富的大量增长,人们满足于眼前的舒适生活而丧失了心中的不满,工人阶级失去斗争性。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独特的统治方式。
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观点。在肯定科学技术的作用的同时,他揭露科学技术是资产阶级统治国家的工具,为资本主义服务,并形成了一种技术统治的意识形态,控制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失去阶级斗争性。
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的核心。在此,新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侧重从两个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
一是肯定文化批判。肯定文化就是从维护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引导人们与现存秩序相协调,从思想上控制人们的意识,使之成为现实的奴隶。
二是大众文化批判。大众文化就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流行于大众的通俗文化,包括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融合各个方面在闲暇时间操纵广大群众的心理,是统治者控制个人意识的工具,目的是维护现存统治。比如现在人们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电影广告中很容易被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国家批判
首先,阶级问题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兰查斯运用“多元决定论”对西方阶级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小资产阶级”理论。“新小资产阶级”即为当代西方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白领工人”,主要包括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以及商业、银行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其特征为:
经济上,“白领工人”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占有资本,因此他们不是资产阶级;但他们受资本家雇佣,从事的是非生产性劳动,领取资本家的工资,所以不是工人阶级。
政治上,白领中的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从资本家那里获得了对工人的支配权和管理权,行使着压榨工人阶级的角色,所以他们不是工人阶级;但是他们本身受资本家剥削,所以不算是工人阶级,只能是“新小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上,一方面白领阶层所从事的脑力劳动实际上支持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体现了资本对工人的统治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本身又在接受这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上受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他们属于“新小资产阶级”。除了普兰查斯展开对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分析外,法国的高兹和马勒提出“新工人阶级”理论。同普兰查斯的分析类似,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高度集中,劳动生产日益自动化、合理化,由于先进生产技术的需要使工人收到良好的教育,许多人成为生产过程中的监视者,一部分人成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再加上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构成了“新工人阶级”。
在新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工人阶级意识也发生了变化。在后工业社会阶段,物质资料丰富,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在生活消费上趋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化,丧失了革命和阶级意识,不再是革命的主体和社会的核心力量。
其次,新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分析。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观点具有代表性。
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分析国家,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他把国家分为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马克思和列宁注重的是暴力革命,主张运用镇压性国家机器,但是阿尔都塞认为这一理论还需完善,他注重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国家机器不仅包括监狱、政府机关、军队和法庭,还包括宗教、教育体系、家庭、法律、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比如: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议会民主的方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意识形态,通过信息系统宣传自由主义,通过学校培养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角色需要的思想意识等,通过意识形态老统治、管理人们的思想。
普兰查斯通过分析现代国家表现出来的表面上的中立性和公共性,揭示了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新特点。他认为国家是以阶级统治为基础的,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又具有相对自主性,并非是统治阶级随意操控的工具。为了维护统治阶级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长远发展,有时会违背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被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
普兰查斯还认为国家是一种关系。他否认国家是统治阶级的简单工具,主张把国家看作是各种权利之间的一种关系。国家是一种阶级关系的凝聚,是阶级斗争的战场。所以,他主张革命阶级应该从国家内部,通过使阶级力量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逐步改造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一种主张放弃暴力革命,走议会民主的改良道路。
第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与危机的批判 在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社会异化的分析构成了其中一个突出的部分。弗罗姆认为,社会异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异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就是指劳动不再是自我满足和自得其乐的活动,而成为一种责任和强制,工人变成了机器在运转,没有自主性。②管理活动官僚主义化。主要变现在,在现代管理机构中,官僚与大众的关系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大众只是官僚眼中的客观物体,官僚对此没有任何感情,他把人当成物和数字来管理。③消费过程的异化。人们的消费行为不再是满足于自身需要的有意义的活动,而是消费变成了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消费的目的变成了消费本身。④资本家对自己的财产也持一种完全异化的态度;因为现代公司制度导致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使所有者和企业之间分离,他们不对企业负任何责任。
政治上,资本主义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民主制度中。弗罗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选权只是表现在形式上,真正的政治选举如同市场经济运转一样,各个政客如同庞大的商业机构,职业政客像商人一样使用广告方法向公众推销自己的货物,政治宣传就像商业广告制造消费欲望一样制造着民意,公众在选举中受着政治宣传的左右。
精神领域,资本主义的异化体现理性的异化。弗罗姆认为异化人的思维特征是理智的发达和理性的退化。理性的本质的是为了促进精神的发展,而异化的人缺失了理性,只注重肉体的满足忽视了精神的发展。
马尔库塞在分析异化问题时提出了“额外压抑”和“虚假需求”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的本能的压抑分为两类,及“基本的压抑”和“额外的压抑”。“基本的压抑”主要是由于社会物质匮乏造成的,而“额外的压抑”是指对人本能欲望强行施加的压抑,也是为维护特定统治形式所必须的压抑。马尔库塞指出,现阶段发达工业社会里,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不是基本性压抑而是额外的压抑——劳动的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把虚假需求强加给个人的结果。“虚假的需求”就是一些流行的需要,如按照广告的宣传去娱乐和消费,爱他人所爱,嫌他人所嫌,虚假需求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人的强迫性消费的控制。
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哈贝马斯论述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持久性危机,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会加强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存在合理性危机和合法化危机。合理性危机是政治系统的“产出”危机,是国家机器不能很好履行经济职能所造成的一种行政管理危机。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国家为维护资本家的总体利益与社会中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无法有计划协调的结果。合法化危机是政治系统的“投入”危机。合法化指的是对一种政治秩序的正当性和有效性的证明和说明。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传统世界观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和行政系统的发展,前资产阶级的传统不断被摧毁,而资产阶级文化又没有产生出能够维护社会的其他模式,所以“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4、理想社会
新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反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压迫和统治,他们吧简历一个充满自由与快乐的社会作为理想。
马尔库塞主张建立一个“总体性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压制,没有任何统治性的解放的社会,不仅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也满足思想、文化、伦理、道德、情感、娱乐的需求,不只是政治和精神领域,更是道德和美的世界。这个社会是“非压抑性社会”,社会物质资源丰富,要求解放劳动,克服对生产力的崇拜,解放人们受压抑的人性。但是这种设想拒绝了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贬低经济的合理性,“大拒绝”战略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是一种空想或者是乌托邦主义的体现。
弗罗姆将理想社会看作是“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分配领域,反对收入平等的观念,又不同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在政治上,主张变革西方民主制度,扩大公民的民主参与,主张“对话民主”、“协议民主”,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用人道主义代替官僚主义来管理社会;在文化上,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生产符合社会极其需要的公民。弗罗姆的思想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过分强调意识形态重要作用,使这种理想社会的实现变得不切实际,无法真正去实践。
5、解放之路
新马克思主义者把总体革命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基本道路,把革命主体寄希望于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革命,全面考虑人的各个方面的解放和发展,使人从异化状态解放出来。
第一、实行意识革命。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革命不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资产阶级控制了群众的意识。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意识革命”才能争取群众,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主要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问题,是人的思想、意志、精神情感受压抑的问题,因此要把革命重点放在文化革命上,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第二、倡导非暴力的渐进策略。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拥有强大的军事和警察力量,另一方面又用虚伪的民主制度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因此,俄国的暴力革命模式在西方国家行不通,而应当采取渐近的、迂回的战略,一个一个地夺取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阵地上的领导权,最后夺得全部阵地。马尔库塞主张“非暴力反抗”,即放弃议会斗争,用暴力挑衅的方法,把资产阶级国家推向右边,迫使它采用武力,破坏自己的自由民主体系,暴露资产阶级民主的法西斯本质;进而号召造反者联合起来,对发达工业社会实行“大拒绝”,即同一切现存的东西实行完全、彻底、绝对的决裂,最终摧毁资本主义制度。
第三、更新革命的阶级基础。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和科技进步,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被资本主义融化,变成了不革命的阶级。所以提出了“新小资产阶级”和“新工人阶级”的理论,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基础。同时关注社会底层的力量,寄希望于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认为他们是最革命的力量。
第四、强调群众的自我解放。新马克思主义者批评列宁和俄国革命过分强调党的作用,认为党的专政是完全不可取的。主张社会主义革命是所有人民群众都参加的自我解放运动,党只能在依附于群众和阶级的合理的限度内起作用,否则就会成为群众解放的异己力量。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1、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富有思想成果
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是由新马克思主义率先发动的思想运动,它开辟了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新领域,也代表着20世纪资本主义批判的一个新的方向和新的高度。新马克思主义转向文化批判最初是一个被动的选择。缺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本质的深刻的经济政治批判,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缺陷。但是,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从前期的大众消费主义文化批判,深入到后来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文化质询,即从文化基因批判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了根本的否定。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挖了现代性的祖坟,动摇了资本主义的根本价值基础,它为20世纪后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
2、补充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比如,战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新工人阶级、新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关系重新走向复杂化的过程,还有,对资产阶级民主在20世纪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20世纪的新变化,民族问题、农民问题在20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呈现,尤其是对20世纪最后30年后现代语境中的新问题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正确的批判。
3、推动了新左派运动
西方的1968年“五月风暴”,就是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对西方青年一代长期熏陶所产生的实践后果。新马克思主义者和“新左派”的这次的实践,使五月风暴这场文化革命掀起的巨澜和回声,已经、正在并仍然改变着法国和西方世界的面貌,尽管这种改变,未必是当初的组织者、参与者们所预料、所期待发生的。
4、乌托邦和无政府主义色彩
新马克思主义者对“总体性革命”的憧憬,对快乐的盲目崇拜,主张放弃议会斗争,对发达工业社会实行“大拒绝”,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以及寄希望于人们的自我解放,这种社会改良道路可以说是带有明显的乌托邦和无政府主义色彩,最终不能实践于现实社会主义,也不能成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三、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
1、批判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和文化霸权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政治文化思潮,其中重要内容就是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做出主要贡献的人物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相应的文化逻辑。与晚期资本主义对应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和文化形态,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使文化霸权影响到各个国家,很多地方文化传统被强大的美国文化所同化,美国的电影、音乐、、服饰以及美国的教育被作为标准风靡全球,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地方文化和传统被放逐并逐渐丧失发言权。
2、批判现代性和权力统治
“现代性”是指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其特征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性表面上把实现人的解放作为崇高理想,实际上,现代性的发展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相反,它所带来的是权利的统治。现代性表现出来的对规范化的追求使权力的统治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理性和科学的发展为权利统治提供了工具,是对人们思想的压迫的工具。
3、主张欲望政治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性是压抑人性欲望和差异的,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法西斯主义意识。实现人们的解放就需要解放人们的欲望、实现欲望的自由流动。德勒兹反对任何政党和阶级斗争的学说,主张欲望革命。他认为,政党仍然代表着某种社会规范,他把“游民”看成逃脱资本主义控制的主力军,并强调欲望政治的目的不是满足于破除社会规范之后对旧秩序的修修补补或重建权威体制,而是随欲望流变的分裂增殖而不断地建构和破除规范。很显然,欲望政治论带有鲜明的无政府主义色彩。
(二)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区别有两点:第一,新马克思主义一般强调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坚决否定总体性概念,反对宏大叙事。新马克思主义把总体性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原则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后现代主义认为总体性对于现代性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总体性与现代性有联系,所以,他们否定总体性,提倡微观理论、微观政治,主张解构,破除独尊和权威,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第二,新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主张用其他理论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绝大多数后现代理论家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种不再适合当前时代的、“过时的”、“压迫性”的思想。
第四篇:《天使的左翼》观后感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读过了《天使的左翼》才知道爱是可以这样的,这样的深沉而又如此的细腻,这是一本“爱的实录”,虽然后半部分以写回忆为多,但这并不妨碍那深邃那厚重的爱的流露,它记录了爱的本能,爱的表达,爱的发挥,爱的手段,爱的极致!
母亲曾如是教导儿子:使人难堪的话,杀害别人的话,即使亲眼看到的,也不可以说,何况不是亲眼看到的;即使是真的,也不可以说,何况不一定是真的;即使别人是故意的,也不可以说,何况是无意的。母亲教儿子明理,懂得去尊重而非取笑和亵渎。当时的母训是慎莫种因。母亲也曾教儿子感恩,即使是在她弥留之际。母亲教儿子学会很多,懂得很多,她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儿子是母亲的儿子,肉体上是,精神上也是!
母爱伴着儿子成长,虽宠着但不惯着,他为儿子保驾护航,指引着人生的方向。儿子曾因没有考到第一名而无法享受半价学费,而母亲为了生活和自己的学业又工作太过辛劳而苦恼,而责备自己,但回到家中,母亲见了成绩单,却很高兴,因为儿子的分数比上学期得高,虽只是第二但却是进步了,是值得夸奖赞扬以鼓励的。至于那半价的学费母亲却未真正放在心上。当初刚到香港同样是母亲用俩个月的时间让不懂英文的儿子能跟上其他说英语好几年的同学,而她却根本不懂英语!儿子烦恼时,她则把左臂摆一个“把一切抛开的姿势”却在无形中为儿子揭开了苍穹的一角,让儿子捕捉到天国的一瞥。而随着这一抛,时间就此凝结,凝在了美的巅峰。这一只左手,指出了儿子终身要走的道路,抛开了无数本来不免的烦恼。
儿子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母亲也就是这样一位慈母、贤母、烈母,就如孟母,岳母那般,但我一向只在心里不断把母亲和那些名母相比,从来没有和她说过。如果告诉她,她一定会立刻笑着说“当不起”,但我肯定他是当得起的,只是我当不起罢了。那我们呢,又是否当得起呢?
年老的母亲其实都会返老还童,她们会变的依赖,甚至有些调皮。在读作者在医院里照顾母亲及作者回忆过往的一些事时,我都会忍不住想要笑,原来爱竟如此温馨,母亲也能这样的孩子气,但流露出的那种幸福却无时无刻不在触动人心。而在母亲逝世时,作者内心的哀痛、内疚、悔恨也深深的感染了我,原来我也会这样的哀痛,如此的内疚,那么的悔恨。“麻木过后,哀痛、内疚、悔恨便一浪一浪的袭来,一时如绞,一时如焚,一时如切 痛得哭也哭不出来但感觉却在痛苦中慢慢复苏”。
“断送一生憔悴只需数个黄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彼苍者天,尚有何求?面对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我们情何以堪,怎能不怜惜眼前之人。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们与父母相处多久,都要好好珍惜!!
母子情深一线牵,满篇啼血出心田。
家贫为碍寻书伴,人善何须为鬼迁!
世上人皆生有母,城中谁以孝成篇?
芭樵夜雨传诗意,二字青田岂偶然?
第五篇: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影响拉美左翼的三种社会主义思潮 柴尚金(2008.6)
20世纪以来,拉美社会主义流派众多。信奉社会主义的拉美左翼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激进的、温和的,还有托派的,均各有特色。在拉美五颜六色的左翼光谱中,目前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大致有三种: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左翼政党主张的社会民主主义和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具有拉美特色的“21世纪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现在仍是拉美共产党追求的理想目标
拉美历史上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早在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南美解放运动领袖、委内瑞拉人西蒙•玻利瓦尔和古巴民族独立先驱者何塞•马蒂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其革命理论是拉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19世纪70年代拉美就受到马恩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建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1878年墨西哥社会党成立,1892年巴西出现了社会主义工人党,古巴成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党。在20世纪拉美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拉美和秘鲁实际相结合的马里亚特吉思想、切•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古巴社会主义,还有通过议会和民主道路执掌政权后实行的圭亚那“合作社会主义”、智利阿连德的社会主义等,这些都是由拉美人在实践中创立的。此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等在拉美也有很大影响。拉美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潮流派,但无论信奉什么,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的希望,也是解决拉美问题的答案,肯定“拉美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拉美多数国家成立了共产党,不少国家的社会党正式改建成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共产党组织已遍布拉美和加勒比所有国家,总数约30个。由于受60年代国际共运大论战的影响,拉美一些共产党发生分裂,这些发生分裂、各式各样的共产党有44个。这一时期,在西半球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政权,一些左翼政党纷纷进行武装革命斗争,有的也建立了左派政府。苏东剧变对拉美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的改旗易帜,有的销声匿迹,但多数党力量得到保持,有的甚至得到发展。当前拉美共产党共有20多个,都是合法政党。除古巴共产党继续执政外,巴西共产党、智利共产党、委内瑞拉共产党等也成为参政党,有的共产党员还当选为议员或担任内阁部长。多数党同其他左翼政党结成统一战线,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斗争,成为拉美左翼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古巴共产党长期执政,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变,特别是卡斯特罗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硬骨头精神,一直成为激励和凝聚拉美左翼的一面不倒的旗帜。作为老一代共产主义者和反美斗士,卡斯特罗赢得了拉美左翼的普遍尊重,在左翼聚会上,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就会引起一阵欢呼。拉美许多大学生和知识界人士把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当作崇拜的偶像,社会主义在他们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卡斯特罗现在虽然退出领导权力机构,但其精神永在。美国一直视社会主义古巴为“眼中钉”,经济上实行封锁制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进行武力威胁并曾策动雇佣军入侵古巴,外交上孤立打压并支持各种反古势力搞阴谋颠覆,对卡斯特罗本人则企图从肉体上消灭,曾策划了600多次刺杀活动。近年来,美在继续对古进行打压的同时,寄希望于卡斯特罗之后的“变革”,以便乘机促使古巴改变颜色。如果古巴垮台,拉美社会主义将失去精神支柱和战略支撑,不免走下坡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拉美共产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其他拉美左翼也有一定影响。就当前影响最大的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而言,其中也有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致的。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解释了“21世纪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异同,认为前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是劳动比资本重要。认为劳动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是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失败中可看到这一原则的重要性,这条原则是拉美20多年新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可见,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比资本重要、使用价值高于交换价值等)、发挥国家和社会作用、反对市场和利润第一的思想仍然是当今拉美左翼坚持的思想原则。
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拉美中左翼的主要价值取向
拉美地区的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是在欧洲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就在拉美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及特权统治的民主斗争中得到一定传播,并陆续建立了一批社会党,1896年,阿根廷成立了社会党,1910年乌拉圭成立了社会党,1926年厄瓜多尔建立了社会党,1930年成立了秘鲁阿普拉党,1933年创立了智利社会党。20世纪70年代,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曾取得重大胜利。1970年,由智利社会党、共产党、激进党、独立民主运动等组成的人民团结阵线,提名社会党领导人阿连德作为阵线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获胜。阿连德主张在资本主义法律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在尊重法制、体制和政治自由的条件下,改变资本主义”,要在智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民主、多样化和自由样式的社会主义”。阿连德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通过选举和公民投票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混合经济,主张国营经济、合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三种经济成分共存,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思想上,提倡多元化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允许反对派的合法存在。然而,阿连德政府执政不到3年就被皮诺切特领导的军人政变推翻,通过选举上台的阿连德总统本人也在政变被杀害。
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成立了社会党国际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委员会,竭力吸纳成员党,推行社会民主主义道路。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解放阵线和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中获取政权,宣布走废除剥削、实行经济改革和人民参政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行国有化和公私合营经济,并加入社会党国际。随着阿连德社会主义的失败,拉美社会民主主义一度遭到严重挫折。尼加拉瓜陷入内战状态,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下台,对拉美左翼也是一个严重打击。
20世纪8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的军政府纷纷“还政于民”,启动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趁机迅速发展起来。冷战后,随着欧洲社会党以及社会党国际加大向拉美扩张的力度,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日趋活跃。迄今为止,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已有60个左右,其中有36个党加入了社会党国际(2007年社会党国际在拉美有26个正式成员党、8个咨询成员党和2个观察员党)。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拉美许多民族主义政党转向社会民主主义,并在大选中有所作为,成为本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或政治组织联盟在拉美许多国家曾多次执政或参政,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牙买加人民民族党、秘鲁阿普拉党等都曾上台执政,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今拉美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拉美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比较复杂,从组织方面看,第一种是正式加入社会党国际,接受社会党国际基本主张的党,如智利社会党、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等;第二种是虽未加入社会党国际,但加入了拉美社会党的地区组织即社会党国际拉美和加勒比委员会的党,如阿根廷统一社会党、巴西社会党、乌拉圭社会党、厄瓜多尔社会党等;第三种情况是虽然没有加入社会党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但也明确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如巴西劳工党。从总体上看,拉美社会党在思想和组织体制方面同西方社会党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容易得到西方社会党、社会党国际的指导和各种帮助。社会党国际的秘书长近20多年一直都由拉美社会党人出任。从阶级属性方面看,拉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既有传统的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如智利和乌拉圭的社会党;也有具有民族主义或民众主义倾向的政党,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还有代表中产阶级的政党,如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还有一些自称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社会运动的政治组织,如委内瑞拉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虽然拉美信奉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情况复杂,但在理论政策和社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一是在纲领主张上大都受西方社会党的影响,推崇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实行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民主化,主张各党和政治组织参与竞选,允许不同意识形态并存和不同阶级阶层民众参政议政;经济上反对新自由主义,提倡混合经济,国有、私人和合作经济同时发展,对重要部门实行国有化,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民族经济;社会政策方面强调社会公正,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关心中下层群众利益,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外交上实行不结盟的多元外交政策,倡导拉美民族主义,主张拉美一体化。二是拉美社会民主主义及政党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拉美各国自独立至今,贫富悬殊历来都是最难医治的顽症,至今仍无改观。从现实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导致社会形势恶化,贫富悬殊加剧,贫困化程度加深。目前这一地区5亿人口中,有1.8亿是穷人(日可支配收入不足2美元)。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使拉美广大民众在改革过程中付出失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减少等沉重代价。中下层群众要求实现社会公正的愿望强烈,人们不满现状,反新自由主义和只惠及少数人的“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党作为左翼政治力量之一,迎合了中下层群众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为大多数劳动群众代言人的作用,也赢得了这部分选民的支持,获得了比以前更有利的发展空间。除极少数较激进的社会党外,拉美多数社会党的发展相对平稳,不像本国其他类型的一些政党一样大起大落。到新世纪,巴西卢拉政府、智利巴切莱特政府、乌拉圭巴斯克斯政府、阿根廷基什内尔政府等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政党纷纷上台执政,有的还蝉联执政。三是拉美大部分社会党都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对拯救国家前途命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拉美许多社会党致力于反对军人独裁统治,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为实现民选政权进行了不懈斗争。80年代后又为反对外国对拉美发展道路的干预作出了自己的努力。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一些社会党同其他左翼力量一道,纠正新自由主义式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思潮
目前,拉美左翼、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已达10个,这是拉美左翼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以查韦斯为代表的激进左翼主张的“21世纪社会主义”和查韦斯推行的社会变革,特别引人注目。
在1998年大选中,作为由“第五共和国运动”等十几个左翼政党组成的“爱国中心”候选人,查韦斯获胜当选总统。1999年2月,查韦斯就任总统后,即提出开展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即继承玻利瓦尔的“自由、平等、独立自主、地区联盟”的思想,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对委内瑞拉实行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从此,委政坛和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查韦斯推行的变革主要是:一是修改宪法、加强总统权力。查韦斯于1999年2月上台后,立即进行全民公决、成立制宪大会和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查韦斯主导的“爱国中心”在全国制宪代表大会选举中赢得绝大多数议席,在全民公决中也通过了制宪大会起草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即玻利瓦尔宪法。新宪法规定,议会实行一院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总统任期由5年增至6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有权任命副总统和解散全国代表大会,加强了总统权力。按照新宪法要求,需通过大选投票重新确定查韦斯政权的合法地位。委内瑞拉于2000年7月又举行大选,查韦斯再次当选。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查韦斯加强执政派内部的整合,将执政派各个政党力量汇集成“变革集团”,并以此参加委2006年12月总统选举,获得大胜。查韦斯在2007年初筹建了“统一社会主义党”,党员登记人数达700多万,是拉美人数最多的政党,其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统一社会主义党”建立后,查韦斯又提出修改宪法,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委内瑞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委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同时在宪法中取消总统连任限制,把国家各种权力集于总统一身。然而,修宪案在2007年12月2日的全民公投中以微弱劣势被否决。
二是从代议制民主转向参与制民主,建立基层的权力机构“社区委员会”,实现“主人翁式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扩大“人民权力”。委内瑞拉新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增设了公民权(由国家总检察长、总审计长和共和国护民官组成的共和国道德委员会行使)和选举权(由全国选举委员会行使),形成了五权分治格局,为民众参与国家管理、实行参与式民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三是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主导地位,大规模实行国有化,推进社会改革。2001年委以“玻利瓦尔和平民主革命”替代“新自由主义改革”,着手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先后出台了涉及经济、金融、社会分配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49项新法律,实行石油和矿产国有化,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在农村实施土地革命,政府将没收闲置与被非法占有的土地,将其无偿地分配给无地农民,以求“耕者有其田”。在城市贫民区实行免费医疗和建造经济适用房,举办面向穷人的“人民市场”,把石油收入大量用在本国穷人的健康和教育计划上,为病人提供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品。
四是在外交上,实行反美亲古政策,公开向美国叫板,密切同古巴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大力推进拉美一体化。为对抗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委退出安第斯共同体,加入南方共同体,并与古巴、玻利维亚合作共同实施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
从查韦斯的变革进程来看,虽不是以暴力形式来进行社会变革,但明确主张以社会主义来替代资本主义,其理念与实践不同于拉美中左翼政党所推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当查韦斯看到“玻利瓦尔革命”的改革措施不足以完全消除贫困和“拯救”委内瑞拉时,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期思考,查韦斯于2004年底2005年初提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他说:“我日益坚信的是我们需要越来越少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我毫不怀疑超越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但我必须补充一点,即资本主义不会从内部超越自己。资本主义需要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超越。超越资本主义强权的道路在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平等和正义。”他认为,委内瑞拉正在进行的“玻利瓦尔革命”应该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否则不能称其为革命。“资本主义无法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也无法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我邀请所有委内瑞拉人民共同走上这条新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2006年12月3日查韦斯在大选中击败对手,再次获得连任时,查韦斯要在委内瑞拉推进社会主义的决心更是雄心勃勃。他手按宪法,右手高举,庄严宣誓就职,表示“祖国,我宣誓,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和当年卡斯特罗“不要社会主义毋宁死”的誓言一样。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其特点:
1、查韦斯声称“21世纪社会主义”决不是照搬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原生的社会主义,印第安人的、基督徒的、和玻利瓦尔的社会主义”,这是崭新的、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查韦斯“21 世纪社会主义”从玻利瓦尔的思想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玻利瓦尔的梦想”。
2、查韦斯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影响。他始终以卡斯特罗为榜样,自称是卡的学生和继承者,与卡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友谊,在卡生病治疗期间,多次探望,互相鼓励。查维斯执政后,更加密切与古巴的关系,优惠供给古巴石油,古也为委提供大量教师、医生和体育教练。委和古联手合作,推动拉美左翼联合,共同反对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因此,美国及西方视查维斯为“卡斯特罗第二”,对查韦斯及其“21世纪社会主义”越来越担忧,采取各种手段对他进行打压,他们决不允许在拉美再出现一个古巴。
3、查韦斯始终坚持反美政策,抵制美国倡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议。在拉美左翼反美、反全球化、反新自由主义的潮流中,如果说卡斯特罗和古巴是一种精神鼓舞,那么查韦斯则成为行动中的先锋,其提供的物资帮助,是拉美左翼发展的重要条件。
4、查韦斯的变革虽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一些特性,但 “21世纪社会主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不太相同,是具有拉美特色的新社会主义。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目前是拉美的一个时髦字眼,也成为拉美左翼的一面旗帜,得到了左翼的广泛认同。“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世界是可能的”口号,正成为一些拉美国家的实践。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也声称要搞“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提出要走“印第安社会主义”道路;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建设“劳工社会主义”的主张;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政府上台后宣称要搞自己的社会主义;就连大主教出身的巴拉圭新近上台的卢戈总统,也表示要适应潮流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实行土地改革,让穷人得到耕地,满足中下层民众利益。然而,“21世纪社会主义”仍是一个“新事物”,还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委内瑞拉,政治上的反对派与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联系紧密,坚决抵抗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变革,查韦斯政治上仍面临巨大威胁。另外,美国决不会允许自己的“后院”中再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将面临异常艰巨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系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