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工作规划》个人心得体会
XX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XX年5月13日,以中发【2008】9号文件下发,意味着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表现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勇气。通过认真地学习,深刻地领会,我认为这次中共中央所发的文件与以往的反腐文件相比,起点高,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而且更加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规划》更加侧重于预防
文件全文用了较大的篇幅对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进行了论述。不但提出了要加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而且强调了要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从而把廉政教育的宣传范围从以前的领导干部为主扩展到全党全社会,使得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反腐倡廉工作,大大增加了普通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改变以往那种单一说教式的教育,倡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最终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从根本上断了腐败的思想土壤。
二、《工作规划》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反腐败可以说是全世界的难题。从国家产生那天起,各类政府就从未终止过与它的斗争。然而时至今日,腐败问题还在世界各地顽强地生存着。发展中国家有之,发达国家有之;社会主义国家有之,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当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腐败现象的存在还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国家与地区腐败问题严重一点,有的时期腐败问题要少得多,这主要是不同制度的制约带来的不同结果。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人,而坏的制度也同样可以使好人变坏人。因此,可以说,遏制腐败的关键是要有较好的监督制度。
这次中央的《工作规划》,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相关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从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完善违纪行为的惩处制度、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规定以及加强反腐倡廉国家立法工作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涉及几十个制度,全方位地覆盖,尽可能地减少制度的缺失空间。特别是第一次提出把反腐败工作列入国家立法工作,将有重大的突破性的意义,有关制度适时将被列为国家法律,对腐败分子更具威慑力。而且探讨了有关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证券投资、领导干部离职和退休后的从业行为的制度,更好地延长了反腐战线。二是深化机制体制制度改革。很多腐败问题就是因为机制制度的缺失造成的。如在经济转型期,腐败案件就会较往常多一些,因为这时的机制制度漏洞较多,容易让人铤而走险。如我们粮食系统在前几年腐败案件高发,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轨期,有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才造成这种现象。《工作规划》从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这五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新形势下对相关制度的改革,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完善,彻底消除因为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腐败。
三、《工作规划》更加重视对权力的监督
失去监督的权力,往往是腐败的根源。因此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反腐的关键一环。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监督,还是废纸一张。这一次,《工作规划》特别强调了监督制约。而且特别强调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特别强调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细分了对干部人事权、司法行使权、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对财政资金和金融以及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相信这些监督措施的出台,将会对权力产生较好制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总之,这次中共中央出台的《工作规划》将对未来五年以及今后的反腐倡廉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必将使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工作规划》的逐步贯彻落实,必将进一步规范我们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净化行业的风气,逐步消灭腐败的滋生土壤。
第二篇:学习《工作规划》心得体会
中央重视百姓感受
原文:今后5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党风政风明显改进,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认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提高是此前较少提到的,这说明中央对百姓生活真实感受的重视,以此作为评价反腐工作成果的标准,另外也透露出一个信号,表明政府将要做民意测验、民意调查等,来摸清老百姓的感受。
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原文:健全党内**集中制的具体制度。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制定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实施办法,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修订《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解读:许耀桐教授说,从反腐规划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出,政府将党内**和监督作为反腐的龙头,因为制度和监督是刚性的保证,而且有很多实质性的制度,比如**集中制、地方党委任用重要干部的票决制、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都有实质性、制度性的进展,是反腐败制度的治本手段。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
原文: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着力解决**推荐、**测评及选举中的拉票贿选等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政府的行为不规范,公共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是公共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反腐败的切入点,所以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反腐败永远都不是单独针对个人的,而是要从体制上进行设计,那首先触及的就应该是人事制度,使公共权力得到有效制约。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
原文: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解读:汪玉凯认为,这么多年来反腐败与腐败的较量所取得的成绩是很大,但想解决腐败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体制制度机制层面的问题,最大程度地遏制制度性腐败、体制性腐败。如果没有这两点,反腐败就不会有实质进展,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汪教授举例,就像很多媒体宣传,干部带头骑车上班,不如让干部下去推动公车改革,再比如现在新疆试行的官员个人财产公布制度,都是制度性的改革。
转移支付情况逐步公开
原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到,要规范预算资金分配,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向社会公开预算内容和转移支付情况。
解读:汪玉凯提出,这一点也预示着一个信号,预算和转移支付要加大对社会的公开。汪玉凯说,转移支付分为常规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政府一直没有大幅度地公开,就可能导致与中央有关系的地方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如果能将这些全部公开,各个省都可以起到监督其他人的作用。对预算的公布也是一样,越透明就越不容易出现腐败。
解决反映强烈的问题
原文:重点解决物价、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解读:许耀桐教授认为,从5年规划的一些细节还可以看出,此次反腐败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都包括在这次被打击的范围之内,所以这次反腐的面非常广,并不仅仅指以权谋私等行为,而是广义的概念,统指所有权力不能为人民服务所造成的腐败。
党中央在今年初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区委统一部署,街道党工委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习了《实施纲要》。下面,我谈一下学习《实施纲要》的体会。
一、对《实施纲要》的学习认识
(一)反腐倡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实施纲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我党探索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与时俱进。它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写进《实施纲要》的指导思想,表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反腐倡廉指导作用,也表现了反腐倡廉工作随着实际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发展。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小康社会。
(二)反腐倡廉教育为先,靠制度管人
《实施纲要》强调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体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德教为先”,“修身在前”。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大量的案例表明,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思想教育要经常讲、年年讲、月月讲,反复讲,思想的堤坝绝对要严防死守。《实施纲要》强调反腐倡廉教育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有效方法和根本出路。《实施纲要》从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上提出了“四个完善”、“五项改革”、“四项制度”“三个公开”等具体要求,力求从制度上减少或遏制腐败。
(三)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形成防治腐败的系统工程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实施纲要》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和实践经验,从监督对象、环节、部位和主体提出了许多重要措施。其监督理念、监督基础、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监督手段都更为明确,也更具可操作性。贯彻《实施纲要》,必须把重点放在重点位置的权力运行监督上,监督到位、监督到点,监督出实效。
二、就个人落实《实施纲要》的几点想法
(一)坚定人生目标,提高自身修养。
坚定信念,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清正廉洁、率先垂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学习,使头脑清醒,方向明确。一是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不停歇地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不断增加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二是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一个集体整体素质的高低。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新旧更替,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推陈出新。尤其是当今,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实践证明,谁紧紧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谁就能始终处于发展的前沿。三是总结新经验。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并随着实践的丰富获得深化和创新,最终用以指导实践。比如,如何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如何使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到实处等等,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
(二)强化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线。
注重自我管理。在进行党性锻炼的过程中,自我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自律是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一是用社会公德的要求处理事务、约束自己,自觉遵守各项法令、规章制度;二是用党性标准、党的组织原则、生活的准则、规范,调整自己言行,自觉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三是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优点,摒弃缺点,不断矫正前进的轨道。
(三)正视权力内涵,树立良好形象。
把握权力的双重性,谨慎用好权。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用来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社会,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如果滥用权力,就会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社会,贻害人民。因此,正视权力的双重性,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永保人民公仆本色。
把握权力制约机制,监督用好权。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事实已反复证明,一切权力的运作都需要监督,一切权力的运作都离不开监督。因为对权力运作的监督,既具有规范与纠错作用,又具有制约和约束作用;既具有防范与保护作用,又具有惩戒和警示作用。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南湖“红船”精神,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的行使不越界、不出格。
第三篇:学习贯彻工作规划心得体会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立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功能框架,规范安全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高效运行的公共财政技术框架。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深入推行办税公开。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
以完善公司治理和优化金融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现有的关于现金交易管理方面的规定,对大额提现、大额转账和账户异常进行监控。建立和完善大额现金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制度,加强现金方面的管理,完善现金管理的目标,抓住现金管理的重点,重点监控大额或可疑现金交易,并按照法律法规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建立现金管理非现场的监测系统,提高现金管理效能。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核准制和备案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按照核准制的要求开展项目核准工作。严格规范备案管理,防止备案制流于形式,但也要防止备案成为变相审批。进一步扩大大型企业的投资决策权,积极鼓励社会投资,不断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不断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加强政府投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快开展建立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试点工作。编制政府投资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合理划分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和程序。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在实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权利、责任、义务,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实体。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加强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未设立董事会的企业逐步实行党委(党组)书记和总经理分设。中央企业的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所控制的大型子公司,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有效发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作用,使企业权力运行得到合理制衡。
第三,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工作规划》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度。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总结试点经验,推行和完善项目法人招标、特许经营招标、代建制招标的相关规定,拓宽招标领域。研究制定电子招投标办法,推行网上招投标,提高招标效率,降低招标成本。加强中央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二是进一步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继续加强监督检查,注意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落实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改革。深入推进矿业权市场化建设和改革,遏制矿业权管理领域中案件多发势头。三是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产权交易各项监督制度。严格实行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扎实推进治理产权交易中的商业贿赂工作,开展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管理职责与执行职责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府采购法》为核心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管理职责与执行职责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完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建立政府采购的资格管理制度;逐步推行电子采购制度。五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征信法制建设,制定有关征信法规。加快社会征信机构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法对征信市场进行监管
第四篇:学习中央惩防体系《工作规划》个人心得体会
学习中央惩防体系《工作规划》个人心得体会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年—2016年工作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领会,我觉得,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深入贯彻执行《工作规划》,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一句话,重在建设,贵在落实。
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我县每年都组织开展一个“主题教育”。xx年年,我们海安县委在全县县镇机关组织开展了“两治理一推进”(治理“中梗阻”、治理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推进依法行政)创建最佳服务型机关主题教育,有力地增强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促进了全县政令畅通、依法行政和经济软环境建设。今年,我县正在全县县镇机关组织开展“效能建设年”主题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今后,按照《工作规划》要求,进一步抓好教育防范,我们要有新的思路。要突出关键性。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格廉洁自律,在各种利益和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突出针对性。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突出制度性。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形成廉政教育的的制度体系,增强廉政教育的刚性。要突出创新性。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巩固和完善我县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建立的“四上机制”,即:上荧屏、上广播、上报刊、上网络。要突出继承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坚持廉政文化“六进”的同时,积极构建载体,拓展外延,丰富内容,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廉政文化进建设工地,促进各阶层、各行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进一步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法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保障性工作。就县级而言,主要是制度建设。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依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突出抓好四个层次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围绕上级制定出台的制度进行细化,制定实施意见或方案;二是要从突出的不廉洁、不规范问题入手,研究、制定廉政风险点自我防范和外部监督制度;三是要对所属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制度进行审核、把关,落实相关部门扎口管理;四是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按照省委组织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规范执行年”的要求,把制度的贯彻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等,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明确领导职责,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做到敢抓敢管,动真碰硬,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制度落实工作。特别是要深入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层面下功夫,充分发挥责任制在反腐倡廉特别是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督的关键性作用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干部的体现。近年来,海安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畅通民意、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引领思想解放,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从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多条绿色通道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生、畅通民愿,推进民主反腐进程,形成了浓厚的惠民、亲民、爱民的氛围,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小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多开门接受监督。在原有的信访举报电话、“94?1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县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受理群众投诉的渠道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在县新闻信息中心创办《海安新闻》“民生110”、县电视台创办“民生在线”栏目,建立网上举报信箱和网上回贴员队伍,组织县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民主评议,形成立体式群众监督通道。二是沉下身寻求监督。建立并实施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党代表定期约见党员制度、党员联户帮扶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5月28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实施以来,326名县人大代表积极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共征集230件意见、建议。7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畅通民意推进会议,将县人大代表征集的意见向39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交办。三是请上门建言纳谏。海安县委严格执行《县委工作规则》,规范全委会、常委会议事程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每次全委会作出重大决策时,会前,县委按照程序都把将在全委会上通过的有关意见以座谈会、寄送书面材料的方式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讨论城市、交通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时,都要邀请有关部门的总工、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并且规定有关部门必须提供两个以上可供比较的方案。县政府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政府常务会制度。从xx年12月25日的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开始,根据具体的议题每次邀请3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群众代表,迄今为止,已邀请228人次。今年6月16日《新华日报》头版“市县看点”专栏,刊登了介绍我们海安县“多条绿色通道畅达民意”的长篇报道。这个报道刊发以后,省委领导很重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冯敏刚同志当天就在报纸上提笔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作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典型”。
我们深知这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的不少工作才刚刚破题,还有不少工作才刚刚展开,更长远的工作,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我们需要不断来进行完善,力求取得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提高接受监督的认识,要坚决纠正“上级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同级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群众监督是对自己不尊重”的错误认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勇气,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向党组织如实报告重大事项,按规定述职述廉,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要进一步营造接受监督的氛围,要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内监督教育,实行党务公开,惩恶扬善,鼓励监督,对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和打击报复行为,坚决组织查处;要进一步培养接受监督的能力,真正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从来不会害怕监督,更不会拒绝监督。要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自觉接受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
四、要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动力性作用
《工作规划》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更加富有实际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必须深化改革,深入研究腐败现象发生、发展规律,预防、惩治规律,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条件。《工作规划》在这方面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包括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相关改革等。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这是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措施,也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一定要积极而又扎实地加以推进。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觉得,各项改革必须明确两个并行不悖的基本目标:一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充满活力、提高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个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有利于防治腐败、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不是好体制,不利于防治腐败的体制也不是好体制。
五、要进一步发挥纠风的抓手性作用
纠风工作侧重于遏制,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抓手。《工作规划》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当前,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要加大力度解决物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积极探索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内在规律性。“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知”来源于行,又对“行”起指导作用,并在“行”中升华。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自觉将“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推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有效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有效性。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实现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努力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实现有效性。
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积极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典型、自觉培养典型、关心爱护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典型,真正使“亮点”更亮,典型更好,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三是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充分体现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时代性。“破”是“立”的要求和前提,“立”是“破”的延伸和目的。没有“破”的胆识和创举,“立”如沙滩建塔,难于成功;没有“立”的魄力和建树,“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把领域拓展与方法、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从源头治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树立新的建设理念。要督促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继续强化“评、纠、建”一体化的政风行风评议机制。针对每个政风行风综合评议中群众反馈的问题形成《意见反馈通知书》,下达各纠风重点部门限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向社会公布。结合实际,继续组织开展“万人百企评机关科室”活动,加大评议结果的充分有效运用,提高综合评议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六、要进一步发挥惩处的震慑性作用
推进《工作规划》的落实,惩治这一手始终不能放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全县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部门严肃查处各种腐败案件。抓好办案工作,关键是坚持四条:一是要突出查案重点,在查办大案要案上下功夫。要继续突出查办违反中纪委八项禁止性规定案件、商业贿赂案件和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三项重点。二是要依纪依法办案,在提高案件质量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把依纪依法、文明安全办案的要求贯穿于案件检查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办案工作正面宣传力度,注重查办案件的社会效果。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协审、审理助辩、申诉听证制度,深入推进审理文书改革。四是要发挥治本功能,在提升办案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以大要案件调查报告、剖析报告、整改报告、警示教育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一案四报告”制度,对大要案、典型案件及有影响的案件,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案发原因及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掌握发生腐败现象的规律,提出应吸取的教训及整改建议,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努力实现查处案件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相统一。
第五篇:学习中央惩防体系《工作规划》个人心得体会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年—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领会,我觉得,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深入贯彻执行《工作规划》,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一句话,重在建设,贵在落实。
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我县每年都组织开展一个“主题教育”。XX年年,我们海安县委在全县县镇机关组织开展了“两治理一推进”(治理“中梗阻”、治理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推进依法行政)创建最佳服务型机关主题教育,有力地增强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促进了全县政令畅通、依法行政和经济软环境建设。今年,我县正在全县县镇机关组织开展“效能建设年”主题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今后,按照《工作规划》要求,进一步抓好教育防范,我们要有新的思路。要突出关键性。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严格廉洁自律,在各种利益和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要突出针对性。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要突出制度性。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形成廉政教育的的制度体系,增强廉政教育的刚性。要突出创新性。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巩固和完善我县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建立的“四上机制”,即:上荧屏、上广播、上报刊、上网络。要突出继承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坚持廉政文化“六进”的同时,积极构建载体,拓展外延,丰富内容,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廉政文化进建设工地,促进各阶层、各行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进一步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法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保障性工作。就县级而言,主要是制度建设。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依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突出抓好四个层次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围绕上级制定出台的制度进行细化,制定实施意见或方案;二是要从突出的不廉洁、不规范问题入手,研究、制定廉政风险点自我防范和外部监督制度;三是要对所属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制度进行审核、把关,落实相关部门扎口管理;四是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按照省委组织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规范执行年”的要求,把制度的贯彻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等,以铁的纪律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明确领导职责,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做到敢抓敢管,动真碰硬,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制度落实工作。特别是要深入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层面下功夫,充分发挥责任制在反腐倡廉特别是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督的关键性作用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干部的体现。近年来,海安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畅通民意、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引领思想解放,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从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多条绿色通道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民生、畅通民愿,推进民主反腐进程,形成了浓厚的惠民、亲民、爱民的氛围,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小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多开门接受监督。在原有的信访举报电话、“94?1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县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受理群众投诉的渠道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在县新闻信息中心创办《海安新闻》“民生110”、县电视台创办“民生在线”栏目,建立网上举报信箱和网上回贴员队伍,组织县政府政风行风监督员民主评议,形成立体式群众监督通道。二是沉下身寻求监督。建立并实施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制度、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党代表定期约见党员制度、党员联户帮扶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5月28日,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实施以来,326名县人大代表积极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共征集230件意见、建议。7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畅通民意推进会议,将县人大代表征集的意见向39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交办。三是请上门建言纳谏。海安县委严格执行《县委工作规则》,规范全委会、常委会议事程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每次全委会作出重大决策时,会前,县委按照程序都把将在全委会上通过的有关意见以座谈会、寄送书面材料的方式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讨论城市、交通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时,都要邀请有关部门的总工、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并且规定有关部门必须提供两个以上可供比较的方案。县政府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加政府常务会制度。从XX年12月25日的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开始,根据具体的议题每次邀请3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群众代表,迄今为止,已邀请228人次。今年6月16日《新华日报》头版“市县看点”专栏,刊登了介绍我们海安县“多条绿色通道畅达民意”的长篇报道。这个报道刊发以后,省委领导很重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冯敏刚同志当天就在报纸上提笔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作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典型”。
我们深知这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的不少工作才刚刚破题,还有不少工作才刚刚展开,更长远的工作,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面,我们需要不断来进行完善,力求取得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提高接受监督的认识,要坚决纠正“上级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同级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群众监督是对自己不尊重”的错误认识,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逐步养成一种在监督之下工作、生活的习惯;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勇气,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向党组织如实报告重大事项,按规定述职述廉,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要进一步营造接受监督的氛围,要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内监督教育,实行党务公开,惩恶扬善,鼓励监督,对各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批评和打击报复行为,坚决组织查处;要进一步培养接受监督的能力,真正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从来不会害怕监督,更不会拒绝监督。要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自觉接受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四、要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动力性作用
《工作规划》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工作,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更加富有实际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工作规划》贯彻落实,必须深化改革,深入研究腐败现象发生、发展规律,预防、惩治规律,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条件。《工作规划》在这方面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包括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相关改革等。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这是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措施,也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一定要积极而又扎实地加以推进。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觉得,各项改革必须明确两个并行不悖的基本目标:一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充满活力、提高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个是要有助于促进构建有利于防治腐败、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发生的体制机制,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体制保障。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不是好体制,不利于防治腐败的体制也不是好体制。
五、要进一步发挥纠风的抓手性作用
纠风工作侧重于遏制,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抓手。《工作规划》要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当前,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要加大力度解决物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积极探索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内在规律性。“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行”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知”来源于行,又对“行”起指导作用,并在“行”中升华。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自觉将“知”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推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有效开展。二是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有效性。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实现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努力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实现有效性。
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中,要注意抓住重点,积极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典型、自觉培养典型、关心爱护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典型,真正使“亮点”更亮,典型更好,充分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三是要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充分体现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的时代性。“破”是“立”的要求和前提,“立”是“破”的延伸和目的。没有“破”的胆识和创举,“立”如沙滩建塔,难于成功;没有“立”的魄力和建树,“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把领域拓展与方法、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从源头治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关系,树立新的建设理念。要督促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继续强化“评、纠、建”一体化的政风行风评议机制。针对每个政风行风综合评议中群众反馈的问题形成《意见反馈通知书》,下达各纠风重点部门限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措施向社会公布。结合实际,继续组织开展“万人百企评机关科室”活动,加大评议结果的充分有效运用,提高综合评议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六、要进一步发挥惩处的震慑性作用
推进《工作规划》的落实,惩治这一手始终不能放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积极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全县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执法部门严肃查处各种腐败案件。抓好办案工作,关键是坚持四条:一是要突出查案重点,在查办大案要案上下功夫。要继续突出查办违反中纪委八项禁止性规定案件、商业贿赂案件和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三项重点。二是要依纪依法办案,在提高案件质量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把依纪依法、文明安全办案的要求贯穿于案件检查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加强对办案工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办案工作正面宣传力度,注重查办案件的社会效果。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全面协审、审理助辩、申诉听证制度,深入推进审理文书改革。四是要发挥治本功能,在提升办案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以大要案件调查报告、剖析报告、整改报告、警示教育报告为主要内容的“一案四报告”制度,对大要案、典型案件及有影响的案件,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案发原因及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掌握发生腐败现象的规律,提出应吸取的教训及整改建议,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努力实现查处案件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