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6:5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

第一篇: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

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

中铁五局五公司田茂霞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企业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职工的收入也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着一部分困难职工,这些职工在工作上、生活上出现了一些暂时困难。各级工会为进一步落实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总要求,开展好以“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以下简称“三不让”)为主要内容的帮困救助活动,有效地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结合几年来从事单位保障工作的体会,对如何构建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浅谈一下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构建帮扶工作领导机制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仅仅一个组织、一个部门是绝对不行的,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紧紧依靠行政的支持和帮助,紧紧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多年来我们开展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实践表明,工会关心帮扶特困职工必须与党政各级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这个主题,着眼弘扬扶贫济困的爱心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帮助困难单位和困难职工战胜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重要内容。要相应成立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单位、困难职工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工会运作,随时了解联系、帮扶的情况,做好记载,加强管理。

二、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制度机制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制定工作措施。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1下发对帮扶工作实施的相关具体文件,要求各级党政工团要把工会帮扶救助工作纳入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之中,推动帮扶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帮扶救助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在制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管理办法》的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建立困难、特困职工档案制度的办法》、《开展百名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单位、困难职工活动的通知》、《开展“与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结对帮扶”活动》、《关于落实“三不让”承诺的实施细则(暂行)》等五种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岗位分工、落实了工作任务,做到工作有制度,操作有标准,程序有规则,救助有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对困难职工审核通过后建立档案,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三、打造切实高效的工作机制。

工会要不断强化帮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落实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和定期走访慰问等一系列工作。建立 “四道保障线”。一是通过推进低保政策落实,为特困职工建立了第一道保障线。积极推进特困职工低保政策落实,努力使特困职工享受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达到“应保尽保”,使这些特困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以“三不让”承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帮扶救助活动。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不让”承诺实施办法。

1、“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企业根据对全公司职工的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通过工会对领导干部联系、帮扶特困职工和单亲困难女职工及一般困难职工进行定期补助、对单亲困难女职工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地方低保等各种帮困措施,使困难职工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达到或高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工会在企业范围内进行职工家庭状况摸底调查,并按照“三不让”承诺实施办法中规定的标准,建立健全特困和困难职工档案,确定助学对象,同时规范了帮困助学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帮困助

学救助体系。

3、“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要作好《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办法》的宣传的贯彻工作,使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会真正成为职工抵御风险、战胜病困的第二道防线。工会设立“三不让”承诺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三不让”承诺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领导、整章建制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使“三不让”承诺工作做到了组织有序、扎实推进。第三是突出“三联“制度,筑起和谐防线。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单位、困难职工及维权和特困热线联系制度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稳进和谐发展。

(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职工制度

企业领导根据确定的联系、帮扶工作制度,一是通过电话、信访、走访等形式时常与联系对象加强思想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二是企业领导与被联系对象共同研究制订解困措施,争取企业有关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鼓励生产自救,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进行扶贫;三是在 “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对联系单位和联系职工进行走访、信访和电话访问,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致困原因等,以组织和个人名义给予了关怀和帮助;四是在帮扶活动中,公司工会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在听取领导帮扶工作意见的同时,始终保持与困难职工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维护作用。

(二)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单位制度

一是通过电话、信访、走访等形式时常与联系单位加强思想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共同研究制订解困措施,争取有关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进行生产自救;三是在节日期间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致困原因等,并发放慰问品,以组织名义给予了关怀和帮助;四是在帮扶活动中,公司工会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始终保持与困难单位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维护作用。

(三)认真落实了维权和特困热线联系制度。要开通热线联系电话后,对来电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及时处理。坚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四)专(兼)职女职工干部与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结对帮扶活动

女职工委员会加强对解决单亲困难女职工的生活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会工作的总体目标之中,充分发挥女职工组织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主动承担起帮扶单亲困难女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公司工会对单亲困难女职工家庭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摸底调查,并建立健全单亲困难女职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单亲困难女职工及时纳入低保;对单亲困难女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女职工委员会要认真做好记录与解释工作,防患于未然。第四是通过再就业工程,筑起帮困防线。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党政开展待岗、下岗困难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凡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帮助这些人员再就业。通过再就业,困难职工收入有了增加,实现了脱困的目标。

四、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通过工作实践,逐步认识到要把党和政府好政策、好措施落实到位,必须建立严格的、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救助活动资金、送温暖资金分配程序是按照分配原则、比例额度,提出分配方案,提会议研究决定;日常救助资金分配程序是基层工会申报,派人入户调查,提出救助标准,核实确认,报分管工作人员审核,由工会主席审批,最后被救助者(到财务签字)领取救助金。

五、着力于不断创新帮扶工作机制。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工作成功的关键,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在建设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工作思路的创新,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成果的创新,使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真正成为

保障职工生活的有效防线。实现工会保障工作思路、工作机制的创新,使帮扶困难职工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二篇:全力构建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长效机制(精)

全力构建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长效机制

重视困难职工救助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扶救助工作,打造了“春风行动”、“送温暖工程”和“金秋助学”等一批帮扶工作品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好困难职工的救助工作,事关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和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工会推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群众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工作。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责任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结合“千企大走访”活动,工会干部要经常深入到企业(车间、班组)、镇街(村居)和职工中,逐人逐户地做好摸底排查工作,重点对困难职工的吃、穿、住、医、养老、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全面真实地掌握每名职工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区别不同情况、逐户进行登记,建立详细的困难职工档案。除了市总送温暖活动建立的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外,各企业工会还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因病和突然遭遇重大变故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情况,及时建立档案,随时将本人详细信息、致困原因上报市总工会,确保困难职工一户不漏地纳入救助范围。排查摸底工作要深入细致,对确需救助的困难职工要及早做出安排,及时给予救助,对因工作不细、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等造成困难职工得不到生活救助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级工会要在全面摸底的情况下,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困难职工家中,认真做好慰问救助工作。要真正关心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心理上给以安慰和关怀,在工作和生活上帮助排忧解难。要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不同渠道进行救助,形成长效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各级工会在切实做好救助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完善困难职工救助体系,制定规范的救助标准和程序,逐步建立起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真正使困难职工能够得到有效救助,真正体现党委、政府和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温暖。

第三篇:构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取得成效建议

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要求,**工会于2003年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经过两年来的运行,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工会成立的全盟第一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得到了全总、区总的大力支持,中心共投入资金20万,办公场所300平方米,抽调专职干部4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盟实际和自

身能力,分别开展了困难职工生活救助、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及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救助等项工作。帮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救助特困职工家庭740户,发放救助款30万元。接待来信来访21人次,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156人,发放助学款15.6万元。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了直接、快捷、方便的服务,有效的缓解了职工的困难。在提供救助的同时也迅速拉近了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这项新的工作,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首创的“中心加基地”模式,被自治区总工会列为全区帮扶中心工作四大模式之一,分别在《内蒙古工运》、全总办公厅再就业办公室工作情况交流上进行了报道。通过两年来的实际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到虽然各级政府也都制定出台了不少社会救助政策,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涌向社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因种种原因导致生活极度困难,他们仍然要到工会寻求“娘家人”的关心和救助,而工会自身经费有限,社会捐助更少,这给工会的帮扶工作增大了压力和难度。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存在着很多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

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按照全总和区总的要求,建立和规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新时期,新阶段履行维护职能的有效载体,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维权工作的新生事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帮扶中心的功能发挥,尤其是对困难职工的物质帮 助距离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帮扶中心的运行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面对众多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由于资金不足,帮扶作用和帮扶效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帮扶中心开展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再就业基地建设也都因资金的短缺而受到影响。

二、帮扶资金筹集难度大

我盟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同时我盟也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致使工会开展的各项扶贫帮困工作政府支持的资金寥寥无几,加上各系统各部门也不断向社会及各单位开展捐款活动,长此以往,职工对各种募捐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帮扶资金的筹集难度越来越大。自工会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以来,当地政府组织了一次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帮扶资金的筹集活动,共筹集资金90多万元,作为扶困基金,至今我们还在用这笔基金维持着日常的救助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慰问,特困职工子女助学都是从扶困基金中列支,现在财政扶困基金帐户只有不足50万元了,逐年减少而没有注入,早晚会坐吃山空。

三、几点建议

1、建立多渠道筹集扶困资金的长效机制。足够的资金保证是实施扶贫帮困工作的关键所在,多渠道广泛筹集帮扶资金,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成“政府行为”、“工会行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帮扶资金的筹集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二是社会筹集;三是职工互助互济;四是工会经费补给;五是动员干部职工捐助;六是以“中心加基地”的模式,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本着一个中心若干基地的原则建立再就业基地,资金实行股份制,由当地政府、工会帮扶中心、录用的下岗职工集资入股,各入股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行公司制形式管理,各基地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滚动式经营。通过再就业基地创收的资金,一部分设立再就业基金,一部分注入帮扶中心作为扶困基金的经费积累,从而达到中心与基地协调发展,这样即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同时也使帮扶中心的资金细水长流,源源不断。锡盟工会在“中心加基地”的模式中已大胆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建立完善的扶贫帮困机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就业难、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工会组织应该认识到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不是短期行为,临时救济,而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能够发挥长效帮扶功能的帮扶体制,必须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不断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的工作职责,规范的工作程序,专业的工作队伍,全力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和生活的最低需要问题,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3、帮扶中心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会的中心工作,广大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切实体现出帮扶中心救急济难、排解矛盾、拾遗补缺、方便快捷的工作特点,要成立工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帮扶中心工作,定

第四篇: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精选)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

设调研报告

关于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总工会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更好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经县总工会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就我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邵东县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于2006年8月,由于成立之初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场地,2007、2008年连续三年由办公室兼管此项工作。2009年10

月争取了县委、县编委领导的重视,正式批准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正股级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2名。帮扶中心设立了再就业介绍、困难救助、技能培训、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等窗口,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站”和“农民工权益维护站”两个维权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在工作制度方面,专设了职工热线电话“12351”,加大对参加工会组织的职工和农民工的帮扶力度,我们制定了“服务宗旨”、“主要职责”、“礼貌用语”、“困难救助办法”、“再就业介绍办法”、“信访接待办法”、“法律援助办法”、“困难职工救助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透明化服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我们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办公,电脑3台,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电话各1部。至目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接待职工3000余人次,实施帮扶2000余人次,有效地促进了邵东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工会帮扶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工作定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帮扶中心作为服务困难职工的窗口、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载体,多年来为广大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好事,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生活难、住房难、诉讼难等实际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帮助、扶持困难职工的新举措,为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提供了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仅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快捷地解决每一位求助的困难职工问题,解决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困难职工解愁,才是帮扶中心应该做、也必须做好的工作。

三、帮扶中心工作情况

邵东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充分履行维护职能,以建立“五项机制”为抓手,以解决“六难”问题为主题,加大对城镇下岗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就业救助机制,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

助困难职工再就业。一是小额借款帮助再就业。我们通过对职工个人和困难群体进行小额借款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三是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帮扶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面对下岗、失业职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仅2004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80人次。四是开展活动促进再就业。帮扶中心共开展大型用工洽谈会2次,今年5月底我中心联合县工商联、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联合举办了“邵东县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免费为供需双方搭建平台,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另外4次深入到下岗职工多的困难企业,开展以“送岗位到企业”为主题的专项用工洽谈会,共提供用工岗位2547个,492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2、建立就学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一如期开展每年 的金秋助学活动,2009年以来我中心联合县教育局对全县所有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在读高中和大学生进行了摸底,并通过走访核实。当年对30名学生进行现场捐助,资金达39396元。二为确保金秋助学工作的长期性,我们将贫困学生跟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帮扶结对,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在帮扶中心的发动和带动下,县计生局、县煤炭局、县妇联、团县委、金利华实业公司、邵东伟特家具有限公司、邵东齿轮厂等单位和民营企业也纷纷出资,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在全县形成了一股助学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0余名受助学金额达50余万元。

3、建立帮扶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问题。一是建立特困职工档案。特困职工档案是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基础。目前帮扶中心按照家庭情况清、困难原因清、思想状况清、就业要求清、技术特长清的原则,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并科学地实行了三级管理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每个乡镇、大的企业都建立有帮扶网络站点,形成了横成片、纵成网、广域覆盖的帮扶工作格局。三是坚持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目前一年一度的双节送温暖活动已经形成机制,坚持不懈,成为具有工会特色的帮扶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社会各届的赞扬。

4、建立法律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维权难问题。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站”,依法维护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聘请专职律师常年值班,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08年一名贵州榕江县的务工人员来到县帮扶中心,诉说了自已在邵东的打工经历,该务工人员在邵东一家非法小作坊打工被机器所伤,构成伤残,经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应得8万余元的伤残赔偿,然而非法企业的负责人因无力支付而外逃,致使从2001年判决以来该务工人员多次到我县有关部门上访,并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上访,均未解决问题。帮扶中心在了解到这些问题后,积极与

县有关部门联系协调,最终由我县相关的七个机关单位共同先预付了该赔偿金,使该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化解了一起影响较大的上访事件。

四、帮扶中心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度的建立情况。我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由县委、政府、纪委、财政、劳动和民政为成员单位的“双联”和困难职工帮扶领导小组,但联席会议开展较少,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仍然没有冲出工会自身运作的“围城”。主要由以下客观原因造成:一是上级工会组织未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与有关部委联合下文建立沟通制度,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二是政府职能部门自以为是,不能很好的合作。因此造成了帮扶中心单打独斗的局面。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能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起沟通协调制度,取得他们的支持,帮扶中心的工作法码将大大增加,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将会更加有效的得

到维护。下一步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协调,尽快建立起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度。

五、帮扶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

雄厚的资金是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础,也是开展帮扶活动的保证。几年来,帮扶资金在促进再就业、小额借款、困难救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切实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无奈之困。但是帮扶中心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可支配的资金仅只限于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省级财政和县财政配套资金,仍未处于落实,可用财力相当有限。制约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建立起工会自筹、社会捐助、财政拨付的科学资金筹集机制是当务之急。

六、来访困难职工的困难原因分析、帮扶情况及效果

近期,帮扶中心对我县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研,就致贫原因作了如下分析:

1、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所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企

改革不断深化,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生活陷入困境。

2、因下岗失业所致。部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得不走出了“减员增效”的路子,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生活困难。

3、因子女上学所致。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不足130元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对于他们本身来说绝对是负担不起的。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东拼西凑借来了学费,家里也就一贫如洗。

4、因单亲收入低所致。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5、患大病所致。众所周知,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

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患伤风感冒之类,到医院也需要数百元治疗费,如果是大病、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下岗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如邵东县统战部刘昌嵩同志,他爱人曾朝秀系邵东县公安局干警,患有乳腺癌、脑溢血、尿毒症等多种重大疾病,子女单位效益都不太好,每每来到工会求助时泪流满面,我中心每年从有限的医疗援助资金中都给他解决一定的帮扶资金,但作为干部职工的娘家人,还是为他的家境感到揪心。几年来,帮扶中心急为困难职工所急、想为困难职工所想、帮为困难职工所帮,切实解决了与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委政府与职工群众的绿色联系通道。困难职工在感激工会的同时,更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七、存在问题

1、资金筹集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

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现在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

3、帮扶力量有限。作为社会团体,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的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扶贫救助。

4、邵东县作为民营经济大县,非公企业发展迅速,农民工团体非常壮大,由于他们法制意识的淡薄,对他们的法律援助还很薄弱。

5、邵东县帮扶中心的建立,争得了县领导的重视解决了人员编制问题,但办公场地等各项硬件设施一直未得到解决,要达到省总要求的规范化县级帮扶中心还

有一定的距离。

八、建议

1、最大限度的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帮扶中心的所有工作,是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排忧解难,政府理应支持。当然,要使领导认识上取得一致,工会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大力宣传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来自企业和职工群众实际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帮扶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以工作实绩不断取得党和政府的认可。

2、形成帮扶中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目前,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要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时帮扶中心与工会各部门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合

力,共同帮扶困难职工。

3、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通过政府拨款、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争取政府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努力拓宽资金和物资筹措渠道。工会要加大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投入力度,拿出必要的经费用于帮扶中心。

4、建立帮扶中心工作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制度。帮扶中心要建立信访接待、职业介绍和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二要配备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帮扶工作队伍,将一批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帮扶工作队伍中来。三要加强对帮扶中心的组织领导,工会主要领导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帮扶中心工作,对职工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第五篇: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建立工会长效帮扶特困职工的新路子。笔者基于实践认为,要真正实现帮扶工作由节日活动型向长效机制型的转变,由抓典型向全域覆盖的结构型转变,由单纯办实事向帮监促全方位保障转变,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必须在思路、载体、方法上等进行不懈地探索。

一、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工会帮扶工作的主动“融入”

导致低收入阶层和特困职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如果仅就工会帮扶谈帮扶工作,就工会能力谈帮扶效果,使帮扶工作停留于“节日慰问型”阶段,不仅难以治本,也使帮扶工作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工会帮扶工作应在主动融入上着力。

(一)主动融入到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作中去

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做好帮扶困难职工特别是生活难以为继的特困职工工作,是工会组织始终牢记宗旨,进一步发挥好新时期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实以人为本工作基点的具体实践。因此要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坚持以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为重,以关心职工的疾苦为重,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竭尽全力去办,把党的温暖和工会的关怀及时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包括困难职工在内的广大职工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坚定克服暂时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二)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去。困难职工的帮扶需求多样性决定了帮扶工作的广泛性。工会组织要在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的同时,勇于跳出自我循环的小圈子,善于借助“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合力,做强、做大、做优工会的帮扶工作。采取自筹一部分,向同级政府(行政)申请一部分,组织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及广大职工捐助一部分的方式筹措帮扶资金和物资。工会组织应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阵地,加大对这些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及社会人士义举的宣传报道工作,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扩大其社会知名度,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营造一种人人关心困难职工,人人参与帮扶工作的良好氛围,做到一家有难,全社会帮扶,实现多赢。

(三)主动融入到整个社会保障大体系中去

要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新体系过程中,发挥工会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面对“两个确保”、“一个低保”政策的执行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相继推出,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以调研报告、情况专报或三方协商会议等多种方式,向政府(行政)及时反映基层企业的愿望和职工的呼声,为决策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材料,促使相关部门对多项政策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真正落实工会源头参与、监督保障职能。应积极参加各类公用事业听证会,结合实际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和职工承受能力等因素,代表职工提出有根据的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

二、创新载体,探索帮扶困难职工新模式

要在构建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的实践中,努力摆脱过去多年来形成的帮扶工作的观念定势和思维惯性,认真研究分析新时期帮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科学务实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势,创新帮扶载体,探索出具有整体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的帮扶困难职工新模式。

(一)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主体,建立快速知情、快捷帮扶的救助系统

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直接面对所有求助的困难职工,通过特困救助、免费职介、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四个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快捷帮扶和一站式服务。应抓延伸,实现紧急救助与网络帮扶的有效衔接,形成横成片、纵成网、广域覆盖的帮扶工作格局。要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动等方法多方融资,集中资金、物资、岗位,集中援助的服务方式,围绕党政最关切,职工最期盼,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对困难职工实施入户帮扶、现场帮扶、岗位帮扶、助学帮扶、医疗帮扶等,通过一件件实际问题的解决,一桩桩具体工作的落实,让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为工会组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一个知名品牌。

(二)全面推行“绿卡”跟踪帮扶制度

“绿卡”跟踪帮扶制度是工会系统自下而上界定帮扶对象,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联动包保,责任到人的一种帮扶管理模式。它以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为主要方式,把一定区域内特困职工和孤老退休职工的帮扶责任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头,并按照家庭状况清、特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建档立卡,形成规范的特困职工档案,统一输入微机,建立起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微机网络,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

(三)构建依法协调、法律帮扶机制,拓展帮扶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部分职工生活致困和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职工劳动权利被非法剥夺,造成生活困难,有的职工因为企业拖欠大量医疗费而致困,有的职工因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而使生活陷入困境,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工会组织应着眼于建立依法协调、法律帮扶工作新机制,通过法律帮扶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难题。

三、创新再就业渠道,切实解决根本的民生问题

(一)做到认识到位,增强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政治意识、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是一件关涉国计民生的大事。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工会应始终把促进再就业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作为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要求,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新的工作招法、更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把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推上新水平。

(二)措施到位,为开展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面对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和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对工会组织的真情期盼,工会组织应把握变化,超前研究,着眼长远,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措施。要结合区域实际,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及时制定了再就业工作规划,出台推进工会系统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充实再就业工作队伍。要加强就业培训,加大再就业政策宣传,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动态,采取结构分析的方法,按照市场需求开展了“订单式”培训,紧盯“市场行情”,做到“供需对路”。要把再就业培训与劳动部门推行的劳动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培训围绕岗位转,人才紧跟订单走,使经过培训并且获得资格证书的下岗失业人员,不仅能及时找到工作,而且与岗位供求相一致,提高培训就业率。各级工会要整合社会资源寻求岗位,特别是主动与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联系,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建立工会再就业基地,建立空岗联系制度,及时推荐条件合适的下岗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工会应积极支持和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经营领域,在促进企业提高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企业发展和再就业工作的“双赢”;通过与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联合举办招聘会等形式,实现用工信息集约化,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发挥再就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动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实现“1+1群”的规模效应。要依法监督,保障职工劳动就业权,工会组织要在企业改组改制中主动维护,认真履行源头参与和监督保障的职责,坚持对改组改制方案、下岗分流方案、企业用工方案,依法落实职代会的权利,严把职代会审议、通过关,既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又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总之,工会组织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热情去探索和创新,构建起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汇集社会合力,才能有情有形地把帮扶工作做好、做实。惟有形成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为主旨的工会纵向帮扶网络;形成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的横向快捷帮扶系统;形成以物质帮扶、资金帮扶、岗位帮扶、法律援助、助学帮扶、医疗帮扶、协调帮扶为内容的全方位的立体帮扶体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工会帮扶能力,开创工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下载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企业工会如何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田茂霞)[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计划

    巴格艾热克博依社区工会困难职工 帮扶计划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协助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大全)

    实验中学困难职工联系帮扶制度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协助全校教师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学校矛......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制度范文合集

    困难员工帮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困难员工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工会春节慰问困难员工和......

    关于构建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体系的思考健全帮扶体系完善帮扶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

    积极创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交流材料

    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建立工会长效帮扶特困职工的新路子。笔者基于实践认为,要真正实现帮扶工作由节日活动型向长效机制型的转变......

    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办法

    企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的管理(以下简称“帮扶资金”),发挥以人为本的扶贫帮困作用,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领导及组织机构 (一)......

    工会,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制度

    **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会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制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企业对困难职工的关心、工会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

    工会帮扶困难职工调研报告

    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努力探索建立工会长效帮扶特困职工的新路子。为困难职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但是目前导致低收入阶层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