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08-2010年)
学前教育是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目标,促进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和《**省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浙政发〔2006〕43号),加强依法办园、依法治教,大力推进幼儿园的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区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一、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幼儿教育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全区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群众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园形式,城镇和农村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要。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206所,入园幼儿35476名,教师1889名。206所幼儿园中有公办2所、集体办40所、个体办164所;其中有省示范幼儿园2所,**市乡镇示范幼儿园9所,三星级以上幼儿园43所。全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多元办园机制初步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政府相继出台了《鄞县幼儿园管理工作基本要求》、《鄞县幼儿教师培训的实施意见》、《鄞县幼儿园达标和等级评估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整顿我县未注册幼儿园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班管理的通知》等10个配套文件,并制订了三年全区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积极联合区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以及各镇乡(街道),在非法办园整顿、办园审批以及学前班管理和撤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整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完善了幼儿园审批制度,控制了无证办园现象的蔓延,撤消了大部分的学前班,依法办园的意识在幼儿园举办者中逐步树立,使我区幼儿教育向规范、健康方向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办园体制逐步完善。2004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鄞政发〔2004〕81号)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区、镇管理职责。各镇乡(街道)依据〔2004〕81号文件精神,针对本镇乡(街道)幼儿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重新制定新一轮的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及时调整本镇乡(街道)幼儿教育发展策略,把幼儿教育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近三年来,全区先后有14所幼儿园由个人承包转为集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完善,使这些幼儿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幼儿园必要的设施投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办园的社会效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四)辅导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建立了中心幼儿园定期考核制度,对幼儿园实行星级考
核,在全区办园数量得到一定控制的前提下,加大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规章,深化管理内涵,提升了全区各镇乡(街道)幼儿园的办园档次。建立完善区---组---镇为框架的三级辅导网络,不断完善辅导工作策略。制发了《**区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辅导职责及考核办法》,每年评选优秀辅导园,并与幼儿园等级考评挂钩,使中心幼儿园真正发挥其示范辅导作用。
(五)幼教师资素质不断提升。强化培训,把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正式纳入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之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培训任务,教育局解决培训经费,利用暑假、双休日,为全区园长、教师提供参与式培训。同时,通过教学行为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建立省市示范幼儿园公开观摩活动制度,中心幼儿园和三星级以上幼儿园教学周活动制度和幼儿园教研组考核制度;组建了**区园本教研基地示范园。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六)存在问题。当前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尚不适应,区域、城乡之间教育事业还不平衡;幼儿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公办幼儿园明显不足,办园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中心幼儿园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幼儿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同时,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空前提高,加上城镇化进程中布局调整、外来人口持续增长和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到来,我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严重。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为广大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按照“政府主导,促进均衡,注重内涵,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实行“政府统筹引导,区、镇乡(街道)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着力创新学前教育多元办园模式,切实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主体,向家庭辐射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为每个适龄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科学规划配置全区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普遍改善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保教人员的水平,基本形成优质、均衡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幼儿教育的需求。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集体幼儿园为骨干,公办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具体目标是:
——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净入园率达到99%以上,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者)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城镇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
——早教指导网络初步建立。建成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1个,各镇乡(街道)均建立一
个以中心幼儿园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的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
——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提升。“十一五”期间新建1所中心城区实验幼儿园,新建、改建、迁建30所左右镇乡(街道)中心(中心级)幼儿园,逐步撤并规模小、办园条件差的幼儿园,幼儿园全部实行星级管理,60%以上的幼儿园达区三星级及以上标准,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到90%以上;到2010年,全区拥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8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0所,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成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全区幼儿教师合格学历达到100%,其中7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1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上岗持证率达到90%以上,15%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0%教师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园长队伍。
——建立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逐步形成0-5岁学前教育体系,建立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全面优质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镇”的必备条件,列入镇乡(街道)工作实绩考核。
2.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要落实《关于加快我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鄞政发〔2004〕81号)的规定,按照“政府统筹引导,区、镇乡(街道)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使学前教育事业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建立以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或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的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网络,充分发挥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或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辅导辐射作用和管理职能。在区教育局指导下,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对本镇乡(街道)的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
4.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通过新建、改建和撤并等措施,逐渐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幼儿园。
5.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登记注册审批制度,严格办园审批。对不具备办园条件、无证办园的幼儿园应依法予以取缔。继续完善幼儿园年审年检制度,加强以提高幼儿园办园效能为核心的分等定级考核和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办园行为规范化,办园条件标准化,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上水平、上等级。
(二)创新办园体制机制,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活力。
6.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政府部门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比例适当,在政府承担主要办园责任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学前教育,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入园机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入园需求。
7.进一步明晰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各镇乡(街道)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撤村建居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小区配套幼儿园验收合格后先无偿收归国有,再移交各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公建配套幼儿园用途,不得将公建配套幼儿园作为营利的工具,严禁开发商私自将配套幼儿园转让或租赁给单位和个人。小区配套幼儿园,资产为国有资产,按事业法人登记,并按公办或公办民营方式运行,园长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派。小区配套幼儿园由镇乡(街道)负责开办和管理,区财政按不同规模一次性给予20—30万元开办经费补助。已租赁或承包的原小区配套幼儿园,到期后由所在镇乡(街道)收回,并按新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学模式管理。
8.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托幼园所。积极鼓励有资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法人、公民个人举办多种模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对民办的托幼园所在土地、规划上给予积极支持,但其土地和房产用于教育的性质始终保持不变。民办托幼园所一次性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区财政一次性给予10%的补助。凡民办幼儿园创建成三星级及以上或创建成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区财政按不同等级给予一次性奖励。
9.深化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在幼儿园中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托幼机构法人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全面实施园长负责制,逐步实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分离,提高办园效益和活力。积极探索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幼儿园办园的满意度。
10.加快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每个镇乡(街道)要建设好1—2所(户籍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总数在5万以上的,至少要建设好2所)公办或集体办的独立设置的标准化中心(中心级)幼儿园,新建的中心(中心级)幼儿园原则上占地面积应在15亩左右。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举办的中心(中心级)幼儿园,按事业法人登记,并按公办或公办民营方式运行。中心幼儿园在为本辖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同时,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辅导职能。鼓励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独立或联合举办分园或教学点,鼓励村集体投资举办标准化幼儿园。对按标准新建、扩建的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村委会举办的幼儿园,各级财政应在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中予以配套补助。布局调整时撤并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应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站)。
(三)加强幼儿教育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11.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前儿童抓起。学前教育机构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注重幼儿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优化保育教育过程,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12.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行为。加强幼儿教育的常规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环节,建立科学稳定的保育教育工作秩序,严格控制面向幼儿的竞赛、评奖活动。幼儿园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早期兴趣定向培养班,不得进行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举办有学前儿童参加的展示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须经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幼儿园教材征订必须使用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审定或推荐的教材,严禁非法出版物作为幼儿园教材。
13.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对一些有创造性,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教育实验或研究项目和积极探索研究幼教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的重大课题,要给予扶持,加强指导。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区教研机构、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全区幼儿教育的教科研水平。
14.拓展学前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儿童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指导。各类幼儿园都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婴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不定期的对社区进行开放,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有条件的幼儿园招生年龄往下延伸,形成托幼一体化办园格局。全区要建立和办好一所早教中心,建立若干早教点,各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都应设有早教点。
15.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工作。学前教育机构要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园(所)舍安全设施检查和一日活动中师生安全防范。学前教育机构要努力做到就近招生,原则上不应用车接送学前儿童入园(所)。接送学前儿童的车辆必须经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批准,须定期检测,保持车辆状况良好。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安全工作网络制度、各类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消除隐患,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确保幼儿身心安全。
(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6.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幼儿园园长资格证书制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学前教育机构聘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对尚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应采取措施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要依托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和有一定资质的培训机构,增设保育员、营养员、育婴师专业,补充各类保教人员,提高保教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到2008年园长上岗持证率达到100%,到2010年,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2%的教师达到高级教师职称,15%的教师达到中级教师职称,50%的教师达到初级教师职称。
17.制订和完善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到201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专科化。要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令第7号),将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继续做好园长的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实现名教师、名园长的零突破。
18.认真执行《教师法》,逐步使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凡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且具有相应技术职务的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应不低于上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其他保教岗位人员工资应不低于上年**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1.5倍。对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均可参加事业社会保险,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幼儿园教师,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承担部分,区和镇乡(街道)财政分别给予25%的补助。
19.开通公立教师进幼儿园的绿色通道。区人事部门要按全区户籍人口万分之二的比例,核定配备公立教师,开通公立教师进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其他示范性幼儿园的绿色通道,吸引各类优秀的幼师人才服务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公立教师配备分五年逐步到位,公立教师应从已有在职的优秀教师和师范类幼教专业优秀毕业生中聘用(受聘用的应届毕业生实施试用期),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
(五)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20.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将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区、镇乡(街道)均应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到2010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达到同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5%以上。2008年区财政安排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各类具有星级且按星级标准收费、办园行为规范的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险金补助;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培训经费;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办经费补助;公益性早教指导中心(站)经费资助;新创建星级幼儿园及示范性幼儿园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进行资助;对学前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经费。从2008年起,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万元设立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镇乡(街道)新建、扩建中心(中心级)幼儿园及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民办幼儿园的建设资金补助,区财政按财政分类口径,对一、二、三类镇乡(街道)新建、扩建中心(中心级)幼儿园的,分别按幼儿园实际建设资金的30%、50%和70%给予补助。
21.完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及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质价统一的收费机制。公办及公有民营幼儿园实施按办园水平等级收费,优质优价;民办幼儿园按办园成本核算收费。区物价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生均培养成本,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承受能力适度调整幼儿园等级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幼儿园预算资金支付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同时,除审批机关按规定代理收取民办幼儿园风险保证金以外,任何单位均不得向幼儿园违规收取管理费、公有园舍租赁承包费等费用。
22.加强幼儿教育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严格审计制度,规范收费行为,禁止各种乱收费。民办教育机构要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幼儿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要坚持勤俭办园,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推动我校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更好地适应学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进一步加快我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提高幼儿入园率和保教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11]13号),和《吉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学前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奋斗目标
确保学区内5 至6岁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使社会弱势群体中适龄幼儿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加强建设规范化、示范性的学前班,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以幼儿到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为主要特点的学校德育体系,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儿童思想道德 1
建设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分数、轻育人”问题,促进少年儿童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性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会要进一步确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着眼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突出素质启蒙教育,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儿童形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向上、热爱自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良好基本素质。要防止学前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小学入学要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不得对要求入学的儿童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三)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经费投入、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上进行重点倾斜,特别是要在教师调配上,安排具有童心、能跳善唱、责任心特强的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并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师素养。从而提高学前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完善
2设施,装修活动室,使其更具幼儿特色,平整绿化活动场地,消除安全隐患,购买幼儿图书,丰富幼儿视野,为幼儿提供最佳的学习、活动环境。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不断提高办园效益。
3.认真做好外迁户农民子女的入园教育工作。学校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采取各种形式,规范外迁户农民子女入园入学,学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四、具体措施
1.成立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分管副校长副总责,教导处具体负责,幼儿园园长全面管理,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并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研究,规范管理。
2.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3.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学校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和指导,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5.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在贯彻学前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养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6.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对所有从事学前教育的
3师资有计划地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业务水平。
7.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
8.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培训、评优选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9.学校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和检查督促,均对学前教育进行指导和管理。
第三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三
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三
学前教育发展规划.txt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08-2010年)
学前教育是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目标促进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47号)和《**省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浙政发〔2006〕43号)加强依法办园、依法治教大力推进幼儿园的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区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一、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幼儿教育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总体工作思以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研究和师资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全区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群众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园形式城镇和农村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要。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206所入园幼儿35476名教师1889名。206所幼儿园中有公办2所、集体办40所、个体办164所;其中有省示范幼儿园2所**市乡镇示范幼儿园9所三星级以上幼儿园43所。全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多办园机制初步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政府相继出台了《鄞县幼儿园管理工作基本要求》、《鄞县幼儿教师的实施意见》、《鄞县幼儿园达标和等级评估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整顿我县未注册幼儿园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班管理的通知》等10个配套文件并制订了三年全区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积极联合区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以及各镇乡(街道)在非法办园整顿、办园审批以及学前班管理和撤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整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完善了幼儿园审批制度控制了无证办园现象的蔓延撤消了大部分的学前班依法办园的意识在幼儿园举办者中逐步树立使我区幼儿教育向规范、健康方向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办园体制逐步完善。2004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鄞政发〔2004〕81号)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区、镇管理职责。各镇乡(街道)依据〔2004〕81号文件精神针对本镇乡(街道)幼儿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重新制定新一轮的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及时调整本镇乡(街道)幼儿教育发展策略把幼儿教育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近三年来全区先后有14所幼儿园由个人承包转为集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完善使这些幼儿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幼儿园必要的设施投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办园的社会效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四)辅导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建立了中心幼儿园定期考核制度对幼儿园实行星级考核在全区办园数量得到一定控制的前提下加大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规章深化管理内涵提升了全区各镇乡(街道)幼儿园的办园档次。建立完善区---组---镇为框架的三级辅导络不断完善辅导工作策略。制发了《**区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辅导职责及考核办法》每年评选优秀辅导园并与幼儿园等级考评挂钩使中心幼儿园真正发挥其示范辅导作用。
(五)幼教师资素质不断提升。强化把幼儿教师工作正式纳入全区中小学教师之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任务教育局解决经费利用暑假、双休日为全区园长、教师提参与式。同时通过教学行为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建立省市示范幼儿园公开观摩活动制度中心幼儿园和三星级以上幼儿园教学周活动制度和幼儿园教研组考核制度;组建了**区园本教研基地示范园。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了平台。
(六)存在问题。当前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尚不适应区域、城乡之间教育事业还不平衡;幼儿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公办幼儿园明显不足办园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中心幼儿园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幼儿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同时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空前提高加上城镇化进程中布局调整、外来人口持续增长和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到来我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严重。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为广大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按照“政府主导促进均衡注重内涵创新发展”的原则全面实行“政府统筹引导区、镇乡(街道)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
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着力创新学前教育多办园模式切实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主体向家庭辐射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为每个适龄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用三年时间科学规划配置全区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普遍改善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保教人员的水平基本形成优质、均衡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幼儿教育的需求。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集体幼儿园为骨干公办与民办教育相结合的多化发展格局。
具体目标是:
——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净入园率达到99%以上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者)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城镇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
——早教指导络初步建立。建成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1个各镇乡(街道)均建立一个以中心幼儿园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的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中心。
——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提升。“十一五”期间新建1所中心城区实验幼儿园新建、改建、迁建30所左右镇乡(街道)中心(中心级)幼儿园逐步撤并规模小、办园条件差的幼儿园幼儿园全部实行星级管理60%以上的幼儿园达区三星级及以上标准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到90%以上;到2010年全区拥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8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0所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成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全区幼儿教师合格学历达到100%其中7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15%以上专任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上岗持证率达到90%以上15%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0%教师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园长队伍。
——建立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均能就近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逐步形成0-5岁学前教育体系建立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把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全面优质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镇”的必备
条件列入镇乡(街道)工作实绩考核。
2.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责。要落实《关于加快我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鄞政发〔2004〕81号)的规定按照“政府统筹引导区、镇乡(街道)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使学前教育事业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建立以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或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的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络充分发挥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或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辅导辐射作用和管理职能。在区教育局指导下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对本镇乡(街道)的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
4.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通过新建、改建和撤并等措施逐渐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幼儿园。
5.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登记注册审批制度严格办园审批。对不具备办园条件、无证办园的幼儿园应依法予以取缔。继续完善幼儿园年审年检制度加强以提高幼儿园办园效能为核心的分等定级考核和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办园行为规范化办园条件标准化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上水平、上等级。
(二)创新办园体制机制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活力。
6.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政府部门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比例适当在政府承担主要办园责任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学前教育为每个适龄儿童提入园机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入园需求。
7.进一步明晰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各镇乡(街道)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撤村建居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小区配套幼儿园验收合格后先无偿收归国有再移交各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公建配套幼儿园用途不得将公建配套幼儿园作为营利的工具严禁开发商私自将配套幼儿园转让或租赁给单位和个人。小区配套幼儿园资产为国有资产按事业法人登记并按公办或公办民营方式运行园长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派。小区配套幼儿园由镇乡(街道)负责开办和管理区财政按不同规模一次性给予20—30万开办经费补助。已租赁或承包的原小区配套幼儿园到期后由所在镇乡(街道)收回并按新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学模式管理。
8.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托幼园所。积极鼓励有资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法人、公民个人举办多种模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对民办的托幼园所在土地、规划上给予积极支持但其土地和房产用于教育的性质始终保持不变。民办托幼园所一次性投资在300万以上的区财政一次性给予10%的补助。凡民办幼儿园创建成三星级及以上或创建成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区财政按不同等级给予一次性奖励。
9.深化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在幼儿园中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托幼机构法人制度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全面实施园长负责制逐步实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分离提高办园效益和活力。积极探索社会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幼儿园办园的满意度。
10.加快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每个镇乡(街道)要建设好1—2所(户籍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总数在5万以上的至少要建设好2所)公办或集体办的独立设置的标准化中心(中心级)幼儿园新建的中心(中心级)幼儿园原则上占地面积应在15亩左右。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举办的中心(中心级)幼儿园按事业法人登记并按公办或公办民营方式运行。中心幼儿园在为本辖区适龄儿童提优质学前教育的同时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辅导职能。鼓励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独立或联合举办分园或教学点鼓励村集体投资举办标准化幼儿园。对按标准新建、扩建的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村委会举办的幼儿园各级财政应在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中予以配套补助。布局调整时撤并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应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站)。
(三)加强幼儿教育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11.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学前儿童抓起。学前教育机构要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前儿童提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前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注重幼儿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优化保育教育过程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12.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行为。加强幼儿教育的常规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环节建立科学稳定的保育教育工作秩序严格控制面向幼儿的竞赛、评奖活动。幼儿园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早期兴趣定向培养班不得进行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举办有学前
儿童参加的展示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须经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幼儿园教材征订必须使用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审定或推荐的教材严禁非法出版物作为幼儿园教材。
13.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对一些有创造性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教育实验或研究项目和积极探索研究幼教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的重大课题要给予扶持加强指导。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区教研机构、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全区幼儿教育的教科研水平。
14.拓展学前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儿童家长提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指导。各类幼儿园都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婴幼儿教育服务络不定期的对社区进行开放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有条件的幼儿园招生年龄往下延伸形成托幼一体化办园格局。全区要建立和办好一所早教中心建立若干早教点各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都应设有早教点。
15.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工作。学前教育机构要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园(所)舍安全设施检查和一日活动中师生安全防范。学前教育机构要努力做到就近招生原则上不应用车接送学前儿童入园(所)。接送学前儿童的车辆必须经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批准须定期检测保持车辆状况良好。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安全工作络制度、各类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消除隐患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确保幼儿身心安全。
(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6.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幼儿园园长资格证书制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学前教育机构聘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对尚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应采取措施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要依托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和有一定资质的机构增设保育员、营养员、育婴师专业补充各类保教人员提高保教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到2008年园长上岗持证率达到100%到2010年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2%的教师达到高级教师职称15%的教师达到中级教师职称50%的教师达到初级教师职称。
17.制订和完善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规划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到201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专科化。要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令第7号)将幼儿教育师资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继续做好园
长的岗位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实现名教师、名园长的零突破。
18.认真执行《教师法》逐步使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凡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且具有相应技术职务的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应不低于上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其他保教岗位人员工资应不低于上年**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1.5倍。对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均可参加事业社会保险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幼儿园教师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承担部分区和镇乡(街道)财政分别给予25%的补助。
19.开通公立教师进幼儿园的绿色通道。区人事部门要按全区户籍人口万分之二的比例核定配备公立教师开通公立教师进镇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其他示范性幼儿园的绿色通道吸引各类优秀的幼师人才服务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公立教师配备分五年逐步到位公立教师应从已有在职的优秀教师和师范类幼教专业优秀毕业生中聘用(受聘用的应届毕业生实施试用期)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
(五)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20.落实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将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区、镇乡(街道)均应在同级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到2010年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达到同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5%以上。2008年区财政安排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以后逐年增加。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各类具有星级且按星级标准收费、办园行为规范的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保险金补助;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经费;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办经费补助;公益性早教指导中心(站)经费资助;新创建星级幼儿园及示范性幼儿园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进行资助;对学前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经费。从2008年起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万设立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镇乡(街道)新建、扩建中心(中心级)幼儿园及投资在300万以上的民办幼儿园的建设资金补助区财政按财政分类口径对一、二、三类镇乡(街
道)新建、扩建中心(中心级)幼儿园的分别按幼儿园实际建设资金的30%、50%和70%给予补助。
21.完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及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质价统一的收费机制。公办及公有民营幼儿园实施按办园水平等级收费优质优价;民办幼儿园按办园成本核算收费。区物价主管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生均培养成本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承受能力适度调整幼儿园等级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幼儿园预算资金支付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同时,除审批机关按规定代理收取民办幼儿园风险保证金以外任何单位均不得向幼儿园违规收取管理费、公有园舍租赁承包费等费用。
22.加强幼儿教育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严格审计制度规范收费行为禁止各种乱收费。民办教育机构要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幼儿教师等。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要坚持勤俭办园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规划
专业发展规划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是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学校总体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着培养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目标,特制定2013—2015年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胜任托幼机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自1985年开设以来已培养了28届毕业生,共4000人,毕业率均为100%,就业率90%,就业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认可。
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共17余人,1人研究生毕业,外聘教师主要为副教授和一级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学前教育专业为加大科研力度,深层次拓展学科建设。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专业的应用性,一方面,大胆删减与各个专业联系性较弱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新课程;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性内容,同时坚持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建立健全见习与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针对学前专业的实习需求,逐步建成了一批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包括市实验幼儿园、南隅幼儿园、小星星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做为实习基地,每年可接纳实习生105余名。校内建有专用的钢琴房、舞蹈房、美术绘画室、音乐排演厅、及多媒体实验室,保证
每个学生有足够的资源来提高专业技能。近几年学前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且人数逐年增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以大力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先导,以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基础,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活跃于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终身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专业建设定位与目标
专业建设定位:以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多层次、多渠道、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师资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专业建设目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按照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的教学方案,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本专业课程整体教学的整合优化设计,同时认真加以实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不断探求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强化实
践教学环节,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优化校内学前教育技能培训条件,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稳定的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教科研工作,并将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以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
四、专业特色
1、目标特色——培养 “七种能力”和 “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其特色在于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七种能力,即掌握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幼儿的言语和行为的技能,以及针对幼儿身心发展年龄特点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能力;具有进行幼儿园教学设计、实施的能力和与幼儿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具有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体操、绘画、制作玩教具、等技能技巧,具有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做、说、教、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能力;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教研、科研的实施方案设计及操作能力;掌握“管理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现代管理技术,进行幼教行政和幼儿园管理调控的能力;掌握儿童文学和新闻写作知识的能力;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和健康检测技术、心理健康咨询技术,具有对幼儿进行身心保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幼教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
方面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应用型”、“艺术型”、“双师型”、“现代型”等特色类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课程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
建设以强化专业技能为主的“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把学前教育理论类课程和技能课程、艺术课程有效地融合起来,即1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1年抓特长,3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开设了体现综合性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设有幼儿教师和育婴师两个专业方向,开设两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已不同的方向及课程,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在就业时有较强的竞争力。
3、评价特色——专业考核有目标、有验收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是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以后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为了将来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规定了学生要达到的专业技能,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学生自入学起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对照方案和要求进行各项训练与考核,使自己具有合格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和基本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生特长特色——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一是“引路子”,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才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二是“考本子”,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型
人才,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实行多证书制度,结合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考证;三是“搭台子”,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舞台,给学生的特长发展和素质锻炼提供机会。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级与本专业相关的市级技能比赛活动、社会实践等。
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扎实的保教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和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者。
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具体为: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热爱幼教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无私奉献;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2、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一般知识,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科学的现代学前教育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前沿、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社会
调查能力,掌握从事学前教育科研工作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和开放交流的需要。
4、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能有意识运用理论于实践,具备根据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有实施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追求新知的热情与习惯,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一般知识与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制定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形成,确立“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多方位联系,建立广泛的学生教学见习、实习、就业的基地,初步形成本专业“教学—实习—试用—就业”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七种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1、发展思路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的特点,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化理论的系统性和先导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完整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做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综合,体现前沿,促进发展。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
2、建设目标
三年内,力争建设3门核心课程,校级精品课程2门,核心课程配套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申报校级或省级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各1项。
3、实施措施
(1)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建立研究课、讨论课、自学课、辅导课、实验课、实践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形式,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
(2)围绕 “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制定“1+1+1”模式,即1年打基础,1年抓方向,1年抓特长,3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一、二年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第三年以“方向课程”为载体,一方面强化基础,另一方面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方向分流,按方向加深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多侧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多方位提供择业需求的支撑。通过到幼儿园、小学教育见习和实习或其他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或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力。
(3)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课程模块,形成全新的课程方案,使课程设置体现灵活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课程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做为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满足市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分幼儿教师、育婴师两个培养方向。幼儿教师方向开设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游戏五门课程;育婴师方向开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婴幼儿保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特殊教育四门课程,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我们设置了2门选修课,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修,自己决定发展方向。
(4)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方式,将规定性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内实践环节)与自主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将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园班级管理实习、幼儿园保育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形式,将集中见实习、分散见实习、预岗实习结合,强调教育见实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
育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加强实践实训指导,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定期考核和评价,实行专业规划和引领,邀请教育专家和幼儿园一线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四)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发展思路
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核心,基于学科构建专业课程群;以搭建科研平台为手段,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培育科研团队,形成合理的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除鼓励在职教师继续硕士学位外,还将通过引进、培训、交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优化团队的职称、年龄结构,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2、建设目标
(1)学历方面:3年内力争拥有更多的硕士学历的教师。
(2)职称方面:3年内本专业力争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3-5名。(3)课程配备方向:核心主干课程至少拥有1位副教授以上的职称教师担任主讲。
(4)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3、实施措施
学校将出台教师发展3年规划,落实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相关政策,开辟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渠道,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搭建考研平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热爱学前教育,学
科配套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
(1)以学科带头人、专业课程骨干教师为主,按课程群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究,以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使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学术风格。
(2)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有计划地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动员和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究,争取科研与教学均衡发展,使学前教育专业团队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3)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发展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到幼儿园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活动及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4)坚持集体教研活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开展“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包括:如何采集真实性教学案例,如何做引导性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如何让学生到幼儿园分析真实性教育问题等。同时,以课程为核心,构建课程教学研究小组,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成长。
(5)实施“国内学术影响力扩充计划”。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要求与会教师至少提交一篇会议论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术报告、学习讨论、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了解教学改革的潮流,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建立现代教育理念。
(五)教学设备设施建设
1.发展思想和建设目标
(1)重点装备实习实训基地,保证教学质量,使设备配置与专业改建相适应。
(2)满足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需求。
(3)实验设备的配置。在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装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的科研设备,例如,优盘、图书、音像等。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保证师生通过网络接受一定量的教学与科研信息。
2、实施措施
目前校内建有学前教育专用的以及多媒体实验室9个,有先进的125型钢琴,能容纳54人的数码钢琴,师生可实现一对一的监听与授课;舞蹈形体训练室两个;高配置的音乐教室两个;宽敞的美术绘画室一个;高配置的语音教室两外委会,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六)教材建设规划
1、发展思路
严格选用省、国规教材,或权威新版教材和反映学前教育特色的、质量高的教材。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教育专业课程必须选用国规新版教材,鼓励教师发挥群体优势,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自编教材,经过专业课程小组研近一年的努力,研发了2门校本课程,制作相应专业课程的电子教案。
(七)教学管理改革
1、发展思路
加强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室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课程考核、教学督导、质量监控等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把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
目前本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了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相应的专业教研室和教育科学研究所,日常教学管理规范。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进一步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完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每2—3周召开一次由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有关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科研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学生考评和同行考评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教学文件资料提供、归档、保存建设,便于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
(八)实践基地建设
1、发展思路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建立完备的、稳定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在目前拥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教育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教育调查、教学基本功训练贯穿于第一至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展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教学计划中,各个年级教学实践不断线,教育实践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熟悉幼儿教育,培养从事幼儿园保教的能力。(3)根据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类型的实践活动,注意针对性、可行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九)教研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1、发展思路
不断完善学前教研组的建设制度,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2、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
(1)教研活动制度。每两周组织开展一次教研会议与活动,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教研室主任及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高的骨干教师 的带领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
(2)听课制度。专业主任要深入课堂听课(一般每两周一次),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进行观摩教学;教师之间要相互进行听课,每人每学期听课时数不少于4学时。
(3)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的部署,认真做好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同时加强各项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定期组织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周历、教案、课件、学生作业、实验实习报告、试卷等进行集中检查,并收集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学环节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改革意见和措施,确保教学质量。
(4)计划与总结制度。每学期初应制定和组织实施教研室活动计划,并于学期末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十)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目标
1、发展思路
办好专业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学科研究和科研、教改课题的立项、建设工作。
2、建设目标
确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目标。通过省级社会科学和教学改革等课题的研究,培养出一批学风扎实、业务精良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强化科研重要性,完善专业建设体系。努力完成专业建设的科研目标。具体如下:
(1)三年内培养1—2名学术带头人。
(2)三年内参加国家统编教材编写1—2部。
(3)三年内完成省部级教学、教辅用书编写3部以上。
3、实施措施
(1)采取奖惩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教研活动。
(2)完善科研工作机制,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3)加大科研的引导和投入力度,采取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4)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研究项目。(5)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的交流,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座,不断更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第五篇: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
红墩界镇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省、市、镇有关会议精神,促进我园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面向全镇适龄儿童,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新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学前教育由学前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模式向以幼儿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模式转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二、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镇学前教育按照“规范、发展、提高”的思路,以加快发展公办学前教育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大力发展公办幼儿教育,迅速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的路子。目前,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但我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仍存在差距:一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二是幼师队伍短缺、素质较低;三是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示范幼儿园无;四是大部分学校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尚未分离,对幼教事业的发展有一
三、发展目标
在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建立新型幼儿教育模式。结合我镇幼儿教育实际,近5年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如下:
1、关于0-6岁幼儿入园率。五年规划期间内,乡镇政府所在地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其他农村地区学前一年、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分别达95%、90%以上;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0-3岁婴幼儿入托率达到20%。
2、关于示范性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建设。在五年规划期间内,在镇城兴建一所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并达到县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各村办好一所幼儿园并进入镇级示范性幼儿园行列。
3、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全镇幼儿园园长实行持证上岗制,幼儿教师都必须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方能上岗;大力提高幼师学历层次,专科学历以上的幼师要达到50%以上;要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名优骨干教师。
四、发展措施
1、明确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重点 明确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成立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镇教育部门负责全镇幼儿园的审批、注册和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幼教干部和幼教研究人员,定期指导全镇的学前教育
乡镇中心学校主管当地学前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幼教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加快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中心幼儿园负责辖区内的公、民办园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抓住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稳步推行学前班与小学的分离工作。各乡镇配备专职幼教管理人员负责本乡镇的学前教育工作,包括幼儿园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新申办幼儿园的审核工作。
公办幼儿园作为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指导家庭和社区早期教育的基地,对其它各类幼教机构发挥“六中心”(即保育教育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研科研中心、管理中心、信息 资料中心、服务中心)作用。
实行安全属地管理,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红墩界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承担辖区内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对幼儿园房屋、活动场所、设备设施、园车、饮食卫生等进行检查,杜绝幼儿园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2、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切实加强管理和引导,规范办学行为
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公民个人依法开办幼儿园,在审批注册、教师培训、督导评估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个体私营等多种办园模式,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体系。
对于民办幼儿园,严格审查办园资格,严格审批程序。申请举办幼儿园,由乡镇中心学校审查,镇教育局审批。坚持年审制度,完善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办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先进单位和个人,要适时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办园水平下降的幼儿园,要即时给予指导;对于已不符合办园条件,或有违规行为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办学资格。幼儿园不得随意变更承办者和园名,园址搬迁、停办、合并和园长的更换都必须经县教育局同意。未经县教育局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开办幼儿园。
3、加大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制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结合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推行,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依托镇内中等职业学校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设立幼儿教育、保育等专业,加强对保育员、保健医生、财务人员和炊事人员等的培训,力争到2015年我镇幼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以提高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利用每年寒、暑假分批组织幼儿教师培训学习,以此提高我镇幼儿教师教育理念和执教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和教改科研中起示范、带头、骨干作用的优秀教师。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全面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端正思想,克服办园、办班的“小学化”倾向和“早期定向培养”的现象,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以幼儿园为基地,以课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园长、教师的科研意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其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教”、“科研兴园”之路。深入开展镇际、园际的交流与合作,探索符合我镇特色、切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保教规律。同时,镇中心幼儿园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指导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高我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5、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园办班条件
镇政府每年从教育附加费中安排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公办幼儿园筹建和正常运转、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教育部门所需的幼教经费,由财政核拨,教育部门统一安排专款专用,保障师资培训等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扶持和发展经济薄弱乡镇的学前教育。
民办幼儿园本着“谁办园、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办园单位(主办者)投资为主、幼儿家长交费、社会捐资助园、国家适当扶持”的办园经费投入机制。加强幼儿园的收费管理,幼儿园是对学前儿童实行保育和教育机构,实行按合理成本分担的原则。五年规划期内,普遍在我镇推广“按质定级、按级收费”的做法,镇教育局要会同物价部门定期对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建立幼教
收费的激励机制,促使幼儿园、学前班逐步走上“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6、加强领导,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要切实把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努力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前教育发展氛围。乡镇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到幼儿园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将列入乡镇教育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切实保障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确保幼儿园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提高以德治教的自觉性,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镇政府成立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协调、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确保教育、卫生、公安、消防、物价、劳动等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发展环境,共同促进我镇幼儿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红墩界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