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7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4年二月以来,在钱校长的领导下,在刘校长的分管下,我这学期主要分管卫生防疫、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工作,并配合政教处其他两位同事的工作。
一、1、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学期初,参加了市局召开的视频会议,以及市传染病工作会议。会议中都强调学校就是要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后向分管领导认真汇报,并完善了我校的卫生防疫的各项制度,制定了各种预案、措施,组建了各个领导小组。在市体委艺的要求下,组建了三位一体的学校疫情报告网络。
2、在H1N9病毒流行时,市传染病工作会议上要求各校排查学生家长的家禽饲养情况,并登记上报存档。
3、四月份麻疹疫情在我省蔓延,省市地纷纷下发文件并召开了专题会议,我校积极配合防保科工作,把控制麻疹疫情做为这一段时期的首要工作来做,及时制定麻疹防控预案。我校召开了关于控制麻疹疫情的班主任专题会议,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向每一位学生下发麻疹疫情通知单,告知麻疹疫情的严重性。在五月初面向全校学生做了一次麻疹疫苗的筛查工作。筛查的工作量虽然很大,但是为了确保我校学生的免受麻疹病毒的感染,及时的完成了筛查工作。我校一到六年级,共筛查2046人,其中180人左右漏打麻疹疫苗,并向这一部分学生下发了补种通知单,向家长告知漏打疫苗的危害性。做到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截止到目前,我校无一例麻疹感染。
4、日常工作:坚持学生因病缺勤报告制度,把每日缺勤学生的缺勤情况认真记录,并持三甲医院的诊断复学,做到防微杜渐。本学期因病缺勤报告记录的有31人。
学期初还对全校学生做了一次先天性疾病排查。共排查记录了17名患病学生,其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有5人。这些统计数据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帮助会很大,方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免意外的发生和责任划分。
每日坚持通风、消毒工作。在早中晚上、放学期间,督促各班通风、消毒,并保证消毒药品及时发放到位,指导各班主任药品的配比浓度和喷洒方法。
在迎接《吉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检查中,各项材料准备充分,在分管领导刘校长的指导下,认真制定了各领导小组、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了各种保证学生健康的制度,并做到存档、上墙。
在防近视眼防控达标中,确保眼操时间和节数。各班能按照挂图图解来正确做眼操。
在管理卫生室方面,做到定期打扫、检查设备。
期末临近,做好各班的夏季多发病防控工作,并宣传吉林省惠普健康发展基金会为全校学生在国文医院做免费体检的工作。体检时间为2014年6月6日到2014年8月31日截止。告知学生虽然检测免费,但是因为是异地,一定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保证通行安全。
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在这学期由刘校分管,我执行具体工作。在接触这项工作的同时也了解到,这项工作是老同志、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的纽带。在镇关工委的领导下,我校关工委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主题活动,并能把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充分落实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精神主旨。推选优秀的退休教师,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在镇关工委工作会议上,我校的关工委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三、在迎接督导检查工作中,逐条对照,查找不足,把分管的款项细化,反复推敲并仔细认真地向分管领导请教,最后圆满的完成督导评估中分管的工作。
本学期的工作在紧张而忙碌中接近尾声,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反思与对比,查找缺点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
第二篇:7工作总结
凝特色,树品牌
全力打造共青团“一体两翼”工作布局
--2010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共青团工作总结
一、与时俱进,精心打造我校共青团品牌工作
1、深化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2、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二、狠抓落实,着力开展全团重点工作
1、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
2、开展各类主题教育
3、积极承办省级重大活动
三、常抓不懈,稳步推进我校共青团常规工作
1、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
2、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建设
3、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
借载体,搭平台,抓典型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的
“三位一体”分类引导青年模式
一、借载体,扎深“一报两刊”孕人根基
1、提升《学子思考》理论水平,用先进文化有效引领思想青年
2、引领校园《师院青年》时尚,用流行文化强力吸引大众青年
3、加强《学子创业报》交流实践,用创业文化充分挖掘创业青年
二、搭平台,构建“橄榄型”育人格局
1、开办“鄱阳红” 青年马克思主者培训工程培养先进青年
2、扩大“三个一”活动影响力覆盖大众青年
3、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服务创业青年
三、抓典型,打造“三大”树人工程
1、以“四培两带”为切入点,增强先进青年典型渗透力
2、以“三千”工程为落脚点,扩大大众青年典型辐射力
3、以“十百千”工程为着眼点,提升创业青年典型影响力
凝特色,树品牌
全力打造共青团“一体两翼”工作布局
--2010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共青团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团委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着“打造优良学风,拓展素质平台,建构和谐校园,引领青年成才”工作定位,以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主体,以服务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实践成长为切入点,吸引、影响、凝聚全校团员青年,全力打造共青团“一体两翼”工作布局,成绩明显。
一年来,学校共青团共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委”、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第五届全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省级表彰6项,推报优秀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全国“三好”学生等国家级表彰2人次,省级表彰25人次,市级表彰61人次,学校承办省级活动5项,团省委副书记郭美荐、梅亦、曾萍先后来校指导工作4次,共青团活动被《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32次,省级媒体报道92次。其中,校团委创办的理论团刊《学子思考》继入选团中央《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基层案例选编》后,2010年,又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被推荐参评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现将2010工作汇报如下:
一、与时俱进,精心打造我校共青团品牌工作
1、深化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2010年,我校创新工作形式,拓展工作载体,继续坚持以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主体,完善了以“三红一体”为核心,“一报两刊”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即通过开办红班(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搭建红网(师院红网)、发行红刊(《学子思考》)等主要途径,重点策划和打造多层立体的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平台(思想领域-《学子思考》、生活领域-《师院青年》、实践领域-《学子创业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以突显青年主体意识为特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法的大学生思想引领系统工程,周期三年。
一是开办红班,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0年3月至6月,校团委组织全校300余名共青团干,开展了历经半年的2010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邀请了校内外领导、专家和老师授课,切实提高广大团干部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2010年5月2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对我校依托《学子思考》加强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二是搭建红网,畅通团干部沟通渠道。2009年,校团委正式开通师院红网,积极依托互联网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设置了办事指南、校内团学、社会实践、下载服务、网上咨询等版块,既为我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也为团干部与组织提供了交流平台。借助师院红网,我校《学子思考》《师院青年》也得到进一步展示。
三是发行红刊,打造思想分类引导平台。校团委在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资源扩大宣传的同时,重点策划和打造团委专属宣传媒体平台,目前已形成思想领域-《学子思考》、生活领域-《师院青年》、实践领域-《学子创业报》多层立体的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平台。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学子思考》已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亮点。截止12月,《学子思考》已发行正刊12期,五四专刊1期,举行《学子思考》读者讨论会10余场,免费赠阅3万余册。2010年,我校《学子思考》又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并被省教厅推荐参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2010年3月,团中央学校部刘爱平副部长专门听取了《学子思考》工作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5月《中国青年报》头版《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团组织实施大学生骨干培训工作纪实》继2009年后对我校《学子思考》再次进行了报道。2010年6月,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增设了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学子思考》的印刷,现《学子思考》已面向全国211高校、全省所有普通高校免费赠阅,得到了中央民族大
学等多所高校团委的热情反馈。
2、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我校充分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引导与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覆盖、分层次的创业实训体系。2010年,我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为全国大学生版创业教材试点单位(全国共4个,江西省仅1个),我校创业活动被国家级媒体报道8次,省(市)级媒体报到19次。
一是圆满完成大学生校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2009年11月基地改造网上招标开始启动,2010年3月正式交付使用,工程造价22.5万元,基地不但成为我校历史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而且还成为“南昌市创业服务”的亮点工程。该基地的建成得到了中国共青团网、中华教育在线网、中国江西网、江西高教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人民日报》江西站、《江西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西教育电视台、南昌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媒体均予进行了采访和报道。为加强管理,校团委制订了200多页的《大学
生校园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汇编》,成立了以国际培训师石科明、国家培训师戴伟明、叶仁平、郑小谨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入驻项目的评估。基地还积极向国家财政部申报了《2010-2012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
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实训。校团委坚持面向创业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开办了省级、校级SYB培训班5期,学员共计172人。创业培训质量在全省闻名。2010年,学校承担了全省高校SYB创业师资培训任务。同年6月,学校被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定为全国首批大学生版创业培训教材试验单位(全国4家,省内唯一)。
三是积极为创业学生办实事。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基地经营得红红
火火,短短9个月时间,营业额实现64万余元,盈利达到25万余元,实现了全部盈利的目标。在校团委的协调下,基地15个项目全部领取了工
商、税务等证书。心动演艺和梦酷科技申请到了银行贷款。在团委推介下,心动演艺还得到了企业家注资10万元,在昌内4所高校设立了分部,月最高营业额达10多万。
四是积极改善创业软环境。2010年9月,校团委与南昌市商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合作出版了《学子创业报》,每月一期,全彩10000份,使大学生创业者拥有了自己的报纸。2010年暑期校团委组织了“大学生创业精英浙江考察团”,带领创业领头人参观考察了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杭州市、上虞市劳动局以及国际企业-中国卧龙控股集团、全国百强企业-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展了创业生存挑战训练。
五是积极开展创业竞赛。在全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推荐的项目全部入围。2010年11月,团省委主办的全省“天翼杯”大学生创意大赛,我校13支队伍入围,其中1支队伍进入分区前60名(比赛正在进行)。
二、狠抓落实,着力开展全团重点工作
1、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团省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大
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于2010年3月-6月开办了第一期第一阶“鄱阳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和09级班团支书共377名学生骨干参加了培训,校团委坚持“宽进严出”,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经过层层考核,精心选拔出100名优秀学员结业,并从中选拔了5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参加全省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为2011年“鄱阳红” 分层联动培养大学生骨干提供智力支持。
2、开展各类主题教育
校团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为重点,紧跟团学工作重点、热点,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的内容融入到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营造了昂扬向上、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八一精神等人文历史为主题,先后与教务处合办了11期“相约校园〃成长对话—
—名家讲坛”暨“红谷之声”讲坛;结合“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开展了“万名团员干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创先争优集体承诺暨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创先争优,争做文明大学生”主题教育及“创先争优”主题团日活动;结合教师节的庆祝,开展了“一束花、一杯水、一封信、一句问候”的“四个一”活动;结合全国普法日,开展了全校普法网上知识竞赛;结合国庆节,开展了全校新生升国旗观旗仪式;结合五四青年节,开展了“红五月”大合唱比赛等四大演出。
3、积极承办省级重大活动
校团委积极承办了全省高校共青团第二次工作例会、2009“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颁发仪式、全省SIYB创业师资培训班、“争先创优”共青团员宣誓仪式等5项省级重大
项目,其中团省委副书记以上领导到校指导的活动4次,积极参
加了全省大学生“唱响鄱湖”电视大赛等18项省级主题活动,校团委还协助团省委学校部编撰《江西高校共青团工作案例集》,积极参与了全省“五四青春行为艺术秀”、全省大学生“唱响鄱湖”电视大赛、抗旱、抗洪、抗震救灾活动能够、徒步鄱阳湖大型公益活动、第八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全省本科院校辩论赛、首届“仁爱玫瑰志愿者”选拔赛等工作,选派了288名志愿者圆满完成了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志愿服务,2人荣获第五届中博会“先进个人”,61人荣获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优秀志愿者,积极订阅了《江西青年状况》蓝皮书并面向全校团干免费赠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全省共青团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常抓不懈,稳步推进我校共青团常规工作
1、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抓组织建设,合理设置基层团组织。根据不断巩固和扩大团的基层组织有效覆盖的要求,校团委合理调整设置基层团组织,建立了研究生部团总支、校团委直属团支部,并按时召开校团委直属团支部团员代表大会。2010年,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校“五四红旗
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学生会”评选,坚持以“五有四好”为建设内容和主要标准,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
二是抓班子建设,强化团干部的理想和信念。校团委大力开展团学交流活动,11月24-26日组织各学院团总支书记分批考察了江西中医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开拓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提高了工作水平。同时校团委还积极选拔团干参与全省SYB创业培训活动,目前有4名专职团干拿到了全国承认的创业培训师资格证。
三是抓队伍建设,为党培养输送新鲜血液。校团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共青团推优入党的审查程序,团委规定每年原则上分二次进行推优入党推荐工作,推荐者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还要求必须有一次团内奖励(包括院系级),审查进查看荣誉证书原件,并由校团委存入校团档案。
2、推动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建设
校团委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管理。2010年3月《关于2010年江西科技师范院共青团工作思路及上半年主要活动安排的通知》,对全年的团学工作进行总体布局,对活动进行了分级管理,逐步形成了“三个一”即“每月一主题,每院一特色,每社一
品牌”。
一是校级层面做到“每月一主题”。3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
月”活动,4月开展“大学生科技节” 活动,5月开展“红五月”活动,6月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7、8月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月”活动,9月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月”活动,10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11、12月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其中“红五月”系列中“四大演出”(“青春颂歌〃唱响鄱湖”第二届大学生大合唱、“蒙太奇”杯第七届社团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北京—山东残疾人联合艺术团文艺演出和“音乐点燃赣鄱〃歌声唱响师院”青春赛歌会)是学校历史上历时最长、学生参与最多、面向最广的文艺系列活动,在我校红角洲校区掀起了高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二是院级层面坚持“每院一特色”。各学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及特长,立足可持续性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了一批精品活动。
如文学院“国学文化嘉年华”、教育学院“教育教学技能大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职业技术学院“红歌大合唱”、音乐学院“可爱的中国〃可爱的家乡”音乐朗诵会、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一帮一活动”、法学院“12〃4法制宣传周系列活动”、历史文化学院“爱心帮扶活动”、艺术设计学院“时尚达人”大赛、生命科学学院“插花艺术大赛”、化学化工学院“涂料杯”辩论赛、理工学院“一分钱基金会爱心屋”、通信与电子学院“魅力班级”评选活动、体育学院“舞动星期四”、药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经管学院“记者之声”现场写作大赛”、建工学院“建工杯”相声小品大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技活动展”等品牌活动。
三是学生社团层面坚持“每社一品牌”。学校各学生社团针对自身特色,挖掘社团文化底蕴,推出了一批品牌活动。如未来湖文学社“读书节”系列活动、大学生理论研究会“人生会客厅”、吉他协会“摇滚走进校园”、芒种读书社“风采杯”演讲比赛、法学社“法与生活周四论坛”、表演协会“Ta 型我show”影视模仿大赛等一系列广为学生喜爱的活动,促进了我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浓厚了学校的人文氛围。
3、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
校团委高度重视学生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功能。一方面,2010年校团委在团省委、省学联同意情况下,将校社团联合会整体并入校学生会,顺畅了学生管理机制,整合了资源,促进了学生会和社团的发展,实现了“双赢”。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会服务职能。校学生会成立了学生安全联防队,风雨无阻地对红角洲校区学生宿舍进行安全巡查;成立了校园文化督查队,对校园海报、条幅进行了规范管理,“牛皮癣”现象得到了遏制;成立了爱心失物招领队,对学生遗失的财物、信件进行回收招领。上述措施服务学生,为学生办实事,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肯定与好评。
回顾一年,我校共青团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这与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学校各部门的热情支持,老师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是分
不开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团的工作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老师同学们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团干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团的基层组织不够完善,共青团工作规划不够等等。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校党委和团省委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这些不足都能一步步地得到完善,让我们共同为学校实现2012年更名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7】2012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运行车间
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是供热中心一厂运行车间丙值值长李京京,我于2011年06月竞聘为后备值长,自竞聘为后备值长以来重点学习了全厂各专业的系统运行方式,熟悉现场设备,并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通过跟班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设备运行方式的调整,各专业之间的工作联系,机炉启停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积极学习其他值长在工作协调方面的工作经验。在车间及分厂领导的帮助和各位老值长孜孜不倦的教诲下,于2012年10月被任命为见习值长。现将2012年的工作总结以及2013年的工作思路向领导汇报如下:
2012年2月我作为后备值长去邹平三电学习,接触了单元制机组,也开始了电气和锅炉的系统学习,此阶段在邹平三电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没有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学习单元制机组,因为时间只有一个月,起初只对单元制机组的系统感兴趣,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熟悉现场系统上了,没有把握好学习的重点。对于机组启停常见的问题机处理方法了解的不够多。同时和邹平三电人员沟通不够多,对于单元制机组常见的故障,以及正常运行中的操作经验学习的还是不够。总之,这次邹平三电学习虽然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还是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没有掌握好学习的重点。
在邹平三电回来以后开始了跟值学习。从3月份跟值学习以来,在各位老值长的带领下,对全厂生产流程、各专业系统以及重要操作进行了学习。对兄弟单位发生的不安全情况、经典事故案例反复分析总结,对值长的具体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阶段在领导的建议下我每天做一个事故预想,开始由老值长给我出题,后来我借鉴电气运行和电气班长的题目。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和疑问,都在各位老值长的帮助下一一解决了。不足是对脱硫系统了解还不够多,只是对切塔流程进行了了解和学习,没有了解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今后应该好好的了解脱硫专业的具体工作以及常见故障和处理。
在10月份我被任命为见习值长,开始自己顶岗工作,才渐渐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自己工作经验方面的欠缺,负荷调整不及时,工作效率低,现场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等等一系列问题涌现出来。顿时感到工作压力倍增,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工作带给自己的压力。不过通过两个多月工作的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工作状态也在慢慢好转,工作效率也在提高。
通过几个月的工作,我发现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培训问题,从我自己到各专业班组的成员技术水平相对都较差,很多基本的操作都漏洞百出。虽然在工作中未发生不安全情况,但仍暴露出很多问题:
1、在事故处理方面,慌乱现象仍时有发生,能真真正正处理的人员还是少,在以后的实战培训中,还应加强。
2、个别岗位或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不够强,在运行调整方面不积极,而只是听之任之,没有大局观。
3、“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还不够完善。现场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还不够好。2013年的工作思路:
一、常抓安全不放松
在生产中,《调度规程》、《运行规程》、《两票三制管理制度》仍然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都能较好的按照这些制度来执行,针对操作票、工作票、巡回检查等工作,运行人员将一些生产系统图、安全警示标语悬挂于值班现场,以提醒大家时刻牢记、处处遵守。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学习事故快报和安全简报,吸取电力系统中及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的教训。
二、继续深挖节能降耗
1、尽最大努力去调整好炉子燃烧,降低飞灰,降低发电成本。
2、合理调度用水,减少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水耗。
3、合理起停循泵来使机组真空达到经济真空,从而提高机组效率。
4、努力做好小指标竞赛使之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工作中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劳动积极性,细化生产管理,努力搞好全厂的节能降耗工作,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寻找节能新突破。
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1、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及综合能力,适应公司的发展趋势,学习各专业知识及各种规程。学习《事故汇编》,学习其他单位事故处理经验,提高自己的事故处理能力。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厂部及公司的要求做好各种事故预案及防范措施,真正做好事故预想防患于未然。
3、加强“两票三制”的管理,“两票三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严把“两票”关,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安全措施执行要到位。措施要全面,真正做到危险点能预控。
4、根据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方针,通过开值前会、安全活动、事故通报学习等方式,提高各岗位人员责任心,让职工全面了解自己工作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工作重要性等。杜绝责任性不安全情况发生。
5、多向兄弟单位学习,将一些好的东西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做到资源共享,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学以致用。
2012即将过去了,2013年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带领丙值所有人员共同努力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各岗位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各个方面都提高一个档次,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我会不断的去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好我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第四篇:2012工作总结 (7)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12工作总结
2012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争取校内外支持,对外大力提高我校的国际声誉,积极稳定和扩大国际学生的规模,对内大力提高国际学生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了对外汉语学科建设,进一步了提高管理水平,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有了新进展。
一、积极做好招生工作
我校国际学生招生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与国内学生明显不同。2012,我院认真分析国际学生主要生源国家汇率变动和国内外竞争院校的状况,及时调整了招生政策,扩大学校知名度,吸引潜在学生选择来我校学习。
我们积极创造与上级主管部门、国外知名大学、兄弟院校接触的机会,全面介绍我校的办学特点,争取支持。比如年初,参加教育部国际司在哈尔滨召开的来华留学生质量座谈会等;年中,北京市外办涉外处处长等一行四人来我院调研国际学生工作;年中与莫斯科大学在京密切交流等。
我们继续积极建立与留学服务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渠道,与多家知名网站进行接洽和商讨,进一步加强了和驻华使领馆、国际中学的联系,通过及时完善和修订招生简章,积极推进网上申请、审查和录取方式,稳定了招生人数,保证了新生质量。
学院在继续将招生重点放在了本科生的同时,重视并扩大了研究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生招生规模和交换生规模。MBA国际学生教育有了新进展。2012新入学本科生71人(包括试读20人),硕士生15人,博士生2人,语言生41人。
二、深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把教学工作摆在了学院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
1.努力协调,做好本科国际学生的教学工作。我们积极协调相关教学单位,既保证了本部单独授课国际学生的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同时也确保了沙河校区国际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研究生教育系统联网有了新进展。
2.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突出财经特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结合我校的专业特色,重点主抓了精品课程建设,使我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成果。本,我院组织了由国家汉办举行的商务汉语考试(BCT)考试,共有67名国际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好地配合了专业教学。
3.继续严把教学质量关。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好教学计划书和教学进度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定期地抽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听课、学生填写评估表、教学研讨会和公开课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定期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4.严格学生的学习管理。本,我们下发了《关于加强课堂纪律的通知》,强化课堂纪律。我们还通过任课教师,将学生的考勤、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作业和学习态度同奖学金、考试挂钩,同时完善兼职教师班主任制度,及时发现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5.完善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针对国际学生未来就业和我校优势专业的特点,我们对本科、硕士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国际学生的特点。
6.利用各种机会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比如,在2012年4月校双代会期间,我们就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会上会后积极与参会代表进行交流,并通过参会代表与各方面联系,从内部改进工作和外部加强沟通等渠道改善教学工作。
在2012年,共有52名本科生,6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合计60名国际学生完成学业,一些国际学生获得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
三、顺利完成了莫斯科大学、布法罗大学等校国际学生来校游学的组织、接待和教学等工作。
通过多年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美国布法罗大学的交流合作,我们的工作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012年,莫斯科大学重返我校与我们一起举办暑期夏令营,并得到了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美国布法罗大学也继续与我们合办冬季学生游学项目。在夏令和冬令营中,国际学生提高和增强了汉语水平和专业能力,亲身体验了中国文化,学生们对我校的安排非常满意,表示今后将继续把我校作为汉语和专业学习基地,有的同学又再次来我校学习汉语或者攻读专业学位。
本,学院还顺利和圆满地完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来校游学的结项工作等。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四、加强学科建设,筹办“对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尽管办院时间过短,软硬件不足,我院继续加强对外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和科研,突出商务汉语的特色。本,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增长和提高。海外高水平教师的回归和师资水平层次的提升,扩大了和增加了学院开展“对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空间和潜力。
五、完善了奖学金的评审和相关工作。
本,我们继续积极争取了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顺利完成了2012年奖学金的评审和相关工作。完善了相关工作细则,提高了奖励的层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发挥了奖学金评审的作用,达到了奖励优秀国际学生,吸引更多国际优质生源来我校学习的目的。今年共有76人获奖,使用奖学金额度44.4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对新生奖励,为进一步吸引优秀国际学生来我校学习创造了条件。
六、积极申请增加和完善国际学生公寓。
我校国际学生公寓现状是制约我校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善新的办学环境,学院加强了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考察、研究和申请了国际学生宿舍楼,以增加国际学生校内床位和公寓,完善国际学生公寓建设,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加适宜并且有竞争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年内与后勤集团协作完善了宿舍管理网络。
七、做好学生工作
本,我院对在我校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进行了更加广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排查,教职员工进行相关专业学习,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学生开展的课余文化活动,在文化体验方面,我们带学生参观和游览了长城、首都博物馆等,还组织新生参加市教委主办的“中华文化大课堂”活动;在文体活动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50名国际学生和2名教师参加市对外友协等单位主办的“2012中外友人环昆明湖长走”活动,2012年国际学生新年晚会将于年底举行。
在市对外友协等单位主办的在京外国留学生“我与北京”征文比赛中,我校国际学生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在学校组织的2012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中,国际学生组合获校园歌手铜奖和校园十佳歌手荣誉称号。
本我校毕业国际学生人数较上年增加近一倍。2002年以来毕业的国际学历生已经接近200人。学院继续扩大国际学生校友信息资料库,探索和开展国际校友联谊活动,引导国际校友对母校的关注和支持。
八、深入调研,加强了学习,完善了学院管理。
2012年初,学院安排全院教职工对学院工作进行总结,并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1.在本,我们根据校“十二五”规划,修订了学院“十二五”规划。完成了“留学中国发展纲要”和“留学北京行动计划”;做好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廉政工作,完成和通过了学院“三重一大”自查,提交了相关报告;创造条件与校内外有关单位一起做好了校内外的涉外稳定工作,及时和妥善处理了本出现的异常和突发事件。
2.建立了日常工作提示版制度,保证每项工作都能按期完成。
3.构建国际学生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对国际学生管理服务平台系统的前期调研,将相关的系统需求上报给学校数字化校园办公室。
4.配合其它部门完成信息化等工作流程改造。配合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调整学院的工作流程;根据财务处的要求将外聘教师的工资发放改成了打入工资卡,国际学生学费采用刷卡方式;配合校医院为公费国际学生办理医疗本。
本,我院与其它4个学院与研究院一起成立了新的中共党总支。我院与其它单位密切合作,在其筹备和成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并在其日常宣传、学习、组织、经费管理和协调等方面积极努力,大力支持了相关单位工作。
直属工会小组积极组织参加校工会的各项活动,并取得成绩:在校工会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广播操比赛获得了第三名。还参与了如“三八”妇女节答卷、“十八大”知识问答、校排球赛等活动;职工生病会买东西探望,“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为新生和任课老师发放慰问品等等。
此外,学院教师获得了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评选的“来华留学生优秀管理干部”奖励。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12年中的各项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2013年,在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继续努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我校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的新进展。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工作总结7
本学期由于学生处人员有比较大的调整,虽然工作的开展还处在理清摸索的阶段,但是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各部、处、室的通力配合下,在全校班主任的辛勤耕耘下,我们明确思路,把握原则,提倡校部紧密合作,开展德育工作,进展还是比较顺畅。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回顾。
1、丰富“爱的教育”内涵,抓实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期初在全校班主任、德育干事大会上,我们明确提出:本学期学生处工作,以校风建
设为重点,继承学校德育管理的许多优良传统和优秀方法,坚持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积极推进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发展的大型学校“有效德育”的教育创新模式。
我们把“爱的教育”分解为“倾听、感恩、尊重、宽吮四个因素,对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渗透“5e”方法。指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5e)是:远见卓识的眼力;影响团队的魅力;大胆开拓的魄力;快速行动的执行力;开诚布公的道德力。本学期为提高班主任对日常班级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强化班主任的规则意识、细节意识,我们还把原来一月一次的“班主任论坛”对象扩大到德育干部共同参与的“德育论坛”,实施“德育论坛申报登记、现场领导评议、网上分享学习”三步走的论坛形式,尤其是激发了班主任的“话语权”。
2、加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
为贯彻落实学期德育计划,而且通过宣传横幅、广播台、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等形式,营造出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学以队列会操、内务整理、为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思想,3、组建三个管理小组,深入推进“温馨教室”、“星级寝室”、“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每周五专业部德育主任工作学习例会和每周一专业部德育工作小结网上交流,让校部两级管理尽量做到透明、顺畅。本学期我们还组建了三个管理小组:寝室周三内务检查组、学校德育日巡查组、周五放学管理班主任轮流组,每个组都由学生处、德育主任、德育干事亲自带队,基本做到全面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学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
对于寝室整顿,初步贯彻了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引进“7s”现场管理方法,出台”寝室内务整理12条”,周三寝室巡查,每周三下午对全校寝室一一检查,检查后既有组长负责写的检查小结,又有每一个寝室的得、扣分情况通报,引起全校班主任与住宿生的共同关注。信息部、综合部还专门组织住宿生内务整理比赛。学校德育日巡查组,抓住住宿生离开寝室前;通学生早上进校门;学生傍晚放学时三个时间段,加强管理,指导值周班开展全校性值周工作。设计出操作简易,内容醒目的三项检查数据表,即全校性值周记录表、寝室检查反馈表、学生会督查记载表,接受师生的监督与反溃
4、强化班会课质量,班会课专课专上,扎实开展班会课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安排四轮校主题班会公开课。每次校级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集中,各班能结合班级专业特点,借助专业情景小品、专业技能成果展示、歌舞诗歌书法演绎以及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家长代表谈体会等各种载体,充分显示出在班主任
引领下,放手发动班级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无限活力,从班会课体现的主题意识、布局意识、创新意识、主导意识、主题意识、媒体意识、时间意识等7个项目来评议,改进了班会课的质量。
5、密切开展家校联系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了家庭教育知识竞赛,6、各专业部围绕学生处工作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财经部邀请到校心理咨询室老师给学生做一次心理讲座——《走出困惑》。叶老师采用师生互动法及案例分析法为学生学习专业,带来良好的心理疏导。为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学生高尚情操,更好地展示了专业技能,促进了优良班集体建设,艺术部开展了才艺展示大赛,并为十佳“温馨教室”“温馨寝室”以及十佳“富有爱心”“勤而好学”“文明言行”“遵纪守规”和“孝敬父母”学生公开颁发了荣誉奖状。
7、学生处其他9项工作:(1)完善学分制学籍信息平台的数据输入工作;做好学生退学、休学、转学、辍学等各类学习动态的跟踪记录;填报市三类学籍数据以及学校学生年报数。(2)开展学生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优工作。(3)开展全校学生的体检工作。(4)开展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以及XX届毕业生信息采集工作。(5)召开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会议。(6)进行特殊学生跟踪谈话以及部与部之间的偶发事件处理。(7)召开学生会代表补选会议。(8)召开全校女宿管员、4位男生辅与专业部德育干事协调会议。(9)学生安全工作由学生处副主任专项负责,因隶属主管校长不同,总结另附。
二、工作设想。
1、围绕市德育考核指标,探索有一定深度的德育工作模式。
德育是育人的工作,育人工作是一项收效慢、成效不明显的工作。下学期我们将认真学习、分解市德育工作考核指标,做到德育工作开展“有的放矢、思路明晰”,将抽象、空泛的德育内容整合,使之具体化、可量化,发挥全体老师的智慧和力量,把德育工作作为一个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题来研究,努力探索出以促进社会和谐、校园平安为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有效模式。
2、继续开展“书香校园、欢乐校园、文明校园”的主题文化创建活动。完善校值周班值周制、寝室管理制度,建立一套清晰的“7s”管理流程,继续开展“温馨教室”(“星级寝室”)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和意志,培养学生团结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实现学生工作由管理型向养成型转变。
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学生会干部队伍中来,培养一批学生会干部精英,来带动一大批学生干部的素质提升。同时为了丰富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由学生自我管理的各种社团,为学生干部创造条件,在企事业单位中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自筹学生会活动经费。
3、构建班主任学习型组织,推进班主任校本优质培训。
组建了班主任学习小组,建成班主任学习型组织,构建知识共享与交换平台,设立德育资源库,滚动上传各种课件、案例,供教师查询,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教师可随时看到学校举行的各项德育活动,提升班主任团队学习技能,为班主任
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架起教师成长的“立交桥”。班主任培训既要有可行性操作,又要有后期的跟进。
在校学生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包括预防、预警、应急、帮教等环节的内容设计。建立“改过销过”和心理危机干预制度。让问题学生转化成“好公民”。
4、深入开展警校共建、社区共建、企校共建的校外社会教育实践三大活动,积极构建校外教育网络体系。
德育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任务的完成、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办好家庭教育研究会,深入开展城乡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协调、利用好社区的现有资源,增强农村教育实践体验和城市教育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5、加强学科德育优质课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号召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使德育与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德育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相结合,不断提高课程育德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