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平均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
萝卜图片,桃子图片,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小组或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1
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书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3、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
第二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书本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
桃子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
2.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
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
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
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字子。
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
个,再每制小猴1个、、、、、、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
3.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
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1.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
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书上第33页的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
教学小记:
第三课时平均分(3)
[教学内容]
教科书上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出示例图,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不同的分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 创设情景
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12朵花)
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
插呢?
2. 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3. 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
三、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第2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第3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4.第4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雪梨
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5.第5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6.第6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7.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
第二篇: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棣丰街道中心小学 王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什么小动物呢? 生:小狗、小猫、小白兔....师: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正在森林里参加宴会呢!大家想去看看吗?
生:想!师:那么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一张课件)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分竹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师:同学们能从这幅图片上得到什么信息啊? 生1:有小动物…
生2:有小熊猫、小猴子… 师:还有什么呀? 生:还有食物。
师:那么老师考考大家,谁知道小熊猫喜欢吃什么?小猴子?小白兔?小松鼠?
生:竹笋!桃子!萝卜!松果!
师:大家知道的科学知识还真不少!谁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呢? 师:分食物!
师:孩子们真聪明!看到这么多的食物,小动物们肯定馋坏了,快看小熊猫,他正目不转睛两眼放光地地盯着竹笋呢,你们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生:怎样把6个竹笋分给2只小熊猫(师出示第二张课件)师: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帮助小熊猫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最先分好!分完后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我 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都已经分好了,谁愿意把自己小组的分法和大家说一说?展示一下
生1:大熊猫分5个竹笋,小熊猫分1个竹笋,因为大熊猫需要吃很多才能饱,而小的熊猫吃一点点就饱了。
生2:大的熊猫分2个,小的熊猫分4个,因为大的熊猫关心小的熊猫,把好吃的多分给小的一些。
生3:大熊猫分3个,小熊猫也分3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他们不会打架。
生4:我也认为大熊猫、小熊猫都应分到3个,应为这样他们一样多,公平,不会打架。学生边说边在实物展台展示
师: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观察一下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哪种分法公平?为什么?
生:有的分法公平,有的不公平。两只小熊猫各分三个公平,因为分的同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像这样的每份分的同样多的分法,我们就叫做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说分的过程:刚才我们是把6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分3个 活动二:分桃子---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师:小熊猫的问题解决了,小猴子该着急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现在大家一起来帮小猴子分一分吧。一共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快速分一分,看哪个小组先分完。
师:谁愿意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我是一个一个分的,每只猴子分到四个桃子。师:你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下吗?(学生展示)
生:我是二个二个分的,每只猴子也是分到四个桃子。(仍然请学生展示)
生:我是四个四个分的,每只猴子分四个桃子。(学生展示)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方法,有1 个1个的分的,有2个2个分的,有3个3个分的,有4个4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一只小猴子能分到4个桃子。
生2:分法不一样,但分到的桃子是一样多的。
生3:虽然分法不一样,但每只小猴子都能分到4个桃子,也就是”同样多”
师: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小猴分4个桃子
这时让学生观看大屏幕,教师展示分法:并让学生体会哪那种分法好。师:同学们,那种分法好?为什么? 生:第三种!因为分的最快。师:同学们太棒了!(展示课件)出示课件:生说分的过程。(师板书)
生: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4个桃子。活动三:分萝卜和松果
师:小猴子和小熊猫的食物都分完了,还有谁的没分?该怎样提问题呢?
生:每只小兔平均分到几个萝卜? 生:每只松鼠平均分到几个松果?
师:请你任选一个问题,拿出学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随堂练习
师:食物分完了,小兔子没急着吃,她在思考问题,你们知道她在想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展示课件)
如果每只小兔子分3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兔子?找学生回答 如果每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兔子?找学生回答 如果每只小兔子分6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兔子?找学生回答 师:如果15个松果每个松鼠分5个松果,一共可以分给几个松鼠?
三、达标测评:
1、激趣:你们这么聪明,能不能帮老师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课件出示检测题
谢谢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四、总结交流: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生2:我知道分的一样多,就是平均分。生3:我学会了帮助小动物分东西,我很高兴。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第三篇: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手段:多媒体课件,学具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好不好,你们不光要用耳朵听,还要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想一想,在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做到吗?(出示课件)
二、认定目标、教学达标:
活动一:分竹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1、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桌上有10个竹笋,20个桃子,12个萝卜,15个松果。生2:有2只松鼠。生3:有5只小猴子。
生4:还有2只小兔,2只松鼠。……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问题)生1: 2只熊猫怎样分竹笋呢? 生2:一只小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生3:每只小兔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生4: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
2、师:你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 生:10个竹笋2只熊猫怎样分?
师:怎样帮熊猫分竹笋呢?用你手中的五子棋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提出要求:(1)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2)在纸上完成。
(3)想出办法的用坐姿告诉老师
3、猜一猜这两只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生1:大熊猫分8个竹笋,小熊猫分2个竹笋,因为大熊猫需要吃很多才能饱,而小的熊猫吃一点点就饱了。
生2:大的熊猫分3个,小的熊猫分7个,因为大的熊猫关心小的熊猫,把好吃的多分给小的一些。生3:大熊猫分5个,小熊猫也分5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他们不会打架。生4:我也认为大熊猫、小熊猫都应分到5个,应为这样他们一样多,公平,不会打架。
(学生提到同样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并板书:同样多)师板书:大熊猫 3 5
小熊猫 2 7 5
0
4、师: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观察一下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法不一样。
生2:有得分的一样多,有得分的不一样多。
生3:我发现大熊猫分5个,小熊猫也分5个这种分法分的一样多。师:两只大熊猫分的一样多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平均分(板书课题)
5、你根据课题大胆的猜一猜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会是什么呢?(出示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活动二:分桃子---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
1、师:我们帮大熊猫分完了,你能用一样多的分法帮小猴子分一分吗? 提出要求:(1)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桃子,得拿几个学具?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
(2)在纸上完成。
(3)想出办法的用坐姿告诉老师。
2、师:一只小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你是怎样分的?
生1:我用20个五子棋代替20个桃子,一只小猴子1个桃子,还没有分完,再一只小猴子1个桃子继续分,一直到分完,一只小猴子能分到4个桃子。生2:我用20个五子棋代替20个桃子,先拿2个桃子给第一只猴子,再拿2个桃子给第二只猴子,再拿2个桃子给的三只猴子,再拿2个桃子给第四只猴子,再拿2个桃子给第五只猴子,还没有分完,再继续2个2个的分一直到分完为止,一只小猴子也能分到4个桃子。
生3:我用20个五子棋代替20个桃子,4个4个的分,一只小猴子也能分到4个桃子。
生4:我用20个五子棋代替20个桃子,3个3个的分,还剩下5个,剩下的5个一只小猴再分1个,正好分完,一只小猴子也能分到4个桃子。生5:„„
3、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方法,有1 个1个的分的,有2个2个分的,有4个4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一只小猴子能分到4个桃子。
生2:分法不一样,但分到的桃子是一样多的。
生3:虽然分法不一样,但每只小猴子都能分到4个桃子,也就是”同样多” 师: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小猴分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4、出示课件:生说分的过程。(师板书)
生1: 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4个桃子。生2: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4个桃子。活动三:分萝卜-----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
1、师:就在大熊猫和小猴子津津有味的吃自己的食物时,小白兔着急了,我们快帮小兔子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好吗? 提出要求:(1)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萝卜,得拿几个学具?(2)在纸上完成。
(3)想出办法的用坐姿告诉老师。
2、师:每只小兔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生1:用12个五子棋代替萝卜,我一次拿4个分给1只小兔,可以分给3只小兔。
生2:用12个五子棋代替萝卜,可以分给3只小兔。
生3:我和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用12个五子棋代替萝卜,可以分给3只小兔。师:你有问题要问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4个4个的分?3个3个的分行吗?为什么?
生:不能3个3个的分,因为每只小兔4个萝卜,就要4个4个的分。
3、出示课件:生说分的过程(师板书)
生1: 12个萝卜,每只兔分3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生2:12个萝卜,每只兔分3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活动
四、分松果----巩固“平均分” 的最优分法
1、师:这时候小松鼠说话了,听一下他说了什么,为了不让小松鼠饿死,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帮他们分一分呢?(用最快的方法)提出要求:(1)在纸上完成。
(2)想出办法的用坐姿告诉老师。
2:师: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 生2:
四、达标测评:
师:你们真了不起帮小动物们把问题全部解决了,这时候大象向我们跑来了看一下他要干什么(课件)
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出示达标题
你们真厉害,又帮大象做完了作业,五、总结交流: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生2:我知道分的一样多,就是平均分。生3:我学会了帮助小动物分东西,我很高兴。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3、我们不光学习好,而且手工做的也很漂亮,下面自己帮自己,把自己的礼物用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分给陪我们上课的老师,谁勇敢表现一下。
1、生动手分一分,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
3、小结:你们真棒,帮助小松鼠解决了一个小难题,下面我们再帮上课之前的四兄弟分一下桃子好吗?(出示课件)
四、达标测评:
1、激趣:你们这么聪明,能不能帮老师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课件出示达标检测题
谢谢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五、总结交流: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3、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最后一个忙,愿意吗?我请一位学生帮老师把这些礼物用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分给陪我们上课的老师,谁勇敢地帮老师。教学反思:
在学习习近平均分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并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4个和6个,因为大熊猫吃得多,小熊猫吃得少;有的分成3个和7个;有的分给小熊猫10个,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感到很快乐,很好玩,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方法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通过讨论感知到每只熊猫分5个竹笋。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安排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便于学生系统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平均分》参考教案
《平均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大熊猫简笔画 学具:学具盒
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阐述:
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指示。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预习设计:
1、分一分:将10个苹果分给2 个小朋友,如何分。
2、摆一摆:用学具表示如何分。
3、说一说,如何分。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尝试获得新知。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谈话: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
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梅花鹿、小青蛙,还有大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
3、预习展示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板书:森林聚会)学生展示预习情况。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
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6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
3、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
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对学生的各种分法进行比较。
5、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你看这一种,(用红笔描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巩固练习(动手实践二)
1、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继续用这6个学具帮助熊猫平均分竹笋。(学生分竹笋。)
2、请你们拿出自己喜欢的6个学具,把他们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几个学具?还是这6个学具,如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学具呢?(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摆一摆,互相检查一下)
3、练习:狮子大王说:“小朋友们,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课件出示)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4、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活动
三、分桃子
1、提问:就在大熊猫津津有味的吃着竹笋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着急了。你看,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请你想想,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打开课件)
2、强调: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请小组合作,继续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注意: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
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子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
活动四:分萝卜
1、(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活动
五、分松果
1、生动手分一分,交流。
2、小结:你们真棒,帮助小松鼠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小松鼠说谢谢你们。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明白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时,狮子大王说:“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每个小组分一个礼品袋)
三、限时作业,巩固深化
限时作业平均分12根小棒用两种方法 巩固深化狮子大王考考你:
大王说:“请每组的小组长打开袋子,每个组员一件礼物,这时你会发现每人有一张画有苹果和果盘的数学题,原来狮子大王要考考你。请看题: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还是这12个苹果,如果平均放在3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如果平均放在4个果盘里呢?下面听好要求:请你按照狮子大王的要求,平均在果盘里画苹果。现在开始。
四、课堂小结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谈。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第五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认识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任意分一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从而认识平均分,并能够每几个一份地分,初步学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2.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14根小棒;教师:小猴图片,8个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果冻图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果冻引发的问题。
2.6根果冻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呢?(出示问题)大家愿意挑战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学生操作:把6根小棒(代替果冻)任意地分一分。
(2)全班交流,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分法。
(3)观察分法,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出示这句话,教读)(同时板书课题)
(5)同桌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通过分一分,不仅帮助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用手势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并说理由。3.教学第30页“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2)请学生先各自想一想,再用小棒代替桃分一分。
(3)分完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全班交流,教师出示不同的分法。
(5)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平均分,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虽然分成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都符合要求。
4.教学例2(1)出示问题:如果把这8个桃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小组合作用8根小棒代替桃分一分(找一组到前面来分桃)(3)集体交流,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板书 4)你是怎样分的?(4)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5)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5.教学第31页“试一试”
(1)让学生按要求先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2)集体交流,指名演示分的过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导入: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这么能干,邀请我们去参加闯关游戏呢!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然后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
(3)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说一说一共有几块,每几块一份,分成了几份。(4)真棒,祝贺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2.第二关:“想想做做”第3题
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小棒代替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并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后核对,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太好了,祝贺大家又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
五、布置作业
1.一课一练P21 1—3题
2.拓展题:把一根10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次,可以锯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