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人事局工资科勤奋敬业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走进大兴区人事局工资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让人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如沐春风。“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是工资科同志的铮铮信条,几年来,他们本着这样的信条去认真工作,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并于被大兴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服务窗口”称号。
一、“勤于思考,甘于奉献”
凡是对工资科工作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工资福利工作不仅政策条文繁多,操作程序复杂,而且不允许出现任何工作差错。大兴区人事局工资科担负着全区48个区属机关、14个镇机关和423个事业单位的18000余名在职人员及4300余名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管理工作,而全科只有四名工作人员,工作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可想而之。
就是在这样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他们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两万余人的一次晋级、晋档,一次增加职务补贴,两次调整工资标准,三次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累计80907人次的审批手续,且无一失误。他们以突出的业绩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实现了开门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骄人的成绩背后是工资科人员的辛勤汗水,是他们忘我工作的忙碌身影,是他们甘于奉献的赤诚之心。熟悉他们的人都说:工资科的同志在工作上靠的是苦干、实干、巧干。
工资科有句响亮的口号叫做“三不计较”:“不计较工作时间长短、不计较工作量大小,不计较个人得失。”比口号更响亮的是他们的行动。10月1日起执行的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整工资标准和从1月1日起执行的增加职务补贴及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和生活费的工作,要求1月20日前将所增工资发放到个人手中。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要做准备工作、要开大会布置讲解政策,要审核近43000人次的增资手续。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天天早来晚走,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对一些在工作日内来不及审核,他们就利用节假日上门服务。科长方桂东同志由于连续长期工作,得不到休息,在工作中血压突然升高,眼睛视物不清。送到医院后,大夫在埋怨他不注意身体的同时,要求他必须住院。然而,他却每天输完液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上;科内的董玉玲同志,身体一直不太好,可是她从不因个人事务影响工作;贾博然家庭困难较多,也顾不上照顾;荆东梅同志父亲住院,也顾不上照看......这样的例子在工资科不胜枚举。
有人说:“工作干的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苦了自己。”工资科的同志却说:“工作不是意味着过安逸日子,而是意味着肩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对工资科这个集体而言,就是想多干点事,而且能把事干好。”
工资科人员挂在嘴边的话是:“工作无小事,生活无大事。”他们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他们发现调资工作中常出现基层单位排队等待审批的情况后,为了节省基层单位的时间和工作量,坚持对人数多、工作量大的单位去现场办公。据统计,至,工资科的同志们下基层现场办公56次之多,审批了95000余人次的工资调整手续,深受基层单位的欢迎。
由于调整工资运用政策条款较多,而基层单位的同志大都不是专职人员,且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和轮岗造成新手较多,所以即使将文件发到基层,有些同志也很难准确领会文件精神,因此影响整体工作的正常进行。面对这种状况,工资科的同志们在对每次调资文件进行耐心解释的同时,还根据不同的用途,制作了各种工作指导表,把文件条款变为表格数据形式,给基层具体办事的同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口头通知精神,把职务补贴计入退休费。它要求按不同单位性质,不同职务、岗位,不同退休年份、退休费比例,不同增长机制分别计入。这项工作涉及相关政策较多,操作难度较大。为此,工资科同志们按文件精神设计了操作表,用858个不同数字计算出234种不同结果,并以表格形式发到各单位。具体操作人员只需按不同情况对号入座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操作准确度。此举受到北京市人事局的首肯,并将这一经验介绍给其他区县。
二、“刻苦学习,与时俱进”
工资科的工作,不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又有很强的历史沿革性。做这项工作既要精通现行政策,又要熟悉原工资政策的演变过程。这使工资科的同志们深深感到,业务工作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为人民服务和为基层服务的质量。而全科多数同志是本岗位新兵,这更让他们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因此他们认真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个人学、干中学。
每次实施工资调整方案或参与涉及工资政策的中心工作,他们都要集中学习文件,首先对现行政策做到应知应会,然后进一步理解文件精神,同时研读历史沿革的有关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实施了三次大的工资改革,小的调整不计其数,工资福利文件汇编就有厚厚的十几本,这都是他们工作的工具书。他们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认真学习,不懂的大家一起研究,拿不准的问题及时请示市人事局主管部门,直至准确理解文件精神为止。通过系统学习,既统一了对政策的理解又充实了自己,保证了办事的准确性。工资科每个人都有自己分管的一块业务,因此,科
里要求在集中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个人业务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充分熟悉和掌握自己分管业务的政策及工作程序,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工资科的同志善于从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至进行区直机关和镇机构改革,需要为提前退休人员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对工资科又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取,没有现成的程序可循。工资科的同志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全科人员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机构改革中有关政策,查阅全部提前退休人员的个人档案,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为区委区政府起草了关于提前退休人员的优惠政策,制定了相应工作程序,并顺利完成了360余位提前退休干部的审批手续,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对待学习上,工资科的同志从不满足于现阶段所学的知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对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工资科的同志有一种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强烈学习意识,他们每人都认真学习现代化办公知识,努力成为计算机办公的行家里手。12月,市局布置的一年一度的工资与退休报表开始了。在工作中,发现在操作系统中数据关系存在错误,在一时联系不到市局负责同志,工作又不能拖延的情况下,工资科的同志通过自己努力将系统错误进行修正,并将修改程序及时下发全区,保证了全区年报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市局还将工资科的修改结果下发全市有关单位。,工资科的年报工作被市人事局评为先进。
三、“自强素质,外树形象”
工资科的同志心里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追求。“四面山风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在工作中,工资科的同志坚持“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了方便基层和个人来访者,工资科印制了《工资福利与退休科工作程序》,发给基层、发给来访者,耐心解答政策精神和具体操作方法,答疑解惑,让来访者满意而归。
有一位老同志听说具有高级职称者退休可增加5%的退休金,便找工资科查阅有关政策依据。分管的同志翻阅了有关文件,向他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这位老同志被工资科同志们的热情、周到、不厌其烦的服务所感动,给人事局写来了感谢信。曾有位同志气哼哼地来访,一进门劈头就说自己的工资待遇低不合理,并翻起陈年老帐,要求必须解决。面对这种情况,工资科的同志们端上一杯茶,让他慢慢地说,交谈中发现是他对政策不太清楚,仅凭自己的感觉理解。根据这种情况,同志们查阅了大量工资文件,依据有关工资政策,围绕一个目标,你一言,我一语,对他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耐心解答。有的同志还和他拉起了家常,到了下班时间还谈兴未消。当他发现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工资科的同志还在热心接待他之后,连声称赞工资科的服务态度好,并深表歉意。几年来,工资科接待来访者千余人,始终热情周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们是不会忘记的。
近几年,工资科收到许多表扬信和求助信,他们对于信访者都逐一复信,有的还亲自登门答复,使信访者深受感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有些人眼里是一种政治要求,而对工资科同志来说,则成了一种自觉行动。
四、“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工资科的本身级别并不高,却掌握着全区两万多人的工资待遇核定与晋升,难免有人托关系、找门路,要求在政策之外网开一面。工资科的同志从来都是给其耐心的解释政策规定,讲违反政策的严重后果,努力维护政策的严肃性,为此没少得罪人。工资科的同志说:“作为人民公仆,让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天职,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原则,必然给工作造成恶果,给财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古训,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
虽然话语平凡朴实,却说明了在工资科同志们的眼里,党和政府的形象重于泰山,廉洁自律已经成为了一种境界。他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恪尽职守,克己奉公,以开拓进取、团结奉献的顽强禀性和清廉刚正、严于自律的坚定人格,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敬佩和高度评价。
第二篇:区城管局市政科先进事迹
xx区城管局市政科负责xx区属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是xx区城管局对外服务的重点窗口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局党委的领导部署下,我们十分重视政风行风热线中市民所反映的问题,着重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老百姓做实事,充分展示了对外服务窗口的积极带头作用,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评,现将我们创建政风行风先进集体方面的主要成果汇报如下:
一、坚持宗旨观念,抓百姓难点
市政科工作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道路和排水等市政设施问题是家家户户每日都接触到的,因此我们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各方面的投诉件,对此我们极其重视,对每个情况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问题责任部门实地查看,凡情况属实能立即解决的决不推诿,在最快时间内进行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待做统一计划后解决。
我们接到的问题里常常有不是我局权属的,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给投拆人做耐心解释工作,并帮助市民积极寻找权属单位,通知权属单位,使投诉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有些问题因历史比较复杂,又不归我区权属,一时难以解决,但考虑到百姓出行的实际困难,我们也都义务给予解决。如德增街13号小区排水堵塞严重,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百姓意见较大。经调查,由于草仓路上的市政井堵塞,造成小区水无法排出。草仓路是今年市城建局组织招标的重点街路改造项目之一,工程于9月份竣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残土掉入多个检查井中,造成该路段排水堵塞。但改造后的草仓路至今未移交到我局,该路段所发生的问题仍然由施工单位负责。居民也曾多次找到施工单位协商解决办法,但一直没有得到处理。我局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本着“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服务宗旨,马上责成市政科处理此事,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二、加强科室效能建设,为百姓办实事
市政设施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一有疏忽将造成百姓生活不便,使百姓对政府工作有意见。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不畏艰苦,知难而上,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坚持百姓事情无小事。
2008年4月,全市开展实施街巷路和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工程,对全市破损比较严重的街巷路和老旧小区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小巷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滤布我局领导对此次改造工程高度重视,责成市政科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在制定小巷工程改造计划时,我们倾听民声,从社会热点、百姓难点问题入手,优先解决政风行风热线等各种渠道中市民所反映的问题。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后,无论天气如何,不管是否是工作时间,市政科洪科长都立即亲自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情况。如江东小区是建成年久的老旧小区,路面破损严重,给小区居民的出行造成了影响。7月7日下午5点,接到居民反映江东小区内道路破损严重的情况,丝毫没考虑已到下班时间,洪科长当即组织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情况。经考察,小区条件完全符合市政府关于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标准,工作人员马上对小区内道路进行实地测量画图。经上报市局批准后,我局将江东小区列入xx区老旧小区道路改造二期工程计划,江东小区的改造工程于9月30日全线竣工。改造后的江东小区,路面平整,环境整洁,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10月初,江东小区的居民代表给我局送来了锦旗,感谢政府给了老旧小区第二次生命。
三、加强业务培训,廉洁从政
市政科是一个团结的队伍,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纠风工作卓有成效。市政科非常重视工作人员的道德和业务素质,经常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能纠正苗头性行风问题,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沈阳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作业标准》、《沈阳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提高了科室人员的业务素质。
市政科在科室作风建设上,全科人员时刻以做好窗口服务工作为己任,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工业滤布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对外来办事人员主动热情,文明服务,耐心解答。
一年来,市政科在文明窗口工作中,整顿了工作作风,使市政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锦旗5面,表扬信3封。今后,市政科将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工作,不断探索,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区检察院机关集体先进事迹
6月17日至18日,全省检察机关第五次“双先”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隆重表彰了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锡山区检察院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该院连续三届获得这一殊荣。
这是一个满载鲜花和荣誉的坚强战斗集体,共获得国家、省、市、区表彰130余项。自实行考评以来连年获得全市检察机关先进检察院,两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两获全国“文明接待室”,2月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极大地展现了锡山检察团队所具有的时代风采。
一、创建一流班子,带动有力
12月,锡山检察院新一届领导班子诞生了,党组一班人响亮地提出了“全市争第一,全省当先进,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的工作思路。
院党组班子精诚团结,以身作则,突出表现在“六个带头”:一是坚持带头学习,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上、在领会检察制度本质特征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不断夯实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二是坚持带头创新,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预防工作“三色”预警机制、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机制等多项检察改革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坚持带头办案,院领导身先士卒出庭指控案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接访调处矛盾纠纷,对重特大案件和有影响的案件,检察长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执法办案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坚持带头发扬民主,做到检务、财务、政务三公开,重大问题和事项等均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五是坚持带头廉洁自律,连续多年带头实行执法办案“廉政承诺制”,对说情风敢顶,对办案阻力敢破,做好干警表率;
六是坚持带头从优待检,对干警实施人文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对干警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组织一次红色之旅、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具有检察特色的文化活动,关心干警的成长进步。
领导班子的六个带头,有效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队伍战斗力,营造出一个清新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大大增强检察干警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在区委组织部、市检察院组织的班子考察测评中,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连续多年达到100%,连续7年被区委评为“好班子”。
二、锻造一流队伍,战斗有力
该院坚持高点定位,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搭台、检务唱戏、提炼精神、铸造品牌的文化育检之路,全力锻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打造精神文化,增强向心力。组织干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职业道德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塑造干警坚定的政治灵魂;
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联谊活动和书画摄影展等;
编印《锡山检察》季刊,力求打造一个让干警交流工作体会、抒发生活情怀的舞台,全面展现检察干警的精神风貌。
打造素质文化,增强战斗力。院领导明确提出,不管哪一级有比赛,参加就要敢争第一,促使全院干警把提高自身素质,量化到日常工作和执法办案中,组织实施岗位大练兵活动,使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公信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全院有200多人次被高检院、省市院评为各类先进、业务能手,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打造形象文化,增强公信力。帮助结对帮扶的三新村修桥铺路,常年资助村里的贫困户;
参加“慈善一日捐、人道万人捐”活动,向汶川地震灾区踊跃捐款19万余元,四川省检察院专门发来感谢信予以高度称赞。
三、构建一流机制,保障有力
该院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着精兵强检的原则,相继出台了旨在提升管理品位和有效操作的执法规范制度,构建一流机制,做到保障有力。
强管理严规范焕发新面貌。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完善执法风险评估、廉政风险排查和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各项科学合理机制来保证检察干警公正廉洁执法。对全院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业绩均进行量化,实行百分管理,有效调动干警的工作热情;
建立“二表格三比对四联动”涉案款物监管长效机制,案件质量在全市检察机关历年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其经验做法被省院转发推广。
强监督促廉政构筑新防线。推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
通过加强八小时以外管理、案件回访制度,把监督延伸到干警家庭、延伸到案发单位或当事人。不断深化“阳光检务”工作,主动向区委和人大汇报检察工作,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派员参加代表、委员小组活动,通过汇报工作、听取意见、反馈情况等形式,积极营造阳光检务透明度。
四、创造一流业绩,彰显魅力
由于一流的班子带动有力,一流的队伍战斗有力,一流的机制保障有力,锡山区检察院才得以创造出了一流的业绩,彰显出了无穷魅力。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位居前列。以来,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39件49人,渎职犯罪案件8件7人,通过办案追缴赃款1125余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39余万元。
刑事检察工作再创新高。以来,共批准逮捕1934件2877人,提起公诉2259件3467人,多年未发生错捕错诉、漏捕漏诉情况,推动“平安锡山”、“法治锡山”创建向纵深发展。
特色品牌工作凸显成效。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制度,并和司法部门联合推出法律援助,使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在获得经济救助的同时获得法律援助,这在全省司法实践中尚属首例;
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了全省第一例环保公益诉讼;
探索建立了4家青少年管护教育基地,有18名符合条件的涉罪青少年在基地接受管护教育;
探索总结处理涉检信访的“五宜五不宜”工作做法,确保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
栉风沐雨十二载,碧血丹心铸检魂。锡山检察院实现了单位零事故、执法零过错、安全零隐患、涉检零上访、干警零违纪的“五个零”目标,在历次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等形式的行风测评中,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该院满意率达到100%。
第四篇:集团公司2004红旗集体开拓区先进事迹
二O0四,开拓区在矿两委的关心、指导和领导下,全区干群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坚持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经营管理为中心,促进全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使全区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
2004年该区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了压倒一切的任务来抓,按照矿安全1号文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他们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区的生产建设,区领导班子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了管理和教育并重的原则。一年来该区在全矿安全生产局面良好的大环境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尤其突出的成绩:全年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消灭了各类机电安全事故,同时“三违”现象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开展,实现了全区“安全生产1000天”的奋斗目标。
在抓安全管理的工作中,该区首先注重强化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长期坚持利用周六安全例会,三班班前会和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全区干群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工程施工措施等,及时传达贯彻矿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会议精神等。为确保学习效果,该区还针对周六安全学习制定了学习计划,并严格了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安全教育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同时,本区还不断地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矿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该区自行举办的“安全知识擂台赛”以及我们开展的创新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班前安全宣誓、讲评“三违”、家属协安、班组安全互保等,有效地增强了全区职工的安全思想意念;该区在安全方面,建立了层层承包责任制,责任到人,职责明确,把技术员以上的区管理人员分片承包到队,并将各人承包区内的安全生产情况直接和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使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再次是加大现场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区、队领导的跟班作用,跟班人员和工人同上同下,做到坚持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严把施工环节中的安全质量关,确保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针对重点工程安排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护,较好地保障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此外,该区还长期坚持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和“流动红旗赛”等活动,将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有效地融为了一体,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安全生产建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开展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被团省委和省经贸委命名为“安徽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他们以围绕“塑先锋形象、筑安全堡垒”为主题,在班组之间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每月以学习型组织建设,文明创建和安全、进尺、效益等五个方面全面考核全区党员,并评选出“星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活动地开展,为全区的生产建设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二、奋勇拼搏,迎难而上,出色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004年该区对矿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进行了较好地落实与完成。全区干群在2004的生产建设中,主动为矿分忧解难,充分发扬了开拓员工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自我加压、拼搏进取,不断提高工效、单产,最终以全年进尺2292.6米,完成矿下达2140米计划进尺的110%。为缓解全矿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今年以来,该区在对我矿的一些重要工程的施工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对8225风巷的施工中,由于该巷道属沿空作业,导致巷道压力十分大,顶底板有渗水,加之出货环节多,运输距离远,造成作业条件十分困难,面对多种不利因素,全区干群紧密地团结起来,进一步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变压力为动力,发扬了吃苦耐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通过强化现场管理,优化劳动组合,有效扭转了生产上的被动局面,4月份该巷道实现进尺210米,超当月计划40%,并于6月13号按期完成了该巷道的交接,为我矿综采面接替紧张局面的缓解送上了一场“及时雨”。
2004年该区干群本着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精神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广大员工识大体,顾大局,密切配合,精诚团结,圆满完成了矿两委下达的各项任务,为我矿的生产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学习型组织建设渐入佳境
2004,该区把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当作了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我矿的学习型组织试点单位,该区深刻感受到了抓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出了大量的丰富经验,把学习型组织建设逐步推向了深入,9月份集团公司曾组团到该区参观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情况。
该区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认真按照矿学习型组织创建总体规划,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为原则,紧紧围绕全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这个中心,积极倡导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以培育员工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中创新进取,处我超越等方面的能力为宗旨,以实现单位绩效持续、快速提升为目的,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把创建工作有效地融入到了全区生产管理中去。该区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得到了全区上下的共同广泛参与,队长以上的管理珍员均建立了个人愿景,区里还印发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实施办法手册》,设置了带有学习型组织创建标语口号的灯箱,学习刮目相看和全区历年来的荣誉榜,并在会议室内陈列了图书柜,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感染和激励员工不断地学习和进取。他们每月列出了20多道员工自测题张贴到各队,供员工利用班前、班后进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同时,本区建立并实施的“一事三思三问法”、“期望小结法”和“个人反思奶谈制度”、“工作讲评制度”和安全文化等,同全区的多项工作管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效地失去了全区的整体工作向前迈进。
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建方案,该区把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拓展到了井下,延伸到了个人,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思维,提高了认识,重塑了自我,为全区的工作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铺设了一条最终通向实现文明创建和安全生产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和相互统一的发展道路。
四、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4年该区把文明创建工作列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文明创建目标和规划: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门路于高起点,着眼于高质量,以创建文明员工和文明工程为主线,紧紧抓信建立健全各项作为活动的关键环节,使创建工作抓有力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区党政领导坚持不间断地向员工开展思想教育,职业首选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广大员工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美德,积极引导和员工认真地遵守矿规矿纪,激发了员工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使全区干群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首选和职业道德风尚。本区还积极组织职工踊跃参与矿开展的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其中在矿举办的“迎国庆、矿歌声声”歌咏比赛中,由该区参加的掘进联队,夺得了一等奖的出色成绩,反映了全区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时,该区还从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巩固和提高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入手,着力打造井下文明创建工作,把文明创建向井下延伸,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完善的实施考核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区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向前发展,推动全区整体工作逐步迈上了新台阶。2004,该区所施工的巷道。其经济、技术和安全指标,在公司和矿历次质量达标检查中,均达到或超过了矿设计要求。开拓一队施工的巷道一直是我矿开、掘区队质量的典范,在10月份开拓二队施工的II2轨道下山,也均以高质量的巷道施工标准,受到了矿上的好评。
没有辛勤的耕耘,就没有丰硕的成果,开拓区的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该区科学、规范的管理,善于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潮平两岸阔、河正一帆悬”,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异常,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区将面临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相信该区一定能以必胜的决心迎接未来的曙光。在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永立潮头。
第五篇:区粮食储备管理中心集体先进事迹
从分散简陋的低矮粮仓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粮库,从人员老化、素质较低到高效精干、朝气蓬勃的队伍,从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到扭亏为盈、国有资产逐年增值,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策的英明,也是佛山市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图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该中心党支部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党支部。
一、抓“三老”的破解,确保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功
1997年底,佛山市南海区的粮食系统亏损额达333.88万元,36个企业中有12个亏损,个别企业甚至挂亏7000多万元,资不抵债,经营运作越来越困难,“三老”问题越来越明显。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才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广大的干部职工。他们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闯出一条成功之路。从1998年上半年起至20xx年5月止,南海区共转制关停国有粮食企业36个,安置人员1710人,改革成本为5537.2万元。由于改革的步子大、效果好,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广东粮食经济》还曾做过专题报道。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改革涉及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南海区粮食部门领导多次向区政府汇报改革方案,说实情、提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心专门成立了由15人组成的企业转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其他成员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区政府委派有关部门与他们密切联系,并参与了对粮食企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在综合各种情况后,经集体研究,确定了先易后难、先工厂后粮管所、先亏损企业后盈利企业的改革思路,制定了一整套完整有序的改革方案,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为把工作做细做实,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厂、所包干,特殊问题集体研究专题解决。小组成员忠于职守,废寝忘食,本着对国家和企业负责、对干部职工负责的态度,严格按改革方案办事,按有关制度办事,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二)抓住重点,解决“三老”
“三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是国有粮食企业能否顺利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群众的情绪稳定与否,是检验改革措施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牢牢把握这两个关键,紧紧抓住重点,全力攻克难点,千方百计解决“三老”问题,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1、以人为本,妥善解决“老人”问题
1997年底,南海区的粮食系统职工人数为800多人,离退休人员人数与职工比例接近1:1,企业负担沉重。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职工吃惯了“补贴饭”、“安稳饭”,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强,加上大部分职工在粮食企业工作的时间较长,对企业的感情较深,对改革的意义理解欠深入,思想上很难一下子转过弯来。为防止工作简单化、走过场,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一方面注重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分析形势、讲清道理;
另一方面,积极与区劳动社保、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调整安置办法,在经济承受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补偿标准,依照规定尽可能对分流职工给予照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既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关停企业的干部职工情绪稳定,没有出现过激行为,没有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由于安置措施到位,思想工作到家,改革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理解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在改革的同时,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还十分注重发挥分流职工的才干,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继续做好区域性粮食收购、储备、粮食应急供应和关停企业的财物管理等工作,优先安排分流人员347人,占原在册人员总数的40%以上。对需租用粮食企业物业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流人员尽力给予照顾,并以“扶上马,送一程”的态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共以优惠价格出租店铺47间。平洲粮管所八位职工集资300多万元成立粮油公司,中心以优惠的价格将原平洲粮管所招待所场地租给他们,既解决了近30人的再就业问题,又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该公司的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
2、创新制度,成功解决“老粮”问题
“老粮”问题是困扰粮食部门多年的问题。1997年底南海区的库存粮食有50000多吨(稻谷),其中最早的是1991年入库的粮食,库存商品潜亏近20xx万元。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研究制定出《储备粮轮换基金管理制度》,每年从储备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轮换基金,专款用于储备粮轮换差价亏损补贴,力争储备粮价格稳定在安全线内,这一做法受到省、市粮食部门及农发行的肯定。从20xx年开始,该中心又打破过去储备粮轮换的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投,到20xx年底已成功向社会公开拍卖轮换储备粮23953吨,竞卖结果比底价平均高出3.21%,减少了粮食轮换亏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储备粮库存稻谷均价从1998年的90多元/50公斤下降到20xx年底的65元/50公斤,从1998年库存粮食潜亏20xx多万元到20xx年大大低于市场粮价,目前南海区储备粮价格处于安全状态,粮食工作走上了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
3、盘活资产,顺利解决“老帐”问题
改革成本能否解决,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彻底解决“老帐”问题,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决定,关停企业的所有财物未经批准不得买卖、挪用,中心对其财务进行盘存结算,指定专人设立专账进行管理,对其公章也统一管理,还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做好评估、拍卖工作,在财物处理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几年来,已累计评估、拍卖转制企业资产50多宗,拍卖收入6570万元全部纳入改革成本。转制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从15000万元下降到20xx年底的1808万元,其中所欠农行、工商行的债务已完全还清,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
(三)稳妥经营,提高效益
不断开拓粮油经营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确保粮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成功后,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抓机遇、抓发展、抓稳妥、促和谐,为搞好辖区内的粮食总量平衡和实施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中心结合实际,保留了国有独资的粮油总公司,负责辖区内的储备粮购销轮换工作,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办法》,确立以做好储备粮轮换为主导,以抓粮食深加工企业的销售为依托,开展多渠道贸易的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区内大型企业用粮的长期供应,坚持树立“金桂花”牌泰国香米的品牌形象,使销售量稳步上升。20xx年总公司购销总量为176838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20xx至20xx年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企业效益不断增长,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7%,既树立了国有粮食企业的良好形象,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抓储备粮管理,确保辖区内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把抓储备粮管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科学化管理。
(一)完善设施,建好粮库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具备现代化的储粮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完成储备任务。为了解决粮食仓库陈旧分散、仓容不足的难题,中心积极与区政府联系,争取到4000多万元拨款,在小塘新景工业区桂丹路边征地100亩,投资兴建了配套完善、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设计总容量80000多吨的粮食储备库,于20xx年初投入使用。该库按照高标准、高规划、高起点的原则进行建设,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施,整个储备库的状况在监控中心可一览无遗。该库在省内外粮食系统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目前该库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作,由区政府再投资480万元,扩建仓容11000多吨,至20xx年上半年全面交付使用后,仓容将达到920xx多吨,为南海区的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确保安全
为保证储备粮储得足、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严格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粮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把好入库粮质关,落实粮情检查制度和粮食出入库制度,加强对粮情的持续跟踪和监控,努力增加储粮的技术含量,提高科学保粮水平。中心还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不留隐患”的普查原则,精心组织每年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近年来,中心每年检查粮仓300多座次,仓库容量30多万吨,检查存粮10多万吨,实现“四无仓”100%,无虫粮100%。20xx年中心完成地方储备粮任务73530吨(稻谷,下同),省级储备粮任务11765吨,代储粮14746吨(混合粮),全年平均库存混合粮为95900多吨,是南海区历史上库存粮食最多的一年,为该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财务管理上,中心坚持实行“封闭管理、库贷挂钩、购贷销还”的信贷资金管理模式,主动接受农发行、财政等部门的检查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资金审批制度,各部门资金运作良好,做到储备粮对农发行的贷款规模常年有余,库贷挂钩良好,资金安全有效。
三、抓应急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市场稳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深入贯彻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拟定了《南海区粮食应急预案》,并经区政府审议批准施行。按照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中心常年储存大米3000吨以上,以泰国香米和国产优质米为主,可以供应全区常住人口(106万人)10天的食粮,还在全区选择了36家粮店、5家粮食加工厂、2家汽车运输公司为粮食应急点,并发给牌匾,签定责任承诺书,以确保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辖区粮食(含食油)的有效供应。南海区的应急预案及其配套措施经受住了20xx年“6.24”特大洪水等重大事件的严竣考验,保证了辖区内粮食市场的稳定,受到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表扬。
四、抓服务质量,确保军粮供应工作优质高效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军粮供应工作,将原桂城粮管所最好的仓库移交给军供站,改善了军粮的保管条件。军供站以抓好品种、质量、服务为宗旨,军粮入库严格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坚持服务到部队,并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涵。南海区驻军军粮供应点共有40多个,且地点分散,军供站的同志以做好军粮供应为己任,无论数量多少、路程远近,都及时送货上门。至20xx年底,军粮供应站共收到部队赠送的牌匾、锦旗13件,军粮供应工作得到了驻军部队的充分肯定和国家粮食局军粮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五、抓粮食队伍建设,确保粮食系统和谐有序发展
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坚持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集思广益,重大事情如中心的发展规划、粮油购销计划、干部任免、基建投资、各项管理制度等都由集体讨论决定,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中心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年青骨干,并注重关心干部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对一些干部职工反映的疾病、住房、再就业、生活补贴等问题,尽可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妥善解决。原在中心饭堂工作的郭友明同志1987年以普通职工身份退休,1994年因车祸造成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中心从关心职工的角度出发,派人协助其家属处理交通事故善后工作,为她争取到10多万元的赔偿金。为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中心参照行政退休人员标准,提高她的退休补贴,使她每月的退休费超过20xx元,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每逢重大节日中心还派人到她家中慰问,并送上慰问金。此外,中心还注重解决遗属供养问题,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深深感受到组织上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长期以来,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非常重视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的工作,仅在20xx年,就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补贴80244元,组织外出参观学习120多人次,组织离退休人员外出活动100多人次,上门慰问离退休党员168人,慰问特困人员、患重大疾病人员51人,共计慰问金10多万元。干部职工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南海区的粮食工作呈现出安全有效、规范有序、良性稳健、和谐发展的大好形势,南海区储备粮管理中心也成为广东省佛山市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