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川小学教育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华川小学教育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我校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力度,组建“自查领导小组”,充分领会《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评估方案,提高对办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认识。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一、成立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王静
成员:郭继红何更红王转雄
二、自查情况:
(一)12项核心指标我校全部符合。
1、办学规模:农村小学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初中一般不少于18个教学班;城市小学一般不少于24个教学班,初中一般不少于18个教学班。我校有教学班级6个。
2、班额: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得超过50人。我校最大班级五年级45人。
3、校园用地面积:中心城区(主城旧区)非全寄宿制完全小学、初中生均为11.40平方米,中心城区(主城新区)非全寄宿制完全小学生均15平方米、初中生均20平方米;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非全寄宿制完全小学生均20平方米、初中生均25平方米;全寄
宿制中小学生均分别为32平方米、34平方米。(详见甘政办发〔2012〕233号第十二条)。我校占地面积8510平方米,生均39平方米。
4、校舍建筑面积:普通小学生均不低于5.66平方米、初级中学生均不低于6.66平方米,寄宿制小学生均不低于12.25平方米、初级中学生均不低于13.41平方米,不含学生食堂宿舍面积。我校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生均7.2平方米。
5、
第二篇:华川小学标准化建设达标规划
华川小学标准化建设达标规划
为扎实做好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华川小学标准化建设年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王静雷霆宇
成员:胡军旺郭继红孙凤鸣苟丽王静杨宏强何更红马彩全雷玉莲司旭吕耀华张悦何蓉王转雄高耀昌
建设年阶段实施规划: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从2013年3 月底启动,至2013 年12 月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方案计划阶段。(2013年3 月底前)召开动员大会,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根据文件精神在 4 月底前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
2.自查阶段(2013 年4月15 日-4月31 日)学校对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工程各项指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管理等工作,查出未能达到的各项指标。
3.完善提高阶段(2013 年4 月1 日--4月15日)学校把自查阶段内查出的未能达到的各项指标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逐一完善,努力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4.督促检查阶段(2013 年4 月15日--5 月15 日)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各项指标,对学校进行对照检查,以迎接上级部门检查。
第三篇:农电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农电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作者:老牛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1-1
2***局农电标准化建设
自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一流企业建设和常态管理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全面规范、突出特色”,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宣传动员,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势启动
我局着眼于管理创新,通过一流企业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户户通电工程、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等工作,建立了“三大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注重基础资料的积淀与总结,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新要求和专业管理的新变化,标准与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差距。
我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3年规划和2008年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和措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业组织专业化、工程建设“典型设计”应用、输配电设施“两清理”、节能降损工作等8个专业组。充分利用OA办公自动化、《一流动态》报刊等载体,开辟专栏,宣传标准化知识,通过多次组织大家集中培训以及分专业、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上来,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工作高潮。
二、领导带动全员参与,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部室主任、所站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亲自组织、调度,亲自主持制度流程的编制,特别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运行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倡导干部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满腔热忱地投入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动心”,增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动脑”,深入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动手”,坚决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通过“动腿”,了解基层和一线实情,避免“闭门造车”。
三、稳扎稳打,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使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效彰显,基础管理更加扎实,工作质量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为确保建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基础标准目录》,搜集汇总上级引用标准,梳理本局现行标准。第二步是对现行的标准制度进行整合,欠缺的起草制定,不妥的修订完善。第三步是按照省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分专业对标准、制度进行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审核确认。共汇总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制度524项,整合制定标准241项,编写修订了财务、党建、工会、后勤等方面的工作标准30余项,制定规范了供电所48项作业流程,汇总编印成册,建立起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工作流程为依托的标准化建设体系。
(二)供电所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下半年,在供电所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上实行了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第三种典型模式,按专业设立班组,即“一长三员三班”模式,一改过去农电工对服务区内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统包统揽的传统做法。组建成立了配电班、营业班、客户服务班,绘制出了各台区低压线路抄表图,并对本所农电工管理、设备管理、营销管理等进行了调查摸底,采用异地抄表,建立了考核制度。并制定了《范县供电局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实施细则》,并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我县供电所实施了专业化管理工作。
(三)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有序
2007年初为做好试用工作,我局制定了《范县供电局标准化作业实施方案》,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通知》,召开了启动会和现场会,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知识和现场应用培训。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典型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按照“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作业危险性和复杂程度划分作业类型,分别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卡。在典型范本编制过程中,以有关规程标准为依据,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和参考书籍,并严格规定了审批程序,确保典型范本编制质量。
在典型范本编制完成后,分别组织了变电检修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供电所人员等各部门人员的专项培训,在推行过程中强调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牢牢把握现场勘察、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实施、作业总结等环节,一线员工围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写我要做的,做我要写的”,达到现场控制措施、工器具材料、工作质量的量化、细化。
2007年6月份,我局选择了安全基础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输变电运行部开展了《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试用工作。在试用中,安监和有关专业人员多次进行现场指导,召开现场会,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在试用过程中,坚持每周召开研讨会,及时掌握试用进度和效果,总结分析试用情况。同时,在总结试用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明确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和监督考核办法,把现场标准化作业纳入了日常安全管理。
目前,在试用成功的基础上,已在变电检修、线路施工、计量、继电保护、远动通信等专业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电网建设工程“典型设计”广泛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典型设计”在农网工程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对其推广应用做出了硬性要求:新建工程全部实施,扩建工程参考执行,改造工程逐步推行,并把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下达的“典型设计”、“典型造价”和“新农村电气化典型供电模式”印发到相关部室、班组,编制了应用计划。今年1座35千伏变电站改建工程,5.6公里 35千伏线路、1 2.8公里10千伏线路、11个配变台区建设改造工程全部应用了“典型设计”,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典型供电模式,完成了2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同时,在5个大企业业扩工程中按典型设计进行了施工,使全县电网建设标准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五)“两清理”工作初战告捷
首先从摸查入手,分专业、分区域成立了2个输电小组和14个配电小组,逐条线路、逐基杆塔、逐台设备、逐个跨越点、分界点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测量,建立台账,有计划地进行整改。截止11月中旬,全县输配电设施名称标识及编号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治对地安全距离不够175处,治理交叉跨越81处,砍伐或移栽、修剪线下超高树木25608棵,设立跨越等警示标牌179处,为电网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节能降损成效显著
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2007年完成综合线损率6.5%,完成35千伏线路线损率0.96%,完成10千伏线路线损率3.38%,完成400伏线路线损率11.23%。截止2008年10份,完成综合线损率6.19%,完成35千伏线路线损率0.87%,完成10千伏线路线损率3.12%,完成400伏线路线损率8.84%。年初制定了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开展了35千伏、10千伏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基础数据齐全,计算方法科学。编制了2008降损技措计划,线损管理分级、分线,并且统计分析资料齐全,内容全面措施具体,加强了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精细管理,降损节能效果显著。
按照范县“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进行编制2008电网建设规划,并将降损节能、电压质量和无功优化配置作为规划设计的原则,合理布局电源点,无功补偿装置符合“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35千伏主变部分采用节能型设备,主变有载调压率达70%,主变有载调压改造已纳入大修技改计划,目前正联系厂家实施,争取在12月底之前改造完毕,实现主变有载调压率达100%。对运行中的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制定了限期改造计划。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严格监盘,关注电网运行参数。严格按主变经济运行曲线,选择主变的运行方式,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局35千伏年平均功率因数≥0.95,10千伏功率因数≥0.9,公用配变低压侧均功率因数≥0.95。
(七)供电所人员队伍建设成果彰显
制定了供电所职工、农电工持证上岗实施计划,将计划下达至所、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促进农电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供电所职工持证上岗率完成54%,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完成100%,计划2009年6月份前实现100%;完成了14个乡供电所61名职工。
制定以“短期培训为主,加强学历教育”的培训思想,在做好职工普遍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加强职工的劳动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放在一线职工,培训重点为年轻职工,加大对岗位、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农村电工的培训力度。为此制定了《教育培训办法》、《教育培训规划》、《电教制度》、《职工转正、转岗考试、考核办法》、《职称管理办法》、《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年培训计划》及考试题库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
(八)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培训质量评价情况
培训基地建设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加大培训投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责成人力资源部为管理责任部门;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对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改造任务进行计划,总体分改造、自查、完善三个阶段认真抓以落实,预计培训基地200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基础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标准化体系建设虽基本健立,但没有能及时发布实施。上级引用标准下发速度太慢,在大家编写企业标准时没有能及时引用,所有引用标准下发后,估计大家要对制定的企业标准要重新修订,带来很多麻烦。
2、供电所人员的思想转变问题,部分供电所职工对供电所整合有抵触情绪,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给专业化作业带来不利因素。
3、“两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线路安全通道,树障较多,已经威胁到线路安全运行,经过大力宣传,与地方政府积极协调,也很难把树障彻底清除。
4、信息系统缺乏数据总体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又不脱离总体规划。因此很容易造成子系统之间耦合不紧,各自为是,不能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
五、对2009年标准化建设工作建议
1、线路通道清障问题;建议上级领导与政府沟通协调,给县级供电企业搭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有利于基层解决问题。
2、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问题;建议上级领导积极与培训学校联系,加快对供电所人员的培训,增加培训批次。另外希望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以确保培训数量与质量,已达到提升人员业务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3、农电培训基地问题;建议以市级供电企业为单位建立培训教学点,培训对象为全市农电系统职工与农电工。培训项目涉及广泛,使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培训,建成一个综合培训教学点。
4、建议上级能统筹考虑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帮助大家把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与发展规
划做好。做好规划,分步实施,要有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四篇:农电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农电标准化建设自查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一流企业建设和常态管理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全面规范、突出特色”,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宣传动员,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势启动
我公司着眼于管理创新,通过户户通电工程、一流企业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大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注重基础资料的积淀与总结,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新要求和专业管理的新变化,标准与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差距。
我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3年规划和2008年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和措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业组织专业化、工程建设“典型设计”应用、输配电设施“两清理”、节能降损工作等8个专业组。充分利用OA办公自动化、《通渭供电》报刊等载体,开辟专栏,宣传标准化知识,通过多次组织大家集中培训以及分专业、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上来,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工作高潮。
二、领导带动全员参与,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部室主任、所站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亲自组织、调度,亲自主持制度流程的编制,特别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运行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倡导干部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满腔热忱地投入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动心”,增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动脑”,深入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动手”,坚决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通过“动腿”,了解基层和一线实情,避免“闭门造车”。
三、稳扎稳打,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使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效彰显,基础管理更加扎实,工作质量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为确保建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基础标准目录》,搜集汇总上级引用标准,梳理本局现行标准。第二步是对现行的标准制度进行整合,欠缺的起草制定,不妥的修订完善。第三步是按照省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分专业对标准、制度进行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审核确认。共汇总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制度524项,整合制定标准241项,编写修订了财务、党建、工会、后勤等方面的工作标准30余项,制定规范了供电所48项作业流程,汇总编印成册,建立起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工作流程为依托的标准化建设体系。
(二)供电所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下半年,在供电所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上实行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第三种典型模式,按专业设立班组,即“一长三员三班”模式,一改过去农电工对服务区内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统包统揽的传统做法。组建成立了配电班、营业班、客户服务班,绘制出了各台区低压线路抄表图,并对本所农电工管理、设备管理、营销管理等进行了调查摸底,采用异地抄表,建立了考核制度。并制定了《通渭县供电局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实施细则》,并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我县供电所实施了专业化管理工作。
(三)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有序
2007年初为做好试用工作,我局制定了《通渭县供电局标准化作业实施方案》,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通知》,召开了启动会和现场会,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知识和现场应用培训。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典型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按照“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作业危险性和复杂程度划分作业类型,分别使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卡。在典型范本编制过程中,以有关规程标准为依据,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和参考书籍,并严格规定了审批程序,确保典型范本编制质量。
在典型范本编制完成后,分别组织了变电检修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供电所人员等各部门人员的专项培训,在推行过程中强调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牢牢把握现场勘察、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实施、作业总结等环节,一线员工围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写我要做的,做我要写的”,达到现场控制措施、工器具材料、工作质量的量化、细化。
2008年6月份,我公司选择了安全基础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输变电运行部开展了《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试用工作。在试用中,安监和有关专业人员多次进行现场指导,召开现场会,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面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在试用过程中,坚持每周召开研讨会,及时掌握试用进度和效果,总结分析试用情况。同时,在总结试用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明确了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和监督考核办法,把现场标准化作业纳入了日常安全管理。
目前,在试用成功的基础上,已在变电检修、线路施工、计量、继电保护、远动通信等专业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电网建设工程“典型设计”广泛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典型设计”在农网工程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对其推广应用做出了硬性要求:新建工程全部实施,扩建工程参考执行,改造工程逐步推行,并把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下达的“典型设计”、“典型造价”和“新农村电气化典型供电模式”印发到相关部室、班组,编制了应用计划。今年1座35千伏变电站改建工程,5.6公里 35千伏线路、1 2.8公里
10千伏线路、11个配变台区建设改造工程全部应用了“典型设计”,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典型供电模式,完成了2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同时,在5个大企业业扩工程中按典型设计进行了施工,使全县电网建设标准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五)“两清理”工作初战告捷
首先从摸查入手,分专业、分区域成立了2个输电小组和14个配电小组,逐条线路、逐基杆塔、逐台设备、逐个跨越点、分界点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测量,建立台账,有计划地进行整改。截止11月中旬,全县输配电设施名称标识及编号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治对地安全距离不够175处,治理交叉跨越81处,砍伐或移栽、修剪线下超高树木25608棵,设立跨越等警示标牌179处,为电网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节能降损成效显著
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2008年完成综合线损率6.5%,完成35千伏线路线损率0.96%,完成10千伏线路线损率3.38%,完成400伏线路线损率11.23%。截止2008年10份,完成综合线损率6.19%,完成35千伏线路线损率0.87%,完成10千伏线路线损率3.12%,完成400伏线路线损率8.84%。年初制定了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开展了35千伏、10千伏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基础数据齐全,计算方法科学。编制了2008降损技措计划,线损管理分级、分线,并且统计分析资料齐全,内容全面措施具体,加强了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精细管理,降损节能效果显著。
按照范县“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进行编制2009电网建设规划,并将降损节能、电压质量和无功优化配置作为规划设计的原则,合理布局电源点,无功补偿装置符合“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35千伏主变部分采用节能型设备,主变有载调压率达70%,主变有载调压改造已纳入大修技改计划,目前正联系厂家实施,争取在12月底之前改造完毕,实现主变有载调压率达100%。对运行中的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制定了限期改造计划。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严格监盘,关注电网运行参数。严格按主变经济运行曲线,选择主变的运行方式,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局35千伏年平均功率因数≥0.95,10千伏功率因数≥0.9,公用配变低压侧均功率因数≥0.95。
(七)供电所人员队伍建设成果彰显
制定了供电所职工、农电工持证上岗实施计划,将计划下达至所、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促进农电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供电所职工持证上岗率完成54%,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完成100%,计划2009年6月份前实现100%;完成了14个乡供电所61名职工。
制定以“短期培训为主,加强学历教育”的培训思想,在做好职工普遍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加强职工的劳动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放在一线职工,培训重点为年轻职工,加大对岗位、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农村电工的培训力度。为此制定了《教育培训办法》、《教育培训规划》、《电教制度》、《职工转正、转岗考试、考核办法》、《职称管理办法》、《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年培训计划》及考试题库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
(八)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培训质量评价情况
培训基地建设围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加大培训投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责成人力资源部为管理责任部门;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对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改造任务进行计划,总体分改造、自查、完善三个阶段认真抓以落实,预计培训基地200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基础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标准化体系建设虽基本健立,但没有能及时发布实施。上级引用标准下发速度太慢,在大家编写企业标准时没有能及时引用,所有引用标准下发后,估计大家要对制定的企业标准要重新修订,带来很多麻烦。
2、供电所人员的思想转变问题,部分供电所职工对供电所整合有抵触情绪,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给专业化作业带来不利因素。
3、“两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线路安全通道,树障较多,已经威胁到线路安全运行,经过大力宣传,与地方政府积极协调,也很难把树障彻底清除。
4、信息系统缺乏数据总体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又不脱离总体规划。因此很容易造成子系统之间耦合不紧,各自为是,不能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
五、对2009年标准化建设工作建议
1、线路通道清障问题;建议上级领导与政府沟通协调,给县级供电企业搭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有利于基层解决问题。
2、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问题;建议上级领导积极与培训学校联系,加快对供电所人员的培训,增加培训批次。另外希望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以确保培训数量与质量,已达到提升人员业务技能与素质的目的。
3、农电培训基地问题;建议以市级供电企业为单位建立培训教学点,培训对象为全市农电系统职工与农电工。培训项目涉及广泛,使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培训,建成一个综合培训教学点。
4、建议上级能统筹考虑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帮助大家把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与发展规划做好。做好规划,分步实施,要有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五篇: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自查汇报范文
中坝镇上坝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校在区教育局、学区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认定,我校依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中坝镇上坝村七组,服务范围为上坝村、花寨村以及金羊镇杏园村等行政村。是中坝镇辖区内一所较大规模的农村小学,现有在校小学生219名,幼儿园幼儿34名。专任教师20名,幼儿教师1名,炊事员1名。学校始建于1970年,至今已有43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近期,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凉州区教育局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上坝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学校办学条件
我校2013年7-8月新建了教师办公室、教室、学生食堂等。学校有校门、围墙、旗杆、校牌、厕所等,周边环境良好,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充分利用墙壁标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版面等舆论工具,强势宣传,进行监督,坚持日检查,周汇总,月初评,期总评评价机制,从点滴做起,彻底实现“视线内无脏、乱、差”,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师敬业爱生,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1)学校占地总面积7363.72平方米、生均3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800多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学校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厕所198平方米,19个蹲位,2个小便池,学校操场1500多平方米,有约200米环形跑道和70米直跑道,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等需要,教师有固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桌椅.(2)学校设有电教室一间,学校有教学用电脑7台,但是学校没有开通“班班通”,使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3711册,生均图书16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但都没有配备电脑及专职管理员,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34英寸彩电2台,DVD1台,达到模式
一、模式二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
(4)学校操场未修建塑胶运动场,一到起风天气,沙尘大,雨天不能使用。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本科学历4名,大专学历14名,中专学历2名,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12名,小学一级教师8名。全体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全体教职工都在教学第一线,继续教育参与率100%,这是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家长赞誉。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四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出一批创新高效的优秀教学法和优秀课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教导处认真落实月检查制度,经常性地对全体教师备、教、改、辅等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写好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同时做好期中、3
期末测评工作。改进对教学秩序、坐班、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加强与学生的座谈,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扎实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4)学校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
(5)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本学期,学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必须上一节示范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方案,除此以外,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6)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本学期在校学生数224人,一年级新生全部达到规定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7)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档案。
(8)学校“普九”资料齐全。
(六)、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1)学校建立留守学生关爱制度,留守学生档案齐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爱措施并落到实处。
(2)学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四、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平安乐园。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30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2名,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读书,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我校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建立了准确完整的留守儿童信息,包括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袋。4
二是定期家访和通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三是对口帮扶。让每名教师帮扶两到三名学生,关心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心理。
2、加强教育信息化,均衡城乡教学资源。
我校一是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倾斜有限资金购买相关资料、软件、图书。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把现代教学资源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能熟悉掌握现代教学资源。三是现代教学资源进教室,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同等的教学资源。
3、加强外部联系,积极争取扶持。
我校2013年6-8月积极争取教育局资金,拆除了原D级危房两栋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新建了教师办公室、教室、学生食堂等。
五、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校园硬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属于基础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2、小学按国家标准普通教室还不够用,还有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馆)有待建设。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学校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室设备陈旧,亟待更新。
5、学校按规定的配备标准为学生配齐舒适的课桌椅还有待实现。
6、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7、操场达不到规定要求,无跑道,无排球场,体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学生课间活动、体育课受到限制,无专职体育教师。
8、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9、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其中存在D级危房1180平方米。
10、学校围墙为土夯,已严重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其中216米急需修建。
六、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后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凉州区中坝镇上坝小学 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