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李旺,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技师,优秀党员,他在交通战线奋斗了二十九个春秋。二十九年来,他犹如一块煤,默默地,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已,把光和热奉献给他所钟爱的事业——养路、筑路。他做出的贡献,就象挂满藤蔓的葡萄一串串,一串串……连续十八年被评为市、县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连续四年被评为省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积极分子
”;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市交通系统科技先进工作者”;一九九六年至二oo一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交通系统“优秀工区主任”;二oo一年被党委评为“劳动模范”;二oo二年被市交通系统评为“优秀公路站长”,并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荣誉称号,二十多年来光荣誉证书就整整装了两塑料代。李旺一九七五年参加工作,从事交通工作以来,无论从事公路养护及管理工作还是从事公路大、中修工程,他都一步一个脚印。不倦的学习,扎扎实实的工作,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长年累月为党,为人民,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勤奋地工作,他先后当过工区会计、副主任、公路站书记兼副站长、地道管理站站长。无论他在哪个岗位都能够严于律已、洁身自洁、忠于职守、竭尽心力。他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用那一颗诚实、无私、美好的心灵和务实的精神,谱写着为交通事业奋斗的篇章,以他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赢得了领导们的赞誉和同志们的崇敬。
在他从事公路养护及管理工作期间,他始终把“以道班为家,以养路为业,以苦为乐”做为传家宝牢记心间,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个冬来暑往,风霜雨雪常相伴,风餐露宿也平常。无论他自已还是带领养护中心工作仅靠一双手,一把锹,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养护线上培路肩、铲油包、补坑槽,同道班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吃大苦、耐大劳,敢打硬拼的精神,创造了连续三年好路率100,综合值85分以上的好成绩。
在成绩面前,他不炫耀,不张扬,更不满足,他常说“要修标准路,先育文明人”。二十几年来,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人员怎样变动,而他所在的工区始终保持着每周半天政治学习、两个夜间业务学习的好传统,抓思想教育,业务学习不放松,自己还亲自起草制定了学习制度,会议室里备有签到簿、记录簿,好人好事登记簿。为丰富职工业务生活和学习内容,工区压缩其它开支,订报刊杂志十余多种,添置了图书、彩电,院内修建凉亭、花圃,建成了花圆式工区,经常组织职工收看模范人物事迹报道,请交通系统先进人物讲传统,“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进取有方向。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为不断提高路况质量,加快养路工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到科学养路,工区除坚持每周两个晚上的业务学习外,还利用冬闲季节除他自己讲课外还请有关技术人员来工区讲课,传授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全工区上下形成了一种合力,凝聚成了一种力量,各项工作样样领先,曾先后被省、市、县交通系统授予“先进道班”“文明道班”“十佳道班”等光荣称号。
安居才能乐业,道班工人,工作辛苦自不必说,而且生活条件差,待遇低。为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他倡导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勤简持家的优良传统,在全工区开展“三种三养”活动,并利用屋前房后活动、种菜、植树、养花使其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长青。蔬菜自给有余,职工在辛苦一天之后回到这个温暖的“家”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疲劳顿然消除,同时也产生了对这个“家”的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团结、爱路、拼搏、服务”的交通精神和“爱路敬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铺砂石精神,为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和树立工区良好形象做出民新的贡献。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李旺2003年就任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首抓的县道13.3公里新改建工程说的第一句话。朴实的话语,验证了他所干的事情。从2003年13.3公里到2004年乡道新改建115.52公里,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清晨第一个出现在工地,傍晚最后一个满月而归,5条线路留下了他的脚印,洒满了他淌下的汗水,面对国债项目工程,资金缺口大,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技术又不太懂,全局干部职工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李旺却镇定自若,话语掷地有声:“为了人民,争创一流工程。我完不成任务,宁愿辞职,不当懦夫。”面对项目批复晚,工程量大,工期短,前期工作准备不足等一系列困难,他没有畏缩,就于危难之计,开始了他艰难的第一步。
首先他从选拨人员组建施工队伍开始,其次是从计算材料用量,采购、供应、验收、保管、机械配备,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一项一项落实,亲自起草了“项目经理岗位责任”、“技术主管岗位责职”、“试验负责人岗位责职”、“机械组长岗位责职”等职责及“施工人员廉政制度”“施工人员工作纪律”,健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其制度建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他采取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质检负责人、工长为主线的纵向质量保证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方式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意识。
施工期间,他要求所有的职工一律挂牌上岗,在工程质量上,他坚持做到“干一项工程,树一块牌子,争一块荣誉,拓一方市场”,两
年工程经上级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沿线群众的赞誉,使山区群众生存环境逐步好了起来,条条通达山外畅达物流的公路多了起来,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路烟尘,雨天泥泞难行”的状况。
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李旺每天跟班作业,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孩子关键时刻转学,人地两生,他顾不上关心;妻子遇病需作手术,他往后推迟;岳母生病,他顾不上尽孝。没有时间回家看望。整个工程下来他瘦了,头发白了,而他那沉醉在奉献中的自豪,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个为了事业如此痴迷的男人,你能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男子汉吗?
第二篇:市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倾注于**交通事业,把对事业的热爱融入**交通超常发展,努力实践着他对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成为交通战线上一名优秀先锋模范。
**说:“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每天到各建设工地、各乡镇村督促工程建设进度,有时为了工作,他彻夜加班,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多年来,他始终亲临一线,和工友们吃住在一起,白天一身泥,晚上住在苫布搭成的工棚内睡觉。有时随行的同志已经进入梦乡,他仍然在考虑工作、整理材料、研究施工问题。
交通建设是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在争取工程资金和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发扬敢拼、敢闯、敢打硬仗的进取精神,用发展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每个项目都能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交通工作的中心是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为加快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的落后面貌,他多次到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建设资金,使全市的交通工程和建设资金逐年增加。
**自任**市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以来,对全市公路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带领一班人想实招、出真劲、见实效、创实绩,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公路发展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公路交通得到长足发展,经他主持修建桥梁达36座,二、三级公路100多公里,四级公路300多公里。目前,全市公路密度超过了**市平均水平,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第三篇: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总结
xx年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暨“反骄破满、负重奋进、再创辉煌”大讨论,全面推进交通事业大发展的一年。我站上下团结一心,合力奋进,扎实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达到“路在迁安成一景,车进迁安真好行”的目标,我站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全面完成了xx年地方道路管养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路养护
1、县、乡级公路养护
2、农村公路养护
xx年年我站继续完善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对九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加强日常管理,动态考核,完善养护内业及养护台帐,对派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的同志进行培训,以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成绩喜人,涌现出了杨各庄、夏官营、大五里等养护示范乡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成功迎接了唐山市内外的考察团9个,使我市的农村公路养护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公路绿化
1、县乡级公路绿化工程
2、农村公路绿化工程
三、路政管理
四、文明样板路建设
五、农村公路改造
六、优质高效地单项工程
七、财务支出方面
八、抓住省厅通达数据库完善的机遇,圆满完成xx年年通达数据库汇总
九、为乡道建设做好技术支撑 为地方经济服务
第四篇:道路运输管理站副站长岗位责任制
道路运输管理站
副站长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会议的组织,综合性文件的起草审核。
二、负责文件收发,人事、工资,档案管理,机要保密,固定资产,车辆调度管理,供给保障工作。
三、负责协调站(队)、股(室)间工作,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负责公务接待工作。
五、负责信息报送、宣传,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及明光运管所网站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
六、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保卫工作。
七、组织并参与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八、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篇: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先进事迹
**,中共党员,1961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干部学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林业治沙管理站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现任***市林业治沙管理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该同志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常年坚持在治沙造林生产第一线,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勤奋工作,勇于探索,不怕艰苦,密切联系群众,在科研和生产中取得显著成就。1986年12月至1992年6月,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了“油松落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油松疱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毒绳防治松毛虫技术的研究”等主要科研课题,课题紧密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在旺业甸林区进行了6年的观察、试验和研究,对影响发病的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林内湿度,摸索出了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项研究中还发现了国内一个新的病源菌种类,在国际上该菌寄生在油松上也是新纪录。为我国林木病害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和真菌学内容,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于199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叁等奖。该项技术目前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1993年—1995年该同志发现林区农民缺土地、缺技术,大量的林业副产物白白浪费,生活水平又相当低的特点,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自动请求到宁城县黑里河林区的四道沟乡搞食用菌培育技术推广,两年下乡300余天,深入村庄和农户,向农民讲解食用菌培育技术,现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培育滑子菇20余万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提高人均收入300余元,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创收的一个主要产业。
1995年以后在***市林业局治沙管理站工作期间,主抓全市封山(沙)育林育草、巴林右旗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工作。
在封山(沙)育林工作中制定了《全市封山(沙)育林规划》,建立了档案,健全了管理制度,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获自治区封山(沙)育林单项奖。在主抓巴彦尔灯防沙治沙改革试验区工作时,项目区境内有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由于丘体高大,流动性强,多次治理多次失败,飞播种子根本不能存活,前挡后拉收效甚微,前挡树苗被沙埋死,后拉的树苗被连根拔出,是试验区工作的难点。面对困难和失败他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创造性的发明了“利用植物活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具有再生能力的黄柳、踏郎采取截干、深埋、踏实等技术促使沙障材料成活,当年治理当年固定沙地,二年后可采种、采条。用四个春秋的时间将巴彦尔灯项目区境内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变成了踏郎、黄柳的采种采条基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使沙区人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看到了绿色的未来。由于该同志的不懈努力,使该项目区工作由全市老大难变成科技含量最高,治理效果最好,治理速度最快的项目区。XX年该项工程被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列为西北五省区防沙治沙及沙源治理现场会的首选参观点,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996年该同志主持“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的工作。项目区地处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境内流动半固定沙地面积占全乡总土地面积的65%,冬春两季黄沙滚滚吞噬着农田和牧场,威胁着村庄和农牧民的生活,“沙子打脸,土进碗,路上行人难睁眼”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同志接受任务后,一头就扎进了滚滚的黄沙中,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搞总体规划,亲自组织施工,每年春季造林完成时肤色与土色相同,脸与沙地同样粗糙。五年时间完成封沙育林10.5万亩,营造防风固沙林2万余亩,营造沙地樟子松0.1万亩,栽植各类果树2.3万余株,开发沙地稻田0.2万亩,埋设草方格沙障3万余亩,建日光温室大棚206处,从根本上控制了该地区的风沙危害,改变了农牧民生存环境,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前该项目区已成为科尔沁沙地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几年来,他还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利用植物再生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科研课题,该项技术被自治区专家评为“紧密结合当地治沙实际,选题正确,研究目的明确,试验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可操作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是治理高大流动沙丘的一种新模式,技术上是一项创新,治理效果具有突破性,属自治区领先水平”。该项目1999年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壹等奖,XX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叁等奖。成果认定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认为该技术推广价值高,治理效果好。为推广此项技术,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现场会,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主持会议,沙区五个旗的主管旗长、林业局长、林工站长、市直农委、计委、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领导参加,现场参观,现场培训技术,现场落实各旗县推广任务。全面推广该项技术,使该项技术当年推广面积达15万亩,固定了15万亩滚滚黄沙,可年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流动沙地沙障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课题,根据沙区种条和劳力供应情况,构建了9种适合不同地区的治理模式,累计在***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投入资金17785.3万元,推广78877公顷,锁住了7万余公顷滚滚黄沙,昔日的流动沙地变成绿洲,植被盖度由原来的5%提高到目前的68%,累计生产种子1492.7万公斤,种条299704.4万公斤,实现产值78640万元,获得利税60854.7万元。
这项技术成果被专家鉴定为,“丰富了治沙造林学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内容,达国内同类研究与推广的领先水平”。XX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贡献二等奖,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论文《利用植物于生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在“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研讨会”上宣读,评为优秀论文,同时被北京林业大学收入教科书;论文《沙质荒漠化土地生物沙障结构与配置技术研究》《***市流动沙地植物沙障治理模式研究》分别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林业科学》和《水土保持学报》上。他撰写的《***市沙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一文,发表在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同志主编的《沙产业-跨世纪的沙漠利用战略》一书中;撰写的《***市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现状分析》一书,虽然还没有正式刊发,但是该书目前已经成为指导***市防沙治沙工作的主要工具书,被广泛的应用于***市的防沙治沙规划、设计和生产中。由于工作业绩突出,XX年国家人事部、国家绿化委、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同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XX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多年的努力和实践,该同志已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防沙治沙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