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劳动保障年检工作即日全面展开2012-3
青岛市用人单位2011-2012年度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3月15日即将全面启动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实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提高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从3月15日起在全市组织开展2011-2012年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即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年检将从3月15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全面检查我市行政区域内(中央、省属单位除外)所有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工资支付及遵守工时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今年全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升级,市、区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年检,将由过去的书面年检和网上年检相结合,改为对全市用人单位一律实施书面审查。被评为青岛市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可不参加劳动保障年检的书面审查,只需按规定填写和报送《青岛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申报(审核)表》,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信息登记与核准。
此次年检,用人单位需要到所在辖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领取《青岛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申报(审核)表》(以下简称《年检审报表》),或者登陆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http://,在“服务大厅”栏点击“劳动保障年检”
1进行网上下载。用人单位应如实填写《年检申报表》,并按要求携带以下材料接受书面审查:
⑴《劳动保障年检证》。
⑵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其他合法用工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
⑶用人单位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性材料。
⑷全部职工名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名册):使用外单位协保人员的协保证;使用退休人员的退休证;使用外单位退养人员的退养协议或证明;接纳实习生的提供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协议,以及《劳务派遣协议》,《外国人就业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等;如招用未成年工的,还应提供未成年工用工备案及健康档案。
⑸《青岛市就业登记花名册》(即原《青岛市招用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或劳动合同。
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准文件,以及申报年检时上月度用人单位职工考勤表。
⑺申报年检时上月度社会保险缴费收据及工资发放原始凭证(已入财务帐的工资发放凭证)。
⑻申报年检时上季度会计总帐、应付工资明细帐、应付福利明细帐和审计报告。
⑼根据有关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凡未按规定参加年检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依法查处;对年检中发现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依法立案调查处理,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整改的,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行政处罚;情节
严重的,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年检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将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为确保年检工作顺利进行,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外公开了全市18部年检咨询电话,请用人单位按照下列管辖分工进行咨询或年检。
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内市属用人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其驻青代表机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市级机关登记管理或审批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动事务代理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用人单位的年检。
㈡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属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在区级机关审批或登记管理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用人单位的年检。
㈢胶南市、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莱西市及崂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城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的年检。
附青岛市劳动保障年检业务咨询电话
一、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年检咨询电话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综合处: 82669282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监督审理处: 82669080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一大队:82669591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二大队:82669557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三大队:82669568 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四大队:82669569
二、市内四区劳动保障年检咨询电话 市南区劳动监察大队:68896036
市北区劳动监察大队:8390270
3四方区劳动监察大队:8376167
5李沧区劳动监察大队:84616606三、四区五市劳动保障年检咨询电话 崂山区:88978673城阳区:87860463保税区:86959732胶南市:86163329即墨市:88512594平度市:88332625高新区:82020667
黄岛区:86893822 胶州市:82205962 莱西市:88478430
第二篇: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青岛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011年8月30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2011年9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和社会保障(以下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市、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监察执法条件的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公安、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协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四条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与工会组织、企业方面组织建立情况通报和工作联系制度,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听取工会组织、企业方面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章 监察职责与管辖
第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未依法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以担保和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三)未建立职工名册和工资支付表的;
(四)未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未办理劳动者档案转移手续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护及工作时间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未依法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
(二)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
(三)不执行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
(四)不执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
(五)强迫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劳动保护及工作时间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支付劳动者工资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管理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用人单位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二)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品经营单位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
(四)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社会保险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一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职业中介机构遵守职业中介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未经许可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
(二)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
(三)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
(四)介绍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的;
(五)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
(六)违法收取职业中介服务费用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职业中介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遵守职业技能培训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变名称、培训层次、培训类别和举办者的;
(二)发布未经审批机关备案或者与备案内容不一致的招生简章或者广告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职业技能培训规定的行为。
第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超出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许可范围从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活动的;
(二)违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程序或者不执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标准的;
(三)不按照规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务派遣单位和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实施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下列行为:
(一)劳务派遣单位未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的;
(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关于劳务派遣规定的行为。
第十五条
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直接管辖的劳动保障监察范围。
第十六条
对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品经营单位遵守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社会保险服务
规定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由核发其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第十七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直接调查处理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或者将自己管辖的案件指定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处理。
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为情况复杂或者影响重大的案件,可以提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查处。
第十八条
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保障监察管辖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第三章 监察方式与实施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监察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调查等形式进行。
各级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发现用人单位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可以提请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告知工会。
第二十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日常巡视检查应当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第二十一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定期或者不定期书面审查,应当事先公告或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进行自查后,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核查。
第二十二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针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集中组织专项检查。必要时,可以联合有关部门或者组织共同进行。
第二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及电子邮箱等,指定专人负责。
鼓励实名举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四条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用工行为发生地或者用人单位住所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集体投诉的,投诉人可以推选代表投诉。
第二十五条
投诉人投诉时应当按照要求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提供投诉材料。书写投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定人员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
第二十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
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的;
(二)经补正材料仍不能明确被投诉用人单位的;
(三)投诉请求事项,已经立案调查处理的;
(四)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
(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坚持合法合理、程序正当、过罚相当的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并接受社会监督。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进行调查、检查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由两名以上监察人员共同进行;
(二)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执法证件;
(三)告知被调查、检查单位监察的内容、要求和方式;
(四)按照要求制作笔录。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不得索取、收受用人单位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私利。
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障监察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回避制度。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回避,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三十条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以当场处理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有权当场予以制止和纠正。
第三十一条
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对情况复杂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个工作日。
调查完成,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责令改正指令、行政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决定或者撤销立案决定。
责令改正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七日内送达。
第三十二条
劳动保障监察文书应当直接送达,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可以留置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者盖章。
第三十三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可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本市主要报纸上刊登公告。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公告期间,不计算为办案期限。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表、考勤记录等相关劳动用工资料和记载相关内容的物品等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一)当事人可能对证据采取伪造、变造、毁灭行为的;
(二)当事人采取措施不当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
(三)不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措施以后难以取得的;
(四)其他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立案后,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案件,有投诉人的告知投诉人:
(一)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相关证据,导致案件调查处理无法进行的;
(二)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需要劳动者配合,劳动者无法联系或者拒绝配合的;
(三)案件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的;
(四)应当以正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的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中止的情形。
中止情形消除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恢复调查处理。调查处理期限自恢复调查处理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三十六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立案后,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撤销立案,有投诉人的告知投诉人:
(一)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二)违法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
(三)经调查发现属于不予受理情形的。
第三十七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立案后,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结案:
(一)已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行政处理决定的;
(二)人民法院予以终结执行的;
(三)被调查单位破产、解散、关闭的;
(四)劳动者已与用人单位在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等涉及个人权益处分方面达成书面协议的;
(五)其他应当结案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分支机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分支机构不能承担或者履行法律责任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或者履行。
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该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系个体工商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字号的,应当在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
第四十条
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无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该用人单位或者出资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并及时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取缔。
第四十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报酬的具体数额、实际支付工资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标准存在争议的,用人单位负有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的义务。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能提供证据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投诉材料及调查情况认定事实,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第四十二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开展用人单位守法诚信评价,分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对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
对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品经营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依照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方式和
程序进行。
第四十四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发现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及时告知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依法查处:
(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侮辱、体罚、殴打、拘禁劳动者的;
(二)用人单位不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和标准,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住房公积金的。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被调查单位未按照调查询问通知书的要求接受询问的;
(二)被调查单位未按照调查询问通知书的要求作出书面答复或者提供有关资料的;
(三)用人单位未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书面审查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要求提供工资支付表或者提供的工资支付表记载事项不符合规定的。
第四十六条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四十七条
用工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务派遣工作者工作时间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四十八条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审批机关吊销许可证:
(一)擅自以合作办学等形式实施学历教育的;
(二)发布未经审批机关备案或者与备案内容不一致的招生简章或者广告的;
(三)擅自组织参加外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或者邀请外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到本市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
(四)不按照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年检的。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存续期间达不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标准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审批机关吊销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审批机关吊销许可证:
(一)超出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许可范围从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活动的;
(二)违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程序或者不执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标准的;
(三)不按照规定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年检的;
(四)不按照规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
第五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滥用职权违法处理案件,谋取私利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其他执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三)不依法受理案件,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四)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五)泄露案情或者举报人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十一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劳动保障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被监察单位或者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用人单位包括: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
(四)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是指应由市、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许可设立的机构。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99年4月3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青岛市劳动监察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2011年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总结
周村区2011年劳动保障年检总结
劳动年检是法定的劳动监察形式之一,是劳动保障部门重要执法手段和执法方式,是全面推动我区劳动保障各方面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是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是依法规范劳动用工、减少劳资纠纷、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和保证。今年劳动年检工作是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实施后第一年进行的,可以说是新法实施的开局年。今年劳动年检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检查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达150家,规模以上472工业企业全面进行年检,建筑房地产业、餐饮业和流通商贸企业200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190家,实际年检单位871家。从4月份召开动员大会开始到10月底全面结束,历时6个月。
2、力度加大。对参加劳动年检单位一律严格按照年建手册内容要求审查,对存在问题单位一律下达整改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对拒绝整改的下达处理(处罚)事先告知书,共下达整改书书30份。统一尺度,酌情处理和掌握各类用人单位年检标准。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以教育为主,针对今年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变化和金融、出口、汇率、原材料价格变动等特殊情况,部分企业和行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的客观实际,灵活处理各类复杂问题,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职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保护。
3、全面检查、突出重点。根据规定和要求,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包括招用人数、招用手续、就业准入、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招用实习工、收取押金情况等),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备案办理、订立、续签、终止、1
解除等情况,集体合同的签订、通过、备案等情况,规章制度建立、内容、形式等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职工休息休假(包括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公式工作制度、休息休假、加班等),工资(包括工资支付、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工资集体协商、分配方案形式、加班费支付、工资拖欠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从面上规范和促进用人单位执行和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全面年检的同时,重点对劳动合同订立、社会保险参保、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工资支付等四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因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权责不明确、劳资纠纷增多问题、不参加社会保险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不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违反就业准入问题,工资支付不及时上访投诉举报不断问题等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和解决。年检期间共办理社会保险登记75家,新增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000余人,征缴基金1000多万元,有62家的与0.8万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规范企业规章制度3000余条,解决其他问题2000多件次。
4、以书面检查为主,书面审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
年检期间,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年检资料,进行书面审查,对提供资料存在问题和不实的,采取现场查看,年检期间共出动车辆40余车次,出动人员150多人次,确保年检效果。
5、布署更周密。
4月初对全区各镇(办)范围内工业企业、原区属企业、建筑房地产企业、餐饮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详细名单资料和其他资迅准备就绪。5月份召开由600多人参加动员大会。按分类和区域,分时分段有条不紊的进行。10月份进入整改处理阶段。每个阶段目标明确,工作到位,善始善终,有条不紊,有力的保证了年检整体进行。
6、工作量更大,任务更艰巨
年检是一项多方位、复杂和系统工程。期间,人员分工明确,负责登记、收费、检查、整改、记录,每人一项,各司其职,有序进行。年检涉及7个大项,90多个小项内容和数据。全区实际审查单位有700多家,有些单位多次检查不能通过年检手续,每个企业至少要打10个以上电话,有的单位多次催叫而不办,欠拖而不决,有的干脆采取拖延战术,对催办不予理睬。年检人员付出了极大工作和忍耐,采取了人性化工作方式,想办法解决年检中问题。中午加班,休息日不休是正常现象,一个年检区域至少要理顺3遍,有的甚至更多,全体年检同志任劳任怨,不说苦,不叫累,耐心细致,表现出了高度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大局意识,逐步理顺繁琐的工作,保证了年检有序进行。年检期间,兼顾劳动监察日常工作,各类投诉举报、上级转办的各类转办件、市局安排各类专项检查和其他工作与年检相互交织、有序结合,都全部按时完成。
7、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依法检查与法律宣传关系。做到执法检查与法律宣传同时落实到位,促使用人单位主动自觉地履行法律,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确保法律及时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处理好执法检查与保护发展经济环境关系。工作中,努力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帮助企业改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避免短期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帮助。三是处理好严格执法检查与适当自由裁量关系。在严格执法同时,区别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适当掌握执法宽严度,合理变通处理方式,达到企业发展和执法落实。四是处理好执法检查与树立部门形象关系。劳动监察工作已成为推动全局工作助推器和部门形象的提升器,劳动保障许多
指标已成为民生指标的重要内容,许多指标落实需要依法推进,结合法律和国家政策,加法大执法力度,全面提升劳动保障部门新时期形象。五是处理好繁琐工作程序和优化协调工作流程关系。
周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2010年10月12日日
第四篇: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为切实搞好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我们在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劳动保障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规划要求,以深入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进社区为工作切入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现将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成立于2003年6月,社区南起兴隆岗,北至掇刀大桥,东抵三干渠,西临凤凰村,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2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总户数 1360 户,人口 3280人。社区共有劳动力 2016人,下岗失业人员 15人,其中“4050”人员 5 人,“4555”人员 1人,公益岗位2人,离退休人员 68人。截止今年9月份,社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实现就业率达100%。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社区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社区高度重视充分就业工作,专门成立了由社区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党支部委员任副组长,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副站长等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与各单位签订了《就业与再就业目标责任书》和《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协议书》,并制定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印发了2200多份服务指南等宣传材料,印制了劳动保障服务指南,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
2、发挥平台作用,力推就业工作步伐 一是依托平台,搞好调查摸底。充分利用社区平台的基层优势,组织工作人员采取逐户调查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调查摸底。通过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了社区内劳动力、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对下岗失业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有无就业愿望和无就业愿望的人员分别建立了台帐、输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我们还对;辖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掌握社区岗位资源情况。
二是依托平台,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我们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上传下达和综合组织的作用,不断深化就业服务,加强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的宣传,使全社区充分了解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共向社区居民、失业人员发放服务指南、宣传册 1500多份。同时,认真做好社保补贴工作。确保每个下岗职工都能享受到优惠政策。三是依托平台,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针对我们社区企业多的特点,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岗位援助活动,协调社区内单位开展“奉献在社区”活动,发动社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开阔视野,充分发挥社区就业容量大和潜力大的优势,依托家政服务以及企业内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工作大力拓宽就业空间,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社区服务站成立以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通过漳河之源、安得瓦业有限公司、荆丰纺织厂等单位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02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人。
四是依托平台,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社区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1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电脑、电器修理等专业的免费培训,其中8人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同时注重引导下岗人员发挥自身的特长,扩大就业途径,让他们通过自身特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
3、落实“保先”要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社区开展了党员干部与下岗失业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活动,与刘久勤等2户下岗失业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以“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生活上扶忧”为工作重心,切实搞好下岗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服务,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即向他们讲解有关再就业优惠政策,告知如何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如何享受优惠政策、如何申请小额贷款等,使其享受再就业政策优惠渠道畅通,手续便利;帮助分析自身条件,确定适合自身状况的职业定位,使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再就业的主动性;为他们免费提供岗位信息或招聘信息,介绍求职基本知识,告知职业介绍中心地点、联系方式、参加时间;免费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技能培训服务;提供各项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提供基本生活援助及其它方面的服务。通过帮扶活动,使其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政策,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保障其基本生活,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4、树立信誉观念,实行跟踪服务回访制
我们坚持以主动、诚恳、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个对象,尽力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帮助,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树立讲求信誉、认真负责的形象,我们建立了跟踪服务回访制度,对被安置的人员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到用人单位或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对安置的人员各方面的表现和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大部分就业人员是失业后重新获得就业岗位,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工作责任心强,吃苦耐劳,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为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为社区劳动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顾往昔今,展望未来,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将更进一步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挖掘就业岗位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使社区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人达到100%就业率,使碧桂园社区真正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碧 桂 园 社 区 2012年10月8日
第五篇:2014拖拉机检验工作全面展开
2014拖拉机检验工作全面展开
3月16日,XX镇拖拉机检验工作启动,从而拉开了我县2014拖拉机集中检验工作序幕。
目前,面对有很大一部分拖拉机驾驶员办理牌证自觉性不高,参加检验积极性不够,对农机安全监管消极对待的情况。县农机办早部署安排,早通知宣传。在3月初召开了检验工作会,要求各乡镇农机管理员广泛深入到机手家中,一对一的的通知,面对面的做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扩大知晓面。县农机监理站兵分几路,有办牌办证检验组,有道路通知巡查组。为真心服务群众,改变工作方式,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落到实处,对于有特殊原因有特殊需求的,机手或家人预约通知,农机监理人员准时准点上门服务。
截止3月18日,发放《检验通知书》150份,上路检查拖拉机32台次。主动参加检验的拖拉机22台,报名参加驾驶员培训考试2人,预约要求上门服务的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