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30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纲要
一张比例尺为1:1000的《2009-2030常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高高地挂在墙上,市规划局局长李迪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建武轮番给记者讲解常德中心城区的城市布局以及交通、用地、基础设施、绿地景观发展规划。
在两位城市规划专家的描绘中,未来的常德,在记者的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任何一部城市总体规划,都要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视角自我剖析,给自己的城市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城市的灵魂是什么?城市怎样定位? 未来的常德市究竟是什么样子?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眼前的这部《2009-2030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部“两型社会”建设的宏篇巨制,是一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宣言书。
城市概念:千年一梦“桃花源”
要做就做第一,要干就得一鸣惊人。
城市最重要的特质是文化。它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实体。城市的差别,实质是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延续。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城市的主体功能是文化功能。一个城市的繁荣及其辐射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美国著名未来学学者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就是未来的理想城市。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力的竞争,而且是文化力的竞争。处于“文化沙漠”中的城市永远不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
受常德市人民政府邀请,中国著名城市战略专家王志纲和他的工作室一班人来到了常德,为正在修编的常德城市规划把脉。
王志纲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区域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一座城市的成功发展逃脱不了三个规律:大城市要大,中城市要强,小城市要特。而常德要大,大不过上海、北京,要强,强不过重庆、成都,怎么办?只能在“特”字上下功夫。今天的世界给了常德一个机会,就是国民休闲时代扑面而来,休闲和度假的目的地可以推动产业,更可以致富,而且不用付出资源环境被破坏的代价。策划常德城市战略定位的过程,就是为常德找“魂”的过程。
一个城市的灵魂,应该具有权威性、排他性和惟一性。王志纲工作室对正在规划中的北部新城进行总体策划过程中发现,常德人无我有的东西就是“桃花源”,并且文化脉络延续清晰。首先,常德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二就是常德至今保持着非常典型的田园风光,完全可以打造成人们理想中的休闲田园特色;其三,常德有张家界、凤凰古城湘西这样自然和人文观光资源富庶的邻居,大湘西每年两三千万的旅游资源是我们的财富,只要吸引大湘西20%的游客来常德休闲,常德经济增长就
不可估量。
今天的中国,当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马上进入4000美元的时候,整个全中国要启动内需,而最大的内需就是休闲度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翁在历史上这样写过古代休闲,桃花源文化是历史留给常德人民的宝贵财富。如果真有这样的梦里桃花源,工业发达但生态欠佳城市的人怎么能不来呢?把东部人们所积累的巨大财富,通过到西部和中部来交兑,从而实现均衡发展,这就是整个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以比来比去,觉得常德要坚定信心,在启动这个休闲时代、加入这个休闲时代、开拓这个休闲时代的时候,使出一个样品,拿出一个平台。
因此,王志纲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座城市的文化概念应该是——桃花源里的城市。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两千年前就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人们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美的文化,需要和谐的人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绿色自然与绿色人文相结合的绿色文明。
常德,正朝“桃花源里的城市”迈进。
三城崛起:三大城市片区各领风骚
常德,是一个一直拥有都市梦想的城市。
翻开常德市城区的地图,你会发现,沅江呈“几”字型贯穿城区,她的东、北、西面,分别耸立着德山、太阳山、河洑山,烟波浩淼的沾天湖、柳叶湖,就像一块蓝色的纱巾,铺陈在城市的东北面。常德中心城区,水网密布,山水相依。如果简单地切块划分,常德城区就可以分为江北城区、江南武陵镇城区、德山开发区三大城市片区。
城市要长高长大,是历史的必然,人口流入城市,是现实的选择。《2009-2030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常德江北中心城区的北拓、西进、东延是惟一选择。江南城区向西、向南发展,德山开发区向南、向东拓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到2030年,依托“三山三水”,以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和德山开发区为主形成的“一城三片”城市组团式格局即将出现。城市规模为1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达到150万。
江北中心城区向北、向西、向东发展,打造柳叶湖(沾天湖)、河洑及东江三大组团,城市用地规模由原55平方公里增加至100平方公里。
北拓——以常德火车站为轴线,向北扩展约15平方公里,建设柳叶湖(沾天湖)组团,塑造北部新城,规划上称为沾天湖组团,将成为常德城区城市扩容的重点和亮点,初步定位为休闲、旅游、居住及文化会展中心,未来的行政中心。
休闲作为城区定位,在成都、杭州、大连等大中型都市已卓有成效。北部新城锁定“休闲”并非偶然,常德素有“桃花源里的城市”之美誉,且紧挨张家界世界名胜之地,完全可以
打出“旅游张家界,休闲在常德”的名片,这里有柳叶湖、沾天湖和太阳山,更有洞庭湖湿地景观,自然景观资源极其丰富,无疑是休闲、度假、居住的最佳选择。
北部新城将结合现有水系、湿地、自然资源,打造“五纵五横”的路网骨架体系,所有路幅宽度为30至60米。沾天湖组团将规划建设文化会展中心,同时在周边配套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和接待中心。目前,该组团已拉通朗州路北延线,直达太阳山体育生态园;完成了沾天湖西岸吹填工程、蚂蟥溶退田还湖工程,基本完成了万金障退田还湖工程。近年建设重点是规划S306接常荆、常岳高速公路,规划常岳九铁路从常德火车站引出,沿石长线经80公里高速环线北侧走向至岳阳。
西进——依托江北城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江北城区从金丹路向西扩展约15平方公里,组建河洑组团。其功能定位为集商贸、物流、学校、居住等为一体的新城区。这一组团将重点发展教育、文化事业,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向此集中。主要结合湖南文理学院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集中建设市级文教中心。
在这一组团的附近,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白马湖文化公园、丁玲公园、白马湖中学、常德市城建档案馆、规划展示馆、美术艺术馆、常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学技术中心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将是这里的亮点。
规划将充分结合区内新河渠、杨桥河等自然水系的走向,建设滨水道路,通过道路将水系、绿地等要素有机联系,形成“六横、三纵”的主干路网骨架系统,路幅宽度为30至60米。同时,沅江西大桥的建设,对接金丹路、桃花源路和机场路,加强了江北城区、江南城区和斗姆湖机场的快速交通联系,形成江北、江南城区交通闭合环线,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促进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东延——依托二广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契机,打造东江组团,打通东向出城口。该区北靠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可打造为新的城市居住片区、物流园区,吸引长沙等外地人来此置业居住。
东江组团视野开阔,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当前重点是建设洞庭大道至二广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在武陵区芦狄山乡李白溪境内设置互通,带动片区开发,还将形成东大门良好的城市景观,20年后,一座新城将从这里崛起。
江南城区向西、向南延伸,打造江南新“浦东”。城市用地规模由原11平方公里增加至23平方公里。
江南城区三面环临沅江,是一方风水宝地。敢为人先的鼎城人即将掀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依托桥南商贸经济,打造“常德浦东”。即将动工建设沅水三桥、桃花源4D机场的扩建、占地2100亩的城市公园将会引领江南城区建设大潮。
江南城区的前期发展历程在揭示一个真理,单一的城区建设格局是难以发展的,重复堆砌的建设是无益发展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质的提升,不断改善好城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和
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宜居的环境,城市魅力才会弥久,城市的活力才不会消减。
德山工业区向东、向南扩展,城市用地规划由原19平方公里增加至42平方公里。
向东、向南扩张,建设工业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配套,提升人气,以各种工业、产业带动区域发展是德山发展的首选战略。新的规划中,207国道将改为从德山经过机场南侧和西侧;建铁路货运专线,从灌溪经河洑山以西,过斗姆湖,在德山南侧连接石长铁路;德山港与德山货运站通过铁路专线形成铁水联运;建立德山南片物流基地。这里将是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纵横汇聚的地方,是常德市新的工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极。
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建武说,凡城市价值集大成者,都是要建设好路、桥、管网等公共设施,栽好了梧桐树,就会引着无数蜂拥的人潮,吸纳着无数狂奔而来的财富。一个地块的价值标杆,就是满足商家、居者多方要求,同时还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才符合人们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认同。
三大定位:精心构建常德未来
城市和市民,是互动的,城市美了,市民自然会珍爱她,反之,就会弃她而去。
市城区一位文学造诣很深的长者形象地形容了他心中的常德:如果站在常德的制高点太阳山上俯瞰,早晨的常德城就像一个熟睡的婴儿,散发着奶香;中午俯瞰时,常德城又像烈日下一个成熟的汉子,浑身上下充满着阳刚之气;夕阳下俯瞰常德,她又像一位妩媚的少女,每个人见了都会萌生爱意。的确,常德是一座灵动的城市,每一位市民,都很爱自己的城市,哪怕是一位行色匆匆的过客、一位游人,来到了有“世外桃源”美誉之称的常德,都会驻足不前,留连忘返。
从2009年起到2030年,还有20年时间,20年后,常德又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呢。在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就是要把常德市打造成适宜住家者居住、适宜旅游者休闲、适宜投资者创业的生态宜居城市,这是城市的功能定位。如今,“宜居”已不再是单纯注重居住条件的适宜性和人人享有一定住房的简单概念,而是在整合“易居”、“安居”、“康居”等方面后形成的一个内涵宽泛的科学新理念。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及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民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我们有明显的优势:我市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地处洞庭湖平原,地貌类型丰富,有山有水;我市城市规模适度,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现有的60多平方公里城市规模、60多万城市人口,既能避免特大城市的“城市病”,又能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使居民享受到购物、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安全便利的公共服务;市民素质普遍较高,我市已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殊荣,城市风貌好,市民素质高,具备了生态宜居城市雏形。
奠定交通枢纽城市。就是把常德市打造成为承东启西、纵横南北的交通枢纽城市。常德交通畅通便捷,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城区内纵横交错的主次干道网,奠定了我市在湘西北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的地位,成为全国60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常荆、常邵、常岳、常吉、长常、常张六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成为名副其实的承东启西、纵横南北的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同时,随着207、319国道和几条省道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黔张常、安张常(重庆黔江、陕西安康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和洛湛(洛阳至湛江)铁路以及远期规划的常岳九(常德至岳阳至九江)铁路的建设,加上桃花源4D级机场扩建和航班拓展,常德港和千吨级航道的建成,将大大强化常德通江达海、辐射全国的陆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打造成为立足湘西北、连接湘鄂边的区域中心城市。我市地处湘西和湘北地区交界处,是大湘西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省政府已将我市定位为湘西北中心城市。同时,作为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我市应该成为湘西北地区与湖北荆州对等级别的中心城市,以抗衡由宜昌荆门和荆州组成的鄂西金三角地区所带来的强大辐射力和吸引力。另外,我市作为湘西北汇入长江经济带的必经通道,是湖南经济北进的理想突破口。承东启西、纵横南北的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在客观上为我市成为湘西北、湘鄂边区域中心城市创造基本条件。
中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黄光宇教授说: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未来不仅将决定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
我们坚信,20年后,常德的城市化进程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常德的明天将一片灿烂!
第二篇: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年)纲要
城市性质:四川省省会,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1、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
3、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邮政通信枢纽;
4、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与新兴工业产业基地;
5、西部地区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居住地;
6、国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7、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战略基地,西部竞争力最强的都市区。围绕成都发展总目标,突出城市特色,逐步将成都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城市、中心枢纽城市、花园宜居城市、魅力文化城市、山水生态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规划背景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根据这一战略要求,《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专项规划,主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成都城市化的目标和重点,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推进我市城市化的重大举措。
主要目标
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城市化率目标为65%以上(按城市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民28万人以上,使我市成为中西部城市化发达的地区之一。
经济不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城乡经济向“资源集约型”、“质量效益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现代化城乡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形成由1个特大城市(成都市主城区),3圈(中心城、二圈、三圈),6条走廊雏形(南部、成温邛、成青、成龙、成新、成灌),4个中等城市(都江堰市、邛崃市、彭州市和崇州市)、4个小城市(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和金堂县)及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基本适应工业化、信息化的需要。重点建立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高效率的通信网络、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完善的调水工程及排水网络、反应灵敏的防灾减灾系统全面强化城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到2010年,环境质量按照功能区基本达标,水、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初步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建成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森林覆盖率分别在40%、35%、38%以上,确保城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发展指标有较大提高。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市民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文化设施为载体、多层次、成龙配套的文化网络。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
城镇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建立精干合理的管理体制,明确责权,避免政出多门;健全统一的管理法规,做到监督有方,奖惩有法,执法有力,协调有度;形成快速准确的管理信息网和先进科学的管理体制,逐步实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市场化。
规划发展重点
构建布局合理、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功能互补。
城乡规划满覆盖完善五级结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工作,深化和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综合规划体系,实现全市城乡规划的满覆盖。完善城镇规划体系五级结构(都市区、中等城市、小城市、新市镇、农村新型社区)。
优化产业布局三大圈层三大重点
全市产业按梯度分布、分类聚集、规模发展的原则,一圈层集中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强和完善中心城科技文化、商贸、金融、交通和通信中心功能的建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发展无公害的都市工业;二圈层集中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点是按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龙泉驿、双流(华阳)、双流(东升)、新都-青白江、郫县(郫筒)、温江(柳城)六大组团,主要发展第二产业及为之服务的第三产业;三圈层集中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形成三大工业区:北部工业区(包括彭州、濛阳、青白江以石化、冶金、建材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包括航空港开发区、双流、新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东部工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面,以机械、汽车制造业为主)。
中心城区强化商务金融通讯功能
中心城进一步“退二进三”,不再新增工业用地,现有工业区应提档升级,一般工业逐步向外转移。不断强化中心城区商务、金融与通讯功能,逐步建设成都CBD;建好城南、城东两个城市副中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建设蜀文化街区。依托锦江生态景观及两岸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文化单位,建设“锦江现代科技文化带”。以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温江花博会会展中心、天府博览中心等为基础,整合会展资源、构建会展之都。
建设与培育4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
将都江堰市、邛崃市、彭州市和崇州市4个县级市建成城市人口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将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和金堂县4个县城建成人口在1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
分步骤发展市域30个重点镇
重点引导市域范围内30个重点镇(其中优先发展重点镇14个、重点镇16个)城镇建设和管理体制向小城市快速转轨。“十一五”期间,努力将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成为城镇人口3万人以上或镇域城镇化水平在60%以上的城镇。
坚持“三个集中”的原则,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新居人均住宅面积达50平方米
实现新建农村居住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50平方米,道路硬化100%,具有集中供水设施,生活用电“一户一表”,清洁能源普及率70%以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建新居工程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
在中心城区规划区内建设“新居工程”小区42个;在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区内建设“新居工程”小区150个,聚集人口54万人,努力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市)县城市化率达到51%。到2010年,完成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并启动175个以上,努力使农民聚集度达到40%。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城和重点镇要积极吸收市区转移出来的加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
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批发市场;吸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城市和中心镇投资发展;农村新办企业要向城镇集中;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开展经营活动。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门槛,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内在动力。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采取多种措施,形成现代化农业科技的结构体系。
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优化大中城市产业布局;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十一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计划投资2000亿元,竣工面积4000万平方米,建设A级住宅、生态住宅200万平方米;2010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左右,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达到200亿元,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率达到100%。
做大、做强建筑业
2010年末,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达到1400亿元(当年可变价格,下同),年均增长速度为15%左右;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左右。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化发展后劲。
大幅提升城市功能
到2010年,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重点搞好成都铁路枢纽改造和建设,优化铁路运输系统;优化成都铁路枢纽内车站线路布局;基本完成地铁1号线建设任务,五年内完成一期工程(约16公里)并投入试运行,开工建设地铁2号线,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公共汽车为基础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格局。到2010年,中心城区常规出行日客运量达450万人次左右,出行分担率约达30%以上。加快发展过境交通和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城际、城市公路快捷运输系统,提升市域公路网络,逐步形成便捷、快速的“环状放射”的区域对外交通网络架构。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外新建城区内原有河道、生态用水渠、排洪渠网的现状、功能必须重新进行清理、规划,并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城北、城东风景绿地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主题广场及游园30个,特色景观街区10个;继续做好公共绿地建设、污水处理等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整合城市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强城区近郊民工子女学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成都市对国民教育的资金投入应随GDP总量增长而增长,确保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
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加快建设水平较高的图书馆、艺术中心、影剧院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体育交流活动
第三篇: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六盘水市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于2001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六盘水市城市建设活动。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六盘水市城市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为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
根据2005年贵州省建设厅同意开展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批复,特编制《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纲要》。
第二条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五个统筹”
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分为两个层次:
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四条 规划范围
为了合理引导六盘水市全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市域
为六盘水市行政辖区范围,简称全市。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是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控制的地区。范围包括黄土坡办事处、荷城办事处、凤凰办事处、德坞办事处、老鹰山镇、大湾镇、月照乡、滥坝镇、董地乡、汪家寨镇、大河镇、比德乡、双嘎乡、纸厂乡和玉舍乡。总面积为111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
规划范围为黄土坡办事处,荷城办事处,凤凰办事处,德坞办事处,月照乡,老鹰山镇,滥坝镇,董地乡及双嘎乡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293平方公里。
第五条规划修编重点
(一)调整生产力布局,科学引导全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二)确定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推动市域城镇化进程
(三)明确空间管制范围,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四)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合理的城市规模
(五)确定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型态及功能区划分,明确城市特色
(六)合理布局交通及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生产力布局
第六条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一)战略任务
1、利用城市区位、资源优势及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六盘水中心城区建成贵州西部的中心城区市和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增长极;
2、通过发展轴线经济,促进沿线城镇资源综合开发,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和发展质量;
3、在中部城镇稀疏地区,集中培育具有一定优势条件的城镇,提升其在全市城镇体系中的级别,构建一定区域的增长点,带动广阔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远景相对均衡、成熟的城镇体系创造条件;
4、继续稳定农业基础,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5、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近期发展目标
1、基本建成重要的新型能源、原材料、煤化工基地;基本实现小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贵州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全市生产总值达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调整为5:63:3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
3、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4、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
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
(三)远期发展目标
1、建成贵州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城乡居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小康社会迈进。
2、全市生产总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700美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以上。
3、继续巩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4、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
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
第七条生产力布局总体框架
(一)产业发展布局目标
以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六盘水北部和南部经济集中区,促进资源输出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战略思路
1、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
全力推进煤化工发展,做大做强冶金和建材工业,积极发展高载能产业。
2、积极培育后续产业
大力发展以玉米、马铃薯、生姜、核桃、茶叶、畜产品、中药材等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在高载能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的突破;注重发展制造业;力争在新材料、信息产业、电子工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加快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鼓励产业集中发展。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新型服务业,建立健全城乡商品市场和商业网点,加快市中心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旅游业,大力推进“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和引导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三)生产力布局总体框架
1、发展布局模式选择
采用“点轴式”的基本模式,以城镇为节点、交通干线为轴,生产力沿轴线辐射展开。
2、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构架
重点发展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102省道、水安公路为主横轴和GZ65国道主干线、320国道作为次横轴的区域性两条轴线;水柏铁路、贵昆铁路盘西支线、216省道、水盘兴高速公路、南昆铁路威红线以及红果——威舍公路作为纵轴,形成“两横一纵”的市域开放式布局框架。
通过产业发展轴线将生产力布局影响向周边延伸,并促进省区间合作。向西北延伸到威宁县、云南昭通地区,向东北延展到毕节地区的重要矿区——织纳煤田。向东联接黔中经济区,向南进入南昆经济带和南、北盘江——红水河资源综合开发区。
第八条区域生产力布局
(一)重点发展南北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
六盘水市境内重化工产业布局由南、北两大循环经济集中区、六大生态工业基地构成。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主要在钟山、水城、六枝境内布局;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主要在盘县境内布局。
1、六盘水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
重点发展黑塘煤磷电化高载能生态工业基地、老鹰山煤焦电化冶生态工业基地、发耳煤电气化生态工业基地。
2、六盘水南部重化工循环经济集中区
重点发展盘南煤电油气生态工业基地、盘东北煤电焦化生态工业基地、盘西煤磷气化生态工业基地等。
3、重点发展煤炭产业、电力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煤化工产业和高载能产业;积极发展煤化工机械、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及其它配套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及加工
依托红山轻工业区及六枝、盘县轻工业区,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向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马铃薯加工、富硒茶加工、中药材加工、蔬菜加工、经果林加工等。鼓励和支持以六枝郎岱酱、岩脚醋、岩脚面等重点民间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九条人口与城镇化发展
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20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8.0‰以下。城镇化水平达到35%以上,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达到11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350.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0‰以内。城镇化发展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48.5%左右,城镇人口达170万人左右。
第十条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培育发展中心城市进入大城市行列,加快中心城市的区域性职能发展;积极推进盘县红果、六枝平寨的城市建设,切实抓好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特色突出、产业优势明显的重点小城镇建设,到规划期末,形成规模等级适当、职能类型丰富、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环境质量优良的城镇体系骨架。
第十一条城镇发展目标
进一步打造“中国凉都”品牌,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支持红果、平寨向中等城市发展;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生活环境适宜、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强城镇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排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城镇供气普及率和垃圾污水处理率。
第十二条城镇体系规划 到2020年市域将形成1个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2个市域次中心城市(盘县红果中心城区、六枝特区平寨中心城)、21个中心镇、24个一般城镇(含独立工矿区)共同构成的城镇体系框架。
(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
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80万人、20~30万人、1~10万人和<1万人的城镇规模序列。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市域城镇职能主要划分为工矿(A)、工贸(B)、交通(C)、旅游(D)、农副产品加工(E)等五大类;中心城区和两个市域次中心城市为综合型城镇;大湾、汪家寨、玉舍、比德等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卫星城,以工矿职能及工贸型职能为主。
(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到规划期末(2020年),市域城镇形成以中心城区和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和其它建制镇为节点、以交通干线为纽带和轴线的空间布局格局。充分突出和扶持钟山——平寨城镇带、钟山——红果城镇带、GZ65沿线城镇带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由中心城区和周围众多的卫星城共同构成的城镇协作发展区。
第十三条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一)适时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优化城镇体系布局格局。
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的框架,组织和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争取有条件的乡建制通过扩、并等形式,成为新的建制镇。
(二)大力发展卫星城,引导中心城区产业布局调整。
利用中心城区周围的矿区和城镇资源,大力发展城市型、城郊型产业,积极疏解和吸纳中心城区和沿海地区转移的重型化、高载能企业,形成卫星城产业集聚区域。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创新农村机制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第十四条区域空间管制规划
(一)空间管制目标
明确划定市域各级城乡空间管制分区,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强调保护,有序发展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措施和策略,引导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各级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空间管制分区
结合城镇体系发展要求、区域资源开发程度、生产力发展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专项保护等情况,规划将六盘水市域划分为三类管制空间,分别进行管制。
1、禁止建设区(强制性管制地区)
包括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核心保护区和保护对象,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水源地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域,水域、河湖水库及其岸线保护区,北盘江沿岸生态屏障、三岔河沿岸生态建设区和生态敏感恢复区,黔中水利枢纽涉及保护范围,开发煤炭资源形成的地下采空区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的范围等。
2、限制建设区(指导性管制地区)
包括文物古迹及其景观建设保护区(紫线)、区域性绿地及城镇之间绿色禁建空间等。
3、适宜建设区(一般性管制地区)
包括重点城市(城镇)规划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以及生态防护区(黄线)等。本纲要按上述分区对应分类管制强度为:限制开发、有条件开发和鼓励开发三类。
(三)强制性管制地区空间管制
1、管制范围
全市区域绿地、区域水体、历史文化地区、耕地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为强制性管制地区,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2、管制重点
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水环境的管制。防止受到建设性破坏。
3、管制措施
通过划定各类管制区范围,制定各类管制范围的保护规划及相关行政各类措施等方式加以严格保护,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四)指导性管制地区空间管制
1、管制范围
全市新兴产业聚集地区、区域性基础设施、重大交通枢纽地区为指导性管制地区。
2、管制重点
重点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选址许可管理,对工程涉及范围的功能、安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管制,实行有条件开发。
3、管制措施
市、区县人民政府分别为不同级别地区的管制主体。实行分级审查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制度。按照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和各城镇总体规划,市级及跨区域的建设项目、重大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其余建设项目由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管理。
(五)一般性管制地区空间管制
1、管制范围
各级城镇规划划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为一般性管制地区。
2、管制重点
重点加强城市饮水源保护区、城市公园绿地、历史文化地区的管制,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合理确定城镇规划区建设用地标准,鼓励有序拓宽新区,适度改造旧区,合理利用用地空间。
3、管制措施
区、县人民政府为管制主体,禁止开发地区通过划定绿线、紫线、蓝线,依据《城市规划法》和相关法规实施管制;对鼓励开发地区,通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规划,实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制度进行管制。
第十五条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六盘水市“十一五”公路网规划,建成一批二级辅助干道和市公路枢纽中心及一批城镇货场站;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乡乡通上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形成安全畅通的公路运输网络。建成六盘水至沾益铁路复线,以六盘水客站换边、六盘水铁路货场为重点,配套完善六盘水铁路枢纽。形成南下入海、北上入川、东进贵阳、西连云南的快速通道,巩固和提升六盘水在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桥”的地位。开工建设六盘水支线机场。
(二)公路网规划
1、骨架公路网
建设纳雍——水城——宣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水城——盘县——兴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水城——岩脚——六枝——安顺高速公路;配套完善水黄公路和镇胜公路盘县段设施;按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建设水盘东线;规划建设柏果至火铺、红果至威舍、马场桥(阿嘎)至玉舍、英武至柏果、平寨经郎岱至毛口等二级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大河经连山经南开至青林、水城至赫章、英武至响水、猴场至发耳等二级公路。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六盘水和次中心城市平寨、红果的二级公路网,强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
2、其它公路建设
重点城镇之间通三级以上公路,其它乡镇之间基本上通四级以上公路,实现村村通油路;建设和不断完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重点旅游度假区、旅游村寨的旅游公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三)铁路建设
建成六盘水至沾益铁路复线,配合做好南宁至昆明铁路复线建设工程工作;以六盘水客站换边、新建六盘水货场、南编组站扩建为重点,配套完善六盘水铁路枢纽;加快水城至攀枝花铁路建设的前期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配合做好滇黔铁路二线的前期工作。
(四)机场建设
加快六盘水支线机场的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五)水运
开发野钟经凉风洞至毛口的水运、旅游航道。在毛口设水运码头。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十六条城市发展目标
把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
第十七条规划策略
(一)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
合理布局交通设施,以交通为导向,支撑和引导新区的开发和建设。
(三)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城市用地要以紧凑的方式进行布局和发展。通过相对集中的综合土地利用,增加土地利用效率,促使人口和经济的集中,提高城市运转效率。
(四)旧城更新与新区发展分类指导策略
保留城市发展文脉,推陈出新,旧城注入发展活力,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新区拓展适时启动,城市新区或组团建设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城市空间发展应依托现有条件,根据优先顺序集中力量建设,避免全面铺开。
(五)组团发展,生态优先策略
在保持城市用地组团式发展的同时,严格控制非建设空间,保护好城市规划区内的森林、绿化等生态绿地。严格控制城市用地无序蔓延。
第十八条城市性质
六盘水市是贵州西部大城市;西南、华南地区的新型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是六盘水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信息中心;全国重要的消夏避暑胜地。
第十九条城市规模
(一)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六盘水市中心市区人口发展规模为近期(2010年)50万人左右,远期(2020年)80万人左右。
(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06-2010年)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采用90平方米,中心城区总用地规模为45平方公里; 远期(2011-2020年)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采用95平方米,中心城区总用地规模为76平方公里。
第五章 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第二十条城市空间结构层次
城市规划区分为两个层次,即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
中心城区为城市集中建设的区域,以城市环城高速路、结合镇一级行政区划及地形地貌划定,总面积约为29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为组团发展区,面积81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卫星城,加快发展其它小城镇。
第二十一条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七片,组团式”布局。
“一城”即中心城区;“七片”即将中心城区分为七大片区:钟山片区、石龙片区、柏杨坡片区、德坞片区、水月片区、双水片区和老鹰山片区;“组团式”是指城市有多个组团。
第二十二条中心城区功能分区
(一)德坞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5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万人。分为德坞和天生湖两个组团。规划以生活居住、职业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主。
(二)石龙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万人。分为石龙和朝阳两个组团。是市级铁路货运交通枢纽,以教育科研、物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配套部分居住生活。
(三)水月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3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1万人。分为水钢组团和月照组团。规划以工业、生活居住为主。
(四)钟山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3万人。分为黄土坡组团、荷城组团、松树坪组团、杨柳组团。是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居住、商业、文化教育、娱乐中心和公路铁路客运交通枢纽。
(五)柏杨坡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9万人。分为石桥和红山两个组团。以居住、研发、轻工、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机械制造为主。
(六)双水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人。分为双水和以朵两个组团。规划以居住生活、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行政办公、大型综合市场为主要功能。
(七)老鹰山片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1万人。是中心城区城市主要拓展方向,六盘水市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主要功能为工业和仓储,配套生活居住及商业服务功能。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城市规划区空间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各分区实施不同开发建设管治要求,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一)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包括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和高易发区、河流水域、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保护区、文保单位的绝对保护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国家级森林生态公园、坡度大于35度的山体等。
饮用水源保护区有:梅花山水源保护区,主要涉及窑上、玉舍和龙贵地三座水库;白马洞水源保护区;阿勒河水源保护区。国家级森林生态公园有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禁止任何与资源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行为。
(二)控制建设区
控制建设区包括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非核心区、省级及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及防护林、经济林和坡度在25-35度之间的山体等。
控制建设区多数是资源环境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按照相关的保护要素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严格控制发展、严格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补偿政策,达到相应的保护要求。
1、主要公路、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带不小于50米。
2、主要河道两侧防护带控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城镇地段防护带不小于20米。
3、控制预留市政基础设施走廊用地。
4、水源地、雷达站、气象站、军事设施、微波站、微波通道、危险品等设施应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划要求确定控制范围。
(三)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须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满足各类保护区的标准要求。
第二十四条城市风貌设计
强化“一城七片、多中心组团式”的自然山地城市生态格局和形态,创造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生活意象,保持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相映,环境优美的高原山地型城市风貌,创造协调统一并独具山地城市景观的凉都特色。
第二十五条城市发展时序
(一)近期发展
完善钟山片区功能,加快发展德坞片区、石龙片区、水月片区、柏杨坡片区、双水片区,启动老鹰山片区的产业园建设。
(二)远期发展
完善德坞片区、石龙片区、水月片区、柏杨坡片区、双水片区,全面开发建设老鹰山片区。
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二十六条规划任务
(一)结合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公共设施按“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三级配套设置,提升市级中心的区域辐射功能,完善片区级和社区级中心的服务功能。特别要重视新拓展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做到与居住区建设基本同步。
(二)积极引导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合理确定各类公共设施总量与分布,形成分工合理、功能明晰、有效服务的服务中心。
(三)重点建设市级公共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培训、法律、税务、会计、咨询、设计等服务业,构筑第三产业服务体系。
(四)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全面推进物流业发展。
(五)满足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为各级行政机关提供高效、完善的工作条件。
(六)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强化社区功能,完善便民服务,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级各类配套设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社区组织居民生活和基层管理服务的作用。
第二十七条规划指导思想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建设全面、高效、便捷的公益性公共设施,确保新形势下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以人为本,健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性公共设施。
第二十八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现状六盘水市市级行政办公用地近期予以保留。远期规划新的市级行政办公中心,规划在凤凰山脚下布置市级行政办公中心用地,保留现钟山区、双水新区区级行政办公用地,其余各组团相应布置少量行政办公用地。
(二)商贸设施规划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分为市、片区(组团级)、社区三个等级,全市性商业服务中心仍布置在钟山片区。其它商业服务设施在各片区设片区级或组团级中心,社区设置商业服务设施。按照发展“大市场、大流通”的战略,积极发展具有区域性辐射能力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方便群众生活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三)文化设施规划
城市文化设施一般在城市中心、片区或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布置。
大型文化设施为第一层次。保留现有市级文化设施,结合城市中心新建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歌剧院、电影院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人民公园、动物园、儿童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三线建设”博物馆、夜郎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社区文化设施为第二层次。按国家有关标准配套,加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
(四)教育设施规划
贯彻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力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教育体系,建立教学科研、煤化工研发、农村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布局相协调的教育科研设施布局。
整合现有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资源,建设朝阳组团高等教育集中区,结合工业发展布置科研用地。
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布局按照少年儿童的特点,幼儿园、小学要尽可能设置在居住组团及小区较中心的位置,中学应设置在靠近城市主干道的生活区。旧区改建时,应解决合理就学半径内的中、小学容量。新建居住区的中小学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并与居住区建设同步完成。
(五)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着重考虑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公益性群众性体育设施,按照市级、片区级和社区三级配置。保留现有黄土坡区级体育中心;在柏杨坡片区新建市级体育中心,约36公顷;片区级体育设施结合片区(或组团)中心布置小型运动场;社区级体育设施一方面结合旧城更新加以完善,另一方面结合新区建设严格配套,每处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5公顷。鼓励学校、单位建立开放和半开放的体育设施,形成完善的体育设施系统。
(六)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积极建设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业医院为辅助、防疫保健站为基础的市、社区二级卫生医疗系统。根据人口发展的需求,新建改建各类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结合居住区配套建设社区级医疗、防疫和保健中心,满足市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完善紧急救治网络。
第二十九条物流设施规划
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配送基地,物流基地建设要配合重要交通枢纽、环城高速公路、特色工业区,同时整合优化现有的仓储群,建设铁路物流基地,高速公路物流基地,建成一批集生产、加工、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和综合物流为一体的区域物流中心,建立特色产业快速物流配送运输体系。
第七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第三十条发展目标
(一)为交通出行主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二)利用中心城区发展优势,带动六盘水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优化交通结构,集约使用土地和环境资源;
(四)通过改善、整合交通设施,提升城市形象。
第三十一条城市道路网规划
(一)城市道路分类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是以汽车交通为主的道路系统;另外开辟以客运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走廊系统。
城市规划区内的主要城镇之间以高速公路和二级路等道路联系。
(二)城市道路路网规划
中心城区道路路网规划形成“分层网格自由式”的城市道路网体系。规划主骨架路网结构为“三纵、多横、一环”的网格状结构,主干路是城市交通的主骨架和主通道;次干路是各组团和组团内部的主通道,形成以方格网为主的自由路网结构。
(三)道路红线规划
城市主干路规划为双向六车道,远景预留拓宽为8车道的可能性,规划宽度40米。主干路两侧绿化带按城市规划进行规划控制;城市次干路规划为双向三~四车道,规划宽度20~30米;城市支路规划为双向二至三车道,规划宽度12-16米。
四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双向均设置展宽段。同时依据交通工程原理对交叉口进行渠化,进一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城市次干路以上等级的道路每隔300-500米设置港湾式公交停车港,在片区边缘地区间距为500-800米。
第三十二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建立地面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为主体,其它公交方式为辅助,多种方式并存且有效衔接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远期考虑辅以大运量轨道公共交通的补充形式。逐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改善居民出行结构,公交出行分担率近期达到35%,远期达到45%-50%。
(一)公共交通走廊规划
规划钟山路为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走廊,建立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联系中心城区的钟山片区和德坞片区、双水片区;远期接乌蒙大道至老鹰山片区。
(二)地面公共交通规划
建立起两级公共交通网络。第一级为干线公交网络,采用标准公交车型,主要功能是承担中远距离和组团之间公交联系,将六盘水中心城区与周围卫星城的公交联系进行一体化考虑。干线公交网络采用较大站距,在干道上设置港湾式停靠站;第二级为支线公交网络,采用中型客车作为主要运营车型,主要功能是承担组团内部的公交联系。两级公交网络之间通过公交换乘枢纽来解决联运。
(三)轨道交通规划
规划远期考虑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东西向主要公共交通形式。规划建议远期改造现有铁路环线为城市铁路,解决城市环线的交通问题。
第三十三条城市步行系统规划
改善人行过街设施,发展园林化地下过街设施;形成结构完整的步行系统。进一步改善平面交叉口的行人过街道,增设路段上行人过街信号设施,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留足人行道空间,结合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在主要交通换乘枢纽应设置步行通道,方便换乘。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集中商业区和步行街区,通过在中心区外围规划环形交通或者立体交通等形式,减少中心区道路局部改造为步行街后带来的交通影响。
第三十四条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一)公路
加快建设“水盘兴、水安、水威和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高速路系统。
(二)铁路
积极开展六盘水至西昌铁路、水城至红果铁路复线等有关铁路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一环五射”的铁路网体系。
(三)航空
规划预留中心城区北部月照乡的花竹林坝子作为建设机场用地。配套建设六盘水机场高速公路。
(四)物流中心规划
结合现状的铁路编组站和规划的铁路货站,规划集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公路货站、仓储于一体的区域综合物流中心。
第八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三十五条给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用水量预测:至2020年,中心城区用水量为62.64万立方米。
(二)城市供水水源及水厂布局规划
1、水源(略)
2、水厂(略)
3、管网布局规划
城区管网采用多水源环网系统,网中设置高位水池等流量调节设施。高层建筑可自设加压设备进行加压。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3次考虑,灭火用水量为95L/s, 火灾延时为两小时,总用水量为1026M3。
第三十六条排水工程规划
(一)排水体制
中心城区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分别设置雨水、污水两个排水管渠系统,原为合流制的排水地区逐步改建为分流制。
(二)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算(包括未预见水量),污水量远期为45.32万m3/d。
(三)污水排水系统布置
采用分散布置,规划分别设置德坞片区、钟山片区、老鹰山片区、双水片区、水钢片区共五个排水系统布置。各个个排水系统单独设置污水厂和出口。
(四)污水处理厂规划
污水处理率近期不低于70%,远期100%。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满足生产及环境用水标准复用于水钢、老鹰山生产用水及城市环境用水。新建小区、组团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水泥厂、水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含油废水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一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或满足生产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生产。
(五)雨水工程规划
中心城区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逐步改建为分流制系统。原合流管道改为雨水管道。德坞片区的雨水通过已建成的花鱼洞排洪隧洞泄入水城河。
第三十七条电力工程规划
至2020年中心城区总负荷为1009.6MW,总用电量为51.3亿KWH。人均生活用电量为 960KWH/人.年。
第三十八条信息工程规划
(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发展重点,逐步建成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广播、电视并重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广播电视体系。加快有线网络多功能开发建设,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共网建设,构建为全社会服务的多媒体网络平台。近期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有线电视联通乡镇达80%;远期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以上,有线电视联通乡镇达100%。
(二)市话用户预测
预测中心城区2020年电话普及率80部/百人,城镇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为15部/百人。规划中心城区到2020年话机数量为72万部。
(三)局所及其它通信设施规划
1、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发展通信机楼。
2、加快网络智能化改造,提升现有网络的功能。
3、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交换设备的实装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新价值。
4、新建老鹰山支局、双水模块局,尽快建好六盘水电信枢纽大楼。
5、建设水城县邮政局综合用房,占地面积2000m2。在中心城区内设置若干邮电所,具体位置按邮电所服务半径0.6km设置。
建设市邮政局综合楼,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六盘水市火车站调向后新建邮件处理中心楼,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
6、完善中心城区至县城的长途光缆干线建设及有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坚持资源共享共建,积极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继续推进中心城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加快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第三十九条燃气工程规划
(一)规划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节约能源,促进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远期与近期相结合。
3、优先发展城区居民用户和公建用户,其次发展部分工业用户。
4、城市边缘散落户煤气管道未能供气的部分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外,其余均采用管道煤气。
(二)规划目标
民用气化率近期达到70%,远期达到80%。远、近期居民用气指标均为2930MJ/人.年。
(三)气源规划
1、近期
水城钢铁公司焦化厂现有焦化产气总量84471Nm3/h(202万Nm3/d), 可向城市供应30万Nm3/日,能满足近期35.0万人的煤气用量28.0万Nm3/d。近期煤气用气人口达到32.0万人,气化率65%。
建设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规模3000 m3,供气人口3.0万人。近期总用气人口达到35万人,气化率70%。
2、远期2020年
远期城市用气人口62.0万人,煤气用量需要59.0万Nm3/d。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规模扩大到11.0 万Nm3,用气人口2.0万人。总用气人口达到64万人,气化率80%。煤层气及老鹰山焦炉煤气作为城市燃气备用气源。
(四)输配系统规划
1、储气罐站(略)
2、规划管网
规划管网采用中、低压两级系统。近期建设中低压煤气管48.5km,煤气调压站26座;远期建设中低压煤气管180km,煤气调压站56座。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第四十条发展目标
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建设园林生态城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近期目标
2010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二)远期目标
2020年,城市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城市和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逐步得到修复,城市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三)分区发展目标
以城市功能区划分为依据,在各片区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状况与生态环境的要求,划分环境功能区,并规定各片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1、德坞片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环境噪声执行二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
2、石龙片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铁路沿线及站场环境噪声执行五类标准,其它区域环境噪声执行二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
3、水月片区:绿地率达30%,绿化覆盖率达35%;居住用地环境噪声执行二类标准,工业环境噪声执行四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三类标准。
4、钟山片区:绿地率达30%,绿化覆盖率达35%;居住用地环境噪声执行二类标准,其它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四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
5、柏杨坡片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环境噪声执行三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
6、双水片区:绿地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0%;环境噪声执行二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二类标准。
7、老鹰山片区:绿地率达30%,绿化覆盖率达35%;环境噪声执行四类标准;大气质量执行三类标准。
第四十一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目标
以建设“响水三岔皆通江,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环境为目标,建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多效益的绿地系统;使六盘水成为景致优美、环境怡人、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城市。
(二)规划指标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绿地率30%,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园绿地7.5平方米。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10.5平方米。
(三)规划布局
以生态绿带(环城林带)为纽带把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绿地串联起来,共同构建城市“绿心、绿脉、绿基、绿带”的生态系统。
结合规划所划分的七个片区,在有条件片区的四周建成生态绿带环绕,在满足景观需要同时及保护环境,并且可控制片区无序向外蔓延。
建立市级公园:有清碧公园、上下钟山公园、凤凰山公园、明湖公园,德坞儿童公园等。根据七个片区不同功能布置区域性公园和社区公园。
在中心城区外围,自然条件和用地允许情况下,建郊野公园、生态旅游区。具体有白鹤、罗咪期生态旅游区,钟山石河郊野公园、双坝农业观光区、玉舍森林公园等。
第四十二条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为标准,坚持环境功能与城市整体功能协调,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规划原则
1、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相适应,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学习、工作的良好环境。
4、严格控制影响城市环境的大气污染源,和水污染源。
(三)规划目标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近中期减缓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区范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远期控制住环境污染的发展,达到各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实现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舒适,生态平衡的现代化城市。
(四)环境功能区划分
1、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中心城区水域划分为二、三、四等三种分类水体。
二类水体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窑上水库、龙贵地水库、明洞水库、玉舍水库全库区二类水体。
三类水体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玉护区及游泳区。规划将德坞水库、窑上水库出水口至九洞桥、明洞水库排出口下游水泥厂划为三类水体。
四类水体主要适用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规划主要将从九洞桥至范家寨段划为四类水体。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在中心城区范围内进行,依据用地功能布局划分出二类区和三类区。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农村等。规划建成区以内除水钢、水城水泥厂及准备建设的电解铝厂以外均为二类区。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规划建成区以内的除水钢、水城水泥厂及规划的工业区为三类区。
3、声学环境功能区划分
声学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分出功能区,各不同功能区按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控制。一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一类标准50dB执行。
二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参照执行该类标准。三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四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五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穿越城区的铁路两侧区域。
(五)规划实施对策和措施
1、在城市布局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置各类工业用地,加强对污染严重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治理,有效地控制工业污染的进一步加重。推行清洁生产、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
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推广先进工艺,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限期治理或搬迁。对重点区域大型工业项目实行总量控制,保证环境质量。
3、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对规划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加强保护,在集雨面积范围内禁止建设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企业,已建的要进行重点治理或搬迁。建设城市引水工程改善用水水质,保障居民健康。
4、加速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及集中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开展对市区内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落实管理,全面改善水体环境。
5、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创建噪声达标区,使环境噪声的污染防治从点和线的治理转向区域性治理。
6、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逐步推行工业废弃物集中处理与处置,大力开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严禁有害废弃物向水体排放,生活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加强建筑垃圾、医院垃圾的收集处理工作。
7、健全地方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第四十三条生态环境保护
(一)保护山体,提高植被覆盖率,特别是森林覆盖率,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林业,营造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强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
(二)25度以上坡地应退耕还林,以保持生态平衡。
(三)依法管理、合理使用土地,规划生态涵养用地,建立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
(四)保护土地资源。防止耕地污染,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
(五)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山、水、田,与生态型农业相结合,开发、保护、治理、管理并重,通过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使生态环境转入良性循环。
第四十四条环境卫生规划
(一)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类环卫设施,美化环境,方便使用;逐步提高环卫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创造整洁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二)总体目标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建设中心城区成为环境优美、清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城市。
(三)规划预测
生活垃圾产生量近期1.3kg/cap·d,远期1.15 kg/cap·d。粪便产生量近、远期均为1.1kg/ cap·d。
(四)垃圾处理规划
1、发展目标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远期为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率100%;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处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4)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40%。三级管理的道路提高到一级管理。
2、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及处理
建设一批具有压缩功能的密闭式垃圾中转站, 在建成区新建16座垃圾中转站。
生活垃圾以卫生填埋为主,开展垃圾资源回收和利用。近期利用现状岔河垃圾填埋场,远期在城市东部新建一座日处理400吨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工业及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运输并进行特殊处理。
建成一座医疗垃圾焚烧处理场处理医疗单位垃圾,病死牲畜应经过高温火化处理或实行深埋。
3、入城洗车场
在城市通往贵阳、盘县、威宁、纳雍等的主要公路入口处分别设置入城洗车场。
(五)粪便治理规划
1、随着城市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粪便运输实现机械化,并做到密闭运输。随着城市污水系统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发展,粪便可纳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实现排放管道化,处理无害化。
2、公共厕所达到布局合理、美观、卫生、数量上按2900城市人口设置一座公厕的标准。在主要繁华街道公厕间距为300-500m,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为800-1000m。旧城改造地段和新建区,公厕不少于3座/km2。公厕的类别全部应为一、二类公厕。其中一类公厕比例应达到20%以上。
第十章 城市防灾规划
第四十五条 防洪规划
(一)规划原则
实行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稳定流向,裁弯取直,挖河筑堤,砌石护岸,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采用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
(二)防洪标准
近期按50年一遇设防,远期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防。
(三)防洪工程规划
水城河及其支流是流经中心城区的唯一地表水系,因而城市防洪工程是对该水系的治理工程。开展德坞支流河道整治、水钢支流河道整治、双水河河道整治以及窑上、德坞、双水河支流及水城河支沟治理等,制定清障规划及措施。
以非工程措施作为工程措施的补充及完善,从而建立安全完善的防洪体系。
第四十六条 地质灾害防治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诱发,谁负责,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
(二)建立健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实行地质灾害部门负责制。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制度,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保有灾治灾,无灾防灾,长期防治,综合治理;
(三)加强建设区地质勘探工作,新区及城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减少对自然坡地的大规模改造,保持地貌原始受力平衡状态,保持地面稳定;对岩溶地貌,规划严禁在此地区进行角度性开挖,防止产生滑坡及坍塌。对于开挖边坡角度不大的,应进行护坡、挡土墙及防坍塌等工程措施处理;对于软土地区,规划建筑的体量不宜过大,同时进行相应建筑工程措施处理,以防止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事故。
(四)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好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工作,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矿山地面沉陷、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同时,逐步组织实施处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居民搬迁。第四十七条 城市消防
(一)规划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注重提高和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功能,使消防队伍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充分满足城市消防的需要。
(二)规划目标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化学危险品设施的布局、数量和规模;消除中心城区范围内村庄和棚户区的火灾隐患;充分保证城市消防供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备和技术水平,建成以消防救援为主体的城市安全综合救援体系。
(三)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1、化学危险品设施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油库、液化石油气库、爆炸物品仓库、燃气储配站和其它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在老鹰山工业区集中规划设置1座化学危险品仓库。
2、城市公共加油站
尽快编制中心城区汽车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并对现状加油站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改造或拆除。人防、地下工程的消防安全
对各类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确定不同使用功能的分区和面积。控制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地下商业功能的用房不得设置在地下10米及地下2层以下,人流集中的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地下10米及地下1层以下。考虑战时需要,应结合特勤消防站设置地下消防车库,建立与人防市级指挥所联网的战时消防指挥中心。
4、防灾疏散避难用地
城市广场、运动场、绿地和其它开放空间在满足其自身的功能使用要求外,还应兼作城市综合防灾当中的疏散避难场所,并与城市防震减灾等规划中的应急避难场所结合。
5、化学危险品运输线路
城市道路应分为三类: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不限时通行线路、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限通行线路和其它线路(即化学危险品车辆禁止通行线路)。
6、消防重点保护单位
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的消防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火灾预警、报警联动装置自动化管理系统,适应消防监督管理和扑救火灾快速反应的需要。
(四)规划措施
1、规划增设10个消防站,至2020年城市消防站总数为12个;近期新建5个消防站。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城市规划区内的卫星城应设置小型普通消防站。
2、为保证救灾用水,规划期末,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市政消火栓覆盖率达到100%。
3、消防站建设应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分进行;加强消防监督,加强全民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工作;逐步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
第四十八条 城市防震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快速反应、分级负责、统一指挥、部门分工”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整体的防震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规划六盘水市按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一般建设工程按区划图或地震小区划提供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断裂带和砂土液化区;重大建设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
(二)根据“就近、可通达、易实施、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将城市绿地、公园、学校操场、广场作为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的有效人均用地标准为1.5~2.0平方米,长期避难场所人均用地标准为2.0~3.0平方米。避难场所应建设必要的市政、治安和医疗救助等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抗震救灾,将部分地下空间作为抗震救援物资储备场所。
(三)重点开展强震动观测与地震动衰减研究、地震断层和地质勘查、地下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工作。
(四)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切实改变农居抗震能力薄弱的状况。
第四十九条城市防空
(略)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第五十条 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建立与中心城区城镇空间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总规以下各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以及各专项规划,切实加强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同时,通过滚动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建立反馈机制等方式,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日常维护工作。
第五十一条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规划管理的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建设制度和法定规划管理程序,加强城市规划监察,强化规划实施的检查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采用人大政协监督、公众舆论监督和法律干预等多种方式,确保规划成果不被随意更改,保证规划依法实施。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实施规划的权力和义务,建立违法、违规和违章的责任追究机制,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五十二条 统筹协调城市发展时序
强化整体意识,从中心城区“一盘棋”的角度,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时序,逐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新拓展区建设,产业集聚和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组团规模化有序发展。
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中心镇,注重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加强中心镇的辐射能力,带动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第五十三条 加强区域协作
从区域协调的角度,消除行政界线的约束,加强各行政区之间的协作联合,建立与资源环境、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区域划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和规划管理结构。第五十四条 调整行政建制和区划
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逐步消除在土地流转、户籍、就业等方面城乡二元管理的制度障碍。调整行政区划,适时启动和完善中心城区县级行政单位区的建设,水城县县城另行选址建设;有计划地实行中心城区外小城镇的合并,提高城镇建设效率。
从保护生态空间的角度出发,强调生态优先的重要性,防止生态空间被城市建设活动蚕食。
第十二章 附 则(略)
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方案)已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审查,现将按审查意见修改后的文本公示,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联系人:六盘水市规划局技术科彭国龙.电话8224266.地址:恒远意通12层.邮编:553001.传真:8225298.电子邮箱:pgl0858@163.com
第四篇: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讲话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讲话
尊敬的xx总规划师,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xxx审查组专门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进行现场调查,提出纲要审查意见。在此,我谨代表xxx,对专程参加审查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城市总体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发展规划历来高度重视。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尽快完成到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构筑以半岛城市群、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空间结构。这些,为我们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来的发展,xx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我市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形成的《规划纲要》于去年7月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这个纲要的形成,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引领城市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今天参加规划纲要审查的各位领导和专家,都长期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对城市发展规律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在城市规划编制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真诚地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对纲要进行严格审查,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xx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后,预祝本次审查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和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五篇:《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一
2012-04-19来源:驻马店日报
作者:
规划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天中,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对我市2010—2030年城市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的规划。从即日起我们将推出《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的系列报道,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我市城市未来发展的高度关切,并期望广大读者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共建我们美丽、和谐、幸福的家园。125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我们的城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美好未来的梦想:通过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山城田湖相融、城乡协调共生、水光山色相映,产城融合互动、宜居宜业美丽幸福之城。
高端定位 打造区域发展之核
城市的发展定位,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面对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结合我市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城市现状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需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以区域统筹和科学跨越为导向,以“三化协调、城乡统筹”为目标,全面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天中特色浓郁的宜居宜业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已形成覆盖全省域的新格局,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的黄淮四市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四市普遍发展水平偏低,是中原经济区“三化”战略中重要的开发地区,该板块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极核来引领带动区域发展。驻马店作为地区中心城市,处于“京广产业带”和“黄淮、京九产业轴”的战略连接点,肩负着发展多种战略产业的重任。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主导产业体系和核心竞争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成为“三化”协调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
依托“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通过“三化”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在多轮驱动的推动下,驻马店将成为产业发达、城市服务职能完备的中心城市,辐射中原经济区南部经济洼地区域的核心。
我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化发展迅猛,城镇化也处于快速扩张期。抢抓机遇,率先推行改革、先行先试,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我市现有的城乡差距格局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尤为急迫和必要。通过发挥自然生态格局的优势资源,以统筹城乡公共设施、产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路径,构筑城乡一体化空间的基础和支撑体系,打造宜居城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驻马店将成为区域城乡统筹的实验区。
我市农业基础雄厚,基础性资源(土地、劳动力)的配置相对充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大支柱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我市必将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我市在城市增长力、经济实力及生活质量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综合竞争力较强。地理区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农村消费人口众多,在区域的腹地拓展潜力较强。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全国性和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辐射带动豫东南,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南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媚”,我市最大的特色在于“山—城—湖—田”的景观格局,景观体系的营造就成为塑造我市人居环境最好的切入点,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最重要的基础。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因素。我市拥有重阳文化之乡、梁祝之乡、嫘祖之乡、冶铁铸剑之乡、盘古之乡。天中多君子、多名士、多贤达。“天中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为城市奠定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
宜居城市的建设需要营造低密度、基于绿色的舒适人居环境。我市地域辽阔,城市布局较为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拥有“一马平川”的大地景观,为建设宜居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格局
总之,我们具有努力把驻马店建设成为“三化”协调、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之核,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发达的产业集聚之区,山水秀美、天中特色浓郁的魅力宜居之城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式和战略选择,这就是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
组团发展 打造中心城市集群
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也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通过集中打造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构建跨越发展的核心平台。打破“均质化”发展的惯性,按照“有机集中”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极核。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就是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吸引能力,增强城市中心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整合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联合遂平、确山、汝南,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集群,使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互相依托、协同发展,实现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能级的全面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全面发展。
规划纲要以全新的理念对未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作出了以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遂平组团、确山组团、汝南组团为支点的“一核三极”、“一环三带”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三极”。
“一核”即中心城区。在现有老城区、行政新区的基础上,城市向北拓展,建设北部综合新区;依托集聚区建设,城市东拓打造产业新区。同时,依托西部的石武高铁驻马店站,建设站前新区。通过几大新区建设整合空间资源,强化区域中心服务职能,提高区域竞争力。其主导功能为公共服务与生产性服务、商务办公、商业、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高新技术等。
重点建设四大中心。
行政新区文化中心。以新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在107国道、开源大道结合穿城水系布局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打造城市文化中心。
高铁商务服务中心。依托高铁驻马店站,沿开源大道、淮河大道布局商务办公、商贸、居住等功能,打造集对外交通、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办公于一体的城市西部区域中心。
老城商业服务中心。在老城区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更新,对原有功能进行优化整合,盘活土地,主要发展商业、休闲、生活服务等,建设老城综合服务中心。
产、学、研中心。依托驿城大道、创业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打造豫东南职业培训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撑。
“三极”即遂平组团、确山组团和汝南组团。规划纲要对“三极”的开发建设也作出了具体规划。
“一环三带”。
“一环”即都市旅游休闲环。通过对现有省道、县道改造升级,打造S220省道、S334省道、S219省道、希望大道与县道构成的旅游休闲环路,依次串联嵖岈山风景区、板桥水库、铜山风景区、薄山湖风景区、宿鸭湖、南海禅寺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与一市三县相连接,拉近城市与旅游景区的时空距离,使市民亲近自然山水,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发展短程休闲旅游产业,扩大城市知名度。
“三带”即城市空间发展带、产业聚集发展带、商务休闲发展带。
城市空间发展带。以107国道为主轴,结合铜山大道、乐山大道,北连遂平,南接确山。依托轴带发展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贸、居住等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南北向城市空间发展带。
产业聚集发展带。在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之间依托驿城大道、前进大道布局食品、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煤化工、建材等产业园区,打造南北向的产业功能带。
商务休闲发展带。以开源大道为核心,西连高铁驻马店站,东经宿鸭湖旅游区至汝南,形成商业休闲轴。主要发展商务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都市农业观光、历史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辐射东西的商务休闲带。
拓展空间 实现区域和谐共生
规划纲要提出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打造竞争力与组织力卓越的区域中心城市、高效率与高弹性兼备的组团城市。通过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更大空间范围内协调产业布局,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地和承载空间。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形成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创造空间载体;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沟通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的多个发展单元,加快区域内发展单元间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功能整体化和布局结构网络化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率运行、高应变功能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紧凑开发的理念进行城市组团建设;通过足够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廊道构建大尺度自然空间与中微观环境相结合的生态框架,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规化纲要提出了多项战略措施。
集聚优势,强化中心。目前,我市的城镇体系首位度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散,需要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打造强有力的发展极核,以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城镇与地区辐射作用。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建设发展集合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发展要素和优势资源,中心城区组团结合复合型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提升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市域经济发展极核作用与对外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壮大遂平、妆南、确山城市组团的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环湖发展,重构秩序。利用区域内的山体、水库、湿地、农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布局深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内部的绿核、绿廊,打造生态廊道和城市风景道,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建立有机开敞的城市空间格局。积极有目标地进行生态绿化建设。在生态绿地内建设功能明确、规模适度、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绿地和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营造城市特色生态空间
轴带推进,对接联动。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空间主要集中于京港澳高速“黄金轴带”上。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将积极利用周边的自然空间要素,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加强宜居城乡建设,由西至东创造出“生态宜居带”,与南北向的城市、产业发展主轴形成对照。通过提供完善的城市配套和舒适宜人的生活条件,吸引人口迅猛集聚,逐步壮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提升区域辐射能力。强调城乡居住空间的理想分布,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理想状态。
城市的未来不是梦,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一个山城田湖相融、城乡协调共生、水光山色相映、产城融合互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组团集群,正在悄然崛起于新时代的阳光之中。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二
山水共融
生态宜居中心城
山是屹立的精神,水是流动的灵魂。把城市融入山水之间,城市便有了山水的灵秀和生命的律动。在我市中心城区长远发展规划中,规划纲要依据我市中心城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特点,以构筑山、城、湖、田交融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强化以天中文化为主题的历史人文特色,塑造地域环境独特的中原地区都市风貌,展现驻马店跨越发展的活力、魅力都市形象为总体城市设计目标,拟定到2030年,中心城区将建成总人口 151万人左右,城市总规模165平方公里的平原上的山水生态宜居现代化都市。
“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
规划纲要遵循生态化、整体化、延续性、以人为本等原则,以生态本底条件为基础,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塑造驻马店市现代城市整体形象为前提,充分考虑各组团空间、形象的多元化协调发展。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脉,珍惜驻马店市既有的丰富历史文化与民俗特色资源,突出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与历史脉络,注重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展现。引入城市空间意象理论体系,从人的实际体验和生活经验研究城市空间,以此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塑造可感受、可体验的历史人文空间。以河流、农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为生态本底,以城市干道为基本骨架,构筑“绿”、“水”、“城”相互渗透的生态城市框架,形成“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
一主:行政文化服务中心。
以行政中心为核心,依托良好的水体、绿地景观环境,主要发展行政办公、市级公共服务、教育培训、会展服务、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职能,打造现代化的新城中心。通过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营造,吸引城市功能和人口集聚,构筑“反磁力”极;进一步疏解老城,有效缓解老城区过多的职能负担。同时,通过现代城市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高品质居住等城市功能的集聚,提升城市面向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副:传统商贸中心、商务办公中心、产学研中心。
传统商贸中心。在现有用地布局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延续老城肌理,完善公共设施,整合、理顺路网格局,结合城市旧工业、旧居住区更新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城区地域空间品质与环境。以现有老城区解放大道东段、风光路、火车站商业区为核心,布置传统商贸、商业、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设施,打造老城商贸中心。
商务办公中心。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为依托,围绕站前广场,沿淮河大道、铜山大道、薄山大道布局现代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物流、交通枢纽等设施,打造城市面向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商务办公中心和城市形象门户。
产学研中心。在关王庙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依托驿城大道、创业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打造豫东南的新型职业培训中心。
一带:产业集聚发展带。
在现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依托驿城大道、前进大道,自北向南主要发展生物科技、食品、高新技术、医药、装备制造、能源和煤化工、建材等产业,通过布局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打造南北向对接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带。
双轴:区域城镇拓展轴、城市功能拓展轴。区域城镇拓展轴。主要由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构成,串联老城中心、行政中心至产学研中心,引导城市轴线发展,北连遂平、南接确山,成为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城镇空间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城镇拓展轴既是城市空间拓展轴,又是城市历史人文轴。一方面,轴线通过联系老城与新城,聚集类型多元、结构开放的城市职能,并建立适应不同发展时序安排的空间体系,引领城市跳出现有框架向北拓展;另一方面,该轴串联驻马店历史上依托驿站发展的风光路、解放大道商业区,现在的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未来的现代化的北部产学研综合新区,理清了驻马店从历史至未来的时间脉络,展示驻马店不同时期的空间发展模式与形象。
城市功能拓展轴。以开源大道为纽带,西连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中部经过行政文化中心,东部串联企业服务中心,最终向东西两翼延展,西至板桥水库风景区、竹沟旅游区,东至宿鸭湖旅游休闲区、天中山风景区,与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都市旅游休闲环有机结合,主要发展商务商业、信息咨询、企业服务、旅游休闲等功能,搭建辐射东西城市功能拓展轴。
功能各异的十大城市片区
在“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市结构基础上,规划围绕各功能中心,沿主要发展轴带布局中心片区、老城片区、高铁片区、城南片区、刘阁片区、关王庙片区、开源南片区、开源北片区、练江北片区、练江南片区等10个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别承担相应的城市功能,并与城区外围生态农田、生产、防护绿地相连,形成有机、开敞的布局形态。
中心片区。是由淮河大道、靖宇路、纬五路、富强北路、十三香路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行政办公、文化展示、职业教育、市级公共服务、居住生活服务等。
老城片区。老城片区是由雪松大道、京广铁路、练江河、石武高铁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传统商贸、公共服务、居住生活服务等。
高铁片区。高铁片区是由雪松大道、洪河大道、盘古山路、规划安信快速通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现代商务、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物流、交通枢纽等。
城南片区。城南片区是由汝河大道、石武高铁、工业四路、天中山大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居住、公共服务、生态休闲等。
刘阁片区。刘阁片区是由洪河大道、规划安信快速通道、雪松大道、石武高铁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居住、公共服务、商贸、高新技术产业等。
关王庙片区。关王庙片区是由纬五路、薄山路、纬十三路、富强北路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科技研发、新型职业教育、生物科技、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居住等。
开源北片区。开源北片区是由开源大道、京广铁路、纬十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企业服务、食品加工、物流等。
开源南片区。开源南片区是由开源大道、京广铁路、东开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装备制造、新能源、环保建材(新材料)等。
练江北片区。练江北片区是由练江河、京广铁路、东开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医药制造、煤化工、能源(煤电)等。
练江南片区。练江南片区是由练江河、天中山大道、工业四路、新107国道所围合的区域。其主导功能为钢铁、纺织、建材、原材料工业等。
均衡分布的居住空间体系
居住空间结构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居住用地结构着眼于全市的综合平衡,包括城市整体经济发展、人口疏散、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开发等,进行重新定位和相应的调整。
规划采取“疏解老城、充实新区”发展思路。“疏解老城”即疏解老城区人口,改善居住质量;“充实新区”即充实新区的居住开发和设施配套,完善居住环境。通过加速新区的居住、公共服务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新区的吸引力,减轻老城区旧城改造和开发的压力。
规划通过协调交通与居住空间的组织结构,加强对交通轴沿线地区开发强度的控制,引导居住空间沿交通走廊外延,积极拓展城市居住空间范围,引导交通和居住空间互动作用的良性和有序发展,最终形成依托便捷综合交通体系整合而成的均衡分布、多核心结构的居住空间体系。结合河流、生态廊道等自然条件,规划形成10个居住片区,采取差异化的居住发展策略。
老城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874.77公顷,人口规模33万人,人口毛密度377人/公顷。结合其他居住组团的建设,适当降低居住开发密度,引导人口有序疏解;改善居住环境,在尊重老城风貌格局和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老城区实施改造修建。利用现有工业企业的搬迁,建设绿色开敞空间,提高老城区绿地系统的连通性,综合整治以改善老城区的居住环境。新城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859.57公顷,人口规模31万人,人口毛密度362人/公顷。本片区以行政中心及区域文化、职教中心的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市级、居住区级、社区级等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片区整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中高档商品房,疏解老城区人口。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老城特色空间要素,延续老城景观特色与城市肌理;另一方面,引导居住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混合布局,并结合体育公园、开源河、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居住环境宜居性。
高铁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304.36公顷,人口规模12万人,人口毛密度379人/公顷。本片区处于老城与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之间,宜加大住宅开发力度、提高地块容积率,疏解老城区人口。同时,结合站前商务、商业中心建设产生的巨大就业需求量,打造职住相对均衡的城区,引导居住与其他适宜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优先发展商业居住。
高铁西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153.37公顷,人口规模6万人,人口毛密度376人/公顷。本片区与东侧的高铁居住片区整合发展,依托石武高铁驻马店站发展站前商务、商业中心,提高片区的就业吸纳能力,以职住平衡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以建设商住混合的现代居住区为主,加大住宅开发力度,提高空间环境品质。
城东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414.76公顷,人口规模14万人,人口毛密度334人/公顷。沿前进大道两侧,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优化提升现有居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以职住平衡为导向,为企业人群提供多元化居住产品,满足为产业配套和园区人口居住需求,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配套设施服务水平。
城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472.66公顷,人口规模14万人,人口毛密度293人/公顷。本片区横跨练江河,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城区创造了基本备件,宜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滨水居住区。在空间布局上,要特别注意绿化轴线与滨水景观的结合,形成富有表现力的纵向开发空间,建筑族群宜围绕绿化网络和开放空间布局,创造富有变化的居住空间;在共享新老城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并结合滨水环境塑造品质空间。
城西居住片区。居住用地约286.12公顷,人口规模10万人,人口毛密度363人/公顷。适度提高铜山大道两侧居住开发密度,缓解老城区居住压力。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居住区建设重保留老城特色空间要素,延续老城景观特色与城市肌理。
开源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14.05公顷,人口规模2万人,人口毛密度202人/公顷。考虑到本片区是驻马店市重要的企业服务中心,应对产业配套和工业园区人口居住需求,周边不宜布局高密度的居住用地,应适当降低常住人口规模,提供更多的配套宿舍和多元的居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客观需求。空间布局上,沿洪河大道两侧,结合企业服务中心,布局居住用地,实现职住平衡。同时,沿洪河大道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关王庙居住片区。居住用地654.42公顷,人口规模24万人,人口毛密度370人/公顷。沿天中山大道、铜山大道、文明大道两侧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并引导公共服务、居住混合布局,适度提高住宅开发强度,完善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优先发展中档和普通商品住宅;结合小清河河流绿化、带型公园、道路绿地设置,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建设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沿小清河两侧布局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建设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设施,提高滨水空间的活力。
练江南居住片区。居住用地123.12公顷,人口规模4万人,人口毛密度325人/公顷。本片区与城南片区具有相同的本底资源,宜依托练江河支流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城区,特别注重居住空间、公共服务中心,布局居住用地,实现职住平衡。同时,完善居住小区、社区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空间
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是决定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态和生活空间,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沟通农田、河流、城市的空间联系;控制城市建设区东、南部以农田、村庄为主的生态空间;构建城市与绿洲、河流、农田、林网等自然要素相互渗透的开放空间体系,形成以水系+绿地+公共建筑整体的特色空间形态。围绕这一目标,要着力构建两个生态带和三个生态廊道。
北部生态缓冲带。位于驻马店市区北部与遂平县之间,在保留现状基本农田板块的基础上,对现状村庄进行合并整治,形成生态廊道,构筑区域生态本底,形成城市生长边界,有效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
南部滨水生态休闲带。位于城区南侧,在保留现状练江河及其支流水系、湿地、生态绿地的基础上,梳理现状河道,整治河道两岸景观,严格控制两侧城市用地建设,构筑城市南侧重要的生态屏障。
京广铁路生态廊道。在现状城市中的京广铁路两侧防护绿地的基础上,规划适当拓宽至500米至1000米的生态廊道,沟通城市各水系廊道,构筑城市东西方向不同城市功能组团的生态防护廊道。
东部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在规划区东侧百汇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预留200米至500米生态廊道,作为城市向东拓展的生态边界。同时与城市东西向水系生态廊道连通,共同打造城市生态框架。
西部高铁生态廊道。位于驻马店市西侧,以高铁两侧防护绿地为基础,宽度控制在500米左右,成为城市向西拓展的边界,阻止现有城市的无序蔓延。
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结合小清河、骏马河、练江河等自然资源,结合生态绿地、山水绿廊和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蓝绿纽带”,构成城市的开放网络空间的主体框架。
在现有老城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规划结合城市沿城市道路南北轴向拓展的特征,完善城市轴线的行政办公、商业文化设施、休闲设施等,将乐山大道、天中山大道两侧打造成驻马店市重要城市活力轴线。
依托开源大道的建设,从西向东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站前商业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为节点,形成串珠结构形态,构建中心城区东西向的空间序列格局。
通过对城市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和城市内绿地景观的梳理,与区域绿地及生态廊道形成完整的公共空间网络,增强城市活力。老城区公共空间。以重阳文化公园、靖宇公园、驻西公园、帝豪公园、儿童公园为主要绿化节点,依托重要城市主次干道沿路两侧绿化,通过街头绿地建设以及城市广场、公共建筑的串联实现城区与练江河生态廊道以及南北方向的城市生态廊道的无障碍绿地通廊,形成网络化、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
新城区公共空间。北部城市新区建设应充分尊重现状小清河、水渠以及城市轴向发展的脉络基础,以既有生态本底为基础,营建城市带状公园与街头绿地,作为新区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以体育公园、小清河公园、韩非公园、天中广场等为重要节点,形成纵横交错的开放空间网络。
工业区公共空间。规划结合城东生态公园,沿城市主干道、河流两侧沿线绿化为主,连通工业区内部与南部练江河滨水生态带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走廊。
与山水共融的城市是美丽的,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是幸福的。当我们的城市渐渐融入山水之中,翠生生的山林、清凌凌的河水、绿汪汪的原野也将汩汩地流进我们的生活。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三
园林绿化
万紫千红织锦绣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宋东风
发布时间:12年05月03日09:05:10
【放大 缩小 默认】
园林绿化是城市活着的画,无论走在城市的哪个地方,你总走在画里,那抹不开的浓浓绿色和淡淡的花香扑在你的脸上,挠得你心里痒痒的,把不住想笑、想唱。绿化是城市的画,也是我们心中的歌。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规划中,规划纲要遵循生态化、系统化、特色性、网络化等原则,坚持从生物多样性、系统性出发,建设和保护绿地生态群落,构建城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绿地网络。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科学、合理,绿地分布尽可能均匀,让更多市民享受绿色;尊重天中地脉、史脉和人脉,营造具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特色城市。在植物配置上强调乡土树种和市树、市花作用的同时,挖掘强化和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出了规划期内,城市绿地指标为人均绿地2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27.22%,力争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总目标。
中心城区绿地规划三大方略
因地制宜,以蓝色廊道和绿色廊道为主体构建适宜平原地区的绿地系统。通过对城市河流进行疏通治理,使以河流为主体的自然生态廊道流畅连续,在景观上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蓝色廊道网络,结合道路绿网形成蓝绿交相呼应的廊道网络。
蓝色廊道。滨河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扩大绿色活动空间,引进多种自然景观元素,丰富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促进物流、能流、物种流、住处流等的传递与交换,构成城市公园系统的脉络。
把绿色引进城区,将景观连为一体,使街道集绿化、净化、彩化于一体,形式上追求新、特,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人为本”,形成具有交通生态、休闲、景观等综合效益的“绿色生态走廊”。结合城市主要干道、快速路网构建城市绿廊,在绿带与绿廊的规划过程中结合生态保护用地合理布局。
划定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的管理单元,实行新城、老城差异绿地指引。根据结合现状空间和未来规划意象两个方面,划定中心城区绿地规划的管理单元,将其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三种类型。根据各类地区的公共绿地分布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地区的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街道级绿地和社区级绿地的最小规模和服务半径进行目标设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共绿地的规划布局,实现公园服务圈基本覆盖整个中心城区的目标。
规划利用驻马店城郊水、田、林镶嵌的自然地理条件,以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走廊、河道绿化为联系纽带,形成对城市的绿色包围和烘托,保持城市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
“一环、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城市绿地布局
规划以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的水系,突出水、城、林交融一体的城市特色,形成点、线、面、环、楔等多种绿地形式的有机组合,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一环、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城市绿地布局。
“一环”为沿城市外围环道形成的防护林带,主要起到分隔和保护作用。
“三横”分别为练江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开源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北干渠两侧生态绿化廊道。
“四纵”分别为石武高铁两侧绿化廊道、京广铁路两侧绿化廊道、107国道两侧绿化廊道、安信快速通道两侧绿化廊道。
“多节点”为中心城区内部的各级城市公园,包括大型综合性公园、体育公园、滨水景观公园等。各级公园均衡布置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完善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
“三横三纵”生态廊道体系
构建中心城区的生态廊道体系,是城市绿地系统形成有效网络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驻马店的实际情况,其廊道体系主要由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组成,它是城市绿地中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绿地。廊道在生态系统中承担连接生态斑块、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的作用。因此,对廊道的控制着重考虑其承担生态功能的宽度要求。结合绿化建设目标及滨水廊道和交通廊道情况,规划在中心城区建立“三横三纵”的生态廊道系统,“三横”分别为练江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开源河两侧生态绿化廊道、北干渠两侧生态绿化廊道。“三纵”分别为石武高铁两侧绿化廊道、京广铁路两侧绿化廊道、107国道两侧绿化廊道。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性考虑,市区内的绿化廊道按照主导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差异分为两个层次。一级生态绿化廊道分布在不同功能区划之间,主要发挥生态隔离功能,其建设侧重于廊道宽度、长度等规模指标;二级生态绿化廊道集中在相同或相似功能区划内部,主要发挥生态渗透功能,其建设侧重于植被形式、类型等景观指标。两个层次的绿化廊道互为支撑、互为呼应,共同构成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化主体框架。
“三级公园”大型绿色斑块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绿地多以斑块形式分布,且大型绿色斑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小的绿色斑块可能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上述生态廊道的构建主要承担生态维护的主体功能,而公园绿地建设侧重承担生态“踏脚石”和居民游憩功能。通过分散的绿地斑块可强化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和可达性,驻马店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市级公园绿地、区级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绿地三个级别,按照现状城市绿地、居住人口、组团功能等相关依据在中心城区进行规划布局,发挥城市绿地系统核心节点功能。公园绿地应通过大幅增加公共绿地的建设投入实现城市宜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规划公共绿地1922.1公顷。市级公园。规划选择驻马店生态系统中绿廊的交会点作为市级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域,形成“点线一体化”的绿化结构。综合考虑市级公园作为建成区中的生态斑块功能,规划以2公里作为生态斑块之间的合理距离,确定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2公里,规划设8处市级公园,其中现状保留2处,现有扩建1处,规划新建5处,每个市级公园面积在10公顷以上,服务半径为2公里至3公里。
区级公园。区级公园为次级绿化节点,主要为中心城区各片区内居民提供服务。规划在各个城市片区内部选择适当区域进行布局,同时通过增添体育、文化、休闲商业设施发挥生态绿化节点的混合功能,增强公园的可适用性。规划建设12个区级公园,其中现状保留1处,现状扩建3处,新建8处;每个区级公园规模为3公顷至10公顷,服务半径为1公里至2公里。
社区级公园。社区级公园绿地是住宅区内的绿化节点,主要为特定的居住区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提供服务。规划按照老城区0.4公顷,新城区0.5公顷的最小规模进行配建,服务半径为500米至1000米,结合居住区建设进行配套。
“三大组团”绿化指引
老城组团绿化指引。对于寸土寸金的老城核心区,由于新增公共绿地的难度较大,主要采取增加局部地区的路网密度,减少断头路和丁字路的方法,提高现有公共绿地的交通可达性,扩大公园的辐射范围,达到改善地区公共绿地服务水平的目的。对城市中心区,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选择合适的位置新建社区公园,另一方面拆除不必要的分隔围墙,改善地区的路网通达性,提高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城市公园体系,面向城市居民提高开放性。
新城组团绿化指引。以居住、商业为代表的生活功能和以工业园区为代表的生产功能并重。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功能区,新城区在发展初期就应该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商业、居住区域注重城市公园、休闲景观广场建设;住宅区绿化全面执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工业园区以生态型园区为目标,加强绿化林带配套建设。
道路绿化。道路沿线两侧各形成30米宽的绿化带,城市主干道、旅游道路两侧各形成50米宽绿化带。道路绿化在强调防风固土、除尘降噪的环境功能之外,还应加强景观功能,乔、灌、花、草结合,形成复合型的绿化带,实现整体景观效果。
河岸绿化。以保持水土、护岸护坡、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宽20米至50米的河流沿岸两侧各形成50米宽的绿化带;宽50米以上的河流沿岸两侧各形成100米宽的绿化带。在上述功能基础上,通过植被多样化、堤岸园林化、设施休闲化等措施增添沿河绿化带的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
工业组团绿化指引。注重工业区绿化建设,选择对烟尘、污染有强抗性的树种,通过绿地配套优化工业生产环境,降低工业污染程度;加强园林绿化体系建设,提升住宅区内的公共绿地建设规模与质量,创造优质的人居环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园林绿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元素,择绿而居不只是一种时尚,更成为提升城市价值的砝码。许多城市“以绿引资、因绿兴市”,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引来投资者、旅游者,步入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也必将为城市化建设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四
公共服务
快乐幸福千万家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宋东风
发布时间:12年05月10日09:05:43
【放大 缩小 默认】
□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城市是我们的家,它不仅让我们生活得富有,还要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和幸福。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城市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市已进入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强,原有的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的情况难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因此,规划纲要面向未来,着眼城市与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按照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我市中心城区未来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作出了超前的规划。
确立公共设施发展三大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了2010—2030年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建设的三大目标:形成覆盖全市的公益性公共服务网络,构筑具有特色的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批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设施。要在规划期末基本形成覆盖全市、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社区商业网点全面完善,基础教育及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得到充分关注,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文化娱乐及体育休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与城市结构相适应的公共中心体系基本成型。
老城区公共设施得到全面完善,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特色与活力得到充分展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个人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得以充分满足。举办区域性商业、会展活动及文体赛事的设施条件基本齐备,大型公共设施与城市优势资源良好结合,旅游城市形态特色得到应有展示,城市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基于城市性质与目标要求,构筑与城市长远发展空间结构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门类丰富、规模适宜的公共设施网络。
架构“一主四辅六节点”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按照“城市北拓西进”的整体城市结构演进设想,以南北向的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及东西向的开源大道、淮河大道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拓展的主轴带,布局主要的公共设施,积极引导公共设施由现状老城区向新区进行转移。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充分考虑均好性,划分六个公共设施配置片区,形成“分层级、多中心”结构形式,结合规划城市公交走廊构筑“一主四辅六节点”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一主”即行政文化中心。依托现有行政办公中心的集聚,积极拓展辐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乃至整个市域的高标准行政办公、教育科研、文化会展、体育卫生等核心公共服务职能。
“四辅”即老城商业中心、高铁商务中心、关王庙产学研中心、开源企业服务中心。
老城商业中心。结合旧城改造与更新,优化调整老城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完善市级商业、商贸、公共服务等职能,打造老城商业、商贸中心。
高铁商务中心。以石武高铁驻马店站为依托,围绕站前广场,发展现代商务、商业会展、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等功能,打造高铁现代商务中心。
关王庙产学研中心。依托创业大道、纬十路、乐山大道,布局职业教育、科技研发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打造豫南新型职业培训中心。开源企业服务中心。依托产业带中心区位及毗邻京港澳高速的优势,在开源大道北侧布局企业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企业服务、贸易、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职能,同时结合现有汽车商贸基础,布局专业市场,为企业提供销售、会展等服务。
“六节点”即练江南公共服务节点、纬十路公共服务节点、城东公共服务节点、行政中心西服务节点、城南片区公共服务节点、城西片区公共服务节点。
练江南公共服务节点在练江河南侧、驿城大道与中原大道之间,布局片区企业服务节点,重点发展企业服务、贸易、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职能。
纬十路公共服务节点在纬十路东段、驿城大道两侧,布局商贸物流服务节点,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信息咨询、产品展示、销售服务等功能,为农产品展销、交易提供服务。
城东公共服务节点在城东居住片区中心,布局公共服务节点,为居住人口服务,同时兼顾企业人群需求,设置面向低收入者的商业、文、教、体、卫设施。行政中心西服务节点和城南片区公共服务节点依托练江河支流、小清河良好的景观资源,布局高品质公共服务节点,重点发展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医疗卫生等设施,为片区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城西片区公共服务节点依托城市主干道,重点发展服务本片区中型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设施及文、教、体、卫建设。
建设八大类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物质基础,其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用地、布局等,都是决定公共设施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规划纲要对我市中心城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社会福利等八大类公共设施建设作出了前瞻性的规划。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在现有行政办公中心的基础上,沿开源大道向东、天中山大道向北拓展行政办公用地,同时配置部分非市属办公用地。老城区现有行政办公用地,根据部门办公特点部分保留,其他全部搬迁至行政办公中心。实现市级行政办公职能从老城区逐步向外疏解,通过配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优化办公环境,打造驻马店行政办公区。规划期末行政办公用地规模总计约255.7公顷。
商业金融设施。结合老城区城市更新,对老城区喜盈门购物广场、乐山商场、建业市场、新世纪购物广场、风光路商业中心进行改、扩建,用地面积约20公顷。新区片区级商业中心均按30公顷左右进行建设。规划期末新增商业金融用地约600.8公顷,2030年商业金融用地规模总计约945.3公顷。
在高铁站前广场东侧,沿香山路新建市级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其功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大型商场、专业购物中心、银行、酒楼、宾馆等生活性服务功能,也包括商业办公楼、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会议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建立高标准、高档次、超现代的商业中心,辐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地区乃至黄淮地区。
调整、充实、提升老城区市级商业服务中心。解放大道、乐山大道、雪松大道、风光路附近商业服务设施基础较好,商业、零售业已经初具规模,规划在原街道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其步行系统,形成集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配套餐钦、金融、邮电等行业,建立功能完善、档次较高、现代气息浓厚的商业街区。结合各片区功能特点培育四个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行政新区商业中心、关王庙商业中心、前进大道商业中心、开源大道商业中心。
遵循布局均衡、功能分工合理、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则,布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中小型超市、便民点、菜市场、餐饮店为主。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需提高环境设施的服务水平,引入高品质的商业机构,强化购物与文化、娱乐、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的结合,适当提高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标准。
休闲商业区包括风光路休闲商业区、温州步行街休闲商业区、交通路休闲商业区。将淮河大道与通达路之间的文明大道路段调整为步行道路,两侧布局商业、零售业设施,打造新区商业步行休闲街区。市场设施(用地)。在现状开源大道汽车4S店集中区的基础上,利用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规划布局汽车、机械装备、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发展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等。
规划在刘阁工业区东侧,沿雪松大道规划布局综合专业市场,发展工业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日用百货等批发市场。
规划在纬十路东段,沿驿城大道规划布局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发展农产品、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批发市场。
对老城区现状市场进行分类调整,将等级较低的市场进行整合或迁移。规划大型专业市场3处,包括大华市场、乐山商场、风光路市场。其中,大华市场通过整合豫南水果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市场,形成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批发零售市场;乐山商场依托已有的商业基础,积极建设大型现代化品牌市场;风光路市场依托温州步行街、金三角购物中心、宏大市场等现有基础,结合城市更新扩大规模,形成以服装、鞋业、日用百货等批发零售市场。文化娱乐设施。城市级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艺术训练表演基地、影剧院用地,按照25公顷至30公顷的规模配置;组团级文化设施包括文化康乐设施、图书馆、青少所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展览室等设施用地,每10万至12万人配置一个,每个组团级文化中心按8公顷至10公顷的规模配置,或结合其他商业设施用地共同配置。2030年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1.0平方米。
规划在行政办公中心北部,沿洪河大道集中建设市级文化设施1处,形成城市文化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游艺城、中心书城等,占地规模约20公顷,或结合商业、行政办公中心协同设置,形成商贸娱乐中心。设置片区级文化中心7处,主要功能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书店及综合娱乐设施等,占地规模约5公顷,满足片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支撑城市综合功能的提升。居住区级文化设施实行网络化设置,形成结构合理的布局网络,惠及全民。包括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橱窗,影视厅,歌舞厅,游艺厅、球类、棋类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各类艺术训练班及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活动场地、用房等。
结合滨水空间,在开源河、小清河两侧布局特色旅游休闲设施。
体育设施。按照城市级、片区级两级体育中心进行配建。依托可以容纳5万至6万人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城市级体育中心,具备召开区域性运动会的配置标准,包括标准比赛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室内篮球场、游泳池、羽毛球馆等设施,占地40公顷至50公顷;片区级体育中心按照“一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同时建有能满足比赛需要的看台或预留看台用地)、一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内含一片标准的赛前训练场地)、一个标准游泳池(室内或室外)和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内含一片标准室内篮球场)”“四个一”的标准进行配置,每个片区级体育中心服务人口10万至12万人,按照6公顷至8公顷用地规模控制。
规划在现有市体育场的基础上,扩大用地规模,打造市级公共体育中心,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等。占地规模不小于30公顷,承担驻马店地区乃至黄淮地区的重大体育赛事。规划片区级体育中心6处,其中老城区结合天方药业、市委党校搬迁,规划新建片区级体育中心2处,关王庙片区规划片区级体育中心1处,产业集聚区内布局片区级体育中心3处,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占地规模单处3公顷至6公顷。居住区级体育设施原则上按每1万人设置用地面积不小于0.15公顷的社区级体育设施。主要设置包括小型运动场(含200米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游泳池、运动馆、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广场等。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约46.5公顷,2030年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模总计约125.8公顷。城市医院总病床位数达8000张。综合医院按15万至20万人的标准进行设置。加快现有医院的扩容改造,完成医院相应设备的升级和改造,高标准建设1座市级综合性医院、1座市级中医院、1至2座市级专科医院及中心血站等设施,各片区配建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医院等卫生设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市级疾控中心机构和专业医疗结构,包括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卫生监控中心、急救中心、血站等。完善居住区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按照相关标准配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少于1万人的独立地段,设置1处健康服务中心。
教育科研设施。规划期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建设1所大学,占地100公顷至120公顷;1个科技研发中心,占地约50公顷。总用地规模为150公顷。规划期末新增教育科研设施用地约213公顷,2030年教育科研设施用地规模总计约608公顷,人均教育科研用地4.0平方米。
对黄淮学院等规模较大的高等教育用地尽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对于用地规模较小的教育科研用地进行调整,逐步迁移至关王庙新建的产学研园区内,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教园区。规划于纬二路西段新建园林学校、技工学校各一座,在关王庙片区建科研创新中心一处,促进城市科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福利设施。规划在天顺路中段新建一处综合社会福利院,集中健康院、敬老院等功能,占地面积约10.8公顷;在关王庙新建一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集中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收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敬老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功能,占地面积约12.8公顷。在汝河大道与天中山大道交叉口处设置一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占地面积约3.9公顷。同时,规划在各个片区中心,结合公共服务中心布局,新建社会福利设施6处,以满足城市社会福利服务需求。
公共设施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关乎着城市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我们在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也将缔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五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杨珊珊
发布时间:12年06月07日09:06:21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路交通 条条大道通未来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规划纲要从提高城市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作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旨在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以道路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的发展。构建“十一横八纵”的城市主干路网大骨架
规划提出,组团间交通联系以“十一横八纵”的主干道网为主体,以次干道为辅,同时设置公交快线,构成便捷的客运走廊。其中,城区间联系以“三横两纵”的交通性主干道网为骨架。
“十一横”主干道:
纬十三路,开发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富强北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
纬十路,开发区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京港澳高速,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创业大道,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纬四路,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洪河大道,开发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开源大道,开发区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西接省道S333。城区起点香山北路,城区终点京港澳高速,东接至省道S206,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淮河大道,驿城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薄山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60米,双向6车道。
雪松大道,驿城区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香山南路,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40/60米,双向4+2/6车道。
中华大道,驿城区中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汝河大道,驿城区南部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西接省道S206,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东接省道S333,红线宽度60米,双向6车道。
白桥路,驿城区南部东西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铜山大道,城区终点百汇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八纵”主干道
铜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北接原107国道,城区起点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南接原107国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文明大道至天中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北接原107国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汝河大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6/8车道。
乐山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北接遂平,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汝河大道,红线宽度50/40米,双向6/4+2车道。
富强路,开发区中心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开源大道,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南海路,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开源大道,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4+2车道。
驿城大道,开发区、驿城区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北接遂平,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中原大道,开发区、驿城区中心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城区起点为纬十二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6+4车道。
百汇路~迎宾路,开发区、驿城区中心南北向交通性主干道,为改线后的107国道,城区起点为纬十路,城区终点白桥路,红线宽度50米,双向6车道。
规划期末,主干道路网密度将达到1.16km/km2,次干道路网密度将达到1.47km/km2,支路路网密度不小于3.0km/km2。
打造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遵照公交优先原则,建立以大运量快速公交(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与个体交通相比有竟争力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区内公交站点服务半径为300米时,公交覆盖率不小于50%,服务半径为500米时,公交覆盖律不小于90%;
——区内公交线路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地区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 ——95﹪的居民单程最大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按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计算,驻马店中心城区2015年规划保有公交车辆700辆,2020年规划保有公交车900辆,2030年规划保有公交车1200辆。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公交出行比例目标为:2015年达到15%,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以上。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有五大板块。1.大运量快速公交(BRT)
快速公交在整体线网布局中起着骨架作用,由布设于城区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主要客流走廊,连接主要客流集散点,满足中长距离出行需求的骨架线路组成。该级线路在运力、运营、调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并构成城市公交客运的骨干网络,具备强大的客运能力。中心城区规划3条BRT线路。
BRT1:沿纬七路、创业大道、驿城大道布设,连接关王庙产学研中心、开源北片区企业服务中心、产业集聚区。
BRT2:沿开源大道、淮河大道、驿城大道布设,连接高铁站西片区、中心片区、公交东站。BRT3:沿中华大道、练江大道布设,连接高铁站西片区、刘阁片区、老城区、公交东站。2.常规公交线网
常规公交线路主要伸入居住区,并尽可能联系工业区、商业区、教育园区等,使线路上的客流在全天都较均衡;相邻片区之间尽可能有直达线路;对外交通设施的站场、码头与各组团中心均有直达线路;区内换乘线路、郊区换乘线路和长途汽车站,集中设置在换乘枢纽站中;开通连通风景旅游区的公交线路。3.公交专用道
在加强快速公交(BRT)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公交专用道范围,在主要客运干道规划轨道站点连接通道等,布置公交专用道,逐步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公交专用的道路有:纬七路、淮河大道、创业大道、驿城大道、练江大道、天中山大道、文明大道、雪松大道、解放大道、交通路、洪河大道、中原大道、乐山大道等。4.公交场站
加强对外交通与中心区骨干客运系统(BRT)的衔接,建设高铁站、火车站、城际轨道北站等大型公交换乘枢纽;建设BRT与常规公交接驳的一般公交枢纽站。至2030年,规划建成公交枢纽站11处,其中综合换乘站6处,大型换乘站5处。
加强公交停车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停车场用地总规模为10.5公顷,2020年公交停车场且地总规模为13.5公顷,2030年公交停车场用地总规模为18公顷。
加强首末站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17.5公顷,2020年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22.5公顷,2030年公交首末站用地总规模为30公顷。
加强公交修理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17.5公顷,2020年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22.5公顷,2030年公交修理场用地总规模为30公顷。本次规划修理厂2处。
加强公交保养场的建设,至2015年,规划区内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14公顷,2020年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18公顷,2030年公交保养场用地总规模为24公顷。本次共规划停保场4处。5.出租车
至2030年,中心城区出租车规模应控制在2160~2700辆。结合宾馆、商场、医院、大型住宅小区等出租汽车客源分布点和大型客运枢纽、旅游景点等,布设能容纳2辆出租车港湾式路外停靠站。在重点区域 适当增加服务网点数。建设停靠站点半径为0.8~1.2公里,并根据站点的具体位置及周围建筑的性质适度调整。推进出租车电召系统的设立,提高出租车的调度与服务水平。
建设功能强大的客、货运枢纽
规划坚持以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服务水平为宗旨,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与公路运输网络和其他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公路客运场站体系。以石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驻马店站为基础,统筹建设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长途客运、城乡公共交通、市区公共交通、散客旅游交通等为一体的客运枢纽;而以京广铁路驻马店站为基础,统筹建设集快速铁路、公路长途客运、城乡公共交通、市区公共交通等为一体的客运枢纽中,京广铁路驻马店站不再承担货运功能。
规划将原有的位于前进大道与中华大道交叉口三级长途客运站升为二级,承担东部工业区的长途客运交通。取消原来的雪松大道和天中山大道客运站,在开发区结合城乡公交换乘站规划二级长途客运站。
我市中心城区货运场站建设相对滞后,现有三个货运场站,分别为:大华货运站、雪西货运站、铁东货运站。目前驻马店的货运站大多数为零散的个体记经营,小、散、弱,缺乏统一管理,提供服务单
一、信息化水平低,为加强货运场站建设,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加快构建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与驻马店市经济辐射范围内的主要铁路、机场、河道码头等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货运枢纽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规划在汝河大道以南、工业聚集区内规划建设驻马店市综合物流枢纽站,承担驻马店市对外综合物流枢纽、市集装箱输运中心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货运主枢纽的功能。在经济开发区北部纬四路和天中山大道南侧规划经济开发区物流枢纽站,承担高新技术产品物流枢纽和驻马店市集装箱集疏运中心的功能。在淮河大道与前进大道交叉口处规划通用物流枢纽,定位为驻马店中心城区物流枢纽站,是物流园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天中山大道和春柳路交叉口处规划金桥工业区货运站,为二级货运站,定位为金桥工业园货运中心,是驻马店市钢铁物流基地。在开源大道和中原大道交界处规划驻马店北货运站,为二级货运站,定位为驻马店市物流辅助场站,为市北区货运中心。
只有血脉旺盛畅通,生命活力才强大持久。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生命的血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在为城市的迅猛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未来的生活之路更宽广,更顺畅。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六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网络编辑:杨珊珊
产业物流 优化升级促发展
张士君 杨全国 苏 鑫
产业布局是一个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要调整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而这只有通过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对区域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清晰地提出各发展的区片及其功能定位,并且规划好不同功能区的工业企业布局等,才能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在对我市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对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出了长远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三大思路
资料显示,我市中心城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1335.8公顷,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1.1%,人均26.6平方米。现状工业用地主要布局于中心城区的东南部。总体来看还存在着老城区工业与居住混杂分布,工业布局分散,集聚效益不强,工业用地产出率不高,产业链条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促进中心城区产业加快发展、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思路。
依托产业集聚区,打造经济增长极。要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整合老城区现有工业用地,坚持“工业入园”,以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遂平产业集聚区、确山产业集聚区、汝南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集中发展特色地方工业,实现由“粗放型”分散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紧凑发展方式的转变。
依托战略新兴产业,调整结构高级化。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不同工业门类企业分片集中,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内部资源消耗。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能源和煤化工、医药制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流通、轻纺、建材等传统产业。以完善产业体系为目标,适当发展相关外围产业。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工业产出。在增加工业用地供给的基础上,还应适度控制新增工业用地规模,控制工业用地总量,设置工业产业准入门槛。从产出效率、环境门槛、产业门类层面制订项目用地指标控制指引,建立以供给引导和需求制约相结合的供地机制。依据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建设规模的用地指标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项目可以供地的数量。
工业布局六大片区
工业园级的产业布局规划,是从微观上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管理,不仅是划片分区,更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不适宜、产能低的企业撤离,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规划依据驻马店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规划出六大工业片区。刘阁工业片区。布局在城市西部,雪松大道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占地面积约70公顷。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建材。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同时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作为练江河上游的生态保育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明确设置产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污染型企业入住。
关王庙产业片区。布局在城市北部,创业大道两侧,京广铁路以西,占地面积约240公顷。重点发展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生产性服务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房地产业、专业市场服务业。依托职业教育、创新孵化器的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生物育种重点推进优质禽畜、优质农作物等优势良种的繁育及产业化。生物能源重点发展能源植物、非粮生物质燃料。生物农业重点支持绿色、有机农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制剂、生物农药。以区域性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依托,以专业市场业带动食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开源北产业片区。布局在城市东北部,洪河大道两侧,京广铁路以东,占地面积约920公顷。重点发展食品工业(调味品产业集群、食用油产业集群、面粉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王守义十三香、大程食品、天中面粉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用地的产出效率。
开源南产业片区。主要布局在开源大道以南、雪松大道以北,京广铁路以东的地区,占地面积约650公顷。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轻纺产业。依托公路枢纽建设发展集仓储、配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公路物流。装备制造业以专用汽车、特种汽车制造(中集华骏)、零部件生产、农业机械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四大领域,同时兼顾纺织服装等轻纺产业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设置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练江北产业片区。布局在练江河以北,练江大道两侧的地区,占地面积约780公顷。重点发展能源和煤化工、医药产业。能源行业依托吴桂桥煤矿、安里煤矿、确山风电等重点发展煤炭、风电产业。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化肥、尿素以及甲醇生产,建设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原料药、新型化学原料药和现代生物医药。
练江南产业片区。布局在练江河以南,京广铁路两侧,占地面积约850公顷。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建材、钢铁)、现代物流、轻纺。依托铁路货运枢纽重点发展以大宗原村料运输、加工为主的铁路物流。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新型樯体材料。钢铁工业以南方钢铁为龙头,发展钢材、板材、管材延长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轻纺工业重点发展造纸、包装、纺织服装。仓储物流三大园区
仓储物流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保证之一,特别是在信息物流高速发展的时代,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的发展。规划纲要正是面向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心城区仓储物流建设作出了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了发挥规模效益,以园区为核心载体集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之间协调发展;构建物流网络,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同时,按照依托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以铁路枢纽、高速公路网络等交通联系为依托的思路,规划出三个主要的物流园区。
公路物流园。布局在开源南产业片区,开源大道与雪松大道之间,京广铁路以东,占地面积约120公顷,是武汉、郑州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物流结点。以公路货运为主导,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结合专业市场配置及食品工业基础,面向区域发展公路物流。重点提供仓储配送、中转分拨、加工包装、货物运输、展示交易、信息等物流服务。
工业区配套物流园。布局在京港澳高速以西,汝河大道两侧,占地面积约105公顷。该园区是服务工业区发展的配套仓储用地,大型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企业物流服务设施集中地。要大力发展相应的仓储、运输等服务业。
铁路物流园。布局在京广铁路以东,纬十路以南,驿城大道以西,占地面积约140公顷。结合热电厂的建设,重点发展大宗原材料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业务。重点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投资额大、牵动力强的物流等大项目,以大项目加速集聚发展的要素资源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打造驻马店“大流通”新格局。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七(2012-06-21 10:06:03)转载▼ 标签: 旅游 旅游规划 旅游项目 旅游资源 分类: 旅游规划
旅游观光 青山秀水迎宾客
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观光成为寻常百姓的重要生活内容和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旅游已成为许多地方新的经济增长源和重要支柱产业,成为一张山水美景绘出的魅力名片。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驻马店市旅游规划业将如何发展,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的画卷。
发展目标:到2030年,打造成为中部三省(鄂、豫、皖)乃至全国旅游目的地
我市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全市旅游资源单体共2524个,涉及8个主类、30个亚类、130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比例达32%。目前,初步开发并推向市场的收费旅游景区(点)共有6处,包括嵖岈山、薄山湖、铜山(湖)、棠溪源、龙天沟、金顶山。其中,嵖岈山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是河南省18个精品景区之
一、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自然生态游12个重点景区之
一、伏牛山精品景区之一。铜山(湖)、金顶山为国家3A级旅游区,铜山(湖)和薄山湖还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旅游区。
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驻马店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处于中下游。规划根据驻马店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规划经济区、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交融区和郑州、武汉两大城市裂点的区位优势,依托源远流长的天中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打造驻马店市“青山秀水名寺圣地”精品景区,使驻马店市成为以天中文化、生态山水为背景的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朝圣、红色旅游、寻根问祖、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通过整合旅游要素,创建知名品牌,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具体目标:
到2015年,把旅游业发展作为驻马店市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驻马店打造成为豫南城市后花园和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到2020年,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将驻马店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30年,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打造成为中部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近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14%,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11.76万人次; 中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10%,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95.76万人次; 远期年游客接待量年增长率4%,203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842.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指标:
近期年增长率为35%,2015年旅游总收入接近124.07亿元; 中期年增长率为20%,202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308.73亿元; 远期年增长率稳定在12%,2030年旅游总收入达958.87亿元。
市场定位: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积极开拓以汉文化圈层为主体的海外市场
对旅游产业、功能、市场等科学准确的定位,是推进旅游规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规划依据我市旅游资源、特色等实际对未来全市旅游业的产业、区域、功能、市场等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
产业定位——驻马店市品牌产业。驻马店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具备打造旅游开发地的潜力,要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到2030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驻马店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
一、品牌产业之一,并成为提升驻马店整体形象、打造驻马店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和展示驻马店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功能定位——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在河南省旅游规划“一带五区”大格局中,驻马店处于伏牛山生态旅游经济区与桐柏——大别山旅游经济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交融区,既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游青山、赏碧水、尝美味、听传奇、品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胜地。区域定位——鄂、豫、皖三省知名旅游目的地。驻马店地处秦岭淮河过渡带,南北风光兼具,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同时,驻马店处于武汉、郑州这两个中心城市吸引力的裂点,由市区沿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到武汉280公里、北至郑州215公里。驻马店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优越的区位、快捷的交通,将对武汉、郑州这两个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产生较大吸引,成为两个特大客源市场主要出行地之一。此外,新阳高速的建成及其继续向东延伸至阜阳,极大地增强了驻马店与安微省客源市场的连接,使驻马店有条件成为鄂、豫、皖三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市场定位——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国外市场为辅。驻马店市旅游市场应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特别是以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市场,并积极开拓以汉文化圈层为主体的海外市场。空间布局:“两轴、一核、四区”总体发展格局
规划根据全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立足抓住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旅游精品的总体原则,确定驻马店市未来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采用“两轴、一核、四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核,即都市旅游服务核心区;两轴,即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G107旅游大通道构成的旅游发展主轴,沿新阳高速旅游发展次轴;四区,即北部山岳与历史文化旅游区、西部湖光山色休闲度假区、南部生态与红色教育旅游区、东部历史文化体验区。
一核的范围主要是驻马店市区及周边地区。主要旅游区(点)有杨靖宇故居及纪念馆、宿鸭湖风景区、环城游憩带等。其功能定位是集游客集散、商务会展、文化娱乐、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旅游服务核心区,及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环城游憩区。发展思路是在驻马店市区逐步建设较高水平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全国“农洽会”为依托,积极开发会议旅游;依托天方药业、王守义十三香等知名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加快驻马店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大力发展旅游保险、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旅游服务业;新建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或在黄淮学院等现有大中专院校增设旅游院系,为全市旅游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北部山岳与历史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遂平县、西平县所辖区域。主要景区(点)有遂平的嵖岈山、红石崖、龙天沟、凤鸣谷、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西平的棠溪源等景区(点)。功能定位是以嵖岈山为龙头的自然山水风光、西游文化、冶铁铸剑文化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景区集群,国内知名的山水观光旅游胜地,河南省知名的农家风情度假地。发展思路是依托遂平、西平两县西部丘陵山区丰富的山、石、溪、湖等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重点打造以自然山水休闲观光度假为主的旅游形象,塑造“嵖岈山”旅游品牌;充分挖掘西游文化、冶铁铸剑文化、嫘祖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区和各景区的文化品位;强化主要景区所在的旅游村镇建设,把建设发展农家乐作为吸引客源市场的新的增长点,逐步将该区建设成为以山水风光为依托,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区域。
西部湖光山色休闲度假区主要是泌阳县所辖大部分区域。该区主要景区(点)是铜山(湖)、白云山、板桥水库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地、盘古文化圣地。发展思路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整合铜山、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板桥水库、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铜山湖和白毛垛两大湖光山色休闲度假景区,其中铜山湖旅游区为本区域的龙头景区;高起点开发盘古山文化旅游景区,形成盘古文化圣地;积极开展农业观光游。逐步将该区建设成为融休闲度假、盘古文化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旅游精品区,成为全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区域。
南部生态与红色教育旅游区主要是确山县。该区主要景区(点)有竹沟革命纪念馆及烈士陵园、金顶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薄山湖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红色教育军事体验旅游目的地,中原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南北过渡带科普基地。发展思路是深度开发全国闻名的“小延安”——竹沟,整合周边的孤山冲、焦竹园、石滚河、竹沟湖等景点,形成区域旅游的龙头景区;完善薄山湖旅游开发,使其成为河南省知名的水上休闲度假旅游区;在淮河生态旅游区、天目山景区、薄山湖景区等的开发建设中增加我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科普教育的内容,使其成为我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科普教育主要旅游地。
东部历史文化体验区主要是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区域。主要景区(点)是蔡国故城遗址、航寨遗址等省级文化遗址以及南海禅寺、天中山、梁祝故里、挚国故城遗址、江国都城遗址等。功能定位是国内知名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和古遗址文化展览及旅游地。发展思路是突出汝南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全省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整合南海禅寺及邻近的悟颖塔等,形成一体化的佛教文化景区;整合天中山和新开发的天中山生态文化园;开发汝河古城休闲观光带,并在邻近的两处古石桥附近恢复部分历史街区;以红罗山书院作为重点积极整合开发梁祝故里旅游区;依托上蔡重阳文化、古蔡文化的品牌优势,形成民俗文化和姓氏寻根游的重要旅游地;整合、挖掘、提升平舆县的车舆文化,全面做好车舆文化的学术研究和资源开发工作,并向国家申请“中国车辆发源地”称号,筹建中华车辆文化节;同时在平舆挚国故城遗址规划奚仲墓园、奚仲宫、舆候祠等旅游景点,努力构建以车辆文化为主体的“奚仲故里”、“车舆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
产品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文化与红色经典贯通的五大旅游产品 规划根据我市旅游资源分布和特色,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文化与红色经典贯通的理念,规划设计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红色军事、民俗文化、古遗址文化等五大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游。主要是以嵖岈山为龙头,带动周边小金山、天目山、白毛垛、彩云谷、盘古山、五峰山、马谷田万亩梨园等中小景区的山岳休闲度假旅游;以宿鸭及其湿地、金顶山、乐山北泉寺、胡庙万亩桃园、古栗养生园、盘龙山公园等为依托,形成“环城游憩带”,为驻马店城市及近郊居民提供短途和以中低端为主的休闲度假产品。
宗教文化体验游。以南海禅寺为依托,通过佛教建筑、祭祀仪式、绘画、音乐等,让游客欣赏和体验独特的、高品位的佛教文化,推动其由单一的宗教活动场所向旅游区的转化;进一步搞好泌阳盘古庙、乐山北泉寺、上蔡白圭庙、汝南城隍庙以及泌阳铜山道教建筑等宗教型景区(点)开发建设,充分展现驻马店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底蕴。延伸产品链条,在展示宗教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围绕“养心养生”开发斋食、坐禅修行、宗教节庆、宗教团体会议等旅游产品。
红色军事文化体验游。以“小延安”——竹沟为龙头,整合周边焦竹园鄂豫边区省委旧址、竹沟湖、孤山冲、石滚河等旅游景点,加强确山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邓庄国防教育园、刘店秋收起义旧址、焦竹园鄂豫边区省委旧址、雷岗激战旧址、刘邓大军渡河处、小李庄烈士纪念馆等的开发,突出“红”、“绿”结合,在文化观光的基础上,开发生态休闲以及野外拓展、现代战争体验等军事体验产品,打造具有中远途吸引力的红色军事体验产品。
民俗文化体验游。依托重阳文化、梁祝文化、嫘祖文化、盘古文化等品牌优势,通过相关旅游区(点)的建设,特色节庆活动,大铜器、打铁花、罗卷戏、杠天神、丝弦道、扁担戏等特色民间艺术活动的展示,以及茱萸绛囊、天中麦草画、雕花桃核扣等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面向中低端和中近途市场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古遗址文化体验游。合理利用古遗址资源,将燕国故城国家级文化遗址与楚国贵族墓地国家级文化遗址、平舆的挚国故城遗址、正阳的江国都城遗址定为古遗址文化体验旅游节点,营造周边环境历史气息,塑造市域东部功能完整、空间连续、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旅游氛围,充分展示古代遗迹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生活体验旅游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之八
城乡统筹 “三化”协调奔小康
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城市的带动力与乡村的发展力,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城乡生态质量、增强城乡产业活力、提升城乡宜居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方略:以生态统筹为基石,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以生态统筹为基石。城乡之间的环境问题相互制约,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要强化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注重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形成城乡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地域与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使城乡经济社会系统达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悬殊。因此,要在不断壮大城乡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利用城市成熟的工业带动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保障。规划坚持“农村城市化,生活市民化,生产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路子,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成覆盖城乡的交通、通信、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村庄统筹建设:根据发展要求和现状条件,郊区村庄分为六种类型,分类实施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各乡镇现状条件,将郊区村庄分为转化型村庄、改(扩)建型村庄、整治型村庄、搬迁型村庄、保护型村庄、控制型村庄进行分类建设指导。转化型村庄。指村域大部分或全部已在城镇规划区内,农民逐步转化为市民,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村庄。这部分村庄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城镇的统一建设管理中。改、扩建型村庄。指有一定的集聚规模和基础设施,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及交通条件,便于组织生产,有建设发展空间,对保护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不构成影响的村庄。这类村庄是村庄建设规划的主体,要在原来基础上改、扩建。改、扩建村庄要妥善处理新区、旧区的关系,合理延续原有的村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设施,发掘旧区的土地潜力,避免建设的无序蔓延,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积极推进旧村改建和新村建设。整治型村庄。指就地进行整治的村庄。搬迁型村庄。指规模过小,居住条件恶劣,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和洪灾等威胁或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构成影响的要在规划中考虑整体搬迁的村庄。对于搬迁型村庄除危房的维修外,应停止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保护型村庄。指具有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要在规划中划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环境直辖市区。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与保护风格不一致的建筑,保持原有特色,对于保护建筑内部,可在不伤及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控制型村庄。指位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内的不需要搬迁或现在无条件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控制其发展规模,限制建设用地并对其建筑形式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城乡综合统筹区: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目标,划分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统筹、产业统筹、设施统筹,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最终目标以及考虑政府管理的可操作性,将规划区划分为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区、生态农牧业促进区、特色旅游休闲区及生态控制旅游区。同时,对各个发展分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村庄分类建设等作出全面的规划设计。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包括现状的驿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关王庙乡。作为驻马店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驿城区是驻马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心服务职能应辐射整个市域。驿城区人口高密度集聚,是驻马店市人口最主要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区,吸引全市的人口迁入。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市级行政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区已有的驻马店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三大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煤化工、建材、电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发展培育医药制造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种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以现有的昊华骏化、平煤蓝天、天方药业、中集华骏、白云纸业、豫龙水泥等知名龙头企业带动片区相关产业发展。中心城区村庄建设以转化型村庄及改、扩建型村庄为主,以“改村为城、化村为城”为目标。外围村庄以整治型村庄为主,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转化为城市型社区。中心城区内城市化、工业化地区的村庄,应逐步推动农村住宅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集聚,集约用地,改村为城,逐渐使城区内村庄就地城市化,变农村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城区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的非农化。地方带动型城镇区。这类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包括七个片区,分别为春水镇、贾楼乡、花庄乡、沙河店镇、蚁蜂镇、竹沟镇、任店镇,主建成区为中心对周边乡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七个片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作为农业地区中心地的城镇地区,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是驱动城乡统筹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乡村向城市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为周边农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周边农业人口迁入,且兼有少量外来人员,具有较高密度的城镇人口。要着力于该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促使更多的周边农村人口及外来人口进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小城镇型工业,以发展与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关产业为主,具体包括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新型饲料等。同时,着力发展返乡经济和创业园区。依托产业统筹中规划的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春水、竹沟、贾楼、沙河店等片区小城镇型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起到拉动腹地发展的作用。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小城镇周边的村庄为城边村,以改建与整治型为主。可参照建设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做法,在中心镇周边规划建设农民新社区,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和工作。城镇周边村庄以更多非农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为城镇区提供资源及劳动力支撑为策略进行村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区。该区分布在规划区内的西北部、西部及南部地区,主要在泌阳县确山县及驿城区境内,包括泌阳县的象河乡、下碑寺乡、付庄乡、贾楼乡大部分区域,确山县瓦岗镇大部分区域和任店镇、竹沟镇部分区域及驿城区的沙河店镇、老河乡部分区域。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地区,其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综合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地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这一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大规模开发利用,借助土地流转政策强化生产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以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促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该区村庄建设实施“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要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这类村庄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但在镇域中承担次中心职能,能够为周边基层村提供服务。对这类村庄应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另外,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包括驿城区的诸市乡、水屯镇、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的大部分地区和蚁蜂镇、老河乡部分地区及汝南县罗店镇部分地区。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生产地区,生态农牧业地区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地带。要鼓励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该区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是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实现小规模、生态化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小规模使用,注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借助“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借助市场化力量和生态化特色,共同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村庄建设执行“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应把整村搬迁与新村安置结合起来,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特色旅游休闲区。规划区内的主要景区包括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板桥水库景区、宿鸭湖湿地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及薄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建设开发,以消费服务设施建设为主。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景区和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员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创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湿地景观、森林公园、水库风光、**遗址等为主要的资源依托,开发景点型或度假型旅游区为主导,适度开发休闲地产,在景区周边适当发展生态农业,配合旅游业协同发展。景区内结合旅游开发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撤并与整合。转化型村庄一方面应依托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另一方面可为景区提供一定旅游服务,根据服务等级及功能差异提供相应的餐馆、住宿、咨询、交通、购物和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按照旅游服务的需要新建、扩建或改建,但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对于保护型与控制型村庄,则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及旅游服务设施规模、等级,重点保护与维护好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控制旅游区。覆盖规划区内所有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控制旅游区应保持人口低密度的状态,在长期计划中将大部分人口迁出,既减轻生态压力,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空间。产业发展以生态型农业为主,不强调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适度、少量地开发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提供多重动力。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只进行极少量的生活性的开发建设。在其生态保护核心区,完全禁止开发。生态控制旅游区村庄逐步迁移出去,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的撤并与整合,并迁出生态控制旅游区。生态区内村庄以保护生态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村庄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严禁非本区的人口迁入本区,严禁新的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与数量。一般不准村庄新建、扩建或翻建建筑,如确实所需则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风格与色彩等,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规划是目标、是蓝图,目标在前,蓝图在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成为雄浑壮丽的大厦。
《驻马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解读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6月28日 来源:驻马店日报 我要评论(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规划纲要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城市的带动力与乡村的发展力,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保证城乡生态质量、增强城乡产业活力、提升城乡宜居水平,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
统筹方略:以生态统筹为基石,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
以生态统筹为基石。城乡之间的环境问题相互制约,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要强化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注重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形成城乡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强中心城市地域与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使城乡经济社会系统达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产业统筹为动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城乡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悬殊。因此,要在不断壮大城乡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城乡产业的联系与互动,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利用城市成熟的工业带动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以基础设施统筹为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保障。规划坚持“农村城市化,生活市民化,生产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路子,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成覆盖城乡的交通、通信、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
村庄统筹建设:根据发展要求和现状条件,郊区村庄分为六种类型,分类实施
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各乡镇现状条件,将郊区村庄分为转化型村庄、改(扩)建型村庄、整治型村庄、搬迁型村庄、保护型村庄、控制型村庄进行分类建设指导。
转化型村庄。指村域大部分或全部已在城镇规划区内,农民逐步转化为市民,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村庄。这部分村庄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城镇的统一建设管理中。
改、扩建型村庄。指有一定的集聚规模和基础设施,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及交通条件,便于组织生产,有建设发展空间,对保护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不构成影响的村庄。这类村庄是村庄建设规划的主体,要在原来基础上改、扩建。改、扩建村庄要妥善处理新区、旧区的关系,合理延续原有的村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设施,发掘旧区的土地潜力,避免建设的无序蔓延,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积极推进旧村改建和新村建设。
整治型村庄。指就地进行整治的村庄。
搬迁型村庄。指规模过小,居住条件恶劣,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和洪灾等威胁或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矿产资源等构成影响的要在规划中考虑整体搬迁的村庄。对于搬迁型村庄除危房的维修外,应停止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
保护型村庄。指具有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整体保护,要在规划中划分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环境直辖市区。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与保护风格不一致的建筑,保持原有特色,对于保护建筑内部,可在不伤及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
控制型村庄。指位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地、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内的不需要搬迁或现在无条件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控制其发展规模,限制建设用地并对其建筑形式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城乡综合统筹区: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目标,划分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规划综合考虑生态统筹、产业统筹、设施统筹,以资源最优的空间整合为最终目标以及考虑政府管理的可操作性,将规划区划分为六个综合发展分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区、生态农牧业促进区、特色旅游休闲区及生态控制旅游区。同时,对各个发展分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人口规模、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村庄分类建设等作出全面的规划设计。
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包括现状的驿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及关王庙乡。作为驻马店综合服务型中心城区,驿城区是驻马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心服务职能应辐射整个市域。驿城区人口高密度集聚,是驻马店市人口最主要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外来人口主要集聚区,吸引全市的人口迁入。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市级行政资源和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区已有的驻马店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三大园区,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煤化工、建材、电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发展培育医药制造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这种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现有的昊华骏化、平煤蓝天、天方药业、中集华骏、白云纸业、豫龙水泥等知名龙头企业带动片区相关产业发展。
中心城区村庄建设以转化型村庄及改、扩建型村庄为主,以“改村为城、化村为城”为目标。外围村庄以整治型村庄为主,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转化为城市型社区。中心城区内城市化、工业化地区的村庄,应逐步推动农村住宅用地和产业发展用地集聚,集约用地,改村为城,逐渐使城区内村庄就地城市化,变农村建设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城区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的非农化。
地方带动型城镇区。这类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包括七个片区,分别为春水镇、贾楼乡、花庄乡、沙河店镇、蚁蜂镇、竹沟镇、任店镇,主建成区为中心对周边乡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七个片区。地方带动型城镇区作为农业地区中心地的城镇地区,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是驱动城乡统筹促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乡村向城市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为周边农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周边农业人口迁入,且兼有少量外来人员,具有较高密度的城镇人口。要着力于该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促使更多的周边农村人口及外来人口进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该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小城镇型工业,以发展与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关产业为主,具体包括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新型饲料等。同时,着力发展返乡经济和创业园区。依托产业统筹中规划的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春水、竹沟、贾楼、沙河店等片区小城镇型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应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地起到拉动腹地发展的作用。
地方带动型城镇区小城镇周边的村庄为城边村,以改建与整治型为主。可参照建设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的做法,在中心镇周边规划建设农民新社区,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和工作。城镇周边村庄以更多非农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为城镇区提供资源及劳动力支撑为策略进行村庄发展建设。
特色农业产业化区。该区分布在规划区内的西北部、西部及南部地区,主要在泌阳县确山县及驿城区境内,包括泌阳县的象河乡、下碑寺乡、付庄乡、贾楼乡大部分区域,确山县瓦岗镇大部分区域和任店镇、竹沟镇部分区域及驿城区的沙河店镇、老河乡部分区域。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产业化地区,其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综合统筹具有重要意义。要鼓励特色农业产业化地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这一地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特别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大规模开发利用,借助土地流转政策强化生产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以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促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该区村庄建设实施“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要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这类村庄不在城镇规划范围内,但在镇域中承担次中心职能,能够为周边基层村提供服务。对这类村庄应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另外,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中部,包括驿城区的诸市乡、水屯镇、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的大部分地区和蚁蜂镇、老河乡部分地区及汝南县罗店镇部分地区。作为城乡统筹中重点指引建设的农业生产地区,生态农牧业地区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地带。要鼓励生态农牧业促进区人口向周边的中心镇集中,而农业生产地区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口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该区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是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实现小规模、生态化农产品生产,强调土地小规模使用,注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借助“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借助市场化力量和生态化特色,共同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村庄建设执行“培育中心村”的战略,强化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建设项目指引中,中心村以改、扩建型为主,其他村庄为搬迁型村庄。选择人口较多、区位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行政村作为中心村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职能,通过良好的交通条件辐射其他基层村。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对于搬迁型村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应把整村搬迁与新村安置结合起来,按照“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异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特色旅游休闲区。规划区内的主要景区包括嵖岈山风景名胜区、板桥水库景区、宿鸭湖湿地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乐山森林公园、金顶山森林公园及薄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建设开发,以消费服务设施建设为主。保持较低的人口密度,保留人口向景区和中心村集聚,部分人员迁出至非农业化地区。
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创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湿地景观、森林公园、水库风光、革命遗址等为主要的资源依托,开发景点型或度假型旅游区为主导,适度开发休闲地产,在景区周边适当发展生态农业,配合旅游业协同发展。
景区内结合旅游开发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撤并与整合。转化型村庄一方面应依托自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另一方面可为景区提供一定旅游服务,根据服务等级及功能差异提供相应的餐馆、住宿、咨询、交通、购物和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按照旅游服务的需要新建、扩建或改建,但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对于保护型与控制型村庄,则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及旅游服务设施规模、等级,重点保护与维护好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生态控制旅游区。覆盖规划区内所有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控制旅游区应保持人口低密度的状态,在长期计划中将大部分人口迁出,既减轻生态压力,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空间。
产业发展以生态型农业为主,不强调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适度、少量地开发旅游业,为当地经济提供多重动力。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只进行极少量的生活性的开发建设。在其生态保护核心区,完全禁止开发。
生态控制旅游区村庄逐步迁移出去,其中特色村庄为保护与控制型村庄,其他村庄为转化型村庄,应进行分期的撤并与整合,并迁出生态控制旅游区。生态区内村庄以保护生态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村庄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严禁非本区的人口迁入本区,严禁新的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村庄规模与数量。一般不准村庄新建、扩建或翻建建筑,如确实所需则要严格控制尺度和规模、风格与色彩等,必须和周边的村落及自然景观协调。
规划是目标、是蓝图,目标在前,蓝图在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成为雄浑壮丽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