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感悟
2011年南师大高考作文阅卷散记和感悟
如皋市阅卷成员组日期:2010-6-1
4阅卷日程简述:
10日下午报到,了解自己的分组,领取工作证。在11日上午的培训会议上,潘文等领导组专家强调阅卷质量,告诫老师不准“庸医杀人”,不许秒杀考生。何永康还说自己阅一篇作文认真一点需要120秒,要求大家放慢速度,保持质量。下午写下水作文,一小时交卷,这是以前没有的举措,有些老师下水文获得何永康等人的青睐,被推荐发表到《扬子晚报》上,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拒绝平庸”的内涵,把握好尺度。11日上午和下午其余时间、12日上午主要是研究《评分细则》,尤其是揣摩十篇样卷打分的标准和理由,还有进行试阅,先后在电脑上发来四批“试评卷”,让老师们打分,随后公布专家打的分数,让大家找出自己打分的误区和不足,纠正偏差。通过调整,大家的争议卷变少了,打分渐渐与专家吻合了。12下午就是正式阅卷,不过组长要求慢速进行,进一步明确标准,大部分人也就批了100份左右。13日就是一切正常了。13—19日很紧张,你追我赶,唯恐落后,还要注意质量,尤其是注意“自评卷”,前后的打分要一致,“吻合指数”要高。人也很单调劳累,每天8:00上工,到12:00下工,中间休息20分钟,有人吹哨指挥,有人在休息时间还在加紧刷数据。下午2:00到6:00,中午两个小时要吃饭和午睡,节奏很紧,一点都不能拖拉。就只剩晚上可以放松一点。反复几天之后,一位老师感慨地说:“人都快成阅卷机器了。”19日下午,提前10分钟吹哨放工,大家就看到了曙光,20日大家看到回家在望,都高兴起来,组长吩咐不要赶速度,注意质量,最后留下了10005分试卷。21日每人只有二三十试卷,拖到上午九点半开总结会,然后是各奔东西。
阅卷速度和质量:
老师个体差异较大,快的老师完成4000出头,慢一点只有2800,50万考生都是双评,加上一部分的三评和自评,每人工作量在3000份试卷左右,每天要批改350份左右的试卷。快手老师每天能批500份,慢一点的老师每天能批270份以上的试卷。当然具体到个人,每天的状态也不一样。
每篇作文所用的时间是不等的,空白卷、未完篇按照规定处理,打分快。平庸的议论文打分快,结构固定,看看论点和分论点就打分,有的就是三个论据的堆砌,这些论据又很熟滥,快的人20秒就敢打分,慢一点的老师三四十秒。当然见解深刻独到,议论犀利深刻,语言准确有力的议论文老师还是愿意把它认真看完再打分的,可惜这种作文是凤毛麟角,百篇之中难逢一二。较慢的是记叙文和散文,总得把叙述的事情看完,考虑切题与否,再看有没有点题扣题句,立意一般还是平庸,总得在90秒以上。有些费琢磨的作文甚至要120秒以上。
绝大部分老师综合质量指数都是在95以上,阅卷质量是有保障的。
立意和创意:
阅卷中教师评分主要根据还是“立意”和“语言”,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这是得分尤其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好的立意总是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是折服,心生“多亏他想得到”之叹。
作文题为“拒绝平庸”,“拒绝”,不接受。平庸:寻常而不突出之意。如才能平庸,平庸的一生等等。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不接受平庸,要超越庸人,追求出众超群。立意应该反对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应该奋发努力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反对随波逐流泯然众人,而应坚持自己的理想并矢志不渝;反对蝇营狗苟道德意识淡漠,提倡追求高洁神圣。还要注意不要将 1
“平庸”和“平凡”混为一谈,因为材料中讲“不避平凡,不可平庸”,最好要在文章做一点辩证分析。
有些考生不能准确把握“平庸”的内涵,界定其外延,导致了偏题甚至是立意错误。如认为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种极端自私主义哲学是“拒绝平庸”;如认为日本制造钓鱼岛**是拒绝平庸,许多学生抨击无良奸商,如皮革奶、地沟油、毒馒头、瘦肉精的始作俑者是平庸之辈,其实“平庸”侧重于“泯然众人,寻常而不突出”之意,社会上的庸人有这么坏么?
也有些论点或立意很牵强,如喝茶就是高雅,喝可乐、雪碧等流行饮料就是平庸,这种理解和肤浅。如“拒绝平庸要遵守法律”很牵强,守法公民就不平庸吗?“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就可以摆脱平庸”,其实知识分子中的庸人多了去了。
作文要脱颖而出,关键是立意上的深刻新颖,尤其是议论文,立意一般,论证再好,分数提高是有限的。若是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独抒己见,发人深思,即使形式上有些瑕疵,也能赢取高分。样卷1针砭当代知识分子的平庸,怀念20世纪章太炎、陈寅恪、马寅初等大师的坚守,真可谓振聋发聩。此外,有论述拒绝使人平庸的网络文化的,有评述当代文学创作和作家的平庸,要拒绝这种文学的。也有同学拒绝平庸的山寨文化,高举创新进步大旗。这些文章的确是高屋建瓴,见解独到。
文章还要有创意,有位考生,将“平庸”拆解为“即平且庸”“不平而庸”“不庸却平”“不平不庸”四个词,分别论证,“即平且庸”为绝大多数人的状态,一笔带过。“不平而庸”以荆轲为例,舍身刺秦虽然悲壮,人生不平凡,但仍是平庸之辈,因为他不了解天下归一民心思安的趋势。“不庸却平”以陶渊明为例,虽然志趣高雅脱俗,拒绝了平庸,但是做隐士,弃天下苍生,与社稷民生无补。“不平不庸”是赞扬鲁迅先生拯救国民的灵魂,生命伟大,事业高尚。这种文章,极具创造力,怎能不得高分?
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要大力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让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写写时评,做做摘抄,增强积累;要让学生增加文化积淀,丰富人文精神素养;使得学生思想立体化,能与时俱进。如此方可以不变应万变,永立不败之地。
书写和卷面以及作文的体式:
《细则》规定“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一分”,似乎对书写差的学生比较宽容。但书写对得分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有些作文因为潦草,字迹不清被打42分左右,有些是在无法辨认,只能提交专家组批阅。同样内容的作文,书写差与书写工整美观,相差三四分是很自然的。卷面差,或者体式不符合要求,例如第一段字数多达400字还可能导致一些好作文被“枉杀”,如一篇作文两位老师分别打了42、63分,专家组最后打了满分70分,究其原因,该考生书写差、文章结构上“头重脚轻”。真悬啊!所以作文训练中练好书写,做到卷面整洁,结构匀称依然非常重要,意义仍然极重大。
关于文体选择:
记叙文和议论文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次给的样卷中前五篇为一二类卷,议论文占了三篇。很多让人赞赏的高分作文也是议论文。但纵观全局,大部分同学记叙文和议论文同样平平,在同样平平的情况下,议论文得分为43分——47分,有一点深度的,得分也很少超过54分,很少进入一二类卷。记叙文为46—52分,记叙文还是沾光不少的。平时两种文体都要练过关,在此基础上还要练出自己的“撒手锏”,也就是特长文体。对部分思想欠深刻,素材积淀不丰厚的同学而言,练好记叙文的难度相对小一点,可以优先考虑。考场上风险较小的文体创新是可行的,如书信体、日记体、辩论稿、小小说(切勿荒诞失真)。平时不妨练练,没准会起到“奇兵”的效果。书信体如沈浩写给儿子的一份信,小小说如写昭
君出塞,还是有新意的。
评分中记叙文的硬伤是虚假失真,因为题为“拒绝平庸”,所以文盲奶奶说:“人平凡并不可怕,怕的是你有一颗固守平凡的心,那么你注定和平庸同船了。”这等话哪是文盲所能说出的?很多文章中爸爸妈妈对考生大谈“拒绝平庸”,而且大多语言深刻,其实这是考生通过人物这一“传声筒”点题,可是,这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吗?符合情境吗?记叙文得分不高的原因大抵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梗概,详略不分,缺乏描写,不能动人。
议论文的硬伤是论据错误,如很多考生将中国达人秀上无臂钢琴家刘伟写成了李伟,如事例中的张冠李戴,如杜撰名言,“孔子说,落后就要挨打”,还有论据撞车,用的多的事例有刘伟、屈原、李白、陶渊明、海伦凯勒、凤姐、旭日阳刚、苏珊娜大妈、史铁生、西单女孩。但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题目透彻的分析,说理流于肤浅;或者缺乏对社会的关注,不能联系实际激浊扬清,文章空泛;或是人云亦云,缺乏独到之见,阅卷人没有惊艳之感。
关于培养正确的文风
何永康说:“有话好好说”。语言以晓畅清新、自然生动为佳,降格以求平实准确也好,不能有矫揉造作的文风。“为了语言而语言”是会弄巧成拙的。此次阅卷中,发现许多考生开头和结尾铺陈许多优美语句语段,文章中间铺陈排比句。这些文字游离于文章整体之外,根本不切题,甚至显得很突兀,与上下午不能衔接,而且这些语句大都是人们常见的,并不新鲜,不能让阅卷老师激动,优美文段给自己作文升格的作用微乎其微。学生适当背一些优美语段语句值得提倡,但是要适度,更要注意使用时是否切题,是否与上下文保持连贯,要化用而不是照搬。如一位考生认为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拒绝平庸,结尾是这样的,有人说:“人生就像玻璃杯,你的那只打碎了,却溅起了一地璀璨,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一结尾的名句引用就是贴切自然的。
还有些作文玩深沉,语言玄之又玄,貌似深刻,细细揣摩,却又不知所云,这也是不足为训的。
严打抄袭和套作,《细则》规定: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有些考生游戏高考,就将2011高考题《这是你的战争》和《捧与挖》中段落搬抄上去,抄袭是铁证如山,阅卷老师非常容易举证,敢打低分,这简直是“找死”。还有很多学生套作的痕迹明显,最典型的是套《苏州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老妪》,只是许多考生将老妪老叟换成一对年轻夫妻,买茶叶蛋换成了买鸡蛋饼或鸡肉卷之类,都被打成了四类文以下。试想:各大市综合卷哪个高三老师不熟悉呢?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啊。
关于端正高考作文态度
正心诚意,乃可作文。人品决定了文品高低,文品也见人品高下。有些考生对高考毫不在乎,游戏高考,游戏人生,格调低下,《评分细则》规定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评分最高也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3分。
有些考生攻击老师,而且针对阅卷老师,“替别人批改高考试卷的一个小教师,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别人的呢?最后考清华北大的不是你,而是我们——这些试卷的主人”。态度狂妄,令人生厌。有些考生表示自己对学生全无兴趣,说自己已经离开学生很久了,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参加考试的,而且作文的确很烂。还遇到一个考生用篆文书写,因为费力,只写了200字左右,得6—10分。
也有一些考生,展示自己努力奋斗拒绝平庸的历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人至深。有一位艺术考生,叙述艺术之路的艰难,表现自己勤奋努力,最终取得艺术考试录取本
一院校的成功。文章本身也不错,阅卷老师为之感动,乐意助其一臂之力,加上几分情感分,以成人之美。
关于错别字
虽说《细则》规定错别字一个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实际操作中有人扣了分,大部分人没有专门扣,只是降低印象分而已。今后必定要进行字形专项复习,把作文中的错别字整理出来集中讲一讲,对字形选择题大有裨益。
字数和完篇
作文千万要写足字数并完篇,这应该是个常识。但是很多考生还是不能完篇,字数也不足800字。所以平时综合卷训练、作文训练中限时训练很重要,90分部分用时坚决控制在95分钟以内,作文完篇时间控制在55分钟以内。平时严格训练,才能保证考场上不出问题。
打好“前三板”,善于打造“豹尾”
有些阅卷老师老师为了追求速度,一般不看完考试作文全篇,往往是重点看开头几段,所以考生有深刻的立意,优美的语言,开头就要亮出来,不要藏着掖着。结尾几段给老师印象深刻,也是判分的依据,应该费心一点写好的,要升华主题,展示文采,让老师有打高分的冲动。
阅卷组成员
如中:程建红一中:程秀英蒲中:朱金泉、宗兴峰江中:陶卫星
磨中:陈小良西中:陈春
第二篇: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感悟
2011年南师大高考作文阅卷散记和感悟
日期:2010-6-1
4阅卷日程简述:
10日下午报到,了解自己的分组,领取工作证。在11日上午的培训会议上,潘文等领导组专家强调阅卷质量,告诫老师不准“庸医杀人”,不许秒杀考生。何永康还说自己阅一篇作文认真一点需要120秒,要求大家放慢速度,保持质量。下午写下水作文,一小时交卷,这是以前没有的举措,有些老师下水文获得何永康等人的青睐,被推荐发表到《扬子晚报》上,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拒绝平庸”的内涵,把握好尺度。11日上午和下午其余时间、12日上午主要是研究《评分细则》和理由,还有进行试阅,先后在电脑上发来四批“试评卷”打的分数,让大家找出自己打分的误区和不足,打分渐渐与专家吻合了。12大部分人也就批了100份左右。落后,还要注意质量,尤其是注意“自评卷”很单调劳累,每天8:00上工,到休息时间还在加紧刷数据。下午都不能拖拉。就只剩晚上可以放松一点。反复几天之后,一位老师感慨地说:卷机器了。”19日下午,提前望,都高兴起来,组长吩咐不要赶速度,注意质量,最后留下了只有二三十试卷,拖到上午九点半开总结会,阅卷速度和质量:
老师个体差异较大,快的老师完成加上一部分的三评和自评,每人工作量在快手老师每天能批500份,慢一点的老师每天能批天的状态也不一样。
每篇作文所用的时间是不等的,空白卷、未完篇按照规定处理,打分快。平庸的议论文打分快,结构固定,看看论点和分论点就打分,熟滥,快的人20秒就敢打分,慢一点的老师三四十秒。当然见解深刻独到,语言准确有力的议论文老师还是愿意把它认真看完再打分的,篇之中难逢一二。较慢的是记叙文和散文,总得把叙述的事情看完,考虑切题与否,再看有没有点题扣题句,立意一般还是平庸,总得在以上。
绝大部分老师综合质量指数都是在立意和创意:
阅卷中教师评分主要根据还是“立意”和“语言”是得分尤其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好的立意总是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是折服,心生想得到”之叹。
作文题为“拒绝平庸”,庸的一生等等。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不接受平庸,对浑浑噩噩虚度时光,应该奋发努力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自己的理想并矢志不渝;反对蝇营狗苟道德意识淡漠,尤其是揣摩十篇样卷打分的标准,让老师们打分,随后公布专家纠正偏差。通过调整,大家的争议卷变少了,13日就是一切正常了。13—19日很紧张,你追我赶,唯恐,前后的打分要一致,“吻合指数”要高。人也12:00下工,中间休息20分钟,有人吹哨指挥,有人在2:00到6:00,中午两个小时要吃饭和午睡,节奏很紧,一点分钟吹哨放工,大家就看到了曙光,20日大家看到回家在10005分试卷。然后是拿上自己的一点辛苦钱走人,4000出头,慢一点只有2800,50万考生都是双评,3000份试卷左右,每天要批改350270份以上的试卷。当然具体到个人,有的就是三个论据的堆砌,这些论据又很可惜这种作文是凤毛麟角,90秒以上。有些费琢磨的作文甚至要95以上,阅卷质量是有保障的。,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这,不接受。平庸:寻常而不突出之意。如才能平庸,平要超越庸人,追求出众超群。立意应该反反对随波逐流泯然众人,提倡追求高洁神圣。还要注意不要将
21日每人各奔东西。每百120秒“多亏他而应坚持下午就是正式阅卷,不过组长要求慢速进行,进一步明确标准,“人都快成阅10份左右的试卷。议论犀利深刻,“拒绝”
“平庸”和“平凡”混为一谈,因为材料中讲“不避平凡,不可平庸”,最好要在文章做一点辩证分析。
有些考生不能准确把握“平庸”的内涵,界定其外延,导致了偏题甚至是立意错误。如认为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种极端自私主义哲学是“拒绝平庸”;如认为日本制造钓鱼岛**是拒绝平庸,许多学生抨击无良奸商,如皮革奶、地沟油、毒馒头、瘦肉精的始作俑者是平庸之辈,其实“平庸”侧重于“泯然众人,寻常而不突出”之意,社会上的庸人有这么坏么?
也有些论点或立意很牵强,如喝茶就是高雅,喝可乐、雪碧等流行饮料就是平庸,这种理解和肤浅。如“拒绝平庸要遵守法律”很牵强,守法公民就不平庸吗?“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就可以摆脱平庸”,其实知识分子中的庸人多了去了。作文要脱颖而出,关键是立意上的深刻新颖,尤其是议论文,立意一般,论证再好,分数提高是有限的。若是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独抒己见,发人深思,即使形式上有些瑕疵,也能赢取高分。样卷1针砭当代知识分子的平庸,怀念师的坚守,真可谓振聋发聩。此外,作和作家的平庸,要拒绝这种文学的。也有同学拒绝平庸的山寨文化,高举创新进步大旗。这些文章的确是高屋建瓴,见解独到。文章还要有创意,有位考生,将“平庸”拆解为“即平且庸”“不平不庸”四个词,分别论证,以荆轲为例,舍身刺秦虽然悲壮,人生不平凡,但仍是平庸之辈,心思安的趋势。“不庸却平”以陶渊明为例,虽然志趣高雅脱俗,拒绝了平庸,但是做隐士,弃天下苍生,与社稷民生无补。事业高尚。这种文章,极具创造力,怎能不得高分?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代生活,写写时评,做做摘抄,增强积累;要让学生增加文化积淀,丰富人文精神素养;使得学生思想立体化,能与时俱进。如此方可以不变应万变,永立不败之地。
书写和卷面以及作文的体式:《细则》规定“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一分”对得分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有些作文因为潦草,字迹不清被打辨认,只能提交专家组批阅。同样内容的作文,书写差与书写工整美观,相差三四分是很自然的。卷面差,或者体式不符合要求,“枉杀”,如一篇作文两位老师分别打了该考生书写差、文章结构上“头重脚轻”洁,结构匀称依然非常重要,意义仍然极重大。
关于文体选择:
记叙文和议论文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这次给的样卷中前五篇为一二类卷,议论文占了三篇。很多让人赞赏的高分作文也是议论文。同样平平,在同样平平的情况下,议论文得分为少超过54分,很少进入一二类卷。记叙文为文体都要练过关,在此基础上还要练出自己的“撒手锏”深刻,素材积淀不丰厚的同学而言,风险较小的文体创新是可行的,如书信体、日记体、辩论稿、小小说(切勿荒诞失真)时不妨练练,没准会起到“奇兵”的效果。书信体如沈浩写给儿子的一份信,小小说如写昭
为绝大多数人的状态,要大力开展读书读报活动,似乎对书写差的学生比较宽容。但书写42、63分,专家组最后打了满分。真悬啊!所以作文训练中练好书写,做到卷面整 但纵观全局,43分——46—52分,记叙文还是沾光不少的。平时两种
2“不平而庸”因为他不了解天下归一民42400字还可能导致一些好作文被大部分同学记叙文和议论文47分,有一点深度的,得分也很“不庸却平”“不平而庸”让学生关注当 70分,究其原因。平
世纪章太炎、陈寅恪、马寅初等大有论述拒绝使人平庸的网络文化的,有评述当代文学创“即平且庸”一笔带过。“不平不庸”是赞扬鲁迅先生拯救国民的灵魂,生命伟大,分左右,有些是在无法例如第一段字数多达,也就是特长文体。对部分思想欠练好记叙文的难度相对小一点,可以优先考虑。考场上
君出塞,还是有新意的。
评分中记叙文的硬伤是虚假失真,因为题为“拒绝平庸”,所以文盲奶奶说:“人平凡并不可怕,怕的是你有一颗固守平凡的心,那么你注定和平庸同船了。”这等话哪是文盲所能说出的?很多文章中爸爸妈妈对考生大谈“拒绝平庸”,而且大多语言深刻,其实这是考生通过人物这一“传声筒”点题,可是,这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吗?符合情境吗?记叙文得分不高的原因大抵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梗概,详略不分,缺乏描写,不能动人。
议论文的硬伤是论据错误,如很多考生将中国达人秀上无臂钢琴家刘伟写成了李伟,如事例中的张冠李戴,如杜撰名言,“孔子说,落后就要挨打”,还有论据撞车,用的多的事例有刘伟、屈原、李白、陶渊明、海伦凯勒、凤姐、旭日阳刚、苏珊娜大妈、史铁生、西单女孩。但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题目透彻的分析,联系实际激浊扬清,文章空泛;或是人云亦云,缺乏独到之见,阅卷人没有惊艳之感。
关于培养正确的文风何永康说:不能有矫揉造作的文风。开头和结尾铺陈许多优美语句语段,文章中间铺陈排比句。这些文字游离于文章整体之外,根本不切题,甚至显得很突兀,新鲜,不能让阅卷老师激动,美语段语句值得提倡,但是要适度,化用而不是照搬。“人生就像玻璃杯,你的那只打碎了,却溅起了一地璀璨,折射出人性的光辉。的名句引用就是贴切自然的。还有些作文玩深沉,语言玄之又玄,貌似深刻,细细揣摩,却又不知所云,这也是不足为训的。
严打抄袭和套作,最高不超过20考题《这是你的战争》和《捧与挖》中段落搬抄上去,抄袭是铁证如山,阅卷老师非常容易举证,敢打低分,这简直是“找死”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一对年轻夫妻,大市综合卷哪个高三老师不熟悉呢?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啊。
关于端正高考作文态度正心诚意,在乎,游戏高考,游戏人生,格调低下,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评分最高也不得超过高不超过13分。有些考生攻击老师,而且针对阅卷老师,么资格看不起别人的呢?最后考清华北大的不是你,而是我们——这些试卷的主人”狂妄,令人生厌。有些考生表示自己对学生全无兴趣,说自己已经离开学生很久了,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参加考试的,了200字左右,得也有一些考生,深。有一位艺术考生,叙述艺术之路的艰难。语言以晓畅清新、自然生动为佳,降格以求平实准确也好,“为了语言而语言”是会弄巧成拙的。此次阅卷中,发现许多考生与上下午不能衔接,而且这些语句大都是人们常见的,优美文段给自己作文升格的作用微乎其微。更要注意使用时是否切题,是否与上下文保持连贯,要
《细则》规定: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还有很多学生套作的痕迹明显,最典型的是套《苏州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而且作文的确很烂。6—10分。
展示自己努力奋斗拒绝平庸的历程,说理流于肤浅;或者缺乏对社会的关注,10分。有些考生游戏高考,就将《老妪》,只是许多考生将老妪老叟换成都被打成了四类文以下。
文品也见人品高下。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替别人批改高考试卷的一个小教师,你有什还遇到一个考生用篆文书写,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表现自己勤奋努力,3不能 并不学生适当背一些优有人说:”这一结尾2011高试想:各有些考生对高考毫不40分。凡思想情感。态度因为费力,只写感人至“有话好好说”如一位考生认为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拒绝平庸,结尾是这样的,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买茶叶蛋换成了买鸡蛋饼或鸡肉卷之类,乃可作文。人品决定了文品高低,《评分细则》规定最高不得超过
最终取得艺术考试录取本
一院校的成功。文章本身也不错,阅卷老师为之感动,乐意助其一臂之力,加上几分情感分,以成人之美。
关于错别字
虽说《细则》规定错别字一个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实际操作中有人扣了分,大部分人没有专门扣,只是降低印象分而已。今后必定要进行字形专项复习,把作文中的错别字整理出来集中讲一讲,对字形选择题大有裨益。
字数和完篇
作文千万要写足字数并完篇,足800字。所以平时综合卷训练、作文训练中限时训练很重要,95分钟以内,作文完篇时间控制在这应该是个常识。但是很多考生还是不能完篇,55分钟以内。平时严格训练,4
字数也不90分部分用时坚决控制在 才能保证考场上不出问题。
第三篇:高考作文阅卷
高考作文阅卷,我挨了“批”
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
临时接到通知,高考阅卷还差人,便和师弟去报名。我和师弟是多年的好友,平时都喜欢舞文弄墨,且惺惺相惜。他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了六年的高中语文老师,而我原来是学医的,后来我们却都考上了华师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而且跟随我们都很钦佩的同一个导师。
在报名之前,我们的院长让我最好不要去,她说我这人虽然有才气,却怕我受不了纪律的约束(现在想来,她所担心的可能不是这个,而是担心我的标准和别人不一样。)她要我考虑清楚。由于最近我在山东的《都市女报》开了一个专栏,每周要为她们提供一篇文章,怕没有时间写文章,当时我答应了我们院长不去报名。但师弟拉我陪他去报名,因为他不知道报名的地点在哪里,我当然义不容辞。
到达报名点后,我又碰到了很多来报名的师弟师妹们,一时心痒难忍。一来我需要钱,二来我并不是不守纪律的人,我之所以答应不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怕自己把握不了标准。但我想,既然师弟师妹们都能把握,我为什么不能呢?在他们的怂恿下,我报了个名。本来我和师弟都分到作文组的,但师弟比我有经验,他对管这事的老师说作文他改不了,要求调到基础组,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不一样,怕出什么乱子。我本来也想到基础组去,但是基础组的人已经满了,只有留在作文组。
我对作文确实有自己的标准,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句子得写通;其次,就是真诚,我不喜欢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内容却十分空洞的文章。早在数年前,谈到我国当代青年的文化状况时,我曾经说过:“我们的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而对外国文化的精华也知之甚少,他们所有的所谓‘流行文化’就像裁缝师傅做衣服剩下的碎布,花花绿绿地,似乎很好看,然而充其量却只能拿来做拖把罢了。”
今年湖北的作文题目,确实出得有点难,《长江日报》的著名评论员刘洪波先生为此写了一篇《高考作文要把人逼成哲学家?》的评论,可谓切中要害(事实上,很多学生将这篇文章当成了政治题目或马列哲学来做)。我的导师谭邦和先生是中学教材课程标准制定6人小组的成员,往年也是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成员,由于今年他的女儿参加高考,他没有参加今年的命题。在一次闲聊中,他也对我说今年的作文对于中学生来说太难了。自然,这种题目中学生不可能写好。据我自己和很多阅卷老师所达成的共识,若严格按照阅卷的标准来打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能放到第三类与第四类,也是就0-36分之间,而作文的总分是60分。可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第一天大家都改得比较慢,大多数人没能完成每天200份的任务,另一方面,平均分也比较低,并没有达到组长们42分基准分的要求。学生们的题目可谓千奇百怪,有很多一个简单的题目都没写通。而正文部分呢,1也称得上“异彩纷呈”:有写内因外因的,有写辩证法的,有写进与退的,有写儒道合一的(够我们写一篇博士论文),有写出世入世的,有写感悟人生的„„。还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即很多学生写怎么为人处世的,大多数写这方面内容的学生是在重复中国古老传统的一些所谓处世的“金言”。至于体裁,几乎能涵括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一切文学体裁。大部分学生不是牵强附会,就是完全跑题,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写得好的。谈到语言,应该说,恐怕大部分学生甚至连“把句子写通”这个简单的标准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要达到42,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天由于大家都很认真,按照标准打分,平均分数很低。第二天,组长又再三强调了42分的标准,让大家尽量把分数往上抬。并且说大家的报酬将和阅卷的数量与质量挂钩。评定阅卷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通过率,即同一篇作文你打的分与别人所打分数的吻合程度(每一篇作文至少两个人看)。这搞得大家都很紧张,于是很多老师不时地跑到监控机上去看自己的通过率是不是达到了85%的指标,以便调整自己的评分标准。不久,便出现了围绕着42分的基准分上下浮动的打保守分的倾向,平均分数大大提高,而且出现了一种很荒谬的现象,即看得越快越粗心的人,通过率却越高,而那些看得越慢和越仔细的人,通过率却往往上不来。以至于有老师发牢骚说其实作文也可以用电脑自动阅卷,只要把一些关键字输入电脑,就可以自动打分了;还有老师戏称看作文就像“打电子游戏”,只要过关就行。我虽然也同情学生,尽量想把分往上打,看了作文之后却打不上来——由于平常对于写文章这件事看得太认真,妨碍了我的打分,所以,我的平均分是全组最低的,尽管组长跑到我面前提醒了几次,我打的平均分仍然维持在35分上下。有一次,他开玩笑似地指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有问题”。
第四天的时候,组长把我叫到监控机旁,说有一篇作文让我们讨论讨论,该怎么打分。这一篇作文共三个人看过,三人所打的分数相差很大(超过了9分的标准线)。那文章的题目叫《一块红布,三滴眼泪》,是一篇记叙文,开头却引用古诗词发了一大通无关紧要的议论,与整篇文章的基调显得很不谐调,下面接着写的是一个有关母爱的小故事。我和另一位老师说这篇文章不怎么样,不能打高分,第三位老师却打了50分,他说这篇文章很具“匠心”,前面的议论部分是铺垫,后面的结尾是照应。组长也坚持这么认为。我却一直坚持这文章有点跑题,而且开头与结尾都很牵强,而另外一位说这文章不怎么样的老师却学乖了,不吭声了,于是组长大获全胜,不过,我却在他的心里投下了小小的阴影——我没给他面子。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报复我的机会。坐在我身后的一位老师发现了一篇“好”作文,想给个满分,兴奋地叫组长过来看,按规定,满分作文都得通过组长的审批。我也跑过去看,说实在的,由于很少能见到一篇像样的好文章,我想见识见识这篇文章到底怎么样,另外有几个老师也围过来看了。结果却很令我失望,那正是我所讨厌的“拖把”式的假大空文章,不过作者的语言还是挺流畅,比起同类的文章,确实要算是“好”文章了。审批的结果,是满分。我心里很有些不平。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名为《战国舞姬》的小说,不论从语言还是技巧,都远远胜过那一篇满分作文。我想,如果那篇文章能打满分,我这篇文章不能打满分也就太不公平了。于是,我也把组长叫过来。他坐下来,看完那篇小说,脸色一下就拉了下来,用很严肃的口气对我说:“这篇文章我不可能给打满分,而且也不能超过40分!”他说这是“故事新编”,“我们不提倡故事新编!”
我反问:“为什么不行呢?,鲁迅不也故事新编吗?”他于是说这文章不搭题。但其实从文章深层的内涵来分析的话,却未必与所谓的“入”与“出”没有关系,何况按照他们组长的要求,一般尽量要把分数往上打,只要能牵上那怕一点关系,都算合题或基本合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深入学生的思维,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次他却一反常态——我知道他是在报复我。我恐怕是我们组里唯一的一个要打满分作文却没被通过的,不但如此,他还把那篇作文压到了41分。
今天晚上,我才上机,正在改作文,组长突然走到了我的身边,满身的酒气,涨红着脸,大声对我说:“我严重警告你,今天的校标卷你打的分数太低了,你要好好地学习标准!”其实,据我所知,还有比我打得更低的,我打32分,有人只打了29分,而所谓专家却打了45分,那文章实在并不怎么样——我对于专家们的水平实在也不敢恭维。就算我打的分数与专家有差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我的通过率有88%,是正常的,而自评指数也处于中等水平,没有什么好给他说三道四的。他又大声对我说:“你要按照标准打分,不能照你自己的标准给分,否则,你给我停下!”我冒火了,也大声分辨说:“我是按照标准打分呀,何况,不同的人对标准也有不同的理解。”他见我居然敢顶嘴,大声吼道:“你给我停下!别改卷了,我停了你的机!”一边吼着,一边就跑到了监控机旁,忙着要限制我继续递交文章。我再没有理他,继续看我的文章,这时全组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了。我不得不说,他根本对电脑和监控程序不熟,自始之终,他都没能限制我,而他自己却以为他真“停了”我的“机”了。
他让我先学一个小时的标准再说。我不想和他闹,我们的院长很忙,为这点小事闹到她那去不太好;再加上我很想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评卷的,于是,我顺着他的意思,将样卷给调了出来。很遗憾,我的感觉是专家的打分非常随意,并没有按照标准打分。或许你们会说的的感觉并不正确,但凭什么说专家就一定正确呢?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专家吗?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我读过的书也不算少,并且从事文学创作也有十来年了,多多少少好歹也发表过几十篇文章。我学的是古代文学,最熟悉的却是现代文学,可以说,几乎现代每一位作家的文章我都至少见过一篇,于大多数作家,我是读过一本或好几本作品集的。当然,这并不值得夸耀,但却令我有充分的自信怀疑专家们的标准,尽管我不知道这些专家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后来一位很替我不平的,和我一组参加作文阅卷的高校老师告诉我,按照国家规定,高考阅卷应该有65%的高校教师,只能有35%的高中教师参加。还有人提出,高三的老师不应该参加阅卷,因为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由于高校教师与高中教师的眼光与标准不一样,往年经常发生争执。近年来高校教师参加高考阅卷的人数大大下降,标准便操纵在了高中教师的手里。当然,高中教师的水平未必一定就要比高校教师差,但由于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再加上他们对学生一定程度的同情,使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冷静地评卷。但这对于那些文章真正写得好的学生,却是不公正的;再加上评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随机因素,使得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真实的水平失去了必然的联系。从这上角度上来观照我与组长的争执,不能不说是有其必然性的。专家制定标准,只是为了便于量化,而对于写文章来说,有很多东西是不能量化且只能感觉的。正因为如此,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八股”作风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的却无法量化因而不能用专家的尺子来丈量的文章却得不到一个好的、公正的评价。
这便是考试的“异化”,正如我在《考试漫谈》这篇文章曾经说的:“其实,考试如果仅仅用于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或能力的参考标准,那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考试却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升学、就业、晋级、提工资等等,这便是这种制度的最大的不公正。考试一旦成为唯一的标准,便变成了一种暴力:将具有多样性的人简化为一种可以测量的物。这样,考场便成了一种类似于作坊或生产车间之类的东西,分数的高低是它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尺度,故这个车间出产的成品不能叫‘人才’,虽然我们确实也不能否认其中不乏颇有才能的人,如果套用贾宝玉先生的话,我们不妨称之为‘分蠹’。‘分数线’几乎成了决定个体一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无形的暴君,相应地便产生了很多‘高分’的庸才与投机者。这种人往往未必有才能,却擅长或醉心于考试:考试给予他们以成就感与自信心,并使他们未来能在社会上占据一个很好的位置,从而有可能继续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强加给全社会,造成一种考试的‘恶性循环’。”
十年砍柴:高考作文的揣摩上意
今年高考,武汉的刘洪波先生对一些地区的作文命题很有看法,认为这是些假把式人生哲学的大杂烩。我对此心有戚戚焉。
这种假把式是“八股取士”时代,“代圣人立言”作文之法的延续,有着悠久的历史,没什么新鲜的。不过所代替的“圣人”已经从历史上存在过的孔孟程朱这类老先生,变成了一个没有具体人格却无处不在、永远正确的意识形态理念。这种作文有着强烈的诱导意味,希望考生们说出命题者想听到的话。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谁没有受过这种“代圣人立言”式的作文训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告诉我,写作文关键是“立意”要正确,不然文字再好也得不了高分。什么叫“立意”正确呢?就是跟报纸上、广播上的调门一样的。
我从小深谙这种为文之法。小学升高中,作文题目是《家乡变化》,当时正是分田到户后一年,我写了村里一个本家奶奶盖新屋上梁、大宴宾客的热闹情形,然后再写道分田到户之前她家怎样怎样穷。阅卷老师大喜,给了个满分。我入初中后,他特意来我们班看这个得满分的小孩。其实,那个本家奶奶家境以前在生产队就算殷实的,否则的话分田到户这么短时间内,怎能从穷变富呢?但我相信大多数阅卷老师不会在乎这些“常识”,只要你的“立意”高,加上文字还可以,绝对给高分。
尝到这个甜头后我就更加明白,考作文就是考你说大话、套话和假话的水平。一旦思想上开窍,加上勤学苦练,自然就有收获。我高中时班上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俩平时写的作文,老师和同学更喜欢读他的,因为他的文字更优美,更有感染力。可是每次参加作文竞赛,他总不如我。老师总结是,我更能揣摸命题者的心思。
《儒林外史》中的高翰林,在分析马纯上先生为什么考秀才时成绩不俗,一到正式的科场就折戟沉沙,有这样一番话:“‘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所以才得侥幸。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
所谓“字字有来历”,就是不能说自己话,而是说别人说过的、被证明“正确”的话。叶圣陶在当小学教师时,感叹当时的学生作文,“叫他们将自己的写出来,他们偏偏将自己的隐蔽,却将别人的显示出来”。他感叹“这是我的失败”。因此他告诉学生,“现代练习作文,既不像从前人那样,为要求取功名,也不像一部分青年所期望的那样,为要成什么文豪文学家;最重要的还在练成一种技能,能够以笔代口,意无不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种种方便与受用”。——可叶圣陶这样的教师,今天来教小学、中学,未必受家长和学校的欢迎,关键的升学考试又不是你在阅卷,这样只管写真心感受的文章大约得不了高分。
我高考是十。六年前,那个夏天有点特殊。参加考试前老师一再叮嘱我们:不管你们心里怎样想的,平时怎样议论的,写作文千万不要写出格的话,要和上面保持一致,要说拥护英明决策的意思,否则十年寒窗就付之东流。——大部分人虽是小小年纪,但早就训练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本事,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现在是靠码字为生,用流行的话来说,是宣传喉舌,当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关键还看当年受“代圣人立言”的训练怎样。——我自认为自己还算信任。只是尚能保持一份清醒,知道这些文字并不是我的,而是代替别人写的。因为害怕时间一长,自己只会鹦鹉学舌般写作,所以私下里尽量多写说真话的文章,这样的写作是很痛快的。我把这两种写作状态形容为周伯通的“双手互搏”,虽然有点痛苦,但总比只有 “代圣人立言”的独门功夫要好一些。
我相信,由于网络的发达,资讯的丰富,今天的青少年除了接受课堂教师“代圣人立言”的作文教育外,他们明白还有更有趣的写作,一本正经装作思想家、道德家说话,那是为了得高分。如此的教育方式,如此的考试导向,我想最大的成效,可能是培养更多的、更年轻的“双手互搏”高手。
第四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去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从6月11日开始到6月19日结束,历时九天,这九天很苦很累,但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是战斗,是磨练,也是学习和提升。
以下是我回忆出的点滴阅卷心得体会,可能有点琐碎,但都是我要跟这届高三学生说的肺腑之言。
一。网上阅卷流程:
试卷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和图像切割校验两个步骤,被传送到阅卷电脑上。扫描出来的图像非常清晰。在阅卷过程中采取双评形式,以降低误差率。
二。作文阅卷流程:
我因为分在作文组(2003年那次高考阅卷也是分在作文组),所以对作文阅卷流程有发言权。
先是阅卷专家组预先从考生答卷中提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样卷,经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标准卷也就是标杆作文;接下来是阅卷组长要求我们尝试着给每一篇标准卷评分;然后自行与专家组的评分仔细对照,等我们基本搞清楚了不同类型作文的评分标准后听专家讲座(合肥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鲍恒老师主讲),深入学习标准卷得分的缘由,从而掌握更多更细的评分标准。由于去年的作文题反响糟糕(今年的作文题反响更糟糕),学生们差不多声泪俱下地控诉:史上最坑爹的作文,所以专家组老师非常谨慎,尽可能制定出非常贴近现实的评分细则。切合题意和基本切合题意的立意累计有几十种之多,这是往年没有的。专家讲座结束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评,如果试评过关就开始正式阅卷,悟性好的老师,只需要评百来篇就被认定为吃透了阅卷标准。
所阅的试卷是随机接收的,一份试卷如果两个老师评阅分差在6分以内,系统自动取平均分作为该生作文的最终分数;如果超过6分,系统会自动将其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取三位老师中分差在6分以内的两人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三评后如果分差仍超过6分,则将其提交专家组仲裁。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专家组一直不停抽检,每天小组组长的电脑上都会有所在组每位老师的阅卷数据统计和阅卷质量分析,包括评分曲线、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组长随时将无效卷(引入三评)、恶评卷(与其他两位老师分差大于12分)及时通报给各位评卷老师,让其及时修正、调整;同时组长会将已批阅过的试卷中的百分之三四左右发回重评,以检验老师把握标准的能力。组长一边督促我们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一把尺子量到底,向我们要质量;一边又催促我们,发信息告诉我们某某老师已阅多少份,向我们要速度。看到一些不幸的老师因为数量、质量跟不上被劝黯然打道回府,我们时刻是处于紧张状态和拼命状态中,毕竟提前回家是件很没面子的事。
三。关于写作的体会:
1.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共性:
标题:记叙文标题靓丽,议论文标题一针见血,片言知意,题好一半文。
开头:开头简洁有力,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揭示中心。
内容:议论文论据正确,一看论据马上知道立意。而且论据来源不能单一,例如全举古代文化名人作为例子的要适当扣分。
结构:结构尽量精巧,并列式、层进式比较受欢迎。
结尾:一定要有结尾,哪怕你写了900字,结尾一句话不完整或缺失了一个句末的点号,都视作残篇,残篇只能打到三类卷。
2.作文最关键是审题立意。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的多。阅卷老师往往根据文题判断文章的立意,然后确定文章大致属于哪类卷,所以文题用词要准确、鲜明。例如:“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属一类文,而“谈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属三类文;“将关爱落到实处”属一类文,而“谈关爱”属三类文;“从多角度出发”属一类卷,而“转换思维方式”属二类卷;“打破常规”属一类卷,而“说创新”属于三类卷……
3.卷面清晰很重要。
虽然书写漂亮不完全能一俊遮百丑,但老师们多以貌取文,没有谁愿意将一篇字迹潦草的文章多看一眼。高分作文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写漂亮。工整的卷面和潦草的卷面带给阅卷老师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势必要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毕竟老师们最慢也是一目十行,每篇作文耗时不能超过30秒。
四。备考启示:
1.书写对策:
对于书写潦草的同学要求他每天坚持练字,每天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工整地抄写名句美文,一举两得。
2.针对评分细则详、参考答案多,答题要有方向性、条理性,分点作答,一目了然,不要怕麻烦,不放过任何得分的可能性。
3.避免硬伤,争取高印象分。文题、首尾段、每段第一句话坚决不出现错别字;作文论据不能张冠李戴;作文要完篇;标题不可丢……
4.作文训练求实效。
高三作文训练直接应对高考,立足基础等级,以确保作文不出现大失误,然后冲刺发展等级。
5.作文不玩深沉、不玩哲理、不玩含蓄,不写莫名其妙的科幻题材、离奇的故事或小说,这样的作文判为三类文,没得商量。
6.高三复习时不能忽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识面广不广,语文素养高不高,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一篇文章的好坏,只需要扫中文中几句话就略见一斑,因此高三备考不能忽略课外阅读,不能忽略课外语文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有这样的顺口溜:积累多,书写好,分数一定低不了;表达通,答满卷,高考一定没遗憾;开头好,结尾好,考后一定不懊恼。
最后我要祝福所有辛勤耕耘、日夜奋斗在高三战场上的老师们:健康生活、快乐教学,相信天道酬勤,相信教对路、学上路,我们自有出路。同时我要祝福我们学校欣欣向荣,祝福我们学校的教育蒸蒸日上,祝福我们的学子好运相随,祝福我校2014的高考红红火火,全面突破。
第五篇:2011高考作文阅卷汇报
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汇报 城阳教研室 崔志钢
2011.9.3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向各位同仁汇报、交流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心得体会,希望我的发言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我的汇报共分三个方面——
一、关于审题 1.作文题目回顾
今年的命题作文“这世界需要你”,审题难度不大。其实回顾一下,09年命题作文“见证”,10年材料作文“光明与阴影”,11年的“这世界需要你”,审题难度都不大,但这是相对而言的,题目本身不过分确定它的方向,但题目有规定、限制,有定位、区分度,给考生在观念和行文上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考生有话说。
2.几个关键词
“这世界需要你”,题目由三部分组成,有字、词和词语,但有轻重之分。
“你”是一个第二人代词,单数,可以指称单个的人,也可以指称某个群体,可以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你”可以是具象的,比如某一个人;这个“你”也可以是抽象的。“你”有单数化倾向,可以指考生本人,可以是考生熟悉的某个人,也可以是单数的某个群体,但一定要明确。如“90后”、“农民工”、“环卫工人”等群体。“你”也可以是某种精神、价值观、思想体系,但都要“确定”。
“这世界”是一个词组,“世界”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也指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这”,强调了世界的时代性、当下性,有关注现实的倾向。
3.题目的逻辑关系
关键是“你”和时代的关系。排斥了单纯写你或世界。题目显然讲的是“这世界”与“你”的关系,他们之间是一种“需要”的关系。“这世界”是怎样的,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你怎样来回应或满足它,都不可缺。
二、评分标准
(一)关于内容 1.切合题意
“你”定位明确,明确的个体、某群体或某种思想。需要什么要明确,需要原因、根由的揭示。为什么需要。“你”对那种“需要”有回应、满足,有怎样满足这种“需要”的表述。
2.符合题意
“你”定位明确,是谁,哪个;“这世界”不太明确,时代性不强,需要什么,明确,为什么“需要”理由不太明确,回应不明确;“需要”在里面,不明确,没点题。
3.基本符合题意
“你”定位不太明确,“你”变成了多个人,或者列举几种精神现象,中心散了,罗列的事例。事例彼此不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放之四海而皆准。文章现实感、时代性不强,对“需要”的揭示模糊,没有“需要”的思路意识,文章趋向空泛,无中心。
4.跑题作文
不提“这世界”,不提“需要”,脱离“世界”、“你”等。
(二)关于表达 1.一等作文的特点
1.议论文体。论证“这世界”与“你”的关系,“这世界”“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怎样满足
这种“需要”,建构完整,思想集中,中心突出,有自己的构思。写出如何回应,表达清楚。
2.记叙文体。写成记叙文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记叙文本身就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的逻辑过程。表达上能以小见大,事件完整,描写细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3.散文体。写成抒情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文章能突破时空关系,写明世界与你的关系,事件充实,人物鲜明,特别是能有文化底蕴。
4.写成书信体也是是合适的。要规范格式,注意称呼,落款,署名。2.二、三、四等作文的特点
议论文:中心松散,不突出;说大话、套话、废话,不联系现实、实际;时间不完整,有头无尾。记叙文:人物描写模糊、不清晰。
(三)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独立于基础等级,主要侧重于文章使用的“材料”和“创新性”,鼓励学生有某一方面的擅长。
1.内容:揭示深刻,思想上有独特见解。写成议论文,思想上有回应,有对现在未来的展望。真情实感,能感动人。
2.表达:结构上彼此呼应,灵活使用各种艺术技巧,点题,结束有呼应。
3.文采:两类。驾驭语言的能力强,辞采丰富,句式灵活;语言朴素无华,但有真实感情。
(四)打分类型(五类)
总分共60分,分为四块,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扣分最多3分。
一类:51——60分,二类:41——50分,三类:31——40分,四类:21——30分,五类:20分以下。切入分为42分。
专家认为,2010年,山东省的优秀作文太少,只有1.35——1.4‰,所以今年明确提出,要让高分段成为一个“区段”,让50分—60分成为正常区段。同时,不能一看偏题就判低分,还要看其内容或表达,这方面好的也可以往上打分。
(五)关于扣分
1.题目写错或不写的,扣1分,错别字、病句,一处扣1分,不重复累计,扣分3分到顶。
2.不足字数——缺50字扣一分:600字以下,文章不完整的,400—600字,25分以下;200——400字,20分;200字以下,10分以内。
3.对于判定抄袭的要慎重,找组长上交。800字抄袭,给10分,400字抄袭,20分。
对于书写的字迹,专家认为:“这是考语文素养和能力,不是考书法,不能因为考生字迹的潦草就盲目判低分。”但这是辩证来看的,批阅过程中字迹仍然是打分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互动时间,给大家10分钟时间,给咱们下发的这8份作文打分,按照评分标准来打分。打分可以按照内容、表达、发展和扣分四块来进行。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8份试卷,老师可以自由发言。)1.(样卷一号)
选择“农民工兄弟”这个群体形象,对“需要什么”的挖掘比较有力,有“为什么需要”的揭示,感情真挚,开头结尾呼应。
得分:内容18表达19发展19扣分1 总分55 2.(样卷六号)选择郭明义、北京战士、毛泽东等对象,但“你”的定位太宽泛,需要每个人,未揭示“需要”的理
由,要明确。文章本末倒置,世界是第二位的,“你”是核心。
得分:内容13表达12发展12,扣分0总分37 3.(样卷九号)“你”定位为意志力,选择杨澜、刘翔、肖恩〃斯蒂芬森等素材,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得分:内容17表达16发展16扣分0总分49 4.(样卷十号)
“你”定位为竞争,使用的素材有雨林中的竞争,开国之初共产党人的竞争、进步,现代社会人生的竞争,文章后半部分匆忙,材料显得陈旧。
得分:内容15表达15发展15扣分1总分44 5.(样卷十一号)
“你”定位为爸爸,是一篇记叙文,高考路上下雨,爸爸送我,他把伞给我,而他的嘴抖动,又想起以前爸爸的急躁,展示了父爱的伟大。文章将回忆与现实穿插,正反对比,细节描写,叙事中插入回忆,是一篇较为复杂的记叙文,显得意味深长。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都有揭示和我回应,“我”对父亲的态度,我的世界需要父亲。
得分:内容19表达20发展20扣分2总分57 6.(样卷十四号)
“你”定位为“我们”,不明确,走题,逻辑上存在问题。得分:内容11表达10发展10扣分0总分31 7.(样卷十五号)将“你”定位为思考,素材有史铁生、安徒生 小威廉姆斯,事例不合立意,与中心偏离,得分:内容13表达13发展15扣分0总分41 8.(样卷十八号)
这世界需要你、需要我,“你”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乞丐。得分:内容7表达11发展7扣分0总分25
批卷中发现的问题:
1.将“你”理解得过于宽泛或世界的构成要素。
世界需要每一个人,世界需要水、土、空气、地球,这都和题目本身有偏离,无法解释为什么需要。2.行文的逻辑思维有问题。
(1)写了奉献、坚持、正义等,不能阐明为什么“需要”的,偏离题意。
(2)列举“这世界”需要“一种品质”,写到奉献,诚信,坚贞等,但最后没有总结,只是在“搬材料”却没有自己的思考。
(3)观点与材料之间缺乏联系,写“这世界需要思考”,例证材料与中心不合适。3.材料的问题
(1)材料的陈旧与创新。
今年鼓励材料的创新、新颖、新鲜,材料的切合主题。材料新的加分,旧的不扣分。新材料未必是写名人,环卫工人、农民工,普通人,一样可以用好、写好。
(2)材料“罗列”的问题。
批卷期间,针对考生罗列人或精神这种情况,提出:罗列材料不要一律判为三类,有几种情况,标准是看是否有一个中心,罗列的材料有无内在的联系。有中心、罗列有序、有关联,判为一类;罗列的有一
定关联度,没明确点明的,二类;罗列的人或精神,之间没有关联,判为三类。
4.作文模式化较重,带有普遍性。
“不少”考生的文章开头,不管是否与中心的联系,上来就是一大段排比,硬凑字数。有的考生大段搬用“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有抄袭嫌疑,影响得分。
5.行文中的语言问题。
(1)语言的格调不高,出处有问题。
比如:“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司马迁说:“我选择宫刑。”于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的《离骚》诞生了。”
(2)学生盲目抒发议论,对事件不做判断、分析。
“毛主席,您带领红军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您率领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您发动了三反五反运动,您发动举世瞩目的大跃进运动,您带领红卫兵起来进行革命。我想世界人民都会为之倾倒、为之折服的。”照抄、自造或曲解式的语言,粗糙而拙劣。
6.错别字
考生的错别字可谓俯拾皆是。诸如:伏案(岸)、翱(遨)翔、无可奈(耐)何、迫不及(急)待、勾(构)画、涅槃(磐)等。
【第一天平均分在41分多一点,最后一天,平均分在43.66,分数是逐渐上升的。】
三、思考和建议
(一)反思作文备考 1.关于审题
这次作文审题似乎没有难度,专家强调审题难度降低,但从接下来的专家分析来看,审题的重要性一点也没降低,它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前提和关键。仍然出现一些偏题作文,说明在平常的作文复习中,审题练习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对一些“作文弱科”生,还缺少深入的训练、引导。
2.关于文体
作文质检组成员房伟老师认为,山东省高考作文一直在淡化文体。就是作文题目不是仅适合某一种类型的文体,如记叙文或议论文,而是要让写各种文体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备考中,感觉还是较多地训练了议论文,让学生有一种自动写议论文的思维定势。对于记叙文的训练强度小,有的同学懒于写记叙文,教师也疏于教记叙文,甚至带着有色眼镜看“记叙文”。而这次高考,记叙文得分偏高,因为记叙文更易充实饱满地阐释立意。
3.关于作文材料
应该说,对学生的材料使用,咱们青岛市一直下了较多的功夫,强调老材料少用或不用,效果明显。对于“感动中国”的材料,一般不做强调,避免了撞车,这一点做的不错。个别地区这个情况较为严重。
4.感情、议论的自然、新颖。
复习当中,引导学生讲究“语言的华美”,对学生真实写作、本真写作等的倡导、引导力度不够,有的学生陷入一味地讲究辞藻语言的方向上,忽视了本我的存在,影响了作文的内容得分。
这次阅卷,文章观点新颖,多角度论证的;感情真挚,有自己的见解、感悟的;贴近生活,写出内心的真切感受和感动,就是好文章。如专家指出:“十七八岁的孩子,就应该有天真、幻想的东西,不能棒杀。”也如资深高考阅卷老师韩秀和所说:“能让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掉眼泪的文章,这就是好文章。”
5.中心的明确
日常复习中,有的同学过于强调文章的“出彩”、与众不同,没有考虑到阅卷中速度的问题,文章中
心在短时间内难以让阅卷者发现,文章观点不够鲜明,分数上不去。
三、思考与建议 1.作文命题的思路
高考作文命题就要突破学生经过充分训练的套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凭自己的综合的审题、构思、写作等语文能力来完成文章。作文题目猜不着,想不到,但有东西能用上,不能机械套用,标准是看考生能否凭自己的能力写出文从字顺,有正常感情和逻辑的文章,高考作文是有限制的,不能无原则地发挥。
2.审题与文体
无论是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审题的要求是永远存在的,所以要求师生在审题方面切不可掉以轻心。教师和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练习“各种文体的作文”,比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甚至小说、书信、剧本、文言文等都是可以的,切不可鼓励一种,不见其余。
3.逻辑思维
考生积累素材,不能是盲目、无序的,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教师有责任帮助考生进行思维训练,还要让学生掌握哲学关系,让学生运用自如。
4.文章的技法
高考作文有阅卷时限性,让学生要遵循章法,注意叙事文体的开头、过程、高潮、结尾的安排;议论文体注意呼应、转折、照应等。文章写得有特色又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利于阅卷教师判分。
5.贴近生活的本真写作、个性化写作。
高中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令人深恶痛绝,套话、废话连篇,千人一面。要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真实、自由地写作状态。学生的素材来自社会生活,学生有本真的体验,能充分挖掘内涵,张扬写作个性与创造性。
6.教师的“下水”与面对面的指导。
对作文弱科的同学来说,教师的面批面该也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教师要指出为什么这样改,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同时,对学生作文的反馈要快,间隔要短,这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动,每次批改可以就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逐渐攻克。
7.多读经典文本,吸收营养。
让学生多读经典文本,一个是课外书籍杂志,让学生多思考,多作摘要、写读后感、模仿写作等训练。一个是现有的资料,比如我们的选修教材,像《史记》《中国古代小说》等,以及初中的名家文章,鲁迅的小说,朱自清的散文等,都是很好的模仿对象,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训练,学习文章技法、语言、立意等,教师辅之以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8.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作文学习,学生容易厌烦,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肯定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干劲更足,进步更快,但是鼓励要适度,优点要肯定,缺点要指出,给学生一个作文提高的方向和操作路径。
最后有一点教学体会与诸位分享:作文教学,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与其抱怨和等待,不如思考和行动。任何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积累,高考的成功不是一年后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