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所课题调研提纲
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课题提纲
一、序论(分析课题研究背景及立项意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外部环境。(1)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市场经济转型期中所存在的隐性滞涨、通货膨胀等主要矛盾。(2)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中后期,政府行政部门、市场监督机制所面对的挑战与困难。(3)我国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浪潮对工商部门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各类经营主体、消费者对工商部门未来监管职能的需求与定位。
2、内部环境。(1)回顾工商监管职能的转变与发展,简要分析工商部门市场监管模式及监管理念的进步。(2)介绍现阶段工商部门市场监管现状,包括组织形式、资源配置、监管重心、主要手段。(3)分析市场监管工作在工商所日常工作中的比重,并指出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对工商部门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
3、指出在现阶段开展针对基层工商所功能定位与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研究的必要性,简要说明课题研究对工商所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借鉴意义。
二、基础研究(概念研究及调研数据)
1、概念分析。(1)市场监管的定义,应该指出研究对象为广义上的市场监管,结合工商部门的行政职能,分别确定市场的内涵及监管的内涵,对工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市场监管进行定义。(2)监管模式转型的依据和预期,在市场监管的定义范围内,列举国内外市场监管模式的种类,可以运用比较研究等方式,主要说明我国工商部门依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而采取的不同监管方式及其效果和不足。(3)工商所模式转型与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关系。
2、数据分析。(1)现阶段基层工商所对市场监管的投入程度。可以涉及:监管人员占全所人员的数量,日常监管对违法案件的贡献率、转化率,现阶段监管模式中相对高效及低效的领域等数据。(2)通过数据分析说明现实中影响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的主要因素,可以包括资源配置、技术手段以及法律缺位等。可以涉及:工商所参与市场监管的重点内容、工商所参与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制约工商所进行深入性、延续性、范围性市场监管的主要因素等数据。(3)实证研究,对调研过程中,个别有价值的案例进行发散性思考,总结有推广价值、有启发作用的工作案例,作为进一步理论研究的基础。
三、本论(如何具体进行监管模式转型)
1、分析总结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基本要素,暂时可以分为:职能要素、人的要素、机制要素以及技术要素。
2、(1)确定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具体涉及工商部门的哪些行政职能,需要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哪些具体问题。(2)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的权责分配,明确工商所在整个会市场监管体系中的定位。(3)确定工商所在市场监管模式转型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管理职责及相应的权利保障。
3、(1)新时期市场监管所需要的人才种类。针对不同的职能需求,设立不同的岗位条件,并指出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分析未来工商监管工作对法律、财会以及理工科专业知识的需求。(2)如何调整内部人员结构。包括年龄搭配,以及干部培训、选拔等方面。
4、(1)对内,研究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内部机制更新。在“精局强所”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监管模式转型应当与队伍建设、职权调整、制度完善和考核机制等有机结合,形成监管网络,实现不同工商所之间的业务衔接,实现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工作与登记许可工作的衔接,实现市场监管与执法办案工作的衔接,凸显市场监管工作的核心价值。(2)对外,研究工商所市场模式转型过程中与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的衔接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手段更新和制度更新,实现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工作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衔接,实现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工作与关联部门管理职能的衔接等。
5、研究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升级。(1)监测技术。主要包括运用现代化商品质量鉴定设备、广告测控设备、多媒体运用技术、网络取证和鉴别技术,全面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积极开拓现代化监管手段应用的新领域。(2)数据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数据库,形成内外网联动,并研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监管数据的及时更新,快速更新,并指出现有电子监管平台中对监管效能的有制约或有缺陷的地方。
四、结论
1、明确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给出大致的时间线和合理的实施步骤,强调工商部门应当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去面对市场监管模式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尝试不同的作法,面对失败要保持坚韧与信心,要善于适应形势变化而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
2、与序论呼应。分析工商部门整体职能调整、工商所职能转型趋与工商所市场监管模式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视野放置于整个工商部门以及我国整体社会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开展研究、调查开拓思路,提升课题立意。
第二篇:xx电力公司课题调研提纲
XX电力公司课题调研计划
课题背景:为“提高XX电力公司财务管理水平”,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和提高XX电力公司整体财务水平,提升整个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为公司跨越式发展、集约化管理提供坚强支撑。XX电力公司地处西北边陲,供电营业区域面积广,管理体制复杂,财务人员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结构性缺员,随着公司财务集约化体系建设的深化,集中管控力度的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成该课题,获取第一手信息,我们决定先进行一项调研,调研计划如下: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公司目前财务现状,结合财务信息系统,了解财务集约化、财务信息化给财务、业务与财务结合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根据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和调研的结果,从财务基础工作、业务与财务信息融合、财务人员复合性素质培养、财务管理创新等方面达成相关结论,作为提高XX电力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课题的参考依据。
调研时间:
调研人员:
调研地区:
调研对象:企业用电户,区、县供电局、电力公司财务系统。
调研方法:抽样调研、穿行测试。
一、财务集约化、财务信息化对主体、财务政策、财务科目、信息标准等的影响
XX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承担着XX省的电力建设、调
度、经营及电力规划研究等任务。传统为省公司管理所属的二级机构,二级主体管理所辖的三级主体的管理格局。
实施财务集约化和财务信息化后对财务主体和财务信息口径的影响:
(1)财务主体:实施以分公司财务集中的制度,还是仍保留以供电支公司为单元的财务主体,税收管理主体、预算管理主体和业绩考核主体资格。
(2)财务口径:对包括财务政策、财务科目设置、信息标准、组织体系等方面的影响。
二、财务集约化、财务信息化对收入及税收的影响:
1、对收入的影响:
(1)电费收入的主体
财务集约化、财务信息化对收入主体的影响,是由各县区供电支公司电费收入,还是将电费及电费上交工作由所属分公司财务部相关专责统一办理?由此对效率及准确性的影响有哪些?
(2)电费收入过程:
采用的调研方法为从用电户-电力所-企业系统,研究企业电费收入过程。(a)电量、电价的确定,供用电结算方式。
(b)审查电力所抄表卡片的原始记录以及倍率计算、应收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算。
(c)关注电力的销售的帐簿设置、财务科目运用。
(d)银行存款帐及有关帐户,重点是电费收入及时准确列帐或正确反映应收电
费的真实,电费划交与财务部门据以进行财务处理的依据。
2、税收:纳税主体,各县区供电支公司为独立的主体和纳税主体,财务集约化
对税收的准确性等影响。
三、财务集约化对成本费用的影响:
财务集约化、财务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分摊的影响
1、电网建设、维护成本
(1)选择主要的一两条线路,关注在线路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现有的工程项目招投标采取何种形式?相对于以前的工程招投标有何优势或劣势。
(2)资本性投资工程和大修项目的、管理主体?追溯从创建修理工单到工程管理和财务的纵向流程。
2、售电成本
(1)选择调研地区电力直属电力所、调度局(所)等,研究成本过程
(a)、查阅电力公司本部设帐及归集的生产费用。与各类电量的记录核对,审查购电量,不同价种电量之间的划分。
(b)、追踪财务管控系统对购电费、资金缴拨、税费结转、月末损益结转等业务录入。审查电力公司汇总售电成本的报表,重点是审查电业所结转的供电成本、电力公司结转的本部成本,最终归集售电成本的准确、真实。
3、预算与费用
实施财务集约化和财务信息化后,对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有什么影响?对费用申请、审批、物资采购、物品使用、资金拨付一系列流程的与监督。
四、财务集约化模式下业务与财务结合:
结合ERP和财务管控模块建设,分析公司业务需求,研究现有的业务和财务管控系统的业务界面,财务与营销、计划、合同、工程项目等重要业务的集成融合,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对电网的采购付款、销售收款、合同等的实时对接
(1)对电网建设信息支撑,如何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在项目范围采购和销售、权限审批、付款流程等多个方面如何与财务系统进行对接,保证项目按照规定的流程正常运行而不偏离。
(2)对电网维护数据的统计应用,设备的维护记录可以提供设备故障史和相应的维修史,从而为将来实施基于可靠性的维修策略提供数据基础。
2、信息系统对电力公司运营的支撑
(1)账户管理:集团账户体系,银行账户精简管理,实现资金自动、实时、高效归集,大额资金集中支付。
(2)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公司现金流向,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几乎都是电费,支出则主要是由电的采购、电网维护的备品备件、各类项目的设备、服务支出以及税费支出、管理费用的支出等组成。
(3)对于往来账款,相对于传统手工对账,能否通过建成对账平台,实现债权债务业务的自动对账。
(4)财务集约化模式下实现内部关联业务协同处理,考虑财务合并报表和各供电支公司的单位报表的生成,以及报表的分析作用和管理作用?
(5)财务集约化模式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查阅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凭证、费用使用结余情况和财务报表?
3、财务信息系统对用户的管理
(1)分类用户,根据用户类别、用户性质、用户用电规模、用户地理区域、用电时间等对用户进行分类。
(2)指导分类定价,了解不同用户类别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差异,从财务角度了解不同用户类别所承担的成本结构的不同,制定合适的方法来降低相应成本
五、财务集约化与财务信息化环境下对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要求财务集约化与财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尽可能参与单位的管理,熟悉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单位报虚假发票,或部分收入体系外循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将会结合财务、业务与财务融合等方面关注企业财务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结:本次调研将结合上述五个方向,获取与课题相关资料,关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询从财务基础工作、业务与财务信息融合、财务人员复合性素质培养与提高、财务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的路径。
第三篇:工商所调研汇报材料
凤凰所调研材料
凤凰工商所地属鄂州市凤凰街道,现有职工干部16人,辖区人口13万,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是鄂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是市场主体量最多的基层工商所。
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所以服务发展为要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促进登记注册便利化,优化准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市场主体继续增量提质。通过“局所联动、全市通办”网上登记管理方式、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措施,今年以来,我所共发展市场主体 户,同比增长 %,其中个体工商户 户,企业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户。二是全面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018年,我所按照“双告知一承诺”的方式,共抄告市场主体 家,涉及抄告部门 个;认真落实“三证合一”改革措施,扎实做好新旧执照换发工作。三是规范窗口建设。在日常登记工作中,注重抓好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提示提醒服务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落实,窗口工作人员模范执行,为各类市场主体审批登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二、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依靠综治网格员提高工作效能。强化与街办综治的协同配合,发挥综治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直接面对市场主体的优势,建立工商所与综治网格员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发现的无照经营线索定期移送工商部门,拓宽发现无照经营线索渠
道,有力解决无照线索发现难的问题。二是全面落实年报公示。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省局、市局对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开展报告公示工作。目前,2017企业年报率 %,个体年报率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100%。三是强化“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我所实行“大数据+清单式”监管模式,先后开展了优化“两节”市场秩序、红盾网剑、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发放各类监管清单485份,制定个性化监管清单3类,发现问题48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
三、监督执法
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工商所”。我所把学习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周安排半天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优化日常监管服务,打造“服务型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服务规范和提升服务能力,要求执法人员按照规定规范着装,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优化办事流程,着力抓好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提升执法水平,建设“法制型工商所”。我所要求执法人员树立公正执法、阳光执法的观念,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加大对执法办案中执法程序的审查,纠正随意办案、随意处罚,加大对违纪行为责任追究的力度,彻底根治执法不公等滥用权力的行为。
四、消费维权
为充分发挥“12315”的品牌效应,我所继续深化“毛姐调解工作室”工作制度和规范,成立5个调解工作小组,创新“1+N”多元消费维权联动模式。截止目前,我所共受理咨询 件、投诉 件、举报 件,成功调解 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万元,同比增长。今年,我们处置消费者申诉时间为3.1天,比原来缩短了2天;平均处置消费者举报时间23.1天,比原来缩短了6天。
一是建立工商司法合议调解机制,建立工商、人民法庭消费纠纷合议调解机制,共同处理复杂、疑难或重大的消费纠纷案件。
二是建立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与各类媒体联合开设了《消费与安全》、《消费投诉》,《律师在线》等8个栏目,建立工商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及自愿律师点评、新闻记者跟踪督导等工商媒体督导调解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纠纷调解。
二是建立企业自律基层和解机制。我们以公用服务企业、大型超市、大型卖场等日常申诉量大、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作为突破口,采取主动上门指导、优化基层消费纠纷和解程序、培训基层维权人员等方式,在移动、电信等11家公共服务行业及武商、中百等10家大型商超建立了企业和解机制。
五、干部队伍建设
我所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课、学习交流和心
得体会上墙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同时,围绕市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9类清单,结合我所实际,制定了我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责任清单、履职清单、负面清单,并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视片、读书思廉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干部作风。
六、意见
一是商事制度改革后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刚性制约机制有所缺失,监管工作无所适从。
商事制度改革后,随着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出了“井喷”增长,无疑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后续监管的困难也日益显现,市场主体刚性制约机制缺失,“宽进”后“严管”难以实现。
以年报信息公示为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对不按规定参加年报信息公示的企业由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又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移出决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企业被列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行政诉讼。《办法》只明确了执法主体 的严格责任而对市场主体不履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没有制定明确的强制措施。有些企业在使用营业执照时就参加企业信息公示年报,如果一时觉得没有用了,即便是基层执法人员再怎么督促也不报送。认为即便列入异常名录了,只要用时申请就能移出。对企业不按时参加信息年报公示和提供虚假材料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惩戒措施,以致造成企业对年报公示存在随意心理,也加大了执法人员的工作量。
二是关于市场主体注销流程
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执照在办理注销时需提供税务局开具的清税证明。由于我们无法知晓其是否涉税,故在实际受理中,造成了群众多次往返的情况。
七、建议
一是针对法律修订“空档”。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较多,要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二是针对信息共享“空档”。商事登记改革需要强大的信息公示平台予以支撑,要加强各部门认领、反馈、上传、交换相关信息,及时整合、对接行政许可、监管等信息,堵塞监管漏洞。三是针对后置审批“空档”。商事登记改革实行“谁审批、谁监管”及强化行业监管原则,要加快相关许可的审批通过率,尽量避免一些经营户在没有办全审批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抢跑”开业,造成监管乱象。
第四篇:三社联动课题调研提纲(2014.7.4)
“三社联动”课题松陵办事处调研座谈问题
1、所辖社区事务概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2、所辖社区管理服务中有哪些开拓创新的工作亮点?
3、社区工作遇到的难点有哪些?
4、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需求和期望如何?
5、社区事务哪些可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完成,哪些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社区工作对社工、社会组织建设的需求及当前的情况?)
6、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
7、如何培育孵化社工和社会组织?
8、推进“三社联动”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及建议?
“三社联动”课题松陵办事处调研座谈问题
1、所辖社区事务概况及工作开展情况?
2、所辖社区管理服务中有哪些开拓创新的工作亮点?
3、社区工作遇到的难点有哪些?
4、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需求和期望如何?
5、社区事务哪些可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完成,哪些必须由政府直接提供?(社区工作对社工、社会组织建设的需求及当前的情况?)
6、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
7、如何培育孵化社工和社会组织?
8、推进“三社联动”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及建议?
第五篇:课题研究提纲
委托背景
在中共“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海航集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建设三亚新机场临空产业园战略规划及三亚临港自贸区构想,打造中国南海热作农业及海洋产业综合服务区。
三亚作为海南旅游发展龙头正以国际化标准致力于打造“一港两地”的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红塘临港自贸区的规划建设将作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枢纽及展示国家实力的平台,该项目已获得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支持。其未来构建对海航、海南、及国家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委托内容及要求
三亚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及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海岸线20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生态资源丰富,环境宜人。规划中的三亚红塘湾自贸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毗邻三亚新机场及新海港(均在建),将集合金融、贸易、信息、物流、科研、农业及海洋等产业布局,立足海南,辐射南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研究要求
1.分析建设三亚临港自贸区可行性,优势及不足; 2.研究海航集团如何充分发挥自贸区功能,借海南本土优势,发展热作农业、物流产业、金融信息及科研产业; 3.对三亚临港自贸区未来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