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道经典导读》上课心得
追寻师道树正师道
——《儒道经典导读》上课心得我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出现一个口号时,社会上必定存在着与哪个口号相反的表现。而且,有时这种表现在高层,有时这种表现在基层。口号喊出后的结果,常常因为矫枉过正而又以后一种倾向掩盖了前一种倾向,于是运动不断。
自从尊师重教作为口号提出来了以后,我便觉得矫枉过正的做法使尊师重教就随之出现了偏差。其偏差不仅是普遍的,而且师道出现的偏差更为大些。哀哉!建立了正确师道的中国,不但错传了自己建立的正确师道,而且其后果还十分严重,其严重性还并不为有关方面充分关注。
关于师道,我以我十分浅薄的知识认为,儒家学说中便有成熟成套的经典论述。我认为,用那些师道思想化育我们现在的师道现状,比起用其它儒家思想教化人们去如何安于现状更有意义,更应当发扬光大。因为我们都在承认: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实施好的教育必须要有具备优秀师道的教师队伍。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相信这是孔子在用他的切身体会所建立的师道理论教育他的弟子,而不是孔夫子自谦的表白。对于这个基本点,我们不怎么说了,更少人这么做了。这可能因为,这个可能曾经发生在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事实,在我们一有点学问后就忘掉了,或者不愿意承认它罢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难的。‘三人’,其实是众人的简约语,不是仅仅限于三人。我认为,这句话蕴藏的师道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能看到同行中的另外两人(或其他人)有长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有虚心气质。虚心气质不是一两次外相表现所能有的,而是长久修行的内在积累,是德行或素养的外化。第二,要有洞察判断的能力,从同行者那儿可以学到什么长处。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地从同行者身上吸取可以滋养自己的东西。第四,还要有平等待人的精神吧!第五,是充满了辨证思维的师道观。同行人中相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拿别人的优势或优点来学习,用别人的劣势或缺点来对照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
因此,‘三人行,必有我师---’所告诉我们的师道,首先是个师德问题,然后是技巧或技能以及坚持不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养成了从幼稚园到大学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原因之一就是老师看不到学生思想活跃的或者说能动的一面;看不到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幼稚园里的幼儿,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和中心;或者说他们看到了而做不到。老师们总以一种先知先觉的姿态藐视着学生,总以一种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宰的观念驾驭课堂。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教起来‘省劲’、学起来‘方便’。
现在,有不少人在读‘论语’,知道‘论语’并不是孔子自己写的作品,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言行的纪录。从读‘论语’中可以看到,不少内容是记录的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我们不去具体评价那每一段对话是否正确,只是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十分重视在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相互提问来探讨学问的。如此一来,我们的老祖宗不是早就有了可谓‘孔子问答法’的优秀教学模式了吗?还需要请洋人来讲他们沿用‘苏格拉底问答法’的成功经验吗?我们不是在继续抛弃些好东西而偏要承袭些老百姓并不乐意接受的不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吗?
现在,我们在评价一个老师时,或老师自认为如何时,也只是把学生是否在鸦鹊无声地听老师的课作为一个最重要衡量标准;而很少有人调查一下有多少学生在思考老师的讲课有什么不妥或疑义,甚至学生中有没有不同于老师的意见或见解。其实,这后者才是推动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方面。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使老师和学生不是在共同的‘学’与‘问’、在探求真理,而是在老师‘贩卖’与学生‘接受’的状态当中。如果教科书没有大的变化,不少老师的教案多年依然如故就是证明。
子曰:‘有教无类’。长期以来,我们把‘有教无类’仅仅当作一个教育路线来看待并严加批判。其实,‘有教无类’中有丰富的师德问题,‘有教无类’被批判的结果,极大的影响着老师们的师德。曾几何时,有些老师以学生的阶级出身或家庭背景为依据,来决定自己对待学生的教学态度。而于今,不少老师的两眼只盯着学生及其家长的口袋,而表现出对待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态度。老师的这种不同教学态度,不是严重的师德问题是什么?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可见,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曾子更上一层楼,不仅看到了同行者中有师道,而且看到了在能与不能之间、多与寡之间,还有学与问的空间。而其前提是,放下架子,虚怀若谷;即使有人冲着自己不礼貌,也不去计较。我猜想,还难能可贵的是,曾子把这种优秀的个人品格说成是他的朋友所实践,而把自己放在了观察者的位置。
曾子的这个思想,其实是对孔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师道思想的发展。曾子不仅充分地看到了‘能’与‘不能’之间、‘多’与‘寡’之间的相对性和辨证性,而且充分领悟到了把有与实当作无与虚不是一种骄柔造作、而是一种品德修养与包容情怀。就这一点,在现时不说老师对学生做不到,就是老师与老师之间也是没有做到的。
一千多年后,儒家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散文‘师说’中,把先贤的师道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在举例圣人无常师及子曰‘三人行---’后接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还感慨地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好像是在对我们今天不传师道进行呼吁一样啊!
现在,每年教师节,必谈尊师重教;每遇较大的与教与学有关的矛盾,必谈尊师重教。尊师重教没有成为在人们学习知识中,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它只是成为了一个需要时就喊喊的口号,自然就师不尊、教不重了。大学里的学术腐败,学风涣散;中小学里的灌注式教育和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作息;以及整个传道授业领域巧立名目高收费低授业的情形,固然与整个社会状态的多种因素有关,但师道走偏仍然是个重大原因。较好的情况是:有的老师(或人),以尊严和或威权来建构师道;有的老师(或人),以严肃和或冷酷来树立师道;也有的老师(或人),以亲和和或热诚造就师道;等等。糟糕的情况是:有的在某种幌子下,实际上是以集体的名义出售学位。有钱能使鬼推磨,交了巨额学费,上不上课,考不考试,做不做研究,时间一到,学位证书照发;有的收受了学生的金钱或美色,让其蒙混过关;甚至有的自身就为晋升职称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有的为经济利益代学生写论文,等等。于是,一方面是,老师和学生、师傅与学徒、先学与后学,就不仅仅是个名称差别,而且有了发话与服从的实际关系;另一方面则是,金钱与美色的驱使,使上述发话与服从关系产生了颠倒。这其实,不健康的师道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不论在求学阶段或工作以后,每个人都既在当学生,也在当先生;或既在当先生,也在当学生,是不断交替的。只是当先生与当学生,在某个时段,某个术业,所占的主导地位不同罢了。我体会到,一个有正确师道的好老师,从来不把尊严、威权、严肃、冷酷、亲和或热诚放在第一位,更不把取无道之财、获无道之乐放在第一位。好的老师都极其善于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不是授完课时或得到了个人好处而草率了结任务。然而,实际情况是,后者人数不少,前者凤毛麟角。有正确师道的老师,首先在于善于从学生、徒弟、后学和一切有长可取的对象中去吸取营养;而不是摆出一幅师长、导师、大师、泰斗的架式,更不为金钱美色所利诱。他们在教书育人中能‘不耻相师’或不‘耻学于师’。我们今天所极力提而不‘畅’的启发式教育,问题的结症正是在于老师不懂得或不愿意以学生或他人为师。正是在于老师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师道思想,认真解决一下师道问题。甚至把了解对象当做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当做放下身段认真求师的过程。
中国先祖们开创的优秀教育思想先河,近、现代以来,似乎没有充分浇灌自己的子孙,而是
让‘洋人’大受其益。比如,在美国,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不仅比中国喊的响得多,而且人家切切实实在贯彻执行。美国人的‘师道’与‘尊严’,也并没有中国人那么多紧密的联系。就是‘尊师’与‘重教’,更没有成为一种口号。在`师道`问题上,美国大中小学的老师们,似乎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师道’,而且有所发扬光大。例如,老师是以传道为重心或中心在给学生授业与解惑。它体现在素质或素养教育中,是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为目标。老师要把学生当做朋友,老师和学生在平等中相处,许多导师都把自己的学生推在前面,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超越自己。中央台访谈钱学森先生的节目中,钱老有一段表述不知大学的教授们和中小学的老师们有何感想。钱老说,当他把自己写的‘控制论’一书送到导师面前时,位居世界上顶尖水平的导师当他的面说:‘你实际上已经超过我了,钱先生。’就以这个典型为例所代表的西方师道,实际上不就是洋人对‘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道观的生动注解么!
中国有句古话叫‘名师出高徒’。形成这句古语其实是‘高徒’超过了‘名师’所至。它反映的是人类进步的总体客观规律。于是,德行和知识都在低水平的教师如何出高徒?自然是出不了的。
许多故事表明,在西方的学校、文化界、学术界,学生对老师、后学对先学、学徒对师傅、后人对前人等的崇拜,没有中国如此高涨。他们常常是前者对后者具有挑战性,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我们中国不一样,在领袖崇拜成为了历史后,老师崇拜、名人崇拜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有趣的是,不但被崇拜者洋洋自得甚至还自我炒作;崇拜者崇拜得五体投地还盲目的充当被崇拜者的虚拟打手。有位网友看了我的某篇批评某名人的文章后,他在评论中竟然说:‘---他毕竟是一个名人,你说话得小心点。’我不知道用这种语言的年轻先生,是否叫做那位名流的铁杆粉丝啊!这种现象,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师道不正,即社会的师道以其重大缺陷作了示范,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我虽然没有机会亲历发达国家学校是如何在教书育人,但我同几位有经验的留学生交谈中和某些报导资料中,充分看到了我们的师道落后于人的现状。比如美国,虽然人家的人口不足我们一个零头,可人家的先进科技顶尖人才,在相同的一定时间的产出量,比我们要多得多。就是从事商业而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数,用相同时期、学位和资历作可比条件,我们在绝对数量上也比不过人家。我也常常忘了自己是个草民、以纯洁的护国之心而不服气,可这是个事实。再说一个事实,读过研究生或知道研究生怎么在读的网友或许知道,我们研究生课题的重复率有多高!有些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一个课题导几届学生。导师省事,学生也方便。因为确立一个新课题是不容易的,而具备‘不耻相师’等传统师道,常常是开拓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就近、现代来看,美欧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创造性方面,无论质量和数量就都优于我们。这个现象除了制度性因素外,我以为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师道偏差是个重要因素。当然,制度性因素,或许是现代师道产生偏废的主要原因。
实行好的师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单纯爬在书山上,泡在书海里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出了几本‘畅销书’或作过几次大场面的讲演就算有好的师道了。它需要老师们以及传播知识的人们长期躬身下来,‘不耻相师’。有些人成名之前或某个阶段可能做到了,而一有点名声和地位后便飘飘然了。现在,不是有很多当过或正在当老师的人,耻学于师了吗?不是有些知识名流耐不信寂寞,拼命给自己涂抹明星色彩么!更有甚者,自己给自己挂上‘某某某大师工作室’的牌子以自我感觉良好就完了,还偏要作些让人耻笑的不三不四的诡辩解释,不是既丢了人品,又输了文品了吗?孔子是后人在尊称他为圣人,其他先贤都无一不是后人的景仰。就是胡适与鲁迅都拒绝了可能的荣誉推荐。而那位真正学贯中西,德高望重,浑身都是学问,正在攀登百岁的饱学之士季羡林老先生,面对社会赋予他的荣誉,公开谢绝了对他大师、泰斗、国宝的称号。季老那种‘有若无,实若虚’的模范胸怀,还正在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时候,为什么就影响不了那位已经名利双收了而还要挂牌称大师的人呢?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网上的八挂新闻、谈性文章,常常可以在首页长存于固定阵地,经久而巍然不动。而正经八百批评一下名人学风的文章,三天两天后便被从首页扫地出门。显然,这是网络媒体表示的一种态度。网络媒体如此保守,其它媒体能比这种态度解放思想吗?当然不能。现实的师道本来就不好,加上多方面的偏袒或压制,我们在师道问题上树立什么,反对什么,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树立正确良好的师道,不是件小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育改革的实质,决不是把大学或中学拼大、扩张大的简单事情。树立正确良好的师道,培育一种真正的和谐的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才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师道的优劣,处处反映社会的长短。这无须找什么例证,随手就可以拈来。阎崇年老先生挨耳掴子,就是师道不良的表现与恶果。他面对年轻人的提问,表现是霸道的。后来提出的三个对话条件,不仅霸道,而且有无知的一面。余秋雨先生本来很有才气,但他对自称大师的诡辩解释和‘阅读更多的是浪费生命’等等命题或提法,同样充分说明他缺乏良好的师道。还有,借着名气耍乖弄巧,那是什么师道表现啊!正因为名人的师道优劣具有太大的社会响应,而他们又切心切意愿意当公众人物,所以只好以他们为例。
中国的教育问题,除了合理解决教师的待遇而外,从根本上解决师德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师德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领导教师的各级领导者的德行问题。而各级领导者的德行问题要有根本上的改变又靠什么来解决呢?现在正从事教育的老师们应当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了。
第二篇:儒道经典导读4
儒道经典导读
第四讲
文字录入:应松 诸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我们上一次讲到儒道经典的精神要义。儒道经典很博大,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要把所有的经典都读了,在现在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儒家的十三经,就是当今的大学者,有几个把它读完了呢?道教的道藏,更不得了。那是不是说我们对这些经典就无法去涉足呢?要看到,一方面是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是大道至简。我们学习也不必害怕,因为道是非常简单的。为什么我们古人要讲那么多的经典呢?这是因为人的错误类别太多了,人的障碍太多了。你有一重障碍,古圣先贤就有一种说法来对治。最终所说的都是极其简单的道理。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这里概括的四个字:正本清源。一切问题的产生无非就是本不正源不清。你看现在的社会问题空前的严重,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问题都非常严重,史无前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把本忽略了。
现在人崇尚法治,轻视德治;重视法律,轻视教育。这就是本末倒置。有人说: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也是迷惑颠倒的观点,而这个观点通行于世界。这是西方阿克顿勋爵的名言。为什么会通行全世界呢?因为人们看到的确实是这个现象。是这个现象不等于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这个社会,总的来说,人们私心空前的膨胀,消费的欲望空前的旺盛。只要是私心膨胀了,那确实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腐败,所以这个权力非监督不可。但是中国古代社会,要说权力之大,有谁能比得上帝王呢?那古代社会是不是一份权力一份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呢?上次我们讲了贞观之治,全国死刑犯只有29个,真正是国泰民安。这个史实现代人很可能不相信,如果连这个都不相信,那么周朝的成康盛世更没有人相信了。成康盛世,是40年监狱里没有犯人,“刑错不用”。那些刑具都锈了,腐坏了。它凭什么呢?凭的是礼乐教化。要知道那个时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虽然不像后来的皇帝那样的高度集权,但也算是相当的权威了,它绝对的腐败了吗?所以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经典的缺失实在是太久了。一个人要智慧,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智慧的人很少动脑筋的,因为道理本来就这么简单,伤那个脑筋干什么呢?看一个人是不是智慧,你只要观察他,解决问题是在因上解决还是在果上解决。古人讲“君子畏因,小人畏果”。高明的人在种因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一言一行非常谨慎,不乱来。真正是遇到了一些突发事件了,他倒是非常泰然,因为已经来的,都是果报。没有无因的果,没有无果的因。果报来了,坦然接受,该怎样就怎么样,这是君子的做法,也是智者的做法。但是我们看,当今许多企业,哪一个不是盯紧了眼前利润呢?为了眼前的利润,它耍各种各样的手段: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诋毁竞争对手等等这些事都会干。都是迷在果里面了。社会产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同一个原因,没有另一个原因。都是在果上求不在因上求。比如说,环境已经污染了,这个时候来治理;能源消耗太大了,于是来节能;疾病流行了,于是赶紧来抗击;社会治安出了问题了,于是来加强警力„„前一段时间连续几次出现校园里面孩子被杀的案件:学校里,老师杀孩子;外面,社会上的人进来杀孩子。连续出现几次。我们看他怎么处理呢?几乎所有的报纸上提出的办法都是要加强警力,要加强巡逻,要有监控录像等等。基本是在果上转,你很难找到一家报纸或某个学者强调在因上求的。在因上怎么求呢?首先要知道,造成这个的原因是教育缺失,人没有德行。这种现象在几十年前不会发生,几百年前更不会发生。在晚清时期,社会风气已经是很不好了,一读《官场现形记》就知道。即便是风气很不好,但比起现在不知要好多少。那个时候出现个什么事呢?某一个县里面儿子把老子给杀了,这件事震动了朝廷。朝廷下令:首先县太爷革职查办。你父母官怎么当的?这一方百姓你是怎么教育的?父母官渎职,革职查办。其次这个县的城墙拆去一个角,相当于一个耻辱柱,让这里的人,让周围的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一桩丑事,居然儿子把老子给杀了。但是类似这样的恶性事件,现在就太多太多了。所以看问题的角度,能体现出你有没有智慧。生病了你怎么办?实在讲,有些医院从检查那一刻开始,思路就错了:哪里疼就照哪里。照出来一看,这个地方血管瘪了、堵了,于是用高科技手段放支架;那个地方又堵了,再去放支架。放一个就几万块钱。他就没有考虑,为什么人家的血管都弹性好,血流通畅,你这个血管就瘪掉了呢?他不问这个。他只管果,不管因。所以我们发现,这类病几乎没有治得好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技术的东西否定了。我们强调的是,只要思路错了,就不可能有好的疗效。用什么样的技术都不管用。人类许许多多疾病是医源性的,是医疗带来的。你若真的懂点中医就知道,现在大部分疾病都是医源性的。就看你是不是深刻、懂不懂经典了。真正的中医不治病,他养生,从因上下手。即便是生病了,真正的中医还是养生不治病,还是从因上下手。也就是说,防止疾病他从因上下手,治疗疾病他还是从因上下手。所以他真能把病治好。但是正因为他从因上下手,所以效果可能来得稍微慢一些。中医不是急于解决你的症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着人们越来越接受西方理念的影响,所以观念上也就越来越远离中医。而这个中医呢,因为它太高明了,非清心寡欲者难以承传它的精髓,所以假冒伪劣的是绝大部分。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学习,要知道经典里面到底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下面我们看几条语录,有的是道家的,有的是儒家的。不管儒家道家,还是我们以后可能要接触的佛家,乃至于其他的宗教。所有这些教育无不是教我们要从因上下手,只不过追根穷源,有些教追得彻底一些,有的教追得稍微浅一些,但是大方向都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圣人就是最高明的人,他的智慧和德行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人肯定不是治已经形成的病,而是治尚未到来的病;不是治已经形成的乱,而是治尚未到来的乱。我们知道,治病是医学,而治乱属于政治,是治国之道。《黄帝内经》里多处讲到治国之道。治国之道跟治病之道乃至养生之道是不是不同的道呢?如果治国和养生、治病、治家等用的不是同一个道,那就谈不上大道至简。真正明道的人,处理任何问题,都只用一样东西,这就是道。道只有一个,你要么就得道,要么就不得道。道是什么呢?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所有人都应该是用这个道,用了就成功。你要是不用呢?都叫瞎折腾。现在许多人看病往往是瞎折腾,以为有钱就有保障。有人买房子要买靠医院近的。有人觉得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看病难。很少有人想到,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的观念不正。你要观念正,饮食起居你都注意了,都如法了,哪会生病呢?即便生病,随便哪个乡镇医院都可以看,乃至于休息休息就好了,不会有大病的。生病有生病的因,我们造了这个因,就会有相应的果。大家平常也会讲,防病重于治病,这是“圣人不治已病”的最浅显的阐释。依我看,这句话的意思还不仅仅是防患于未然。即便是病已经生了,还是要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的中医就是养生不治病。中医的“中”是什么意思呢?“中”就是平衡的意思,就是要不偏不倚。阴阳平衡,经络畅通,这个叫做“中”。中医只调平衡不治病,凡是认为哪一种药治哪一种病的,都是下医。我们古人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医掌握至高的道,这个道不管是用来治人的身体还是用来治理国家,统统都管用。所以上医可以治国。中医则是治人,治人的阴阳的平衡。下医才是治病。我们通常所碰到的医,是上医还是中医,还是下医呢?(有同学小声说“下医”)有同学说了,是下医,不是我说的哦。如果要我说呢,讲它是下医,就抬举它了。为什么?下医是治病的。病和疾、症不一样。疾是外感的小病。而病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疾加也”。也就是说,病是在五脏六腑里面的。比如说一个人扁桃体经常发炎,其病是在肺,可能是肺热,下医就着重治肺,但是很不容易治好。因为肺为娇脏,本身很娇贵,你直接去攻它,往往治不好。有许多中医往往感叹说,医不治喘。哮喘之类属于肺系统的病很难治。因为他只知道调肺,调了又不管用。这是下医。下医还知道调肺,现在许多医生呢,肺也不调了,肺热也不清,直接开刀,把扁桃体割掉,或者就在那里消炎。所以它连下医也不算,只能叫它“另类医学”。但是现在一些人的看法正好相反,主张把中医从主流医学里面清出去,叫它做“另类医学”。意思是它也可以存在,因为它还有点效果,几千年的经验总还有点用处,就让它在民间存在吧,但毕竟它不科学,不能登大雅之堂。世俗人的观念往往是颠倒的,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回头是岸,一定要学经典。要知道真正的中医不是治病,是调理平衡。这个人扁桃体经常发炎,辨证下来可能是肺热,那为什么会肺热呢?五脏六腑都是关联的,是不是肝火太旺灼伤了肺阴?是不是胃火上窜灼伤了肺阴?是不是心火克了肺经?是不是肾水不纳肺气?都有可能。要综合地辨证,然后再调理。当然,这种水平不是一般医生具备的,但是正确的做法就是这样,掌握的人会觉得很简单。所以要学习。学中医不是说学的时间长,他的层次就高,不一定。有些人学的时间很短,照样层次高。但层次高的,一般人还不容易看出来。
真正有高明的人往往没什么名气。譬如扁鹊,他有三兄弟,上面两个哥哥都比他行,但是他的名气最大。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他说是大哥,其次是二哥,我最差。魏文王说,你的名气最大啊。他说,我大哥是在人家病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他是先知,知道你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生活习惯一定会有某种毛病。凡是听他话的人就不生病,不生病当然外人就看不出他的水平了,所以只有我们家的人知道他最行。我们家的人都是内行啊。他说我的二哥,在人家的病刚有苗头时就能看出来。别人以为是小毛小病,但是他知道这个病如果不控制住,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凡是听他话的人,小毛病就治好了,所以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他能看一些小毛小病。而我能够起死回生,在他病很重的时候把他救过来,所以我的名气就最大,就名扬天下。也就是说谁在果上解决问题谁的名气就最大。当然你不能说扁鹊就是在果上解决问题的,他给齐桓公看病,也是从因上预知的啊。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世人很少有不迷惑、不颠倒的。《了凡四训》里面讲“俗眼多翳”,我们普通人眼睛都是有障碍的,真正高明的你看不出来。不信你看现在社会上,什么医生是最有名呢?你到各地去大概去调查一下,那个红包收得最多的,最有名的,往往是外科医生,帮人家摘器官的。他如果是一把刀、一把好手,人家就很佩服。外科医生往往并不知道胆囊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黄帝内经》里面讲“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一个人健康不健康就靠胆,怎么能随便摘呢?但是在一些西医看来无所谓,摘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是只看眼前,手术成功就是他的功绩。大家要知道,只要摘了,这个人他就跟健康拜拜了。他就是就低一个水准的健康水平。这些道理我们要懂。我们再看底下一条语录:“君子以作事谋始。”这是《周易》的讼卦里面一句。“讼”代表诉讼,打官司。为什么会打官司呢?一定是前面问题积累了。打官司不是好事,所以这里面告诫人“君子以作事谋始”。君子跟小人不同在哪里呢?就这一点不同。小人是在果上求的,君子是在因上求的。君子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慎乎始,在开始的时候非常谨慎。这里要注意,“君子”这两个字我们经常用,许多人虽然不一定处处标榜自己是君子,但往往会指责某人是小人,那言下之意,好像自己是君子。其实,这个社会上要找到一个君子还真不容易。什么叫做君子?君子的真正意思要搞懂。“君”有主宰的意思,君子就是能主宰自己的人。什么叫能主宰自己呢?就是说,我想要健康就能健康,我想要家庭和睦就能和睦,我想发财就能发财,我想要聪明就能聪明,想什么得什么,这个人是君子。如果你想得的得不到,那就小人。小人就是可怜的人。为什么君子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呢?没有别的秘诀,他慎乎始。他知道因是什么,就种那个因。想得瓜他就种瓜,想得豆他就种豆。他种这个因,结这个缘,因缘一和合就形成果报。真学传统文化的人,真正落实传统文化的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心态是平和的,谁不想健康呢?谁不想平和呢?谁喜欢生气呢?但是不喜欢生气不一定就不生气。而君子就不生气,他心态平和,家庭和睦。种种的好处他都得到,这就是君子。君子的真正含义是这个,大家要清楚。
大家再看,《论语》里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作事谋始”,“作事谋始”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都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再回顾经典其他的句子,有哪一句不是这个意思呢?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跟“君子以作事谋始”是不是一个意思呢?绝对是一个意思。君子以作事谋始,我们一开始要做什么呢?作事谋始总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初始最要做的,放在第一位的不就是学习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难道不是“作事谋始”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跟“君子以作事谋始”,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同一个意思。产生问题的真正的原因,源头在哪里呢?不就是人的心不坦荡吗?心里面有私心,有种种的欲望。所谓坦荡荡就是心里啥都没有,没有任何的执着。有执着就产生问题,没有执着就没有问题,所以君子当然就坦荡荡。经典所有的话都是同一个意思。如果起心动念不是从这个意思出发,那就是迷惑颠倒。所以《论语》里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根源,也就是因。“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本分。君子就是把本分的事情做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比如说我们大家在学校是学生,就尽学生的本分;在家里是儿子是女儿,就尽儿子女儿的本分;出去工作了,是员工,就尽员工的本分。只要你把本分尽好,道就在里面了,你的福报自自然然就在里面。这个里面道理很深,虽然我们讲得浅显,实际上道理很深。许多人听了这个,不一定能接受。想想,尽本分,老老实实的,也不竞争,我就有福了,想不通。想不通就说明这里面道理深。还要继续听,要解析,要把经典的意思搞懂。理得才能心安。
再看,《大学》里面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物体都有本末,任何事情都有终始。你把先后的关系摆正了,就接近道了。“先后”的关系就是因果的关系。当然“先后”也可以指伦理秩序的先后。比如说,家里三代人在一起吃饭,最好吃的菜先搛到谁的碗里呢?现在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赶紧给孩子。爷爷奶奶是这样,爸爸妈妈也是这样。这就反掉了。以后这个家庭就没有孝道,孩子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就怎样呢?以后长到十二三岁他就会跟你有代沟,就会有逆反期。这些都是你种出来的。现在一些心理学、教育学往往都告诉我们:孩子到了十二三岁那个时候,往往会产生逆反期,会有叛逆的行为,会跟你产生代沟,所以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要格外警惕——就是格外警惕那个果——不要再去摆出家长的威严、老师的威严,要学会跟孩子交朋友。各位要知道,伦理关系有五伦哪,到了现在就变成一伦了——朋友。父母跟孩子要交朋友,老师跟学生要交朋友,领导跟被领导的也要交朋友,你要是不跟他朋友相处,人家就不买账。总之,现代社会已经几乎没有尽忠尽孝、尊师重道的伦理意识了。
第三篇:上课心得
上课心得体会
教学二十几年,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
有效上课的核心就是上课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首先要注意语速要慢,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学生从对
知识的完全陌生,到能够熟悉理解,需要时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也许很难理解。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语速特别快,像放连珠炮似的,只用了半节课的时间,一节课的内容已经讲完了,学生说我是卖火箭的,是一脸茫然,没有任何反应,上课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一定要放慢速度。
其次注意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互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节课只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容易产生疲劳,老师不仅是累,还会显得上课内容平淡无奇。上课的时候能让学生看的尽量让学生看,能让学生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这样不仅自己不累,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理解问题也会变得容易一些。
其实如果看一个老师上课效果好坏的话,不用看他(她)在课堂上的表现,讲的多么有激情或者多么的神采飞扬,也不用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是都在认真听课或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你只要看下课以后学生的表现就可以了。如果下课后学生睡倒一大片,即使下课了教室里还是死气沉沉,连说话声音都很小,那课堂效果肯定不好;如果下课后,学生基本上没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教室里比较热闹,学生有说有笑有打有闹,那说明上课效果还可以。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
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上课也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备课充分,讲课充满激情,还要思路清晰,组织语言,怎样表达才能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老师最好能比较幽默,语调能够抑扬顿挫。
第四篇:上课心得
上课心得
今天是我的第二节数学课,多媒体课件临时出了小状况,只得将课件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上。一节课下来,我能深刻地感觉到有多么的不容易。掌控好课堂是很重要的,有些小朋友会很调皮捣蛋,有些小朋友会不专心听讲交头接耳,这就需要老师采取各种方法来巧妙解决。
上完课后,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怎么好,有以下几点缺点需要提出:
1、板书不太规范,字较小,不是很美观。
2、可以多叫几个学生上黑板做题。
3、同类型的例子可以多做一些,直到熟练为止,不用紧赶慢赶。
4、多关注那些做得很快和不会做的同学。
5、关注上讲台做题的学生,不能忽视他们,奖励要叫他们上台领,让大家都知道。
6、数学课多关注女生。
7、掌控全场,声音洪亮,强调纪律。
8、举例子或讲笑话什么的要积极,富有正能量。
9、上课以鼓励为主,奖惩分明。
除了以上几点其他队友给出的意见之外,我自己补充的评价有: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2、对于和老师唱反调的学生可以奖惩分明,不能讨厌他们或者严厉训斥。
3、要掌控全场,注重纪律。采取多元化教学,了解学生心理。
为了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我可以一步一步地前行,最终达成目标。
第五篇:儒道互补专题教案
《论语》、《老子》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一 展示图片1;板书儒道互补 《论语》 《老子》 二 播放奥运视频剪辑; 三 导入新课
导语: 刚才的录像,让我们重温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精彩场面: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阵阵呐喊,体现了儒家“仁爱”的胸怀;太极拳表演的一招一式,展示了道家的“无极”境界。千百年来,儒道两家互动、互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确认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四 展示图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比较,了解儒家、道家的基本思想。
2、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思想,理解儒道互补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感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引导当代中学生追寻、传承儒道文化。
五 1 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人”
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我们要研究“儒道互补”就必须先比较儒道的不同。
儒道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比较研究。为了找到这个切入点,初步的调查显示,有这样几种观点:展示图片3 “儒道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人准则。”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对人的规范准则不同。” “儒道的差别体现在为人处事的准则不同。”
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
(板书 君子 圣人)请大家打开书,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子》五章中含有圣人的语句画出来。(学生朗读找到的句子);
从这三则、两章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标注在每则的相应位置上)学生代表发言
先/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后/老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
师生互相补充,概括《论语》中“君子”和《老子》中“圣人”的特点。
教师小结:
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
《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辨、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板书 有 无 克己 顺应)
六、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异同
孔子、老子为什么树立“君子”“圣人”这样的楷模?那么我们就先要看看孔子、老子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展示图片4 由一生诵读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孔子树立“君子”这个楷模的原因?
请同学们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先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树立“君子”这个楷模?
学生:学生谈 1-2学生。
老子树立“圣人”这个楷模的原因?
孔子为我们树立“君子”这样的楷模,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老子,为什么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与“君子”差别很大的“圣人”形象?依照文本并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多几个同学发言。
探讨儒道主张的异同
通过以上的研读,请大家归纳儒道两家的异同。1-2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通过研读,我们发现,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主张是做“加法”,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而道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的二者互动互补的关系。
学生:我们一起再把有关君子和圣人的章节齐读一遍。
(板书 社会 规律)
七、从古代文人看儒道互补
从苏轼词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在课后的阅读指南中说得特别好,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一个学生朗读。
学生:你熟知的哪个文人是这样的代表?
教师:那么我们先以苏轼的两首词为例,来看看儒道互补对苏轼的影响。
展示图片5 6 7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学生: 两个学生朗诵两首词
(将你感受到的诗人情感,通过你的朗读传达给大家)朗诵的学生谈体会(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其它学生:请对他的朗诵作一评价,情感把握得是否得当?你尝试读一读。
教师: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是儒道互补的人生,这两首词中如何体现的? 学生:进一步探讨。
(二)“儒道互补”对其他文人的影响
教师:苏轼的人生是典型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千百年来,儒道互补影响着,像苏轼一样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你还知道“儒道互补”哪些文人身上得到体现? 学生:举1-2例
八、儒道互补的人生启迪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
“儒道互补”的智慧对你的人生有哪些启迪呢?
请你用你喜欢的语言样式,写出“儒道互补”对你的人生启迪。学生当场写,教师选取佳句,读给大家,请作者简单解释
九、课堂小结 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儒道互补”这一专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专题研究的方法:如选择恰当的研读角度,对相关的内容对比研究等。同时,在思想上我们应该获得一些启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让古代先贤的智慧在我们的血脉中延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漫漫旅程中“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也能做一个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十 板书设计
儒 《论语》 君子 有(克己)社会
道 互 《老子》 圣人 无(顺应)规律
补
感悟
1、蝶恋花?儒道
温良恭俭礼以弼,儒者苦求,时时仁不弃。万象朝宗谦卦里,聃丘亦可有合璧。齐家修身刀兵退,道法止戈,皆是将民惠。力从天道终不悔,为民甘滴仁义泪。感悟
2、达 则弘儒于世 循礼 重仁义 穷 遂以道自遣 弃欲 顺自然
感悟
3、一丝洒脱,一缕逍遥,达天命,顺人道,天人合一
几分忠孝,几许豪迈,志于仁,修于德,德仁成双 感悟
4、上联:孔子说“礼”礼约人人为仁事 下联:老子言“道”道顺天天法自然 横联:儒道互补 感悟
5、守礼爱人为君子,淳朴超然成圣人。
漫漫时光传千载,谆谆教诲享一生。感悟
6、人生如不竭之河,缓缓流过。旅程中,志在林泉,胸怀廊庙。以动继言,以真言境。
功名不可星满,做人恰到好处。天地放宽于心,恩泽流长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