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5平凉市情概况
平凉市情概况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
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闻名于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人文
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修身治国之道;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秦王李世民泾州大捷,展雄才而凯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传世;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寝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传十一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杰出人物。经过多年的挖掘开发,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等有较强吸引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自然生态良好。平凉地处东经105°20′——107°51′,北纬34°54′——35°46′之间,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7.4——10.1℃,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144——2380小时,无霜期156——188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物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5处,森林覆盖率达到22.3%。平凉是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盛产小麦、玉米、洋芋、谷类,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党参、黄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种中药材和山药、百合、蕨菜、甲鱼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
资源相对富集。平凉土地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101万公顷,其中耕地38万公顷、林地32万公顷、牧草地14.7万公顷。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煤炭、石灰岩储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煤炭探明总储量35.75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41%,不仅是优质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市内的华亭煤田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岩探明总储量2.4亿吨,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多万吨,成为陇东最大的建材基地。油页岩、铅锌矿、硫铁矿、陶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水资源总量16.7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13.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9亿立方米,全市理论水能蕴藏量为11.2万千瓦,能够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力资源丰富,共有劳动力135.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3.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9万人,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务经济的明显优势。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境内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特别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名山崆峒山,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区”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崆峒道源胜地旅游区、泾川西王母朝觐旅游区、古灵台商周文化和皇甫谧针灸文化旅游区、静宁成纪文化及农业观光旅游区、庄浪云崖寺人文自然及梯田建设生态旅游区、华亭莲花台人文自然及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崇信五龙山人文自然民俗旅游区风景绮丽、独具特色。
投资环境优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平凉投资发展的硬件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以优化环境、集聚人气、提升形象、实现双赢为目标,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入手,着力创建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本,狠抓环境优化,坚持以诚信招商、以环境留商、以感情融商,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2005年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平凉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建成了崆峒区二十里铺、华亭县石堡子、静宁县八里等一批具有较强聚集力、辐射力的工业集中区,促进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流动,民营
经济已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8%。大力发展节会经济,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和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等全国知名节会和国家级赛事,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平凉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初见端倪,“十五”期间全市出口总额达到1438万美元。目前,平凉人气聚集、商贸发达,开放、合作、共赢、和谐的投资发展环境已经形成,成为投资兴业和创造财富的热土。
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平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发展第一要务,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市经济步入了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05年达到1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15元;大口径财政收入五年增长1.8倍,达到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达到18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7134元。特别是围绕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开发,做大做强了能源煤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四大特色品牌。2005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700万吨,占全省产量的近50%,发电量84亿千瓦时,占全省的近20%,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平凉金果”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并成为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全国市级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实现了直接出口。静宁、泾川两县分别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称号,全市果树经济林151万亩。平凉红牛品种优良,年饲养量83万头,其证明商标注册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牛肉制品、皮革等产品畅销国内外。依
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平凉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黄金线路和辐射周边3省区14个市的旅游经济圈,道源寻根之旅、丝路遗珍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旅游者,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平凉以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的鲜明特色和崭新形象,成为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城市,并正在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步迈进。
开发前景广阔。“十一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平凉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全市将以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为目标,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和甘肃东部交通枢纽三大机遇,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三大任务,在项目建设、推进改革、民营经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五个方面实施攻坚,在能源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发展、人文生态旅游、交通建设、社会事业六个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实施平定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华亭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煤田开发、煤制甲醇、醋酸生产十大过10亿元工程,全力建设能源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和谐、魅力独具的新平凉,正在陇原大地迅速崛起。平凉,这颗美丽的陇东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第二篇:河源市市情概况
市情概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辖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等1区5县,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66万。概括起来,河源主要有四大特点:
第一,河源是历史悠久的客家古邑。河源是客家先民南下开基之地,是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最早交融的地区,是客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河源的龙川设县而治,至今已有2220多年历史。
第二,河源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河源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是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是沟通“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陆桥”。境内有京
九、广梅汕两条铁路,105、205两条国道,惠河、粤赣、河梅三条高速公路,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特别是去年底广河高速全线通车,广州至河源仅需一个半小时。此外,今年河紫、东环、大广3条高速公路正式动工建设;粤湘、汕昆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河源是资源丰富的粤东宝库。全市已探明矿藏46种,其中石英石、稀土、铁矿、钨矿等储量居广东省第一。超白石英砂河源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全球的25%;稀土占我国南方地区总量的21%。境内的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还有集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和恐龙骨骼化石“三位一体”的恐龙遗迹,馆藏恐龙蛋化石1.5万多枚,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恐龙之乡”。
第四,河源是风景秀丽的绿色之都。河源是全省绿色生态屏障和重要饮用水源地,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市江河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全市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水平,森林覆盖率达71.7%。
河源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河源GDP增长1.3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12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95倍。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
今年前三季度,河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2.1%,增速均排名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增速均排名全省第2。
目前,河源已基本实现了由闭塞山区向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的转变,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由贫困落后向总体小康的转变,由后进地区向后发地区的转变;已建设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等。
第三篇:赣州市情概况
赣州市情况简介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
区)40.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9万公顷,有林面积27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2%。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非农业人口36.1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1‰,下降0.06个千分点。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本市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
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
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第四篇:临汾市情概况
临汾市情概况
临汾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部,因地处汾河之滨而得名。上古五帝之一的尧曾建都于此,故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全市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约为432万。现辖1区2市14县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1个乡镇、20个街道办、157个社区,2968个行政村。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92亿元,财政总收入1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亿元,海关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是山西省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530亿元,同比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2亿元,同比增长23%;会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同比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区)920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82元,同比增长23%。历史文化悠久。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明的摇篮。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91处,文物藏品14万件,博物馆15个。境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54项,市级72项,被誉为“剪纸之乡”、“梅花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锣鼓之乡”。旅游资源丰富,黄河壶口瀑布、洪洞广胜寺、大槐树祭祖园、尧庙、霍州七里峪、陶唐峪,襄汾丁村文化遗址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国内外闻名。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18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96.02亿元人民币。
区位条件优越。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同蒲铁路贯穿南北,侯西、侯月铁路横穿东西,是我国东西方向的第二条大动脉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区间;大运高速、晋韩高速、国道209线、309线纵横全境;长临高速、霍永高速、临吉高速、大西高速客运专线、张台铁路、中南部出海通道和南同蒲电气化、侯西复线改造等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临汾市区乔李民航机场2011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所辖侯马市是华北铁路交通大枢纽、中国四大货运中心之一,货物从这里可直通天津、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港口。侯马开发区的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是国家目前批准的26个保税物流中心之一,能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众多商品的集散地和“旱码头”。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的美誉。全市耕地总面积687万亩,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谷子、苹果、核桃、红枣、豆类、西瓜、烟叶等。2010年全市小麦产量867362吨(17.35亿斤)、占全省37.4%,玉米867362吨(21.57亿斤)、占14.1%、油料21476吨(0.43亿斤)、占12.2%,水果379563吨(7.6亿斤)占9.3%,棉花4576吨(915万斤)、占6.7%。吉县、隰
县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金梨之乡”。全市有1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种38种,其中煤、铁、石膏,石灰岩、白云岩、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油页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内及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为0.73,位居全省第二。煤炭是第一大资源,总储量960亿吨、探明储量为398亿吨,占全省的14%,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等,其中乡宁为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且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铁矿是第二大矿产资源,总储量4.2亿吨,其中磁铁矿储量为1.8亿吨,占全省富矿的70%以上。大理石储量1.5亿立方米,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石膏远景储量234亿吨。依托资源优势,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焦化、冶金、电力为主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临汾将不断加快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步伐,着力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纵贯临汾腹地,北起霍州,南至侯马,以汾河为中轴,以大运高速和霍侯一级公路中间地带为区间的“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带动东西两山全面振兴,形成“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
第五篇:定西市市情概况
定西市市情概况
(2013年4月)
定西古称“陇中”,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灿烂的史前文化,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西起定西市临洮县。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北与兰州、白银相连,东与平凉、天水毗邻,南与陇南接壤,西与甘南、临夏交界,座中四联,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距兰州98公里。陇海铁路和兰定、兰临、平定、天定高速公路及312、310、316、212国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和宝兰客运专线也途经定西。2003年定西撤地设市。
全市总面积2.033万平方公里,辖安定区及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296万。总耕地770万亩,农民人均3.83亩。海拔1420—3941米,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均气温7℃,无霜期140天。按2011年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市贫困人口115.83万,贫困面43.39%。全市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区。境内山大沟深、生态脆弱、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北四县(区)“十年九旱”。全市水资源总量62.9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量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自产水资源量不足540立方米,仅为全国、全省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全省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且有限的水资源相当一部分水质超标、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瓶颈,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定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和100万亩以上,分别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
一、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和第一。有天然草场900多万亩,多年生人工牧草留床面积200多万亩,发展畜草产业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全市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36种,其中黄金、地热水、红柱石、大理石、岩盐、花岗岩、石灰岩等储量相对较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洮河流经岷县、渭源、临洮三县,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7万千瓦,可开发
利用45万千瓦,已装机30万千瓦。同时,境内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有以漳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清山、遮阳山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以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红军长征通渭“榜罗会议”、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祭祖的“陇西堂”和被誉为“海内之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元墓群等历史文化遗址。
历史上的定西曾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半农牧区,《资治通鉴》 中就有“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的记载,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使定西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从1983年开始,国家将定西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借助国家扶持,定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走好“三条路子”,即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因地制宜地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梯田+水窖+地膜+种植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增产增收,全市于1999年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2000年以来,抢抓国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在改善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扶贫开发向纵深迈进,逐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成功路子。2008年定西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近年来,我市紧盯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四个发展”、“五个更加注重”等一系列部署,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精心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加快建设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有色冶金、矿产建材、现代物流“四大基地”,实施民生、生态、科技、人才、党建“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特色、文化、活力、和谐新定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市场化进程,经济社会呈现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24亿元、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增长4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2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亿元、增长17.3%,大口径财政收入23.2亿元、增长3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31.1%,公
共财政预算支出148.7亿元、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1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3612元、增长17.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30:27:43。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3.39亿元、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35.04亿元、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7.46亿元、增长31.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亿元、增长32.4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43亿元、增长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