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6:5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篇: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东营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属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根据《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东教发〔2013〕 号)有关精神,对2013年东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招生报名时间及程序

东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统一在8月16-18日进行;转学学生报名时间均为8月18日。

8月19日,学校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学生入学材料和名单。

8月20-21日,市教育局、东营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复核各学校入学材料。

8月21日下午6点前,各学校公示符合入学条件学生名单,公示时间为3天。

8月22日-24日,各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进行公开均衡编班。

8月25日开始,各学校向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入学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1.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需提供如下材料:

⑴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包括“地址页、索引页、儿童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三项内容);⑵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和发票或其他有效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包括“房屋产权人、房屋地址”两项内容)。

需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及原就读学校学籍档案。

2.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需提供如下材料:

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子女:①原籍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现居住地3年期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②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纳入计划生育管理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④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①原籍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现居住地3年期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②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纳入计划生育管理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④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与务工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由用工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需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及原就读学校学籍档案。

(三)材料审核要求

1.入学材料出具坚持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的原则。适龄儿童少年户籍的户主应该是其父母。户主不是父母的,需提供抚养人或监护关系变更的证明(由公证部门出具)。凡出具的居住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租赁许可证等)与户口簿(或居住证)标注的住址不一致的,按照户口薄(或居住证)标注的地址入学。

2.在东城购房而户籍不在东城的居民,适龄儿童可回户籍所在地入学,也可按照非常住居民入学条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入学。已购房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需提供购房合同、交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户籍在东营区其他街道或乡镇的居民,除提交户籍证明(原籍户口薄,以证明适龄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可不提供居住证)、居住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务工或经商证明外,还需提交原籍乡镇(街道办)计生办出具的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原件和复印件)。

3.现役军人(含武警)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残疾军人子女(以下统称“军人子女”)入学,按照《东营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执行。军人子女、援疆援藏人员子女入学,户籍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行政区并实际居住的,不需要提供监护关系变更证明,按照学校招生服务区就近入学。

4.因户口迁移或居住地变更需要入学或转学的,其户口迁移和居住地变更证明材料的办理时间须在7月31日前。为便于掌握适龄儿童入学信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2014年开始,流动人口3年期居住证的办理时间应为上一年度的8月31日前(含8月31日)。

三、2013年东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服务区划分

(一)小学

市海河小学:东二路以东、黄河路以南、胶州路以西、府前街以北常住居民子女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市春晖小学:东二路以东、大渡河路以南、东三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市实验学校小学部:曹州路以东、府前街以南、胜利大街以西、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市育才学校小学部:东二路以东、府前街以南、曹州路以西、南一路以北和东二路以东、南一路以南、胜利大街以西、潍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市晨阳学校小学部:东三路以东、大渡河路以南、登州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东营区科达小学:胶州路以东、北一路以南、登州路以西、大渡河路以北和沂州路以东、汾河路以南、康洋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东营区丽景小学:东二路以东、北一路以南、胶州路以西、大渡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东营区英才小学: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南二路以北、杭州路以东和天信纺织、华泰化工、高速公路管理处等居民区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黄河路以南、府前街以北、开发区西界水系以东和府前街以南、南二路以北、胜利大街以东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胜利八分场小学:北二路以北瑞康物业辖区及东风村、丰收村范围内的油田职工子女;杭州路以东、潍坊路以南、郑州路以西、北二路以北常住居民和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胜利锦华小学:东一路以东、北一路以南、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和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海通骏景居民区居民子女。

胜利锦苑小学:东一路以西、北一路以南、杭州路以东、黄河路以北的常住居民和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胜利胜东小学:杭州路以东、北二路以南、东二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和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

胜利三中小学部:东二路以东、北二路以南、沂州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和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东二路以东、北一路以南、郑州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区域内的油田职工子女。

(二)初中

市实验中学:杭州路以东、黄河路以南、胶州路以西、府前街以北;曹州路以东、府前街以南、东三路以西、南一路以北;胜利大街以东、黄河路以南、东八路以西、南一路以北;东二路以东、北一路以南、胶州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以上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市育才学校初中部:东二路以东、府前街以南、曹州路以西、南一路以北和东二路以东、南一路以南、东八路以西、潍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以上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市晨阳学校初中部:胶州路以东、北一路以南、登州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和沂州路以东、汾河路以南、康洋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市实验学校初中部:东三路以东、府前街以南、南一路以北、胜利大街以西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胜利三中初中部:东二路以东、北一路以南、郑州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区域内的油田职工子女小学毕业生;杭州路以东、潍坊路以南、沂州路以西、北一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胜利四中:杭州路以东、北一路以南、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毕业生。

(三)东城其他片区居民适龄子女入学划片暂行规定

东二路以西、府前街以南、南二路以北、杭州路以东和天信纺织、华泰化工、高速公路管理处等居民区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学,初中阶段暂划归市育才学 校。

胶州路以东、黄河路以南、开发区西界水系以西、府前街以北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小学阶段可到市海河小学就读,也可到市晨阳学校就读,初中阶段可到市实验中学就读,也可到市晨阳学校就读。

东二路以西、黄河路以北的红盾小区、金盾小区、鲁班公寓、东营市公路局东营分局居民区、瑞康如意苑、金山小区等居民区居民子女就读七年级的,可到市实验中学就读,也可到胜利四中就读。

黄河路以北、大渡河路以南、登州路以东开发区辖区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学,暂划归市晨阳学校。

大渡河路以北、北二路以南、登州路以东开发区辖区常住居民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学,小学阶段暂划归东营区科达小学,初中阶段暂划归市晨阳学校。

2013年,东营区丽景小学、科达小学和开发区东凯小学招收1-6年级学生。东营区英才小学招收1-3年级学生,该学校招生范围内的4-6年级学生转学,到市海河小学报名。

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原审批机关确定的招生范围招生。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班额控制。2013年东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学期起始年级,按照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设置班额,市教育局公布的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40人。适龄儿童原则上按照学校招生服务区就近入学,若招生服务区内学校达到规定班额时,超出部分的学生由主管教育部门按照居住时间的长短,统筹安置到未达到规定班额的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

(二)严格审核入学材料。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入学资格审查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把好报名材料审验关口,严格审核学生入学报名材料,对提供虚假入学证明材料择校的,坚决予以清退。

(三)采取均衡编班社会公证措施。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学生家长代表参与,在主管教育部门监督下,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均衡编班,当场公布并在学校宣传栏公示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分班情况,同时报主管教育部门 备案。

(四)加强招生政策社会宣传。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制定招生简章,明确招生政策、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入学办法、以及招生工作的日程安排等,连同均衡编班实施方案,报主管教育部门审核,7月31日前,主管教育部门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定备案后在本单位和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

(五)规范学生转入和建籍程序。对非起始年级转入的学生,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从今年开始,市教育局在全市统一启用小学新生不足龄学生建籍冻结权限。招生工作结束后,各学校要在开学两周内将招生情况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并进行学生学籍电子注册。9月30日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完成本辖区学生电子学籍审核整理工作。

(六)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各学校要认真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控制起始年级班额,认真审核入学材料,严格禁止私自招收择校生。主管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所属学校认真执行招生工作要求。市教育局将根据几部门联合复核的情况,对报名材料审验不严格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对经举报查实存在私自招收择校生的学校,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对违规学校校长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主管教育部门的监管责任。

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3265618327670

电子邮箱:xxwgjb-jyj@163.com。

第二篇:广州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

《2011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新鲜出炉

为进一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通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考试评价制度,规范我市中小学招生管理工作,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现就2011年全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

(一)关于小学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1.小学招生实行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凡2005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等,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因疾病或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居住地所属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并报区、县级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延缓入学期满,应即入学。

2.小学生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入学。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

3.小学学位分配坚持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的原则。凡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其有效居住证明(房产证明、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租赁合同等)和户籍证明为依据,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到居住地所在区、县级市教育局按地段划定的小学办理报名手续。

4.小学严禁招收体育、艺术及其他项目的特长生或将适龄儿童特长与小学入学挂钩。

(二)关于初中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1.具有本市户籍(含12区、县级市),在公办小学(含政府在民办小学实行补贴的公办学位)毕业的学生(含经审核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毕业学校所属区、县级市范围内升学。因特殊情况需回户口所在的居住地升学者,由学生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户口所在居住地的区、县级市教育局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居住证明(房产证明、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租赁合同等)。经户口所在居住地的区、县级市教育局审核,符合条件回户口所在区(县级市)的居住地升学者,按户口所在区(县级市)升学办法入学。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在民办小学毕业的学生,要求到公办初中就读的,应回户籍所在区(县级市)申请入学,按该区(县级市)升学办法入学。

2.小学升初中的学位分配办法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确定。为适应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各区、县级市要进一步完善电脑派位、对口入学以及“九年一贯”等各种有效的初中学位分配办法。

3.小学升初中可保留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经审定的国家、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可按规定招收不超过当年本校招生计划10%的体育、艺术特长生(个别集体项目学校的招生比例经市教育局审批后,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15%),非经审定的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要进一步完善特长生的认定标准和录取程序,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时,只能进行体育、艺术方面的技能测试,不得进行其他内容和书面形式的选拔性测试,对获得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学资格的学生要在毕业学校进行公示,以进一步规范特长生的招生管理工作。

(三)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

1.加强小学入学地段划分和初中招生计划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及时了解、掌握当地适龄儿童情况,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集体户、拆迁户、租住户和随祖辈居住的适龄儿童就近入读问题,合理划分小学招生地段,并保持招生地段范围的相对稳定。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在小学报名开始前向社会公布小学招生-1-

地段、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学校要严格控制班额,小学每班不能超过46人。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根据当地的生源情况和教育资源状况,合理制定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或对口升学的范围,科学制定初中学校招生计划,并在招生工作开始前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同时报市教育局备案。学校要严格控制班额,初中每班不能超过50人。

新生入学后,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及学校要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学校须按《广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编班管理办法(试行)》做好学生编班工作,并按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向属地所在区、县级市教育局做好学籍申报、确认工作。

2.加强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审核和管理。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审核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扩大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范围和条件(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具体条件见附件)。经区、县级市以上教育局按规定核实并公示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由居住地所在区、县级市教育局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公办学校(含政府在民办学校实行补贴的公办学位)就读。

3.根据《广州市蓝印户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关于蓝印户口人员“在入托、入园,接受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育,报考本市市属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险、申领公积金贷款和营业执照等方面享受当地常住城镇居民户口人员同等待遇”的规定,持广州市蓝印户口,要求到公办学校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蓝印户口所在区(县级市)入学,享受我市户籍学生同等入学待遇。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转发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解决办法的通知》(穗教转〔2010〕171号)执行。

4.积极稳妥地做好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认真执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穗发改社〔2010〕10号),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级教育局要妥善安排残疾儿童入学,努力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对较为特殊的残疾儿童,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加具意见后报区、县级市教育局审核批准。

6.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做好辖内困难家庭子女入学工作,妥善解决无自有房产的低收入家庭、失业家庭、拆迁户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同时,也要与民政部门共同做好福利机构供养的孤残儿童入学工作。

二、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

(一)深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基〔2006〕137 号)的精神,要进一步深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性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要改变高中招生仅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改革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表现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不断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二)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问题。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通过学业考试,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各学科课程学习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和毕业的标准,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考试须在初中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

所有2011年初中应届毕业生均须参加学业考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只招收参加当年学业考试的学生的规定,需报考普通高中的返穗生、往届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201

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学业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1)学业考试工作由市教育局统—领导和管理,市招考办和市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

(2)学业考试分考试和考查两部分。考试科目试题由市统一命制并组织实施;考查科目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四科考查题由市统一命制,其他考查科目题目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或学校组织命制,并且严格按照《关于印发2010学普通中学各项考试时间安排的通知》(穗教基教〔2010〕15号)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组织实施。

2.命题的原则。

(1)命题要准确反映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2)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适当加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考试形式的多样性,不设置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

3.考试与考查科目及卷面分值。

全市统一考试的科目为七科: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试)、思想品德、物理、化学、体育。各科单独设卷。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试,英语口试按15分计入英语总分值,具体办法另行规定)三科卷面分值分别为150分;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三科卷面分值分别为100分,其中思想品德开卷内容分值为60分。体育考试总分值为60分,考试办法另行规定。

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或学校负责组织的考查科目为八科: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含生物实验操作)、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此外不得自设其他考查科目。

4.学业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1)学业考试成绩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时,与所有考查科目一并以等级形式呈现在“广东省义务教育学生毕(结、肄)业鉴定表”上,等级分为A、B、C、D、E五个。凡因故缺考的考生,缺考科目的成绩以“缺考”记录。各学科学业考试等级的比例分别为:A(25%)、B(35%)、C(25%)、D(10%)、E(5%)。

(2)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以有利于学校录取和学生发展的方式应用学业考试成绩。

5.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我省部分地区初中数学课使用科学计算器的通知》(粤教研〔2000〕3号)和我局《关于广州市中学初中数学使用科学计算器的通知》的精神,2011年,全市学业考试数学科继续使用科学计算器,考试使用的科学计算器由市统一确定型号和标准,具体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关于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的问题。

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作为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标准的重要依据。

2011年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的实施办法,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穗教基教〔2005〕20号)执行。

(四)关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基本原则。

1.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原则。

(1)普通高中学校只录取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生,各招生学校按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评价结果择优录取,市教育局按市招考办提供的录取名册和实际注册结果办理有关学籍审批手续。

(2)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用和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将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评价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将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录取唯一标准的做法。

(4)普通高中录取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2.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范围:

(1)省、市属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执信中学、2中、6中、铁一中学、广大附中、广东华侨中学、109中、美术中学、协和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等13所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招生。其中广州外国语学校、109中和美术中学的特色生班安排在提前批录取前独立招生,109中和美术中学的其余计划按学校等级的相应批次招生,其余10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学校安排在提前批招生。

(2)区属的1中、3中、4中、5中、7中、16中、47中、65中、86中、培正中学、育才中学、南武中学、真光中学、天河中学、培英中学、玉岩中学等16所学校可在提前批面向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萝岗7个区招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总计划的25%(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以下同),其余招生计划则面向本区在提前批或第一批招生。

(3)除上述学校外,各区(县级市)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本区(县级市)招生。

(4)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3.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批次:面向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招生的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学校)的招生批次分别按省一级、市一级、区一级、一般学校划分。其他区(县级市)属的面向本区(县级市)招生的学校的招生批次由各区(县级市)确定,但整个招生进程必须与全市保持一致。

4.各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批次、计划等详见《2011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

5.经区、县级市招考办审核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享有与本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同等的报考资格。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只允许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择校志愿、民办普通高中以及各类职业类学校。具体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6.各招生学校必须切实完成市、区(县级市)下达的招生任务(含择校生),学校招收择校生必须根据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粤教监〔2003〕12号)关于“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的规定,按市、区(县级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确定招收公费生与择校生的计划比例和人数,并报市、区(县级市)教育局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学校按学生志愿、考试成绩和综合表现评价结果择优录取择校生。择校生按有关规定缴纳择校费。

7.经省、市教育局批准办有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体的学校(国家、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可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要规范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管理,进一步完善体育、艺术特长生的认定标准和录取程序,要向社会公布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录取结果要进行公示。凡体育、艺术特长生未录满的计划数,一律纳入该校的公费计划之中。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具体招生办法另行规定。

8.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法另行规定。

9.凡参加了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而所填报志愿全部落选的考生,可在市招考办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填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参加第二次录取。

10.未被高中阶段学历教育学校录取并准备就业的考生,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五)关于加分录取和照顾录取的基本政策。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下列各类考生可给予照顾录取:

1.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广东华侨中学,烈士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3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予以加20分投档录取。

2.在初中阶段获得市教育局授予的“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团市委授予的“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应届考生,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荣立二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

察子女和2011年5月31日前9年内参加过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在穗人民警察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归国创业留学人员子女,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户籍在本市的台湾省籍同胞子女,予以加10分投档录取。

3.父母双方均属本市农业户口的独生子女以及纯二女计生户的女孩,初中毕业报考户籍所在地区(县级市)所办高中,予以加5分投档录取。

4.病故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复员退伍军人,台胞子女,我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在初中阶段回国的子女,户籍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广东华侨中学之外其他学校的,均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

以上各类考生凭相关证明资料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确保我市招生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一)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加强对招生考试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市成立“中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招考办派员组成,主要负责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指导和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市招考办负责。

2.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成立相应的招生工作机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负责招考的有关工作。

(二)加大招生考试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学生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

1.各级教育局和招考办要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招生考试的政策宣传工作,对社会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要认真解释,以取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2.市招考办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通过新闻媒介、信息网等途径发布有关招生、考试的信息,向学生提供报名、考试、录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做好全市中小学招生考试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

3.各级教育局要注意掌握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向,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要认真做好落选生的思想工作,切实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协调,规范管理,提高招生考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各级教育局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指导和管理,学校要严格执行初中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并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狠抓考风考纪,规范考场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巡考制度,健全对考风考纪的督察机制,落实对考试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要进一步规范考场的考务工作,建立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增强考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各级教育局和招考办要设立招考工作投诉电话,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学校要加强对考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考生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3.加强对招生录取工作的规范管理。“录取场管理小组”要在市中招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市教育局制订的招生考试政策,认真做好录取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高效进行。

4.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应严格做好对各类特殊情况学生(如借读生、特长生、照顾录取生等)的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情况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做到制度公开、办事公开,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

5.加强招考工作队伍的廉政建设。各级教育局及招考办、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搞不正之风。若发现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6.继续加强对招生收费的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收费规定,不得擅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四)树立全局观念,加强统筹协调。

根据属地管理和就近入学原则,各区、县级市教育局负责辖区内学生(适龄儿童)的学位

安排。因特殊情况,辖区内无法解决的,本区、县级市教育局应主动与有关区、县级市教育局协商解决。对于一些难以界定的个案,市、区(县级市)招考办要主动做好协调、研究工作,提出解决建议和办法。

(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

民办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要严格执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工作的通知》(粤教策〔2005〕20号)要求,按核准登记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进行招生,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民办小学、初中每年应将当年的招生计划报属地所在区、县级市教育局核定,民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报区、县级市教育局审核后,报市教育局核定。如因实际情况需改变招生计划的,必须及时上报主管教育局核准。民办初中招生必须在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民办初中在小学毕业考试以前进行招生的,其招生行为无效,区、县级市教育局不得为其违规招收的学生办理学籍和发放毕业证书。市和区(县级市)教育局要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对违反规定的民办学校进行查处,并向社会公布。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须严格执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问题的通知》(穗教基教〔2005〕10号)的有关规定,只能招收参加当年学业考试、并经市招考办统一录取的学生,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市教育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对未经市招考办统一录取,学校自行招收的学生市教育局将不予办理学籍和发放毕业证书,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违规学校自行承担。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

第三篇:新乡市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模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治理择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一〔2014〕52号)和《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165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市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安排,坚持改革创新,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完善入学服务措施,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缓解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均衡,推动素质教育,为新乡基础教育“上台阶”、建设教育强市作贡献。

二、招生原则

(一)坚持“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原则。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学区划分招生,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阳光招生”,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做到招生办法、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入学资格、报名时间、报名材料、录取结果“七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和其他弱势人群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

(四)实行均衡编班,推动素质教育。

三、招生对象

小学:招收年满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不得招收不足年龄的儿童入学。

初中:招收2014 年小学毕业生。

公办中小学的招生对象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有新乡市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新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子女。

(三)符合政策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四)非新乡市区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新乡市区房屋产权的适龄儿童(少年)。

(五)除以上四类对象外,符合借读条件或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在我市借读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适龄儿童(少年)。

四、招生细则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学区生认定的具体细则如下:

(一)学生常住户口应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常住户口及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若学生户口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不一致,或常住户口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以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

(二)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父母及其子女户口地和居住地长期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并为唯一居住地的,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学生学区的确定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

(三)户口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凭相关证明在监护人户口所在地依法入学:

①父母双方都是现役军人(含武警)。

②父母双方都是公派出国的专家、技术人员。

③孤儿。

(四)学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市区户口,但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按照属地管理和就近入学原则,由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就读。

(五)因改善住房条件、地块改造等乔迁新居的,人已迁新居,户籍尚未迁移的,学区确定以新居住地为准;因旧城改造,原居住地已拆迁,新住房虽然尚未交付,确定其学区应以新安置的住房为准;若家庭确有特殊困难,由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安排学校就读。

(六)学生和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不在本市区,但在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与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同等对待,应以其合法固定住所为入学依据。

(七)外来人口子女,户口不在本市区,且无合法固定住所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相对就近,集中安排”的入学原则,安排进入定点公办学校就读。

五、报名办法

(一)小学

1.具有市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持户口簿和合法固定住所的产权证明、契税证明,以及婴儿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到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学区小学报名。

2.非本市区户籍外来人口适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有效证件和相关材料到暂住地所在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登记报名,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非本市区户籍外来人口适龄儿童申请就读小学所需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身份证。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明(包括房产证、契税证或租房证明)。

(3)本地公安部门办理的有效居住证件(包括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或暂住证)。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无须提供该证件。

(4)学生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

(5)婴儿出生证、预防接种证。

(二)初中

1.具有市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持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产证明、契税证明、2014年小学毕业证书等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在毕业小学填写《2014年新乡市区初中招生登记表》。

2.具有市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到户口所在地区教育局教育科领取《2014年新乡市区初中招生登记表》,经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分配到初中就读。报名时携带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小学毕业证书、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书等材料。

3.在市区以外就读的具有市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回市区上初中需向户籍所在地的区教育局教育科领取

《2014年新乡市区初中招生登记表》,并携带小学毕业证、居民户口簿、合法固定住所的产权证明、契税证明,经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按划定的学区分配到初中就读。

4.非本市区户籍外来应届小学毕业生,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有效证件和相关材料到暂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教育科领取《2014年新乡市区初中招生登记表》,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非本市区户籍外来人口适龄儿童(少年)申请就读初中所需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身份证。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明(包括房产证、契税证或租房证明)。

(3)本地公安部门办理的有效居住证件(包括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或暂住证)。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无须提供该证件。

(4)学生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

(三)新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子女入学应及时填写《高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表》,最终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到市、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报名,经审核后按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在居住地或工作地学区学校就读,享受学区内学生入学待遇。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凭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父母任何一方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以及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报名。

(五)需提供房产和契税证明报名的几种特殊情况处理:

1.房屋产权持证人为适龄儿童(少年)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且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户口与上述房产权人在一起,又确无其他住房的(其父母需提供住建局出具的无房证明),该房产证可以作为入学依据,由产权所在地学区学校负责做好入学报名工作。如不能提供无房证明,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指定学校就读。

2.因拆迁变动居住地的,以拆迁安置协议书和房屋租赁合同等材料为凭证安排学区入学。

3.房产证在抵押的,可将房产证复印件由抵押单位经办人和负责人分别签字,经办人联系电话、抵押单位盖章,连同抵押贷款协议书交学校,代替房产证报名;房屋证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可用房产公司的购房合同、发票、契税凭证代替房产证报名;民间契约及协议不能作为入学报名的房产依据。

4.因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房产证的,应向学校提交自有住所的说明报告及居住1年以上有关权属证明材料。

5.营业房的产权证和2014 年7月1日之后领取的房产证(含有效证明)不能作为入学报名的房产依据。

六、招生办法

(一)公办学校

1.公办小学:各公办小学招生前在驻地附近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学区范围和招生登记报名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常住地址进行实地核查,经核查落实,将属于本学区的学生登记造册,并连同学生户口簿、住房证明、契税证明等材料交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验批准后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2.公办初中:首先由小学按今年划定的学区确定本校小学毕业生要升入的初中学校,并张榜公布,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然后,市、区教育局联合成立复查小组,对各小学分配的结果进行复查。最后,由各初中学校进行实地核查,并将属于本学区的学生造册登记,报市教育局审批备案;经核查不属于本学区的学生,由初中学校退回区教育局或市属小学,由区教育局和小学进一步核实,并在核实的基础上对这些学生进行再分配。

(二)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的办法录取。

1.民办小学:要求到民办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可以直接到民办小学报名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分别由学校隶属的教育行政机关采取电脑派位的方法进行录取。

2.民办初中:要求到民办初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可以选报一所民办学校,并统一在各自的毕业小学报名,参加报名录取或电脑派位录取。学生选报民办学校,须经家长认可签字,一经录取,不得放弃。当报名人数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时,招生学校直接按报名名单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由市教育局组织,会同纪检监察部门、招生学校、家长代表,在新乡教育电视台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录取,未被电脑派位录取的学生,回本人所在学区就近入学。

 民办初中有: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河师大附中金龙学校、新乡市十中英才学校、新乡市二十二中外语实验

学校、新乡立人文化学校、新乡市开达学校。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凭有关材料,到现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并填报《2014年新乡市区初中招生登记表》,经审核认定,按就近或相对就近原则,分配到指定公办学校就读。志愿上民办初中的,由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总上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民办初中招生办法统一录取。

初中学校有:四中、铁路初级中学、外国语学校、七中、九中、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六中、河师大实验中学、十八中、二十中、开发区中学、二十三中、二十四中、二十七中、三十中、三十一中、三十二中、三十四中、三十五中、三十六中、四十二中、洪门初中。

小学学校有:二十中小学部、三十一中小学部、三十二中小学部、四十二中小学部、市友谊小学;红旗区的西街小学、平原小学、段村小学、劳动街小学;卫滨区的新荷小学、化工路小学、胜利路小学、英才小学、回民小学;牧野区的西干道小学、区实验小学、王村中心小学、杨岗小学、畅岗小学、牛村小学;凤泉区的宝山路小学、耿黄一小、耿庄小学、潞王坟一小、大块一小;开发区的西台头小学。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后和本地学生一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同城同待遇。

(四)特殊教育学校

新乡市特殊教育学校有7所,分别是新乡市盲聋哑学校(位于辉县市区)、卫辉市特殊教育学校、原阳县聋哑学校、延津县聋哑学校、封丘县特殊教育学校、获嘉县特殊教育学校、长垣县特殊教育学校。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可根据各自不同情况选择到以上学校报名就读。

(五)新乡市一中少儿班采用“推荐+面试(试读)”的办法录取,具体情况另文下发。

(六)河师大附属中学提供2个班共100个学位,划定学区或在一定范围内电脑派位招生。

七、工作要求

(一)各公办小学、初中要对本学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情况进行摸底统计,保证入学率达到100%;要做好视力、听力、智力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工作,保证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二)市教育局对市属初中、小学下达招生计划并划定学区范围。各学校在招生中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在规定的区域内招生;要严格控制班额人数,减少大班额数(人数超过55名的班额为大班额),杜绝超大班额(人数超过65名的班额为超大班额),达到大班额以上的须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严格均衡编班。学校招生结束后,要及时统计汇总学生信息,在市教育局统一的时间内组织电脑派位分班。分班现场要接受督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的监督。

(四)参与合作办学的学校要加大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力度,提高联合教科研水平,推动“名校减肥瘦身,弱校强身健体”计划的实施。

(五)要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对违反招生规定的,不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要及时查处,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违规学校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吸收媒体参与监督,对典型案件及时曝光。秋季开学后,市教育局将对部分学校招生、择校等问题进行检查或抽查,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通报。

(六)各区教育局、招生学校要加强招生工作管理,做到稳定有序,招生期间每个区和学校都要设立招生咨询服务站,明确专人负责,选派熟悉招生政策的同志负责招生咨询工作,及时解答或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七)各区教育局要依据本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所属初中、小学招生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公布区属小学、初中学区范围。

八、招生时间及安排

(一)小学

8月15日,小学在学区范围内张帖学区划分、招生计划、时间安排等有关内容,进行招生宣传。

8月18日~20日,小学组织报名。

8月21日~24日,小学组织入户家访。

8月25日~28日,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学校招生情况进行检查,处理招生遗留问题。

8月29日,学校组织对新生电脑派位编班。

8月30日,小学组织新生报到工作。

(二)初中招生时间安排

6月13日,初中学校在学区范围内张帖学区划分、招生计划、时间安排等有关内容,进行招生宣传。各区教育

局、市属小学到市教育局基教科领取有关表格材料。

6月18~20日,各小学组织具备市区户口和市区小学学籍的学生家长填写《初中招生登记表》,并根据初中学区确定每个毕业生就近入学的学校,同时,组织市一中少儿班的推荐工作、自愿选报民办学校的招生报名工作。各区教育局组织同时具备市区户口和小学学籍以外的所有学生的报名工作,并依据本文件精神确定接收学校。

6月23日,各区教育局将本区一中少儿班推荐情况、民办学校报名情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情况等汇

总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汇总表用Excel格式编辑,电子文稿和纸质稿(盖章)各1份。市属小学直接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6月23日下午,少儿班推荐生到市一中报名。

6月24日~6月27日,市、区教育局联合组织复查小组对就近入学学生的“初中招生登记表”、户口、居住证明等进行复查。

6月24日~29日,市一中对少儿班推荐学生进行面试或试读,确定录取学生,同时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7月1日 组织河师大附属中学100名免费生录取工作;

组织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录取工作。

7月2日~4日,各民办初中组织录取新生的报到工作。

7月11日前,各初中公办学校组织入户家访。市、区教育局及招生学校处理招生工作遗留问题。

7月15日,学校组织对新生进行电脑派位编班。

九、招生纪律

(一)市区各小学、初中的招生要按照招生计划和规定时间统一安排进行,不得违规提前招生。

(二)禁止通过任何考试方式进行招生。公办和民办初中都不能通过组织考试、竞赛等方式选拔生源,不能委托任何培训机构推荐选拔生源,也不能到小学组织推荐学生。

(三)禁止通过任何形式的乱收费行为。民办学校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收费,公办学校不得以跨区域为名收取学生择校费,也不能要求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目的择校费。

(四)实行均衡编班,除省教育厅批准设置的实验班外,严禁举办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

(五)公办学校要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保证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

违反上述规定的,公办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当年一律不能评优评先,民办学校次年相应核减招生计划,违规招生的学生不备学籍。

十、加强领导 搞好宣传

招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各区、各学校要切实加强招生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招生工作的平稳有序。同时,要搞好宣传工作,利用媒体、会议等形式,向教师、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招生政策,宣传多元化合作办学,争取社会各界对招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及早制订今年招生的实施意见或方案,于2014年5月底之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新乡市教育局

第四篇:2013年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2013年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生产基地教育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属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现将《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教育局

2013年5月31日

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指导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和《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东政发〔2012〕29号)有关精神,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按照“便民、服务、高效”和坚持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坚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加强管理、规范程序,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办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下,实行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在原审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进行。

三、招生办法

(一)年龄

小学一年级招收新生为年满6周岁(2007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相关证明材料,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到所在服务区学校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二)报名时间

市中心城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16-18日,其他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时间由主管教育部门自定。

全市适龄盲聋(哑)儿童统一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就读,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16-18日。

(三)入学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根据《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53号)和《关于印发东营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2〕41号)有关规定,本着简化手续、便民利民的原则,从2013年新学期开始,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适当调减。

1.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需提供如下材料:

⑴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包括“地址页、索引页、儿童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三项内容);⑵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和发票或其他有效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包括“房屋产权人、房屋地址”两项内容)。

需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及原就读学校学籍档案。

2.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需提供如下材料:

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子女:①原籍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现居住地3年期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②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纳入计划生育管理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④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1份。

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①原籍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现居住地3年期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②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纳入计划生育管理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③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④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与务工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由用工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

需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证件外,还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及原就读学校学籍档案。

(四)入学材料的审核

报名期间由学校组织对学生入学材料的审核,报名结束后由主管教育部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复核。

(五)其他

1.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相统一,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的原则,凡出具的居住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租赁许可证等)与户口簿(或居住证)标注的住址不一致的,按照户口薄(或居住证)标注的地址入学。

2.现役军人(含武警)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残疾军人子女(以下统称“军人子女”)入学,按照《东营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执行。

3.适龄儿童、少年户籍的户主应该是其父母。户主不是父母的,需提供抚养人或监护关系变更的证明(由公证部门出具)。军人子女、援疆援藏人员子女入学,户籍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行政区并实际居住的,不需要提供监护关系变更证明,按照学校招生服务区就近入学。

4.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对班额的规定,2013年新学期起始年级,按照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设置班额,市教育局公布的小班化教

育试点学校起始年级班额不超过40人。适龄儿童原则上按照学校招生服务区就近入学,若招生服务区内学校达到规定班额时,超出部分学生由主管教育部门按照居住时间的长短,统筹安置到未达到规定班额的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

5.全市盲聋(哑)儿童统一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就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盲聋(哑)残疾儿童就学的组织工作,同时做好具备在普通学校就读能力的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

6.参与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的民办学校,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具有《办学许可证》的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规范操作、严肃纪律,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

(二)切实履行义务教育管理责任。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主管教育部门要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尽快缩小校际间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和机会。

1.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主管教育部门要制定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额3-5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快热点学校“瘦身”和薄弱学校转化。要根据城镇社区建设、人口分布和流动等情况,及时立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不断扩充义务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2.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主管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东政发〔2012〕29号)关于严格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的规定,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3.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和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接受同等条件的义务教育。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创新关爱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工作,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水平。

4.履行办学主体多元区域义务教育招生责任。按照市政府2010年第27次专题会议要求,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东城以市教育局为主,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和东营区教育局配合解决入学问题;西城以东营区教育局为主,胜利教育管理中心配合解决入学问题;河口区城区、仙河镇、孤岛镇以河口区教育局为主,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生产基地教育处配合解决入学问题。对生源多、入学矛盾突出的区域,要根据职责制定解决入学难问题的应急预案,确保区域内适龄儿童顺利就近入学。

5.认真研究制定区域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主管教育部门要认真制定区域义务教

育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招生政策、所属学校招生服务区、招生计划及敏感区域应急预案等),于7月31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三)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熟悉政策规定,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各学校要制定招生简章,明确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入学办法以及招生工作的日程安排等。主管教育部门在7月31日前审核完成所属各学校招生简章,并在本单位门户网站予以公布。

(四)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坚决制止各种名目的乱招生、乱收费现象。按照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2009〕7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和《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东政发〔2012〕29号)的有关要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贯彻就近入学原则,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应按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服务区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提前招生;不得跨服务区招生;不得通过书面考试、面试或其他形式的测试录取新生;不得以招收寄宿生或举办实验班名义招收服务区外的学生;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招生服务区内或由主管教育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得以任何名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鼓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均衡编班社会公证措施。

(五)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监察机制。主管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入学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贯彻落实的监督,妥善解决本区域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依法依纪查处出现的违纪违规事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政策贯彻落实、控制择校、控制班额、非常住居民子女就近入学等情况,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坚决予以纠正。市教育局将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第255号令有关规定对违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并按照行政问责制度追究主管教育部门的责任。

(六)规范义务教育学籍注册管理。从今年开始,全市统一启用小学新生不足龄学生建籍冻结权限。招生工作结束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在开学两周内将招生情况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并进行学生学籍电子注册。9月30日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完成本辖区学生电子学籍审核整理工作。

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监督电话:83265618327670

电子邮箱:xxwgjb-jyj@163.com。

第五篇:资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ZYDR—2018—0400

1益资教发〔2018〕8号

益阳市资阳区教育局

关于印发《资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区直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局属二级机构:

现将《资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益阳市资阳区教育局

2018年6月26日

资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8〕5号)、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招生管理做好消除大班额有关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8〕145号)、益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益教发〔2018〕32号)、益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益阳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益就学指导意见的通知》(益教通〔2018〕16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切实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科学、明晰、便利的招生入学管理制度,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情况

全区2018年适龄儿童入学人数3954人,其中乡镇2151人,城区1803人,全区可提供小学新生4250个学位,其中乡镇学校可提供2540个学位,城区学校可提供1710个学位;全区2018年小学毕业生共3361人,其中乡镇1681人,中心城区1680人。全区可提供初中新生3415个学位,其中乡镇学校可提供1815个学位,城区学校可提供1600个学位。

三、主要任务

(一)消除超大班额65个班:实验小学12个、石码头小学12个、人民路小学16个、汽车路小学4个、长春经开区完全小学5个、新桥河镇第二完全小学1个、益阳市六中初中部15个。

(二)中小学起始年级按标准班额(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招生,禁止出现大班额。

(三)保障随迁子女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权益。

四、基本原则

(一)合理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区教育局建立由学校、社区(乡镇)、派出所、房管、工商等单位组成的工作协同机制,组建专门班子,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新生的入学资格进行摸底、核实。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乡镇、街道、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采取“一校多片、一片多校”的办法,依乡镇、村组、路段等,区教育局为区直中小学校、长春经开区每一所学校划定招生片区,乡镇中心学校按行政区划为乡镇学校划定招生片区。招生片区内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入学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按照先户口加房产,再户口,再房产的顺序确定入学对象,并向社会公示。

(二)控制班额、均衡调剂的原则。在确保起始年级按标准班额招生、不新增大班额、完成65个超大班额消除任务的前提下,妥善安排随迁子女的学位。如果所申请的学校招生计划已满,学生不能就近入学的,由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均衡调剂”的原则安排学位。

(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乡镇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由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区直中小学校、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招生工作由区教育局统筹。区教育局、区直中小学校、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共同组织实施。

(四)公平公开、阳光操作的原则。确保入学机会公平,确保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实行“联审会签”。

五、工作要求

(一)按划定的区域招生。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不得与入幼儿园、入学前班挂钩。不得组织选拔性招生考试,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中心城区将逐步取消校车,所有新生一律就近入学,不得乘坐校车。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坚持免试入学的原则,要在学校总招生计划中安排足够的学位,用于招收服务半径范围内(小学500米、初中1000米)的学生。不得强制适龄儿童缓学、免学,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交申请及证明材料,报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或区直中小学校审批,区教育局备案,可延缓或免于入学,期满应及时入学。鼓励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到所属片区的学校随班就读。

(二)按规定的班额招生。起始年级按小学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的标准班额招生,各学校不得新增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学校实行随机均衡编班,均衡配备科任教师,不得办各种形式的重点班。

(三)按限定的年龄招生。各小学不得接收2018年8月31日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四)按设定的程序招生。各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区直中小学校的具体招生方案(或招生简章)于6月30日前报区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方可实施。非起始年级插班生入学由各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和区直中小学校按照“先转出后转入”“先备案后办理”的程序操作。非起始年级不得因接收插班生新增大班额和超大班额。

1.城区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程序:

(1)2018年4月,中心城区(含长春经开区)各幼儿园、乡镇中心学校所辖幼儿园收集户籍(当年4月30日之前登记或者迁入户籍有效)或房产(含小产权房)在中心城区的适龄儿童(当年8月31日之前年满6周岁)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户籍本和房产证(小产权房提供相关佐证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2018年户籍(或房产)在资阳中心城区的适龄儿童入学意向申请书》(见附件3)。

(2)2018年5月,区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查验、审核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交的资料。

(3)2018年6月,城区小学分别公示户籍或房产在划定招生区域和公共招生区域的适龄儿童就学意向摸底名单。

(4)2018年7月2-6日,未在区内幼儿园就读,其小孩、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户籍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房产(含小产权房)在资阳城区的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户口本、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幼儿园证明交区教育局审核后,摸底名单交由学校向社会公示。

(5)2018年7月7-8日,户籍或房产在划定招生区域和公共招生区域的适龄儿童报名。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根据摸底名单,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户口本、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交相对就近的学校(公共区的适龄儿童还需提供由区教育局统一制作的就学意向卡),由学校联合所属社区、派出所、房管等部门集中审核验证签名后报区教育局审批,若符合条件的人数未超出学校学位数则确定为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公示学校剩余学位数;若符合条件的人数超出学校学位数,在区教育局监督下,学校依序采取抽签或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未入围的适龄儿童可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仍有学位的学校就读(公示时间:7月18日前,公示地点:城区各小学)。

公共区的适龄儿童领取就学意向卡时间:7月7-8日。

领取地点:城区小学公共区和石小、人小公共区到人民路小学领取;实小、石小公共区到石码头小学领取;三中、经开区完小公共区到经开区完小领取;汽车路、三中、万源公共区到汽车路小学领取;三益、经开区完小公共区到三益小学领取。

(6)2018年7月19-20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有随迁子女就读小学一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含在城区没有户籍、没有住宅、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适龄儿童)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交相对就近有剩余学位的学校(每个适龄儿童限报一所学校),由学校联合所属社区、派出所、房管、工商等部门集中审核签名和入户调查后,报区教育局审批。若符合条件的人数未超出学校剩余学位数,则确定为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若符合条件的人数超出学校剩余学位数,在区教育局监督下,学校采取抽签或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未入围的适龄儿童可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仍有学位的学校就读(公示时间:7月31日前,公示地点:城区各小学)。

(7)2018年8月31日-9月1日,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持户口本、《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回执单》到指定学校报到注册。

2.城区七年级招生工作程序:

(1)2018年7月4-5日,各学校划定招生区域和公共招生区域内有户籍或房产(含小产权房)的资阳城区在籍小六毕业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户口本、房产证(含小产权房)原件和复印件、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交对应学校,由学校联合所属社区、派出所、房管等部门集中审核签名后,报区教育局审批,若符合条件的人数未超出学校学位数,则确定为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若符合条件的人数超出学校学位数,优先保证划定招生区域内小六毕业生,对于公共招生区域内小六毕业生,在区教育局监督下,学校采取抽签或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划定招生区域内入围的小六毕业生中,未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学校递交资料的学生、公共招生区域内未入围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几所学校递交了资料的学生均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仍有学位的学校就读。

(2)2018年7月6-7日,城区在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含在城区没有户籍、没有住宅,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少年儿童)小六毕业,申请就读城区初中学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交相对就近有学位的学校,由学校联合所属社区、派出所、房管、工商等部门集中审核签名后,报教育局审批,若符合条件的人数未超出学校学位数,则确定为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若符合条件的人数超出学校学位数,在区教育局监督下,学校采取抽签或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未入围的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仍有学位的学校就读。

(3)2018年7月9-10日,没有城区学籍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小六毕业,申请就读城区初中学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及相关佐证材料交区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根据申请学校剩余学位,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4)2018年7月10-12日,未在户籍所在地小学就读的小六毕业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地初中学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将《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见附件2)和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身份证、小孩和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户口簿、房产证(含小产权房)和学籍证明等相关材料交区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根据申请学校剩余学位,确定入围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5)公示时间:7月31日前,公示地点:城区各初中。

(6)2018年8月31日-9月1日,新生持户口本到对应学校报到注册。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到城区中小学校就读材料要求。

①流出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夫妻双方进城务工或其他监护人进城务工、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同意外出就读的证明(注明进城务工所在地)。

②家庭户籍本和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

③进城务工或外来经商人员子女,其父母双方或其他监护人当年8月31日之前已在资阳城区实际居住或租住八个月以上,已取得的暂住证或已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须加盖社区公章并签名)。

④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与资阳城区用人单位签订的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者工商部门已办理年报的工商执照(父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提供单位证明)。

⑤一年级新生提供《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回执单》,七年级新生提供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⑥租住情况入户调查证明(由学校、社区、派出所提供)。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回执单》办理要求:先持儿童预防接种证到居住地乡镇卫生院、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取或资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查验,并领取《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回执单》,并加盖接种单位公章,开学报名时交给就读学校,如需补种且完成补种的,一并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补种完成通知单》交给学校。

3.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工作程序:

民办中小学校招生方案或招生简章报区教育局审批同意和全区招生工作安排部署后,国基实验学校、华德博才经典学校小学部先面向全区招生,若仍有学位经请示区教育局同意后再向区外招生;益阳万源学校先面向城区招生,若城区生源不足,经请示区教育局同意后再向城区外招生;华德博才经典学校初中部、卓帆创二代学校面向区外招生。按学生自愿的原则录取,当自愿报名人数超过其核定的招生控制计划数,则需对服务半径外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采取抽签或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录取。

六、招生纪律

(一)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也不得以举办实验班、特色班、创新班等名义变相举办重点班,所有报到注册的学生一律实行常态平行编班。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划定区域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就读,不得拒收由区教育局、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统筹调节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就读;任何学校不得违规招生,不得擅自提前招生,不得超过区教育局规定班额招生,不得擅自招收未经区教育局、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审核批准的学生,不得擅自超计划招生,要确保辖区内当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就读。

七、制度保障

(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制度。各学校(幼儿园)要在6月30日前将《资阳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向社会公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实施方案的宣传力度,让学校、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招生实施方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招生前,各校要把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报名条件、报名时间地点和办法、需携带材料、招生录取办法、招生结果等招生信息,在校内宣传窗、告示栏、校园网上向社会公布,同时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督查制度。区教育局将对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进行严格督查,对出现违规招生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市监察局、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益阳市中小学招生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益教联〔2014〕10号)和《关于印发〈益阳市中小学招生工作十条禁令〉的通知》(益教联[2017]1号)严肃处理。适龄儿童、少年父母要为其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入学资格的,一经查实,取消其录取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单位或居民区,由此形成的空余学额不再补录;凡擅自修改或伪造户籍、婚育、产权、社保等证明的,将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八、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2018年资阳区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基教股、职成教股、幼教股、招考中心、教师工作股的副局长和局纪检书记任副组长,办公室、基教股、职成教股、幼教股、招考中心、计财股、督导室、纪监室、教师工作股、教研室、勤工俭学装备服务中心等相关股室负责人和招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基教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职成教股股长、招考中心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和区直中小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和牵头组织本校招生工作,乡镇、长春经开区中心学校的招生方案须报乡镇、长春经开区人民政府审核。

九、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咨询电话:0737-2663110)

附件1:资阳区2018年各中小学招生区域及计划招生班级数

附件2:资阳区2018年适龄儿童少

年就读城区中小学学位申请表

附件3:2018年户籍(或房产)在资阳中心城区的适龄儿童入学意向申请书 附件4:资阳城区小学划块招生区域示意图 附件5:资阳城区初中划块招生区域示意图

下载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东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