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答题技巧[样例5]

时间:2019-05-12 18: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作文答题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第一篇: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之我见

北京大学:王吉利

一、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2010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要“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 见体裁的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怎样才算“能写”呢高考作 文不同于征文比赛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考试大纲》对“能 写”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那么在高考阅卷中又是如何把握和 操作的呢 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 1深刻 2丰富 3有文采 4有创新。在具体的操作中各省、直辖市的作文评分均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细则执行 “两个等级三大板块四类文章”的统一标准具体如下 三大板块内容——赋分 20 分表达——赋分 20 分特征——赋分 20 分。四类文章一等文章三大板块各赋分 2017 分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见解深刻内容丰富有文采 有创意。二等文章三大板块各赋分 1612 分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见解较深刻内容较丰富较有文 采较有创意。三等文章三大板块各赋分 117 分要求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 基本真实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见解略显深刻 内容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四等文章三大板块各赋分 60 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 情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个别语句有点 深刻个别语句例子较好个别语句精彩略显个性。综合赋分四类文章的分值区间依次为 一类卷60 分~50 分二类卷49 分~36 分三类卷35 分~20 分四类卷19 分~0 分。每一类中又分为上、中、下三档。在评阅中阅卷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方面 审题、立意是根本材料是否充实视角是否独特情感表达是否真切是欣赏点。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对题目或材料中心的把握是否准确不偏离题旨。表达方面文体、语言是根本结构是其欣赏点。“符合文体要求”是指写作符合所选文体 特点且特征明显不要写成“四不像”文章语言表达顺畅不能生涩难懂也不提倡文 白相杂或乱用网络语言 “结构” 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分段有过渡没有大的漏洞。发展等级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深刻是指作文的 见解深刻。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发展等级的认同是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 体会这两个方面的。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切 论点深刻 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 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提示原因或是说明结 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 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 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 美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 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用词贴切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 是文句有表现力这些也都是有文采的表现。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已成为语文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高考作文 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等级的这四个项目共 15 个评分点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 15 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 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 20 分。近几年我省的高考采用网上阅卷阅卷的技术提高了可以有效控制评分的误差但评卷的 标准并没有改变只是阅卷老师读到的是考生的作文图像你写什么样扫描出来比纸质试 卷略显模糊因此考生的字一定要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字迹要工整书写要规范 避免写错别字。2010 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高考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重复的不计” 在阅卷中这一点备受重视希望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2等级评分标准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表达为其本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高考语文重点考核的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要“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在评阅中阅卷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方面审题、立意是根本材料是否充实视角是否独特情感表达是否真切是欣赏点。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对题目或材料中心的把握是否准确不偏离题旨。

表达方面文体、语言是根本结构是其欣赏点。“符合文体要求”是指写作符合所选文体特点且特征明显不要写成“四不像”文章语言表达顺畅不能生涩难懂也不提倡文白相杂或乱用网络语言“结构” 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分段有过渡没有大的漏洞。

发展等级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发展等级的认同是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体会这两个方面的。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切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提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用词贴切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表现力这些也都是有文采的表现。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已成为语文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2012年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用得上。

步骤/方法

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大头作文”也要不得。除非特殊情况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格子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

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准备题目的办法有2个你可以去网络上搜索作文题目归纳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或《青年文摘》等杂志根据题材选择一些比较精彩的标题记下来也许考试的时候灵光一现可以类比运用。

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用得上。

适当克隆和借鉴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佳作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一些散文的结构是很好的适当对其归纳总结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另外要关注去年至今年的社会热点。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如果作文要求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合理安排卷面把卷面写满到95%左右。

有人问考试作文如果不限文体那么写诗歌写顺口溜写三句半行不行这个谁也不敢作主你无法揣测阅卷老师的标准冒险的收益也许只留给准备最充分的人。

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作文卷子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很容易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考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笔写作文选择蓝色墨水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很舒服、干净。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这样卷面相对美观。

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列提纲很关键。比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中间如果能设置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

一个训练有素的考生列提纲大约需要5~8分钟。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可以简练些。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在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必须要把字写好不需要多美但一定不要潦草。

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要注意分段三四个段落有些少八九个段落则显得琐碎。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应以五六个为好。切忌在一段中写八九行字写成“大肚子作文”这样会让阅卷老师产生视觉疲劳。

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当然也可以灵活地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注意议论文不能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而记叙文不能议论过多而忘记说事例

1、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2、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

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4、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 情是不可能写好的。

5、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6、简明扼要主题清晰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

7、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8、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别人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

第二篇: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组史向前

写作文审题是第一步,而且是很关键的一步。先弄清是何种类型作文,然后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题目中有材料的话,千万不要在自己文章开头就先照抄材料。如果担心自己字数不够,要靠材料来凑字数的话,也要尽可能压缩材料放在作文的第二或

第三段。

落笔之前至少要打腹稿,开头和结尾最好能够先在草稿上写下来。一定要避免出现写完发现字数不够再在结尾后加凑字数文字的情况。

行文过程中切记保持卷面整洁。

1、审题(至少花5分钟)

(1)全面理解材料,重点语句要标志出来,以便根据提示提炼观点。

(2)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例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相反关系、相对关系。

(3)根据材料中词语关系重新确定观点。若是修饰关系则要突出修饰语,若是并列关系则要突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若是无限制关系则要缩小范围。

2、确定选材范围

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选材范围。如教育、亲情、友情、环保、时势、战争、历史、做人、人文等。

3、确定文体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议论文、记叙文、哲理小说等,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避免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梦境等低龄文体。

4、确定分论点

在草稿纸上列出三个以上分论点,以体现思维有深度。

5、拟写标题

切忌无标题或以“谈„„”为标题。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拟题: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拟题,引用俗语拟题,化用古诗文拟题,借用成语拟题,套用流行语拟题等。

6、写好开头。

切忌抄原材料。入题要快。要展示自己的文采,如引用、化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运用,开门见山、悬念技巧等技法。让批卷老师一目了然。

7、主体段落有层次

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可以用小标题或空行技术。一般要求分成5—8段就可以了。

8、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最好各段首句是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构成排比。

9、主旨句出现频率。主旨句在正文中要经常出现,以免有套题、偏题、脱题的嫌疑。

10、要展示文采。多使用成语,多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多引用古诗词名句,多引用名言警句,多引用耐人寻味的流行通俗歌曲歌词,多用短句避免长句。遣词造句要用情感。

11、内容要有时代感

应活用近几年发生的带时代感的材料,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民生问题、创建和谐社会、教育公平、学生就业、房改医改、中美贸易纠纷、金融危机、猪流感疫情、记者职业道德等。渗透时代意识,如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惜时意识、学习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商业意识、风险意识等。使用老掉牙的材料,一定要翻新,老树开新花,旧瓶装新酒,令人耳目一新。

特别强调的是: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大题化小,小题见大。

12、结尾。结尾要展示自己的文采,有韵味,或有力度。诗意的语言,想象的画面,排比的修辞,反问的句式,都是吸引人的极佳武器。首尾照应,再度点题,适度升华,让改卷老师刮目相看。

13、字数、书写

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虽好看,不易辨认也并不好。最好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行楷比较折中。字体大小以占方格下方起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为佳,不宜过小或过大。

14、卷面

现在的高考语文采用网上阅卷,所有题目都答在卡上,再经扫描进入电脑。若卷面不洁将极大地影响得分。

15、错别字。高考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没有上限,重复错别字不计数。

第三篇:成人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华夏培训网—打造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更多成人高考资料与报考信息:http:///chengkao/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作文应试技巧

对于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来说,由于平时做题不多,不够熟练,考试时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在平时模拟练习时要计算每部分考题所用的时间,特别把握好作文的时间。很多平时成绩不错的考生在考场上会出现写不完作文的情况。可以先用50分钟的时间写完作文,然后再回答其他题目。

如何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的成绩呢?

首先,考生对作文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

作文是一道含分最高的考题,不少考生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押题、背诵一些范文,等等。其实,这种做法无异于赌博,押中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届时如果准备好的篇章文不对题,岂不是自己把自己害了吗?

第二,把握作文特点,发挥自己擅长的文体,赢得阅卷老师青睐。

由于成人高考作文采取自拟题目的形式,建议考生把大的题目往小拟。平时训练作文立意时,可采用一题多立意的方式,以提高立意构思的能力,争取在考试时写出有思想认识深度、立意新颖的文章。

此外,考试不再对文体进行限制,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地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文体。对一般考生来说,在复习时,选择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进行练习就可以了。最后,要注意布局谋篇,严格限制字数。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整地表达意思,这就特别要求考生重视文章的布局,注意层次之间的联系。“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布局谋篇,搞清作文结构,而不要重复的话写一大堆,这样既超出字数浪费时间,又得不到阅卷老师的好感。

第四篇:答题技巧

第二节 复习

复习的过程可以分为这样三个主要的阶段c整理、精读、泛读。

一、整理

这里所谈的整理主要是指对前一阶段听课内容的整理。这个阶段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只需要对听课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就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考生不一定能将老师讲授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此时,需要借用其他同学的记录将上课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重点题型的变化都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听课记录。

二、精读

对考生来说,精读耗时较长。精读的效果将直接决定考生成绩的高低。所以,考生要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尽管考生都是生产上的骨干力量,时间非常紧张,但是,这个重要的阶段却绝对不可以小视。那么如何精读?精读到什么程度? 这里的精读,指的是要逐字逐句地阅读教材中的文字。一般来讲,精读应该有两遍。第一遍精读要达到对每一个词汇都能够正确理解。第二遍精读要做到对教材中的文字的理解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能够找到一段文字中重要的知识点,并能读懂语句的弦外之音。(一)正确理解

所谓正确理解就是明了文字真正的含义,真正领会语句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法规>>这门课不同于其他的两门课,有的语句是法律上的专有词汇,而且会涉及很多外延的法律知识,要想正确理解这些语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例如,关于诉讼时效有这样一段文字:“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期间内的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时效一般可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对于消灭时效,后面进一步作了解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诉讼时效。但是,什么是“取得时效”呢?文中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考生就有必要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来确认一下什么是“取得时效”了。

而在教材中,这样的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首先一一攻克。(二)弦外之音

所谓弦外之音就是文中隐含着意思,但是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弦外之音很容易成为考题。要解答出这样的题型需要考生能够真正理解教材,所以,考生必须要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弦外之音。

例如,《建筑法>>中关于分包的规定有这样一条:“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这里就有隐含的意思。从“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包单位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商,另一种是总承包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分包商。显然,这两种分包上是互相排斥的,他们共同构成了分包商这个集合。对于总承包合同以外的分包商需要经过建设单位认可,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法条的原文直接得出。但是,总承包合同里面约定的分包商是否需要经过建设单位的认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建设单位没有认可那个分包商,他会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吗?既然已经签订了合同,就意味着它已经认可了这个分包商。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规定中读出它的弦外之音——所有的分包商都要经过建设单位的认可。

由于法律相对于其他科目的特殊性,这样隐含着的语句在书中非常多。对于重点章节中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好好体会。(三)能够找到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考生,应该能够对知识点的重要性作出基本的判断,这样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数字型考点

这种考点很容易识别出来。由于其答案比较标准,很容易受到出题人的青睐。对于这样的考点,虽然不必将所有的数字都记下来,但是对于重要条文中的数据必须要掌握。

例如,书中关于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法律后果中有这样的规定:

“● 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三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

●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

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六个月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这段文字来源于《建筑法>>,应该说是很重要的规定。在这段文字中,有多处数字型考点,例如“三个月内”、“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三个月”、“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超过六个月的”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2.主体型考点

所谓的主体型考点就是考察考生能否确定某些建设行为的主体是谁,也就是某些事情应该是谁去做的问题。这样的考点答案惟一,也很容易出现在考题之中。

例如,《建筑法》中关于报建的规定:

“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工程立项批准后,工程发包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办理报建登记手续。未办理报建登记手续的工程,不得发包,不得签订工程合同。”

类似的建设行为,我们都要清楚是谁去做。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 考生应该注意类似的知识点,这样的知识点在书中有很多。在这众多的知识点中,我们要尤其注意重要法律法规之中这样的知识点。3.分类型考点

所谓分类型考点指的就是对某个事物如何分类的问题。这样的知识点在书中不是很多,但是这样的考点由于答案比较固定,也很受出题人青睐。这样的考点非常容易出现在 多选题中。

例如,书中有关于物权的种类的理论。有这样的一段话:

“物权可按如下划分,1)根据物权的权利主体是否为财产的所有人划分。

● 自物权,又称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物权

●他物权,是指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2)依据设立目的的不同划分。,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物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外国民法规定的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等,都是用益物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矿权等也属用益物权。

● 担保物权,是指为了担保债的履行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权利。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都是担保物权。3)按物权的客体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划分。

,动产物权,是指以能够移动的财产为客体的物权。如外国民法中规定的质权和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留置权。

,不动产物权,是指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客体的物权。如外国民法规定的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和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土地使用权。”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分类型考点。对于这样的考点,考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只能是

机械性地记下来。4.程序型考点

程序型考点考察的是某项工作的程序。这种考点要求考生掌握正确的程序,即谁在先,谁在后的问题。

例如,书中关于招标程序的规定是这样的:

“(1)成立招标组织,由建设单位自行招标或委托招标;(2)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

(3)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各申请投标者;(5)发售招标文件;

(6)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7)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8)签收投标书。”

这种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很有可能会是取出来其中的几个步骤找出哪个程序是正确的。

将其顺序打乱,请考生

这样的知识点在书中不算多,最典型的就是关于招标程序的规定。所以,考生应该对这部分的程序给予关注。5.混淆型考点

混淆型知识点考察的主要是易于混淆的两个或多个知识点。这样的考点是有些难度的,要求考生必须要能够很准确地掌握这两个或多个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例如,关于要约的撤回和要约的撤销就是一个混淆型考点。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取消要约的行为。而要约的撤销是指在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取消要约,使其丧失法律效力的行为。

这两个概念非常近似,他们的区别实质上就在时间点的不同,以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为标志,一个在其前面,一个在其后面。掌握了这个关键的区别后就不容易混淆了。

为了正确解答这样的试题,考生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总结混淆型考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于记忆。例如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总结出要约的撤回和要约的撤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二者都是通过后一个意思表示否认了前一个意思表示。2)二者都是要约人所为。

不同点:

后一个意思表示发生的时间不同。一个在要约生效前,一个在要约生效后。

做了总结之后,就很容易区别混淆型知识点了。6.条件型考点

条件型考点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某些事物的形成条件。这样的知识点要求考生要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条件,避免多选、少选或者选择了近似但不正确的条件。条件型考点本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1)充要条件型

这是典型的条件型试题,即某些条件是某些失误形成的充要条件。例如,关于必须招标的工程的规定是这样的:、“(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项目。(2)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规模标准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规定的上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通过上面的规模和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到,一个工程项目必须招标的充要条件是既要符合招标的范围,也要符合招标的标准,二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考点由于与重要的法律相结合,显得尤其重要。·(2)前提条件型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察考生是否掌握某件事存在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则该事物是不存在的。例如,关于合同条款空缺的规定:

“长合同法》第62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 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特定标准履行;

● 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 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 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 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方式履行;

●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这就是一个前提条件型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点中,考生要掌握的不仅是里面的具体的对应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这是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双方又达不成协议后才按照这个规定来履行合同的。如果忽略了这个大的前提,就容易判断错误。7.理解型考点

《法规》这门课考试题型只是选择题,没有名词解释一类的问答题,所以,书中的概念不必死记硬背。但是,考生必须深刻体会概念的内涵。有一些考题就是考察考生对概念

是否清楚。例如,关于主体、客体的概念就是很重要、需要认真体会的知识点。

“建设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指参加或管理、监督建设活动,受建设工程法律规范调整,在法律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组织或公民。”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从这个概念中,考生要认真体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体是能够发出动作或行为的人或单位,其之所以发出一些动作,目的就在于客体。在一些模拟题中经常有这

样的题型出现: /

(例题)下列可以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BC)。,A.国家机关 B.法人或其他组织 C.自然人 D.建设资金 E.生产资料 8.选择型考点

这样的知识点在书中不算多,但是有一些考点确实很容易获得出题人的青睐。从以往其他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来看,这样的一些考点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例如,书中关于执行政府定价的商品所采用价格的规定:

“<<合同法》第63条规定: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的考点,因为它后半句中有四种情形,到底采用哪一个价格,需要考生根据具体的案例做出选择。这样的知识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考生必须能够去伪存真,准确把握这个知识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这样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应该做一下归纳总结。通过对上面法条的归纳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价格有选择的时候,适用的价格的原则就是让违约者吃亏。有了这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就不用在那四个情形中绕圈子了。9.关系型考点

这种知识点在法规试题中毫无疑问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它考察的是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点,只有考生理解了并且理解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做好这样的题型。例如,<<建筑法》中关于分包工程的有关规定中有这样的规定: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首先,要理解“负责”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听到“负责”这个词,比如说,科长要向处长负责等。那里的负责是一种信息的流向,是一种组织分工,含有领导与被领导的意味。但是这里的“负责”却没有这个意思,因为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商之间,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同双方的关系。它的意思是“履约”,也就是说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都应该按照合同去履约。其次,我们要理解连带责任的概念。什么是连带责任?书中也作了说明,所谓连带责任,是指在同一债权债务关系中以上的债务人中,任一债务人都负有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可以向其中任个或者多个债务人请求履行债务,可以请求部分履行,也可鹦请求全部履行,负有连任债务人不得以债务人之间对债务分担比例有约定来拒绝部分或全部履行债务。连带人中一个或者多人履行了全部债务后,其他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履行义务即行解除是,对连带债务人内部关系而言,根据其内部约定,债务人清偿债务超过其应承当的,有权向其他连带债务人追偿。

对于连带责任的含义,考生一定要好好体会。现在再来分析一下上面法条之间系。从合同关系土看,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之间存在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存在分包合同,而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却是什么合同关系也没有。所以,要是依同关系来看,如果分包商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建设单位是不可以直接要求分包商予以的。但是,根据上面的法条,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就分包工程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来,如果分包商的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建设单位就可以越过总包商而直接要求分包商赔偿责任。此时所依据的就不是合同关系了,而是法律。10.禁止型考点

书中有一些禁止型的规定,这些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既然是禁止的,就意是加以强调的。违背了就是违法,所以,对于这样的知识点考生也要予以注意。例如中关于保证人的禁止性规定:

“保证人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或4下列单位不可以作保证人:

1)国家机关不得作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进行的转贷除外;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保证人;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作保证人,但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在范围内提供保证。”

对于这样的知识点,考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为什么不允许学校作为人?因为作保证人是有风险的。学校一般都是公益性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市场经济主体资格,因此不宜作为保证人。如此以来,这样的禁止性知识点就很容握了。

三、泛读

精读需要大量的时间,考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看更多的遍数。两遍精读之,应该进行泛读了。所谓泛读,指的就是只看重点的内容,而不去字斟句酌去读:个句子了。由于有了前面精读的基础,并已在书上标注出了重点,考生们在泛,时候只要注意看重点内容就可以。只有对于尚不能理解的部分才有必要进一步,后面的详细的文字。泛读应该是跳跃性的、精进性的,每泛读一次都应该减少;泛读的部分,以至于后面的泛读只需要看一下提纲和目录就可以了。这样可以1抓住重点又能节约大量的时间。

第三节 冲 刺

冲刺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听课和做题。(一)听课

前文中已经对听课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这里所说的听课不同于前面所说的听课。前面的听课具有基础性质的听课,而这里的听课则具有冲刺性质。L听课的必要性

(1)有利于将知识整体化

知识都是互相关联的,熟悉一个知识点也有利于对另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例如,<<民法通则>>中谈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形式合法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考生是需要掌握的谈到了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包括: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合同法》中也

1)合同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自愿和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仔细阅读相关解释后会发现,这两部分的要件其实是同一个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签订合同本身也是一个民事行为,自然就要符合民事行为成立的要件。这就属于知识点相关联的地方,复习的时候注意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掌握了。

(2)有利于强化知识点

考试之前,由授课教师对整本书作一下归纳总结,将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非常有助于巩固前面学习的成果,对随后的考试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2.如何听课

此时的听课与前面谈到的听课是有差别的。此时的听课应该是有针对性地听课。因为考生在前面的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疑问存在。听课之前,将这些问题整理一下,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此时授课的时间一般都会很短,《法规>>这门课应该以1天为宜,因为它不同于其他的那几门,知识点很散,需要一个一个串起来很费时。如果你选择的辅导班将《法规》这门课安排了半天的时间的话,就要注意不必跟着教师的思路在书上去寻找,那样容易由于

查找而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所以,此时最好是集中精力去听。(二)做题

做题阶段也是冲刺阶段的一项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正确选择习题集,二是积累并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技巧。1.正确选择习题集 ·个是

有的考生可能以为做的题越多越好,可事实并不尽然。《法规>>这门课中几乎全部都是法律条文,这些条文的用语都是很严谨的,改变了其中的一个字,其含义就可能会改变。所以,按照《法规}这本书来编制习题集,可以编出来成千上万道。如果考生盲目做题,就会陷入题海不能自拔。而这些习题有的不仅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具有很强的负面效应的。同时,对于法规中的话,未必各个作者的理解都是相同的,有的作者给出的答案可能就是错误的。

例如:选项“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必须招标”是否正确? 很多辅导书中都认为它是正确的,因为法规中有明文规定。然而,它却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必须招标的项目需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不能孤立看一个知识点。,正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考生在做题之前一定要注意选择正确的习题集。2.掌握解题技巧

中国有句话,叫“熟能生巧”。做题之前,必须首先真正掌握了书中的知识,才能去做题,才能谈“技巧”的问题。(1)数字型考点

(例"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A。7日 B„15日 C.30日 D.3个月

此题的答案是C。对于这种数字型知识点,原则上应该是以记忆为主,但是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对于日期的规定,中外有很大的差别,外国的数字一般都是7的倍数,如14天、28天等,而中国的数字一般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10天、半个月、一个月等。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国的<<施工合同范本》参照FIDIC修改后,日子也都改成了7的倍数了。·

(例2]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规定,属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A.50万元 B,10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此题的答案是D。其书中相关的知识点是: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规定的上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的,必须进行招标:

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这个知识点有4个数据,即200万、100万、50万和3000万。最容易混淆的是前三个数据,谁与谁对应是要注意掌握的。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这三个数据都是倍数的关系,相对来讲容易记忆。其次考虑到其所对应的项目的造价的大小就容易找

到对应关系了。(2)主体型考点

这类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考生具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例题)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A.施工单位 a建设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这是很典型的主体型考点。而且对于某些建设行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来完成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知识点,掌握起来并不难,考生只需要就记住一点,施工单位的任务就是施工、设计单位的任务就是设计,至于其他外部的事情基本都是由建设单位去完成的。掌握了这个主导思想就不难处理这类题目了。

(3)分类型考点(例11 代理的种类包括(C1)E)。A.表见代理C委托代理K.指定代理

B.无权代理D.法定代理

这种分类属于非常直接的分类方式。因为这是书上的原文直接做成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考生只能依靠记忆将书上的分类记住才能正确做出选择。这样的分类在书上并不多,主要的只有四五个知识点。·

(例2)由于业主没有及时支付工程款,根据合同的约定,承包商提出终止合同关系。这种终止属于(BC0)。A.自然终止 B„协议终止

C.违约终止 n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法律关系的终止 E.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法律关系的中止

这个例子属于一种变形的分类。虽然主要也是考察考生对分类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但是他却更侧重考察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分类的本质,这就有一些难度了。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对于C、D两个选项,相信很多考生都能选出来,但是对于B项恐怕就有一些难度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的考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案例既然属于违约终止,就不能再属于别的分类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比如人按照性别可以分为男女,按照年龄可以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这两种分类矛盾吗?显然不矛盾。合同中约定的业主应该按时支付工程款,如果不支付,则承包商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这个条件是约定好的,直接写入合同中来的,所以也属于“协议”终止。另外我们可以参见<<考试用书》中关于约定解除合同部分。那部分知识与这里是相对应的。(4)程序型考点

这种类型的考点在书中很少,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就是关于招标投标程序的规定。(例11 下列关于招标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B)。

A.编制标底、成立招标组织、发售招标文件、踏勘现场 B.成立招标组织、编制标底、发售招标文件、踏勘现场 C踏勘现场、发售招标文件、编制标底、成立招标组织 D.发售招标文件、踏勘现场、成立招标组织、编制标底

这种形式的试题大家是需要注意的,这是很容易出现的形式。这就要求考生要能记住整个招标的程序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记住这个次序,就不能单纯地去记忆了,考生必须能够理解整个招标的含义以及每一步骤的工作,这样就会很容易理解,谁应当在先,谁应 当在后了。

(例2] 关于开标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开标的时间应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3天内公开进行 B,开标时,由招标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C,投标文件应当由投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 n开标由招标人主持

这是另一种关于程序的试题,这个例子与前面的例子考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前面侧重考察的是谁先谁后,而这个则侧重考察招标程序中的相关规定。(5)混淆型考点

(例题)下面的行为中当事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是(D)。A.承包商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程 a业主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程款

C,承包商在投标时借用了其他企业的资质,在资格预审时没有通过审查 D.发出中标通知书后业主改变了中标人

这是本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这两个概念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所以,考生必须要非常精确地掌握两者的区别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在于: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而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以后。违约责任中的“约”指的就是合同中的约定,所以,如果没有生效的合同约定,就谈不上违约了。

2)缔约过失责任强调当事人一方要有过错,而违约责任不管当事人是否有过错,只要事实上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做或没做好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强调另一方当事人要有实际损失,而违约责任则并不强调守约方是否实际有损失。

例如,某甲欺骗某乙说:“我有工程需要向外分包,你是否希望自己来承包这个分包工程?”

某乙说:“当然愿意。”

某甲说:“那好,你回去购买机械、材料然后回来与我签订合同。”

当某乙购买了机械设备、材料后来找某甲签订合同,某甲告诉某乙自己根本没有工程要分包。

由于某甲与某乙还没有签订合同,某乙不能要求某甲承担违约责任,但是他可以要求某甲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在《法规》这本书中,这样易于混淆的知识点并不多,但是却很容易出现在试题之中,希望考生对此要给予高度关注。(6)条件型考点

(例q 下面的条件中不属于申请施工许可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E)。A.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a需要拆迁的,拆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C.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 n按规定已经委托了监理

E.建设资金已经百分之百到位

这就是对申请施工许可证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考查。由于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条件很多,所以,不可能将那八个条件都罗列出来,肯定是选取其中的几个来考查。而且一般来讲应该是采用排除式出题比较合理,否则会有遗漏条件的嫌疑。考生必须要真正理解为什么办理施工许可证要求有这些条件才能容易记住这些条件,不可机械性记忆这几个条件。

书中符合这种类型的知识点也很少,考生可以对这有限的几个知识点给予特别的关注。

(例2]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合同中的质量要求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E.给付货币的,应当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C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

D.给付货物的,应当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型知识点,主要考察的就是大的前提条件,即“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而双方当事人又达不成协议的”这个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才可以按照后面的规则来履行。对于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果合同中已经约定了某个事项,那么只需要按照那个约定履行就是了,没有必要再按照别的来做。

(7)理解型考点

(例题1 关于债的说法正确的是(BE)。A.债只能表现为钱 B.债可以表现为行为

C只要当事人互负债务,就可以抵消 n只要当事人死亡,债就解除了

E.债权的实现需要相对人的积极协助

这是考查考生对债这个概念的理解。对于债,抓住其本质是“义务”就容易理解了,因为义务表现的形式就很多了。否则考生容易局限在“欠债还钱”的圈子里,认为债就是钱。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选项,对于A项,明显是不对的,它就是刚才所说的局限在欠债还钱的圈子里了。对于C项,我们知道抵消是有条件的,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抵消,那就是数额对等、种类相同并且已到履行期限。目前只有一个条件,显然是不妥的。对于D项,债因当事人死亡而解除是有条件的,只适用于“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之债”才能够因当事人死亡而消灭。对于E项,是正确的选项,这是书中的原文,因为债权能否实现不一定,如果债务人不还钱,这个债权就实现不了。所以,需要相对人的积极协助。

书中这样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在精读阶段一定要将这些知识点弄清楚。(8)选择型考点

(例11 合同中的标的物为执行政府定价的商品。合同中约定了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货物,则(AB)。,A.逾期交付货物,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B.逾期交付货物,遇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

C.逾期交付货物,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 · n逾期交付货物,遇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E.如期交付标的物,遇价格上涨按照订立合同时价格执行

这个知识点是最典型的选择型考点,这道题出现的形式还是比较直白的,它也可以变换一下形式,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让考生选择。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关于对这类题的准备,前文已经做了讲解,这里不再重复。

这种类型的知识点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一处需要考生注意的,那就是工程保险中关于保险期开始和终止的知识点。

(例2] 某承包商在4月2日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合同,该承包商于开工日期(4月20日)前10天,即4月10日将用于工程的水泥卸放于工地。则该保险合同生效的日子是(B)。

A.4月2日 B.4月10日 C 4月20日 D.发生损失之日起生效

这个知识点倒也不算难,我们只要注意了书上的相关的知识,注意“以先发生者为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相关的知识点: „

“建筑工程一切险白工程开工之日或在开工之前工程用料卸放于工地之日开始生效,两者以先发生者为准。

保险终止日应为工程竣工验收之日或者保险单上列出的终止日。”(9)关系型考点

这种考点有一定难度,它要求考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地理解才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而且书中这种类型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考生在精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下处理。

(例11 某建筑公司没有委托某甲采购水泥,某甲却以该建筑公司代理人的身份为之订购了一批水泥,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D)。A.某甲的行为属于无权代理,该合同无效 B.某甲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该合同有效

C.只有水泥供应商有正当理由相信某甲有代理权,该合同才成立

n如果水泥供应商有正当理由相信某甲有代理权,则如果建筑公司不支付水泥货款 就要承担违约责任E.如果水泥供应商有正当理由相信某甲有代理权,则如果建筑公司不支付水泥货款

某甲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这是考查代理关系中各方关系的知识点,更确切说是在考查“表见代理”这个知识

点。这个知识点是个难点。要想做出正确的答案,必须要正确理解“表见代理”。但是,在书中并没有明确写出表见代理这个概念。在书中只有相关的法条描述:

“《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这就需要

授课教师向外延伸一下,向学员介绍一下关于表见代理的知识。

(例2] 甲公司是甲级资质,乙公司是乙级资质,他们组成联合体投标,并且约定如果遭遇业主索赔,各自承担50%的损失,则(8CD)。A.依据<<建筑法》,这个联合体的资质是甲级 B.依据《建筑法》,这个联合体的资质是乙级

C如果遭遇了业主1000元的索赔,业主可以要求甲公司自己全部支付,而甲公司不

得拒绝

n如果遭遇了业主1000元的索赔,业主可以要求乙公司自己全部支付,而乙公司不

得拒绝 .

E.如果遭遇了业主1000元的索赔,业主可以要求甲公司支付1000元,同时要求乙

公司支付1000元,两个公司均不得拒绝

这是关于《建筑法>>中联合体中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连带责任的知识点。关于连带责任前文已经论述,不再重复。

另外有一点需要指出来,那就是《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关于联合体资质的认定的规定是有一定差别的,<<招标投标法9强调如果按照较低的成员的资质来确定联合体的资质的话,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两个成员单位必须是“同一专业”。

(10)禁止型考点

(例d 下面的行为中违反<<招标投标法>>的是(ABD)。„ A.投标者互相约定抬高投标价 B.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公开标底 C.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低于标底

D.招标人将其他投标人的情况告知某投标人 E.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日前撤回投标文件的

为什么要对一些行为予以禁止?这是因为那些行为违法,不予禁止的话将损害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这是解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上题中AIlD项都符合这个特点,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C项却不是,尽管投标报价低于标底将会被作为废标处理,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违法行为,因为它不涉及到别人的利益。对于E项,是合法的行为,这一点,《招标投标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例2)下面的行为中,没有违反《消防法》的是(D)。A.未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在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 B.携带火种进入储存危险品的场所 C电焊工没有持证上岗 n在施工现场使用明火

这是《消防法》中关于一些禁止性行为的规定。对于这样的规定,尽管说记住书上的知识点是必要的,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联系一下自己的施工实际情况,就完全可以确定前三项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D项,我们也容易想到施工现场经常有明火在使用。书中写的是“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节 临 场

考生走进考场的时候,意味着所有的复习备考的总结。在临场发挥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心理准备

考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竞争,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自然也不例外。考生都想取得完满成绩,因此考试时不免要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既然已经走进了考场,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所以,此时沉着应对,轻装上阵方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时间分配

事实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法规》这门课都不存在考试时间不足的问题。如果考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完全可以时间充裕地答完题。但是如果考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点,即使时间再长些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时间分配主要指的是考生对单选和多选考虑时间的长短,而不是指由于时间不够用而面临取舍的问题。

一般来讲,单选题相对还是容易一些,考生可以考虑在这上面多花费一些时间。多选题由于难度较大,就可以考虑相对少花费一些时间。也就是说,尽量争取时间的价值,提高时间的收益率。

三、考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单选题,宁可错选,不可不选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考生选择了就有机会得分,没有选择是绝对没有机会得分的。选择题是计算机评分,它不管你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只看结果。所以要每题必选。

2.对于多选题,宁可少选,不可多选

因为多选题的评分标准与单选不同,选的都正确但是少选了,每个选项可以得0.5分,但是,如果有一个选项选错了,整个题就一分没有了。所以,我建议对于多选题,只做把握的,不要去冒风险。

3.注意单选题中各个选项之间的互斥性

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个选项特别有把握,它就是正确的,那就不用看其他的选项了。因为四个选项之间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4.注意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

有的时候,四个选项之间是很有一些对应关系的。

(例题)关于消防设计图纸的审核,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由设计单位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 B.由建设单位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 C由施工单位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监理单位审核 D.由监理单位报送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审核

这道题中的对应关系,首先是各个主体之间的对应,也就是要求考生来选择到底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来报送消防设计图纸。再来看一看后面的对应关系,题目有四个选项,三个部门候选。对于这样的选项,一般来讲正确答案都会出现在

具有相同点的选项之间(例如AB项后面都是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因为,出题人都希望给考生设置两个阶段来完成这道题,比如说这个例子,第一个过程是希望考生将公安消防机构从其他的选项中区别出来,而后再进入下一阶段,选择主体。所以,这样一来,就给了考生可乘之机,确定了这个相同点后,就已经有了50%的把握了。(注:此题的知识点属于一级建造师考试范围,不属于二级建造师考试范围,在此列出,仅仅为了说明答题的技巧)

四、结束语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整个备考阶段总结为:积极听课—细心复习—分类总结—正

确做题—进退有度—切莫心急。

例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某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一个工程施工合同,在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客体。A.业主 C建设活动

注解:此题的答案是C。

B.承包商n业主及时支付工程款)是

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客体这个概念。一般来讲,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客体都不会是人。所以,可以排除A和B。但是,C和D哪个是客体呢?我们知道客体是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事物。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它的范围是很广的,整个的建设活动都是目的所在。而业主支付工程款是业主的义务,也就是法律关系 中的内容。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提出变更,要求增加土石方的工程量,这属于(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内容变更 n事件

注解:此题的答案是B。+ 解答这类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有这样的一个规律:D项与前三项在提法上明显不同,前三项都是包含变更字样,而D项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没有把握知道肯定是哪个,那就排除D项,也就是说,这样的另类一般来讲不会是正确选项。否则,试 题的答案不是太明显了吗? 3.下面的合同中属于委托代理的是(A.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B.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

C.业主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 D.业主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

注解:此题的答案是B。·

什么叫委托?委托就是由别人去办自己的事。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这一点,因为监理单位是接受业主的委托代表业主去进行项目管理的。

4.业主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给承包商工程款,则承包商对此的诉讼时效是()。

A.2年 E 1年 C.4年 D.20年 注解:此题答案是A。

这四个选项的四个数都是书中出现的数据。一个是普通诉讼时效,一个是短期诉讼时效,一个是特殊诉讼时效,还有一个是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但是,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索要工程款是属于哪一种。其实它是属于普通诉讼时效。什么叫普通?就是相对于不普通而言的,将短期的、特殊的去掉,剩下的就都是普通的了。

5.开工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是(‟)。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注解:此题的答案是A。

n监督单位

这种题型我们在前面已经有了较详细地论述。那就是施工单位管施工、设计单位管设计,只有建设单位才是负责外围的事务。

6.甲公司与乙公司组成联合体承包,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仅对自己所负责的工程承担责任,不对对方负责的工程承担责任

B,这个联合体是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去投标的C中标后,甲公司和乙公司要签订一份协议来约定自己在联合体中的权利义务D.甲公司与乙公司必须资质相同,注解:此题的答案是B。

对于A项,主要考查的是两个公司要对共同承包的工程承担连带责任的知识点。对于C项,不应该是中标后提交协议,而应该是投标的时候就提交。对于D项,《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中没有这个规定,否则就谈不到用较低的单位的资质来确定联合体的资质了。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

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B.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

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C.招标人和投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人的

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D.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中标通知书订立书面

合同,注解:此题正确答案是A。

我们来看这四个选项,首先看数字,只有一个是15,其他都是30,根据我们前面关于解题技巧的论述,这个答案基本就可以排除了。剩下三个选项中,只有D项“中标通知书”与其他的不同,这个答案也基本可以排除了。C项和A项中我们看到只有C项有投标人,而AB项都是中标人,基本可以排除C项了。剩下的就是A+项了。

这种方法是在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命题人的心理来声0断的。一般来讲,可以作为一种救急的方法。如果考生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直接作出选择就可以了。

8.下面的行为中属于违约的是()。A.施工图未经审查就开始施工

B.因不可抗力导致承包商没能按时竣工 C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 n建设单位未经验收就使用工程的注解:此题答案是B。

此题需要注意两点:1..违约必须要有“约”可供违才能有机会构成违约。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合同的存在,则不能构成违约。2.违约不同于违法。违约是违反了合同的规定,违法则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上面的四个选项中的A、C、D项都是违法行为,只有B项是违约行为。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四项中的三项具有共性,而只有一项不同,则这一项就必是正确答案。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单位中可以作保证人的是()。A.学校 B.幼儿园

C.医院 n某企业的计划科

注解:此题答案是D。

上面的四个选项都是书中直接提到的不可以作为保证人的主体。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D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的,那就是经法人授权。

上面的题也可以用前文提到的排除法解决。毫无疑问,学校、幼儿园、医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于某企业的计划科。既然只有它是另类,估计它就是正确的选项。,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债权转让中,债权人需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该转让行为才有效 8.债权转让中,债权人只要通知了债务人,该转让行为就有效 C.债务转移中,债务人只要通知了债权人,该转让行为就有效

n债权债务概括转让中,债务人只要通知了债权人,该转让行为就有效

注解:此题答案是民

这个考点也是需要考生注意的,那就是转让债权和转移债务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后者则只需要通知债务人就可以了。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债务转移对债务入没有风险,而债权转让则会使债权人有风险,有可能由于新债务人的不诚信而实现不了债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1.下面属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延付租金的C.业主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n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的E.寄存财物被丢失的注解:此题答案是A131:。

此题的形式需要考生注意。我们都知道符合短期诉讼时效的有四种表现形式。但是,并没有规定要求在答案中就必须要将这四种都列出来。此题就只给出了三个答案。对于D项,“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的”并不是符合短期诉讼时效的条件,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增

加一个条件,那就是“未声明的”才可以。2.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A.已经办理用地批准手续 a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 C.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D.需要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消防设计已经通过审核 E.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

注解:此题的答案是ABCD。

这个题型也需要考生注意。在学习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条件时知道并没有直接提到“需要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消防设计已经通过审核”这一条。所以,有的考生可能会以为这个选项就不是正确选项了。但是,需要注意,在申请施工许可证的条件时还有最后一条,那就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而后面的<<消防法》中则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看到D项就是正确的选项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学习教材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

(注:此题的关于<<消防法》的知识点属于一级建造师考试范围,不属于二级建造师考试范围,在此列出,仅仅为了说明答题的技巧-)

第五篇:高考作文技巧

运用排列妙笔生花 高考作文整句得分技巧

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整句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连排,或古诗词的连用,或段与段的整句对应等等,使得这些优秀作文多姿多彩,摇曳纵横,妙笔生花。

一、古诗文连用整句

在一些优秀作文中,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利用古诗文,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例一:历史记下了无数这样的“呆瓜”。从“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些呆瓜们,为了一个可道而又不可道的“道” 字,甘守清贫,粪土权贵,直至殉道,他们真是呆得可爱,可敬!(2000年陕西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例二: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例三: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000年广东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

学生如果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将是增强文采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通过整句的形式来运用,那更能锦上添花。

二、排比式整句

排比式整句主要是通过修辞的方法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的递进,增强了说服力,渲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

例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一座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一个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一桩祸患。对于志向远大的人是向上攀登的阶梯,对于心有小志的人是一生荣耀;对于胸无大志的人,无底深渊;对于努力者,奖励;对于耕耘者,收获;对于骄傲者,过眼云烟;对于目标远大者,小的驿站;对于奋斗者,一座灯塔;对于懒惰者,一个美丽的梦;对于奋进的人,另一段艰难跋涉的开端;对于知足的人,幸福的顶峰;对于失败者,遥不可及的梦想

例二: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例三: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我我们不同的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化为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2002年上海考生《解读世界的眼睛》)

例四: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排比,在考生的笔下演绎出那么多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演绎出了深刻、丰厚,给人无限启迪。

三、比喻式整句

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

例一: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

例二:梦是天边飘浮的一朵悠悠的黄云,梦是山沟里升起的一束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 例三: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例四: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的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的纯净而又宽广。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的安静而又平和。

比喻,是令人遐想的,是文学语言的最好注脚。如果在高考中能够有一颗本色的心,有一颗捕捉自然的美丽的心灵,我们相信,一切美的事物都会在你笔下汩汩流出。

四、假设式整句 假设式整句,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来组织语段,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

例一: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么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例二: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例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人生的斗士》福建考生)

例四: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

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山东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牢笼》)

五、对比式整句

对比式整句,就是用对比形式的整齐语句来构成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

例一: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皆系于一瞬。(2002年考生)

例二: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个性;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我们拒绝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奴性,拒绝臣服邪恶、明哲保身的怯懦,拒绝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的贪婪......拒绝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拒绝的过程,是在放弃、抵制、批判一些东西的同时,选择、坚持、张扬了另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身上的许多束缚,从而能够清醒地关照自身,参与社会。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

例三: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六、四字词连用式整句

例一: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重庆考生)

例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例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的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

例四: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将音乐从天堂带来,颗颗洒落,珍珠般清脆。恍惚中,有人拔剑而长歌曰:“我辈岂是蓬蒿人”,大笑而去,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酒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磨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银河飞流,凭吊沧浪,偕友共举杯盏,不舍孤帆万里,痛哭晁卿……

李白,自九天而来,飞流直下,豪情万丈,仗诗行遍天下,演绎了一幅魂丽多彩的人生画卷。(《生命是一种责任》)

七、转折式整句

例一: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臵,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例二: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例三: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艰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弘的大志呢!

八、对称式整句 例一: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例二: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例三: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面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例四: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例五: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例六: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思维解读幸福》海南考生)

例七: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元,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稳中求胜》江苏考生)

例八:诚信如海,可以容纳百川。得名,则可以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得利,则可取之有道,泽被后世;得才,则可以匡扶正义,正道直行。(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人生之本》

九、条件式整句

例一: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心灵的宝藏;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门外清明的风景;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才会一片一片飘进窗来;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我们才能坦然勇敢走出门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例二: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时候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上海考生《面对大海》)

例三: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的喜欢。(甘肃考生《人生的内涵》)

十、因果式整句

例一: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例二: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思维,请守住幸福》海南考生)

例三: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2005山东考生《双赢的智慧》)

十一、判断式整句(与比喻式中的暗喻部分交叉)

例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例二: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热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就能抠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大义凛然地死,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热爱生活》)

例三: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你一旦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大海,让你体会辽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健;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与纯粹。(它可能是一阵风,让你感受凉爽;它可能是一眼泉水,让你品尝甘甜;它可能是一杯热茶,让你享受馨香;它可能是一朵花,让你欣赏鲜艳;它可能是一首律诗,让你体会缠绵)

例四: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的真诚的搀扶,时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爱情是人生一笔受用不尽的投资,这投资是生活中的细心照顾,是风雨路上的一把雨伞,是受伤时的万能药水,是流泪时可以依靠的一张臂膀。

诚信是人生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财富是路上拾遗后的不私留,许下诺言后的不回头,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是韩信一饭千金的热情。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通篇不引用材料 高考材料作文易出现六种失误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下面,我们对0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括出的“立意点”见下表:

审题可见,09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09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臵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 “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6分左右。

6.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 “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例如,浦东新区09年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是“露锋”? 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守哪些写作规范?

“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

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可以明引,也可暗合)4.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对材料本身要做分析与关联,以避免 “穿靴戴帽”之嫌。例如:谈论“独一无二”,就要具体分析郑板桥是如何做到 “独一无二”的?(比如他的博采众长,坚持不懈);再如谈“融合”,就要说明郑板桥是如何 “融合”百家的?(比如:杂取众长——“用隶书参以行楷”;打破门户之见——“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借鉴他人也不失独立人格——“不可无一”)例如,《创新切莫弄巧成拙》一文,其结构内容如下:

(一)分析“板桥体”的意义——追求创新。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追求创新?(二)分析郑板桥的通今博古,论证:创新是以积累为前提的。

(三)分析郑板桥与“扬州八怪”的行为,是表现独立人格的,论证:创新是有丰富内涵为内容的。

(四)分析“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以振兴书法为目的的,论证:创新是有高尚目的而不是标新立异搞怪出风头。

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论点,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做具体分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可以评为一类卷。

材料作文写作紧扣“联系现实”方能天地宽

材料作文所列举之“材”只是现实社会“沧海之一粟”。命题专家无非是想让大家通过对此材料的分析、思考、议论、探究后,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借以弘扬正义,抨击邪恶,消除心灵的迷雾,协调好人际关系,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鉴于此,高质量的材料作文,总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矛盾为切入口,议评时政,抓住关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深刻透彻,令人信服,无可辩驳,大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理论在指导人们的实践。这一篇篇带有理论性指导性而又高屋建瓴的文章,犹如山重水复时的仙人指路,使人眼前一亮,阴霾一扫,独上高楼。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篇篇富有针对性、鼓动性、主动性的文章,那更是一面面鲜红的旗臶,一声声催征的号角,一篇篇战斗的檄文,它们拥有比原子弹更强的威慑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它们是人们心中的太阳,永远滋养人们的心田。上世纪毛泽东主席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阶段写就的许多纲领性文献,就是以当时最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题材”写成的“材料作文”,它们很好地实践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用这些经典名文指导现实斗争,中国革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东亚病夫成长为所向披靡,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更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方针。就我们今天写作材料作文而言,这里的两个“服务”就是要让自己的文章能为及时解决现实矛盾服务,能为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服务,即:文中要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办”的方案措施途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紧密“联系现实”。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再漂亮的材料作文,也必然是“失根的兰花,漂浮的秋草,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美则美矣,命不久矣,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呢? 反思自己最近在批阅2009年1月广州市调研测试作文卷时遇到的被列为样文(阅作文老师人手一份)的两篇秀全中学同学习作,发现同学们并不会写材料作文。表现在写作时两人都不明材料作文的写作格式,该引述材料的部分没有引述材料(第一篇),而关乎材料作文生命的“联系现实”部分被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省略了。为了及时提醒这两位同学改正过来,为了使同行朋友们在指导同学写作时引以为鉴或操作更方便,下面我想谈谈材料作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一般地说,材料作文大多要求写议论文,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外,在结构模式上,还有其自己特点,通常采用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引”、“议”(或“评”)、“联”、“结”四个字。下面分别说明:

①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②议——针对材料,作出必要的分析。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实际张本。这是由“引论”到“本论”的过渡性文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联——即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必须使论证充实而严密;必须选择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论据;必须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④结——即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要注意如下几点: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把论证推向高潮。我们也可以用图表示来简化材料作文的基本模式:

/ 概述材料——概括而不啰嗦 引论 入题(略)亮出观点——鲜明而不含糊/ /展开分析——有理而不杂乱 本论 展开(详)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 /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 结论 归纳(略)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 先请看本人的下水习作:

要勇于承认错误 ——为纯洁党风进一言

前不久,英国圣公会竟作出了一个惊世之举:就100多年前误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一事向达尔文先生公开道歉。事后,舆论一片哗然;有的叫好,有的耻笑;有的质疑,有的否定。耻笑也好,否定也罢;我认为,这种以公开道歉为标志的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弘扬正义,抨击邪恶,彰显真理,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师表作用,值得鼓掌叫好,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有错未改而又身居要职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学习!值得共产党的高级检察机关这个“中国圣公会”仿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党的这些中小干部,正是缺乏这种态度,这种精神,这种勇气,这种担当!在这些犯错在身而又不知悔改反而耻笑别人道歉行为的中小干部看来:一个一百多年前犯下的错误,早已随岁月的风尘一起淡去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完全可以让它随历史保险柜中的其它档案一起慢慢风化,归于永寂;何苦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去致什么函道什么歉呢?再说,自己的词典里,本来就没有收录过“道歉”一词啊!用得着这么假惺惺地演戏吗?这不是欺世盗名吗?更何况,先人已逝,历史已远,还能改写吗?……这一系列的理由,使这些耻笑者们对道歉一事大笑不止,越笑越开心,越笑越得意,越笑越觉得自己绝顶聪明而道歉者愚不可及!终于以丑为美以非为是抱残守缺地将错误进行到底,死不悔改!活脱脱一个犯错的圣公会先人之再世!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永远的反面教材,贻笑天下!但是,现今的英国圣公会成员却不会像他们的先人那般犯糊涂,他们有雄心壮志,他们有愿望抱负:一定要把自己的圣公会做成万民臣服的圣公会,做成匡扶人间公道正义真理的圣公会,做成普天下唯我独尊的圣公会,做成名副其实的圣公会!一个“圣”字就要彰显自己的圣明高远无人可及,一个“公”字就要表明自己的公平公正公开公道。若要使自己的机构真正取信于人,若要证明自己是颇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就必须在严格履行自己职分的前提下大刀阔斧有所作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一日三省吾身地检查反省纠错,从而达到“公”“圣”的境界!然而,检查来反思去,却发现圣公会的先人犯错了,怎么办?是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养痈遗患,讳疾忌医,拖泥带水,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视若无睹?还是有错必纠,嫉恶如仇,心狠手辣,斩钉截铁,壮士断腕,干净利落,大大方方,不做不休,大义灭亲,“快刀斩乱麻”地斩草除根?何况,先人已逝,历史已远,还要不要来一个拨乱反正,平反昭雪式的“父债子还”?思忖再三,矛盾再三,讨论再三,斟酌再三,英明的现代圣公会掌门人终于拍板:以一封迟到100多年的致歉函表明心迹!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圣公无比!这种认真,这种细致,这种坚决,这种果敢,这种率先垂范,必然赢得全世界向往和平,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人们普遍的赞誉,热烈的欢迎,会心的微笑!这样一来,“圣”“公”的威名回来了,怨怒的迷雾消散了,真理的阳光普照了!“圣”“公”会也必将成为为世人所景仰的“万世师表”式的圣公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我徜徉于“十年浩劫”三十多年后的中华大地,我漫步于紧锣密鼓进行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南方热土,我留连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教育大省,我躬耕于一千多年前就享誉世界的中国南方最大的都会,我欣赏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圣公会,我看见了许许多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我崇拜着无数“感动中国”的德育模范;我敬仰着无数为祖国繁荣大厦添砖加瓦的能工巧匠平民英雄;我惊叹于奥运的梦圆,神七的凯旋,巨龙的飞腾!我也痛心于某些身居要职而又为非作歹的害群之马的“倒行逆施”!他们:“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酒店菜谱,倒背如流。卡拉OK,熟记百首。扑克麻将,样样上手。名山大川,处处都游。上午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牌桌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办公桌前黑脸像包公,酒桌席上红脸像关公,回家路上摇摇晃晃像济公。辛辛苦苦国外引进设备,大大方方花去一笔外汇。回来一看产地原来在国内,哈哈一笑又交一次学费。对上汇报高调子,大吃大喝碰杯子,走进舞池转圈子,挖空心思捞票子。一请就到,一喝就冒,一捧就笑,一给就要,一苦就叫,一劝就躁,一批就跳,一查就倒。”(《庸官画像》)他们高高在上,他们无视党纪国法,蝇营狗苟,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孜孜以求;他们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他们“为官一任,为害一方”;他们停妻再娶,老婆永远年轻;他们“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他们“三年某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一将官升万民穷”,他们作威作福,乱踢乱踏,全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胸胆量气魄!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作风以及自己的就职宣誓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使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威风扫地;他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们不仅不作自我批评而且还要给那些吃了熊心豹子胆而敢给自己指陈错误的人以颜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冰棍对付热情,以棒止谤,“臵之死地而后快”地扔给了那些“拼死进谏”的正义之士无数含有不满因子的“小鞋”、“炮弹”“八卦炉”,以“烤”验他们是否真是护西天取经时唐僧手下那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能万劫不死;要不就让他在五指山下过上五百年!在他们勤勤恳恳的打压下,终于,返乡的返乡,逃离的逃离,撤退的撤退!原本落地生根的花草,羽翼未丰的雏鸟,只好默默忍受,徒唤奈何!原本应该波澜壮阔的江河湖水,立马成了“一潭寂寞的死水”“黑龙江”,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每况愈下:由顺数靠前的质量被彻底糟蹋成了倒数第一!无数汲汲于正义真理的德才兼备的英才的仗义执言,哪里抵挡得了狐媚妖仙的“舌灿莲花”“裙底风云”!就让他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地蹲在“夜郎”式的角落里去做过去犯错时代圣公会手下的“今世达尔文”而自高自大自己进化去吧!这种倒行逆施,彻底败坏了党在全体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这种倒行逆施,也让许多原本死心踏地要入党的优秀分子徘徊于党外怕被其污染;这种倒行逆施,活脱脱一个封建昏君之再世,响当当一个剥削阶级分子卷土重来!人民的江山,立马成了自家保险柜中的财物!真是令人发指,令人痛恨,令人切齿,令人欲哭无泪,令人热泪滚滚,令人忍无可忍!这种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倒行逆施,“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到它的必要”只有打到了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因此,我们党的高级监察机关啊,我们心中的太阳中国圣公会啊,面对此情此景,岂可徘徊观望?岂可视而不见?岂可听之任之?岂是小事一桩?要保党的肌体健全,要保人民的江山鲜红不变,要团结中国的优秀分子使其对自己“赢粮而景从”,就必须拿出自己喝断江流的英雄气魄,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大义灭亲!怎能心存私念地徘徊观望?怎能犹疑不决地推卸责任?怎能粗心大意地心慈手软?任何心慈手软,姑息养奸,掩人耳目地包庇迁就,只会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莫大损失啊!因为,无数经验证明:一千次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次的失败那才叫彻底失败!高考如此,炒股如此,党的肌体的健全又何尝不是如此啊!先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渎职的庸官,这腐败的异类,这祖国建设大仓中的老鼠怎能不除恶务尽地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面壁思过以保党的纯洁,反而让他明降暗升地移到其它领域继续为非作歹贻害他人呢?“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本来只会鸡鸣狗盗,滥竽充数,却长期混迹于士人队伍而不被剔除,可见,众人已被此人同化,否则,不是早应该被真正的士人团体给哄走了?所以,这党的纯洁啊,这害群之马般异类的清理啊,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啊,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重事啊!应该是头等大事,赢得时间,就是胜利,实不可一拖再拖啊!君不闻:“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君不闻:一个小小的橡胶垫片的疏忽会使造价昂贵的航天飞机机毁人亡?君不闻:“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君不闻:某地柑橘因被几蛆虫叮咬而被弃路旁无人理睬?君不闻:一品检出三聚氰胺的牛奶曝光,人们立刻谈奶色变,不敢以肾试奶?怎能不防微杜渐,带着“法眼”“显微镜”来个逐一盘查彻底清算既保党的队伍的纯洁又防患于未然呢?怎能不大显一下我们中国共产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三大作风来反思悔过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也”,“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党,这个英明的中国圣会,能以铁的手腕,正义的利剑去斩断某些党员干部心中自私自利的藤蔓;以激光无痕的技术手段去剜却党的肌体里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颅内毒瘤,用道歉认错的话语去安慰捍卫真理九死一生的心灵!拿起勇于认错这个无往而不胜的制胜法宝,去有错必纠,知错能改,去悬赏纳谏,处处和谐!去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创造真正属于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大同的明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共党”爱得深沉!【简析】

本文概括而不啰嗦地引述材料;鲜明而不含糊地亮出观点;正反两方面分析材料,有理而不杂乱;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是一篇符合材料作文一般模式的习作!但考虑到篇幅较长,某些揭贪腐的文字比较偏激,只宜作教师之间内部交流,不利于学生仿效学习,下面再列举一个适宜学生模仿的范例:

请就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老师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看到脚手架上悬挂着一副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老师问学生:“这八个字有什么含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下列的文章梗概可作参考:

“述”,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述材料),深思之余,油然而生赞叹之情。(亮观点)“议”,这不是一句单调的口号,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启发人们心智的强大力量。(分析材料),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人们当前的工作与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挂起钩来,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稍作拓宽,为下文联系实际张本)“联”,其实,何止建筑要质量,学校的教学,育人育本,更要讲究质量。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未来力量。然而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思想的教育,育人育本,质量第一。(联系老师、学生、学校实际来谈)……

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注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地推衍),一向都把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

“结”,培育人才乃是国家之根本,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人才,更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只有育人育本,讲求质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永远高高屹立。(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再请看本人下水习作: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则令人信心百倍的宣传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引述材料)这的确是一句睿智的口号!(亮出观点)毫无疑问,建筑,理所当然的是我们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建筑居室,也理所当然的是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大硬件之一;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更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百年大计!因此,建筑工地上,绝不能允许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豆腐渣”工程横行!而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展开一:分析此料——建筑)由此,我们联想到,作为立国根本的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条标语有两层含义。其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以“育人育本”的“思想教育”为重点,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做到“质量第一”,努力培养出“思想先进,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适合当前现代化建设需要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且“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人才。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更应首先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决不应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只管分数靠前而不问素质质量如何。其二,作为学生,也应该以这条标语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而做到“质量第一”。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为高,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和教学质量为重,而只求分数上去了,其他则不管!那么,纵有再多的大学生研究生 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枉然!这样不仅会使祖国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泡影,而且和谐社会建设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人民又将永陷贫穷落后的万丈深渊之中!赶欧超美也永远只能是“白日梦”!(展开二:由建筑联想到教育—先教师后学生)由此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无论干什么事业都需要强调“质量第一”。今天已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小村落的时代。小而言之,一个企业,只有讲究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大而言之,我国各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只有奉行“质量第一”的原则,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击败称雄于全球的强烈竞争对手从而赢得真正的胜利。三鹿集团因质量疏忽而宣告破产的沉痛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国家的生命!哪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人才,拥有高效率的管理,拥有高水平的领导,那么,哪个国家就一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展开三:事业—先企业后国家)总之,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神,建筑队无法生存,教育无法发展,国家无法昌盛。(总结全文)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敢于实践,是能够轻巧过好材料作文之“联系实际”这一关的。当然,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不等于举例论证。因为举例论证可举远古之例,而联系实际只限于“摆明现实情况”之后寻求解决办法的范畴,即先陈述现实情况,再以“我们要……”“我们希望……”“我们期待……”为标志或以“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我有下列提议”(解决办法)为后续的形式。记住了这一条,“联系实际”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材料作文的生命就保住了。” 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高考作文要准确审题 写出考生自己独有的生活

为文之道,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但我们也可以一刀两段,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切成“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块。考场作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作文往往成功了一半。

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话说得没错,但不够到位。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

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

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再比如,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剧烈,有的学生父母下岗,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经历本身固然是一种不幸,但是“文章憎命达”,苦难常常是写作的温床。这份不幸的体验也是你成长的精神营养。它是珍贵的,因为别人没有;它又是真切的,因而写出来容易打动人。

二、从爱好、专长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不可求也不愿“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暖记忆”的独特土壤,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这份生活,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因为是他人所无,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就有可读性;又因为谙熟此道,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而这些,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我的财富”。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财富是知识,是书籍,是青春等等。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评卷成了一种苦刑。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臶,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告人以未知,道人所不能道,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自然就得了高分。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求异思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才能不落俗套,展现自己新颖的构思和独具的风采。

紧扣捕捉生活亮点 绘成美丽高考作文

作文,一直是让师生感慨万千的话题,作文写什么,如何写作文,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真应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但作文教学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从一开始就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而应该让他们乐在其中的学,而不是愁眉苦脸的干。所以在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启发他们的头脑,开启他们智慧。让他们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值得写得东西,因为生活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里面有我们发掘不尽的宝藏,要时刻提醒学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主动抒写。这样,写作文就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

一. 学会感受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感受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用心感受生活,要积极地观察生活,开放五官,摄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要积极、能动地观察生活,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很多对待生活,心不在焉,对外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感受放任自流,不加品味。而教师要做得恰恰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⒈ 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许多学生总感觉生活很平淡,很平常,没什么可写的东西,所以总是面对一张白纸,不在沉默中奋笔疾书,就在沉默中昏昏入睡。奋笔疾书者,老师自然欣喜;昏昏入睡者,老师当然也不能臵之不理。责任在教师,因为你没有启发好学生,没有培养好他们写作的兴趣。其实,不一定在写作中非得找一些重大题材,以此来谋求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而我们所要做得,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打理出自己的情愫,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心去看世界,去听世界,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我们无限感慨,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心用脑,把生活的点滴融入心灵,从生活中找到契机和切入点,让心情自然流露。比如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轮胎》中有这样一段:

雨季来了。一日,车子在湿漉漉的路面行驶时,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轮胎好似太愿意“听从”轮盘的控制,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面上转弯时,更有一种轮胎“各自为政”这一惊,非同小可。赶快把车子驾到轮胎店去。工作人员一检查,便惊喊出声:“哇,这几个轮胎,实在太老了,随时随地都会爆胎的呀!怎么你不早一点送过来换呢!”我嗫嚅地应:“看起来完好如新嘛!”工作人员一面快手快脚地把这四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轮胎拆下来,一面善心地给我这个门外汉灌输常识。经一事,长一智。换了四个轮胎,也上了宝贵的一课。人世间的许多危险,都不露痕迹地潜藏在外表完美的人和物里。

对于生活中的一件事,在作者心里引起感情上的涟漪,由此引发艺术的感悟。⒉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状态。要辨析自己感官传达出来的感受。比如雾气朦胧,有人就会感到压抑;阳光普照,有人就感到心情舒畅。新月给人以温柔;狂风给人以粗暴,这都是人的感官给人带来的种种心理上的感应。生活中,你时刻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感受,关键在于你是否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比如林清玄写莲: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清净之莲》)

池塘中的莲,在作者心里,也带来美的感受,从而想到人也应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才能获取清净之美。

3. 丰富心灵,丰富情感

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才能产生形象鲜明,印象深刻的感受。情感丰富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就像一张的纸一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给人以灵动的美感。林希面对“石缝间的生命”,生发了无限感慨。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是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石缝。这就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是样地不可扼制。

情动于中而言于外,正是因为作者内心充满感情,才会写出如此动人的文字。二. 学会思考生活

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做出理性的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生活是复杂的,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1.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去认识客观事物。如冰心《霞》,由落霞想到生命的永不止息,表现自己对生命的思索。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2. 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把自己的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有典型意义,就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贾平凹的《落叶》,表现的就是一种普遍的情感。

来年的春天,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是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有了这些意识,学生就会自觉的抒写,而不至于总是强迫自己去写一些东西,生活如四季,不断地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把这些都映入心海,我们会发现,世界如此可爱,生活如此精彩,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感受生活不思考生活呢?让学生记住一句话:用眼睛去看世界,用耳朵去听世界,用心灵去感受世界。

妙用名句画龙点睛 让高考作文神采飞扬

名句运用, 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远的不说, 单来提一提当代。闻名学者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 前后的引用有八处之多, 它们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章的灵气, 更烘托出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泰山所富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在风靡一时、影响了无数人的琼瑶小说中, 古诗文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碧云天》《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借自古诗句的漂亮和隽永。而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 更是善于借用唐诗宋词来营造氛围, 表达情怀, 如白雪的《声声慢》, 冯小泉的《中华民谣》, 刘海波的《人面桃花》}, 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 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 等等, 真是举不胜举。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例文3的“所谓伊人, 在水之诶”, 言简意赅, 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 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 可谓典雅传神, 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 暗引苏轼的名句, 构成语意上的排比, 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染, 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 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 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暗引, 作为开头,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 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 又通过层层叠加, 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以《论语》完篇, 强化了人生聪明的现实意义, 引文简洁明了, 短促有力, 虽戛然而止, 却引人深思, 以苏诗结尾, 进一步突出了苏轼的淡定潇洒、豪放旷达, 既照应开文, 又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作文就像方塘和镜子, 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就如天光, 而名句则如飘动的云影?亲爱的同学, 多用名句、善用名句吧, 它能让我们的作文更亮, 更雅, 更灵动, 更富有魅力, 你, 何乐而不为呢? 高考考场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技巧

作文,这个高考分值最大又最难以把握的“板块”如秋千架一样起伏在考生的心间。广大高三语文教师更是翻阅历届“专家总结”,传授“写作秘诀”,讲解“创新技巧”……但笔者发现,对高考作文的临界指导,专家往往着眼于作文题目的难度系数剖析和预测,教师则忙于作文经验总结,很少有人把作文指导和审视的切入点放在时间浓缩、地点固定、气氛紧张的考生心理上。实际上,作为综合考查尤其是思维考查很强的作文,我们更要关注考生的考场运思。这是被广大专家、教师忽略而又切切实实普遍存在并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语文尖子生作文也会马失前蹄?为什么有些作文一向优秀的佼佼者作文成绩也会让老师大跌眼镜?

一、考场反馈:普遍存在的运思矛盾 作文运思的发散。作为选拔性考试,谁不想自己的作文新颖奇特脱颖而出,博得老师青睐以获取高分呢?而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细致全面的作文运思。“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考生一看到某一命题作文或是话题作文或是所谓的“后材料作文”,思维就会自然运作起来,它的立意是什么?有哪些材料可以运用?我用什么样的文章结构?……“笼天地于形内”,“眼中之竹”要转为“胸中之竹”,促使考生开始对作文进行多层面、多角度乃至全方位的发散思考!作文运思的收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作文是高考考卷的最后一道大题,留给考生写作的时间不可能自由支配。“挫万物于笔端”,当真正动笔时,考生又必须把发散思维定位在“最佳”的收敛点上:最佳立意是什么?材料安臵在什么地方最合适?我怎样才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什么材料最不同凡响?……“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笔”,作文思维的散面该收敛在哪一个点上? 这种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是哲学上矛盾性的悖论。在写作时间高度浓缩功利意识凸显的高考考场上,面对时钟的快速运转,心急如焚的考生怎样快速抉择快速动笔?很多高考考生告诉我,此时他们的心理非常烦躁,想写一篇好作文,觉得要写的内容很多,这也想写那也不想放弃,越想越多,越多越乱,越乱越觉得浪费了时间,大脑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而作文又是在语文考试的最后,倒计时的心理时间又给人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半天定不了下笔的方向,感到胸闷气虚,甚至有放弃写作的失败感。很多没有较强心理素质的考生,往往就带着这种心情在写作困局中仓促为文,草草下笔,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困局归因:两种因素的互动使然

1.写作本质原因:写作中常说的列题纲、打腹稿,都告诉我们,任何文章都是在运思中孕育成熟,在行文中瓜熟蒂落的。“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久当收节,使简重严正。或时肆放以自舒,勿为一体,则尽善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书简》卷7),欧阳修所讲的“初欲奔驰”与“久当收节”就是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这是个必需也必然的写作的动态思维过程。运思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辐射性及变通性,它给考生的写作提供多种选择方案。而最终形成文章,就必须收敛思维集中一点。这就有了作文运思中收敛思维的集中性、比较性与单一性。如同心理学家盖福特所讲:“人的思维有两种类型,一是发散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可以无拘束地从多方面提出解答;二是集中思维,思维只指向唯一的结论”(《创造写作的引论》第133页)。写作的本质决定了考生运思发散与收敛的客观存在。2.高考特性原因:高考作文高度浓缩的时空限制是造成考生陷入发散与收敛困局的另一原因。王安石可以字斟句酌地从“到、过、入、满、绿”中选择“绿”字,缀就“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贾岛可以就“推、敲”两字自思并求教于韩愈,留下“推敲”典故……而我们的考生可能吗?他们要在150分钟内做完其他大量的测试题目,然后在剩下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可能决定他们一生的一篇60分的文章,这种超强度的时间压缩,极易突破学生的心理张力,发散和收敛思维矛盾产生的心理紧张与烦躁可想而知!同时,功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到“自由写作”“无功利写作”,十年寒窗的硕果预期,名牌大学的咫手可及,父母老师的告诫期待……这一切的一切,使考生有强烈的写作功利性,而这种功利心态必然会在考生的心里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动荡,它如一把双刃剑,使很多的考生在发散和收敛难以确定造成的时间流逝感中心绪不宁地写作,不仅没有发挥正常水平,甚至会遭遇了作文的“滑铁卢”!

三、矛盾破解:心理疏导与收敛指导并重 1.心理疏导:两种运思是必要的。既然作文运思发散与收敛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高考考场上还会进一步强化,那我们该如何指导考生把这一悖论的反作用降到最低甚至最终破解呢?笔者认为,考前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疏导是必不可少的。要让考生理性认识发散与收敛运思两种思维的矛盾性和统一性。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笔”,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必然会贯穿其中。由于这两种思维的矛盾二元性,加上高考考场的特性,使我们的考生只过分看到了这两种运思的矛盾,而忽视了它们的统一。我们要告诉考生,整个发散和收敛的运思过程并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造成思维混乱,它们是你动手写作的前提,是考场每个考生作文构思的必经阶段。而且,在发散中,你已经完成了全面理解材料内涵和写作要求的构思任务,离动笔为之不远了。朱光潜在谈到作文运思时指出:“在看了题目之后,我取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朱光潜全集》第4卷第203页)。先入为主的心理疏导,会大大地缓解考生的烦躁心理和冲淡浪费了时间的顾虑。

2.收敛指导:指导进行收敛运思的“四定”。

作文发散和收敛两种思维,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如何收敛思维开始动笔。因为这是浪里滤金的最关键一关!该如何快速收敛运思一锤定音呢?我认为在运思的收敛环节可以进行快速定下写作方向和稳定心理的“四定”。

定体。高考作文一般除诗歌外,任何文体都是选项。因此,考生不要在定什么文体上去花太多时间比较体裁优势,小说、议论文、记叙文……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角度,你要做的就是把平时自己写习惯的训练有素的文体快速定下来。因为对各文体的比较之“发散”思维你已经在平时完成了。鲁迅先生曾讲过:“有了感触,就写些短文……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篇小说”(《自选集》序言)。

定意。“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之本意也”(李渔《闲情偶寄》)。高考作文要求准确地审题和论述的深刻,并不太强调立意的优劣。如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传承”,高考阅卷组就明确指出,对“传承”,析原因、叙事例、评结果、或正面或反面,立意上没有优劣之分。因此,考生不要总认为别人的立意、论点是最好的,担心自己的平庸。要除去这些羡慕别人、让自己懊丧的“莫须有”的干扰。其实,“各人自己的积累和感受,才是金子,才是最宝贵的。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恶”(《种一片太阳花》第20页),定下并写出你的准确感触,作文自然情感真挚,中心突出。定构。考生迅速确定自己文章的结构也很重要,它不仅是你思维清晰的外现,也是你谋篇布局的行文需要。狄德罗讲过,“人们可以用同一主题和同样的人物订出无数的布局”(金河《淡淡小河〈重逢〉的构思》),并列、总分、递进……考生要在发散性思维布局中快速确定收敛到一个最佳方案上来,而不要在各种结构间犹豫不决,那样会更加扰乱你的写作思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白痴》时拟有很多结构题纲,他说:“我考虑,每天平均作出六份(不少于)提纲,弄得晕头转向。我至今还不明白,我怎么没有发疯”(A.科瓦廖夫《文艺创作心理学》第127页),写作大家在发散与收敛的运思中尚且如此艰难,何况我们一般考生!定材。要文章丰富充实如“猪肚”,就离不开作文材料。我们的考生经过十余年的国语学习和多年的写作积累,大脑中积累的典故何其之多!如此一发散起来,当真茫茫大海行无所向。那如何迅速收敛定材呢?材料是承接主题的载体,同时又必须真实无误,因此考生若能在古今中外的素材里按主题选材,选你最熟悉且典型的材料就可以定材了。然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材料加以审视,使之吻合作文的立意,文章也就丰富不空洞了。歌德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材料不在偏、多、奇,而在准、真、精。总之,高考考场作文无论是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内容到形式,都离不开考生运思的发散与收敛。而时间、环境的限制以及功利心理的内趋,使得很多学生在考场上陷入运思困局!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使之稳妥地为作文写作服务。发散与收敛,处理得当,大有裨益;反之,会起很大的反作用。张合之间,展现的是教师考前作文的指导效率和一个考生综合的心理素质。

下载高考作文答题技巧[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答题技巧[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技巧范文合集

    高考作文技巧其实作文分很容易拿的,我以前随便套句式都有50多分,下面我来跟你讲一下: 1、高考的作文大多是话题类型的作文,其中以议论文得分最高,所以在审题的时候,就要根据材料内......

    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1 “高考作文最好不要用文言文写,也不要追求什么意识流的写法。”23日下午,江汉区首席教师、武汉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夏纯德做客第101期“晨报名师课堂......

    议论文答题技巧

    议论文答题技巧(语文版九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议论文答题技巧(语文版九年级) 2009-06-14 1、 分清论点和论题。 ① 论点:观点、主张。如反对自由主义。......

    现代文答题技巧

    最全、最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公式 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问: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本文使用了xx的说明顺序对xx(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答题模式及答题思路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 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申论答题技巧

    申论答题技巧注意写作的几个误区 1、申论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用材料说话。必须把材料消化到九成熟。 2、申论考试不是个性化的考试,而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老师每天阅卷无数......

    成人高考答题技巧

    成人高考答题技巧一、提前进入“角色”,“净化”考试情境考试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为了在考试过程中分分秒秒均能发挥最佳水平,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提前进入“角色”——让......

    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