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春玲)师德学习体会
师德学习活动体会
龙川县佗城镇中心小学张春玲
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感教师的责任重大。师德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因此师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按学校要求,我主要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龙川县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试行)》,学校还组织我们学习了“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我明确认识到: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
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张丽莉老师的所作所为:在危急时刻挺身保护学生被轧断双腿,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深厚慈爱之情,令人感动,可钦可佩。,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有张丽莉老师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地前进的,我们必须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和家长。教师的素质不高,不注重仪表仪容仪态礼仪,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树立好自己在学生中的榜样形象,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一名政治业务两过硬合格的好老师。“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二篇:教师师德学习体会.doc赵玲
爱 生 如 子
学习乔老师先进事迹体会
歇马镇小 赵玲
经过向乔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我对师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乔老师自身残疾,孤身一人与精神病人搏斗,保护自己幼小的学生,让人深深感动。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关爱学生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热爱事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当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第三篇:老人与海教学反思 张春玲
《老人与海》的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永不言败的勇敢的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诺贝尔奖涵义和获奖作品《老人与海》导入,然后介绍作者,作品概述。接下来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老人在大海中与哪些鱼进行了搏斗,试着给课文分段。最后交流老人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过程,体会老人的永不言败的硬汉性格。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段进行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学习作家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在分析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时,我抓住了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课文:
1、从哪些语句中你们能见识鱼之大?
2、老人在海上与它僵持了多长时间?请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
3、老人是如何与大马林鱼搏斗的?学生很快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并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他们从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中去了解渔夫的勇敢、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品质。在交流老人与鲨鱼搏斗时,我抓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句来让学生体会桑提亚哥的思想;再从他与一条、两条到一群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体会他的处境的越来越艰难,进一步感悟老人的永不言败精神;从他的每一次成功后面的代价去领悟他的坚强。文中多次出现他梦见狮子,我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次梦见狮子的情形,关注老人在此对狮子的崇拜。
本文的教学不足之处是,在时间的把握和分配上不够科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尤其是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人物语言的体会较多,使得自己忙于讲课,而让学生体会较少,导致让学生讨论得不够。这一点是以后教学必须坚决克服的大问题。同时,本文的教学中,对于精彩句段的朗读训练不够,没有真正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第四篇:师德+张春明
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 ——暑假师德培训有感
新河镇中学 张春明
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不断探索与实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上,教学效果显著。工作中,求实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教书又育人。这其中我洒过辛勤的汗水,也有过成功的微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回首自己所走过的路有太多的感受,我认为教书育人师德是前提,师能是关键。师德和师能是一位成功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对此,现就我十几年的教书生涯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以爱为本,让真诚成为连接孩子们的桥梁。
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只有心中装满爱,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才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的感情。“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爱是一种神圣的情感!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全身心的付出和给予,因此更加神圣,它不同于母爱却胜于母爱。我每次新接班级,都要走访每一位同学的家庭,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家庭情况,与家长促膝谈心,与他们以诚相待,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平时经常深入学生,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给于学生最大的理解,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诱导,我认为教师的“爱心”要适当地向一些“问题学生”倾斜,对这些学生我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从学习到生活,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怀他们,把他们当己的孩子,帮他们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记得2000年我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科教学,小考在即,学生王萍的妈妈因车祸去世,王萍悲痛万分,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情绪极不稳定,作为她的老师,我心急如焚,离小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不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稳住她的情绪,使之尽快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将会有精神崩溃的危险,于是,我一边找她谈心,时时关注她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的变化,生日时没忘记送她一件礼物,一套美丽的衣裳,给她以慈母般的爱,一边又与其父取得联系,让他用双倍的爱去温暖她,同时做好全班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大家关心她,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老师的师爱,父亲的父爱,同学的友爱,使她慢慢地从悲痛之中走出,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考复习之中。关爱是一种激励,王萍以优异的成绩踏进中学的大门!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误人子弟”,是我信守的准则。对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在教学中,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从不嫌弃,总是耐心辅导,细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我关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从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并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提高优秀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差生找回自信,使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都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当我看到学生们各个活泼健康地生活、学习、成长时,心里甜滋滋的。
二、以身作则,拥有良好的师德风范。
古人言:“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德才兼备,德是统帅,是首要的。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
现在的中小学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教科书。因此,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高尚的人格,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高尚品格。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每天我总是早读铃声响前进入教室,走到学生的前面,课间操站在学生的队伍前面,各种劳动干在学生的前面,处理各种问题想在学生的前面,转化“后进生”急在家长前面……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建立了较高的威信。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所以要塑造好下一代的心灵,我们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我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变得懂事了,都能够自觉为他人为班集体默默地献着爱心:窗台上的鲜花一盆盆地多了,墩布脏了有人洗了,还悄悄地拿来桌布、脸盆、手巾和香皂,使教室如家一般的温馨,更主要的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都能够宽容别人,和气待人。
三、正面引导,规范管理,用执着的责任心塑造孩子们的完美人格。
健康的人格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要深思熟虑,真真切切去体会和感受,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去领悟,去寻思,不断完善自己,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并以此感染、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我们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现在大家都在讲人文主义,注重教育教学的人文性,我们更要尊重人格。我们要承认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重视他,欣赏他,倾听他们的意见,理解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点,分享他的成功。被爱,被尊重,人的心里充满着幸福,快乐洋溢在灿烂的面容上。我们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并真心真情去体验,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潜能的人,一个充满自信、不断发展的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断言“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为人师表”是我们民族教育家的经验总结,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我们教师更应该以人格塑造人格。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校内各年级实行规范管理,并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如:班长值班制度、路队积分制度、学习进步奖励制度以及卫生评比积分制度等,并周周汇总,定期公布。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我每天早来晚走,并坚持每周一总结,每月一点评。在日常工作中,我还努力做到三勤,即:腿勤,走到班里去,常在学生中;嘴勤,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各项要求适时提醒;眼勤,多思考学生的事,善于把不良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为了不耽误学生,我从来不轻易请假,家庭中的一些事总是想方设法的留到星期天去办。
四、以情达理,与学生心灵相通
首先要学会了解,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兴趣所在。了解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在工作中,我常常“投其所好”地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为了使以后师生沟通中的谈话无意识触及伤害学生的话题,例如家庭的变故、学生的一些缺陷等,我们必须了解学生。
其次要专心倾听。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地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而且通过我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得到老师的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三要面带微笑。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比如:个别学生上课时难免淘气,有时会惹我生气,但我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进行诱导、批评,决不说一句伤害他们自尊心和人格的话。学生喜欢接触温馨可亲充满笑容的我,而讨厌整天带着凶恶申请的我,正因为我尊重他们,他们回报我的则是十倍的尊重,每当我去上课时,如果正在玩耍的孩子老远看见了,就像一窝蜂跑来抢着帮我拿作业。孩子们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门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近。
五、学高为师,更新观念,掌握超强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表率形象,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多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我校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我们知道实践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与老师亲疏关系的第一场所还是课堂,因此,我从两方面下工夫:一是教育内容,二是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内容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先后用五年的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拿下了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为了拓展自身的视野,不断充实自我,不但学会了吸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保存和应用,还具备了获取新知识、扩充新知识的能力。目前,我国正进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新课程理念强调,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灵世界,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造的,我要求自己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无故的指责学生,即使学生确实错了,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教育他,学会换位认知,这样一来,教育效果明显提高。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不改变观念的,即使老师的心再好,是为学生着想,可能学生也不会理解。
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电脑制图,将多媒体引入自然教学课堂,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现在任毕业班的自然课,每当走进教室,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课堂上,我成功地使用了愉快教学法和兴趣教学法。学生们在写给我的信中说:“您给我们上课如沐春风!如浴阳光,使我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从某方面来说,无疑是要求我们老师有超强的教学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榜样和信心,才能树立起老师的威信,从而令学生敬其师,慕其能,信其道。因此,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生动灵活的教育方式,是教师进行良好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既有我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更有我成功的喜悦。每当教师节、新年到来之际那一张张满载祝福的贺卡飞到我身边的时候;当寒暑假成群的学生来看望我的时候;当学生手捧录取通知书与我共享成功喜悦的时候……此情此景是那样的令人激动,应该说这是很难用言语和文字来表达,更无法用金钱来替代的一种回报!每当这时我更加深深地感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她无愧于古往今来,哲学家、诗人饱含深情的歌颂!他们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做无么奉献的蜡烛……,他们赞美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感人肺腑,当之无愧!这里我要说:“我选择了教育,敬业奉献,无怨无悔!”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默默的奉献,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要凭着对事业执著的追求,把自己耕耘的园地管理得天睛日朗,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我将用心写下忠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做一个新时期德能兼备的好教师。
第五篇:师德师风学习体会黄丽玲
师爱无限—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光华小学:黄丽玲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范文之心得体会:师爱无限—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心得体会《师爱无限—师德师风学习体会》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开始,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怕困难,不想做作业,喜欢玩游戏。我就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跟他玩21点的扑克游戏,结果他很有兴趣,回家也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他的口算能力进步很大,也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课都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他诚恳地接受了。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
三、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 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范文之心得体会:教师行为的反思与改进——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年龄越小,年级越低,学生受到的伤害越大。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在学生遭受的伤害中,被调查者认为,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二、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
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重 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心得体会《教师行为的反思与改进——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言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被子政府部门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得体,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据说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纵观上述所言,教师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探究行为的原因,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