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创新
浅析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创新
所谓创新,就是对旧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机制制度、方式方法的扬弃和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已经出台,对基层工商所的职能定位和执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四个统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其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就是工商执法创新所追求的价值要义;基层工商所作为服务群众、企业的重要窗口和落实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前沿阵地,是体现工商职能作用的基础环节,是构建工商“大厦”的基石,由于基层工商所建设面广点多,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各方面工作创新。
一、以创新执法理念为先导
首先,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基层工商所必须确立纵横兼顾的大局理念,既理智地、自觉地接受纵向的垂直管理,又认真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监督,密切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联系。在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处理上,一定要紧紧抓住纵横兼顾的结合点,强化融合力,上级机关更要带着调和矛盾,解决问题的思想,通过沟通协调机制,使当地党委政府在工作部署上能充分考虑工商行政执法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吸纳工商部门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工作职能。这样,基层工商所就能做到既服从垂直管理的总目标,又善于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发挥我们应有的职能作用。其次,以创新执法理念为先导,拓宽监管视野,坚持科学监管以人为本,树立和谐执法理念,发挥行业自律,强化舆论监督,引导群众参与,执法为民,实现监管行为的规范化和监管效能的最大化。三是确立程序公正执法理念,确保社会公正最大限度的实现,确保市场经济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程序公正能够有助于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有助于协调复杂的社会利益结构;有助于限制政府权力对于社会公正的不当干扰;有助于减少社会公正实现过程中的技术性失误;有助于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普遍认同和信任。
二、在工商执法行为方式上探索非强制性监管的效用,做到刚柔并济
工商行政执法行为主要是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和行政强制,长期以来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监管重在严惩为主,责令改正、警告教育用之甚少。随着社会发展,市场主体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一系列的非强制性监管方式逐步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这是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有益补充,能够增强执法效果,拉近了与市场主体的距离,如信息披露制度,行政指导建议,政务公开,工商述廉,分类监管信用建设等。
具体说来,一是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发展,创新宣传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互动媒体,通过电子邮件、QQ群短信、卖场终端视频等途径进行宣传,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带来便利,使工商的履职不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二是转变工商宣传角度,提升工商执法的技术含量形象,媒体出来的一般是工商人员着装对着商品左看右看,停留在低层次的执法手段上,还会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这已不符合现代工商执法的要求,应当转变宣传的视角,可以塑造一些工商执法的典型英雄形象,剖析一些有难度的经济违法案件。三是扎实开展工商“双述双评”工作,虚心接受监管对象的监督,通过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能够促进工商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源头治腐,提高了工商执法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与监管服务对象沟通和理解,也必将促进工商机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商执法手段,寻求变革创新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商行政执法手段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工商部门在监督检查各种违法行为的过程中享有的权力,并明确阻碍执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把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结合起来,提高工商执法的权威和严肃性。二是推进工商执法手段现代化建设,加强“金信工程”联网应用,做到工商总局到基层工商所的联网运用,上下贯通,做到企业登记数据、案件处理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与辖区公安、税务等部门部分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发现违法行为。三是加强网络监管执法,通过开发网上巡查服务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取证、网上文书送达、网上办案”的新型巡查监管模式,将网上巡查服务系统打造成服务企业的平台,对巡查发现企业轻微违法行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行政指导,变书面、定期指导为视频、即时指导,同时有效监管网上宣传广告等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四、在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上,进行人事机制上的创新
目前,垂直体制下工商存在着“出不去、进不来、晋升难”的问题,系统内干部流向不甚合理,由上往下交流的多,由下而上交流的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下级单位特别是基层工商所干部的积极性,给工商行政执法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畅通而富有活力的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尝试与系统外的横向交流机制,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与地方组织部门建立干部双向交流协调机制,开展挂职、选调、转任交流。二是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保证系统内干部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干部交流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激发交流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创新交流方式,实施“培养交流”,注重对各方面素质好的年轻干部进行培养交流。四是培养造就职业化、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通过建立企业注册官、公职律师、检查官等制度,推进和实现工商执法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第二篇:基层工商所执法现状分析
基层工商所执法现状分析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商所整体执法水平亟待提高
归纳起来,工商所整体执法仍存在三种现象:一是“重罚轻纠”现象。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办案单位在执法办案时,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在市场监管中推行了“预警警示”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没能被很好的贯彻,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具体表现形式有:
1、只罚不纠。即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罚款,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
2、只打不追。一些工商所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
3、手段单一。我们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执法人员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领会不深,处罚决定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一项,不会运用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管罚款,不管纠正。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现象。这类现象通常表现为:
1、随意简化程序。其一,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罚款和警告两类,而且罚款的幅度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有的执法人员将罚款几千元的案件也以简易程序处理,一味图简单省事。其二,任意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就只给当事人开一张罚款收据,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告知等现象。
2、有意规避法定程序。其一,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变通处理来规避法定程序。一些被处罚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声誉,要求工商部门不要下处罚决定,自己以变通的方法交罚没款,如交赞助费或交管理费等。其二,执法人员主动与当事人协商来规避法律。少数工商所鉴于当地执法环境,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就主动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但这种行政处罚只要当事人提起复议或诉讼,工商部门将必败无疑。三是“重证据、轻规范”现象。
1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大量案卷文书中,一些工商所法律文书的制作在实践中不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
1、有的文书没有执法人员的签名;
2、有的案件当事人在文书上不签字,只按手印;
3、有的询问笔录修改过后不要求当事人签章认可;
4、收集的证据没有提供人签字,证据来源不清;
5、现场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反映违法事实和违法现场涉案物品的数量、质量和状态等。
上述三种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工商所的执法工作,虽然基层工商所在执法办案的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案要案很少,万元以上的案件比率低。究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工商所缺少综合执法人员。现有的不少执法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执法知识,这就导致他们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得执法程序、执法技巧及有关查帐、取证等专业知识,因此,这一部分人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问题不断。二是少数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思想偏差,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对已经流向市场、存在隐患的涉案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怕麻烦、怕费事、怕人情、怕出错的消极畏难情绪,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究不放。三是综合执法手段不强,工商执法依据不足。在众多工商执法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而且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行政执法依据不足,手段不硬,难以达到理想的执法效果。
(二)基层执法体制不尽完善。
1、两个认识不统一。一是对执法办案工作的观念认识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出于职责本位考虑,公平交易机构侧重于执法办案,法制股侧重于执法监督和案件质量,办公室或财务股侧重于收支和财务纪律,各业务科室则偏重于各自业务范围内的事。这本十分正常,但涉及执法办案工作时,往往出现各持各的态度,各出各的力,各支各的招,很难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二是机关股室对基层所具体执法办案的指导意见不统一,基层难以执行。由于职责不同,各有侧重,各股室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发出指导意见。意见的不统一,甚至相左,让基层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办事效率和执法效力。
2、二个方面不完善。一是机构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职责交叉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统分结合的矛盾。二是人员培训方面。上级对基层工商所系统培训少,没有很好解决执法指导的问题。基层所精通法律、懂业务、善执法的业务骨干非常少,能办案、有经验的经检人员不成比例,现行的培训工作明显存在不足:培训内容滞后,新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出台,上级机关不能及时进行培训,如何运用,只能由基层去摸索;培训方式落后,所举办的执法培训多是从规范角度讲述不能怎样做,禁止怎样做,至于可以怎样做,应对问题可以怎样变通适用,无这方面的培训指导。这就使得执法培训在指导性、实用性上大打折扣。
3、两个矛盾较为突出。一是高标准要求与低素质状况的矛盾。机关股室顺应依法行政和监管方式改革的需要,对于指导、规范基层单位执法办案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其实际执行能力与预期要求相距甚远,有了案源全部是办案人员一手包办,制作法律文书。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根本矛盾。同时,具有执法资格人员严重不足也是制约基层工商执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实行刚性标准与谋求弹性空间的矛盾。不管是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还是各种办法、规定、制度及考评标准等,均体现了对基层执法工作的刚性约束。而基层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希望在操作上给予尽可能大的弹性空间。就是说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度难以掌握执行,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所制宜、因案制宜。基层埋怨机关箍得过死,机关指责基层随心所欲。
三是指导不力与落实不够的矛盾。站在基层工商所的立场上,现实队伍素质状况,使得基层执法办案需要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持,希望上级局各职能部门能很好地发挥指导、参谋、协助、支援等作用。
(三)基层执法环境亟待改善
一是多头执法的问题突出。如与质监、卫生等部门职能重叠,执法范围模糊不清,常常出现某些领域的交叉执法、重复执法。
二是孤立执法。具体表现:许可审批部门发放许可证、批准文件或者吊销、撤销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并不主动通知工商部门,完全靠主体当事人自觉行
为来沟通。反过来,即使工商部门对主体当事人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也仅仅只公告而已,各行政许可部门仍然按照本部门的规定作出行政许可行为。孤立执法,缺乏有效的行政执法链接,必然影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效力。
三是协作困难。当出现暴力抗法事件时,工商部门只能依靠公安部门来处理;当事人拒不履行处罚决定书规定的义务时,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此时的工作主动权已不在工商部门手中,公安、法院的办事效率如何,提出怎样的要求或条件,工商部门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高门槛、高成本的执法协作,使工商部门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四是执法“死角”较多。工商所管辖的区域一般在农村,随着农村购买力的旺盛,在城区监管较严的情况下,违法分子往往认为,广大农村是消费的“金矿”,也是有关管理部门不设防的空档、薄弱处,他们纷纷将大批假冒伪劣产品从城市向农村“进军”,发生在农村的违法案件逐渐增多。而根据目前工商所的职权,许多案件不能处理或处理的力度明显不足。相对于城区来讲,农村经营者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差,各种违法行为相对较多,对抗检查的心理较强,过激行为也较多,查处难度较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举报违法行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普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为了那么点吃亏,何必去较真”的思想,既让违法者有机可乘,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产生和蔓延,又影响了工商机关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查处。
五是执法(或处罚)难。现在,在工商行政执法过程中,说情太多、干预太重、执行太难等问题较为突出。现代通信联络的发达,使得案件的说情越来越多,原则在人情的攻势下往往会作出让步;行政干预过重的问题还一时得不到很好解决。处理好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把握。基层工商所执法更是两头为难。综合分析影响基层执法环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县经济水平总体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下岗再就业人员不断增多;同时做生意难,无照经营者也不断增加,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等等,给基层执法带来很大阻力。二是消费者自我维权法律意识不强,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各
种违法经营行为的产生和蔓延。消费者缺乏举报违法经营行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影响了工商机关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的及时查处。
二、几点建议
(一)配强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执法队伍。目前的执法队伍现状,较难适应日益复杂的行政执法重任,应结合机构改革将人员力量合理地向执法岗位倾斜,配齐配强各类执法业务人员,逐步加大执法力度。可以通过考评考核,尽快把那些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充实到执法岗位,并通过循环考评淘汰制度,优化执法队伍。
(二)优化环境,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的执法条件。特别是市、县局机关,要重点解决暴力抗法的应对、解决办案手段的不足、解决案件的有效执行、解决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链接、解决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为具体执法办案工作减轻阻力,排除干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谋求执法工作得到理解和支持。工商所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基层工商所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多请示多汇报,加强理解和沟通,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的关系,使地方党委、政府作为我们行政执法的坚强后盾。
延长县城关工商所
第三篇:创新基层工商所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除了我们应当遵循的普通原则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思想政治工作适时地大胆的创新,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紧贴自身工作人员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江泽民同志曾经告诫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即“生命线”的生命在于创新。笔者认为,要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所创新,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素质教育”,是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干部职工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其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影响工作效率。就本人所在的工商所而言,尽管通过多年的努力,大部分职工的素质有所提高,但职工整体素质离公务员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应该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加强干部职工的“意识教育”。以前,我所曾用过一种叫“鲶鱼效应”的方式对职工进行教育,树立职工的竞争意识,使职工有了“赶、比、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教育职工懂得生物界的基本法则,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现实是残酷,它具有淘汰性,不适应者就会被无情淘汰,“公务员”并不是“金饭碗”,要想不被打破,就需要自己牢牢把握,让职工树立“生存意识”;要教育职工懂得“落后于人,淹没在别人的文明中是悲惨的,被别人超越是无情的”的道理,要有“惧”的心理,一个人有了“惧怕感”,就会有求生的欲望,惧者生存,惧者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惧者常能创新,所谓“生于优患,死于安乐”,让职工树立“忧患意识”。我们的职工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那是因为他们安于现状,不惧怕什么,没有危机感。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干部职工知道:时代的足音,步步千钧,时不待我,我必惜时。
二、加强“渗透性”,是创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
“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基层工商所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一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互相尊重,互相沟通,“班长”应该通过主动服务,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把职工思想认识的疑惑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聚焦点。职工如果长期在一层不变的管理模式下工作,就会产生一些厌倦的情绪,思想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会变得“软”,表现在工作中不敢碰硬、畏首畏尾、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执法不严、办事不力、监管不到位;变得“懒”,表现在工作中主动性差,不踏实、责任心不强,不深入实际,安于现状,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纪律涣散,意志消沉;变得“拖”体现在消极疲沓,办事拖拉,不讲效率,得过且过;甚至于变得“贪”,表现在不干工作先讲待遇,有“利益的事去做,无利益的事不做”,斤斤计较,“贪玩、贪财、不贪干”。怎样解决职工的思想“症结”?笔者认为,应该用进步的思想去影响落后的思想,用进步的观念去改变落后的观念,以达到思想的统一、观念的认同。观念的认同,是凝聚人才和建设队伍的最大凝聚力所在,但是,光有认同还不够,还要有共识,也就是思想的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分析职工的不同特点,并努力做到与职工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共事,工作中互补、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敏感问题阳光作业,大家监督。努力达到一种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倡导一种精神,创造一种让人愉快投入工作的氛围。我们不仅要应用一些在原则性问题上真正能够站得住脚,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经验,同时要有一套很强的创新机制,才能达到对时代的变化形势的发展有很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行风建设。
三、加强先进性教育,树立榜样,是创新工作的促进剂
结合当前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时时注意身边的同志所表现出的先进事迹,更要教育职工树立“榜样”意识;既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同志的“闪光点”,又要善于教育广大职工学习这种“闪光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树榜样”。“榜样”是我们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捷径,人活在世上,时时都在寻找,处处都在选择,在寻找与选择的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会做许多无用功,而找到了“榜样”之后,就有自己的领路人,省去了寻找与选择的时间和精力,很投入地走向自己选定的目标。优秀职工的优秀体现就是高效率的劳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能、勤、绩”中的“业绩”,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职工,多对职工说“你行”,表扬可以给人予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也会给职工十足的信心,在这种信心的趋使下,他就会向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络.com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业绩”,哪怕是能力相对差一些的职工,也会“君子不以善小而不为”,凭自己的能力,再小的一件事也要尽心尽力地做到最好,从而使得职工自觉树立起“争先创优”的思想意识,使党员的先进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性,是创新工作的政治保障
日本一种企业的组织原则叫“菠菜原则”,即“报告”、“联络”、“沟通”。“报告”是把自己工作的进展情况随时通知同事,“联络”是把自己目前的问题通知有关同事,“沟通”是工作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找同事或者说上司咨询,以集体智慧予解决。所以,任何一个集体,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均需要讲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以原则为基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我们基层工商所的原则就是在公务员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会对讲原则、踏实工作的同志充分给予肯定,而对那些好大喜功者、无事生非者、得过且过者将大大被扼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了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外,还自然形成了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早会”,即上班时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召集相关人员在一起通报工作情况,制定近期工作措施,这种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促进了工作的进程,而且加强了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我们称为“请示报告原则”。
总之,基层工商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领导艺术,它包括“用人之道”与“为人之道”,这就要求我们的“班长”要敢于“创新”,要善于“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基层工商工作新局面。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四篇: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培训学习体会
年月日至年月日,我有幸到执法局参加执法办案第三期实作培训。在这期间,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得到执法局领导和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通过三个月跟师办案、理论培训、交流讨论、查阅案件卷宗等方式,使自己执法办案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收获很多,感慨很多。
这三个月,我先后跟随林老师参与办理和接触了xx安装有限公司和xx建筑公司虚报注册资本案;跟随刘老师参与办理了xx发展有限公司涉嫌不正当竟争案;跟随蒋老师和俞老师开展钢材的专项整治系列活动;协助调查xx有限公司涉嫌利用独占地位滥收费用案;也跟随其他组的老师和学员们调查了有关虚假宣传方面的案件;耳闻目染了执法局保护知识产权,集中查处xxx多家店铺的商标侵犯案等等。有幸听了高老师讲授的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培训会,郭处长讲授的证据和取证的有关知识,汪处长讲授的两虚一逃案件的查处,以及与xx关于公用企业违法行为查处的交流座谈会、xxx商标真假辨别说明会等等。通过培训学习,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是感受到了执法局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办案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机智的头脑、灵活的询问技巧、深厚的理论功底、广泛的知识面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市局在xx年的几个专案中,组织有力,有计划有策略,法制提前介入,成立专案组,召开案件评审会等等方式,充分发挥群策群力,不畏艰难的成功查办了几个大要案件。使我认识到,要有一支打得硬仗的执法队伍,不仅需要有业务水平过硬的执法办案人员,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充分体现了执法局是一支管理严谨、有序、规范的组织,有一支能干、会干、肯干的队伍。
二是学会了在执法办案中遇到各方面阻力和困难的时候,要不畏艰难,有智有谋。在与蒋老师和张老师到云阳县协助调查云阳XX有限公司涉嫌利用独占地位滥收费用案中深有体会。在遇到当事人不配合、不讲理,社会地位复杂的情况下,如何破解难题,这不仅需要机智的头脑与当事人较量,也需要平时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以及充分利用媒体、舆论的监督力量等等。同时,通过该案也充分体会到了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第一手资料提取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提取到第一时间的第一手资料,将会给案件以后的查处工作带来无法想象的被动和艰辛。
三是深感学无止境,要更深入学习掌握的知识太多了。只有在精通我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会有敏锐发现案源和查办案件的能力。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过去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和知识点变得清晰明了,对相关法律的理解、询问方向和技巧、证据的收集、案件的定性、自由裁量权的掌握、说理性文书的制作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看清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难忘的三个月实作培训生活中,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阅历,拓宽了知识面,结交了众多良师益友,这是我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回到现工作岗位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争取在执法办案工作中锻炼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新生力军。
第五篇: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现状剖析
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现状剖析
巢湖市工商局辖四县一区,共有
个工商所,名工商干部,其中
%分布在工商所,承担着全市
户国有集体企业、户个私企业及户个体工商户的监督管理工作。基层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工商工作的基石,基层工商所的执法形象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工商所监管职能能否充分发挥是能否搞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矗当前,基层工商所的行政执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通过对我市基层公平交易执法及部分工商所调研,从当前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商所整体执法水平亟待提高
归纳起来,工商所整体执法仍存在三种现象:
一是
重罚轻纠
现象。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工商所在执法办案时,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有些地方也在市场中推行了
警示预警
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没能被很好的贯彻,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
重罚轻纠的误区。具体表现形式有:
1、只罚不纠。即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罚款,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
2、只打不追。一些工商所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
3、手段单一。通过我们对部分工商所处罚文书的调阅,发现部分基层执法人员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领会不深,处罚决定书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一项,不会运用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纠正。二是
重实体、轻程序
现象。
这类现象通常表现为:
1、随意简化程序。其一,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罚款和警告两类,而且罚款的幅度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有的执法人员将没收财物、停业整顿的案件作为简易程序案件,有的将罚款几千元的案件也以简易程序处理,一味图简单省事。其二,任意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就只给当事人开一张处罚决定书,省略了亮证、告知等现象。
2、有意规避法定程序。其一,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变通处理来规避法定程序。一些被处罚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声誉,要求工商部门不要下处罚决定,自己以变通的方法交罚没款,如交助费或交管理费等,这样既可以将不计入成本的罚款变为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逃避税收,又可以抓住工商部门的把柄,牵制工商部门以后对自己的查处。其二,执法人员主动与当事人协商来规避法律。少数工商所鉴于当地执法环境,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就主动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但这种行政处罚只要当事人提起复议或诉讼,工商部门将必败无疑。
3、故意违反法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回避程序、调查程序、告知程序、时效程序等。有利害关系的不回避、进行调查时不亮证、勘验后不请鉴证人签名、符合听证条件的不告知听证权、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超时限,这些问题许多执法人员觉得无关紧要,但在诉讼中往往就是这些小细节成为工商部门的死穴,只要当事人诉诸法律,工商部门极有可能
吃官司
。三是
重证据、轻规范
现象。
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大量案卷文书中,一些工商所法律文书的制作在实践中不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
1.有的文书没有执法人员的签名;
2.有的案件当事人在文书上不签字,只按手印;
3.有的询问笔录修改过后不要求当事人签名;
4.处罚决定书和罚没收据上的当事人不一致;
5.收集的证据没有提供人签字,证据来源不清;
6.现场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反映违法事实和违法现场涉案物品的数量、质量和状态;
7.复议期间和复议机关交代不准确等。
上述三种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工商所的执法工作,虽然近三年来,我市基层工商所在执法办案的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年工商所办理的案件占案件总量的百分比达到了%,但大案要案很少,万元以上的案件比率只有%。究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工商所缺少综合执法人员。现有的不少执法人员以前从事的是个体或企业专管工作,大多没有系统涉猎过执法知识,这就导致他们不熟悉法律、法规,不懂得执法程序、执法技巧及有关查帐、取证等专业知识,因此,这一部分人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问题不断。
2、少数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思想偏差,存在一切向
钱
看的倾向,对已经流向市尝存在隐患的涉案物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怕麻烦、怕费事、怕人情、怕出错的消极畏难情绪,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究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