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专项规划
湖南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专项规划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2005年,省政府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的政策措施;2007年,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提出要通过十年左右努力,使全省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指标体系统筹规划,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等指标纳入“两项”督导评估和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的督导评估。五年来,我省学前教育事业保持持续发展。一是园所数量快速增加。2005年,全省共有幼儿园4359所,2010年达到7829所,增长了79.61%。二是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省在园幼儿82.17万人,2010年增加到141.91万人,增长幅度为72.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也由36.93%增长到52.7%,学前一年教育已经普及。三是初步形成了适应学前教育需求的发展格局。民办园充分发展,公办园的骨干作用有效发挥,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得到重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长足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业发展水平滞后。长期以来,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尤其是城镇地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十分突出。2010年,全省公办幼儿园只有848所,仅占幼儿园总数的10.8%。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幼儿园发展十分艰难,村级幼儿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学前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四是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数量严重不足,管理和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目标,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强化政府责任,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三、发展原则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导向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发展原则,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办园原则,努力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坚持科学保教、规范提质原则,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教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发展目标
到2013年,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重视0-3岁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5%,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至2020年,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较大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70%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资源
1、科学规划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和确保幼儿就近入园的原则,科学测算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分布,合理确定幼儿园建设数量和区域布局,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城镇依托小区,每5000—10000人建设一所规模适宜的幼儿园(6—12个班),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农村以乡镇为区域,建设合格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以村为区域建设简易标准幼儿园;居住分散的村或村民小组,应设立幼儿教育点、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或建设合格标准的联村幼儿园。
2、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园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规划建设,实行城乡统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城镇公办园要以街道和社区为区域规划和建设,农村乡镇、村形成公办园的网络体系。已改制的公办园产权仍属国家或集体的,要明确其公益性质。严禁用财政性资金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
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发展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政府购买服务可以采取间接补偿为主、直接补偿为辅的方式进行。间接补偿主要是政府通过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直接补偿主要是政府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适当补贴保教费。政府购买服务的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应不高于当地同类公办园收费标准,其名单应向社会公告,挂牌服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
3、规范发展小区配套幼儿园。城区旧城改造和居住小区建设要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并与居住区建设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4、支持多种体制幼儿园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民委员会举办集体所有制幼儿园,为集体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当地政府要根据其服务范围大小和在园幼儿规模,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各种形式的幼儿园。
5、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鼓励其以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交流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共建机制,定期开展多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薄弱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重点
支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省本级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支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市州、县市区也应设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
2、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发展学前教育。各地应根据学前教育规划,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设施配备和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入园。
3、落实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优惠政策。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标准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3号)规定免征营业税。用水、用电、用气按《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463号)关于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规定执行。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4、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
2、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全面推行幼儿园新任教师在持有资格证人员中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制度。
3、落实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4、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多种途径解决幼儿教师短缺问题。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健全培训体系,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5、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确保国家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政策落实到位。公办、民办幼儿园聘用教职工要按《劳动合同法》的要求签署聘用合同。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逐步达到同职级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依法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在享受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四)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1、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所有幼儿园均须获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办园许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标准履行审批职责,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取得办学许可的民办幼儿园应到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新设立的幼儿园招生前,应当取得符合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估报告。各地要对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不够条件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整改后达到要求的颁发办园许可证,仍未达到要求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的监督管理,对超出审批范围开展活动或提供服务的要依法查处,确保规范运行。
2、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加强幼儿园安全防范和治安保卫工
作的规定,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配齐安保人员和安保设施,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属地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幼儿园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及提供的食品、饮用水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建立晨检记录、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严格接送幼儿车辆安全管理。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和检查,坚决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幼儿园及办园点,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督促幼儿园向保险机构投保校方责任险。保险费用由幼儿园举办者承担,不得向幼儿收取。提倡幼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幼儿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物价部门要对社会办园成本进行经常性检测,公布社会平均办园成本,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据相关规定和当地实际,确定收费标准。公、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和执行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坚决查处乱收费。
4、配齐配好保教设施。所有幼儿园均应按国家基本标准建设,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前教育规律、保教活动需求配齐配好各类保教设施。建立保教设备公开招标采购制度,确保幼儿园保教设备质量安全可靠、卫生环保。完善保教设备使用培训、检测维修制度,做到安全操作。
5、努力提高保教质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建立体现学前教育特点的幼儿园教育规范和标准。全面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和教育、活动用书用品管理,规范办园行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完善保教管理,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村镇)的合作,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
(五)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各地要完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基本制度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幼儿园建设规划要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和学前教育需求等情况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分年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数量和新增学前教育学位。要根据幼儿园年度建设规划,落实年度建设用地。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幼儿园。凡改作他用但产权仍属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在有建园需求的地方,应依法收回举办幼儿园。村级公办幼儿园原则上利用富余教育资源或其他公共资源举办。要制定公办园机构编制标准,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职称(职务)评聘政策。落实财政投入政策。要分类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通过成本核算,指导民办幼儿园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健全安全管理办法。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六)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各级政府责任
1、完善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积极指导、扶持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
2、落实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保教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列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卫生保健工作和管理水平进行检查指导。建立学前教育信息发布制度,强
化社会监督。
第二篇:关于加快学前教育
关于加快学前教育 步伐的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年上半年教育局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6件,主要内容已涉及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从这些建议和提案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各位代表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愈来愈深,越来越细致入微。教育局十分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按照县政府督察室对办理工作的要求,本着“虚心接案、办理及时、落实具体、见面反馈、解决问题”的原则,做了认真的准备、部署和落实工作。现重点就井伟等代表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步伐的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34所,公办园13所(其中县直幼儿园3所,乡镇中心园10所),民办园21所),占比例为38.24%;民办园21所,所占比例为61.76%,农村园有11所,城区园有23所;在园幼儿8293名,其中公办园有4668名,民办园有3625名;设208个幼儿班级;有幼儿教师591名,其中园长47名,保教医生15名,保育员81名,其他95名,专任教师353名,占教师总数的60%; 3—5岁适龄幼儿有 9727名,学前三年入园率为84%,学前二年幼儿6670名,入园率为90%,学前一年幼儿4171名,入园率为94%。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延安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我县定了《子长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土地、人劳、经发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完善以县办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骨干,民办园并举的学前教育体系。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部门参加学前教育联席会议,汇报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县政府负责幼儿教育的规划建设、布局调整和内部设施设备配备工作。县教育局具体负责公民办幼儿园的各项常规工作管理,加强督促检查指导,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财政、人劳、经发、土地、经发等单位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部门责任。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大幼教资源总量。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原则,根据台了《子长县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全县普及学前 一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95.1%。建设幼儿园16所,其中新建幼儿园5所,改扩建11所,到2013年底,幼儿园数达到42所,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其中2011-2012,完成12个幼儿园建设项目,其中新建了瓦窑堡镇陈家洼中心幼儿园、杨家园则镇中心幼儿园2所,改扩建了秀延幼儿园、李家岔镇中心幼儿园、马家砭镇中心幼儿园、涧峪岔镇中心幼儿园、南沟岔镇中心幼儿园、栾家坪乡中心幼儿园、寺湾中心幼儿园、余家坪镇中心幼儿园、安定镇中心幼儿园、史家畔乡中心幼儿园10所。2013年,有4个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瓦窑堡镇第一幼儿园,齐家湾社区幼儿园,安定镇新区幼儿园3所;改扩建玉家湾镇中心幼儿园1所。其中瓦窑堡镇第一幼儿园目前已经竣工,正在装潢,预计秋季投入使用;其余项目即将开工建设。2011年实施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2012年实施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规范行为,科学保教,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1)规范办园行为。按照《陕西省基本办园标准》不断完善乡镇中心园办园条件,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利用“316”督导评估体系,对全县34幼儿园进行了督导评估及分类定级,出台了《子长县民办幼儿园管理考核细则和奖励办法的通知》、《子长县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考核奖励一类园1所(每所3万元),二类园3所(每所2万元),三类园10所(每所1万元),授予省级示范幼儿园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民办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幼儿园改造,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幼儿师资整体素质。一是实行转岗培训。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弱的情况,教育局对部分小学教师进行了转岗培训,服务学前教育;二是注重外出培训。积极参与国培计划培训,联系省内师范类大专院校加强对园长管理和教师专业建设实施培训,提高持证上岗率。三是加大在职培训。注重校本培训,实施示范园结对帮扶乡镇园活动,以子长职教中心为培训基地,启动了县级幼儿园园长及幼儿教师培训工程,实现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三年来,公民办幼儿园园长参加省级培训27人次,占园长总数的73%;教师参加省级培训68人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参加市级培训32人次,占专任教师的11%;县级培训累计403人次。
(3)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为进一步提升科学保教水平,实行整体推动全县幼教工作,今年教育局从两园抽调5名骨干老师,开展分片包园指导活动,落实责任,从管理、保教、后勤等全方位加强指导、加强培训、加强管理,确实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对全县幼儿园加强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继续推行多元化办园模式,提高整体办园水平;充分挖 掘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学前教育乡土课程,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保教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存在问题
随着全县城乡统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办园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师资力量薄弱。一是数量少。按照标准配备208个班,需保教教师520名,但目前全县共有幼儿教师353名,短缺教师167名。二是素质不高。有169名幼教专业教师,仅占现有幼儿教师的47.9%。
2、管理不够规范。公办幼儿的管理是严格规范的,但对民办园的管理很难做到规范统一。由于幼儿数量多,城区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容纳幼儿总量有限,民办幼儿园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只能是引导,暂时还不适合大面积取缔。
3、政府财力有限。近年来,我县对学前教育投入高达2000余万元。新建了秀延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齐家湾幼儿园以及李家岔镇中心幼儿园和马家砭镇中心幼儿园,为城区幼儿园配备了保安人员及装备器械等,但由于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基础较差、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后续发展面临很大压力。
回顾今年我局的建议办理工作,领导重视、突出重点、加强沟通、注重实效是我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在办理代表建议的过程中,有关责任人与代表的见面率、办理满意率都达到100%,代表对我局的办复工作给予了赞扬和肯定。同时,代表们的建议,督促我们解决了教育发展中的不少实际问题,推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后,我局将继续探索做好建议办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办好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推荐]
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2011-2015年)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宗旨,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目标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75%,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5%以上;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总数的70%;7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
三、政策措施
(一)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
1.建立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乡两级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省、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和指导监督。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要责任,负责幼儿园规划布局,负责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办教师配备与工资保障、公用经费筹措等,负责各类幼儿园的审批注册、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建设并办好区域内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扶持村集体办园。
2.实行政府领导下,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并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住房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市居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代理、劳动关系、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3.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幼儿园以政府举办为主。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出租、出售、转让、抵押和改变幼儿园用途。对已经改变性质和用途的,由当地政府限期收回。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按规定减免建设规费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4.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与表彰奖励机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筹措、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幼儿园保教质量与管理水平等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对各地政府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建立表彰机制,定期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
(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学前教育。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各级政府要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及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城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予以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从2011年起,省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扶持农村及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各级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培训园长和教师等。
2.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学前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园和出资办园。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学前教育的资助与捐赠,按规定享受免税等优惠政策。
3.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政策。各市物价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当地财政经费情况、生均成本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核定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根据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审核的办园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物价部门备案。幼儿园一律不得在核定的收费标准外收取建园费等任何费用。
(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鼓励乡镇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设分园,实行人员、经费、教学等统一管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到2013年,全部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
2.按照“一村(社区)一园”的原则办好农村幼儿园。县、乡(镇)政府要将幼儿园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每个行政村都要落实相应的办园义务。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应主要用于举办幼儿园。有条件的学校可按照“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的原则附设幼儿园。
3.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在财政投入、教师配备、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大力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解决农村幼儿园合格师资短缺问题。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施工资倾斜政策。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倡导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
(四)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 1.加强城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建设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居住区规划不予审批,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幼儿园建成后,无偿交给当地教育部门作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使用。现有居民区尚未有配套幼儿园的,要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协调,通过新建、扩建和对现有民办性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改建等措施,满足居住区居民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2.多种形式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努力办好公办幼儿园,支持城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举办幼儿园;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公民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城市居民子女和流动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省、市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以创办分园、联合办园等形式,输出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财政投资及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幼儿园,要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园”的原则接收适龄儿童入园。
(五)加快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1.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按照城乡幼儿园布局原则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要求,将本地区今后5至10年幼儿园布局纳入本地区的教育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2.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幼儿园。要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对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进行改造,特别是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改造,使其尽快达到标准。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尽快落实规划和建设方案,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要按照“安全、节约、实用”的原则建设幼儿园,不得利用公共资金建设超标准豪华幼儿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育教育工作要求,配足配齐幼儿园保教设施,逐步使全省所有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
要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确保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建立园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保教设备使用培训、检测维修制度,严禁使用危房和不安全设施设备,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六)大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按照省定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均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公办幼儿园新增教师根据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教师经过培训后可转岗到幼儿园任职。对已经在岗尚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
2.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幼儿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办好一批本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开展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试点工作,吸引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完善园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名园长、名教师、特级教师的培养,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落实培训基地和经费,每五年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3.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可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逐步实现与公办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幼儿园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和聘用标准,完善幼儿园教师岗位管理制度。幼儿教师在评先树优、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培训进修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七)强化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1.建立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及年检制度。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卫生等部门审核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对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定期组织年检并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各级政府牵头组织,综治、教育、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公安、物价、民政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对未经审批和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予以取缔。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界定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等机构的经营范围,防止无资质机构变相举办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以县为主加强动态监管。实行信息年报制度,及时掌握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招生情况、收费标准、人员资质及工资待遇等情况。
2.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综治、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调配合,依托乡镇(街道)、社区组织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按照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配足配齐安全保卫人员及设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严防儿童伤害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强化幼儿园质量监管。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和保教质量自评机制。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加强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沟通与交流。
第四篇: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1-2015年)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3月03日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物价局
关于印发《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鲁教基字〔2011〕6号
各市教育局、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物价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省教育厅等8部门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2011-2015年)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宗旨,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目标
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75%,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5%以上;公办及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总数的70%;7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
三、政策措施
(一)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
1.建立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乡两级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省、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和指导监督。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要责任,负责幼儿园规划布局,负责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办教师配备与工资保障、公用经费筹措等,负责各类幼儿园的审批注册、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本辖区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建设并办好区域内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扶持村集体办园。
2.实行政府领导下,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并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住房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市居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代理、劳动关系、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3.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幼儿园以政府举办为主。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出租、出售、转让、抵押和改变幼儿园用途。对已经改变性质和用途的,由当地政府限期收回。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优先土地出让、按规定减免建设规费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4.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与表彰奖励机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筹措、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与社会保障、幼儿园保教质量与管理水平等进行专项督导,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对各地政府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示。建立表彰机制,定期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
(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学前教育。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各级政府要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及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城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幼儿园以及民办幼儿园予以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从2011年起,省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扶持农村及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各级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培训园长和教师等。
2.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学前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园和出资办园。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学前教育的资助与捐赠,按规定享受免税等优惠政策。
3.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政策。各市物价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当地财政经费情况、生均成本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核定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根据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审核的办园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并报物价部门备案。幼儿园一律不得在核定的收费标准外收取建园费等任何费用。
(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每个乡镇至少要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鼓励乡镇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设分园,实行人员、经费、教学等统一管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到2013年,全部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
2.按照“一村(社区)一园”的原则办好农村幼儿园。县、乡(镇)政府要将幼儿园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每个行政村都要落实相应的办园义务。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乡村闲置公共资源应主要用于举办幼儿园。有条件的学校可按照“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的原则附设幼儿园。
3.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在财政投入、教师配备、表彰奖励等方面向农村学前教育倾斜。大力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实施“农村幼儿园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解决农村幼儿园合格师资短缺问题。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施工资倾斜政策。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倡导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
(四)积极发展城市学前教育
1.加强城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建设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居住区规划不予审批,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幼儿园建成后,无偿交给当地教育部门作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使用。现有居民区尚未有配套幼儿园的,要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协调,通过新建、扩建和对现有民办性质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改建等措施,满足居住区居民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2.多种形式发展城市学前教育。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努力办好公办幼儿园,支持城市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举办幼儿园;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公民个人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城市居民子女和流动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省、市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以创办分园、联合办园等形式,输出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财政投资及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举办的幼儿园,要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园”的原则接收适龄儿童入园。
(五)加快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1.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按照城乡幼儿园布局原则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要求,将本地区今后5至10年幼儿园布局纳入本地区的教育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2.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幼儿园。要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对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进行改造,特别是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改造,使其尽快达到标准。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尽快落实规划和建设方案,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要按照“安全、节约、实用”的原则建设幼儿园,不得利用公共资金建设超标准豪华幼儿园。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育教育工作要求,配足配齐幼儿园保教设施,逐步使全省所有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
要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确保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质量。建立园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及保教设备使用培训、检测维修制度,严禁使用危房和不安全设施设备,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六)大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按照省定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等人员均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公办幼儿园新增教师根据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教师经过培训后可转岗到幼儿园任职。对已经在岗尚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
2.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幼儿教师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办好一批本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开展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试点工作,吸引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完善园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名园长、名教师、特级教师的培养,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落实培训基地和经费,每五年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3.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可参照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保障教师工资按标准及时发放,逐步实现与公办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制定幼儿园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和聘用标准,完善幼儿园教师岗位管理制度。幼儿教师在评先树优、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培训进修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七)强化学前教育规范管理
1.建立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及年检制度。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卫生等部门审核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对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定期组织年检并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各级政府牵头组织,综治、教育、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公安、物价、民政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对未经审批和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园予以取缔。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界定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等机构的经营范围,防止无资质机构变相举办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以县为主加强动态监管。实行信息年报制度,及时掌握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招生情况、收费标准、人员资质及工资待遇等情况。
2.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综治、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质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调配合,依托乡镇(街道)、社区组织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工作首位,按照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配足配齐安全保卫人员及设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严防儿童伤害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强化幼儿园质量监管。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和保教质量自评机制。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加强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沟通与交流。
第五篇:普及学前教育前景广大
普及学前教育前景广大
固镇县新马桥新庄小学
谷明进
大家知道比萨斜塔为什么会歪吗?对了,根基不稳。虽然意大利政府多次往它的地基灌注水泥,但还是阻止不了它继续倾斜。如果当初在建造的时候把地基修建牢固一点,就不会有现在的事倍功半了。现在讨论的沸沸扬扬的话题——普及12年义务教育,是往高走普高;还是往低走普及学前教育?如果你是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过的,我想一定会说普幼。普及学前教育,有利于农村学生打好基础。在学前教育多投入一些,那就会少出现一些“比萨斜塔”。很高兴温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点,要加大学前教师的培训,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
一、普及学前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农村入园难。现在城乡教育差别甚大,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孩子没有条件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学前教育,比起城里的孩子来说起步就低了。学前班的老师会教孩子说话、唱歌、跳舞、画画,教他们认识自己,怎样和同伴相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城里的孩子已经接受了三年系统的教育,而农村的孩子还只是在田野了疯跑,在地里玩泥巴。他们多想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学校里做游戏,摆弄玩具。现在,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家长也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了,但是没有幼儿园给孩子们上。农村孩子为什么不能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普及学前教育能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二、普及学前教育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3、4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孩子没有受到学前教育,而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机。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忙于生计,受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对学前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或根本无计可施。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都遇到这样的情形: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多数连笔都不会拿,有的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甚至有的连话都说不清楚。可以想象,农村孩子的启蒙教育相对城里的孩子来说,不知慢了多少个节拍。
三、普及学前教育能促进就业。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万名大学生从学校走进
社会,“毕业等于失业”,就业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普及学前教育能创造很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就业压力。同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能给农村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大学生的活力和最新的知识,会让祖国的花朵更加茁壮地成长。
四、普及学前教育可以减少初中辍学率,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农村中学辍学率高,有一定因素便是没有普及学前教育。因为有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没有跟上,好不容易进了初中,但是连拼音都还拼不对,写的作文错别字连篇,也谈不上通顺,再加上初中繁重的课程,给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担,使他们离开了本因属于自己的天地。我曾经找过一个中学生谈话,他说:老师讲的我真是一点也听不懂,自己还是想好好学,可小学一年级的拼音都没有学会,就升入了二年级„„现在,坐在教室里的每个45分钟都是煎熬。听了这话真让人揪心,学懂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快乐,可是连根基都没有打牢,学习起来就越来越吃力。学生受教育犹如修房子,根基越扎实,修的楼层就越高,中途休学的就越少;根基不稳,修的层数就少,中途辍学的就多。辍了学,有的在家没事干,有的进厂成了童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农村的孩子呼唤着你,愿你的到来,能让我们农村的孩子夯实好基础,轻松地走好今后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