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资格证真题幼儿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
1.D小班集体教育活动一般都安排15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10——12分钟 2.A 幼儿教师选择教育内容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幼儿发展 3.A 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交往 4.B 照料者对幼儿的需求予以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婴儿处于基本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阶段 5.D 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获得客体永久性观念 6.A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做是中心 7.D 幼儿敲桌子跑着玩是机能性游戏 8.D 幼儿园制定一日生活制度,两餐之间就餐间隔不少于3.5小时 9.C 婴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佝偻病 10.B 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表面性
二、简答题 1.简答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利与弊 答题要点:利:(1)集体教学的经济性(2)知识系统性(3)具有集体共同性弊:(1)集体大面积授课,无法关注个性化需求,(2)教学的各个领域交叉,目标定位做不到很准确,或高或低,无法体现发展适宜性原则,(3)在集体教学中,更倾向于教师的教,学生学习比较被动。2.茵茵上中班,知道三个苹果加两个苹果等于五个苹果,但是不知道三加二等于几。结合案例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答题要点: 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1)中班幼儿不再是像低龄幼儿那样直观行动思维,又达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程度,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2)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爱玩爱游戏,在游戏中发展思维。启示: 根据中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要把数学学习游戏化,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发展幼儿的智力。
三、论述题
教师如何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支持
答题思路运用学前教育原理,根据题目要求,从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指导策略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1、教师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代替传统“被动”学习。教师与幼儿快乐融合成一体,老师是否尊重幼儿成为主动学习成败的关键,所以尊重幼儿的想法,并鼓励幼儿是主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
2.主动而不放任。在幼儿的主动学习环境中,幼儿被鼓励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例如科学教育活动“沉与浮”中,教师不要告诉幼儿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漂浮等答案,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
3.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在主动学习空间里,教师依幼儿的发展、兴趣、经验、认知以及不同的主题,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去实验、操作以及不断发现。
4、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主动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宜以尊重鼓励以及多元化讯息传送的方式,来营造既愉快又有感情的学习气氛,幼儿可在此气氛的薰陶下,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沟通能力。
四、材料分析题
1.请根据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对案例中为识字比赛创设的墙面环境进行分析
可结合理论,联系图片中的实际,回答教育性原则,环境与教学目标一致;适宜性原则,活动中小火车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象,词语的适宜性等;经济性原则,根据实际创设环境,节约等。
2.根据图片内容(幼儿哭闹,教师吓唬幼儿),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行为(5分)并提出三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有效办法(15分)
用负面情绪来对待幼儿的负面情绪,是不对的;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要找出幼儿哭闹的原因,采取解决的办法。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玩玩具,讲故事,采用故事知道怎么办的讲述,形象地诱导幼儿不再哭闹;冷却法,消退法,老师引导幼儿宣泄,安慰幼儿等
设计一份亲子运动会的方案,要求写出亲子运动会的设计意图,二个运动项目(项目名称,材料和玩法)
,家长工作要点及实施注意事项。
首先找到答题的四个要点,1.设计意图,2.二个运动项目,3.家长工作要点,4.实施注意事项
其次逐项回答,意图: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亲子关系密切发展。
3.家长工作要点:强调按时、做好幼儿运动的准备工作,幼儿充足的睡眠等。
第二篇:2011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育学真题(中学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A.明代
B.宋代
C.汉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大主教学校
D.职官学校
E.教区学校 3.学校文化由()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环境文化
E.规范文化 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A.导向功能
B.甄别功能
C.诊断功能
D.调节功能
E.促进功能 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B.奋斗目标明确
C.规章制度严格
D.组织纪律严明 E.集体舆论正确
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为学生指定书目
D.加强评价和辅导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常规训练包括()。
A.礼貌常规训练 B.学生守则训练 C.课堂常规训练
D.卫生常规训练E.实践能力训练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效果评价 E.成果评价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学分。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1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高难度教学
B.高速度教学
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D.理解学习过程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5.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准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16.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发展性
B.时代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E.自主性 17.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典型研究 C.教育质性研究 D.教育对象研究 E教育叙事研究18.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发展性研究
B.评价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E.应用性研究
19.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角色。A.传道者
B.朋友
C.榜样
D.管理者
E.授业、解惑者
20.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A.发展智力
B.发展体力
C.陶冶品德
D.陶冶美感
E.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1.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
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C.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E.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 22.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的精神相一致。
A.说服教育法
B.事实说服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榜样示范法 23.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A.目的游离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E.目标模式
24.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19世纪初()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A.美国
B.法国 C.捷克
D.英国 E.德国 2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7.分支制学制是()建立的一种学制。
A.苏联
B.美国
C.印度
D.欧洲
E.中国 28.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特朗普
E.华勒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出自于()。A.《孟子•尽心上》 B.《论语•学而》 C.《庄子•应帝王》 D.《礼记•中庸》E.《诗经•国风》30.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教育性原则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布鲁纳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2.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__________。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__________。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德兰的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__________个学分。
7.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8.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各方面表现作出的评价是__________。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提出来的。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11.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__________。12.新课程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建构学习理论和__________。
1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_____。14.我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点指明了我国教育的__________方向性。
15.教育科学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有__________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4.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5.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l5分,共30分)1.举例说明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2.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故选B。
2.ACE
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要注意审题以及对干扰项B项的区分。
3.ABE 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4.C
本题属于对流派、学说、制度方法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一类知识点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5.AD
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6.ABCDE
根据课程评价的内涵及方法、步骤,我们可以推断出课程评价具有导向、甄别、诊断、调节、促进的功能,故选ABCDE,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对课程评价部分的内容深刻理解。
7.ABCDE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特征,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8.ABDE 运用读书指导法应该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第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第四,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9.ABCD
本题考查对常规训练的理解和记忆,常规训练的主要形式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10.ABCE 本题考查对CIPP评价模式的过程的记忆,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 evalua.tion)评价、输入(input evaluation)评价、过程(process evaluation)评价和成果(product evalua.tion)评价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
11.ABCE
课程评价的内涵包括: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
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D 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所占的学分是8分。
13.AC
本题考查对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个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4.ABCDE 本题考查赞可夫的教育理论,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中提出“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15.ABCDE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故选ABCDE。
16.BCD 我国高中课程设置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
17.ACE
本题考查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识记,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质性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18.ABD
本题考查对教育科学研究类型的记忆以及对分类方法的理解,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19.C
本题考查对相关教育理论及经典论述的理解以及联系理论知识的能力,首先要对题干所引夸美纽斯的名言有一定的理解,然后联系教师的角色部分的知识点得出夸美纽斯所指的是教师的榜样角色。
20.ABCDE 本题考查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21.C 本题考查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2.D 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二是实践锻炼。实际锻炼法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我国的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故选D。
23.C 体谅或者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与认知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4.ABCDE 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故ABCDE均不属于我国中学德育原则,本题要注意审题,看清题干中“不属于”的要求。
25.D 本题考查对细节知识的记忆,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6.ABCD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一,认真讨论,科学合理;第二,严肃慎重,相对稳定;第三,反复学习,坚决执行;第四,教育为主,不断完善。故选ABCD。27.A
分支制学制是苏联建立的一种教学制度。
28.E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早在1932年就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使用“学校文化”一词。
29.D
本题是对教学过程理论的考查,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
30.BCDE
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育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教育过程》 2.六艺教育3.文士学校 4.伊拉斯谟5.信度 6.23 7.朱熹
8.操行评定
9.斯克里文 10.上课
11.裴斯泰洛齐
l2.多元智能理论 13.京师同文馆
l4.社会主义
15.检索工具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2.答:错误。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3.答:错误。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4.答:错误。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而且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5.答:错误。
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
1.答: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分)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分)
(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分)
(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1分)(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1分)2.答:(1)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所以当我们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地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要求。(3分)(2)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如不同级别、类型学校的比例关系,不同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2分)3.答:(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3分)(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分)4.答: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2分)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等,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较大的启迪作用。(3分)
五、论述题
1.答:(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分)自我 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评价能力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
价自我,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自我道德教育的目标与要求;(3分)自我调控能力则可以使学生自主行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有利于自身的发展。(2分)例如:我们在德育实践中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内在要求,把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的社会成员。(2分)(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阶段,到“他律”阶段,再到“自律”阶段。(3分)(3)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3分)2.答: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不均衡的问题。(2分)(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分)(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2分)(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3分)(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做评定教师业绩唯一标准的方式。(2分)(5)教师对于后进生,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后进生采取忽视的态度。(2分)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2分)
教育心理学真题(中学部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A.年龄差异 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E.学习方式差异 2.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A.准备律 B.反馈律 C.练习D.效果律
E.惩罚律 3.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A.自省智力 B.空间智力 c.社交智力 D.情绪智力
E.体能智力 4.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5.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
B.自由体操 C.汽车驾驶 D.游泳
E.跳水 6.班里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A.模仿
B.服从
C.去个性化
D.从众
E.认同 7.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8.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直接近期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E.间接远景性动机 9.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对象具有观念性
E.执行具有内潜性 10.《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
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 E.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11.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1:L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A.83
B.110
C.120 D.183
E.100 12.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A.自身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情绪唤醒
D.言语暗示
E.个体的品德 13.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
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无条件反应
D.条件反应
E.强化
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 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又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两大类,下列属于生长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审美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E.尊重需要1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6.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A.陈述性组织者 B.比较性组织者C.直观性组织者 D.概括性组织者E.抽象性组织者17.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动机理论为()。
A.强化说
B.动机归因理论
C.自我效能感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E.概括说 18.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
B.创新性
C.流畅性
D.目的性
E.开放性
19.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A.10次
B.11次
C.15次
D.8次
E.20次 20.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畅所欲言
B.鼓励创新
C.多多益善
D.注重质量
E.改进补充 21.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
A.归属学习
B.符号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概念学习
E.命题学习2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明确性
E.开放性
23.奥苏贝尔认为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包括()。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概括性原则
D.先行组织者策略
E.并列结合学习策略 24.一般说来,高创造性者的人格特征有()。
A.喜欢幻想
B.具有独立性 C.有强烈的好奇心
D.有幽默感
E.有抱负 2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合作道德阶段 D.公正道德阶段
E.后道德阶段 26.依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教学环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E.关注职业压力阶段 27.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肯定性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全身松弛训练
D.自我控制法
E.强化法 28.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A.情绪消极
B.食欲不振
C.失眠
D.失去满足感
E.疲劳 29.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0.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A.归属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
D.概念学习
E.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认知内驱力、__________及附属内驱力。
2.在维果斯基看来,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叫__________。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__________。
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称为__________。5.为了提高知识理解水平,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__________、言语直观。
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_________。
7.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___。
8.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9.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10.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1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____。
12.为使学生掌握“果实”的概念,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或例子时,除具有可做种子这一本 质特征外,其他非本质特征,如可食或不可食及形、色、味都不断变换,从而使学生形成关于果实的正确概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1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__________三个过程。
14.假如问题的结构不明确,其解法规则和答案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则该问题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__________。15.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2.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
3.不能加快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4.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7个层级,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
5.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2.简述品德的特征。
3.智力差异有哪些类型?
4.简述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情感发展特点。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l5分,共30分)1.结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E
本题考查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体考查学生这一要素。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ACD
本题考查学习理论中桑代克的联结说,他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ABCE 本题考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属于识记型题目。加德纳强调,人类的心理能力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七种不同的智力:言语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社交智力、自省智力。
4.CDE 本题考查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元认知策略包括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
5.BDE 本题考查对各种类型的操作技能的掌握。打排球、汽车驾驶属于开放性技能,它们对外界变化的情况有处理能力,并对由此所发生的事情有预见能力。
6.B 本题考查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的掌握,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又包括从众和服从。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它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题干所述为服从,故选B。
7.ABCDE 本题考查学习的分类,属于识记型题目。具体考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认为,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8.D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具体考查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的区分。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它又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题于所述为父母意愿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属于间接近景性动机。
9.ABC 本题考查技能的特点,具体是对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分。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DE两项是心智技能的特点。
10.A
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各种策略。题干所述为组织策略中一览表的应用,表示的是人物之间的关系。11.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智力测验。《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其公式为: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根据题干内容,答案即(6/5)×100=120。12.ABCD 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他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个: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情绪唤醒,言语暗示。
13.ABCD 本题考查的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具体内容是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四个基本事项,即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
14.ACD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具体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理解。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15.E 本题考查对心智技能阶段顺序的掌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依次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16.AB 本题考查对奥苏贝尔的认知观的掌握。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17.B 本题考查对学习动机理论的掌握,属于识记型题目。强化说的提出者是斯金纳,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概括说是学习迁移的理论。
18.A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题干所述指的是变通性,即灵活性。C 本题考查知识巩固的途径,具体内容是复习活动的适当超额。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10×150%=15。20.ABCE 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体是对头脑风暴训练的掌握。头脑风暴训练是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它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为目的的。
21.AC 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是奥苏贝尔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对知识学习的分类。
22.ABC 本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特点的掌握。问题解决是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并且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还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故选ABC。
23.ABD 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了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24.ABCDE 本题考查影响创造性中的个性因素。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包括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25.ABCD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即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26.ABD 本题考查对教师成长的历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福勒和布朗的研究,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7.ABC 本题考查中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它包括肯定性训练、系统脱敏法和全身松弛训练;自我控制法和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28.ABCDE
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29.ABCE 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30.CDE 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学习种类划分的掌握情况。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是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划分的。
二、填空题
1.自我提高内驱力 2.最近发展区 3.诱因
4.自我效能感
5.模象直观 6.态度 7.加里培林8.内化9.问题解决10.学习动机的激发11.情感成分12.变式13.评价 14.无结构的问题15.学习策略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惩罚是指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是撤销惩罚,并不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2.答:正确。意义识记是通过积极地思维活动,找到新材料和已有知识问的联系,使新材料成为已有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材料。即使是无意义的材料,也要尽量赋予人为的意义。
3.答:正确。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括再认。影响可利用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4.答:错误。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虽然有层次之分,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而只是一种一般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富有理想和崇高价值观念的人会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而牺牲一切。并且,所谓需要的满足不是指绝对的满足,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
5.答:错误。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是与学生的个性相关的,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认知方式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没有高和低、好和差之分。
四、简答题
1.答:(1)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1分)(2)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1分)(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的迁移应用。(1分)
(4)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1分)(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1分)2.答:(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i分)
(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1分)(3)品德表现的行为
性。(1分)
(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1分)
(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1分)3.答: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智力测验上都存在差异。(1分)(1)智力的个体差异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量的差异主要指个体在IQ分数上的不同;质的差异主要指个体的构成成分的差异。(2分)(2)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智力性别差异问题:从总体上看,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从智力结构上看,男女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2分)4.答:(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3分)①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2)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2分)
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五、论述题
1.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学习生活中,问题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课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分)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2分)③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即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2分)(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3分)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的、有意识的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将教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2分)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考虑练习的质量,精选习题,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2分)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分)2.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地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3分)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划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发展主动性的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1)发展主动性的阶段:在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问题耐心,听取、回答,并对儿童的建议适当的鼓励与妥善的处理,培养他们主动性的人格。(3分)(2)变得勤奋的阶段:教师在生活中要多支持学生,使其获得成功的经验,并对学生取得的
成功表示赞许,增强其勤奋感,培养乐观进取的人格。(3分)比如:当学生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劳动竞赛活动,不管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如何,都应该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表示认可,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出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格。(2分)(3)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指导他们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建立同一性人格。(3分)总之,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1分)
第三篇: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试真题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试真题(2009.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于比较好的,20世纪末统计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
A.25%
B.30%
C.35%
D.40%
2.______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选择
D.文化变迁 3.______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5.______儿童经常通过模仿游戏学习和掌握实际劳动知识技能。()
A.氏族社会时期
B.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C.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D.军事民主时期 6.______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
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7.______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同时还强调指出,幼儿教育
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8.____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9.《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10.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强调()。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11.______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A.良好的品德修养
B.良好的身心素质
C.良好的审美能力
D.良好的智力水平12.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A.会识别B.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C.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D.会识别轻重、长短、前后 13.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______原则。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14.______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叠被子
D.学习浇花
15.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这种方法是()。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演示法
16.______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A.游戏化方法
B.环境体验法
C.行动操练法
D.语言法 17.发泄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语言的发泄,动作的发泄
B.生理的发泄,心理的发泄
C.肢体的发泄,情绪的发泄 D.外在的发泄,内在的发泄
18.______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严令禁止的,是根本不允许在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机构使用的。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社会性惩罚
D.生理性惩罚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象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句话强调()。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B.家园配合C.因材施教
D.保教结合 20.对于1岁半以后的儿童,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A.不倒翁,拨浪鼓
B.手工、绘画材料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用手穿的大木珠
21.“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属于
分离焦虑的______.()
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平复阶段
22.______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学乐问,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关注。()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3.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______的做法。()A.美国保育学校
B.法国保育学校
C.德国保育学校
D.英国保育学校
24.______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25.______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环境决定论 27.发现式教学法 28.创造性游戏 29.移情法
30.幼儿园环境(广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1.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2.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33.简述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34.简述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5.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6.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7.我国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称为()A.教师 B.保育员
C.阿姨 D.保姆
18.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20.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21.个体社会化是()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D.在社会而不是家庭中进行的 22.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仔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2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24.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A.上课 B.游戏
C.作业 D.户外活动
2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直观形象法 2.最近发展区 3.儿童观)4.创造性游戏 5.综合性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家庭中如何创设属于儿童的天地。2.简述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3.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2.结合实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nextPage]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B 2.A 3.C 4.B 5.A 6.C 7.A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B 15.B 16.A 17.B 18.D 19.B 20.D 21.C 22.A 23.B 24.B 25.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方法。
2.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4.是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包含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5.是学前教育基本原则之一,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1)放置基本设备
(2)放置儿童玩具
(3)由儿童自己布置,自己管理
(4)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2.(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3.(1)纯真美好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4)幼儿教师具备多重角色 4.(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原因: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2)师资力量薄弱(3)办学条件差 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其中______是核心。()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手段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 D.教育制度现代化
2.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3.______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A.柏拉图
B.格塞尔
C.皮亚杰
D.华生
4.______的宫廷学校由国王(法老)在宫廷中专门开设,采用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A.古希伯来
B.古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希腊
5.在教育史上,______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6.______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戈尔曼 7.有“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之称号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8.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强调()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9.______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A.3 岁
B.4 岁
C.5 岁
D.6 岁
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______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______小时。()
A.1,2B.1.5,2.5C.2,3D.2.5,3.5 11.以下几种游戏中,______属于创造性游戏。()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12.通过适当的训练使儿童学会自我服务、独立做事、独立思考,体现了______原则。()A.活动性 B.发展适宜性 C.独立自主性 D.启蒙性 13.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个体适宜性B.性别适宜性C.个性适宜性D.身体适宜性
14.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应以______为主要衡量标准。()A.综合性B.启蒙性C.科学性D.现代性 15.以下对保育工作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保育者的工作是帮助教师做好一些教学辅助工作 B.保育者的工作是搞好卫生 C.保育者的工作是保证在园儿童吃好、穿好 D.“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16.______ 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1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18.______ 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19.对于初生—2、3 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 20.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
21.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属于()A.希求期B.忽略期C.需求期D.渴求期
22.______ 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 23.______ 是教育幼儿的前提。()A.细心B.耐心C.爱心D.童心
24.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教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教师最好回答:()A.“老师不知道。”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 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 点半就来接你。”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25.社区教育起源于()A.丹麦B.英国C.美国D.德国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26.恩物 27.综合性原则 28.中期目标 29.混合班 30.保育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分)31.简述现代社会儿童观的要点。32.简述游戏化方法的注意事项。33.哪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34.简述家长在入学教育中的责任。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5.试分析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浙江省2011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A.相容性B.界限性C.转换性D.相互性
2.“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______的基本内容。()A.生活方面 B.动作方面C.关注环境D.待人接物
3.______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A.示范法B.观察法C.范例法D.演示法
4.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B.语言法C.讨论法D.移情法
5.“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古话告诫家长育儿应遵循______的守则。()A.尊重儿童B.做好榜样C.规矩明确D.适当回避 6.一般从______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7.20世纪70年代,世界学前教育目标()A.着重智力开发 B.强调培养创造力
C.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 D.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8.“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该目标属于幼儿全面发展的()A.德育目标 B.智育目标 C.美育目标 D.体育目标 9.______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10.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是()A.行走的敏感期 B.手的敏感期 C.语言敏感期 D.细节敏感期 1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制度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现代化 12.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物资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13.在______,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A.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初期 C.现代社会 D.现代社会初期
14.人口对教育________的影响表现为:接受各层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的变化而调整。()A.横向结构B.水平结构C.垂直结构D.纵向结构
15.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这种作用模式是()A.维持B.诱导C.促进D.保持
16.______是托儿所教育的特殊教育对象所决定的,也是托儿所集体教养的核心。()A.以保为主,保教并重B.个别教育为主C.集体教育为主D.家园配合
17.______的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更不具备交往技巧,逃避群体,孤僻、沉默,被同伴和成人所忽视。()A.被抛弃型 B.受欢迎型 C.被忽略型 D.被拒绝型
18.“小班要培养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该目标属于幼儿园教育的()A.短期目标B.幼儿园教育目标C.活动目标D.中期目标 19.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A.教学做合一B.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C.做学教合一D.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0.1岁半以后的儿童可以选择的游戏材料有()A.流动的小球 B.摇铃、摇棒 C.有人脸的图片 D.大画纸、彩色笔 21.从______起,我国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
22.通过______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A.家长学校 B.开放日制度 C.家访 D.家长会 23.在需求期阶段,家长表现出()A.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 B.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C.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
D.比较关心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关注儿童在园所的表现,而较少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24.______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A.流动幼儿园 B.儿童游戏场 C.巡回辅导班 D.游戏点 25.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A.中国 B.英国 C.丹麦 D.美国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幼儿的完整学习27.直观形象法 28.幼儿常规 29.终身教育 30.综合性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1.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32.简述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33.简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34.简述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35.什么是结构游戏?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第四篇: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定稿]
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证幼儿心理学真题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个体心理的发生
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D.异常儿童心理的诊断与矫治 2.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A.3~4岁半 B.4~4岁半 C.4~5岁半 D.5~5岁半
3.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4.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中,有跃进倾向的年龄是______时。()A.4岁 B.5岁 C.6岁 D.7岁
5.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A.无意识记的发展 B.有意识记的发展 C.活动动机的变化 D.语词记忆的出现
6.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这反映了儿童的想像()A.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B.主题不稳定 C.内容零散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jiaoshiziyuan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0.幼儿理解词义不确切表现的两个特点是()A.刻板与情绪性 B.情境性与随意性 C.表面性与简单性 D.笼统与具体性
11.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口语 B.发展书面言语 C.发展内部言语 D.发展连贯言语
12.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动作发展的()jiaoshiziyuan A.无有规律 B.近远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13.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4.______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15.______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A.社会风气 B.微观的社会环境 C.生理成熟 D.社会文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7.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18.学前儿童记忆容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简述幼儿想像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2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21.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试论述学前儿童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有哪些特点? 23.试举例说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案例题(本大题10分)jiaoshiziyuan 小明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小明和外面的伙伴一起玩耍会削弱自己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禁止小明与伙伴们进行交往。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小明越来越沉默,不懂得怎么与人交往,有的时候又非常任性。
请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小明父母的做法。
第五篇: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语言活动中,吴老师发现向红在他前面一个女孩身上贴上了纸条,此刻吴老师合理的作法是()
A.停止教学,点名批评 B.停止教学,让其罚站
C.继续教学,置之不理 D.继续教学,微笑提醒
1.选D
解析:教育教育活动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对于不太严重的时间发生时,教师首先应该做做的就是继续教学,不能影响教学活动,然后再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进行机智的化解。
2.在幼儿园阶段,不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是()
A.听故事 B.洗手入厕
C.和同伴一起游戏 D.学习10以上的加减法
2.选D
解析: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为遏制超前教育。
3.绘画活动中,菲菲在纸上画了个黑色的太阳,此刻吴老师恰当的作法是()
A.批评菲菲的画不合理 B.耐心问问菲菲的想法
C.帮助菲菲将太阳画成红色 D.要求菲菲画出红色太阳
3.选B
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4.在老师提问时,小虎总是喜欢抢答,但基本都答错,因此老师应当()
A.批评小虎不认真思考 B.引导小虎认真思考
C.当堂批评小虎 D.对小虎置之不理
4.选B
解析: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属于沉思型、有的属于冲动型。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并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改善自己的认识方式,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5.《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对儿童教育和发展具有首要责任的是()
A.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 B.父母和法定监护人
C.园长 D.幼儿园
5.选B
解析:《儿童权利公约》中第十八条规定:父母对儿童成长负有首要责任,但各国应向他们提供适当协助和发展育儿所。
6.《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扩大农村幼儿园资源
B.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发展
C. 着力促进发展农村幼儿园现有规模
D. 保证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6.选C
《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七条内容包括: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 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微博)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 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7.某幼儿园将识字作为本园基本活动,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知识
B.正确,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
C.不正确,幼儿园不能进行教学活动
D.不正确,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选D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严禁进行小学内容学习,并且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学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
8.梁老师因为旷工被幼儿园处分,但他对幼儿园的处分表示不服,应该向()提出申诉。
A.园长 B.幼儿园
C.书记 D.教育行政部门
8.选D
解析: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的其他政府部门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
9.李老师经常让幼儿在活动教学中到室外进行罚站,这种做法()
A.不正确,老师侵犯幼儿受教育权
B.不正确,教师侵犯幼儿荣誉权
C.正确,教师有管理幼儿的权利
D.正确,教师有教育幼儿的权力
9.选A
解析:幼儿具有最基本的人身权和最主要的受教育权,李老师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到室外进行罚站侵犯了幼儿的受教育权。所以李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10.赵某在幼儿园活动室抽烟,赵某的做法()
A.不正确,教师不能在幼儿园抽烟
B.不正确,教师只能在休息时抽烟
C.正确,老是有抽烟的权力
D.正确,教师在休息时可以抽烟
10.选A
解析:教育部明确规定凡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
11.洋洋在自由活动时自行从幼儿园走出,在人行道上被一电动车刮伤,对洋洋的伤害有赔偿责任的是()
A.幼儿园 B.车主
C.父母 D.幼儿园和车主
11.选D
解析:车主属于直接责任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园附有看管的责任,幼儿在园期间出现的人身意外作为看管主体的幼儿园具有连带责任。所以题目中有赔偿责任的是车主和幼儿园。
12.幼儿园安排行政人员,代替李老师参加培训,幼儿园的做法()
A.合理,幼儿园有选派参培人员的权利
B.合理,幼儿园有管理和教育员工的权利
C.不合理,侵犯了老师参加培训的权利
D.不合理,侵犯了李老师教育教学的权利
12.选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具有参与培训的权利,题目中幼儿园安排行政人员代替老师参加培训,明显侵犯了教师参加培训权。
13.康老师在期中同行测评中得分不高,因此,在活动中,当幼儿的行为出现偏差,康老师大发雷霆,下列说法中,康老师应当()
A.严格待生,专注教学 B.保持个性,坚持自我 C.注重反省,调解自我 D.迎合同事,搞好关系
13.选C
解析:对于在同行测评中得分不高,康老师应该认真反思,从自身寻找原因,不断学习,努力赶超。并且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对待学生应该做到关心、热爱。14.张老师每年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严格执行,张老师的的行为符合()
A.为人师表 B.教学创新
C.终生学习D.以身作则
14.选C
解析:制定读书计划是为了在文化素养上不断提升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不能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事情,更是贯穿人的一身之中。15.小红怀疑小刚在活动中偷拿了自己的油画棒,并告诉了老师,老师要搜小刚的口袋,小刚拒绝了,教师的行为()
A.错误,应该相信和信任小刚
B.错误,应当搜所有孩子的身
C.错误,不应当当众搜身
D.错误,应当等联系家长(微博)后再搜
15.选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意味着任何人不得随意的搜查、拘禁、逮捕、关押个人。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身自由权,不能对学生进行搜查。16.李老师一学期为父亲是副乡长的小壮家访八次,却没有为留守儿童小龙做过家访,李老师的做法()
A.符合与留守儿童沟通的要求 B.违背平等教学原则
C.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D.违背教学相长
16.选B
解析:李老师做家访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家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平等的原则。在家访的过程中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得以家境、成绩、个人偏爱等为条件进行筛选。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光源()
A.阳光 B.月光
C.激光 D.星光
17.选C
解析:阳光、月光和星光都是天然的,来自于太阳。18.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已被证明其周围卫星最多的是()
A.地球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18.选B
解析:卫星最多的是木星,有63颗卫星。海王星13颗 天王星27颗 土星33颗 木星63.地球1颗。
19.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
A.汉朝 B.晋朝
C.唐朝 D.宋朝
19.选C
解析: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0.下面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是()
A.《母亲》 B.《童年》
C.《在人间》 D.《我的大学》
20选A
解析:高尔基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1.下列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白居易 B.贾岛 C.欧阳修 D.袁枚
21.选B
解析:唐朝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22.文言文“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是()
A.孔融 B.马融 C.苻融 D.祝融
22.选A
解析:孔融让梨。
23.下列人物中,曾整理过《论语》,并删减过《春秋》的人是()
A. 孔子 B.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23.选A
解析:孔子修著了 “诗书”,删减了“春秋”,形成了“六经”。
”的作者是()
24.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传统乐器的是()
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
24.选B
解析:风笛属于欧洲的一种民间乐器
25.《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为多种地方戏,其中何占豪和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根据的地方戏是()A.粤剧 B.川剧 C.豫剧 D.越剧 25.选D
解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 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26.在word中,下列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A.在页眉不能插入页码
B.奇偶页页眉不同
C.在页眉插入分页符
D.在页眉插入剪贴画
26.C
解析:分页符是分页的一种符号,上一页结束以及下一页开始的位置,不能在页眉中进行操作。
27.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个演示文档时第一张幻灯片的默认格式是,其内容是()
A.项目清单 B.两栏文本
C.标题幻灯片 D.空白 27.选C
解析:新建一个演示文档,第一页默认的是标题幻灯片。28.下列和“书法家---画家”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童星---明星
B.党员---老师
C.军人---军官
D.幼儿---青年
28.选B 29.四个杯子上各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每个杯子都是酸性溶液,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是矿泉水,第三个杯子:本杯中不是蒸馏水,第四个杯子:有的杯子中不是酸性溶液。如果4句话只能够只有一句真实,则可以确定是()。
A.所有的杯子中都是酸性溶液 B.第二个杯子中是矿泉水
C.所有杯子中都不是酸性溶液 D.第三个杯中是蒸馏水 29.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放在桌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水,早饭后刘老师让小朋友接 水漱口,并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杯子里,并让全班小朋友过来观察。孩子们纷纷议论:“这两杯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那个杯子里面的水有东西 了。”刘老师问:“这些脏东西原来藏在哪儿啊?他们纷纷说:“藏在小朋友的嘴巴里,藏在舌头底下,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的。”刘老师把装着漱口水的杯子 放在盥洗室。
午睡后,孩子们去盥洗室解便洗手,佳佳捂着鼻子说:“房间里是什么味道好难闻”,这时,放杯子的地方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讨论着,孩子们指着杯子 问:“这是什么呀,真臭”,原来漱口水已经变臭了。这时刘老师走过来,见到孩子们一脸的惊讶问到:“大家想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 “也会变得这么臭,生出许多细菌来”,还有的孩子说:“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么被弄坏的呀”!
“那吃完饭得把嘴漱干净”,有一位小朋友说:“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后也漱口”,自从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30.刘老师的行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对于学生、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要求。
(1)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要求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要多些宽容。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小朋友总是饭后不洗手的不良习惯能够做到宽容理解,并且能够循循善诱的教导符合现代学生观。
(2)教师观: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材料中的刘老师 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活动中始终围绕学生进行,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教师的期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材料中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做到与学生积极的 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在事实观察的基础上领悟道理。用事实去说服学生,而非传统的言传说教式的教学,这样学生更能够直观的理解饭后漱口的必要性。刘老师关注 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背后的原因。
综上所述,刘老师的行为符合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值得新教师学习。
31、性格文静的馨馨午睡时总是睡不着,为解决这个问题,黄老师耐心的告诉她天天午睡的好处,黄老师还联系家长,请家长配合,让馨馨在家里早睡早起,以帮助她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可总是收效不大。
经过观察,黄老师还发现,馨馨不好运动,到午睡时精神饱满,不觉疲倦,于是黄老师调整策略,首先增加馨馨的活动量,如户外运动后引导她跑几圈,跑完后发给金牌,让她和运动量较大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其次,舒缓馨馨的情绪,午睡时不催她,还在耳边轻轻说:“没关系,如果睡不着就闭上眼睛躺一会儿 吧。”待他睡着后,在他枕头下藏一朵小红花,等她醒来给他一个惊喜。。慢慢的,馨馨每天都能睡得着了。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角度,评析黄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参考答案
黄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黄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耐心指导,积极寻求解决馨馨的午睡问题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
(2)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换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材料中黄老师一直帮助馨馨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午睡时不催她。并在她枕头底下放小红花等行为激励和鼓励馨馨,符合关爱学生的做法。
(3)教书育人。教师育人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黄老师对待馨馨因材施教,户外运动后引导她跑几圈,并把她安排在喜欢运动的孩子之中。这样的行为符合教书育人。
(4)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举止文明,尊重家长。黄老师积极联系家长,寻求家长配合,在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结果后,仍然继续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耐心对待学生和家长。这样的行为符合为人师表。
32、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沦为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作品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的无数建筑,除却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利用各种构建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灵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体和“交奏”;每一座的本身是许多构建和构成部分(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样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 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没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 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问题:
(1)请简要概述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4分)
(1)重复是对于传统的重复,变化则意味对于传统的舍弃。如果只是重复就会单调枯燥毫无新意;如果只是变化,就会散漫紊乱,毫无规章而言。在艺术创作中,二者应该有机结合,在重复中体现变化,在变化中中体现重复,不可偏废。
(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组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10分)
(2)“北京故宫的建筑,从整个宫殿的构造上讲,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灵宫的“后三 殿”,都有着大同小异的重复;同时,从其工程做法上讲,有着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样式。这体现了建筑风格中的“千篇一律”,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千篇一律,才使 得建筑风格取得了如同乐章的主题部分一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的故宫,在“千篇一律”中,又有着各自的不同,可以从细微的廊、庑、楼、门得以体现。而这种不同又如同乐曲中不可缺少的“伴奏”,是行走在 其中的人流连忘返。因此,故宫的艺术正是体现在其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矛盾中,使人获取的时间和空间交错的美感体验。
三、写作题(本大题一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香烟熏黄了,便严肃的劝告那个学生:“烟对 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儿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坏处啦?”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责难,歉意的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将自己 所有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的说:“从此以后,我与这位同学共同戒烟”,果然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