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读心得(一国两制)
福州大学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邓小平《一国两制》导读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学院名称:机械
班 级:11级机制三班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年 月
日福州大学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一直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妥善解决台湾问题是每一代领导人的心愿。“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率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取得突破,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符合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相关问题的不二选择。“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有特色、最具创意的组成部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中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当今世界解决争端的伟大创举,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为世界上相关国家解决争端提供了借鉴。在现在,在当下,“一国两制”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决策文件,为解决两岸的统一打开了一条和平的可以维护两岸共同繁荣的道路,共同向复兴中国的伟大的历史目标进发!
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1979年的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但不承诺放弃武力。中国政府同时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1981年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打碗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两党实行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了对台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等领土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这以后的两年多时间,我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了二十多轮的谈判。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还亲自向关心祖国统一的港澳台同胞、外宾等阐述“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深刻意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邓小平在百忙之中前后两天会见香港工商界和香港知名人士的谈话要点。邓小平在谈话中表明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并具体详细地阐述了解决香港问题以来取的立场、方针、政策等等。经过不懈的努力,1984年12月9日中英双方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其主要有以下基本点:
一、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我们还多次讲过,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
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资本主义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四、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要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五对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是赵紫阳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是经过大会通过的,是很严肃的事。
六、港人治港的标准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政府的主要成份是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
福州大学
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
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在香港回归中国五周年之际,曾经直接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豪在接见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国两制”方针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过去的五年里,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人们尊重法制和司法独立,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民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五年来的事实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成功实施,并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人们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功实践,对台湾同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从中理解了“一国两制”的精神和益处,近年来台湾同胞中认同“一国两制”的人数明显上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认为,随着“一国两制”知名度的提高,我们应该加大对“一国两制”的宣传,提高台湾同胞对它的认可,使之从一种民间呼声逐渐成为一种政治上不可忽视的声音,让台湾人民去驱使台湾相关政党把和平统一提上日程,加快两岸的统一。两岸统一,意义是巨大的。众所周知,在国际上,美国等相关国家经常把台湾当作手中牵制中国大陆的一张王牌来打,每一次大陆都是很被动。所以,解决好台湾问题,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参与解决国际相关问题,不必看别人眼色行事,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利益。其次,解决台湾问题,我认为还可以提升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在历史上是南方的一个经济大省,地理位置优越,海航发达,东南亚侨民众多,但在建国以来,由于受两岸关系的制约,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相比于毗邻的广东、浙江,其经济发展明显不足。一旦解决了台湾问题,它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到制约,可以经行大胆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再利用其依托台湾的技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经济将会扶摇直上,成为一个经济大省!
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一国两制”的思想将会与时俱进,不断增加其内涵。希望和平解决两岸早一天到来,两岸中华儿女一起向复兴中国的伟大历史重任进发!
第二篇:发言稿 一国两制
(010900814 叶景荣)
发言稿:
一、发言内容:
1、通过网上的资料,我发现关于台湾问题,现在大陆的普遍态度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是由伟大的党领导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其中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在书本上已经写得很明白。
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十点: P302、303 略。
用自己的话说,可总结为我们对台湾的态度(坚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等),政策(台湾高度自治,“两制”等),以及对大陆的要求(搞好经济,积极促谈,海峡两岸交流等等)。
重要意义有五点:书本上p304、305。略。
我的看法是,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大陆与台湾历来息息相关。和平统一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主题。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很好的构想。等等。
而关于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对推动海峡两岸交流的新的提法和要求,党在十七大提到“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以上这些看起来不像是新的提法和要求,而只是对“一国两制”的延续。
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则指出了新的提法和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通过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互利共赢,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另外,还要提到江泽民的八项主张(95年)和胡锦涛的四点意见(05年)。
另外,通过相关的网站资料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两岸的互动交流,友好关系,譬如09年在南京举办的台商座谈会,来福大做活动过的 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统一鲜橙多等台湾品牌,10年春晚的台湾组合“小虎队”。台湾与大陆的交换生等等。总而言之,和平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最后,谈到我们大学生,应该(可以)为和平统一 做些什么。我想主要有文化上的交流,志愿者,关注海峡两岸的发展和交流等为数不多的方式罢(不是很明白)。
二、讨论过程:我们小组首先各自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之后,组员们畅所欲言(当然也有几个较为沉默的,也开些玩笑),或是对别人的看法进行补充,或是提出个人的看法,等等。在这之后,我们理清思路,由组长写下ppt的大致提纲,并且进行了分工。这期间,组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优质的想法。比如永龙同学提出用余光中的诗歌作为引子,文忠同学则提议在网上找朗诵,组长兆锦说要多找些相关视频以供更好选择等等。
第三篇:一国两制读后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后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四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谈话。今日再次读起这篇谈话,依然感慨万千,不禁赞叹当时伟人们的思想与远见。再看看今天这一国两制的成果,倍感中国领导人的睿智。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是“两制”前提。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国家的主体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的开篇,邓小平同志一连讲了好几个“不变”,充分的来论证了“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之后,邓小平同志又这样说到:“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并且他还说过“50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特别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身为后辈的我们现在看来,这正是智者的眼光。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又提到了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出路,既不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也不是“‘三民主义’吞掉大陆”,邓小平同志给出的答案是:“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改变了形象。而香港过去的繁荣,也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做出来的。因此采取“港人治港”,就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所谓的爱国者,就是能够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是爱国者,我们深信他们能够维持乃至超越香港如今的繁荣。
现在香港、澳门早已解决。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并没有如回归前外国人说的那样:香港的经济会垮掉。恰恰相反,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在回归后更加繁荣发展,香港成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甚至覆盖整个西南地区,引领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些事实充分的证明了,“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并成功地解决了港澳问题。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也是我们参考的凭依。我想台湾同胞们看到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应该对他们产生了更积极的影响,越来越
多的人认可了“一国两制”这一决策。
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大胆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的解决了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争议问题提供重要借鉴。“一国两制”给中华民族和平做出伟大贡献,实现我们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另一方面,我们在感慨伟人们的思想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勤于思考。中国的未来将会属于我们,因此我们要更努力的丰富自己,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第四篇:《一国两制》读书笔记
《一国两制》读书笔记
第一篇:《一国两制-背景-内涵及展望》
1.背景
说明一国两制是在一球两制的背景下提出的,最早是列宁提出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和平共处,后来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将其继承和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此之前,也就是列宁提出之后,邓小平将其丰富之前,周恩来将其发展为处理各国关系的一个原则,也就是后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内涵
而一国两制的内涵在这篇文章里却十分的丰富,包含政治价值方面的含义;经济价值方面的含义;国际价值方面的含义;文化方面的含义;理论价值方面的内涵(跟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定的渊源)。
3.展望
展望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而言,其中提出台独分子之所以台独,是因为认识还不到位:对大陆的发展认识不到位;把自身的安全寄希望于外国的干涉;把政党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上。作者相信,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能够选择的仅仅只是手段而已,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是要统一的。对港澳的成就给以肯定,同时,对于台湾问题绝不承诺放弃用武力解决
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祖国统一》
1.重要观点
一个中国原则的“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个新三句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深化和创新。
第三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1.一国两制确实能维护和实现两岸共同利益和发展前景
祖国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通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协定,可以有自己的军队。采取这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一方面能够确保台湾人民最终摆脱寄人篱下或为人附庸的地位,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强大国家国民的一部分而分享祖国的荣誉和权益,并全国人民一道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大陆又可以为台湾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稳定、坚实的发展依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设计的,应更适合于台湾(一国两制的提出)
(1)早在五十年代,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公开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中美关系资料专集(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2266.)周恩来提出的“一纲四目”(1963年提出):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一)统一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与蒋介石;
(二)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费用不足之处,都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8亿美元);
(三)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实行;
(四)双方互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一国两制的前身)。邓小平,七十年代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伟大科学构想;1983年六月在会见美籍华人教授时,进一步阐述了一国两制构想,统一要符合双方的利益,并不是哪一方吃掉哪一方。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1)能保障台湾人民的安全问题
(2)能给台湾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实现大陆跟台湾的经济互补
(3)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
(4)也给台湾带来政治利益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完全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三个不变:现行社会制度不变、现有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六个保护: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一律受到法律保护
第四篇《》
第五篇:一国两制教案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
一、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
2、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录象片,直观的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
围绕“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如期回归祖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
通过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内容要点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基本内容: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邓小平首先提出,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事实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一些基本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做了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2)、回归历程:
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澳门回归:
(1)、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船遇风暴,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私自扩展土地,开始长期占据。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到《中葡和好通商条约》。(2)、回归历程: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国内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讲话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难点:“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习马会”这一时政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祖国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让班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或对港、澳、台有了解的学生对此三地进行简单讲述。由这两点引出所讲内容。
(二)教学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什么是“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让学生一分钟粗读第一子目内容,回答问题:“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的?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
(3)向学生介绍台湾问题的由来。(史料链接,图文并茂)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
(4)引导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地位和意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香港、澳门地区的继续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5)知识补充:
“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有何异同?
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 异:设立的地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2、香港、澳门回归
让学生学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香港回归
A、“一国两制”先播放香港回归的影视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香港地区被英国侵占的过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通过香港地图来回顾被侵占的过程)
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
B、回归条件的成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等。C、带领学生学习课本77页的内容,学习香港回归历程。(2)澳门回归
A、听《七子之歌·澳门》导入,然后介绍澳门地图。B、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被侵占的过程。
C、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澳门回归的历程,同时强调香港回归为其提供范例。(3)引导学生理解港澳顺利回归的意义。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洗刷了百年国耻; 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有利于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4)根据史料,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
史料:
材料一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申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原因: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法律依据:联合申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香港和澳门人民期盼回归
国际环境: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粗读第三子目,学习海峡两岸的新进展。并看“知识链接”,了解“三通”。(2)同时,通过时政“习马会”,补充更多有关海峡两岸新进展的知识。(3)让学生思考实现祖国统一的障碍
“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4)讨论:你认为应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五、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满解决了中英、中葡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以及港澳顺利回归这一范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六、能力小测
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一国两制”内容的有()
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有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②“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③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④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终审权 ⑤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和独立主权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2、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港澳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3、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告台湾同胞书》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4、(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5、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