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4:2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

第一篇: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

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每一位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无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如阳光,特别是对后进生,我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注入更多的关心与爱,那么他们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作为真诚的教育,我们应当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灵,而当他们也乐于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今年刚接这个班的时候,一位忧郁自卑的男生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开其以前的成绩报告册,主要学科大多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他以前的同学也反映他考试很少及格过。我通过调查和了解,发现:该生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而母亲又赴日本务工去了,只有 “不识字”的外公外婆在照顾他,从而导致家中“无人管教”。对他进行了多次的细致观察、了解及冷静地分析后,发觉他并不是一个自甘落后的学生。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一补以前的基础知识,并且号召班里的同学共同帮助他。在班上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动,并在活动中见机行事,及时表扬了他,提高他的自信心。之后,我还采取了个别谈心的方式,开启他封闭已久的心扉,谈话中,充分肯定他的上进心,赞赏他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行为。教学活动中,不时地对其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不断地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的形象,让其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及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真诚期待„„一系列科学的道理,激情的话语,不断的赞赏,真诚的帮助,终于填平了他心中“爱”的欠缺,点燃了他的希望之火,激起了他学好功课的欲望。两个月下来,学习习惯、行为礼仪有了明显的好转。

事实证明:教学中,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真诚去工作,在工作中做到“和风细雨”情达理通,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在和谐的教育气氛中获得教育的主动权。我相信:只要心灵相通,以“爱”为本,那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定会体会到教育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偏爱后进生

偏爱后进生

我刚接六年级时,一个脏、乱、差班级呈现在我的跟前,教室内一片狼藉,学生们上课交头接耳,下课教室乱成一锅粥。虽然老师们对我说这群孩子多么多么不好,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我折服了。我决定接手这个乱摊子,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调教好这个班级。当然,作为我要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做好我的每一项本职工作,虽然路途远,哪怕刮风下雨,仍坚持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因此,学生们也就没有理由迟到、无故旷课了,如果有,我绝不姑息迁就。我的工作略有起色。

第一炮打响,我着手整顿班委会,把所有班干部全部撤掉。但我没有急于组建,而是在课上、课下找机会与同学们相处,期间听任课老师和同学反映孙××同学上课经常精神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作业也不认真完成甚至不完成,老师拿他都没办法。我在课下找他谈话,他便向我保证以后一定改,可当时保证的挺好,三两天以后照旧。有一次学校组织除草,我发现该同学干活不怕脏、不怕累,甚至还帮助其他同学。劳动结束后,我进行总结,大力表扬孙××和其他几名同学,并当众让同学们推荐一名劳动委员,同学们一致推荐孙××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孙××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再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了。尤其是我班的卫生环境大大改观,教室布置比哪一个班都漂亮。卫生区比哪一个班都整洁,花木比哪一个班都显得水灵整齐。老师们再不说不愿往我班上课了。于是我在班里几次表扬他,找他谈心,并在作业批语中鼓励他:“老师们的目光正关注着你!同学们的目光正注视着你!”“老师们期待着你的进步!你不会让老师失望,对吗?”我又抽时间给他补课,并让他有问题去请教别的老师。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我当众表扬了他,还给了他进步奖-----一支圆珠笔。在他走上讲台的那一霎那,他的眼里噙满泪珠,并深深向我鞠了一躬。后来,他对我说,那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奖品。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学都略有进步。像纪律涣散的王××、不爱讲卫生的刘ׄ„都在我的耐心教导和爱心下,不断地告别旧“我”,重塑新“我”,不少同学还进了班委会。

感悟: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润物应无声

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撒播的一片爱心,是促进情绪困惑生转化的雨露养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缺点多,就歧视、冷漠甚至刺激他们,相反,应用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正确地帮助他们。

要了解情绪困惑生,首先要摸清造成其品行等的原因,摸清他们的性格、脾气、爱好,抓住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目的。要教育转化他们,教师就要与情绪困惑生建立平等亲密的朋友关系。因为情绪困惑生得到的温暖太少了,得到的关爱太少了,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训斥。所以,他们对教师有畏惧怀疑心理,不愿主动地去接近老师,见了老师就远远地躲开。因此,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情绪困惑生,和他们主动拉家常,谈学习、生活上的事,是他们感受到被老师重视和爱护。从而改变自身态度,变消极为积极上进。

情绪困惑生是缺乏阳光雨露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潜在的闪光点。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它们,以此作为转化情绪困惑生的突破口,多表扬鼓励、多正面开导,应多“偏爱”才行。

40×22

第三篇:偏爱与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转化

偏爱与后进生转化

应试教育虽然也强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其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素质教育更强调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素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为了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对社会的整体素质负责。素质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高要求,可以这样说:没有后进生的全面进步,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我在教学工作中一向很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果要问我有什么经验的话,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偏爱”。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讨厌他们,而要更加“偏爱”他们,真正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偏爱”是使后进生进步的基础和前提。

一、要给他们以真诚的关心和客观的鼓励。

后进生因为学习差,因而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们认可,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评和训斥。因此他们大多心理上很寂寞,和师生们的关系紧张,也不愿意学习。其实后进生更需要师生的关心和尊重,渴望表扬与鼓励。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

因此,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平时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他们,正确巧妙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同他们交朋友,一块讨论问题,一起做游戏,用爱心去温暖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热情地对待他们。一个威严的老师只会把话说到学生的耳中,让他们被动地知道什么是他们所不能做的;而一个慈祥的大哥哥却可以把话说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他们应努力去争取的。

另外,我还很注意帮助后进生们处理好他们和同学的关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帮助。后进生并非毫无感情的榆木疙瘩,只要我们心中怀有一份真爱,就没有打不开的死锁。当来自老师和整个班集体的爱被后进生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时,也就是他们迈开进步步伐之时。

后进生也渴望认可与鼓励,以扶持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对后进生应多表扬,多鼓励,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后进生的表扬的客观性,不切实际的表扬不但同学们不认可,后进生自己也不愿接受,这就起不到表扬应有的激励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我在教学中总是很留心地去发现每一位后进生的优点与长处,然后以巧妙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和同学们都觉得他们确实做出了成绩或有了进步,他们的确该受到表扬。这种客观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

二、创设“不公平”的竞争,在学习上偏爱他们。

对后进生的偏爱不能仅限于对他们生活的关心。对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只能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最根本的还是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在学习上偏爱他们。

进步过程的后进生需要有不断的成功来激励,以加快、加大他们进步的步伐。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在公平的学习竞争条件下,他们很不容易在学习竞争中取得成功,这显然对他们的继续进步是不利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不公平竞争的方法来消除由于后进生学习基础差而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保护后进生进步的积极性。

所谓“不公平”的竞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倾向于后进生的特殊照顾措施,具体来说就是有区别地对待,因人而宜地交给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给予不同的学习帮助。

1、课堂讨论中的“不公平”。

后进生在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为了使教学进程更加“顺利”,习惯于让所谓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后进生容易错误地认为课堂讨论只是优秀生们的事,与自己是无关的,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愿意参与讨论答问,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搞一些“地下活动”,这是造成后进生后进的直接原因之一。(后进生转化)脱离了课堂教学活动,又怎么会搞好学习呢?

因此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有倾向政策,给后进生们比其他学生更多的的机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使他们受到更多的锻炼。当他们不愿或不敢参与讨论时要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只要回答了,参与讨论了就是好的,只有不回答、不讨论才是不好的;当他们回答错误时不能批评,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赞许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争取下次答好;当他们圆满地回答问题后,当然不能忘记狠狠地表扬他们一番。

2、作业时的“不公平”。

首先,在布置作业的数量上“不公平”,使他们可以做比其他学生少一点的作业。这是因为后进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比较慢,优秀生1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们往往要做20分钟、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于是就形成这次作业还没做完,又有了新作业,赶来赶去那个也没赶完的现象,这容易使他们马虎地去应付作业,抄袭作业,或根本就不做作业,起不到作业应有的训练作用。给他们少一点的作业,使他们可以与其他学生一样按时完成,同时因为作业比别人的少又会使他们有一种一定要认真完成的压力,从而提高他们作业的质量,让他们慢慢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他们不断地进步,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再把他们的作业量逐步恢复到与一般学生等同的水平。

另外对作业质量的要求,后进生也可得到照顾,只要他们的作业基本能体现出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就行了。

3、课处辅导中的“不公平”。

后进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当前的学不好,进去的没学会,这使他们没能力和其他学生公平竞争的主要原因,有倾向性的“不公平”竞争只是无奈的暂时之举,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要彻底解决后进生的落后状况,必须让他们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课外辅导,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查漏补缺。这个任务对教师来说虽然是很繁重的,但是它是彻底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这样做下去。

三、改进学习评价方法。

俗话说:“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后进生,特别是正在进步中的后进生同样很关心自己的“分儿”。如果我们的学习评价方法不能给努力进步中的后进生一个满意的“分儿”,必然会影响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试想,如果一名后进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好不容易迈开了进步的步伐,在学习上终于前所未有地付出了辛勤和努力时,他们却在考试或测验中又一次地“垫底儿”,这对他们的打击该会有多大啊。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这种重分数的心理,改进了对后进生学习的评价方法,在分数上“偏心”,照顾他们,让他们在学习成绩上真正“劳有所得”。

1、模糊的“等级制评价”。

用百分制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划分过细,使后进生能明显觉得自己同优秀生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认为优秀生是不可超越的,自己永远也不会取得那么优秀的成绩。

因此在进行学习评价时最好是使用5分制或“优、良、中、差”四等级制评价方法,使后进生努力后会取得和中等生相同的分数,并缩小与优秀生的差距,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要让他们知道“5分”和“优秀”离他们并不遥远,努力后他们也会得到。(作者注:虽然现在我们在教学中都是这样做的,但因本文写作时间较早,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积极意义。)

2、优惠后进生的“不完全评价”。

“不完全评价”就是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现状把学习内容分为“可完成”部分和“不可完成”部分,对后进生学习评价仅限于“可完成”部分。

“可完成”部分是指以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可以圆满完成的部分,如认真的卷面书写,上课时讨论过的难度不大的问题,与以往疑难知识联系不大的新知识等;“不可完成”部分是指以后进生的现有能力水平无法独立完成的部分,如一些难度较大或学习基础断层等原因造成暂时还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对后进生的学习评价,只评价“可完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学好了,就可以得到优秀的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学过的“新”知识的不断积累,通过不断地自身或老师帮助下的查漏补缺,学习内容中的“可完成”部分应不断地增加,“不可完成”部分要不断地缩减。如果没有这种变化,这种评价方法就会失去其督促后进生进步的意义,而纯粹成为对后进生薄弱学习基础的袒护和放纵。当“不可完成”部分缩减为零的时候,就是最终消灭后进生的时候。

3、评价指标中体现进步因素的奖励分值。

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和优秀生通过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二者所要付出的辛苦和劳作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前者还要超过后者。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就应该得到同样的认可,因此对后进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还必须考虑进步因素。具体做法是,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如果学生进步了,除了得到应有的分数外,还可得到额外奖励的 “进步分”。

举例说明,一个后进生和一个优秀生都得到了实际意义上4分的学习成绩,后进生是由3分进步而来的,而优秀生是由5分退步而来的,二者的学习成绩虽然一样,但是后进生肯定比优秀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那么后进生就可得到进步奖励的1分,从而以“4+1”分的成绩超过“优秀生”。这样的成绩才能真正地体现二者学习的努力程度。

总之,通过以上三方面对学习评价方法的改进,使后进生的努力在学业成绩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使他们通过努力后同样会取得优秀的成绩,这必将更大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去学习。当然,让后进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后进生取得了倾斜政策下的高分就说明消灭了后进生,重要的是这样的评价方法对后进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刻把后进生放在心中,想着他们,惦着他们,为他们的落后而焦急,为他们的进步而欣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把自己的一颗心全掏给他们,这就是我对后进生的“偏爱”。在这里我要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偏爱”,没有教师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帮助,是不会有后进生的进步的。

第四篇:多给中等生一点“偏爱”(德育论文)

多给中等生一点“偏爱”

丰台中学

张璇

多给中等生一点“偏爱”

张璇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细观察会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很少。

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这部分“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这部分“中等生” 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一、对“中等生”概念的思考。

“中等生” 的概念,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象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和范围。“中等生” 的概念的本质属性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外延也并不确定。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尖子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

学习成绩成为绝对的标准,其他表现仅仅是参考分。而学习成绩又包括哪些内容呢?99%又是考试分数,而且是总分数,不是单科分数。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 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对“中等生” 心理问题的思考。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可以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活动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人的“秉性”、“脾气”不同,有人急躁、有人稳重、有人活泼、有人沉静,这是气质的不同。有人谦虚、有人骄傲、有人粗心马虎、有人细致认真、有人意志坚强、有人害怕困难,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有人感知灵敏、记忆力好,有人长于想象、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这些特征的综合,形成了人与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

个性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如教育条件、环境条件、家庭条件、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条件相同,由于主观努力的缘故,也会导致不同的个性。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中等生”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各有其特点。抛开个性的问题,以及其它影响个性心理的因素,就教师的影响来说,“中等生”在情绪、意志、能力等方面,易形成哪些共性特点呢?

1、“中等生”的消极心理特征。

在情绪方面: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大部分“中等生”起初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学习和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弱,进而不良的、消极的心境产生。

在意志方面:由于不愉快的心境,将使其做事缺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从而会降低活动效率,也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

在能力方面: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的优柔寡断,使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

在性格方面:由于以上种种情况,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遇到问题时,主要靠冥思苦想,自问自答。

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中等生” 这种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

2、“中等生”的积极心理特征。

总体讲,“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很懂事,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中等生”在心理特征上的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性,会使他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悲、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是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

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通过教育的开展,将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塑造成一个社会状态的人,将一个混沌未开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其教师的职责呢?

三、对“中等生” 心理问题的疏导。

第一、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人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1、访谈能力。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可以深入学生的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探究其思想行为的根源,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例如,我班有8位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给教育管理学生带来难度。家长会时是学生的父母到校,但是日常照顾孩子们的却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虽然,在家长会上,也教给家长们一些教育、管理、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实施起来却与教师的要求有距离,学生们的爷爷奶奶从中打了折扣。家访可以使我了解学生在爷爷奶奶面前的真实状态。

李旭同学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学习成绩在下降,但在班里是老实得出了名的学生,甚至有些窝囊,他极少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决定对他家访,他很害怕,我告诉他,我只是想同他的奶奶聊聊,以打消他的顾虑。来到他家,与奶奶交谈中,我发现:虽然教师已经强调了平时复习的重要性,可是他仍在延用初中的习惯,是那种“临阵磨枪”的学生,平时很少复习,喜欢打电子游戏,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于是,我告诉奶奶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让奶奶用耳听、用眼看,要求学生每天完成1小时的复习,背单词、背课文、读书时要出声,让奶奶听得到,并且当天学的知识当天复习,不能只完成笔头作业。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李某的学习成绩有提高,英语默写合格率上升了,学生脸上也有了从容的笑容。

2、观察分析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掩映。例如,冷静有时却缺乏热情;爱出风头却又勇于创新。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为心理问题的疏导奠定基础。

我班的王小童同学,父母工作很忙,她常常一个人在家。在班里,她独来独往,不爱说笑,眼神暗淡,学习基础差,但很努力。我感觉到这个学生如此压抑,会严重影响她的心理健康。从小学老师对她的鉴定上,我知道她喜欢唱歌。在主题班会上,我鼓励她表演拿手的节目——唱歌。学校有文艺活动,我都会推荐她去参加。王小童的学习更加努力了,虽然她在学习上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但她从不抄作业,从没有放弃努力。而且,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神采。

3、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做到心理换位。教师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倾向,易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看待周围的世界、处理所遇问题,这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学生,妨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影响教育效果。

要做到心理换位,就要常常设身处地的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他人的所思所感所为,体验别人的精神世界就好象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教师应常用“假如我是一个学生” 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要象演员那样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而懊丧”或“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难堪”的学生,认真考虑自己每一言行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反应,并尽可能教会学生掌握心理换位的方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理解。

4、赏识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教师理解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信任他们,让他们做事。对做事认真心细的学生,可以委以重任,明确表示老师信任他们,要求他们力所能及地协助老师做些班级工作,如班务记录、公务保管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悲感。

例如,在暑期军训时,通过观察,我发现马振义做事心细而认真,不计较个人得失,很难得。在组建班集体时,我选择了马振义做班长。家长问我:“老师,他行吗?他从小一直没有当过班干部。”我很有信心地说:“他行。”在以后的学习中,他的成绩一直是中上等,家长与我见面时说:“老师,我们的孩子在家学习比以前用功了。”此时,我更相信,他的成绩迟早有一天会达到全优。我要做的只是鼓励与等待。果然,马振义在改选班委时,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而且,他的学习成绩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学生,实现了全科优秀的目标。“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与信任,是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在班里,我还对很多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与同等的关注,在他们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只是马某的事例最突出、最显著。

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如上课前,对低年级学生就可以摸摸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问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用微笑、用目光做短暂的交流,给与学生以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自信。

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能及时表扬予以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点点滴滴,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

当学生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时,需要教师指出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鼓励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第二、掌握一些疏导心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我们处于竞争的时代,要使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适应时代的需要,身心健康的发展,追根求源是要使学生有自信心,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寻找自信的支点,正确认识自我。

可以开展“找优点”的活动。让学生找自己的优点,找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也

有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虚心听取父母、师长、同学的劝告,发扬优点长处,纠正缺点短处,避免对自己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使学生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以正确的定位参与竞争。

从学生画的板报、从语文课代表马东旭给同学的测验、从赵港要求同学默写的单词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会超过教师对他们的要求。在班里,学习差的学生,在说话做事时是缺少自信的,甚至认为自己一点优点都没有,其他同学也看不到他们的优点。

有一次班会,在“找优点”的活动中,我问:“谁来说说莫士光?” 没有人呼应,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莫士光的头低下了,不敢抬起头来。这时,我开始说起来:“,莫士光,很爱劳动,值日时从不偷懒;他拿钥匙给值日生开门,从不迟到;他学习基础差,但从没有放弃学习;他很诚实„„”当我说完之后,大家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莫士光的眼光尤其特殊,是激动、是感激、是承诺„„ “不放弃学习”,是我对他最大的期望。这一年,他做到了“不放弃学习”这一点。我想让学生们知道,教师不仅仅看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努力学习的状态——进取的状态。

2、创造成功的记录。

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 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教师可以在班集体中,每周安排一节课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技术竞赛、书画展览、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课文评议、热点分析、小制作、小设计竞赛以及特长展示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

例如,在我校每班教室都设有宣传栏,那是除了板报以外的很好的宣传阵地。怎样用它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呢?我在班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硬笔书法展览、暑期记事随感、英文书写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美术作品展示、劳技编织成果展、周记展示等等。每次展示活动,都有意外的收获。全班33人,许多同学在展示活动中都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宋瑞周记从板面设计到内容,丰富多彩,显示了男孩子与众不同的文思;张洁记是那么独具匠心,我能看出她是用心在与我交流,显示了女孩子特有的文静、纤细的性格;吴越的周记,不知从哪儿剪下来的刊头设计,与文章的内容是那么贴切,显示了洁静、清雅的特点。董路的艳丽周记、郑森的美术作品、李雪的书法、刘静的《暑期随感》、孟丽的《军训生活》、王雪的工艺制做„„让我从不同角度了解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胆怯的学生——刘佳、李雪等同学都先后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我了解她们心灵思索的痕迹。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选准目标,使目标与个人的能力相符,不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积小胜为大胜。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态度,以平静自如的心情投入竞赛活动。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白,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勇敢行动,就可以获得成功。例如,在体育节比赛时,学生夺胜心切,这易导致恢心的心态产生。在比赛来临之际,我告诉学生们,体育比赛重在参与,1500米比赛,只要跑下来,就是最后一名,也是光荣的。因为他有勇气跑完全程,我为他喝彩。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一次测试的失误,不能代表永远,我相信他能再次崛起。

教师借助竞赛活动可以扩大奖励范围,让学生尝到创新与竞争的乐趣,树立自 信,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如,我在班里设立了这些奖项:最佳班委、最佳组长、最佳课代表、最佳学科带头人、最佳劳动标兵、最佳文体特长生、周记一、二、三等奖、艺术节参与奖、摄影奖、百分评比优胜奖、学习进步奖、学习优秀奖等。

3、利用周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建立信心。

周记是学生采集知识,进行师生沟通的很好的方法。例如,于翠翠是个有男孩性格的女孩,偏爱理科,酷爱运动。从来写周记写得很少,不愿与我交流,学习成绩很出色,个性极强。我利用她所写周记的内容,进行诚恳的评价,终于她能与我谈心了。有一次,她在周记中这样写到:“老师,真不好意思,您的评语比我的周记还多,我决心,以后一定认真对待周记。”果然,她跟我探讨了许多问题。如:“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父母的唠叨都对吗?”等等。我发现她很有思想,而且办事并非粗糙,也是个心细的姑娘。

另外,还可以利用周记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让部分“中等生” 可以进行一日四问四答的训练。一问自己今天“做什么”,二问自己“怎么做”,三问自己做得“怎么样”,四问自己明天“怎么办”,以提高自我导向能力使做事有计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使计划能落实,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使行动有总结,提高自我体验能力进行自我补救。

如我班陈超,学习缺少自觉性,贪玩,基础不扎实,聪明,少目标。为了改变他的现状,我决定用一日四问方法训练他。让他每天用周记进行总结,每隔三天,我看一次他的周记,督促他养成自我总结自我教育的习惯。经过两个学期的四次考试,他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持续几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每周对周记进行点评,认真诚恳的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学生的信心与能力均会有所提高。

第五篇:多给后进生说说悄悄话

多给后进生说说悄悄话

罗茂玲

在新课改层层推进的今天,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转化直致消除后进生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在转化后进生中,有不少教师注重方式方法,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比如:上课给他们提一连串的问,课后又补一大堆的作业。表面上看来是快速转变后进生,是在偏爱他们,实际上不但没有转变后进生,反倒使后进生想方设法躲着老师。究其原因是老师的“补药”太多、太急,后进生一时消化不了,对知识产生畏惧感,对老师的偏爱产生辜负感。如果把老师的爱比作阳光、知识比作养分,后进生就像缺少阳光,缺少养分的花苗,很娇弱,阳光突然太强,养分突然太多,他们也会承受不了。所以,对后进生要不拖不推,又要不急不燥。我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说悄悄话的方式来转化后进生,或许是一种不温不火的好办法。在悄悄话中有关爱,有指导,有表扬,也有批评,让后进生在悄悄话中感受到园丁般的呵护,细雨般悄悄的滋润,柔和的阳光暖暖的光照,使他们在这温馨的氛围中迅速成长起来。

一、关爱式的悄悄话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转化后进生,必须从关爱他们开始。所以,教师要选准时机,真诚自然地对后进生说上几句关爱他们的话。如天气变冷了,可俯在他(她)耳边说:“下午多穿点,天气变凉了。”体育课后他(她)们如果是大汗淋漓的,可悄悄提醒:“有手绢擦擦背心,小心感冒了。”感冒了:“按时吃药,会好得快些。”这些看起来与教学无关,但这是转变后进生必要的序曲,是用爱在开启后进生的心灵,是用爱在唤醒后进生求知的欲望。

二、指导式的悄悄话

有了老师的关爱,学生会尽力去学好你教的学科,但他们最大的烦恼是学海茫茫,无处启航,这就需要老师指点迷津。但要目标适度,内容具体,方法可行。例如:其它同学都在认真分析课文,他在那里一股认真劲儿,却东翻翻,西找找,无所适从,这说明他想学,却不知怎样学。老师就可以直接给他找到重点段,然后悄悄提示:“你把这段读两遍,看哪句话体现了人物的品质,就可以找到中心句。”或者,“这段是总分结构,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总分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又如:我看了有个后进生的作文后,觉得毛病太多,如果给他全指出来,他既不可能全改过来,又会丧失他的信心,我在他写得较好的句子下划上波浪线后,把他叫到一边说:“你这次作文的语句写得通顺,还有些句子很生动,如果删去些内容,只围绕一个中心写,就会更好,以后能注意到吗?”这些悄悄话重在指导,又包含关爱、鼓励,让学生觉得“忠言”也顺耳。用悄悄话指导后进生,他们容易接受,又不会让他们失面子。特别后进生有些疑难,对其它同学来说,早已理解并憝记,如果老师大张旗鼓地给后进生讲解,其他同学听见后,一不小心就会露出点大惊小怪的声音,这种声音最容易刺伤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是他们再质疑问难的信心,如果老师只在后进生耳边说上几句悄悄话,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三、表扬式的悄悄话

后进生在开始转变时,前进的步子并不大。就像前面举的例子一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也很难,如果后进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解决,也是一步,也是一个成功。老师如果在全班给予表扬,似乎让后进生在全班有“露底”之嫌,所以老师只悄悄表扬几句,甚至只含笑点头,让后进生能认识到自己能成功,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即可。当然,在有些时候,老师也要公开表扬后进生,比如成绩进步大。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转变,应公开表扬,不但能激励后进生,还能使之得到全班同学的监督,巩固进步。悄悄表扬后进生的话不要多,要适度,并适时地,真诚自然。如:“字写工整了。进步大”!“这节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学习也认真”“中心句找出来了,全班才半人找出来,了不起!”......这些表扬的悄悄话,如春风、似细雨,能催人奋进,是激励后进生不断进取的助动力。

四、批评式的悄悄话

公开批评要慎重,对后进生尤其如此。后进生进步了,有了成绩,也会时不时的犯一些“老毛病”,老师应该恰当地给予纠正。如听讲时要下面做小动作,可悄悄批评:“眼睛望着黑板听讲,这很好,可惜手没派上用场。”学生坐的姿势不好:“书在认真读,可是坐的姿势有些......”学习不抓紧:“时间过得好快呀!你注意到了吗?”这样的批评,学生觉得诚恳,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容易接受。

给后进生说悄悄话,就是用老师的爱心去唤醒、激励、充实学生的心灵,使后进生从后进中走向先进,全面发展他们的素质。

下载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后进生多一点偏爱(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偏爱歌词

    张芸京 - 偏爱 把昨天都作废 现在你在我眼前 我想爱 请给我机会 如果我错了也承担 认定你就是答案 我不怕谁嘲笑我极端 相信自己的直觉 顽固的仍不喊累 爱上你 我不撤退......

    偏爱——歌词

    把昨天都作废 现在你在我眼前 我想爱 请给我机会 如果我错了也承担 认定你就是答案 我不怕谁嘲笑我极端 相信自己的直觉 顽固的人不喊累 爱上你 我不撤退 我说过 我不闪躲......

    给后进生一点温暖

    给“后进生”一点温暖给后进生一点温暖 摘要:所谓后进生也就是差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 由于......

    给“后进生”多一份关爱-后进生转化[样例5]

    给“后进生”多一份关爱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教育的前提是尊重......

    班主任工作案例: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点偏爱

    班主任工作案例: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点偏爱一、案例 去年,我初接上六(7)班,心理充满激情,制定了许多班级规范,设计了许多班队活动。信心十足地要把这个班带成文明模范班。然而,几天下......

    班主任工作案例: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点偏爱-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点偏爱一、案例去年,我初接上六(7)班,心理充满激情,制定了许多班级规范,设计了许多班队活动。信心十足地要把这个班带成文明模范班。然而,几天下......

    班主任工作体会:多给后进生一些耐心与爱心

    班主任工作体会:多给后进生一些耐心与爱心在校领导的培养与关心下、在老班主任的提醒与担忧下,我于2008年9月1日接了现在这一届学生,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班主任征程。当我见到我的......

    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后进生转化

    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像一枝枝绽放在朝阳中的花朵艳丽、芬芳;与此同时,一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