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16:0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篇: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返 回--

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广州市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翟广华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数据通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模拟电视业务之外,还陆续开通了数字电视等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增值业务,大大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有线电视网正逐步向宽带综合业务网的方向演变,业务多元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广电运营商带来了商机。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服务已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促使广电运营商改变经营模式,即从传统的面向网络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变到面向客户的经营模式。广电企业希望由内部做起,缩短流程作业时间,快速反应市场与客户需求,有效监控工作进度,加强内部信息沟通传递效率,分析流程作业成本与死角,减少不必要的岗位设置,从而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决策反应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广电网络企业使用的是传统的信息系统,这类信息系统是事务处理系统,是面向企业内部功能的、面向单一业务设计的业务管理系统,不是面向客户和市场的综合的业务管理系统。这些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客户视图,不能对客户分类管理和个性化营销。最主要的是业务流程固化并分散在各个分立的系统中,无法实现全局性的流程变更。工作流技术为工作流自动化和构建流程应用提供基础平台,实现了流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支持业务流程的分析和规范化定义以及业务单元的自动组装,降低了复杂流程应用的开发难度,提高了应用系统的管理效率。

二、工作流技术介绍

工作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作任务在多个人或者单位之间的流转。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这种流转表现为信息和数据在多个人之间的传送。根据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 li tion,WFMC)的定义,工作流就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IBM Alma den 研究中心给出的工作流定义是:“工作流是经营过程的一种计算机化的表示模型,定义了完成整个过程需要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对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定义、步骤间的执行顺序、条件以及数据流的建立、每一步骤由谁负责以及每一个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工作流管理是业务支撑系统的骨干,也是 BOSS 系统里一个核心模块。本系统把所有的广电业务的业务流程图处理定义成工作流模板。客户统一在前台办理业务,工作流引擎根据业务类型等条件依据其内部已经激活的工作流模板创建工作流实例并调度管理实例的运行。

要实现企业业务处理流程的灵活调整,必须确保在业务模型中,将业务处理流程的定义(过程逻辑)和业务功能的实现(应用组件)相分离。业务流程的调度作为一个系统级的功能模块,将各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功能,按照实现定义好的过程逻辑串接在一起,实现业务的端到端的处理。当业务的处理流程需要进行调整时,只需要重新定义过程逻辑,就可以方便地完成整个流程的改变。

在工作流模型中,我们通过过程模板完成独立于业务实现的流程定义;通过将具体的工位抽象成环节,保证过程模板的定义与具体业务请求内容无关;通过定义工位与环节的映射关系,支持在具体的过程实例调度过程中系统的自动识别处理;通过过程实例实现对于某个具体的业务请求的个性处理。

企业业务处理流程的计算机形式化的描述称为过程模板定义。一个完整的过程模板的定义,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描述:

过程逻辑:由一系列的环节和环节之间的串并行转换顺序构成。

组织结构:参与业务处理流程的组织 / 角色 / 员工数据。

信息基础设施:参与业务处理流程的业务系统和应用程序。

工作流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与组织机构和 IT 设施之间交互:(1)人工处理,通过派发工单到相应的工位,工位的员工收到工单在信息系统的协助下完成工作。(2)自动激活,直接调用一段应用程序,完成相应的任务。

图 1 工作流三维模型图

三、基于工作流的广电网络 BOSS 架构

广电 BOSS 覆盖了广电网络全业务(包括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宽带数据等)的管理功能,并且充分融入最新的经营理念及客户管理的思想,建立统一的客户资料中心和综合业务支撑平台,通过统一共享的全客户视图,将相关业务子系统有机的联系成整体。

图 2 以工作流为基础的广电网络 BOSS 系统架构图

广电 BOSS 系统的功能架构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用户接入平台、业务管理及开通、接口管理、工作管理、数据管理、IT 基础平台。其中接口管理主要是负责内外其他系统的接口。广电 BOSS 系统将工作流平台作为系统底层的支撑平台,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定义和管理。图中工作流平台通过消息总线对数据管理、工作管理和业务管理内的各个模块功能进行调度。

广电 BOSS 系统采用组件、框架技术,按照 ‘ 组件 '——‘ 框架 '+ 消息总线的方式来设计和实现。这种模型是从以往的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等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工作流引擎主要起对象总线的作用,对于综合营业和帐务系统等外围系统,工作流引擎通过定义标准的数据和应用调用规范,实现外部接口职能,完成外部应用的集成。具体工作中,工作流引擎通过消息机制来完成组件间的通信:如某个组件发出一个消息,由工作流引擎的消息监控程序来捕获此消息,再通过工作流引擎预先定义的消息规则,对这个消息进行解释,最后再执行这个消息,并将消息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发出消息的组件。

四、广电 BOSS 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广电正在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业务流程的调整,因此,在实施信息系统的时候,业务流程多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 BOSS 系统中引进工作流技术,将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进行分离,允许用户根据现时情况,调整业务流程,即可实现可配置,满足当今市场

竞争的需求。

广电企业受理客户的请求,形成客户订单。工作流引擎根据订单内容寻找匹配的过程模板创建过程实例,解释过程逻辑,管理订单在环节层面上按照预先定义的工作流程流转,订单流在到达某一个环节时按照环节对应的工作类型寻找对应的具体工位,派发工单,通过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的协同激活客户的订单,最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通过工作流技术,可以对广电进行企业业务流程规划,业务流程的设计和建摸。公司的业务主要有:报装、迁移、增加终端、暂停、开通、销户、退费、缴费、用户资料变更。图 3 为用工作流为报装业务受理建立的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 3 报装业务受理的典型流程示意图

以下是基于工作流的订单和工单在广电 BOSS 中的应用:

1、订单生成订单工作流由营业员或代理商发起,营业员收到新装、改号、地址搬迁等业务申请后,在营业受理进行业务受理,生成客户订单发起工作流。订单生成指将来自各个途径的业务受理申请等转变为系统订单实例的过程。支持从多个途径生成订单。包括从客户服务直接录入等。

订单信息生成或接收,业务受理需要对订购产品/服务资源确认。服务资源确认有两种方式:人工确认,或通过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进行确认,由于一些业务是需要进行资源查询。该系统负责的环节,主要包括工单管理中心(程控施工、测量施工、外线施工、数据局施工等工单处理部门)、网管中心、数据网管中心、计算机中心的等相关工位对应的应用软件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生成具体的工单。

2、订单分解

订单分解是指把针对组合产品的总订单在系统内分解为针对单个产品、单个客户的子订

单,每个子订单对应其独立的订单流程。只有针对组合产品的总订单才需要进行订单分解。分解订单由BOSS系统的订单调度模块进行处理,支持订单分解规则的定义和维护。

订单分解信息:总定单信息、子定单信息、订单执行人员、完成时间。

分解规则信息:规则标识、规则描述、规则类型、规则定义、规则生效时间、规则失效时间等。

3、订单撤单

对正在执行中、未执行的订单执行撤销动作,对订单的撤销必须经过审批,订单撤销应该有相关流程控制,订单的撤销应该有记录。

a、客户撤单申请。

b、撤单申请审批。

c、费用计算。

d、撤单确认,受理回执生成。

e、生成工单并送相关部门处理。

订单撤单,可能会存在由于资源不足所引起的情况,订单的撤单,可以是由客户发起的,也可以是由广电企业内部发起的。

4、工单调度

工单调度指按工作流模板定义的流程对工单进行调度执行的过程。工单调度支持,按不同区域/不同业务/不同业务受理渠道/客户等级进行业务流程配置。工单调度时,需要根据工单当前的状态以及当前环节的处理情况而定,当出现异常时,可以进行相应的人工调度处理。

工单调度模块不断地、并发地从各个环节的待处理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依据设定的规则、客户定单的性质和上一环节的业务处理情况,将此任务调度至给下一环节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该模块自动在后台运行。

5、工单竣工

工单竣工,即订单产生的工单全部回笼,进行订单完成处理。

a、提供自动和人工竣工模式。

b、支持对资源占用情况的复核,对原预占资源进行实占。

c、记录和更新业务相关工单的处理状态。

d、支持业务全过程的审计。

支持对订单相关业务资料的增加/删除/修改,并记录相应日志。

6、工单跟踪

工单跟踪是对订单进行的流程化管理和监控。包括各环节流程监控,处理超时告警等。

订单信息查询、订单处理状态及环节查询、订单分解信息查询、订单历史信息查询、订单处理环节流程监控和处理超时告警、能对订单处理流程各环节的跟踪信息和方式进行定义。

实时地跟踪在订单调度队列中流动的订单,实时监控和掌握好订单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正

常和异常状态,并提供详实的信息反馈给生产调度模块、以便订单生产能正常、有序、高效的进行。

7、工单合并

工单合并是指把从总订单中分解出的单个产品的子订单进行合并的处理、只有针对组合产品的子订单才需要进行订单合并。

订单合并信息:总定单信息、子定单信息、订单执行人员、完成时间。

五、结论

在广电BOSS中引进工作流技术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业务可配置能力,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工作流技术是在“业务流程”多变的这样一个环境中成功实施信息系统所必需的一个技术。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针对广电现有的系统进行合理化改造,解决了现有系统的多版本、异构、分散等历史积累问题,实现企业过程管理和过程控制以及系统间的自动协同合作,通过工作流技术满足企业业务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广州市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南 368 号

邮编: 510300

邮箱: maywide@revenco.com

电话:(86 20)87116979

传真:(86 20)87116788

网址:

--返 回--

第二篇: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规划方案

阅读:11评论:0作者:莫问奴归处发表于2010-04-12 22:02原文链接摘要随着3G技术和相关业务的成熟,3G商用已被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上了日程表,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规划方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描述了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和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原则,并提出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规划方案。

一、前言面对即将来临的3G时代,除了关注通信网络技术的变化外,还应该考虑3G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要全局考虑业务需求和业务发展趋势,兼容和保持原有业务的开展和完善。系统建设必须符合3G业务的特点,按照3G业务的发展要求,实现系统的平滑演进。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融合了BSS与OSS,面向客户是统一的;面向运营商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BOSS系统以客户服务、业务运营和管理为核心,以关键性事务操作(客户服务和计费为重点)作为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二、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现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激烈竞争,现有的BOSS系统的建设已经在移动新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反应速度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现在BOSS系统很多采用“分布模式”,系统的封闭性比较强,开放性比较差。其不足表现在:平台建设过度分散,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不仅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业务管理过度分散,不仅不利于企业经营思想的统一和经营策略的及时贯彻,而且,管理权力过分分散也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数据资料过度分散,导致决策分析缺少真实、充分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系统设计过度分散,计费、营业、客户服务、决策支持、客户关系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分开建设,没有统一的平台,缺乏统一规划。BOSS系统是面向个人客户的支撑系统。目前,电信业务支撑系统三大核心流程的帐单流、定单流和服务保障流还没有完整的实施方案和解决办法,从需求和发展的角度看亟待提升。客户服务和资源管理两方面的功能需要加强。目前,客户服务依然是BOSS的弱项,由于前期业务需求并不是十分成体系成套路,很难建立完整的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先进的BOSS系统,对于更有效地方便企业的管理,改善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3G运营支撑系统功能3G发展初期的业务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2G与3G业务捆绑和组合营销应该是业务支撑系统首先需要支持的。虽然3G业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3G业务的支撑体系仍主要包括:采集、计费、结算、帐务、营业和客户服务等部分,系统的体系架构和流程处理总的来说无根本性变化。3GBOSS相对与2GBOSS系统只是在计费、结算、帐务处理上需提供的功能更为强大,软件设置更为复杂。计费流程有一定变化,但并无本质性的差别。3GBOSS系统将具备复杂的价格体系、复杂的优惠打折体系、与内容提供商等多方的复杂结算体系。同时,在系统处理方面将更加快速等特点。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从各种业务的采集源读取服务使用记录;(2)计费:完成各种业务的计费处理,主要包括多种业务的服务使用记录的预处理、费用计算等;(3)结算:针对不同业务完成相关的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以及异地业务结算,同Sp之间的结算;(4)业务管理:根据业务管理需求,完成资源管理、资费管理、客户管理、业务统计等管理工作;(5)综合帐务:对客户的帐务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

四、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原则3GBOSS系统要求“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各种客户化定制服务”。实现统一界面、统一平台、统一服务、统一标准和统一质量要求;具有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新业务、新服务的开展;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继续保持BOSS三层架构、统一平台和统一数据的架构体系。综合实现集团客户支撑、渠道管理和营销服务功能。继续提升系统的准确性、灵活性、实时性,保持快速业务开发的优势。实现系统数据模型、业务功能模块、对外接口的扩展和标准化,为业务支撑网络化和产品化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其他系统互动,优化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的流程,实现市场拓展、主动营销、主动服务等商业职能。实现流程可配置和业务可配置,提高系统本身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对新业务、新需求支撑的响应速度,满足3G商业模式和业务的发展。

五、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规划方案1.3G BOSS计费系统方案BOSS系统的核心是计费、帐务、结算和营业。其中受3G影响最大的是计费系统,空中接口的QoS和LOCATION成为计费要素。应用计费范围除了目前的WAp、ISMG、MMS、彩铃外,还会扩展到更多的以多媒体业务为代表的新的数据业务,规划方案《3G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规划方案》。虽然计费系统的复杂性会增加,但客户对于计费和帐务系统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对一些业务的实时性要求还将不断提高。特别是有些信息不仅要满足终端客户的实时性帐务查询需求,也要满足合作伙伴的一些实时帐务信息查询需求。随着价值链的复杂和以Sp为代表的合作伙伴的增加,结算系统所要求的功能也会提高。3GBOSS计费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可分为3个域:电路域(CSdomain)、分组域(pSdomain)和增值应用域(Service domain:MMS/LCS/K-JAVA等)。3个域分别产生相应的CDR话单,传送到计费系统,满足对接入计费、内容计费、漫游计费等3G计费的要求。图1 3GBOSS计费体系结构电路域MSC/GMSC产生CDR后,发送给计费系统作后续处理;分组域GpRS服务支持节点/GpRS网关支持节点(SGSN/GGSN)产生CDR后,经计费网关功能体(CGF)发送给计费系统作后续处理;增值应用域由各业务网关/业务平台产生CDR后,发送给计费系统作后续处理。如MMS的CDR由MMSRelay/Server直接传送到计费系统。从目前计费系统的发展来看,计费系统是一套随着业务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系统。因此,待将来3G取得快速发展时,BOSS系统也应该再进行同步升级和改造。而且,从目前情况看,3G将来的需求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目前就建立较大规模的或单独的3G支撑系统是不现实的。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目前实际,可提出如下两种建设方案。方案一:在2G计费系统基础上对各个模块进行改造,对硬件设备扩容,使其符合3G业务需求。3G计费帐务融入2G的BOSS系统中,由融合后的综合计费帐务系统实现话单采集、话单处理、批价、计费、结算、帐务处理等功能,由综合系统出综合帐单。该方案需要对现有2GBOSS系统的各模块进行改造。这对现有的BOSS系统影响较大,但该模式比较符合BOSS系统将来的发展趋势。该方案可利用现有的BOSS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硬件扩容,需要对现有软件进行改造,主要对话单的采集及话单的预处理部分,计费和帐务模块将根据新的规则进行扩充。方案二:建立独立的3G计费系统,完成3G网络承载业务的话单采集、计费处理的功能,然后,将批价后的话单给2G计费帐务系统,由2G计费帐务系统出综合帐单。该方案将单独建设采集、计费模块,对现有的BOSS系统影响较大。首先减少对现有BOSS系统的改造程度,另外,考虑了一定的系统集中建设的原则。该方案只增加3G业务的采集及计费系统的软、硬件平台,3G业务的结算及帐务处理利用现有的2GBOSS系统的软、硬件平台。以上两个方案在系统建设总投资上的差异不大。在初级阶段,主要考虑对现有BOSS系统的影响较小,能适应BOSS系统未来发展趋势。未来BOSS系统将包含3G业务的计费、结算、帐务的功能。在3G建设初级阶段,应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BOSS系统改造工程,增加和完善相关的功能模块,使之满足3G初期的简单业务需求。随后,结合3G网络建设的推进,逐步实施新的BOSS系统工程,使之具备支撑3G业务和商务模式的能力。建议对DSMp系统网关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对3G新增业务的内容及流量计费。具体的实施方案待相关规范出台后再做调整和进一步完善。2.经营分析系统方案经营分析系统(BASS)作为分析型的CRM,是与操作型的CRM相互动的构架。它将来自BOSS、OA等系统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通过采用ETL(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工具)、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分析和前端展示等技术,进行客户、大客户、业务发展、服务质量、收益、竞争、营销、新业务、合作服务方等全方位综合分析,为运营商适时推出新业务和新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经营分析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将提供包括经营分析、财务/预算分析、管理绩效分析等分析功能在内的决策支持手段。随着经营分析系统的建设,以BOSS生产数据为主的业务数据通过清洗和整理,初步形成企业运营管理和统计分析的平台。话单等数据的获取是通过业务系统将接口数据按要求加工处理形成文件,并将文件放至指定的位置。经营分析系统负责到制定目录提取并完成ETL余下的所有工作。帐务信息、历史记录信息等则通过开放数据库接口的方式获取。需对该系统进行扩容,将BOSS中有关3G系统的数据提取到经营分析系统中。经营分析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系统。经营分析系统的建设、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企业级数据仓库与发展的过程。随着支撑网中网管系统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更多的生产数据将补充进来,作为企业领导分析、决策的依据。根据3G的发展用户数和业务需求,3G的经营分析系统考虑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容,完善系统相应分析功能。建设步骤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现有的经营分析系统进行扩容升级,增加相应模块,提高现有经营分析系统分析能力,以支撑对3G经营分析功能。第二阶段:3G用户数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时,根据集团公司的相关精神及规范要求,并结合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对现有的经营分析系统进行升级。3.客户管理系统方案客户管理系统由三层系统架构组成,包括统一接触平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主要完成统一客户接触平台、客户管理、客户服务、工作流管理、营销管理、经营分析结果的反馈应用、客户管理系统统计、系统管理等功能。3G系统开通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扩容,把重要的3G客户资料纳入到客户管理系统中,并在业务受理或处理流程执行中,将业务开通、业务修改、帐务调整、计费调整等信息提交给BOSS系统,并检测其执行情况,以完成整个业务处理过程。通过统一客户资料平台,客户管理系统与BOSS系统实时同步,共享部分信息资源。评论:0查看评论发表评论找优秀程序员,就在博客园最新新闻:·亲身体验ipad七宗罪(2010-04-13 16:46)·支付宝公司:“随时献给国家”被严重误读了(2010-04-13 16:40)·联想未来可能被收购(2010-04-13 16:37)·甲骨文CEO埃里森:硅谷最张扬最具争议的CEO(2010-04-13 16:19)·Windows 7Sp1泄露版或含恶意软件(2010-04-13 16:17)编辑推荐:Visual Studio 2010网剧第二集《让爱延长》网站导航:博客园首页个人主页新闻闪存小组博问社区知识库

第三篇:云计算技术在广电网络运维支撑系统(OSS)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广电网络运维支撑系统(OSS)的应用

【摘要】 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网络公司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网络本身的质量上,更加体现在运维系统对市场、客户以及服务的全面支撑能力上。云计算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引领信息产业创新的的关键性技术和关键手段。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广电网络公司运维支撑系统(OSS)对提高网络运维支撑能力、提升广电客户网络体验、提高网络运维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云计算 广电网络 运维支撑系统 应用

OSS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运维支撑系统,它是一个自动化以及高性能的业务引导、修复以及开通运行的支撑系统,利用OSS可以给用户提供各种各样并且稳定可靠的业务。随着消费者对网络有了更大的需求,这对于目前的计算构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而云计算模式不仅仅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而且在系统的快速弹性扩展方面也占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OSS中,这是目前我国IT界研究最热门的问题之一。

一、云计算技术及其特点

维基百科对云计算是这样定义的:云计算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以及信息都可以按照所需要的服务提供给计算机或者是其他的设备。云计算描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而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具备的本质特征,即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特性,高扩展性,用户友好性,良好的管理性。云计算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计算资源集成提高设备计算能力。云计算把大量计算资源集中到一个公共资源池中,通过多主租用的方式共享计算资源。虽然单个用户在云计算平台获得服务水平受到网络带宽等各因素影响,未必获得优于本地主机所提供的服务,但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角度而言整体的资源调控降低了部分地区峰值荷载提高了部分荒废的主机的运行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布式数据中心保证系统容灾能力。分布式数据中心可将云端的用户信息备份到地理上相互隔离的数据库主机中,甚至用户自己也无法判断信息的确切备份地点。该特点不仅仅提供了数据恢复的依据,也使得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失去目的性而变成徒劳,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3)软硬件相互隔离减少设备依赖性。虚拟化层将云平台上方的应用软件和下方的基础设备隔离开来。技术设备的维护者无法看到设备中运行的具体应用。同时对软件层的用户而言基础设备层透明的,用户只能看到虚拟化层中虚拟出来的各类设备。这种架构减少了设备依赖性,也为动态的资源配置提供可能。(4)平台模块化设计体现高可扩展性。目前主流的云计算平台均根据SPI架构在各层集成功能各异的软硬件设备和中间件软件。大量中间件软件和设备提供针对该平台的通用接口,允许用户添加本层的扩展设备。部分云与云之间提供对应接口,允许用户在不同云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类似功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集成了计算资源,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之一。(5)虚拟资源池为用户提供弹性服务。云平台管理软件将整合的计算资源根据应用访问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包括增大或减少资源的要求。因此云计算对于在非恒定需求的应用,如对需求波动很大、阶段性需求等,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在云计算环境中,既可以对规律性需求通过事先预测事先分配,也可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实时公台调整。弹性的云服务可帮助用户在任意时间得到满足需求的计算资源。(6)按需付费降低使用成本。作为云计算的代表按需提供服务按需付费是目前各类云计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用户而言,云计算不但省去了基础设备的购置运维费用,而且能根据企业成长的需要不断扩展订购的服务,不断更换更加适合的服务,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二、OSS系统的理论依据及其系统功能模型

2.1 OSS系统的理论依据

OSS是支撑电信相关网络的网络规划、开通以及运行,并保障网络正常、经济、可靠以及安全的信息系统的总称,包括了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开通系统、服务保障系统、运维流程管理系统、网络优化系统以及增值业务网管系统等等。

2.2 OSS的功能模型

1、运维支撑系统的功能模型

OSS的功能视图的设计一般是从网络运维流程的角度来描述运维支撑系统要实现的目标,功能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

2、OSS系统功能简介

OSS横向继承了资源管理与运营、服务管理与运营以及客户支撑的划分方法,其中包括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管理,资源管理与运营,服务管理与运营以及客户支撑。

(1)基础管理层:实现对综合事务管理、文档以及案例管理、运维流程的定义、建模以及流程状态的跟踪管理、系统管理、运维管理以及合作伙伴管理。(2)资源管理层:主要是实现面向业务开通的资源就绪功能、资源开通与资源调度功能、资源保障功能、资源分析功能以及资源规划功能等。(3)服务管理与运营层:主要是实现面向服务就绪域、开通域、保障域和和规划域提供覆盖全业务服务的支撑功能,包括服务就绪、服务开通、服务保障、服务分析以及服务规划功能。(4)客户支撑层:这一层次的产品管理与订单管理属于BSS层面功能,OSS层面注重与他们的交互接口。客户保障是提供客户层的保障管理,实现客户的SLA管理;客户分析是从网络视角提供对用户行为、客户特征等阶段性及趋势分析。

三、云计算在广电网络运维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在广电运维支撑系统中引入云计算技术之后,它由原来的独立建设、分散维护模式,发展成为运维支撑系统的集约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也从原来的总部和省分两级换成总部一级统一建设,这样不仅减少了建设成本,实现了效率提高,而且还减少了管理以及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同时,它还使得管理得到提升,通过系统进行数据集中,实现统一管理,进而能够提升管理能力。

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运维支撑系统的平台统一、提高专业性;还可以将资源统一,并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空分、时分”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并且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实现按需分配,提高管理的水平。而且,由于资源和平台得以统一,所带来的管理以及运维支撑方面的高效率也是不言而喻。

不过,运维支撑系统的升级和改造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互联互通、保护投资以及充分利旧的原则。我们应该要考虑目前广电的现状,透过引入云存储管理系统、虚拟化改造以及云计算管理平台来实现统一的系统资源管理,逐渐实现从竖井化到统一支撑的过渡,并从原来的独立建设、分散维护模式逐渐发展到集约化的运营管理。

而且,OSS系统的构成非常的复杂,所以我们在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到OSS系统中的之后,应该引入合适的云平台试验,首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以及有共性的系统,比如电子运维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工作流程中的数据之间会有交互。然后根据试验的结果,再对OSS系统中的其他系统进行改造,进而实现OSS基础平台向云平台的稳步转变。

基于广电网络运维支撑系统的现状以及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云计算技术在网络运维支撑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服务器虚拟化,另一个方面是存储虚拟化。

1、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也就是将服务器上所拥有的物理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映射成为一种虚拟资源。而且这些虚拟资源从操作系统的使用以及应用的使用上应当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就可以在同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独立的操作系统以及相互之间独立的应用。而且服务器上所拥有的资源都可以被这些应用环境共享。将服务器配合其他诸如工作负载管理等技术还可以让服务器在满足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的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利用服务器的物理资源。

目前,网络界已经有很多种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讲,各个厂商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划分为硬件物理分区、逻辑分区、虚拟机以及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而且每一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在采用云计算技术的过程中,安全策略也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对象,我们可以将功能区分为3个安全区域,分别是应用服务器区、中心采集区、Web服务器区。这三个区域的管理是一致的,为了保证其安全性,还要将其进行物理分开,并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域划分。将不同运维支撑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服务器整合在一个区域内,并且在这三个区域之间形成一种有效并且方面控制的策略限制,加强对核心系统的安全保障。

2、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的意思就是将分散的、不同品牌或者是不同级别的存储产品统一到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存储池下,给用户看见的不再是一个孤立而且分散的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用户管理的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再是一个一个具体的系统。通过这种在物理存储系统以及服务器之间增加一个虚拟层。使用者只需要和逻辑存储打交道,而存储硬件的增减、调换、分拆、合并对使用者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对于存储的管理者来说,存储虚拟化的引入,使得存储管理变得更加统一,而且管理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同时,在构建云计算资源池之后,很多的异构设别都被纳入到统一管理域内,需要通过集中的资源池管理平台,优化现有的管理工作,让有限的人力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的方式来支撑更大规模的系统维护。

四、广电网络运维支撑系统中的综合网管系统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针对网络运维支撑中的综合网管系统系统,因为每一个系统涉及到的功能和重点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引入云计算技术时所采用的方案也有所区别。

(1)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全专业网络运行时间集中实时监控,实现网络、业务以及客户这三个层面的“看得见”,其重点建设能力包括管理者视图,包括网络概况监控、重点实现应急场景、实时性能监控以及重大活动场景监控等等。综合监控系统中告警数据管理模块并行处理的最小粒度是告警源,这个系统引入云计算技术主要就是考虑到laaS资源池的部署问题。(2)综合资源系统。综合资源系统实现对全网各专业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支撑业务快速开通,网络资源高效调度,实现对网络的可控制性,它重点建设能力包括建立全专业网络资源库,建立跨专业资源关联关系等等。综合资源管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GIS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根据综合资源管理系统要求,可以应用x86平台实现。在存储中,综合资源系统是典型的OLTP应用,没有大量的非结构化文档存储,可以采用传统SAN设备。(3)综合分析系统。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类网络运行指标数据,进行端到端的业务分析,确保网络质量短板“抓得住”,其重点建设能力包括数据统一收集存储以及业务质量分析等等。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承载了网络统计数据中心的职责,从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存储层面设计了数据仓库以及ODM-DB,由这两套数据存储体系共同构成了网络通缉数据中心。对于综合分析系统来说,数据库服务器上主要采用的就是UNIX小型机方案为主。因为综合分析系统中的数据量非常的大,而且针对数据分析通常也是采用OLAP形式,随着数据量的不断持续上升,后续的系统性会慢慢降低,所以要考虑云数据库的并行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运维支撑系统对于广电系统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全面的建立起统一的运营服务模式,逐步的实现同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以及统一管理。整合属地分散运营的广电网络,建立开放的业务平台,提供第三方的业务开放接入,在原来的广电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下,通过对OSS系统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提升广电业务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而且,云计算是强调集中化、跨系统的优势以及应用平台资源的分层耦合管理,这和传统的烟囱式的系统建设与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为系统建设以及运维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云平台,需要在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变革。

总之,云计算的引入不应该影响到目前的运维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就是在保证目前网络运维支撑系统质量的前提下再来进行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云计算的引入要充分的保护运维支撑系统的现有投资,不能够盲目的追求云计算平台规模,要与支撑系统的现状紧密结合。

参 考 文 献

[1] 陈滢.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0

[2] 黄舔.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下的海量数据处理分析与优化[D].湖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3] 林华明,徐青,罗琛.三网融合下新业态电视技术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年06期

[4] 裴健丰.云计算在广电媒体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4期

[5] 樊华.基于资源池的资源聚合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6] 王力劭,周毅.云模型与多媒体全业务平台的结构安全特性[J].电视技术,2009年10期

[7] 郝伟.湖南移动网管集中云存储平台搭建与测试[D].湖南:中南大学,2010

[8] 房秉毅,张云勇,徐雷.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安全浅析[J].移动通信,2011年09期

第四篇:水利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其在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精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水利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其在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

作者:杨宁 杨明祥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05期

0 引 言

第五篇:基于EPON+EOC技术构建广电综合业务宽带接入网

基于EPON+EOC技术构建广电综合业务宽带接入网

您是第1094位浏览者

摘要:基带传输与同轴Wi-Fi技术已经进入商用阶段,不少地方正进行试点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

越来越多的EPON+EOC网络。

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接入部分(最后一公里)存在严重的带宽“瓶颈”。接入部分两头目前已跨入吉比特级以上的速率,如用户端广泛使用的PC内部传送的速率已达到吉比特速率;而作为接入部分的另一头,城域网或骨干网的每波长速率也已达到2.5~10Gbit/s,它们比接入部分高出至少3个数量级。随着三网合一的推行,突破接入网瓶颈变得越来越迫切,只有突破接入部分的带宽“瓶颈”,才能使整个网络有效发挥宽带的作用,真正推动各种业务的发展,给运营商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技术上讲有三种方式突破接入网瓶颈,一是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二是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纤到户(FTTH);三是高速无线接入。EPON是基于吉比特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技术,继承了以太网的低成本

和易用性以及光网络的高带宽,是实现FTTH众多技术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随着EPON国际标准——IEEE802.3ah在2004年正式发布,EPON的产业联盟已经吸引了众多厂商的积极参与,从EPON的核心

芯片、光模块到系统,EPON的产业链已经日趋成熟。

1、EPON技术及特点

(1)EPON的发展

光纤接入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光网络(AON,ActiveOptical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 Network)。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它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可节省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目前基于PON的实用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其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具

体如图1所示。

图1

APON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因此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

问题,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为更好适应IP业务,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EFMA)在2001年初提出了在二层用以太网取代ATM的EPON技术,IEEE802.3ah工作小组对其进行了标准化,EPON可以支持1.25Gbit/s对称速率,随着光器件的进一步成熟,将来速率还能升级到10Gbit/s。由于其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完美结合,EPON成为了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

(2)EPON系统的构成在一个EPON中,不需任何复杂的协议,光信号就能准确地传送到最终用户,来自最终用户的数据也能被集中传送到中心网络。在物理层,EPON使用1000BASE的以太PHY,同时在PON的传输机制上,通过新增加的MAC控制命令来控制和优化各光网络单元(ONU)与光线路终端(OLT)之间突发性数据通信和实时的TDM通信。由于ONU在自己的时隙内发送数据报,因此没有碰撞,不需CDMA/CD,从而充分利用带宽。另外,EPON通

过在MAC层中实现802.1p来提供与APON/GPON类似的QoS。

与其它PON技术一样,E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用户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光纤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全

业务接入的目的。

EPON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一个典型的EthernetoverPON系统由OLT、ONU、POS组成。OLT(OpticalLine Terminal)在广电组网系统中放置于前端,因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在光纤铺设到楼的条件下,ONU(Optical Network Unit)放置于楼道,下连EOC(Ethernet over Cable)局端设备。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是无源光纤分光器,可多级连接,灵活组网。EPON系统使用单模光纤,在一芯光纤上利用上下行两个波(上

行波长1310 nm,下行波长1490 nm)传输双向数据。

图2

EPON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低,维护简单,容易扩展,易于升级。EPON结构在传输途中不需要电源,节省电力,容易铺设,不

占用小区机房,无需任何有源光模块,长期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节省很大。

·EPON系统这种无源点对多点的光网络和原有广电HFC网络中的光网络完全类似。在光纤到楼道的布局方式中可以多个楼道共用一芯主干光纤,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地理分布情况和用户数灵活分光布纤,接

入大量用户,大量节省主干光纤。

·EPON系统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完全基于以太网标准协议802.3ah,模块化程度高,扩展容易,投资回报

率高,是日后向全IP网络过渡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上下行数据都在同一芯光纤传输,完全解决双向传输问题,提供高对称带宽。EPON目前可以提供上下行

对称的1.25Gbit/s的带宽。

·带宽分配灵活,服务有保证。对带宽的分配和保证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EPON可以通过DBA(动态带宽算

法)、DiffServ、PQ/WFQ、WRED等来实现对每个用户进行带宽分配,并保证每个用户的QoS。

(3)EPON传输原理

EPON从OLT到多个ONU下行传输数据和从多个ONU到OLT上行传输数据是十分不同的,所采取的不同的上

行/下行技术分别如图3所示。

当OLT启动后,它会周期性地在本端口上广播允许接入的时隙等信息。ONU上电后,根据OLT广播的允许接入信息,主动发起注册请求,OLT通过对ONU的认证(本过程可选),允许ONU接入,并给请求注册的ONU分配一个OLT端口惟一的一个逻辑链路标识(LLID)。

数据从OLT到多个ONU以广播式下行(时分复用技术),根据IEEE802.3ah协议,每一个数据帧的帧头包含前面注册时分配的、特定ONU的逻辑链路标识(LLID),该标识表明本数据帧是给ONU(ONU1、ONU2、ONU3,......,ONUn)中的惟一一个。另外,部分数据帧可以是给所有的ONU(广播式)或者特殊的一组ONU(组播)。在图3的组网结构下,在分光器处,流量分成独立的三组信号,每一组载有到所有ONU的信号。当数据信号到达ONU时,ONU根据LLID,在物理层上做判断,接收给它自己的数据帧,摒弃那些给其它ONU的数据帧。如图3中,ONU1收到包1、2、3,但是它仅仅发送包1给终端用户1,摒弃包2和包3。对于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接入技术(TDMA)分时隙给ONU传输上行流量。当ONU注册成功后,OLT会根据系统的配置,给ONU分配特定的带宽(在采用动态带宽调整时,OLT会根据指定的带宽分配策略和各个ONU的状态报告,动态地给每一个ONU分配带宽)。带宽对于PON层面来说,就是多少可以传输数据的基本时隙,每一个基本时隙单位时间长度为16ns。在一个OLT端口(PON端口)下面,所有的ONU与OLTPON端口之间的时钟是严格同步的,每一个ONU只能够在OLT给它分配的时刻开始,用分配给它的时隙长度传输数据。通过时隙分配和时延补偿,确保多个ONU的数据信号耦合到一根光纤时,各个ONU的上行包不会互相

干扰。

对于安全性的考虑。上行方向,ONU不能直接接收到其它ONU上行的信号,所以ONU之间的通信都必须通过OLT,在OLT可以设置允许和禁止ONU之间的通信。在缺省状态下是禁止的,所以安全方面不存在问题。对于下行方向,由于EPON网络下行是采用广播方式传输数据,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保障。

·所有ONU接入的时候,系统可以对ONU进行认证,认证信息可以是ONU的惟一标识(如MAC地址或者是

预先写入ONU的一个序列号),只有通过认证的ONU,系统才允许其接入。

·对于给特定ONU的数据帧,其它的ONU在物理层上,也会收到数据,在收到数据帧后,首先会比较LLID(处于数据帧的头部)是不是自己的,如果不是,就直接丢弃,数据不会上二层,这是在芯片层实现的功

能,对于ONU的上层用户,如果想窃听到其它ONU的信息,除非自己去修改芯片来实现。

·加密,对于每一对ONU与OLT之间,可以启用128位的AES加密。各个ONU的密钥是不同的。·VLAN隔离:通过VLAN方式,将不同的用户群或者不同的业务限制在不同的VLAN,保障相互之间的信息

隔离。

2、EPON广电网络解决方案及最后一百米同轴宽带接入技术

(1)EPON广电网络解决方案

设计独立互不干扰的两套网络:EPON数据传输网和原有的有线电视承载网,如图4所示。

有线电视承载网由数字电视平台、总前端设备、分前端设备、光节点和同轴分配网组成,完全继承和利用

广电原有的网络资源,承载原有的广播电视信号。

EPON网络由分前端OLT设备、分光器和放置于楼道的ONU设备组成,提供数据双向传输通道,解决分前端

到楼道的光纤双向传输问题,可承载IPTV、数据传输、IPPhone等多种业务。

广播电视节目根据距离的远近采用1550nm/1310nm“物理星型、逻辑环型”的拓扑结构,先由总前端送至

分前端,然后再由各分前端采用1310nm波长将信号送至片区内各个光节点。

EPON系统使用单模光纤,在一芯光纤上利用上下行两个不同波长(上行波长1310nm,下行波长1490nm)

传输双向数据。

利用EPON实现FTTB之后的入户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FTTH(光纤到户),用户端配置ONU接收数据信息。

·LAN,ONU到楼栋后,使用双绞线入户,用户带宽可控制OLT输出端口及楼栋二层交换机进行调节。·EOC,ONU到楼栋,用户端最后100m依然使用同轴电缆入户,尽可能地缩小改造范围,用户端配置EOC

模块与ONU进行数据交换。

EOC(EthernetOverCable)主要可分为基带传输、调制传输、2.4GHz扩展应用三类,其中又可细分出很多

具体的标准/非标准技术,如基带、MoCA、同轴Wi-Fi、CableRan、UcLink等。

EOC方案使用原有同轴资源解决最后一百米的接入问题,避免庞大的双线入户改造工程,在不影响原有下

行广播电视信号的情况下,提供数据上下行传输功能。

EPON+最后一百米无源同轴宽带接入是最适合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模式,电信目前主推PON+最后一公里

双绞线接入。

(2)最后一百米同轴宽带接入技术

·基带传输

同轴电缆带内频率是0~1000MHz,有线电视系统工作于5~860MHz,其中,5~65MHz用于上行通道。而在实际的应用中,5~20 MHz频带由于杂散信号干扰严重,无法被采用频带传输方式的CMTS/CM通信系统所使用。而以太网是基带传输系统,以10Mbit/s(10BASE-T)速率传输时,以太网信号的功率谱主要集中在0.5~15 MHz范围内。这就为在同轴电缆网络中建立以太网提供了频率资源的可能。事实上,当今的数据交换芯片和电子技术,完全可以低成本地在有线电视HFC网络中通过同轴电缆实现100 m距离无中继的10BASE-T通信。

·同轴Wi-Fi带外传输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应用环境和条件下,与其它传输媒介/方式相比,同轴电缆传输频率高于1GHz信号的优势依然十分突出。当传输距离小于60m时,同轴电缆对2.4GHz信号的传输性能优于无线传输可达

dB以上。同轴电缆这一优势,可供有线电视网络充分利用,实现基于同轴电缆的WLAN接入。

·MoCA

MoCA的全称是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是同轴电缆的拥护者成立的联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70%家庭的客厅以及83%家庭的主卧室内装有同轴电缆。

MoCA的带宽能够同时满足一个高清电视、一个ATSC数字电视、两个标清电视和10Mbit/s的数据流,并且

可以对视频流进行远程控制(如PVR等)。

·CableRan

CableRan是一种建立在单向有线电视网络上的宽带接入系统。CableRan接入设备的组成包括前置小局端

MAS、智能端口I/O和网络管理软件。

前置小局端MAS是一种多方式接入IP网关设备,它可以把前端设备I/O再还原成IP信号,是IP和射频转换的介于同轴和IP接口部分的设备。每个前置MAS可以支持64个端口I/O,该前置MAS可以方便地放置在楼栋或光节点处。智能端口I/O设备是一种信号转换设备,它可以把来自于前置MAS调制在同轴电缆上的IP信号,还原为以RJ45或USB接口形式的标准以太网信号。

只需要智能终端I/O来替换现有的普通机顶盒,另外在干线和楼栋之间加一个MAS小局端就可以了。CableRan技术上行带宽可达10Mbit/s,下行带宽可达48Mbit/s。占用5~65MHz频率部分,其中5~36MHz

用于上行,40~65 MHz是下行频段。下行采用16/64/256QAM调制,上行采用QPSK、16QAM调制。

·UCLink

UCLink系统在现有单向HFC网络上采用叠加网的方式实现同轴宽带接入。

UCLink采用QAM调制解调方式,并将传输信号放在HFC网的最高端(800~1000MHz),该频段信道内常规

干扰最低,800~1000MHz信号使用简易高通滤波器即可绕过网内单向放大器。

UCLink将上行信号放在800~900MHz的频率范围,下行信号放在900~1000MHz的频率范围,是上、下行

速率完全对称的传输结构。

按64QAM计算,100MHz频率范围能传输的速率约为500Mbit/s。

UCLink综合接入系统中的局端设备一般放置于光节点,主要完成用户终端的接入,数据报文的转发,接入用户管理和带宽控制(需要与BAS配合);上行提供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与以太网交换机或BAS(宽带接入服务器)相接,下行提供同轴射频接口经CATV同轴分配网与用户终端相接;每一个局端设备根据带

宽要求可接入若干个UCLink用户终端。

UCLink综合接入系统中的用户终端设备(UCM)的功能是实现以太网数据的调制解调和协议转换处理。上行接口为射频接口(上行信道频率800~900MHz),经HFC网络中的同轴分配网与UCM相连,下行提供

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与计算机或其它数据设备相连。

750~1000MHz为预留的双向数字个人通信频域。电缆在800~1000MHz范围的衰减很大,传输距离短,所以要求UCLink接收设备有高灵敏度的信号接收能力,而高灵敏度接收设备又容易受外部人为信号干扰。

3、结束语

UCLink与CableRan技术在前两年有小部分广电用户在使用,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大范围采用。基带传输与同轴Wi-Fi技术已经进入商用阶段,不少地方正进行试点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EPON+EOC网络。

无源以太网EPON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具有高带宽、易维护、低成本等优点,可以通过单一平台综合接入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EPON技术和HFC网络的结合,为广电网络迅速开拓宽带

接入业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下载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作流技术在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中对工作流技术的应用(五篇材料)

    浅谈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中对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摘要:90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机关与企业的各种信息开始出现一种异构、分布的趋势,这便对办公软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流......

    catv EPON技术在广电双向网改中的应用

    内部公开▲EPON+ ++ +LAN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 ?? ?ONU ONUONU ONU可在光节点或进一步延伸到楼道 可在光节点或进一步延伸到楼道可在光节点或进一步延伸到楼道......

    联网核查系统如何在业务中应用的调研材料

    本网讯 联网核查是为进一步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升银行对客户的身份识别能力,促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和反洗钱工作开展的一项非常好的工作措施,对防范经营风险......

    EPON+EOC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EPON+EOC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逐步推进,各大运营商纷纷严阵以待,抓住三网融合的机遇,力争能够在这个领域大刀阔斧,大干一场。作为三网融合运营商中发展需求最......

    防火墙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010-06-10 09:02:02 作者:韩晓 来源:万方数据 分享 | 摘要: 目前企业局域网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中,黑客恶意攻击和病毒感染的威胁最大,造成......

    关于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武昌工学院 机制1006班 103004010617)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

    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护理系统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在医疗护理中的技术研究 报告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苗馆镇卫生院开展了“射频识别在医疗护理中的技术研究”课题,经充分调查和认证,射频识别可以有效改善医疗体系......

    光学技术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中的应用

    引言: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行各业也取得了长远的发展。而电影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数字电影更是目前人们分析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以光学技术为角度对数字电影的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