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17:1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

第一篇: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

(一)历史战略背景分析

干部是指在党、政、军、人民团体和经济、文化组织的各级领导机关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组织保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历来重视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建设一支与党的任务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列宁认为,任何组织问题都具有政治含义,因为“政策是由人执行的”,[1]“任何政治如果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就无法执行。”[2]他还强调,“要研究人,要寻找能干的干部。现在,关键就在这里;没有这一点,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肮脏的废纸而己。”[3]斯大林也说过:“在制定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后,党的干部就成为党的领导和国家领导的决定力量。”[4]“在正确的政治路线提出以后,组织工作就决定一切,其中也决定政治路线本身的命运,即决定它的实现或失败。”[5]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他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的著名论断。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八十多年以来,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胜利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之于我们有一支能够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干部队伍。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极其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早在1937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6]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7]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干部的作用、干部的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干部的选拔与使用以及干部的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和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拔乱返正,我们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上,我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着重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1979年7月他就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8]“组织路线是保证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9]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0]这是邓小平全面深刻地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邓小平还反复强调要善于发现和大胆地使用人才,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实行干部“四化”方针,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来教育、培养和选拔干部,使党的干部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自担任党的总书记起,就十分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并且针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及新特点,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上,提出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党的十五大上更把“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的任务提了出来。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想是毛泽东、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一脉相承并在此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背景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我们将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多元背景来加以阐述。

政治战略背景:首先,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上看。对于执政党来说,人才永远是关键问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进步是由群众推动的。但是,群众不是自发地推动历史进步的,而是在一大批优秀人才的组织带领下行动的。优秀人才的流失与缺乏,是执政党的一大危险。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为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世界在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都将要发生如下的变化:由“随意型”转变为“民主法制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强迫型”转变为“自主型”;由“单一型”转变为“多样型”。因此,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五大执政能力”是对我们领导干部能力提出的最明确的表示。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我们党提出了“党管人才”,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党管人才”重要的内涵和意义就在于从政治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解放人才、开发人才。其次,从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来看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也只有处理“三观”的关系,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先发展后治理”,“一条腿短,一条腿长”,“对上不对下”、“不管满意不满意,只要领导满意”等等发展中出现的弊端。

经济发展战略背景:首先,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经济的初期阶段,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物质资本。在工业经济时期,货币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本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明显。其次,从市场经济本质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市场配置资源”。与计划经济时代中的“权力支配资源”不一样,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突出能力因素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把人们拉到平等竞争这个平台,它强调人的社会地位是靠人自身的后天努力和能力业绩确立的,而不是靠既定的外在因素和非能力因素确立的。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能力竞争,这意味着人要凭能力贡献立足,有为才有位,实力决定地位,发展决定空间,能力实现价值。这就应该进一步注重人在遵循一定规则前提下的后天努力奋斗、有所作为、发挥能力和提高素质。提倡树立能力因素主导论、后天作为论、实践生成论、做事效果论和人才成长论的思维方式。最后,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来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竞争加剧,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采取战略措施,吸收国际人才,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强调能力建设。而在我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一方面人才资源缺少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比较严重,国家的人才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

社会发展战略背景:从社会流动和社会阶层变动的角度看,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社会流动率的高低将影响到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为社会流动越畅通,社会流动率越高,就越能调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低层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后致性规则即通过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从我们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在短短的50多年历史中,我国社会流动模式先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政治主宰型社会流动模式向经济诱致型模式转换。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执政党放弃了政治改造运动,清理了过去的极“左”思想和做法,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去,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乃至到20世纪90年代,明确提出了市场经济建设目标,从而使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了对社会结构的自主性的重大影响,产业的快速壮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都为人们的社会流动提供了比以前多得多的机会,新的社会阶层由此而生,社会分化就由此而来,我国社会流动也就摆脱了政治主宰而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职业地位取代了政治地位而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力主义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能力主义,对个人能力的重视和相应的业绩回报,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作为量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竞争选拔能人的做法得到普遍推广。而像单位制、阶级出身、城乡二元体制等社会区隔体制和政策在不断地被削弱,有的己经退出历史舞台。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说过,所有这些“有助于创建更富流动性和能人制的秩序”。[11]

二、我市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分析

重庆直辖市要实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有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因为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是打好“直辖牌”、“库区牌”的重大人力资源保证,是实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智力支持。

当前,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按照直辖市的标准和要求,我们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一是干部队伍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机制,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评价考核机制、流动机制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比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在行政规格上存在区、市、县三种。其中,区在行政规格上基本属于正厅级,但也有个别区属于副厅级,所有的县(市)干部高配,正职按照副厅局级配备。行政规格的不统一,导致在分配行政权责上大小不同,干部交流不畅,也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时,在重庆辖区内,还存在酉、秀、黔、彭、石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按照民族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应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给予更多的人才优惠政策,但事实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二是部分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干部见事就推,见难就躲;对群众的诉求、群众的利益,常常置之脑后,为民服务不热情,办事拖沓没回音。有的不是尽量与人方便,而是有利的事争着干,有麻烦的事相互推,该公开的政策不公开,该办的不办,不能办的也不说明,任你去折腾。一些干部精神萎靡,工作中没有高标准严要求,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更谈不上朝气、锐气,导致工作无起色,事业难发展,错失发展良机,导致无所作为。

三、重庆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对策

(一)建立人尽其才的科学人才机制

制度、体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和体制问题不解决,干部队伍的活力、干部工作的活力以及干部成长问题也解决不了。也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样,不

干不好意思,干多了有啥意思,干好了没啥意思,干点儿意思意思。也是涉及到一个机制问题。从中观制度、机制的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核心内容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

科学人才观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我们考评领导干部的方式和方法,以避免“轰轰烈烈搞考核”,“真真假假搞评议”,“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以市管领导干部考核为例,近年来,市上为加强市管干部的考核,扩大了民意测评的范围。但这个范围非常有限,仅限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员代表。这只是代表了特殊的民意,并没有代表广义上的民意,从而弱化了人民群众对市管干部的监督。同时,民意测评占整个考评的分值太小,这也减轻了民意对市管干部的震慑力。此外,市管干部的年度评优也应该改进。年度优秀因评优办法不太科学、全面,导致年度优秀的当选基本以职位高低和排位前后为准则。

2、从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入手,建立有利于高素质干部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

传统的选拔任用机制方法单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所要求的公开性、平等性、竞争性、法制化不相适应,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难以克服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要改革和创新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一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的精神来解决问题。应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总结近年来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做法,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改革力度,从观念、制度、方法诸层面重点围绕选拔、考察、监督诸环节实施创新,以改革的精神解决问题。二是坚持公平优先,把解决用人不公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从本质上讲,公职是一种政治资源,政治资源分配首先应关注公平问题:立党既然为公,就应公平、公正地使用公职资源;执政既然为民,就应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公职的选择、管理、监督。因此,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及其改革上,应确立公平优先原则,把解决用人不公作为当前人事改革的首要目标。三是以决策民主为中心,以扩大参与为基础,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通过干部选拔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为权力的追求者提供一条公开而有效的满足权力欲望的通道,让权力需求者在“阳光下”通过平等竞争的方式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要官”,而不是在“黑暗中向少数人要官”,从而降低“非高尚的权力动机”,并为那些“高尚的权力动机”留下广阔的满足空间。

3、建立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

正如我们常说,“一湖活水,才有一湖好水”,“人挪活,树挪死”。“此处一个草,彼处成了宝”。这些都说明“合理流动,科学配置,适才适位,好处无穷”。但是,我市在行政上存在区、县(市)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市管领导干部存在正厅、副厅与正处三个层次,较之京、津、沪多出一个正处级层次。由于级别上的差异,致使市级部门与区、县(市)之间,区与县(市)之间的干部交流出现阻碍。市级部门与区、县(市)同属市直管,部门与区、县(市)之间的市管领导干部应该合理流动,平等交流。而现行的干部交流、管理方式是部门正职很少交流到区任正职,部门副职不愿到区任副职,更不可能到县任副职,区、县(市)之间的正、副职也无法平等交流。这种干部配备与管理模式不利于干部政策对库区、贫困与民族地区的倾斜与照顾,不利于调动库区、经济落后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市级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这些地区创业发展。同时,加强领导干部的异地交流制度,是保证党员干部勤政廉洁的有效方法。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副职领导干部都应实行交流,正副只能在一个地方任职一届,届期满后应立即交流。对新提拔进入区、县(市)党政班子的人员全部实行异地任职。并将这一干部交流、管理办法写入地方管理条例。否则,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长了,其社会关系自然就开始复杂起来,也就难免有不廉洁的行为发生。这对干部自身与干部队伍形象及党的声誉与威信甚至执政根基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4、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

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是科学公正选人用人机制的保障,是纠正不正之风和防止吏治腐败的关键。当前需要在以下机制创新:一是健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监督作用,尤其给专司人事工作与监督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纪检部门独立的、更大的监督权,积极探讨实行纪检干部统一派遣制度,以解除纪检干部开展监督工作的后顾之忧;三是在体制上逐步将纵向封闭的权力结构向更开放、更灵活的组织体制转换,提高选拔任用工作公开透明度,使外部“话语”能够更多地进入人事决策与监督之中,为打破“暗箱操作”创造条件;四是监督工作中坚持四个并重(选拔与监督、考察与监督、事前与事中事后监督、案件查处与制度建设并重)、四个结合(干部监督与干部任用、组织部门监督与执纪执法部门监督、上级监督与下级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工作态势,从而实现监督网络的全覆盖。

(二)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领导干部的能力即为与领导职务相适应的、能够肩负起领导责任的主观条件。或者说,是领导者基础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技巧的把握程度在实施领导行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领导者的能力是一种心理品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综合体现,是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作者认为,我市领导干部尤其应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创新力和践行力这两大能力要求。

首先,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切实提高创新力。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内容。我市领导干部要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握大局,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关键在创新,出路也在创新。创新体现在第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实现观念创新,首要的是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坚持与时俱进,既是一个思想观念,能力素质问题,更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第二,适应变量、创新方法。领导干部要审时度势,变过去的强迫命令为依法行政,变想当然办事为科学决策,变强制领导为服务引导,变空洞说教为典型示范。第三,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古人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这就要求我们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礼陈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负责、敢顶压力、敢担风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求真务实,勤勉敬业,切实提高践行力。第一,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当官要做“公仆”,无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作决策、干工作,都要少琢磨上面知道不知道,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对自己是否有利,多考虑对发展是否有利。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一心扑在事业上,一心扑在工作上,才能减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干。第二,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第三,在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总之,在“想干事”、“会干事”和“干成事”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第二篇:浅谈如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浅谈如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国家税收事业的成败。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有力保证。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纳税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税务机关的新形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势在必行。

从近年来各级国税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看,成绩是显著的:税务干部的思想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税务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树立,税收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诸多因素分析,当前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充分认识当前税务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其原因,实事求是地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干部队伍建设途径,从而推进国税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仍然是当前摆在税收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税务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们的队伍不失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队伍。但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干部素质明显偏低,不能适应当前税务发展需要的因素仍不能忽视:

一是思想素质不够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感到茫然;理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该不该我做”、“给多少钱办多少事”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讲奉献少、讲索取多。

二是学习不够主动。对学习的根本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功利思想严重,满足于拿文凭、混学历,用以“装潢门面”,因而学习中囫囵吞枣的多、学以致用的少。有的人本来原学历层次就不高、文化基础薄弱、知识匮乏,不仅不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对本职的的税收业务知识、技能,也不肯下功夫学习,“老本”被吃得所剩无几。更有甚者,竟以不懂计算机为由向组织上提要求,挑工作。这些表现,与新时期税收工作的要求极不适应。三是工作不够积极。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敷衍塞责,不动脑筋不计成效,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人常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工作被动之人,可我们中有的人当一天“和尚”却连“钟”都不曾撞响或干脆不撞,得过且过;还有些人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经验,默守陈规、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干部之所以缺乏进取心,对学习没有兴趣、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加压不够。安于现状,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都不错,自己比上虽

不足,但比下则有余,因而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能从新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税务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上去充实和弥补自己,忽视了对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更新。由于没有“穷则思变”的压力,因此也缺乏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是外部施加压力不够。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公务员法也正在完善过程中,社会普遍认为公务员的职业是稳定的,没有丢失饭碗的危机,因而,一些人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然“小错不断”,但“大错不犯”,加之现在干部人事、劳动分配、教育培训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惩处不够严格,造成执行力偏弱,使部分制度规定徒具虚名,流于形式,因此也导致了部分人思想懒散、作风飘浮,工作绩效不明显。

三是队伍结构失衡。干部队伍平均年龄偏高,整个队伍活力不够、冲劲不足,缺乏一种昂扬朝气、蓬勃锐气,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虽经常进行税收收业务培训,但大多数人业务素质仍然及待加强。

四是干部福利待遇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对税收工作的要求更高,纪律更严,为此,税务干部就必须较以前有更多的付出、更大的努力、更高的激情。税务干部也是人,也有物质要求和物质需要,一些干部觉得福利待遇没有与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同步,认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出现了思想消极、工作被动、缺乏激情的状况。

三、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的措施

按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加强税务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要求,要使税务干部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增强依法征税、规范行政的意识,提高抵制腐败行为的自觉性,在全系统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上的坚强,取决于信念上的坚定。因此,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形式,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税务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引导税务干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教育税务干部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基本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完善和落实符合新时期税收工作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用真情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

(二)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把教育培训作为激励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使每一位税务干部都有接受培训、提高素质的机会。

一要因人而异,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提高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要因地制宜,加大教育的投入。投入一定资金添置教育设施,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强的行家里手对税收业务、财务知识以及其他科技知识进行培训,逐步改变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业务断层问题。

三要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职称,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税务学院进修深造,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税务干部队伍。

(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推动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以扎实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为基础,继续大力开展创建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优秀服务(示范)窗口、文明单位等细胞建设活动;

二是坚持寓教于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干部职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发职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岗敬业精神。

三是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倡导爱心奉献,热心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四)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一是改革分配机制。将季度工作责任考核、公务员考核与干部考评融为一体,通过采取自我测评、理论测试、同事评价、社会评议和组织评定等多种形式,客观公正地评定每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将之作为优秀公务员评定、能级确定的重要依据。建立能级差别新型分配机制,打破素质高低一个样、能力强弱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发干部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营造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用人机制。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始终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通过岗上竞争等途径优胜劣汰,打破铁饭碗、不设铁交椅,引导干部树立“无功即是过、无为即无位”的观念,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真正做到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在一般干部的使用上,要取消“终身制”,将那些综合素质太差、已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清除出队伍,确保税务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三是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操作性强的岗责体系,使每个干部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做好做坏有什么样的结果,通过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拓宽监控渠道,在扩大内部监督和纳税人监督范围的基础上,聘请社会各界有威信的人士作为特邀监察员,利用电话举报、来信来访、网上举报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筑起一张严密的防御网,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进行监督,确保每个税务人员履职到位、有令即行、令行禁止,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有声有色、有行有果;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违纪人员的查处、惩治力度,通过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促进税风税纪的根本好转,推进税务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

此外,要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打开队伍“入口”,不断增添“新鲜血液”,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从优秀的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中、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招录一些思想素质高、文化功底厚、专业能力强的干部,将他们充实到税务干部队伍中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税收工作中人才紧缺、后备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方式,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永葆税务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队伍

近日,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重庆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上提出,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确实,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就在群众中间,与群众接触得最多。他们是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也是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

今年,重庆基层组织建设以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为总揽,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加强村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入户头、到人头、全覆盖。要做到这些,就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村(居)务管理水平。重庆市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在2011年1月完美落幕,新一届的村居干部走马上任。作为基层自治组织,作为

和老百姓亲密接触的村居干部,肩负着在基层执行党的决定,完成党的任务,把党的精神更好的贯彻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

老百姓办什么事,跑什么手续,都是通过最基层的村居来办理。村居干部尤其是农村干部更是起着向百姓宣传政策、讲解政策的桥梁作用。因此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培养村居干部的能力,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社区)干部队伍,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四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进入新时代,如何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要求,着力锻造一支能够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公务员作为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在大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常怀为民之心,勤修为民之德,恪尽为民之责,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素质和作风建设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仍有一些公务员身上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安于现状等现象,还有一些公务员存在着素质不够高、专业不够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务必从以下四方面去消除公务员队伍中的不良现象,解决存在的问题。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就要提高干部队伍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是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大潮之中,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在整个社会历史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个尽职守则的工作者,做一个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甚至做一个崭新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思想认识,才能成为“弄潮儿”,才不是与社会脱节的人。提高思想认识,也一定坚持做到清正廉洁自律。常戒非分之想、常怀敬畏之心。坚持做到“非无安居,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我无足心也”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攀比、不奢华,多为国家着想,多为群众着想,少计个人得失,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加强干部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形式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以一定的善恶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用来调节公务员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准则。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我们必须加强道德建设。要培养干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也是我们加强干部道德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干部道德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公务员队伍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一系列制度建设,使道德建设融入各项制度之中。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需要优良社会环境的熏陶。强化国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转变办事走后门的思维方式,改善各行各业不送钱不踏实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公务员腐败机会。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根本上就是要提高干部学习能力。人非生而知之者,学习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最好办法;生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的海洋,人生才能变得充实和丰盈。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拥有了“泰山”、“河海”的气度,才能拥有泰山的“高度”和“河海”的“宽度”。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多“拜师”,多从领导、同事、朋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同时,也要主动自我“充电”,加强理论素养的修炼,加强工作中接触到的先进技术及理论的了解、理解,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勤学多思,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综合型的干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着眼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干部业务水平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也要提升执行落实的能力。坚持把个人的荣辱切合到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上来,切合到单位部门的事业发展上来,切合到社会改革的战略大局上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综治工作贴合群众生活,“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工作工程中多下一线,了解群众的诉求,倾听群众的意见,才能可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同时,坚持原则、把握分寸,杜绝松散、懒惰、畏难等情绪;无私奉献,勤政廉洁,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特别是人民检验的政绩。为了更好的收听民意诉求,加快智慧综治项目的推进,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采取“上下联动、分工分则”模式,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管理,最终实现社会管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的目标,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畅通民意诉求通道,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居民的自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服务经济发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旅程,只有坚持“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力求“淘尽黄沙见真金”。让每一个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坚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不断努力奋斗,定然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篇: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江泽民同志在不久前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今,全国各地领导干部都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则是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人民的公仆,他们的素质和作用,反映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说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具备哪些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第二,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第五,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就是说,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

对照以上要求,我们深感,一些党的干部还有不小差距,少数干部的差距还非常大。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对他们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而领导干部自己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三严四自”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要有自知之明,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一种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与此同时,要实现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目标,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还必须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大力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中青年干部。

如何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呢?我们认为,造就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就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加强党性修养,使中青年干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胸有大志,脚踏实地,做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就要激励他们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奋学习,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而且要树立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就要激励他们积极投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让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在实践中成熟。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干在实践中增长,事业在实践中建树,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脱颖而出。

在新的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为中青年干部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德才兼备,只有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作者:魏丕植半月谈2001.01.25第2期

下载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背景分析(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及四项监督制度,继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构建“鹰眼”监督系统,打造新形势下选人用人工作“无缝监管链”;实施“四......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势在必行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势在必行 近日,李源潮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毫不动摇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中央国家机关干部队伍。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 我们国家通过几年的努力,干......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农村基层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 论述任仲平 最近几年,江泽民同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 复强调和论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

    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在一九九二年视察南方的重要......

    建设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作者:明溪县财政局汤先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最终定稿)

    我为河北发展献一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