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人民法官扬司法公正
做人民法官扬司法公正
“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重大命题,深刻揭示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性质和宗旨,回答了“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自开展主题活动以来,我院在地方党委和上级法院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围绕建设“平安阜宁”主线,突出“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司法公信建设年”教育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扎实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提高了队伍素质,为审判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院被省高院表彰为审判管理先进单位、在县目标考核中荣获先进部门等称号。
一、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深入学习实践,注重成果转化。我院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轨推进,确保工作不脱节、不重复、不紊乱。同时,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按照“高、快、好、省”和办“铁案、精品案、和谐案”的要求,在确保审判质量、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坚持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实践。努力在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上作表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作表率,在勇于实践、锐意创新上作表率,促进全院共同提高。如我本人带头深入调研并撰写的调研报告《论如何为沿海大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纪检组组长刘智明亲自为挂钩学校学生做
法制宣讲。班子成员还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分为5个小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对如何坚定法院工作的思想路线,如何通过法院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调研报告8篇,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人都完成了2篇心得体会。
二是教育形式丰富。在抓好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庭室讨论等基本学教形式的基础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做法,如苏大法学院的黄院长讲授《新时期的法院如何开展工作》;邀请了省政法委领导为法官讲授《传统文化与法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的培养;组织干警赴苏大进行法律轮训。
三是实践措施扎实。我院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作为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尽可能使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都能及时得到司法救助。自开展活动至今共减、免、缓缴诉讼费258件,价值652663元。除此之外,还从便民诉讼角度出发,开展“法官进农村学校”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乡间田头,校园角落并及时地询贫困学生生活、学习情况,结成帮扶对子,向他们赠送学习用品和书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此我院涌现出像“送法天使”---季益岭等盐城市知名法官。
四是成效比较显著。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发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836件,审执结6830件,在市法院年终考核中成绩中游。接待群众来访203人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已全面核查并解释。通过加大执行清案力度,去年共执结案件1126件,人均结案数为80件,执行和解率达到90.14%。民商事案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多元并举、案结事了人和”,去年,调撤率达到85.3%,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由法院信访办化解解了大量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今年共化解此类纠纷7件。通过细心、耐心的工作解决了一些积累已久的难案、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的对立面。如阜宁县罗桥镇安兴村村民刘海涛伤残赔偿一案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当事人很感激法院司法为民、关心弱势群体的细致工作,送来了锦旗。在案件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院干警乐于奉献,加班加点,不断提升审判、调解能力,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司法强保障”的实践载体落到实处,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今年1到5月份共收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6面。
二、充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落实司法便民措施
我院文化建设重点以提升法院形象和队伍素质入手,发挥文化建设服务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功能,呈现出三强化、三突破的特点。一是强化荣誉意识,维护法院良好形象。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审判作风建设,充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规定,使干警时刻绷紧廉政弦。切实发挥班子成员和庭室负责人的“一岗双责”作用,加大队伍管理力度,严抓严管,防微杜渐,确保队伍不出问题。二是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全院开展“榜样就在身边,我该怎么学”大思考活动,以先进法院为标杆,认真查找工作中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技能,推动法院整体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举办了本院法制纵横论坛活动,今年已有两篇论文在最高院和人民法院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的好成绩,积极选派干警参加省、市法院各类培训。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便民工作品牌。对法院立案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突出便民特色,擦亮服务窗口,打造便民品牌。倡树便民文化,开展“六查六议”大讨论活动,引导干警对破解法院发展难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我院成立了 “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1到5月份共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件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当事人及社会各界普遍反映较好。
三突破: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求突破。注重增强干警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发展。强化诉前调解工作,在当好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等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服务措施。如组织青年干警到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并赠送法律书籍,服务经济发展。如我院与开发区、澳洋工业园区合作建立了涉企案件通报制度,快速涉企纠纷,优化加快阜宁建设的司法保障。对影响辖区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因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和民生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不等不靠,提前介入,及时化解,有效避免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激化。如4月份依法快速化解一企业因劳资纠纷突发的集体罢工事件。二是在司法为民上求突破。扎实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构筑巡回审判、诉调对接、网上办两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以基层法庭为依托,在各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如我院在板湖镇板村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和调解示范点。今年我院还与阜城镇联手建立调解工作机制,为及时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把大量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诉讼之前;今年部分乡镇没有一件纠纷起诉到法院,也没有一件矛盾激化的纠纷。三是在科学管理上求突破。完善审判质量监督管理,逐案配发《审判流程监督卡》,规范流转环节,推进审判提速;强化审判公开,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加强人事管理,将庭室考核与庭室负责人个人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干警定性考核到量化考核的转变。规范司法政务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服务为事前服务,努力达到精细化、无缝隙要求。
三、坚持先进典型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提高队伍活力
党员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始终保持先进性。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提升干警的理论素养;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利用我院先进典型多、层次高优势,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通过发现、培养、推广、宣传典型展现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一是坚持模范教育。组织开展“党员是一面旗臶”等活动,要求支部书记做支部委员的旗臶,支部委员做党员的旗臶,党员做非党干警的旗臶,通过层层“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努力营造一种敬业爱岗,热忱为民、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如最近开展的向知名法官季益岭学习活动,对干警很有触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最有说服力。
二是坚持鲜活教育。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干警到盐阜红色圣地重温入党誓词。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干警参加卡拉OK大奖赛,既丰富了干警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随着学习和教育的不断深入,党员的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作风更加良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成为干警的自觉行动。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为民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现今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突出,每个法官都承担着巨大的审判压力,部分法官为了完成审判工作而忽略了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工作比较粗糙,没有体现司法为民的本质。二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调高。新型案件的出现,审判工作的压力增加,人民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全院干警的调研、调解、审判、文书等司法综合能力提高,但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应合理制定轮训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院将继续结合 “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主题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领导肯定、人民满意的法院,使法院工作更上一层楼。一是深化司法为民意识。结合解放
思想大讨论活动,破除落后陈旧思想,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坚实理论基础、深刻思想内涵、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在“大反思”、“大检查”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教育,牢记“五个严禁”,突出抓好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部门、岗位和人员。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首接人”制度,“大走访”制度等要根据法院的具体工作安排形成机制,分配到各庭室负责,成为法院工作的日程安排。四是加强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在原有的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走访”活动,直接向人民群众了解法官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直接询问人民群众对法官的满意度。将全院干警的一言一行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有利于法官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作者: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院长:于伟东
电话:0515-87297042
第二篇:法官素质与司法公正[范文]
论文摘要
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几十年间,司法公正 问题 并不为 社会 所关注。而随着社会的 发展,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司法公正成了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法官素质对司法公正的 影响 作用,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讲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狭义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审判公正。
二、司法公正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法律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作用。任何不公正的司法行为或错误裁判,不仅会招致其承受者的强烈不满,而且往往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毫无例外都将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和严重损害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其危害后果是决不可低估的。
三、法官队伍的现状 分析 自实行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以来,我国的法官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经济 纠纷,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促进 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不能也不应低估。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审视法官这一特殊群体时,又不得不承认法官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与审判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可以说显得从来没有过的尖锐和突出。
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法官队伍素质首先,严格把好法官的进入制度关,切实按《法官法》进行任用选拔。其次,加强道德素养 教育,树立起人民法官的高尚人格。再次,进行其它方面司法制度的配套改革,以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最后,加强司法培训,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用人机制。
关键词:法官素质 司法公正 内涵 法官素质要求 队伍现状 队伍建设
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几十年间,司法公正问题并不为社会所关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司法公正成了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人民群众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同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司法机关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不仅是司法行为、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标准,而且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 家们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在法治国家中,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程度,起着晴雨表和平衡器的作用; 理论 家们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理念的集中体现,蕴藏着丰富的法律文化内涵,对它的 研究 和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法官素质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作用,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广义的司法包括法官、检察官和警察等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在这里,司法指狭义的司法,即仅指法官和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不偏不倚等。[1]本文讲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狭义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审判公正。公正是人们追求的一个崇高的价值、理想的目标,也是执法者永恒的主题。共产党员讲正气,执法人员讲正义。罗马法学家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司法公正这一问题,在人民法院工作中也是言必谈司法公正。因为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也是我国司法改革要最终实现的目标。人民法院在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归根到底就是看人民法院能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能否确保司法公正。所以,确保司法公正,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既是依法治国、实现法律公正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位法官应始终不渝追求的人生目标。人民法院存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谓实体公正是指裁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确的。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并对违法犯罪者给予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所谓程序公正又称形式上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须符合公正、公开、民主、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基本保护、切实保障法官的独立公正以及充分体现效率的原则。[2]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司法人员主持正义,严格依法办事。《孟子.离娄篇》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3]马克思曾指出“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4]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近年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调整,大量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颁布,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了依法治国的快车道。但如何使法律得到正确实施,除了依法行政外,司法是极其重要的法治手段,而司法裁判又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最终保护了人民、惩罚了犯罪,维护了社会正义和秩序。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即审判活动如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公正,就必然要求其实施主体-法官有很高的素质,甚至法官必须是整个社会的最精英人物,否则难以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及整个社会利益平衡。法官必须是一个专门化的特殊的法律职业群体,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对法官的素质要求要比对公务员的要求还要高,未经过长期的法律 学习和实践,就是再高级的公务员也是不能胜任做法官的。正如17世纪英国普通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爱德华•柯克在抨击教会关于国王可以亲审案件的观点时说过一段惊世名言:“法律是一门 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5]
二、司法公正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一般而言,法官审理案件,有明文规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可资遵循,只要“按图索骥”,依法审判即可。其实不然,法官本人的素质如何,对是非的评断,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关系极大。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审判的质量和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法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事人之所以把纠纷诉诸法律,是由于他们相信执法者会给他公正的处理。如果通过法律,结果都不是公正的,那法律在人们心中就会一文不值,老百姓有冤屈也就没有了说理的地方,这无异于没有法律时的弱肉强食。可见,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像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的,“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因为不法的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给破坏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如果执法人员不秉公执法,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群众就会失去对法律的信任,进而失去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然而,我们所必须面对和承认的现实是: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不公的问题,而且一个时期以来,这个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任何不公正的司法行为或错误裁判,不仅会招致其承受者的强烈不满,而且往往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毫无例外都将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和严重损害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其危害后果是决不可低估的。毫无疑问,司法不公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 时代 背景,是在 历史 与现实、体制与机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主观与客观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我们不否定外部环境、体制因素和客观条件对司法工作的影响和制约,有时这种影响和制约甚至是巨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如果认为这些是导致司法不公的唯一的或根本的原因,这种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为什么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下,有不少的法官却始终能够以清廉、公正的行为和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分析和寻找司法不公的原因时,必须眼睛向内,着力从自身上,从主观上,从工作上找根源,诸如审判人员素质是否适宜、指导思想是否端正、权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约、工作作风是否严谨等等。人民法院无论是推进司法改革,还是维护司法公正,成败与否,关键在人,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因为法官作为审判的组织者,其对法律的理解、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于保障程序公正,实现审判公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法官的行为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恰当与否,决定着法律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最终决定着司法公正实现的程度。从一般意义上讲,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素质是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性和后天经社会实践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既包括先天性的生理素质,又包括后天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素质。法官的素质,除具有人的一般的素质特征外,还应具有与从事审判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素质。近年来,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包括法官的素质,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被视为加强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重大措施提出。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大力加强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他特别强调要对法官进行训练,严格考核。他说:“一般资本主义国家考法官条件很严格,我们更应该严格,除了必须通晓各项法律、政策、条例、程序、案例和有关的社会知识外,特别要求大公无私、作风正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过去,我们讲法官素质,一般讲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这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在看来不够全面。鉴于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还应加上司法人格素质的特殊要求。这就是说,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超的司法水平,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和健全的司法人格。司法人格是职业法官道德操守、法律意识、司法理念以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精神和气节的集中体现。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上腐败之风泛滥,无孔不入,法官难免受其影响,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意志薄弱者就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要抵御种种利诱,只有不断增强品德修养,才能提高免疫力,处污泥而不染,秉公执法、恪尽职守而不动摇。只有这三个方面同时具备,才能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司法主体。同时,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真正担当起法律守护神的重任,才能在司法主体素质和主观方面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也才能自觉地维护并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公正司法这一最终目标。
三、法官队伍的现状分析自实行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以来,我国的法官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经济纠纷,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促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不能也不应低估。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审视法官这一特殊群体时,又不得不承认法官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与审判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可以说显得从来没有过的尖锐和突出。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已达成的普遍共识,其突出表现如下。
1、从整体上看,法官的法律专业知识素质偏低。在发生诉讼的场合,法律是通过法院的判决具体表现出来的。由于现代社会的法律越来越多,纠纷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法官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下,才能正确地裁判纠纷。因此,各国都对法官的任职资格规定了很高的标准,都通过严格的程序挑选法官。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职业是一个极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法官选任的条件也非常严格。比如在英国,除了治安法官外,所有的法官都只能从出庭律师中选定。根据规定,地 方法 院法官必须有7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高等法院法官必须有10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担任最高上诉法院法官的职务,要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2年以上的经历。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在英国,即使是地方法院的法官也不会非常年轻,40岁以前被任命为法官是非常少见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英国的法官职业有着其他职业不可比拟的尊严和荣耀。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地位虽低于英美法系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法官的选拔条件较低。但在这些国家中,新毕业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只有通过国家司法 考试,才能成为法官。如在德国入选法官必须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在考生接受完法学院的三年半教育之后;只有通过了第一次考试,才能再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然后再参加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次考试;只有通过了第二次考试之后,才能够被任命为见习法官。因此,像德国法律系的学生要想取得法官职业资格,至少需要7年的法律学习和实践。日本选拔法官的条件和程序更为严格,法律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通过淘汰率高达95%-98%的司法考试,通过第一次考试后的少数幸运者,还要接受由法务大臣任命的司法考试审查委员会主持的第二次考试,才能成为司法研修生。司法研修生在成为法官前还须在司法研修所学习和培训两年,然后还须参加第三次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进入法官行列。显然,西方法治发达的国家正是运用这种激烈的竞争性考试和严格的选拔程序,才保证了法官具有很高的法律素养。与法治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对法官任职资格条件的要求是比较低的。1979年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甚至不要求法官具有法律知识。1983年对该法进行修改,增加了具有法律知识的要求,但仍然不太严格。1995年颁布的《法官法》作了学历上的要求,法官必须是高等院校毕业的,包括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而且要取得法官资格,必须一律经过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只有考试通过者,才能被任命为法官。我国的《法官法》虽然将法官入门的起点规定为大学本科以上,然而我国法官学历的实际情况离这不算高的起点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我国现在的法官队伍是形成于《法官法》颁布之前,因此从这支队伍的来源看,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政法院校的毕业生,二是复转军人,三是通过社会招干途径考入法院的高中毕业生。从人数比例看,后两部分人的数量远远超出第一部分人的数量。
第三篇:浅谈司法公正与法官职业道德
浅谈司法公正与法官职业道德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司法公正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文明的象征、群众的期盼。实现司法公正应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和良好的司法环境,更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官群体。研究探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解决司法不公,实现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对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我国最高法院院长肖扬指出:“人民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将法官职业道德与司法公正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当前我们进行司法改革过程中,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我认为,是由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同实现司法公正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双向作用决定的。一方面,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行为操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基本含义是: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法官素质的有效手段,而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对实现司法公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的必备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我国,这种国家意志又是人民意志的凝结,而凝结人民意志的法律无疑是正义的、神圣的。但好法不足以自行,要把法律的神圣性、法律的正义性体现出来,就需要同样神圣、正义的司法活动。同时,法律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关系公民的权利义务,是非荣辱,关系社会的价值评判、行为导向。因此,对法律实施者就必然要提出更市制道德水准要求。古人云:正人者须先正己,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也行等等,这些不仅是为官司之道、领导方法,也是对法官的起码要求。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国法官资格审查的实践中,既没有采用大陆国家法官资格统一考试制,也未适用英、美国家的律师考查选任制。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加之实践中对法官候选人、资格审查的放纵性做法,导致我国法院审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经济结构、生产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参与全球化竞争,都将推动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同时,也会引发社会思想观念的巨大碰撞和变化,在这种碰撞、变化中不可避免地滋生和繁衍出拜金主义、追求享乐、贪污爱贿等腐败的思想和行为,并且会渗透到法院队伍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将爱到严惩挑战。在此背景下,完善法官资格制度,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人民的期盼。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呼吁:“法官不是大众化的职业,而应当是社会精英”。此语一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人们心目中,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是法律的化身,相应地,人们也期望法官能成为正义的化身、道德的化身。然而,长期以来,法院行政化的管理,法官实际上等同于一般行政人员,对法官评判标准的错位,对法官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法官选任、教育上没有 把职业道德列为重要内容等原因,导致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
公正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这是人类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一个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当然也包括那些有幸成为人民法官,从事审判事业的人正在追求的社会理想。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是司法机关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在司法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进行。因此,应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当作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符合司法公正这一总体目标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来,法官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的职业使命决定的,而法官的职业使命,就是要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上述最高法院颁布的《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等六个方面,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明确的要求,构成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法官的独立与公正是司法职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如果没有独立与公正,法官职业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清正廉洁的要求,使法官排除不当利益对公正司法的影响;遵守司法礼仪是法官职业活动的基本程式,有利于维护司法尊严,体现司法活动之文明和可信,也为当事人创造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条件、环境;加强法官自身的素质则是法官一项永远的职业道德义务;而约束法官职务外的活动对于树立司法公正形象、维护司法尊严也非常重要。
《准则》还对法官的职务和非职务言行、活动等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
(一)在司法公正方面,法官在审判活动中,除应当遵守法官回避制度外,如果认为自己审理案件时可能引起公众对案件公正裁判产生合理怀疑的,应提出不宜审理这一案件的请求;在审判活动中不得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得以其语言和行为表现出任何歧视;应当避免主观偏见、滥用职权和忽视法律等情形的发生,以确保司法公正。此外,为确保审判独立,法官应当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独立行使,除非基于履行审判职责和通过适当程序,不得向上级人民法院就二审案件提出个人处理建议和意见;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避免受到舆论的不当影响。
(二)在司法效率方面,法官应当全身心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庭审和驾驭庭审,尽可能缩短诉讼周期。法官不得因个人事务、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为影响职责的正常履行;应注意节省当事人的时间。
(三)在严格自律方面,法官对于不正当利益有抵制的义务和廉洁的态度,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职务和地位谋求任何不正当利益。包括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款待、财物和其他利益,不得为了获得特殊照顾而有意披露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身份获取不当利益。此外,法官应如实申报财产,法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应当与他们的职位和收入相符。
(四)在对法官的司法职务以外的活动进行规范方面,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不得从事不适当的社会交往活动,不得披露或者使用其以法官身份获得的非公开信息,不得参与营利性社团组织;法官在退休后,应当继续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不当言行而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怀疑。以上规定,归结到一点,都是司法公正所要求的,也是党和人民、国家和社会对法官的期望和要求的体现。
三、切实加大法官职业道德的建设力度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在这项工作中,一方面,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高法官的待遇,以增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使法官这一职业成为人人景仰、人人敬重的职业。现在,为什么一些优秀的法官去作律师,就是因为法官的工作量比律师大,但收入却相差悬殊。另一方面,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沿用以前那种开开会、发发文件这类单
一、枯燥的教育方式,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特别是对那些职业道德素质高的法官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及典型具有的首先示范效应,增强法官群体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对有违法官职业道德的人和事给予相应的处理,起到警醒他人作用。
第四篇: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作为司法活动中的裁决者,如何在新形势下迎接挑战是摆在我院干警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院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的政治素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院领导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法官的党性修养;通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法院形象,为司法工作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细化学习内容,严格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成效。深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全体法官忠诚法律、公正敬业、文明服务的崇高职业道德。
二是本着”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与审判工作两不误、相互促进的原则,扎实组织党组一班人和全院干警开展学习活动,牢固树立“三个至上”宗旨,着力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确保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三是在丰富学习内容方面,广泛开展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大讨论,不断提高全院干警的大局意识、司法水平和审判质量,正确处理好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讲政治与讲法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增强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开展法院工作的自觉性。四是在学习形式方面,通过每周五政治学习日,院领导讲课、专题研讨会、观看电教片、集中培训、考核测试等形式,努力把学习引向深入。五是着眼于法院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以规范司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阅历的磨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广大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我院开展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院党组书记讲党课、举行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讨论等活动,更进一步明确党员职责,营造廉政氛围,激发工作热情,树立良好形象。六是立足法院本职工作,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调动团员青年走向街道,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解答法律问题,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七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加大了宣传工作考核评比力度,推动了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截止目前,共编写各类法院工作简报22期,“大学习大讨论”专刊8期,及时上报中院及党委、人大、政府、政法委。被上级法院及各类新闻媒体采用65篇,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八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创建层次。我院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创造和谐型机关、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活动相结合,明确提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力度不减,办事机构不削,工作职责不变,工作要求不松,日常检查不少。制定争创文明庭室、文明法官活动细则,实行动态考核,力争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法院党的组织建设,为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做好业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首先是做好领导班子建设,法院领导班子主动争取党委领导,坚持正确方向,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生活会制度、党组议事规则,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分工不分家,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维护、相互支持配合。院党组讨论重大事项,能够在充分商量、充分协调中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原则上的一致,思想上的一致,出发点上的一致。按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承诺制的要求,公开对外承诺,认真接受监督。其次是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专项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活动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增强学习效果。认真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要求,严格依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今年以来,选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中层领导岗位,并从旗县法院选任优秀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习惯,对环节干部实行了动态,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一致肯定。各庭室领导调整后,院党组及时召开会议,对机关总支和各支部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针对法院工作特点,实行支部建在庭上,庭长既是业务上的管理者,又是政治上的领导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使中层领导做到“一岗双责”,既抓党建,又管业务,保证了审判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区直机关工委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制度建设,细化分解创建内容,明确考核细则和验收标准,推动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认真对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要求支部、党员个人加强整改,提高整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结合我院工作特点和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我院党员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进一步从机制和制度上规范了党员工作学习内容。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廉洁执法
抓好法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法院廉政建设,是当前法院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年初,院领导即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掌握和认真分析情况,重新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制订《纪检监察考核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是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突出问题和确保案件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自己不出问题等方面,将其纳入院领导班子的责任范围,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年初的法院工作会议上,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抓好领导责任制的分解和追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院长、党组书记是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对全院的廉政工作负总责,各位副院长对其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领导责任,既管审判,又管廉政;既抓业务,又抓廉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出现问题,连带追究。我们还以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第十个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为契机,不断营造反腐倡廉文化氛围,不断强化法官反腐倡廉思想观念和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不断弘扬反腐倡廉的法官文化。近几年,我院先后对4名违法违纪干警都给予了相应的处分,并对4名信访反映多、办案效率低或司法不文明的法官调离审执一线,进行待岗培训,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五、加强法院作风建设,促进司法为民工作
加强和改进法院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法院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强司法公信力、亲和力的重要环节。我院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始终把化解矛盾、平息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审判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信访等方面都时刻注意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1-10月,我院在办公楼被拆、办公条件较差、开庭场所不足、审判人员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共受理各类案件1533件,审结1192件,结案率77.76%,共审理各类执行案件597件,执结447件,执结率74.87%,执结标的额600.8749万元,为海拉尔区的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坚持依法裁判与诉讼调解相结合原则,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诉前劝导、庭前庭审调解、判后释疑和执行和解制度,努力把调解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
加强涉诉信访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我院以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及时排查化解涉诉非正常访、越级访案件工作。年初,我院接办呼伦贝尔市中院、区人大、区委政法委交办信访案件52件,对案件进行摸底排查,召开院长包案会议,分别包到各分管院长头上。对这52件案件,我们逐案分类甄别,研究化解方案,分别采取不同工作措施处理。截止目前,息访36件,息访率占全部信访案件的69%,剩余案件也做到了有效稳控,正在积极与上访人员做工作,争取尽早服判息诉。目前已有一件案件的上访人表示今后不再上访。上访案件逐一向政法委、中院做了汇报。
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充分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司法需求,认真执行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具体条件与标准,让他们打得起官司,我院共缓、减、免交诉讼费33.9万元,彰显人民司法的人文关怀,真正把司法关注民生付诸于审判实践。为建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对每个庭室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并结合中院的绩效考核工作,制定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强调以制度规范行为。制定我院通过不断完善量化考核制度,以科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我院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按照简化、必要、适用的原则,认真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审判与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审判与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案件质量管理办法》、《案件质量检查办法》、《案件审查制度》、《案件分析制度》、《法院队伍建设考核办法》、《纪检监察考核办法》等,并创新性的将《关于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的规定》纳入审判与管理的相关规定中,这些制度基本涵盖了审判工作、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纪检各个方面,形成了我院工作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对制度的严格贯彻落实,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干警规范执法、公正司法的理念,全面提升了法院工作水平,确保法院人员的每一项活动都依法办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而且还强化了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以及发回改判案件加大督查力度,对确认违法审判的,严肃追究责任。
继续抓好法官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为了全面落实好上级法院关于潜力推进法官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要求,我们通过工作经验交流、调解现场观摩、办案能手评比、案例赏析、法律文书评比、法警封闭技能培训、速录员技能比赛等一系列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干警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纠纷的本领。同时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法官的远程学历教育、后本学历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管理。
六、目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法院工作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院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司法能力不断增强,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是,我们要清醒看到,目前我院干警队伍的整体面貌、素质、能力、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影响和制约机关工作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党组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谋划发展、开创新局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有些干警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薄,作风拖沓,纪律松弛,形象不好。
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没有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解决好政治上强的问题,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放松了主观的改造,没有把自己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捍卫者的位臵上。职业道德方面,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司法不规范、不廉洁甚至司法腐败的行为屡有发生;职业地位方面,法官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尊荣感不强。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审判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类型案件,一个业务素质不高的法官是很难适应的,更别说体现司法公正与效率,所以法官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第三,我们对法官和对审判业务在管理和监督上仍存在不到位、不严密、不科学的问题,始终在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和保障大局和加强领导方面存在两难和犹疑,一些制度和措施不能有效落实。第四,优化司法外部环境,提高司法权威,增强社会认同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七、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意见
法官是法院队伍的主体,抓好法官职业化建设,就抓住了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做好法官职业化建设。必须明确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内涵。法官职业化,就是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特点,培养法官的职业素质,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司法水平,使人民法院法官担当起历史责任,成为依法治国的促进者,我们应当把法官职业化建设提高到法官队伍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这一问题。要做好法官职业化建设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法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多年来,我院利用多种教育活动平台,教育广大干警,要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现在法官活动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而多元化又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张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腐蚀着大众的心灵,阻碍着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法官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直接;法官最容易接触形形色色的当事人,稍有不慎就成为腐败的俘虏。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职业化的不断推进,对法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关键,我院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在人民法院内部的吸引力,培养广大干警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着力解决徇私枉法、权钱交易、违法办案、司法不文明等问题。教育干警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通过学习和实践,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修养,锻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教育法官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适应形势的合格法官。要利用此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搞好法院队伍建设,重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应当通过多角度、全方位不断加强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在处理问题上认识一致,行动上步调一致,成为团结和谐的领路人。第一,讲民主。民主是和谐发展的动力,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手段。对法院重大事项,院党组应做到公开透明,努力实现法院内部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监督。第二、讲作风。“领导就是向导,班子就是样子”。要求法官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做好,凡是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处理问题公平合理,一碗水端平,为带好审判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讲大局。在工作中,班子应不断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推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法官继续教育制度。
一方面是要严格按照《法官法》规定的条件选任法官,进一步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统一法官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法官职业准入“门槛”,严把“进口关”、“源头关”确保新选任的法官在政治上、业务素质上都达到较高水平,当前进行的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对在职法官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政治、业务、综合知识方面的强化培训,这要依托国家法官学院、各级党校、及有关院校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作风正派,言行端正、德才兼备、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法官。同时实现从知识型培训为主向能力型培训为主的转变,从普及性培训为主向专业化培训为主的转变。从临时性培训为主向规范性培训为主的转变,注重培训实效,注重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提高,增强法官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审判业务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如股票、债券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等,只有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才能审理好案件,因此就有必要举办各类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研讨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将培训内容引入考核、任用机制,增强干警的业务钻研精神,也就才能造就一支专家型的审判队伍。另外还要做好出人渠道,对政治、业务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低、严重影响法院形象的人员,要调离法院,以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四)推行法官助理制度。
法官的职业化建设不能孤立进行,法官助理制度是重要的配套制度,法官助理是从事审判业务的辅助人员,本身没有审判权。通过实行法官助理制度,应合理划分审判工作职责,理顺法院审判人员与其他各类人员的关系,保证法官专事审判,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臵,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五)从优化司法外部环境上增强社会认同度。
正确处理依法服务大局与严格职能定位的关系。坚持依法独立审判、适当延伸司法职能、以卓有成效的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同;做好涉诉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坚决;正确处理自觉接受监督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在审理案件中畅通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充分吸收舆情民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客观上要求作好社会矛盾纠纷最终裁决者的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水平成为衡量社会发展,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遵循司法审判工作的客观规律,严格执行“法官法”规定的各项条件,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法官队伍,从而更好地担当起依法治国的重任,因此说,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人民法院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
公共管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2)
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
——“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05年3月29 日,前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赫尔塔.多伊布勒-格美琳教授做客上海交大,为我们MPA学生做了题目为“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的公共管理专题讲座。格美琳教授充分利用历史、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围绕“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就私人财产如何得到保护、男女之间的地位平等、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和谐、影响法官的独立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评价。下面结合本次讲座,针对我国“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的话题,谈以下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加快法官职业化进程,加速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法官廉洁意识,不断提升法官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推进司法公正理念的进一步完善。那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两大方面来理解。
一、法官廉洁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司法公正作为现代司法理念,至今很难有确切的定义。我国有的学者主张:法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谓之公正之司法。用概念性语言表示就是:司法公正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司法和审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也有学者把它直接归纳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司法公正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人看来确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司法公正实际是司法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对司法活动的合理性、正义性、科学性的一种评价。实践表明,没有绝对的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即严格适用实体法,独立、文明、廉洁、高效,严格遵循程序法,准确地运用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做到裁判结果的公正。
公共管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2)
当前,解决司法不公问题仍是司法改革的难点问题。造成司法不公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和司法部门自身共同影响的结果,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还是法官的廉洁观的问题。在司法改革的各项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廉洁意识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法官廉洁在公正司法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法官廉洁修养过程所反映的是法官内心的精神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法官廉洁的意识、品质、行为以及人格魅力的提高,对于司法公正的实践具有引导、调节、控制和激励作用。法官廉洁也只有统一于司法公正的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讲,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廉洁就是认真履行好法官的五个方面的使命。一是要坚持严格执法。这是对人民法官最基本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全社会对人民法官的正当要求和期望;二是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事实,要准确地认定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必须坚持对证据负责,将法律真实做为裁判的依据,将客观真实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努力做到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坚持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正义价值的必要保障。法官的廉洁就在于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的观点;四是要有周密的心证辩析。法官的心证辩析过程要循着严格依照法律、正确认定事实和证据、准确适用法律的轨道上发展,要求法官要按照理性法则,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崇高的廉洁观把握自己的心证辨析过程,把握好手中的自由裁量权;五是要做到德化于社会。德化于社会是司法功能的外在延伸,是实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理想和目标。当务之急是要从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树立法官正确的廉洁观,营造崇高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廉洁意识,增强公正司法的社会公信度。
总之,法官廉洁和司法公正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法官廉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和根本,司法公正是法官廉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