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

时间:2019-05-12 16:3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

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

尊敬的党组织: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金融改革更易于从全局和总量层面进行突破,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在金融改革领域积累的经验也对重点突破金融改革形成了支持,而且金融改革的突破对于带动整个经济转型也会有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金融改革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下一步整个经济改革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金融改革是三中全会部署的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如何在金融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呢?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资源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程度不同地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这就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来实现,也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配套协同来实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20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活动逐步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市场化的高效率部门。然而,与此同时,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源却仍然有相当比例配置在效率低下的部门,而大量成长性良好的市场化企业往往缺乏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错配和扭曲加剧了传统部门的产能过剩,抑制了市场化企业的成长。尽管低成本融资补贴了部分企业,但却是以市场化企业较高的融资成本为代价的。如果这种错配能够得到矫正,市场化部门在金融支持上的抑制得到释放,总的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金融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一,金融体系功能失调。

一是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通过利率管制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

二是现有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也不足以支持城镇化推进中的大规模融资。新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行业向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重新配置,即落后产能产业应当“去杠杆”,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应当“加杠杆”。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重资产行业的杠杆率依然居高不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折射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资本约束监管趋严也制约了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信贷支持的能力。

三是金融抑制引发的双轨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体系功能的紊乱和潜在金融风险的积累。利率和汇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市场信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管制的利率体系与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并存,在岸的人民币市场受到较多管制与离岸市场上自由的市场定价并存。这些事实上的金融双轨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来改进。

其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而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中,只有13.9%来自于债券和股票;从资产规模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90%以上。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仅导致系统性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

二是行政管制和审批是导致直接融资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债券市场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在分割,无论是市场参与主体、上市交易品种还是市场的托管清算均未实现统一,且交易所市场发展滞后于银行间市场。此外,银行间市场还存在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问题,导致风险实质上仍高度集中在银行体系。股票市场方面,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受到行政审批限制,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仍待进一步调整。股票市场层次较为单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转让系统呈不稳定的“倒金字塔”形;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持有市值不足两成,远低于发达市场七成左右的占比情况;一级市场价格严重高于二级市场,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7倍,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为17.8倍;估值结构不合理,蓝筹股价格明显低于非蓝筹股价格,绩差股价格畸高,严重背离企业内在价值。

其三,金融机构治理失范。

一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依然突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53.85%,国有法人股占6.81%,远高于全球大型银行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要求信贷规模持续扩张的情况下,银行很容易陷入“信贷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循环,而国有股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持续的银行再融资需求。

二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权责划分不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本应以市场和公共领域为界限,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未来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展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

从历史经验来看,历次三中全会都是关于改革的重大会议,每次都会确立新的改革目标,指引我国改革前进的几个重要文件几乎都是在历次三中全会上通过的。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路走来成就“富裕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担着改革攻坚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设“富强中国”,共圆伟大复兴之梦。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巨变之后,邓小平不是让改革停下脚步,相反却加快推进改革,“南巡讲话”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如今,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激发中国变革新活力,再启中国增长强动力,升级中国经济硬实力,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充满期待。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金融改革更易于从全局和总量层面进行突破,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等,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在金融改革领域积累的经验也对重点突破金融改革形成了支持,而且金融改革的突破对于带动整个经济转型也会有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金融改革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下一步整个经济改革的主要突破口之一。

金融改革是三中全会部署的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金融改革,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整个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的真个金融系统,所掩盖的问题、矛盾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大,金融业已经学了西方金融业一些坏习惯,也滋生了不少自身的坏毛病。虚假的金融业的繁荣与萎靡的实体经济,形成明显比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金融业的改革定位、力度、策略,一直“犹豫不决”的态度。这种局面,已经导致整个金融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服务和推进功能。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重点就金融改革定调和提速。比如在开放商业银行准入门槛、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步伐、推动区域中小股份制银行建设与发展、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应当有所触及。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如何在金融领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呢?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资源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程度不同地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这就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来实现,也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配套协同来实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20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活动逐步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市场化的高效率部门。然而,与此同时,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源却仍然有相当比例配置在效率低下的部门,而大量成长性良好的市场化企业往往缺乏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错配和扭曲加剧了传统部门的产能过剩,抑制了市场化企业的成长。尽管低成本融资补贴了部分企业,但却是以市场化企业较高的融资成本为代价的。如果这种错配能够得到矫正,市场化部门在金融支持上的抑制得到释放,总的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金融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一,金融体系功能失调。

一是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通过利率管制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

二是现有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也不足以支持城镇化推进中的大规模融资。新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行业向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重新配置,即落后产能产业应当“去杠杆”,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应当“加杠杆”。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重资产行业的杠杆率依然居高不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折射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资本约束监管趋严也制约了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信贷支持的能力。

三是金融抑制引发的双轨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体系功能的紊乱和潜在金融风险的积累。利率和汇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市场信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管制的利率体系与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并存,在岸的人民币市场受到较多管制与离岸市场上自由的市场定价并存。这些事实上的金融双轨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来改进。其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而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中,只有13.9%来自于债券和股票;从资产规模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90%以上。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仅导致系统性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二是行政管制和审批是导致直接融资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债券市场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在分割,无论是市场参与主体、上市交易品种还是市场的托管清算均未实现统一,且交易所市场发展滞后于银行间市场。此外,银行间市场还存在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问题,导致风险实质上仍高度集中在银行体系。股票市场方面,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受到行政审批限制,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仍待进一步调整。股票市场层次较为单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转让系统呈不稳定的“倒金字塔”形;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持有市值不足两成,远低于发达市场七成左右的占比情况;一级市场价格严重高于二级市场,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7倍,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为17.8倍;估值结构不合理,蓝筹股价格明显低于非蓝筹股价格,绩差股价格畸高,严重背离企业内在价值。其三,金融监管失位。

一是监管机构零风险导向抑制金融市场创新。目前,监管机构在事实上强调零风险容忍,监管手段行政化色彩浓重,监管行为常常容易渗入到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使得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商业化经营行为难以充分开展,抑制了金融创新发展。

二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履行。从国际上来看,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都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两大首要目标。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金融监管的职责都较多地关注金融风险和金融对国家战略的支持,而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强调不足。

三是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与大量涌现的、以大资产管理为代表的跨领域创新不匹配。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造成了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分割,出现监管真空、监管冲突和监管重复并存,以及协调难度加大等问题。

四是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亟需明确。与大量新兴金融机构在各地涌现相矛盾的是,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注重准入审批,但是在行为和风险监管等方面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适当下放部分金融监管权和政策制定权,明晰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上的职责,成为在全局的金融体系稳定与局部的金融市场活力之间达成平衡的关键。

新一轮经济改革对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要以金融改革来抓住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时间窗口。国际经济再平衡是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全球经济与金融走向的主题。放置到外部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机遇来自于:一是发达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由此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为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加快“走出去”步伐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二是以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大有空间,推进在该区域资本输出既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还可逐步形成非洲的人民币市场。

其二,要以金融改革来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并支持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劳动力与资金价格的扭曲是过去30年中国高增长模式的重要贡献因素。近年来,劳动力要素的短缺正在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外部不平衡的矫正。而资金价格的压制仍在继续,因此必须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发挥资金的资源配置功能。

其三,要以金融改革来化解当前经济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过去30年整个经济处于上升周期、货币化进程还在进行中,以不良资产为代表的金融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货币化过程中得以消化。而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货币化进程都难以达到过去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换阶段,结构转型的压力加大,同时货币化也在逐步进入尾声,因此,化解金融风险的这种传统政策逻辑需要做出重大改变,必须及时转移到深化金融改革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融资主体和金融中介的市场硬约束,强化市场纪律;另一方面,对存量的资产可以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方式来处置消化。

其四,要以金融改革配合财税改革、要素价格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提高改革的协同效应。当前的经济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财税、金融等领域中体制机制性问题往往相互交织并彼此牵制,某一个领域改革的单兵突进难以取得实质效果,需要综合改革举措的统筹规划。

硕果累累。正如新闻媒体所说,“改革,为了我们希望的生活”。30余年来,我们最大限度发掘了经济发展的潜力,成功渡过了国际金融海啸的动荡,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得益于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让我们坚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整装前行。改革面临重重困难,反对声、质疑声、唱衰论接踵而至,但这些从来都不是停止改革的借口。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全球竞争,无数教训在告诫我们,不变则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一句“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表达了群众对于改革的期盼。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是在提醒我们,改革不是在黑暗中摸索,而是调整步伐,带着明确的目标整装前行。

厚积薄发。今年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从顶层设计带头,转变作风、简政放权,让各级地方政府都清醒的认识到,改革就是要转变思想,将“为人民服务”转化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广大企业、经济组织看到,在巨大的中国市场上,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有一个正在不断转变职能,全方位服务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描绘了一个“美丽中国”的蓝图,更是通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反腐倡廉等,为人民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长风破浪。站在历史新的起点,我们深感骄傲,无数先辈为我们当代人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让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信念坚定,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冲破既得利益团体的阻碍、建立风清气正的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改善社会民生,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与社会和谐。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难而进才有希望,停滞倒退没有出路。共产党人必须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断提高执行力,勇立时代潮头,敢为人先,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如此才能无愧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无愧于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措施自己整理

19项改革措施

经济领域:

1、非公有制财产同样不可侵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2、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〇二〇年提高到30%。

3、水电气价格改革:凡事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4、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5、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银行: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发,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6、加快房产税立法: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民生领域:

1、放开“单独”二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机制。

3、取消以药补医: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4、探索学生考试多次选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行政领域:

1、探索实行官邸制: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

2、减少领导职数: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3、更改纪委书记提名主体: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4、加强中央事权: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职责,国防、外交、国家完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

5、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6、理顺城管执法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法治领域:

1、废止劳动教养: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2、减少死刑: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制度,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3、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第四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改革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改革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十五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等“三个解放”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有很深的感悟:改革是块硬骨头,要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还需要下足功夫,花大力气,这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做好思想改革。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改革要“闯关”,需要“清障”。思路决定出路 态度决定成败。首先要有坚定地思想信念,改革势在必行,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对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扎扎实实地执行。其次要有风摧不垮,雨打不折的刚毅。困难、问题会随时随地出现,刚毅能让思想更深刻,心灵更坚韧,品德更高尚,让改革路上的贪恋、犹疑、怯懦和所有的困厄销声匿迹。二是做好学习准备。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政策,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都要认真、深入、扎实地学习,才能深刻领会,才会付诸行动。

三是做好务实推进的准备。调查表明,有一部分民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缺乏信心。主要是因为:

一、民众期盼已久的有些改革举措迟迟未能出台,让百姓信心减退。

二、有些领域的改革一直停留在美好概念和漂亮辞藻层面而长久没有落实。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三、一些改革不到位之处给腐败者留有了获利空间,增加公众不满。这些问题的存在,令人警醒,若是让这种情绪蔓延,那么改革的社会动员力将会大打折扣,这将为改革攻坚埋下更多的障碍。鉴于此,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就是重措施、保落实。

因此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进行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五篇: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改革最强音

发展倒逼改革,改革释放“红利”。一路闯关夺隘、披荆斩棘,改革让中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发展航程,全面深化改革正拉开帷幕。而政府改革乃是各项改革的龙头,政府改革牵一发动全身。

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三中全会到目前已经是召开三天了,到底有什么样的政策变化,在全会公报发布前除了开会的领导同志,其他谁也不知道。但民众对三中全会中改革的期盼却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热度。作为各项改革的领头者,政府改革又将如何,是否能够带领其他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应该问题不大。要想推动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首先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要想革别人的命,首先自己要有被革命的思想准备,才不至于手忙脚乱。那么,政府这个火车头能否带得动后面一连串的改革大尾巴呢?群众拭目以待。

政府改革主要还是职能转变,这是政府改革的重点,如何将政府定位到服务型政府,将政府职能从干预中退出来,从市场的管理者变为服务者,需要各级政府都要转变思想。目前的政府既要管理社会,又要发展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还是规则的制定者。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由此而生,曾经产过过巨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全能性政府早已不再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经过了历届政府的努力改革,目前已有很大转变,但每次改革都不太彻底,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原因和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越为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在政府内部职能上表现诸如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政府官员为政绩唯GDp是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政府过多插手管理市场,服务市场服务民众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行为,对贪污腐化行为监管不力,公款消费浪费严重,垄断行业改革不前,如何打破行政垄断等等问题都得到以充分显现。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要求政府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政府作为火车头,要向既得利益群体动刀子首先就要有对自己动刀子的勇气。

政府在对外职能上表现有过度干预市场行为,对金融服务业缺乏管理,对民生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方面经验还需提高,物价上涨过快,贫富差距仍然较大,分配不公明显存在,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政社分开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还相对滞后。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只能通过改革才能得以解决。但改革想一步到位也不现实。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创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例子可以借鉴,一切都靠自己摸索,这就给改革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人民群众的支持永远是党中央进行改革的最大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到底能够达到怎么样的效果,人民群众也都在拭目以待。但大家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下,改革一定是向着改善民生、解决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方向上进行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创新发展才会有动力。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下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训练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基本情况 1.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2.全会的纲领性文件(公报)是什么? 3、本次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4. 什么是“三中全会”现象? 5.......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科学会打了全面深化改革......

    2016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6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6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唐任伍:我国民生领域处在由民生保障向民生改善过渡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唐任伍做客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万鹏)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新时期、新阶段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感悟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

    十八届三中全会整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班级:赵悦航姓名:赵悦航学号:1101080516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这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接受党的教育,并高度关注党的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本年度党的大事......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举国瞩目的第于本月九号在北京召开,仿佛三十多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历历在目,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正是自此拉开大幕。如今,三十几年已经过去,“改革开放”再次被提到新的日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