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后进生一点温暖
给“后进生”一点温暖
给后进生一点温暖
摘要:所谓后进生也就是差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中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已经二十年多时间了,并且我所担任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比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时,使得我教育不知所措。针对班级学生经常性违纪、不学习现象,经过大量思考并从中得知:后进生在班级里人数虽少,但对整个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却有很大影响,所以为了消除这种不良现象必须从这些学生抓起,给他们一些温暖;才可以提高全班整体素质。
任何一个班都免不了有“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主要是指学习差和品德差的学生。严重者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双差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双差生”。普遍情况是由于学习或品德差,却未得到正确引导,而逐渐导致了另一方面也差的“双差生”。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双差生”的出现。当然这需要班主任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大量细致而耐心的工作。形成学生学习差而品德并不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基础差,二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对这种“差生”我们不能有半点歧视,否则就会促成其为“双差生”,严重者会造成其心理的不正常发展。他们大多数都很用功,可收效并不大。对这种学生的教育主要采劝开“小灶”的办法,这个工作由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承担,采取优生带的效果更佳,因为学生之间的思想及语言表达相互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老师指定一个或两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去帮助。同时,对这种“后进生”要时时给予鼓励或温暖,因为这种“差生”往往由于自卑(总认为自己笨)而造成学习上非常被动,心里也很压抑,这样,学习便成了他们的沉重的负担。若班主任未进行及时调节与帮助,那么长此下去,他们就会崩溃。他们要么与品德差的学生成为朋友,把学习看得无所谓,压抑的心理开始变为松驰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逐渐就会以捣蛋破坏纪律的形式扰乱他人的学习而发泄其对学习反感的心理情绪;要么就彻底自暴自弃,因为通过多次的所谓“自己努力”都毫无进步,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确实太笨了”。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时时注意这些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地纠正与引导,防止其成为“双差生”,对他们的进步,那怕是一点点,甚至只要没有落后,都应给予鼓励。
另一类学生就是“品德差”而导致学习差。对这种学生的教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品德不是一时半载就形成的,对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社会及所结交的人的影响。对这种学生的教育切忌用“暴力”的方式进行教育,因为这种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而“鬼点子”又特别多,如果他一旦认为你不尊重他并歧视他的话,那么就会想些“鬼点子”与你作对,变得更加的对立和落后,较好的方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不必把自己摆得太高,相反,可让该生与班主任交换角色,假设让他来处理一些具体事情,这样会不自觉地引导这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端正自己的行为意识。同时,对这种学生要长期教育,并和家长交流,控制和调节其交朋友的范围,因为同学或朋友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比老师更大。
总之,对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同时又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科任老师积极配合与支持,更需要班主任的辛勤劳动及一片关怀。
第二篇:如何给后进生写评语
通常,最难写的就是后进生的评语,因为他们的优点少,缺点多,而教师往往对他们有厌烦情绪。写这类评语时,总是沉不住气,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或语落俗套,或话不中肯,或以偏概全,或言辞偏激。因此,教师须静下心来,反复修改,精心组织,这样的评语,虽廖廖数语,却如同一付药,有去病强身健心之效。
评语的言语不在多,但情味要足,应讲究语气。同样一个意思,选择最好的一种表达方式,短短几句,应使每个读者都感受到浓厚的爱生之情。评语不单是对学生一期的总结,也是假期和新学期的“导言”。因此,应尽量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去除其自卑感,增强其信心,防止读后有心灰意冷之感。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委婉而含蓄地指明缺点,不伤其自尊心,但求令其惭愧。只有这样,评语才会催人奋进!第三篇: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九成宫中心小学
何林英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认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来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我通过几次和她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知心的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近段时间在班里能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 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学习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班长,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小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钢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添采”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 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第四篇:给后进生打开一扇窗
给“后进生”打开一扇窗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六条有感
郭健红
提到后进生,我们不由会想到各学科中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语数外学科中尤为常见,殊不知美术学科中也有这样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在美术修养和美术能力等方面与美术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美术学习的任务。这类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对美术没有兴趣,疏于美术技能的练习,练习效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懒散,自卑心理较强等等。我们很多教师采取的都是放之任之的态度,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年段的升高,我们还不断地“制造”着这样的“后进生”。带着这些问题,我轻轻翻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可谓高超——“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再说简单些就是“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提到:我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
我思索着:“阅读”的方法在美术学科中是否也适用?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让学生得到最鲜活、最引人入胜的美术知识。可以读书籍,也可以读作品,更可以读与艺术、生活相关联的任何一种事物。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大师的介绍书籍、文章、美术作品等,也可以是一些工艺制作品的成品,还可以是网络中各类创意作品及设计制作理念(环保类、装置类、设计类等),只要是他们积极想了解的,我们都要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其次,让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对周围世界事物及现象的疑惑。对于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抛给他们问题,致使他们用阅读的方式自主地去寻找答案,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就像走迷宫一样,教师手里有一根线,但是需要学生自己把线穿越重重障碍,拉到终点。可以把问题单独给一个学生,也可以给一组2—4个学生(合作的形式可以降低一些学生寻找答案的难度)。再次,让学生在发现中感到惊奇和赞叹。这就需要学生仔细的观察,观察其实是阅读的另一种方式,学生用一双“审视”的眼去读一读周围一切的人、事、物,教师应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读出生活中的精彩。有些惊奇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地发现,这样的发现才能激起学生的关注力和求知欲。最后,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加大阅读范围。因为只有教师的知识背景丰富了,才能给学生一个宽广的智力背景。如果把“后进生”比作是“难看的孩子”,那么只要你用心,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窗户,他们一样也能看到天空美丽的彩虹,找到一道属于自己的绚丽!
第五篇:给后进生更多的爱
给后进生更多的爱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抓好班级建设,做好转化后进生这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教育转化后进生呢?我在多年的工作中体会到:应该给后进生更多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由于后进生在学业或思想品德方面较后进,在学校、社会、家庭中难以得到温暖,因此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至诚的关怀、真情的爱。如何把爱洒向后进生呢?我的做法是:
一、全面了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他”。对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而要抱着一颗爱心,充满柔情地支接近他们,支了解他们的生活、个性、志向、疑虑、弱点和长处等等为了全面了解后进生,我和他们多接触,与任课老师多联系,利用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家访,翻阅其试卷、作业等。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天早读前,我发现李阳同学不完成作业,考试十次有八次不及格。我前一天刚教育他要按时完成作业,他当时也流着眼泪答应了。所以,看到他“故技重演”,我真想训他一顿,但又想到这样做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因此我叫他到办公室,并耐心开导,终于了解事实真相——原来他昨晚给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时,家长看成绩差,握紧拳头就要揍他,他只得跑到同学家吃饭、过夜,今天未吃早餐就来学校了。于是,我及时带他到校外吃米粉,并与他亲切交谈,指出他的对与错,他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批评教育。吃完早餐后,我又给他找来笔、作业本和课本,让他安心听课。一下班,我又赶紧和他一道去家访。经过与家长长谈,我还了解到李阳个性倔强,对父母态度不好。事后,我针对他的情况,反复和他个别交谈,使他的态度端正了,对父母也很尊重
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善于发现“闪光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由于后进生的缺点较多,因此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老师忽视了。我体会到,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后进生,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多表扬、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温暖,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这是转化后进生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前提条件。具备这个条件,教育才会取得好的后果。有一个双差生在全校是有名的,经过教育,他有所进步了。但是,有一次他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第二天到校便趁同学们早读时,躲进厕所里去补写作业。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我却没有挖苦他,相反表扬他想方设法完成作业的精神肯定他比以往进步了,以维护他的自尊心。那一天他听课十分认真,并能按时完成作业。此后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期考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为后进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后进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听到的是批评,看到的是冷眼。要教育和转变他们,就必须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我的做法是:(1)课堂上先听取他们回答问题。对后进生我在课堂上尽力让他们听懂,注意提出一些较浅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回答即使错了,也肯定他们肯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是好的。由于长期这样做,我班后进生在课堂上发言也相当热烈。(2)选班干适当考虑他们。如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差,纪律也不好,但能吃苦耐劳,肯为集体做事,于是,我让他担任班里的劳动委员。他任班干后,觉得自己身为干部,要管好别人得先管好自己,也就不再混日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果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组织观念加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3)组织后进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比如:乒乓球比赛、学雷锋活动、科技活动、书法比赛、讲故事等各种活动去吸收后进生参加,让他们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发挥特长,获得成功,树立信心。
四、家校紧密配合,促进后进生转化。
孩子经常生活在父母身边,因此,教育后进生少不了家校两者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只有家庭、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使后进生进步得较快,这就是教育一致性原则。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同他们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个学生因成绩差、纪律差留级到我班。该生的家长认为,孩子天资不好,花了许多精力,也不见什么效果,因而产生了放弃教育孩子的念头。我在家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便多次与家长长谈,使家长看到孩子身上的一些优点,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然后针对该生的缺点,双方互相配合,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经过两个学期的努力,该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了。有一次,他在校外拾到一个手提包,内装有一些现金及各种证件,他却毫不犹豫,及时主动地把拾物交还失主。
由于我从多方面抓了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转化了一些后进生,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使我班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这里的奥妙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给后进生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