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档案管理八项制度(法院)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
1.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明确收集范围,认真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补充工作;
2.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干部本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主动地索要应归档的人事档案材料;
3.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部门或干部本人,应在形成正式材料后的一个月内,将材料送交政治处归档;
4.档案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认真进行核对,对缺少的材料要逐一进行登记,及时催要,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形成档案材料部门或干部本人补送材料或补办手续,形成材料的部门要按规定认真办理;
5.对不属于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退回材料形成部门或干部本人。
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
1.严格把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入口关”,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认真鉴别,严格审核;
2.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
3.归档材料必须齐全完整、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有承办单位的签章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料的日期;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
4.残缺不全、头尾不清、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
5.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统一使用16开纸(19×26.5厘米),材料左边应留出2—2.5厘米的装订边,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不得用计算机打印签名;
6.凡属于应归入干部档案的材料,应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零星档案材料每两年装订入卷一 1
次。
三、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
1.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并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由查阅单位负责人签字,档案工作分管院领导审批后,方可查(借)阅;
2.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3.查(借)阅档案时,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或是确定提供材料的范围,凡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材料,不得翻阅,并对提供查阅的档案进行登记;
4.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散布档案内容;
5.查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录或复制档案内容;
6.查阅人员必须爱护档案,严禁在档案材料上涂改、圈划、批注、抽取、增添、撤换、损坏档案;违反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假公济私者,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处理;
7.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须借用时,要说明理由,经档案工作分管院领导批准,严格履行借阅手续,方可借出,借阅档案一般不超过15天,并不准擅自复制、抄录及转借他人;不准携带档案材料进入公共场所参观、游览、探亲访友。
四、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制度
1.转递干部人事档案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2.干部因工作调动或职务变动档案转出,档案工作人员在接到调档函后,经政治处签章及分管院领导审批后,一个星期内将档案转给新的主管单位;
3.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检查、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4.转递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登记,严密包封;
5.干部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严禁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6.转出的档案逾期一个月未收到回执的,应发函或打电话询问,以防丢失;
7.收到转递来的档案,经检查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退回发档单位。
五、干部人事档案检查核对统计制度
1.建立档案工作台帐登记制度,做到勤检查、勤核对,每年全面检查核对统计一次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提供利用后的干部人事档案,入库前要认真检查,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3.干部档案转出或转入时,要认真对照目录检查核对,防止张冠李戴放错卷或缺少材料;
4.整理好的干部人事档案入库前,还要逐卷逐份逐页进行检查核对,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六、干部人事档案的保管、保密制度
1.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保密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照章办事,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保管保密工作;
2.非档案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库房;
3.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查(借)阅档案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扩大档案的利用范围,不得将档案私自带出档案室或私自借给他人:
4.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尘、防虫鼠、防光、防有害生物等“八防”工作;
5.严禁吸烟,保持库房的清洁和库内适宜的温湿度(温度14℃—24℃、相对湿度为45% —65%);
6.坚持库房检查制度,每周检查一次,防止不安全因素发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7.坚持值班制度,下班前档案要入库,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8.严禁个人私自保存任何人的档案材料;
9.档案工作人员调动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10.对违反保密制度造成失、泄密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视情节轻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给予处罚。
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保管好干部人事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2.建立人事档案台帐,及时收集、鉴别、整理干部档案材料,及时报送市管、区管干部档案材料;
3.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办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查(借)阅和转递;
4.及时登记干部职务、工资变动情况;
5.为院里及有关部门提供干部情况;
6.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工作;
7.调查研究全院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递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归档制度
1.组织干部人事、纪检监察和教育培训等部门,均应建立健全送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2.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或干部本人,在形成材料后的一个月内,应按要求将材料送交主管干部人事档案的部门归档。
3.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或干部本人,对管档部门提出的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有责任按规定办理补送或补办手续。
4.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有关部门、干部本人应建立联系制度,加强沟通,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第二篇:人事档案管理八项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八项制度
(一)查(借)阅制度
一、查阅单位须填写《人事档案查阅审批表》,并履行审批手续。
二、查阅档案,应派中共正式党员并携带单位介绍信。
三、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要外借的,须保证档案绝对安全,并在一周内归还。
四、查档人员不得查阅本人及亲属档案。
五、纪检监察人员查阅涉案人员档案,需由纪检组长或监察室主任签署意见。
(二)材料收集制度
一、收集范围履历表,自传,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政历问题审查、党团及民主党派、奖励、处分材料,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离退休、退职审批表和各种代表会代表(委员)登记表,以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二、收集方法
1、建立送交材料的制度,要求形成材料的部门和单位主动送交上述材料。
2、人事处形成的任免、工资等材料,应在15日内送人事档案室。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联系,及时索要。
4、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出“短缺材料催要通知单”,进行催要。
5、发现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及时通知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补送材料或补办手续。
(三)鉴别归档制度
一、鉴别材料:鉴别收到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工人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内容。
二、审查材料: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手续是否完备。凡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不能归档;凡手续不完备的材料,须补办手续后再归档。
三、审核档案:档案中缺少材料,应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
四、及时归档:经鉴别无误属归档的材料,及时归入档案盒带中,不允许出现“散乱”现象。
(四)转递制度
一、干部管理权限变动后,及时转递档案。
二、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由本人自带。
三、档案转出前。按规定进行认真的整理装订。
四、转递档案必须详细登记“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并严密包封。
五、转出档案半个月内回执未退回的,要及时发出“催要档案回执通知单”进行催问,以免档案丢失。
六、收到档案经检查、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
(五)检查核对制度
清月结。
二、人事档案分别按单位和档案编号建立名册,发现错号或放错位置的,要及时纠正。
三、每年年底对所管人事档案进行清库,彻底核对底数,做到帐档相符。
四、做好所管档案的统计工作。
(六)保管保密制度
一、人事档案的保管,坚持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
二、人事档案卷皮、目录和备用袋做到规格统一、样式一致。
三、每两年对所管人事档案进行一次零散材料的装订,并填写目录。
四、经常检查档案柜及库房的防火、防潮、防盗、防蛀、防光、防高温的设施和安全措施。
五、人事档案集中存放在档案柜及库房,任何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档案。
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严防泄露档案机密,非档案工作人员不准擅自进入档案库房。
七、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管理方法和保管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
(七)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一、按照《条例》规定,负责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认真细致地做好鉴别归档和整理工作。
三、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四、搞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努力工作,争取改善档案库房的保管条件,提高管理水平。
六、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接收档案材料归档工作制度
一、调档:接到任免通知后,一周内发出“干部档案催要通知单”调档。
二、鉴别:对接收的档案材料进行认真鉴别,如有涂改,及时记录并上报。
三、登记:建立登记册,对接收档案逐档进行认真登记后,编号入库。
四、归档:属归档材料,及时归入档案盒带内。
五、检查:认真核对姓名、编号,避免装错或放错位置
第三篇:干部档案管理八项制度(安徽省)
干部档案查(借)阅制度
一、干部档案主要供组织人事部门在办理干部的考察、任免、调动、政审、案件审理、出国、工资福利待遇、治丧等情况时使用,其他情况一般不予提供。查阅干部档案,必须由两名中共正式党员干部共同进行。
二、查(借)阅干部档案,须填写《查(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不得用介绍信代替),经提供查(借)阅单位负责人批准。提供查(借)阅单位应履行登记手续。任何组织不得批准任何个人查(借)阅本人及本人公务回避对象的档案。
三、干部档案一般不外借。确需借出的应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借阅单位对借阅的档案要妥善保管,确保安全,不得擅自转借。提供借阅的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对归还的档案要认真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追查。
四、查阅档案要在阅档室或指定地点进行。严禁查阅者在档案材料上涂改、划圈、增删或折叠、损坏档案材料。查阅时严禁吸烟。查(借)阅者不得泄露档案内容;未经提供查(借)阅的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档案内容。
五、干部档案管理部门一般不为他人提供旁证材料,确属需要提供的,只能提供客观记载。
干部档案材料收集送交归档制度
一、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组通字„1996‟14号)的要求,及时、保质保量地收集反映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材料。
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均应建立健全收集、送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工作制度,对收集、送交材料的要求与时间作出统一规定,定期定向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三、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主动地向有关单位收集新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材料的部门应当在形成正式材料后的一个月内,按要求将材料送交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四、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发现干部档案中缺少材料,应及时补充收集;收集或送交归挡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时,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形成材料的部门补选材料或补办手续。形成材料的部门,要按规定认真办理。
干部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
一、鉴别工作必须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判断材料是否属归档范围,材料手续是否完备,内容是否完整,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
二、鉴别工作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正确判断材料的保存价值,决定材料的取舍。
三、鉴别时发现档案中缺少有关材料,应及时登记并收集补充。
四、未经鉴别与批准,不得擅自销毁干部档案材料,不得擅自将材料归档或从干部档案中抽取材料。
五、经鉴别不应归挡的材料,应严格按照规定作销毁、转递、退回等相应处理。
干部档案(材料)转递制度
一、干部档案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严禁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
二、转出的档案必须是按《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的要求整理过的档案,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三、因干部职务或干部管理体制变动,干部管理权限发生变化时,原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将干部档案转递给有关干部档案管理部门。
四、转递干部档案或档案材料,转出单位应逐项填写《转递干部档案(材料)通知单》,与干部档案或档案材料一并严密包封。对成批移交的档案或档案材料,转出单位应填写《干部档案(材料)移交清单》,一式两份。
五、接收单位收到干部档案或档案材料,检查核对无误后,将回执或移交清单签字盖章并及时退回转出单位。转出干部档案或档案材料一个月后,尚未收到回执的,转出单位应主动向接收单位查询索要。
干部档案保管保密制度
一、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坚固的专用档案库房,使用铁质档案柜保管干部档案,库房内要配置防盗、防火、防高温、防蛀、防光、防潮等设施,库房的面积应符合要求,并按标准实现“三室分开”或“二室分开”,以确保干部档案安全。
二、经常检查库房的“六防”设施,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设施。
三、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管他人档案。
四、干部档案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防止干部档案损毁、丢失、散落、失密、泄密等事故的发生。
五、干部档案库房由专人管理,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或查阅干部档案。
六、干部档案的包装材料(档案卷皮和档案盒)的式样、大小和所用材料应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实行统一的制作标准。
干部档案检查核对制度
一、干部档案管理部门须每年对干部档案进行一次检查核对。在档案库房发生火灾、档案丢失、大批档案移交等特殊情况时还须随时进行检查。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库房、档案柜及包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库房设施是否达到“六防”要求。
三、核对的主要内容:档案的实有数量与底帐是否一致;档案的编号是否正确、与底帐是否一致,档案存放的位置与编号是否相符;档案接收、转出、借出、归还后,是否进行了相应的登记、注销和还原;档案及挡案材料是否损毁、丢失或错装。
四、检查核对主要由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自查,必要时也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互查。检查时必须有检查记录,检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尽快加以解决。
干部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一、保管干部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档案材料;
三、办理干部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登记干部职务、工资的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情况;
六、做好干部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调查研究干部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八、推广应用干部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九、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死亡干部档案;
十、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第四篇:法院档案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一、抓好规范化,夯实基础
人民法院档案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反映了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情况以及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又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工作,实行审判监督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抓好各类档案规范化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是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档案完整化、档案检索便捷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规范化上应做到把好“三关”。
(一)把好“收集关”,基础材料规范化
法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审判一线人员要严格树立“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的要求,认真细致、按时保质地收集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准确反映整个诉讼活动等工作的全过程,使整个法院档案形成链条式的材料体系,准确完整,从根本上提高档案质量。
(二)抓好“整理关”,科学立卷规范化
法院综合档案室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档案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职能业务部门要加强与档案业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齐心协力抓好档案基础建设,制定统一、科学的档案整理方案,增强诉讼档案规范建设的可操作性,提高诉讼档案建设的整体水平。要把法院系统档案管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关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基层法院档案的规范化。
(三)强化“考核关”,促进档案规范化
针对近年来基层法院书记员新招人员较多,在业务能力上参差不齐,在档案管理上时有问题发生。因此,这就要求基层法院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强化考核,使每个相关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深刻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并通过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彰显档案工作在基层法院工作的应有地位。
二、落实制度化,持之以恒
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方面,认真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和重要手段。在落实上我认为应着重从三个方面:
(一)组织落实
法院的档案管理是一个科学、合理、合情、合法的链条体系,单从哪一个方面,哪一个环节去落实是不够的,必须从案件受理直至案件审结以及调档查阅等多个环节,全方位的按照档案法律和上级的制度去执行,所以法院的档案管理涉及到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同志,每一个工作环节,光靠几个档案人员是永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建立一套组织体系,从各项工作的源头,从案件的起点就一丝不苟地抓好档案管理,要求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一层抓一层,压力传递,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和责任意识。
(二)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面对新的形势,原有的制度、规定可能就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此,这要求我们要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去不断地完善和健全规章制度,对已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新近颁发的档案法规和规定,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制订的要制订,从而适应法院档案发展的需求。
(三)长效管理
牢固树立长效管理的科学发展理念,摒弃“为争创而争创”和“管理达标万事大吉”的思想,将档案管理责任落实到法院业务管理工作中去,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岗位的职责分工,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归档验收、阅档审批,借档催收等制度得到全面规范的落实,从而使基层法院档案管理工作长效有序的发展。
三、依托信息化,科学发展
法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拓宽档案服务利用外延,提高档案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基层法院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这就要求基层法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舍得投入资金,在添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服务器等的同时,亦要积极加大适应基层法院档案管理实际工作的软件设备的开发和利用。
(二)加快档案信息库的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光要对室藏档案数字化,同时还对新生成的文件进行数字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归档,建立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为法院档案信息在线查询,交换和共享提供服务。
(三)加大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队伍建
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基层法院要把培养档案人才,建设档案队伍,提高档案管理人的素质放在首位,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现有实际工作需求和档案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掌握法院档案管理知识,又了解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信息化时代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综上所述,做好基层法院的档案工作,必须有领导的高度重视,配有优秀的档案人员,给予足够的投入,强化基础建设,重视信息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开创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八项制度
道 路 货 物 运 输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制
度
徐州欢乐买物流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
录
第一章 公司概况„„„„„„„„„„„„„„„„„„„„„„„„„„„„„„„1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
一、总经理安全职责„„„„„„„„„„„„„„„„„„„„„„„„„„„„1
二、生产厂长安全职责„„„„„„„„„„„„„„„„„„„„„„„„„„„2
三、车间主任安全职责„„„„„„„„„„„„„„„„„„„„„„„„„„„3
四、班组长安全职责„„„„„„„„„„„„„„„„„„„„„„„„„„„„4
五、设备技术人员安全职责„„„„„„„„„„„„„„„„„„„„„„„„„5
六、公司专兼职安全督导员安全职责„„„„„„„„„„„„„„„„„„„„„6
七、班组安全员职责„„„„„„„„„„„„„„„„„„„„„„„„„„„„7
八、工人安全职责„„„„„„„„„„„„„„„„„„„„„„„„„„„„„7
第三章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8
第四章
一、驾驶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
二、货物装载„„„„„„„„„„„„„„„„„„„„„„„„„„„„„„„10
三、货物运输„„„„„„„„„„„„„„„„„„„„„„„„„„„„„„„10
四、货物卸载„„„„„„„„„„„„„„„„„„„„„„„„„„„„„„„10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10
一、公司安全大检查 „„„„„„„„„„„„„„„„„„„„„„„„„„„11
二、安技部日常安全检查 „„„„„„„„„„„„„„„„„„„„„„„„„12
三、运输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 „„„„„„„„„„„„„„„„„„„„„„„12
四、停车场、综合经营部门的安全检查 „„„„„„„„„„„„„„„„„„„12
五、车辆、车队、场站单位的安全检查 „„„„„„„„„„„„„„„„„„„„13
第五章 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度„„„„„„„„„„„„„„„„„„„„„„„„„„13
一、管理人员的培训„„„„„„„„„„„„„„„„„„„„„„„„„„„„13
二、其他人员的培训„„„„„„„„„„„„„„„„„„„„„„„„„„„„15
三、新员工的培训„„„„„„„„„„„„„„„„„„„„„„„„„„„„„16
四、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严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2、对道路运输驾驶人员要求做到“八不”。即:“不超载超限、不超速行车、不强行超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情绪车、不开急躁车、不开冒险车、不酒后开车”。保证精力充沛,谨慎驾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和交通运输法规。
3、做好危险路段记录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4、不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货物,应当按规定查验有关手续,符合要求的方可承运。
5、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不擅自改装营运车辆。
6、做到反三违: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不违反操作规程。
7、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警、抢救伤员和货物财产,协助事故调查。
8、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
9、不违章作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二、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守法经营,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道路运输经营者负责经营许可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3、聘请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责任书内容分解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清,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积极参与各项安全生产活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5、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6、建立营运车辆维护、检修工作制度,督促车辆按时做好综合性能检测及二级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整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2、做好出车前、停车后的准备、检查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发现隐患要及时修复后方可出车。
3、装货时严查超载和擅自装载危险品。
4、不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装置、灯光信号、证件。
5、检查驾驶员是否带病或疲劳开车,是否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安全有效。
7、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依制度进行奖惩。
四、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人员:参运人员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且技术过硬、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2、接受应急运输任务后,运输车辆、人员必须整合待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且必须由道路运输经营者亲自带队。
3、执行应急运输任务时,运输车辆及参运驾驶人员要遵守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遇事主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好各项工作事务。
4、完成应急运输任务后,必须向各有关部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做好车辆维护、保修,总结经验,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
5、根据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完成交通主管部门交给的其他运输任务。
五、安全例会制度:
1、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召开1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总结本阶段安全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每次会议要有专门的议题,形成会议纪要。
2、每周一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会议参加对象为车队负责人及全体驾驶员,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上周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汇报,总结,指出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对难以改进的局面由公司领导研究解决;会议不仅要对上周的安全生产情况做总结,更重要的是对下周的安全生产做布署,同时利用例会对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教育,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会议召集者在开会之前,应做好有关资料准备工作,会议上要讨论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列出,重要会议会后要下发会议纪要。
4、被通知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做到善始善终,确实不能参加的要在开会之前和召集人说明情况,并得到允许
5、安全会议上决定的情况,各部门责任人,必须不折不扣的认真执行,及时完成。
6、对未经允许擅自不参加或迟到、早退的人员,按公司管理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7、通报违章违纪、不良现象和不安全行为,表彰先进事迹。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1、驾驶员要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安全意识,按时参加各类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行车规则。
2、车队要坚持每月二次的安全教育活动,及时传达上级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安全行车的经验和分析典型事故的教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因工作需要,驾驶员要自觉参加所在地交警中队举办的安全教育活动。
4、车队要定期利用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教育,认真吸取他人的教训,警示驾驶员要文明行车,严守规则,确保安全。
5、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车队实际,每年要组织驾驶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常识测试,对多次测试不合格的驾驶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
6、驾驶员对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缺席,车队要严格考勤。
7、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对优胜者给予一定幅度的物质奖励。
8、车队对各类培训教育要做好台帐记录,以便备查。
七、车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交通事故发生,须做到:
1、对交通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事项,按时逐项予以整改、落实。
2、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实,及时消除。
3、驾驶员要定期做健康体检及心理的职业适应性检查。
4、每趟次出车前,要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消除隐患不得出车。
5、装载货物时,须检查超载及危险品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出车。
6、要不定时检查驾驶员及车辆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7、车辆经检测、二级维护,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出车。
8、定期对车辆和办公场所的消防器材、电路、车辆机件等进行自查自纠。
9、对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责任者给予从严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档案,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组织研究和探讨新技术应用。
八、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
为把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须做到:
1、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立即进行自救,并报警。电话:122(交警)、119(消防)、120(急救),应简明讲清事故地点、伤亡、损失等情况,以及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货物财产并通报运输经营者与保险公司。
2、当事人应立即切断车辆电源开关,使用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线,应果断处置,不要惊慌出错,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
3、对伤者的外伤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处理,发生骨折者应就地取材进行骨折定位,并移至安全地带,对死亡人员也应移至安全地带妥善安置。积极协助120救护人员救死扶伤,避免事故扩大化,把伤害减至最低程度。
4、保护好自身的安全,积极配合交警、消防等部门进行救护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5、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运输事故,应在6小时内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
以上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人将严格遵守,认真履行,组织实施,并不断加以完善、充实,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徐州欢乐买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