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6:2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别人的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别人的读后感》。

第一篇:别人的读后感

注:1)最近花了些时间在看《滚雪球》,下册还有部分没完,看完了要写总结,别人的读后感-老巴《滚雪球》。这是豆瓣上2篇点击率很高的的对比文章。2)股市有跌荡起伏,人要淡定,多读书,多思考。-

1、好评文章-巴菲特真实人生的7个关键词

转载:豆瓣来自:Moon巴菲特唯一官方认可的传记《滚雪球》简体中文版终于2009年年初面世了,上、下册总共700多页也显示出了“股神”这本传记的厚重。传记从巴菲特父母写起,将巴菲特的整个人生按年代为序毫无保留的展露在我们面前,其中极少加入作者或旁人的主观评论,而只是叙述与记录。因此也有批评者认为该书在报流水帐,但这恰恰显示了本书的独特之处,不同于一般捕风捉影,利用巴菲特的某些场合的一些发言而拼凑出的巴菲特法则等书,该书将巴菲特做出任何成功的或错误的决策的细节完整的展现给读者,而留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作者丝毫未留自己观点的痕迹。

复利

巴菲特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先发现“复利”强大力量的秘密的人,但是肯定是最懂得运用该力量的人。这也是这本传记为何取名滚雪球的道理之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滚雪球就如同复利产生的过程,很湿的雪意味着不断找到能够带来回报的项目,很长的坡意味着展示复利无穷的威力需要征服时间这个魔鬼。很多人都会说巴菲特很节约或是吝啬,作为世界上那个最富有的人依然开着旧车住着老房,但是如果你把现在的1元看成未来的100或是1000,那相信每个人都会更谨慎的使用信用卡,但是事实是几乎没有人这么想。巴菲特确实做到了如果你在1965年投资1000美元在伯克希尔A股,这笔投资现在已经升值到几百万美元。要让复利发挥作用就意味着你要尽早开启“滚雪球”的过程,巴菲特小时候就有一个目标: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试想如果他到30岁才开始有这个目标,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而不是“股神”。另外,或许是性格亦或是天赋,巴菲特对金钱的追求似乎毫无止境,这也就帮助他不断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而让整个滚雪球的过程没有停止。

专注

当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被问及各自成功的秘诀时,两人不约而同的回答:专注,成功需要专注,似乎成为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巴菲特对于投资的专注却还是异于常人的,而且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变化。他可以去图书馆翻阅所有关于价值投资的图书,可以在地下室查阅历史上所有的股票交易资料,可以年复一年的每日阅读华尔街日报,可以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到楼上去翻阅财务报表,甚至可以在结婚蜜月的时候在车后备箱放上大量资料…

长线

巴菲特最喜欢和学生们分享的一个故事就是“精灵的故事”,精灵同意立即让你拥有一辆汽车,但是你这一辈子都不能更换这辆汽车,那么你一定会竭力保养这辆汽车而使其不受任何破坏。人的身体与大脑也是如此,一生只能拥有一次,为什么要为了短期的享受而破坏长期的健康呢?引申到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其热衷持有的公司,他都非常注重长期性。巴菲特曾对盖茨说我持有的可口可乐公司就是一个汉堡来也能经营,而你的微软却不行。巴菲特无法看清20年后这些科技公司会是怎样的,但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Dairy Queen等等却是可以预测的。这也是巴菲特从来没有投资任何科技类公司,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芒格说过,如果巴菲特想炒作自己的股票他甚至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几亿或者几十亿,但是他却不这么干,可口可乐也曾经跌去50%但是巴菲特依然没有丝毫抛售的意思,他更看重长期的关系而不是去耍小聪明的投机这个市场。但有一笔交易看似违背了巴菲特一贯的准则,那就是抛售中石油,我更多的认为这并非不看好中石油而是迫于政治上的压力。

关爱

巴菲特也被问起过关于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关爱你而不论你是否有钱。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来真正的关爱。大家也许会错误的认为巴菲特是一架“赚钱机器”,其实巴菲特拥有众多的朋友,而且从开始成立合伙公司起他就真正热爱这些朋友,因为不想让朋友因为他输钱而难过,他始终保持着极优秀的业绩,但最终也因为承受不了重压而关闭了自己的合伙公司。但这些朋友中很多依然跟随着巴菲特而继续投资了伯克希尔公司。巴菲特似乎总能和他喜欢的人建议长期的友谊,如凯瑟琳格雷厄姆、查理芒格以及比尔盖茨。

名誉

巴菲特的确对金钱非常着迷,但是他却更看重名誉、诚信的品质以及道德观。巴菲特极度反感华尔街那种赤裸裸的贪婪,也曾经批评互联网公司那种胡说八道的承诺,同时他在2003年就指责信贷衍生品为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读后感《别人的读后感-老巴《滚雪球》》。投资的失败并不会令巴菲特有丝毫的愧疚,但是名誉的受损却会让巴菲特不堪重负。钱永远可以赚回来的,但是名誉失去以后就很难挽回了。同样没有诚信你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赢得财富。关于他所投资的所罗门公司欺诈的官司成为巴菲特最不愿提及的往事,虽然他并没有错,但是媒体连篇的报道使其形象大大受损。最近巴菲特又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50亿巨资投资高盛,这次已经接近80岁高龄的股神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再次站出来了,巴菲特喜欢这种正义使者的形象重于一切,媒体称其为21世纪的摩根,但是巴菲特一定也清楚也许高盛依然会给他带来诸多麻烦,但是这次他以完美的形象来展示其影响力,至少,股神和我们站在一起,我们有救了!从他的报纸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就开始了,他也许就渴望有这么一天。

公平

作为国会议员的儿子巴菲特对于政治也有着其独到的理解,一生的经历使其深信“卵巢彩票”的概念,如果巴菲特不是生在美国而是菲律宾或是非洲的某个国家,也许就永远不会有股神了。一个人的出生决定了他的成长高度,这样的社会现状令巴菲特非常厌恶。作为世界上最富的人他和比尔盖茨都非常反对布什政府取消继承税的法案,这使其站在了大多数富人的对立面,而这些富人正极力游说政府取消继承税。巴菲特睿智的觉得取消继承税完全是“劫贫济富”的行为,因为总的税额无法降低,取消继承税必然增加其他税收,无疑就是减少极富人群的纳税而转嫁给普通百姓。更为重要的是他觉得这样将带给社会极大的不公平,如果你有幸抽中“卵巢彩票”在一个富人家中出生,通过财富世袭和政治游说你就将永葆财富与权力,而那些贫民却无法靠自己的成功和努力获得应有的成就。这样的社会现状会将美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一个靠运气(彩票)而不是靠努力来获得成功的社会必将失败。这也是作为应该缴纳最多继承税的两个美国最富有的人极力反对取消继承税的道理,在这方面巴菲特和盖茨受到了卡耐基的财富观:“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很大的影响。

能力范围

不止是投资者,很多企业管理者也非常热衷于探讨巴菲特的成功,不同于一个纯股市投资者,巴菲特更多的是收购整个企业,其中许多并不是上市公司,而巴菲特总能够成功驱动这些企业管理者不断创造佳绩,即使不给他们任何股权激励。总的来说,巴菲特擅长的领域并不是企业管理,如果要从巴菲特身上学习一些管理技巧那可能会令大家失望的,之所以他依然给人们留下一个成功管理者的印象可能是出于他身上的种种光环。巴菲特兴趣不在于深入去管理一个企业,因此他的伯克希尔公司,全美二十大企业之一,只有区区十几名员工,但巴菲特确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懂得把一个企业交给最擅长这一领域的人来管理。他虽然收购了这些企业但是依然让原始创始人来管理这些企业,因为这些创始人对企业有更深厚的感情,不会因为一些个人利益而去损害企业。最受巴菲特尊敬的一个经理人要算是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的B夫人,巴菲特无数次在各种场合赞扬她,在90多岁的高龄B夫人依然会出现在店中促销商品,依然会为一些细节而指责职员不够敬业,B夫人就像一个传奇在103岁退休,随后一年离世。巴菲特的梦想就是有更多的“B夫人”来为其管理企业,而他只需做更能够令他痴迷的事情,不断翻阅旗下企业的报表,读取所有的数据。最终巴菲特寻找到两个最合适的人来管理他的遗产,他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一笔捐款交给了比尔盖茨和其夫人梅琳达的盖茨基金会。巴菲特不同于其夫人苏珊,只有不断赚钱才是属于他能力范围的事情,而慈善却从来不是,但这一次他似乎又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如同书的最后写到的,巴菲特的旅程才刚刚开始,通过《滚雪球》我们也踏上了一条学习股神的“朝圣之路”。

2、中差评文章-巴菲特致富流水账和七大姨、八大姑、九大舅这本传记非常枯燥,就像是小学生记的流水帐,没有幽默,也没有睿智的分析过程和火爆的内幕。本书废话比较多(七大姨、八大姑、九大舅的轶事比巴菲特还多,就好比《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一句台词,“现在让我们先来访问一下这位农夫的母亲的隔壁邻居的小孩的那条狗”),根本就没有评论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分类整理。本书5/6的内容比不上《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好读,因为《巴菲特传》只写到了1990年。关于所罗门兄弟公司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故事,不如读《说谎者的扑克牌》和《赌金者》。

感觉读巴菲特,缺少很多数据,不清楚历年投资清单和管理费用清单。简单取了本书上的一些数据,想了解巴菲特财富的来源,结果大吃一惊,前20年中,即使有很多的投资收益率,但是财富更多来源于收取的管理费用及其再投资,其中管理费用收益在70年代远超过投资收益。只是80年代后,投资收益取代了管理费用成为了最主要的致富来源,但是投资收益率已经减低了10%。

巴菲特的历史财富数据:

1956年,以17万4千美元开始投资公司;

1957-1969,年均复合增长率31%

1962年,巴菲特夫妇股份上升到100万美元;

1967年,巴菲特家净资产超过900万美元,其中去年收取管理费用150万;

1969年,净资产翻成4倍(收入费用和再投资),达到2650万美元(原始资本17.4*26=452万,另外2200万来源于收取的费用及其再投资);

1970-1976年,股票价格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收取费用,巴菲特财富还在增加(股票价格维持在40美元,只是1964年的4倍,收取管理费用远远超过投资收益);

1977年,47岁的沃伦身价7200万美元(一多半来源于收取管理费用);

1978-1983,巴菲特夫妇的资产净值从8900万美元增加到6.8亿美元;

1996年初,巴菲特身价160亿美元。(如果只看原始投入17.4*1.2=21亿缺口的140亿来源于管理费用及其再投资)

2005年,巴菲特个人资产超过42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20亿,来源网上)。

1997-2007年,年复合增长率12%,(160*1.12^13=698亿美元,收取费用不再是财富主要增长方式)。

在1995年,Berkshire的总资产还有73.5%由股票投资组合构成,至少在理论上,任何投资者都同样可以实现这样的结构。但截至2008年6月30日,Berkshire的持股占总资产比例仅为25%。巴菲特说,这是毫无疑问的,至少在过去的十年中,Berkshire经营的业务增长比有价证券每股股价的涨幅要快得多。巴菲特说,未来投资回报如果能达到10%他就非常高兴。

巴菲特目前更像是企业领导者,而不是投资者。他和普通经营者的区别是,他会挑选公司和经理经营,自己做幕后。

巴菲特认为未来不会再有过去几十年那样的股票投资机会,遍地是黄金的年代过去了。他选择了自己经营作为重点,因为他有实力购买公司并选择经理经营。

过去的方法放在现在不一定适用,这本书让我得到了观点:

1、巴菲特是一只勤劳的蜜蜂,大量阅读非常重要;

2、前期重点应放在收益率,只要刚开始收益率好,就可以孜孜地宣传业绩,中期就可以大量收管理费用变大雪球,后期雪球随便滚滚10多年就非常大了;(尽管巴菲特收益率高,但是大量的后来者并没有享受到期望中的高收益,只是前期的人大赚特赚了,有点像金字塔)

3、巴菲特更像是购买公司并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投资,巴菲特目前正在转型,由投资者变为CEO之父。

第二篇:《为别人喝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为别人喝彩》这篇文章。读完后我感触良多。这篇文章用了两个具体事例表达了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我们也要为他人喝彩。第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有一个学生很有天赋,想向他拜师学艺,可他觉得这个学生演奏得这么天衣无缝,没必要再教他了。第二个事例讲的是申办奥运会,巴黎输给北京,但他们仍能大度地为北京喝彩。这两个事例正不体现了一个人在任何时候能为他人喝彩的崇高精神吗?

文中“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提高和完美自己的过程,也是矫正狭益自私和妒忌心理,培养宽宏大度,助人为乐的精神的过程。”这句话,使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多。的确,一个人能真心实意为别人喝彩是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是在提高和完美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好的心态,矫正自私和妒忌的心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很少有人能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句话:“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惟其难,才弥足珍贵。”人就是这样的,在自己成功和辉煌的时刻是无比的高兴,而在别人成功之时,却只是一味的产生妒忌心理。但这些人可曾想到为别人喝彩是很珍贵的,是在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说到这,在我的脑际中不禁浮现出了在我生活当中的类似事件。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一个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而另外几个同学只得了三等奖。那个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十分高兴,而在这些获得三等奖的同学中,就有一个同学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举动,她走过去向获得一等奖的同学笑了笑说:“你为咱班争了光啊!”看啊,这不就是一个在别人成功时为他人喝彩的例子吗?

同学们,只要你的心灵美,能用好的心态去对待别人,那你就是最美的那个人,也是最令人尊敬的那个人!不论你走到哪里,必须永远记住这句话!

第三篇:《为别人喝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为别人喝彩》这篇文章。读完后我感触良多。这篇文章用了两个具体事例表达了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我们也要为他人喝彩。第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有一个学生很有天赋,想向他拜师学艺,可他觉得这个学生演奏得这么天衣无缝,没必要再教他了。第二个事例讲的是申办奥运会,巴黎输给北京,但他们仍能大度地为北京喝彩。这两个事例正不体现了一个人在任何时候能为他人喝彩的崇高精神吗?

文中“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提高和完美自己的过程,也是矫正狭益自私和妒忌心理,培养宽宏大度,助人为乐的精神的过程。”这句话,使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多。的确,一个人能真心实意为别人喝彩是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是在提高和完美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好的心态,矫正自私和妒忌的心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很少有人能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句话:“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惟其难,才弥足珍贵。”人就是这样的,在自己成功和辉煌的时刻是无比的高兴,而在别人成功之时,却只是一味的产生妒忌心理。但这些人可曾想到为别人喝彩是很珍贵的,是在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说到这,在我的脑际中不禁浮现出了在我生活当中的类似事件。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一个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而另外几个同学只得了三等奖。那个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十分高兴,而在这些获得三等奖的同学中,就有一个同学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举动,她走过去向获得一等奖的同学笑了笑说:“你为咱班争了光啊!”看啊,这不就是一个在别人成功时为他人喝彩的例子吗?

同学们,只要你的心灵美,能用好的心态去对待别人,那你就是最美的那个人,也是最令人尊敬的那个人!不论你走到哪里,必须永远记住这句话!

第四篇:《为别人喝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为别人喝彩》这篇文章。读完后我感触良多。这篇文章用了两个具体事例表达了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我们也要为他人喝彩。第一个事例讲的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家有一个学生很有天赋,想向他拜师学艺,可他觉得这个学生演奏得这么天衣无缝,没必要再教他了。第二个事例讲的是申办奥运会,巴黎输给北京,但他们仍能大度地为北京喝彩。这两个事例正不体现了一个人在任何时候能为他人喝彩的崇高精神吗?

文中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提高和完美自己的过程,也是矫正狭益自私和妒忌心理,培养宽宏大度,助人为乐的精神的过程。这句话,使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多。的确,一个人能真心实意为别人喝彩是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是在提高和完美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好的心态,矫正自私和妒忌的心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很少有人能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句话: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惟其难,才弥足珍贵。人就是这样的,在自己成功和辉煌的时刻是无比的高兴,而在别人成功之时,却只是一味的产生妒忌心理。但这些人可曾想到为别人喝彩是很珍贵的,是在表现自己的智慧和美德。说到这,在我的脑际中不禁浮现出了在我生活当中的类似事件。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去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一个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而另外几个同学只得了三等奖。

第五篇:比别人多做一点读后感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

通过学习“比别人多做一点“这篇文章让我明白: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只有这样,哪怕你面对的是一件小事,你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走着不同的人生之路,品位着不同的人生之界,从而有了“平庸”与“卓越”之分,有了成功与失败之别,这种差异并不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决定的。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积累才能获得,一个人想要比别人强一点点,比别人多收获一点点,就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一个人的成功其实就体现那一点点的小事上,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比别人多做一点,重在“多做一点”所谓“多做一点”就是永不停止的向前迈进,而不是今天多做很多,明天后天就可以休息了,滴水之所以能穿石,不在于它的力量有多大,而在于它的坚持不懈;比别人多做一点,它是具有无穷的威力,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着去做,所以成功者不是比我们聪明,而是他比我们每天多进步一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tuo)手可得。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所以说,不管做任何事我们都应抱着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的态度,只要你坚持,相信成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谢谢大家

下载别人的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别人的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请欣赏别人》读后感

    五(4) 盛 雯《请欣赏别人》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时,他出走了.在途中救了两个溺水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

    分享别人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细节决定成败》粗一看这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

    关心别人的经典故事 读后感

    读《关心别人的经典故事》有感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关心别人的经典故事》这本书,书中有很多个温馨又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一篇名叫《天堂和地......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别人)

    《论别人》读后感 陆云飞 “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别人才有自己。”这是朱自清先生说,人人都能懂的道理。但他又说“是许多人不能行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把自己和别人......

    永远不要把钱借给别人读后感

    自己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除了带了一些吃喝的外,老妈还给我带了一块零钱,下午回来,因为借给别人五毛,所以就喊了“某某,我借你的五毛你还没还呢”,喊了几声,同学家......

    得意时瞧得起别人读后感[五篇材料]

    《完美自信手册》读书感悟 在莱芜考查学习时,陪同南宫骄龙豆捞的张厨我们在“万润发”买礼品时发现了这本书,感觉这书名特有意思,是啊,把握不好有时候人就会得意忘形。宇宙万物......

    《多给别人一次机会》读后感

    《多给别人一次机会》读后感书籍是生命,有价值的是《多给别人一次机会》,这本名叫《多给别人一次机会》的书籍,似乎成了我的灵魂,是我的书海中最耀眼的一株书籍之花!我第一次接触......

    你不比别人差读后感(五篇范例)

    《你不比别人差》读后感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许多心理问题来自于自卑情结。‚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