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的真意
幸福的真意
今天我们班老师给我们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深有感触。我看见了幸福,我也懂得了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盲童对钢琴的热爱,一位母亲对孩子的鼓励,是自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支舞蹈,是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是让爱永恒,只有将自己的快乐用行动传递给别人,才能发现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战乱时期的人渴望得到和平年代似的和睦。还是坚强,一个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放弃,不让困难击败,坚强的活下去,让自己历经的挫折变成过程,不是结果,让自己在挫折中,更加挺拔,更加坚强!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宽容,是理想,是感恩,更是团结,只有团结了,才能使结果变得更加完美!
我明白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那可能是妈妈的一声叮咛,可能是爸爸的喝斥,可能是老师的鼓励,也可能是同学见了面的问候……
总之,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也许,在一些寻常的事里,会找到不寻常的幸福。我们,就是最幸福的!
浙江省江山市城南小学六(2)班六年级:王行风
第二篇:幸福的真意(FLOW)读后感
《幸福的真意(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读后感
《幸福的真意(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是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积极心理学领军人物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作品,我所看的中文版是由台湾张定绮博士所翻译的。手头也有英文原版,抽时间在把英文原版也读一下。
手头这本中文版是在广州逛书店时买的,当时买的时候一是受书名的吸引,二是书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书的用纸、装帧都很好,书拿在手里手感很好。书是2009年3月份买的,中间断断续续地读,原来看过一遍,可是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我这人读书就是这样,书读一遍的话收获就很小,读着后面的忘着前面的,等全读完了,书本一合好像什么也没记住。
看来书最好为用而读,读着解决着问题,这样效果最明显。真是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书,也应该在读之前给自己提提醒,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书中读出些什么,得到些什么。读的时候,记一下笔记,而且读中要时时的停一停反省一下,再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得读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读完了应该就写一下读后感,把读书的感受和收获记录下来。最后就是,既然爱忘,那就把书反复地读,每次读纵然没有新收获,但也会拾起和巩固原来的收获。
没有写过读后感,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先从书的两篇序写起吧。第一篇序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余德慧写的。他介绍了这本书作者对心流主题研究的来源─他在做博士论文时,观察到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的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时发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当人们处在某种立即性反馈回路时,常有欲罢不能的趋势。”─这个好些也可以解释网络游戏,或电脑游戏的上瘾。我有时晚上在网上下象棋,常常会忘记时间,欲罢不能,一直下到半夜两点。大概就是因为处在立即性的反馈中,让自己精神投入。
余博士还比较了作者的The Optimal Experience 和马斯洛的The Peak Experience,认为前者比后者更胜一筹。两者有共同之处─就是“忘我”的境界。但The Optimal Experience理论更实际,从现象出发,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地投入到某些事情中。”
接着余博士对书名进行了解题,对“心流”概念进行了解释─心流是一种意识状态。当人心中有目标,且现实与目标的距离在主体的可见范围内,在其心中形成“挑战的力量”,个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反馈可形成“立即明晰”的互动,个人意识的注意力专注于目标和行动,而忘却其它无关之事时,“心流”就会出现。
更进一步,几乎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可以有心流的最优状态。通过各种活动中的心流,通过对总体人生目标的追求,使自我更丰富,更有价值和意义。
第二篇序是台湾打击乐团总监朱宗庆写的。他主要从自身的经验谈了对心流理论的理解。根据他的经验,音乐表演者想要表演的轻松自如投入,需要几年、几十年的磨炼。通过磨炼从内心建立起音乐的感觉。他认为在音乐的教学中也应更注重对音乐的感受和享受,而不是过分的注重技巧的学习,要让学习是快乐的自觉的,而不是压力下的痛苦折磨。这正是心流理论中目标---反馈的应用。心流也就是幸福的真意,心流的产生有其基本的元素。世界的样子取决于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解释。要追求快乐,就要掌控意识。这正如我前一段看到的一句话─“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万水千山。”意识相当有力量。
可以说两篇序的作者对书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要点从不不同方面都进行了阐述,大概读后感也应该如此来写吧。叙著作的背景、主旨、主要内容、命题的含意以及写作过程、技巧等,对作者的作品加以介绍和评价。
下面写一写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摘录和收获。
书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主旨是介绍“心流─最优经验”的概念、相关理论和应用。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是本书的主要章节。说明了本书研究的问题: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何时最幸福?”介绍了心流研究方法─访谈与问卷。介绍了人类不满的根源─客观外在不会主动为主体幸福而设定,人类的欲望又是得陇望蜀,不断扩展。主客观的矛盾注定了人类不能轻易的得到幸福。人类有求生求快乐的基因,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使人就范。社会制约借本能冲动来控制个体,要摆脱社会的制约,首要控制本能的冲动,不以社会赏罚为念,不使自己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摆脱外界的威胁利诱。“本我”是基因的奴隶,“超我”与社会沆瀣一气。“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的真正需要。要让自我控制心灵,从本能冲动和社会制约下解放意识。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提出只有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生活品质,具备该能力就相当接近幸福。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才会感到无比的欣喜。提出心流的概念─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它事务的存在的状态。当注意力专注于目标,及时的反馈更促进全心的投入,将其它一切抛于脑后。完成挑战后,使自我更加的完善和出类拔萃。
第二章主要谈意识的内涵,意识是什么,如何运作,如何控制。意识是我们大脑能控制方向的信息及其处理机制,包括情绪、感觉、思想、企图、期望、渴望等。意识是对我们人生的反和应。意识中注意力部分在应用时有其有限性─“一心不能二用”。也就是说大脑处理资讯的速度是有限制的。注意力就是对资讯的挑选、评估和处理、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它是“精力”。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根据目标集中注意力,不因其它而分心。不把注意力浪费在不具建设性的思想或活动上。自我引导注意力,注意力决定自我。
心流的反面就是精神趋疲─资讯与目标冲突,注意力分散无法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用到了错误的方向,“精力”误用、滥用和浪费,产生心神不宁、纠结、烦恼、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嫉妒、忧虑、抑郁等情绪。
精神趋疲消弱和摧毁自我,而心流则使自我更加充实、丰富和完善,使我们更愉快、更自信、有更高的技巧和价值。而这都是自我对意识的控制,对个人所拥有的有限的注意力的正确运用的回报。
第三章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章。它首先指出了改善生活品质的两种策略:一是改善外在客观条件;二是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更与目标契合。重要的是:这两种策略不能单独采用。接着提出了乐趣出现的八个元素,其中主要的有六个:①任务可完成②能人全神贯注③有明确目标④有及时反馈(正是有了③④才有了②)⑤全神贯注后所以忘记其它烦恼和不快⑥有控制感,使人觉得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一件对我们有乐趣的事是挑战和行动能力平衡的事,有清晰的目标和及时的回馈(各种各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感受而异),同时我们对其有控制感,所以才投入其中,而将其它无关的事忘在脑后。
第四章主要探讨心流体验从何而来。谈到心流体验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进一步说明了技巧和挑战的平衡及其与心流的关系。挑战相对于技巧太大,让人焦虑,技巧太高,应对较低挑战时则会厌烦,技巧和挑战平衡才会体验心流,正是在动态的平衡中,个人技巧提升,自我更具完善而成长。
这一章提到一个有趣的“生命力在于折腾”的例子。日本伊势神宫约于1500年前建于毗邻的两块地上的一块,每隔20年,僧侣就将神宫全部拆除,改建到另一块地上。这有点向鸟类的迁徙。通过迁徙给种族以挑战。不断的折腾是一种自我的挑战,没有了挑战,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
文化制定规范,推动目标,建立信念,帮助我们树立和克服生存的挑战。文化与游戏颇为相似。一种文化如果能建立一套目标与规则,不但能吸引其成员,又能配合其技巧层次,使他们能感受强烈的忘我投入感,那它就更接近游戏了。它让人乐此不疲。
有趣的一点,我们在追寻自身的幸福时反倒应该把兴趣多放在在自身之外,多关注外界,忘我之后反倒更易得到自身的幸福。越是对成功和幸福过分在意,念念不忘,反倒越容易错过它们。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别谈了如何从感官肉体、心灵头脑、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去体验心流。
对于体能活动要产生心流基本步骤是:①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分解成多个可行的子目标;②找出评估进度的方法③保持精力集中于所做事情上,并对活动所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④培养随机应变的技巧⑤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人几乎可以从各种各样活动中按上述步骤来体验心流。从心灵头脑方面也一样,训练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的各种智力活动都可以体验心流,提升个人成就感和自我评价。作者首先提到了白日梦的作用─白日梦不但可以借助想象弥补现实中的不快,创造情绪秩序,同时也能帮助个体预先熟悉想象中的情景,在情况真出现时,用最好的方式来对应。在从心灵和头脑运动的获得心流方面,首先是记忆力的作用,然后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其次是历史、科学、哲学等方面学习的作用。在希腊神话中,记忆女神是缪斯女神的母亲,所有艺术和科学都由她孕育。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记忆的人不能进行知识的积累,无法建立意识的模式,也无从整顿心灵的秩序。而且通过选择自己记忆的对象可以给自己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在反复的记咏中,即时的反馈很明确,而且记忆活动要求注意力集中,全心投入,这些都非常符合心流的要素要求,所以记忆活动是很好的体验心流的方式。这也许正是寺院中僧侣选择念经作为修炼方式的原因吧。记忆对缺乏书面记忆工具的先民们更是重要,所以很多重要的资讯都是容易记诵的俗语或韵文。在记忆中对头脑进行锻炼。现在的白话文无形中少了这方面的便利,但正是这样,头脑更需要补充此方面的锻炼。和记忆活动一样,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对历史的探究,对科学和哲学的探索都是体验心流的方式。如果这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那他就会不计业余和专业的限制,全心的投入学习,到某个阶段后,就会从学习转向创造。
除了从体能和智能活动中体验心流,在工作中也可以体验心流。经管在所谓的“文明”社会,大多数的放弃了享受生活乐趣的希望,结果却只是实现了少数剥削者的梦想,工作依然是很重要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使人从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转变为有意识、有目标、有技巧的人。书中提到了一个很经典的从工作中寻找心流的例子─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庖丁所以有高深的技巧,在与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能止而神欲行”。我认为这是庖丁在工作中充分运用体能与智能的能力,目标宏远,不止具体工作,而是其后的规律和精神实质。这样工作变的更加有挑战性,更需要投注精神能量,也更有乐趣。工作模式更符合心流要素,工作才更有乐趣。这是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的策略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培养庖丁那样的追求“道”和对工作自得其乐的精神。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同时又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但要面对我们的自身,更免不了和他人的互动。要知道我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最详细的资讯来自与我们交往的人以及我们完成工作的方式。一个人的自我就由这两方面界定,正如弗罗依德为幸福开的处方:“爱与工作。”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要想提高生活的品质,要学会把人际关系塑造的更贴近心流。人际关系对我们是极为重要,常常人生最大的快乐和痛苦都由我们身边的人引起。一个饱受忽视的人会变得沮丧,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活着,而支持性的社会人脉则能减轻压力,不易被疾病或其它不幸事件击倒。共同的分享与合作对所有合作者都有利,而彼此的攻击和伤害常常是让双方都两败俱伤。不论是独处、还是与夫妻、子女、朋友、同事在一起,我们要注重目标,注重个体和整体的利益平衡,注重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时时把改善生活品质化为更具体的目标,把调试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作为挑战,及时反馈,投入注意力,也必将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找到乐趣。
要谈论幸福,避免不了要应对压力,第九章的主题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幸。这章首先谈到了在寻求幸福的过程中,到底是实际的物质条件更重要一些,还是个人控制精神能量的能力更重要一些。作者指出,很多人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不被打倒,说明精神力量相对于外在物质条件更重要。有时,人生的悲惨事件反倒成了个人成长的契机。要应对压力和不幸需要:①不自觉的自我肯定②注意力集中于外在挑战,消除阻止目标实现的障碍③找出路,不强调问题,而强调解决方法。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第十章提出要化生命为统一的心流经验,要树立人生的大目标,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投入所有精神能量。目标与方向明确,行动规则和反馈清楚,注意力集中,人生就后充满意义。人生的意义正在于这个富有挑战,能凝聚全部精力的大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时刻朝这个方向努力,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为远大目标奉献全部精神力量,这样才是人生的幸福。
目标要坚定,一遇到阻力就改变目标,这样暂时可能得到了舒适,但到头来,人生可能会变得空洞而没有意义。克服了向目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能让自己更有成就感,才更幸福。同时,要在前进中剔除旁枝目标,旁枝目标是注意力分散、难以分配,内心冲突的表现。只有专心于大目标,才会使所有杂念无机会趁虚而入。
“心中有目标而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在毒害自己。”有了目标,必须要行动。行动与反省要相辅相成。行动中不断的反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件事?做了会不会真的有收获,有乐趣?将来会不会后悔?选定目标,积极行动,坚持到底,人生才有秩序感,才和谐幸福。
作者也知道,任何书都难于传授幸福的秘方。追求幸福只能靠个人的努力和创意。追求幸福和减肥有点像: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也都想减肥,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本书所能做的也只是呈现幸福人生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构架,供读者反思和自我领悟。
第三篇:表达爱之真意祝福语
新的1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9霄云外,请接受我10心10意的祝福。
天气变得好快,寒流悄悄袭来。因为对您的敬爱,所以给您关怀,晚上被子要盖,别把手脚冻坏,没事啃啃骨头,那样可以补钙,每天自由自在,祝您天天愉快!
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只南飞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心静时总会默默地祝福你,愿幸福与平安永远伴随你。
光阴似箭,一年又一年;回顾再现,茫然一大片;逝去的历历在眼前。放弃昨天,伤痛已走远;前程灿烂,须努力大干;打起精神共奔美好的明天。
亲情、爱情、友情,情深似海;孝心、爱心、诚心,心心相印。私事、公事、大小事,事事如意;福到、寿到、财神到,道道畅通。
明媚的阳光永远照耀你快乐的白天,轻柔的月光永远洒向你安宁的夜晚,明亮的星光永远是指引你人生的路标,温暖的眼光始终关注你微笑的脸庞。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做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祝心想事成!
元旦到了,我托空气为邮差,把热腾腾的问候装订成包裹,印上真心为邮戳,37度恒温快递,收件人是你,真心祝你:新年好!
朋友不是鲍参鱼翅,但在你最饿的时候,朋友是最香的白米饭;朋友不是茅台五粮液,但在你最渴的时候,朋友是最甜的白开水!
我不知道流星能飞多久,值不值得追求!我不知道樱花能开多久,值不值得等候!但我知道我们的友谊像烟花般美丽像流星般永恒,值得我用一生去守候!
感悟六十年:忙忙碌碌又一年。壮年已去不回还。再回首。忆往事!受穷受难。缺吃少穿。苦干实干。改造河山。改革开放。普写新篇。国泰民安。享受清闲。弹指岁月。苦乐酸甜。喜迎新春。光明灿烂。
第四篇:此中有真意20140212
“此中有真意”
――由“大家”风范看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
摘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有些正在“失去常态,失去真实,失去可学性”,“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大家”们“平淡之中见真功”的课堂教学引人深思。我们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应是“质朴、真实、自然和有效”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大家风范;好课标准
多年来一直从事与教育培训有关的工作,特别是在2006-2009年期间,因工作内容是要针对全国不同地区教师教育教学需求策划个性化的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方案,同时组织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施,所以也就有了多次与全国语文教学专家探讨及聆听他们真知灼见的机会。我们的培训方式中有专家视频课程、专家带教、专家示范和教学观摩等,因此也得以聆听了不少国内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公开课。虽说当时自己只是设计和组织者,并未亲身进行教学实践,但一堂好的课总能“不受控制”的引人深思。
这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全国著名教育教学专家、上海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和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两位老师的示范课。我称之为最不像“公开课”的公开课。他们的课很朴实、自然,他们的教学推进总是不慌不忙,启发学生的思维颇有方法,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有理有序,并不“热闹喧哗”,甚至感觉“平淡”,但最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的教学设计和目标总能最大程度 的实现,真正可谓“平谈之中见真功”。听完他们的课你一定毫无疑问的相信他们平时的课就是这样上的,而其他的一些“公开课”或多或少都有些为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的痕迹,让人怀疑他们平时的课是否会这样上?这可能就是“大家”与“小家”的区别,能成为“大家”就在于他们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成熟的教学理论思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当然驾轻就熟。我相信他们的公开课是不需要经过很多遍的平行班“磨课”的过程的。
虽然我们还难以企及他们的高度,但他们的修为和课堂设计及实施给我们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深思。
当时我就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呢?现在我重新回到了教学第一线,又站上了三尺讲台,每天备课上课,与学生交流,更深的体会到设计并上好一堂好课实在不易。算起来重新回到课堂已有两年多了,面对特殊的体校学生,他们活泼有余、耐力不足,他们好奇心有余、思想深度不足,他们以体育见长,而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够(评价体系等的影响)。对于教惯、见惯了普通学校学生的我来说,真是好好的适应了一段时间。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研活动中提到最多的一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觉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能讲会说”,且说的人多了就算是成功了。特别是在开“公开课”时,往往认为能让学生“叽叽喳喳”地说了,就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却让人感觉“热闹”有余,对文本的把握“深度”不足。
于是我也曾想,是不是给这些学生上的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与给 其他普通学校学生上课的标准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诚然,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能让他们比较流畅且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最基本的,是第一步。但是对于承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承载中国优美语言魅力的语文学科来说,这应该还是不够的。那么,如何针对这些“个性”十足“特殊”的学生,设计一堂“适宜”的好课,就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
我们一直在讲,备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备学生”,专家们也经常借班上课,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他们一样能从容应对,看来学生的程度和特点不是能否上一堂好课的决定因素。关键还在于执教者对教材的分析与把握、对学情的了解、课堂设计的适宜度,以及对课堂节奏的控制力等。
有人说过: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革,应该都有个本真的问题存在,也即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其实无外乎三点:一是情感,教学生热爱母语,理解、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能力,运用母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是习惯,学习语文的习惯、良好学习的习惯、语言文明的习惯。我深以为然。我们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耐品味”的课。评价标准我们以为应该有这样几点:
一、教态亲切自然,营造愉悦氛围。
回忆听程红兵和余映潮等“大家”们的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面对学生时的教态,总是亲切自然,让学生“如沐春风”,既使是“借班上课”,也能很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我想关键就在于他们平易近人,并“用心”去感受到了学生的需求和层次。程红兵老师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评价一堂好课标准都是:“三有”,即有掌声、笑声与辩论声。记得在听余映潮老师教授《丰碑》一课时,课堂上,余老师娓娓道来,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并一直微笑着启发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每当学生答完问题,他都要说一声“谢谢你”,感谢学生的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表现,课堂上充满了愉悦感。
二、教“前”有备,教“程”有序、有探究,经得起推敲。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丘壑”,对整堂课的进程的把握要条理清晰,在学生偏离主题时,才能进行很好的引导,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而不至于最后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程红兵老师曾指出老师的备课应该“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教师的备课永无止境。一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的每一节课都是准备了一辈子。”余映潮老师也曾说过:“语文老师不能急功近利,要静下心来研究整个小学或中学教学阶段的课文,能适时把相关内容串起来讲授或者补充不足,突出学生的知识积累。”
专家们的真知灼见都告诉我们:教师课下要花大力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在课堂四十分钟之内有效引导学生作深入地探究。余映潮老师在教授《故乡》这篇课文时,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特意设计实行了探究式阅读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了一 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三、课堂教学常态化,有个性,杜绝表演。
课堂教学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本于学生的基础,本于教学本身自然的进度,而不能为了一堂“完善”的公开课而“人为”地让学生提前做一些“不合时间”的“预备动作”,也不可为了迎合目前“流行的”“审美倾向”而改变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他们所处的环境文化、所面对的学生实际等等因素也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教师的课堂应该都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个性”再加上“质朴、真实、自然”,这样的课才能走得长远。曾影响我们几代教师的教育专家――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哪一个不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他们所上的课也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正是由于有了个性,他们便成了公认的语文教育改革家。
程红兵老师曾和李镇西老师通过信件专门探讨过对公开课、观摩课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他们对于公开课、观摩课乃至平时课堂的一致的看法。其中的教学观点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程红兵老师指出:观摩课虽不拒绝漂亮,但绝对应该拒绝为表演而表演,拒绝为刻意追求漂亮完善而失去常态;失去常态,就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可学性。程老师认为:在目前观摩课更多追求表演性的时候,现在有必要提倡否定表演,杜绝表演。因为这种观摩课甚至连执教者本人平常教学也不这么上。可见其假到什么程度,虚到什么程 度,脱离实际到什么程度。
李镇西老师则认为,导致这种客观效果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中对教学个性的排斥。
四、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决不上“假课”。听“大家”的课,你会发现他们看似“不慌不忙”,却总能很快抓住学生的疑问的症结所在,并很好的指引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合作学习等手段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水到渠成”的功底是我们要好好学习和修炼的。余映潮老师曾说过:“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课堂活动,老师要通过一些精粹实在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余老师认为:“现在部分老师让学生在课外预习很多内容,语文课上得热热闹闹,音乐、影视都用到了,课堂给人的感觉是在展示,如此没有利用课文本身鼓励学生研读、没有思考的课堂是‘假课’。”
五、教学有“实质”内容,保证学有所获。
一堂好课,应该是能让大多数学生理解,且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有些课听起来很热闹,学生仿佛都被调动起了积极性,但细品发现学生并未学到什么实质的东西,形式大于内容。2012年2月,余映潮老师在参加武汉市洪山区教研北片高效课堂活动时在青锋小学给五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课。余老师坦陈,现在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园充斥着“假课”,“这样的假课看着热闹,学生学不到新知识,别让它坑了孩子!”余映潮老师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有知识、有训练、让学生有收获的课,课上活动要充分、积累要丰富。叶澜老师关于好课,曾提出“五个实”的标准: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程红兵老师认为,评价课堂看两方面:一方面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学生幸福度,另一方面要看实现知识与技能结构化、过程与方法的体系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化。
同“大家”们相比,我们差得何其远!但好在我们还年轻,而且我们又有了前行的“榜样”,我想只要我们坚持“质朴、真实、自然且有效”的原则,学习专家们的“积累”、“苦做”、“巧做”法,不断补充丰富的“养料”,终有一日,我们也能接近“此中有真意”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0.[2]程红兵.教师教学执行力.2011.[3]程红兵.名师博客.中华语文网.[4]余映潮博客.语文潮.[5]张治平.谈一堂好语文课认定的标准[J].教师通讯.2011(2).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 牛珺莉
2014年2月
第五篇:素淡自然__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 情真意远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和平县阳明中学 赖伟煌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出身官僚家庭,只是至陶渊明时,家道中落,少年时代便是生活在贫困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后来任镇军参军,在任时间也很短。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已入不惑之年,时值41岁。不过为官仅81天即辞官归田。从此隐居躬耕,过着“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田园生活。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由,赞美纯朴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朴实率真,洗净铝华,形成了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古代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此,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作一浅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表现
陶渊明田园诗“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可用“淡”与“真”二字概括。清淡的诗句,自然融入真率的情感,不经意创造出淡远的意境。可谓其诗虽淡,却淡中有味。正如苏轼所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其风格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
读陶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亲切。这与陶渊明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大有联系。
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在纯朴的田园生活中,忘却官场与尘世的烦恼,领略乡村美景,感受田园风光。春秋四季、日月雨露风霜、田园川泽村落、山郭柴门荆扉、桃李杂草桑竹、鸡犬桑蚕飞鸟……此等平常景物,陶渊明信手拈来,自然入诗,却意趣横生。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更显清淡自然。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的“丘山”、“旧林”、“故渊”、“田园”、“榆柳”、“桃李”乃自然之景;“羁鸟”、“池鱼”、“方宅”、“草屋”、“堂前”、“户庭”、“虚室”则是平常之物;至于“鸡鸣”、“狗吠”更是寻常所闻。正因为如此,被一般人所熟视无睹的农村自然景物,在陶渊明的眼中却格外动人,入诗则诗意盎然。
陶诗写的是平常景物,所反映的同样不外乎农事、闲居和饮酒之类平常事。“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 居》其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为农事。描绘闲居的诗,如“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其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饮酒诗更多,《饮酒二十首》便是酒后的题咏之作。其他诗亦多与酒有联系,如“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乞食》);“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其二)
唐代孟浩然,其风格近于陶渊明,描写的大抵也是平常景物,如《过故人庄》,但陶渊明诗歌的景物描写,有着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有着更丰富的生活内容。景物虽平常,但反映出的思想内容却不寻常。
<二>白描的手法
陶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则以白描为主,抓住景物主要特征,不加渲染和烘托,用简练的笔墨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上述《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犹如一幅水墨山水,勾勒出八九间草屋,周围是十余亩田园。榆柳的浓荫遮盖住屋檐,房前屋后桃李成行罗列。望远处,依稀可见的村落正升起袅袅炊烟。侧耳听,深巷传来鸡鸣狗吠声……诗人并没有什么形容词,也没有刻意烘托或加以点染,然而却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诗意。这正是陶诗 “不求华丽,不事雕琢”的白描手法所使然。正如李渡在《学诗浅说》中所言:“陶诗的妙处完全在于真实朴素,不假雕饰。以画来比,汉魏诗象线条粗重设色板滞的古画,陶诗象纯用墨笔的白描,几乎看不出笔墨痕迹”。
再看《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诗人以即事即景的简单叙写,淡妆涂抹,没有刻意的工笔描绘,却将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没有刻意锤炼,无须斟字酌句,却妙趣天成,成为陶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陶渊明与刘宋时代的谢灵运都长于描写自然景物而并称“陶谢”,但谢诗观察细致,刻划入微,擅于工笔描绘,并有着意雕琢之处,有损自然之趣。而陶诗喜白描。可见二者表现手法迥异。
<三>朴素的语言
陶渊明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浅近,有一种朴素之美。请看《归园田居》原列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诗语言朴素、简洁、明快、协调一致。他不以辞彩华丽取胜,而以明确洁净见长。读来朗朗上口,其意则明白晓 畅,写出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归隐躬耕的决心。
事实上,在陶渊明的诸多田园诗中,不乏朴素自然的诗句。譬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二);“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桃花源诗》)。
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云:“焉得思如陶谢乎,令渠述作与同游”。其实,陶渊明与谢灵运在艺术风格上相差甚远。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语言绮丽幽艳。
<四>淡远的意境
陶渊明躬耕田园,沐浴着纯朴的民风。他通过平常景物入诗,并借助白描表现手法和朴素的语言,从而创造出闲适悠远、淡薄明净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美的享受。还是以《饮酒〃结庐在人境》一诗为例加以说明。诗中写到,诗人筑室造宅于人群聚居的尘世,却能避开车马的喧嚣之声,远离庸俗鄙俚的人们,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心远地自偏”,这似乎自相矛盾,其实,只要心怀淡泊,不屑于世俗,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也能如同居于僻远之地了。可见,这并不矛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将意境全然托出。诗人本意采菊而无意望山,不经意却举首见山。恬淡自然,实是悠然忘情之境。故王国维称此二句为“无我之境”,的确很有见地。整首诗一气直下,清空如话,似行云流水,舒展自如。细品诗句,恍若臵身其景:夕阳余晖,青山如黛,飞鸟投林,一位采菊诗人悠然步行……营造出萧然淡定,悠悠不尽的意境来。
不妨再看看《和郭主簿》第一首: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诗写屋前林木茂盛,虽值仲夏,但绿荫满林。只觉清风徐来,轻掠衣襟,委实惬意至极。诗中还写到,归隐躬耕后,已罢去尘世繁杂的交游,琴书时弄,小儿绕漆,乐享天伦,在这过着蔬谷自给,美酒独斟,恬淡自然的隐居生活。“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诗人悠然望云怀古,有超脱之感,更觉意境清幽闲远,细味之则意愈深。
(五)率真隽永的感情
陶诗的真正魅力和感人之处,在于它所表达出来的率真隽永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的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乃主要以情取胜。清淡自然的诗句中,洋溢着直率真切的思想感情,这才是陶诗的真正精髓”(中山大学古代文学教研 室编《简明中国文学史》)。
陶诗景物寻常,语言浅近朴素,表现手法以白描勾勒,其意境平淡如水,看似容易而实则极不容易。细细品味,其诗字里行间,无不饱含浓如烈酒的率真感情。
首先,表面上看,陶诗似乎首首都是空的,内容上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选材上,没有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表现手法上更是缺少精工的描绘。诚然,可归之于一个“淡”字了得。然而,若能联系他的身世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完全可推测他的隐衷;就能品出“淡”中之味;也就不难理解诗句的真正内涵——隐晦地表达诗人厌恶官场,批判喧嚣尘世,追求光明的率真感情。试看《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作者于乙巳岁(405年11月)辞彭泽令归田,此诗可能作于次年。诗人自述离开仕途,归居田园,是适合自己本性的。并且,将归隐躬耕与官场对立起来:把仕途比作“尘网”、“樊笼”;把仕宦生活比作“羁鸟”、“池鱼”的生活。感情率真隽永,爱憎异样分明。“这正体现了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在污秽的官场中同流合污的清风亮节。因而,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一种失意之人,无可奈何的自我消沉,而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蔑视和反叛”(钱伯城《两晋南北朝诗选》)。
其次,陶诗多描写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似乎陶渊明真的逍遥自在,安贫乐道。其实他的内心深处,无时不在憎恨官场的黑暗和尘世的污秽。譬如《桃花源诗》并记,“桃花 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在这里人们耕桑自给,与世隔绝。没有君王统治,没有剥削压迫,且“秋熟靡王税”。人们过着“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的田园生活。在当时极度黑暗的现实条件下,这种理想生活的描写,正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否定。因而田园风光越美,就越显得现实社会的黑暗,也就愈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此外,陶渊明多以“酒”入诗,似乎除此则无物可写。追溯中国的酒文化,有几千年历史。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陶渊明虽隐居避世,但他同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之态,如同常人。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并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罪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另有所寄。这正如萧统在《陶渊明集序》所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可见,陶渊明作诗能寓意其中,情与景融为一体,情真而意远。
二、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成因
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其客观和主观上的双重原因。
客观上,从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荡多变的历史时期。而陶渊明正生活在黑暗的晋 宋时代。值此之际,腐败的政治统治下,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者内部的倾轧斗争都十分尖锐。一些士人、官僚在斗争中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有甚者,觉得生死、得失无常。对时政的激烈抨击和慷慨陈词,略有不慎,便会遭来杀身之祸。于是乎,玄风骤起,隐逸之风盛行。时人以终日清谈玄理,或隐逸不仕,寄情山水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青年时代,深受儒家用世致仕思想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第五首)。他数度出仕便是明证。但是政治黑暗,官场污浊,由此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之感。陶渊明的归隐躬耕同此不无联系。在隐居躬耕中,陶渊明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劳动,领略田园风光,感悟自然“真意”。于是,便有了《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和《桃花源诗》等一系列田园诗。从而,用诗的语言去表现自然,抒写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主观上讲,陶渊明天性淡泊,秉性耿直,不受羁束,不愿同流合污。他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注入平淡的诗句中。诗人笔下的白云飞鸟、秋菊青松,正是其高洁的人格寓于其中,使其诗达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上境界。
从思想根源上看,如果说陶渊明的出仕、追求仕途因由儒家思想的话,那么,他作品中那种超然现实的超脱之感,当源于好尚自然的老庄思想。
三、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影响
陶渊明作为我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一代田园诗风。他所创作的大量田园诗,以其素淡自然而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以及同此紧密相连的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李度在《学诗浅说》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陶潜以超卓不凡的胸襟,扫除俗套,自成一格,情真语淡……后世诗家得到的一点馀味已经卓然可传。”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盛行浮艳、绮丽之风。如曹丕“诗赋欲丽”,陆机则主张“会意尚巧”、“遣言贵研”。因而,陶渊明在当时并不被重视。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论晋宋诗家时,对陶渊明及其诗作只字未提;钟嵘在《诗品》中,仅推崇陶渊明《咏贫士诗》为五言诗中最精革的作品,并且,竟将陶诗列为“中品”;就是萧统的《文选》选录陶渊明的作品也不过缪缪数篇而已。究其原因,陶渊明虽然也是出身官僚之家,可到他时家世已经衰落,同当时显赫的世家大族相比,家世已相当低微。加之陶渊明“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过着躬耕田园的隐逸避世生活。再则,陶渊明清淡的艺术风格未能迎合时尚,其人其文不受推崇,甚至遭到冷落。就当时实际情形而言,也全然在理了。
直至唐、宋,陶渊明才愈来愈受到重视,其影响也日渐明显。“陶诗一面结束了汉魏诗的局面而开辟了广阔新颖的 法门,同时也暗中为后起的宋、齐以至唐、的诗派作过渡的勾联”(李度《学诗浅说》)。从风格上讲,唐代孟浩然的“闲静淡远”、王维的“幽静谐和”、宋代梅尧臣的“朴实平淡”,以及清代朱彝尊的“清新素淡”,探其渊源,显然可以追溯到陶渊明的艺术风格,真可谓一脉相承。
文如其人,陶渊明以“淡泊”而著称,谈及陶诗艺术风格,必定同其人并论。陶渊明生活于黑暗的晋宋时代,却不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视官职如草芥。生乎乱世而能沉静自若,出污泥而不染,实为“高洁”也。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引起后世诸多深有同感的文人墨客的共鸣。他高风亮节的人格美,为历代人仰慕击节咏叹。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高适“转忆陶潜归去来”。事实上,陶渊明其人其诗文,已成了后人不满现实、超脱现实的精神慰藉,更觉是后代垂范、学习的榜样。由此可见陶渊明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