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教-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
2.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 1
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脱离成人的直接照顾。
7.搞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幼儿园大班教师应适时参加培训,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汉语拼音和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做好幼小衔接,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小学低年级教师应该学一些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之类的学科,增加教学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第二篇:幼儿家教
小学生家教
爱与尊重——培养健康快乐宝宝
初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已的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当工作完毕回家之余,如能听到孩子欢声笑语。您是否会有无以言表的轻松?
可有一天,当您兴冲冲跨进家门,却看到孩子垂头丧气,清神萎靡,甚至哭泣。可如何也不愿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你是否会无比耽心?
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就成了所有父母关心的问题。
一 适度爱。爱是所有家长具备且倾注一生去付出的。只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过分宠爱,溺爱。就比如玩具,有人发现把孩子玩具收走一部分,他反而会玩得更好,更快乐。也就是爱别太多,别泛滥。
二 蹲下来。我所说的蹲下来是用孩子的角度去想,去做。比如很多大人总说怎么这么大了连牙都刷不好。那我们试着用我们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就明白了。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事当然得心应手啦。而孩子对所有的新事物不都是初学者吗?
三 走过去。孩子为什么有话不愿告诉我们。想想我们是否常对他训斥,责备,唠叨呢?作为家长需与他成为朋友。记得我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总是要老师陪他。老师发现他是缺乏安全感。于是在跟他玩游戏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师和妈妈会跟他玩。他不知道别的小朋友是不是愿跟他玩。于是有意引导他主动去交朋友,再加上老师妈妈般的爱。孩子很快就度过了那缺乏安全感的不适应期。
四 放开手。在家中我们是不是爱他,觉得他还小就事事包办。其实我们家长应给孩子适度的空间让他去做,不用担心。因为没有谁天生就什么事都会的。所以尊重他,相信他只会越做越好。
五 多鼓励。当然这鼓励不是一句空洞的“你真棒”喔!要有实质的内容的,比如哪里做得好等。还是刚上幼儿园,吴老师告诉我,他不怎么会拿笔,让我看看能否在家教他用蜡笔学画画。我从叶老师说的“只要孩子肯拿笔,就值得表扬”中得到启发。于是在他学用笔的过程中给予表扬和小奖励,再适度的批评指正。现在他画画可是常受老师表扬的。
六 做学生。我常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你什么啦,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妈妈也想学。孩子在幼儿园就学得特别认真。因为他知道妈妈也想学他的本领呢。
七 重身教。父母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的模仿力又超强。模仿的对象就是最常与他相处的人,如老师,父母,同学等。例如一个二岁多的小孩就能“出口成脏”,他的社会关系很简单,基本就是家庭成员。那他的“三字经”是从哪学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身教重于言教”,严于律已,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有句话叫“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对孩子同样适用。我们给予孩子爱与尊重,孩子也会给予我们爱与尊重;大人们如何做事,做人,孩子也会如何做事,做人。
综上所述,就是适度的爱孩子与尊重孩子。那么孩子每天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高一新生入学需做哪些心理准备
高一新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开学在即,很多高一新生及其家长认为,进了一所重点高中或进了中学重点班就距离理想的大学不远了,但教育界专家指出,理想与现实会存在差距,一些高一新生由于开学前准备不充分,开学后短短几个星期就会落后于人,失去了先机,影响了情绪,削弱了斗志,直至最后影响了高考。所以专家建议,高一新生应在第一学期开学前后做好心理调整、制定好未来的学习计划。
一、做好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究竟高一新生如何度过高一第一学期这个转折阶段?
广州大学附中校长陈锦元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从初三升入高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总的来说,升入高一,学生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面对更长的在校时间和更远的往返路程,因此高一新生要树立起一种学习意识、高考意识,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
二、课堂内外须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认识到高中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高中学科虽然相同,但初中重基础,知识比较浅;高中重能力,知识的广度、难度加大。同学们最感不适的恐怕要数物理,在初中你可能经常考90分以上,但很可能你高中物理的第一次考试就不及格,这是为什么呢?初中所讲的物理现象,大多数只要求定性的分析,而高中却更多地要求进行定量分析,从定性到定量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很多同学并不适应这种转变,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要求同学们尽快适应这种学习内容上的变化。就像从小学的算术到初中的代数这种转变一样。所以这一科,一开始的起步一定要跟上。其次,高中和初中课堂教学密度也不尽相同,高中课堂教学的密度要比初中课堂教学密度大很多。在初中对于一个物理现象、物理规律,数学、化学的一个知识点,往往老师翻来覆去地讲解,掰开了揉碎了去讲。由于高中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比初中一节课的内容要多很多,老师也就不会像初中那样反过来,调过去地去讲解一个概念。因此同学们更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课前预习一定要做好,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去听讲,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要有好的学习方法。班里近三年考上北大、中科大、北航、人大的学生的经验总结,他们的做法是,跟着老师走,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认真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如果时间有节余,就做一做自己买的课外书(不过这部分时间不会很多),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认为相当一部分题都很简单,不屑于做,结果考试时正答率很低。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借鉴衡水中学的经验,讲一节课,就跟着一节课的练习,这练习课一定要保证充分利用,要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梳理知识点,自我评价,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好拓展练习。在高中阶段学会自学很重要的。
三、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尽早消除和老师的隔阂。高一的任课教师主要由两种人担任,一是新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头脑聪敏,知识储备丰富,工作赋予热情,但他们教学经验少,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来授课。所以有时候他认为很容易的地方,你们学生不见得感到容易,反过来他认为不好理解地方,学生有时会觉得很好理解,这样就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需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但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一定要尊重老师。另外就是刚刚带完高三的老师担任我们的课程。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难免也会有“惯性”,往往将高一的新生当作高三的学生来对待,甚至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不懂”的现象,其实有些问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却是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讲就未必是简单问题了,同样会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学会和老师沟通,有问题不要不敢问,重点中学的老师都是优秀的老师,都是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站到讲台上来的,都是非常敬岗爱业的,所以有问题只管问,不要有顾虑,虚荣心更是要不得。不过老师还得提醒一句:提问之前你必须经过自己认真考虑(最少研究了10分钟)还是没有思路的,要锻炼自己深入钻研的好习惯。
第二,要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多数同学要住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宿舍的生活,从今天起就得学会生活自理(我们总有离开父母的一天,总有一天要长大),你再也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了,你得学会和舍友和睦相处。这样你才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当然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别忘了和老师及时沟通啊。
四、要学会自律、自强
第一,做好吃苦、拼搏的准备。要想收获硕果,必须辛勤耕耘。高中三年更需要你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挑战强者气概!
第二,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毛泽东曾经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对于你自己、对于我们的班集体也是如此。如果你经常违纪,你就会经常被老师批评,试想这样长此以往,你怎会愉快的学习呢?又何谈学习的高效呢?如果我们的班级组织纪律性差,又怎能保证我们每一个同学安静舒心的学习呢?这样下去三年后我们只能有羡慕别同学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我们自己暗自伤感了!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从今天起,为了放飞自己的希望,实现心中的梦想,让我们人人都成为遵守纪律的楷模,让我们的班级成为纪律卫生的先进班集体!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现在我认为对于你的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里意志品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祝同学们旗开得胜,梦圆高考!
第四篇:幼儿家教心得
幼儿家教心得
淼淼是个开朗、爱笑、懂事的4岁半的小帅哥。他喜欢唱歌、画画、弹琴、踢球和拼乐高积木。他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兴趣爱好,作为妈妈的我认为,这与淼淼爸爸的熏陶和我们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淼淼爸爸是名音乐老师,擅长演奏钢琴、电子琴和吹奏萨克斯。我是北方人,普通话非常标准,淼淼从小就很爱跟着我咿呀学语,现在他的普通话也讲得很不错,加上爸爸的音乐熏陶,淼淼的歌声非常好听—音准、咬字清晰、声音响亮,简直如同天籁。
至于如何爱上弹琴和画画,还得感谢淼淼爸爸的职业,作为音乐老师的淼淼爸爸业余时间在儿童乐园教小孩子弹电子琴,淼淼假期就跟着爸爸去上课,一个上午上一节电子琴课和一节画画课。第一次去时,他有点怕,要妈妈在课室外面等着才能安心上课。经过一段时间适应,电子琴课由在家里的不肯学,到兴趣班的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认真上课,已有很大转变。画画课的表现更棒,每节课中都有小朋友出来上厕所、喝水等,但他不会,他能够做到一个半小时一直在画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和专心作画,有这么认真做事的宝宝,我真的很欣慰。
淼淼还很喜欢踢球、打篮球等体育运动。平时我下班回到家要煮晚饭,这段时间淼淼就和爸爸一起踢踢球、打打篮球。淼淼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强,从小就很少摔倒,跑步也比同龄小朋友都快,爸爸是个足球爱好者,发现了他的这个优点后就决心培养他这方面的特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淼淼在控球、传球和射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相信坚持下去,他会踢得很出色。另外,幼儿园里教了小朋友拍球,老师建议我们在家叮嘱孩子练习,淼淼爸爸在此基础上还教了他带球和投篮,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上面我也讲到淼淼是个做事认真的孩子,当然这认真表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自从我给他买了第一个乐高积木开始,他从最开始不会拼请我代劳,到现在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一个上百块积木的拼装,过程虽说较长,但他的这种认真、坚持真正打动了我们。他几乎有空就一头扎在乐高积木的拼装中,可见他对乐高积木的热爱是难以言表的,甚至有些废寝忘食。
作为父母,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我和淼淼爸爸也不例外,最大的心愿就是淼淼能够快乐、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但我相信这心愿的实现与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中,淼淼的爷爷、奶奶、爸爸和我的意见要统一,并且应该在教导小孩之前就统一口径,避免给他造成心理混乱;
二、对待淼淼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我们没有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做到了立场坚定,没有因为他哭闹就轻易顺从,否则,他会认为哭闹可以作为他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武器;
三、我们在他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凡是他能看到、听到、模仿到的任何不良习惯,都尽量不做,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四、我们认为兴趣爱好是要靠熏陶的,尤其在起初,只有有兴趣了才能够学好,兼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式,逐渐培养他的爱好和特长。
人无完人,虽然淼淼爸爸和我都很用心教育他,但他也有不少不好的习惯,如:怕黑、胆小;有点懒惰,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还会依赖我们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淼淼成长的过程中,我和淼淼爸爸还需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他的家教当中,争取能够完成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教育好淼淼。
第五篇:幼儿家教论文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持有的教育原则
宁波市姜山幼儿园
蔡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于家长们孩子教育难的抱怨早已不再陌生,似乎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普遍成为家长们头疼的问题。其实,孩子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追根溯源,其原因恰恰在家长。
一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接触的人类社会便是家庭生活,受到的最早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就是“生命教育”,而家庭中的父母及每一位成员都是对孩子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初、最早的老师。在这个家庭环境中施与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家风,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并对其一生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措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怎样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从而取得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教育气氛
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这样一个环境氛围里,在上幼儿园 之前,孩子几乎把9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家庭里,而这段时间是幼儿建立优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接受幼儿园教育后,家庭对于孩子来说依旧是心灵最重要的依靠港湾。心里学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家庭氛围至始至终对幼儿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往往表现为特别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在希望面前呢?有的家长召集一帮人在家里稀里哗啦垒长城、打扑克、大声说话,而有的家庭父母吵架、婆媳不和,这些不良的家庭气氛都会在无形中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和不平衡。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即使孩子本身是很平和的性格,也变得躁起来,甚至会见到孩子天天皱着眉头、紧闭着嘴巴等不该在幼儿身上见到的现象,也同时慢慢出现了家长口中说的“太好动、不乖、管不牢”等等现象。
让我们相反来看,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妈妈天天用温柔的微笑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个人,细心的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空时就在家里放些轻音乐,让音乐悠扬的在整个家里游动,这样的氛围能不让孩子静下心来吗?
二、以身作则
我发现在家长中很多人有一种倾向,就是想通过言语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而且她们大都是用警告和命令的口吻去对待孩子的。什么“这样做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妈妈不喜欢”、“玩了之后,要把玩具收拾好”等等。父母们以为这是在进行家教,却往往收不到任何效果,孩子该怎样还是怎样,其实,在这样的言语下,即使孩子照家长说的做了,也是不情不愿,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也会慢慢积累不愉快的情绪,甚至逆反心理。
有一个案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健健的母亲是一位一丝不苟的人。从婴儿的时期起,当健健一醒来就马上换下睡衣,并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甚至到了晚上,她也把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以备第二天早晨用。因此,健健也一直认为早晨起床后就要更换睡衣,并且即使不能肥脱下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也仍想着去整理它。任何事母亲都不必从头到尾地去教他,健健早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母亲的习惯,爽朗快乐的每天早晨可真是从这里开始的。
以身作则,就是说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光说是不行的,孩子早已厌烦。很大程度上来讲,幼儿的教育是不用言语的。在另一方面,以身作则还要求家长要说到做到,对孩子这样说,而实际做的时候,自己却是另一个样子,这也会造成孩子的疑问和对家长的不信任。
三、摆正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
初为人父母,家长们缺少教子经验,往往有种不知所措之感,会表现得或者严肃,力求让孩子尽快进步,在这种压力下,孩子的表现,已是种畸形的表现,孩子每天惊恐于自己如何做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或者过分宠爱,希望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而在这种宠爱下,孩子的发展是自由了,但往往会过于释放,没有了任何的限制,同样也会遇到问题。爱也是有学问的。正如高尔基说:“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家长对子女既要爱,又要教。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幼儿在家长心中的地位,也是在家庭中的位置。幼儿在家庭中的适当位置应是不过分受宠也不被轻视。
有一个家长从小就把儿子当成家庭中的一员,尊重他的意见,当他需要与大人交流时,大人放下手中事,陪他玩一玩、谈一谈;有时大人也故意犯点错误,让儿子指出来,并很虚心地接受儿子的意见。这样,儿子从小就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地位,而对大人的批评也易接受。家长们回想一下,当带孩子出门时,遇到熟人,是不是总是抢先一步催促孩子:“这是小王阿姨,快向王阿姨问好。”“这是张叔叔,问张叔叔好。”这种情形多了,孩子会感到难堪并产生依赖心理,认为一切都有家长安排,自己当然也就无需思考,像吊线木偶一样无法真正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没有放正孩子地位的情况。如果家长真正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就不会这样催促孩子,就应该适当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样孩子的主动和独立性格也就慢慢建立了。
又如,六岁的孩子对着爸爸大声疾呼:“我的游戏机怎么不能玩了!”爸爸过去一看,只是游戏机和电视机的连线没有插好,顺手帮他插好。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利用每一次这样的机会,告诉孩子,他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譬如,在以上的事例里,爸爸发现问题后不如对孩子说:“我来看看说明书,你按照我说的去检查好不好?”这样就自然地建立了一种合作关系,以平等的态度,而不是“你不会”的弱势态度来对待孩子,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实,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父母教育幼儿不能光靠上课、靠书本,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幼儿的德与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让孩子的小脸上绽放最自然、最可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