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汇报
开原正在启动建设辽北中等城市,规划塞上水城新城区和辽金文化古城区,这个中等城市的三大产业支撑之一就是旅游文化产业支撑,政策优先支持文化产业。按照“开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目标,打造“快乐之都”黄金品牌,集中展示东北黑土地幽默文化,建成北方最宜人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此,我们提出申请,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一、东北二人转输出基地
开原,是东北二人转发祥地之一,有着几百年的二人转演出传承和传统,是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张力向全国扩张的源产业和输出地之一。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一)开原是东北二人转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以辽阳、黑山、铁岭、开原、梨树等地区为代表,而其中地处辽北的开原与地处吉南的梨树历史上不但是二人转艺术的核心,而且在行政上原来也是一体,曾为一个行政区。
(二)开原有着浓厚的二人转土壤。几百年的文化传承,遍布城乡的群众基础,大街小巷的人人会唱,开原正在不断地向外输出二人转艺人和艺术。
(三)开原涌现出了一大批二人转表演名家,如赵本山、董玮(北唱派代表)、王秀芬(南浪派代表)、老翟头、张小伟、王小龙、小沈阳等等。
(四)开原是成熟的东北二人转演出市场。开原以大戏院为核心演艺场所,开原人向南有铁岭大戏院和七个刘老根大舞台,向北有昌图大戏院和甘其卡大戏院。
二、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基地
近年来,开原拍摄了一系列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其中包括赵本山编导演的《刘老根》第二部,《马大帅》一二三部,《乡村爱情》一二三部,今年拍摄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制版厂拍摄的《绿色的呼唤》,还有九十年代的《山女英魂》和文革后期的电影《莺歌燕舞》等等,现在,还有几部影视剧准备在这里相继拍摄。
目前,我们规划一套影视拍摄系统,开原古城内建设一个影视城,整个古城又是一个大的影视城,而全市城乡则是更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三、辽金文化传承基地
开原是辽金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辽金古城,而且我们正在斥资百亿进行复建,终级目标是建成中国第一辽金古城。
(一)厚重的历史。开原古城不但是目前全国保持相对完好的古城,也是整个辽金文化反映最为集中的地方。开原古城在辽代时曾为黄龙府(前期)和咸州路,金代初期为金都上京、中期为咸平府、后期为东辽国国都中京和东夏国国都咸平,辽金两代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上演,这里曾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全国辽金历史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现今这里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辽代的崇寿寺和崇寿寺塔,古城墙及护城河,囚禁宋代徽钦二帝的锁龙桩、囚龙井及花石纲仙石云屏等。建设开原古城辽金文化产业园,意义重大,价值无限。
(二)辽金文化遗存。开原有着大量的辽金历史文化遗存,辽代的如崇寿寺塔,金代的如与徽钦二帝一同押解而来的仙石云屏(开原古八景之一)、拴绑徽钦二帝的锁龙桩、关押徽钦二帝的囚龙井、囚龙厅,稍后的清真古刹,保存相对完好的辽金古城墙,大量的金人歌咏诗文、史料及故事传说。
(三)咸州乐舞。辽代的咸州乐舞火遍长城内外。金代的咸州乐舞仍是经久不衰。清代开原又光大了满清八旗子弟的子弟书,这也是女真族金文化的延续。直至今天的二人转,仍是这种辽金文化的延续。
我们的古城复建规划,突出活化的内容,提出氛围演绎化的理念,游辽金古城,从演艺开始,早晨开城演出仪式,上午官府升堂仪式,午餐歌舞演出,下午北方民族古乐演出,晚上东北二人转、古城水乡歌楼茶肆夜生活,全天全程感受辽金历史文化。
四、东北亚丝路文化基地
开原是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丝关,是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东北亚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节点——丝关。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开原节点,向四个方向延伸,分别被明朝中央命名为开原东陆路、开原西陆路、开原北陆路和开原南陆路。丝关开原是目前世界上五条丝绸之路中唯一的一座丝关,是丝绸之路文化的活化石,对于丝绸之路申遗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万里长城的最北端,明代在此设有三关三市,设立了辽东马市、鞑靼马市、女真马市,和镇北关、镇南关、新安关、清河关、青羊关和山道关,目前有些遗址尚存。东北贸易的80%在此发生,目前联合国正在批复东北亚丝绸之路旅游区项目,我们也正在复建丝关古城。
开原是东北亚旅游的中继站。开原是朝鲜族人聚居的地方,韩国人去长白山天池祭祖经由开原中转,开原正在成为东北亚旅游圈的会员单位。开原也是东北亚经贸活动的必经之地,我们将在辽宁率先擦亮东北亚丝路丝关的品牌,借助地缘优势与大打东北亚牌的吉林一起打造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开原更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以基地形式,努力挖掘辽金文化和东北亚丝绸之路文化,以文化交流促动经贸活动。
五、东北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1 2第二篇:关于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的汇报
开原正在启动建设辽北中等城市,规划塞上水城新城区和辽金文化古城区,这个中等城市的三大产业支撑之一就是旅游文化产业支撑,政策优先支持文化产业。按照“开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目标,打造“快乐之都”黄金品牌,集中展示东北黑土地幽默文化,建成北方最宜人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此,我们提出申请,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一、东北二人转输出基地
开原,是东北二人转发祥地之一,有着几百年的二人转演出传承和传统,是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张力向全国扩张的源产业和输出地之一。
(一)开原是东北二人转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以辽阳、黑山、铁岭、开原、梨树等地区为代表,而其中地处辽北的开原与地处吉南的梨树历史上不但是二人转艺术的核心,而且在行政上原来也是一体,曾为一个行政区。
(二)开原有着浓厚的二人转土壤。几百年的文化传承,遍布城乡的群众基础,大街小巷的人人会唱,开原正在不断地向外输出二人转艺人和艺术。
(三)开原涌现出了一大批二人转表演名家,如赵本山、董玮(北唱派代表)、王秀芬(南浪派代表)、老翟头、张小伟、王小龙、小沈阳等等。
(四)开原是成熟的东北二人转演出市场。开原以大戏院为核心演艺场所,开原人向南有铁岭大戏院和七个刘老根大舞台,向北有昌图大戏院和甘其卡大戏院。
二、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基地
近年来,开原拍摄了一系列的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其中包括赵本山编导演的《刘老根》第二部,《马大帅》一二三部,《乡村爱情》一二三部,今年拍摄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制版厂拍摄的《绿色的呼唤》,还有九十年代的《山女英魂》和文革后期的电影《莺歌燕舞》等等,现在,还有几部影视剧准备在这里相继拍摄。
目前,我们规划一套影视拍摄系统,开原古城内建设一个影视城,整个古城又是一个大的影视城,而全市城乡则是更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三、辽金文化传承基地
开原是辽金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价值最高的辽金古城,而且我们正在斥资百亿进行复建,终级目标是建成中国第一辽金古城。
(一)厚重的历史。开原古城不但是目前全国保持相对完好的古城,也是整个辽金文化反映最为集中的地方。开原古城在辽代时曾为黄龙府(前期)和咸州路,金代初期为金都上京、中期为咸平府、后期为东辽国国都中京和东夏国国都咸平,辽金两代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上演,这里曾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全国辽金历史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现今这里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辽代的崇寿寺和崇寿寺塔,古城墙及护城河,囚禁宋代徽钦二帝的锁龙桩、囚龙井及花石纲仙石云屏等。建设开原古城辽金文化产业园,意义重大,价值无限。
(二)辽金文化遗存。开原有着大量的辽金历史文化遗存,辽代的如崇寿寺塔,金代的如与徽钦二帝一同押解而来的仙石云屏(开原古八景之一)、拴绑徽钦二帝的锁龙桩、关押徽钦二帝的囚龙井、囚龙厅,稍后的清真古刹,保存相对完好的辽金古城墙,大量的金人歌咏诗文、史料及故事传说。
(三)咸州乐舞。辽代的咸州乐舞火遍长城内外。金代的咸州乐舞仍是经久不衰。清代开原又光大了满清八旗子弟的子弟书,这也是女真族金文化的延续。直至今天的二人转,仍是这种辽金文化的延续。
我们的古城复建规划,突出活化的内容,提出氛围演绎化的理念,游辽金古城,从演艺开始,早晨开城演出仪式,上午官府升堂仪式,午餐歌舞演出,下午北方民族古乐演出,晚上东北二人转、古城水乡歌楼茶肆夜生活,全天全程感受辽金历史文化。
四、东北亚丝路文化基地
开原是东北亚丝绸之路上的丝关,是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东北亚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节点——丝关。东北亚丝绸之路以开原节点,向四个方向延伸,分别被明朝中央命名为开原东陆路、开原西陆路、开原北陆路和开原南陆路。丝关开原是目前世界上五条丝绸之路中唯一的一座丝关,是丝绸之路文化的活化石,对于丝绸之路申遗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万里长城的最北端,明代在此设有三关三市,设立了辽东马市、鞑靼马市、女真马市,和镇北关、镇南关、新安关、清河关、青羊关和山道关,目前有些遗址尚存。东北贸易的80%在此发生,目前联合国正在批复东北亚丝绸之路旅游区项目,我们也正在复建丝关古城。
开原是东北亚旅游的中继站。开原是朝鲜族人聚居的地方,韩国人去长白山天池祭祖经由开原中转,开原正在成为东北亚旅游圈的会员单位。开原也是东北亚经贸活动的必经之地,我们将在辽宁率先擦亮东北亚丝路丝关的品牌,借助地缘优势与大打东北亚牌的吉林一起打造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开原更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以基地形式,努力挖掘辽金文化和东北亚丝绸之路文化,以文化交流促动经贸活动。
五、东北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东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众古自今众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于此,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影响力与现实文化张力远远大于西南少数民族。而开原,正是东北众多少数民族的交融点和聚居地,开原以东长白山区是满族及其祖先女真族直到肃慎族,开原以西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是蒙古族、锡伯族及其祖先契丹族、鲜卑族直至东胡族,开原以北是朝鲜族及其祖先秽貊族、韩秽族、夫余族、高句丽族,开原以南是华夏族系的汉族,东北四大民族族系交汇于此,东西向的万里长城和南北向的大辽河的交汇点就是开原,开原成了东北各民族的地标式城市。今天,开原这里生活着粗犷豪放、能歌善舞的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汉族在这里是少数民族。我们规划在古城中,要建设多个民族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旅游、商贸和文化产业,保护、挖掘、整理、提纯、弘扬东北的民族文化,把开原建成东北民族文化的大观园,与云南媲美的民俗文化大舞台。
六、流人文化研究基地
清代开原尚阳堡,是全国著名的流放之地;明代开原三万卫,是全国著名的流放之地;金代咸平,是金国著名的流放之地。开原,古往今来就是流人文化集取之所,在流人文化研究上,有着宁古塔、卜奎等地无比伦比的地位,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流人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挖掘流人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开原流人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七、东北地方文化演艺基地
在现有的开原大戏院二人转演艺基础上,扩大现代歌舞的sos(风格几近东方斯卡拉演出),再策划一个类似张艺谋(通过赵本山等)编导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或“宋城千古情”似的东北民族民俗文化大型演出。这样,一场传统的东北二人转,一场现代的东方斯卡拉,一场极具东北民族风情的大型歌舞,以这三大主题演艺活动为招牌,辅之以灵活多样的小型演艺活动,加之歌厅茶肆等自娱自乐的演艺活动,打造“快乐之都”品牌,建成东北最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演艺文化城市,实现“开原是一座来人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目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大手笔策弄,高标准建设,高水准运营,将以极大的政治关注做前提,以强大的经济支持做后盾,全市总动员,全民齐参与,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并有决心做成国家文化部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文化新作品。
第三篇:湖北武汉建21个创意园区 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湖北武汉建21个创意园区 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
时间:2012-04-25 08:51|来源:中国动漫产业网|评论数:0|字号:[小] [大] 核心提示:目前武汉市已累计建成文化创意园区21个,涵盖动漫、网游、创意设计、出版、传媒等多个行业,入驻企业1525家,吸纳就业人数近8万人,实现经营收入72.74亿元。其中,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到2016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力争占GDP比重达到10%,成为该市支柱性产业之一,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昨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该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情况,去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78亿余元,占GDP的5.5%。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已累计建成文化创意园区21个,涵盖动漫、网游、创意设计、出版、传媒等多个行业,入驻企业1525家,吸纳就业人数近8万人,实现经营收入72.74亿元。其中,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洪山创意大道集聚区、武汉东创研发设计创意园等已初具规模。同时,动漫产业已成为武汉文化产业有生力量。目前武汉动漫企业达到15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企业总产值达26.8亿元,动画片年制作能力达2.5万分钟。
未来五年,武汉市将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发展。该市重点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建设、文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将获得累计总额不低于200亿元的综合授信支持和金融服务。
PTW 设计武汉的创意产业园区
来源:自由建筑报道 作者:未知 时间:2011-12-19 点击: 577
本站讯 曾经设计过北京“水立方”的 PTW 事务所公布了在武汉设计的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方案。武汉被称作“中国中部地区智力谷”(China Central Intelligence Valley)。澳大利亚联邦贸易部部长和中方代表参加了工程的合同签字仪式,并称其为“澳大利亚事务所在中国设计的创新型绿色建筑地标。”
在这个 45 万平方米的园区内,PTW 事务所大胆地运用了色彩元素,根据一个 48x25 的色彩像素图采用了 1280 种独特的颜色。这反映了创意产业所使用的数字色彩系统的色调。
可持续性元素是设计中的关键,目标是获取中国的两星级绿色建筑评分(在中国,三星级评分体系取代了原先采用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 评级系统)。为此,项目中采用了地热能源系统和现场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广泛搭建的绿色屋顶等。
PTW 事务所表示,该设计建立在重新利用现存工厂设施的基础上,并创建了新的“生产空间”。为了建立生态系统,漂浮的桥梁连接着园区的各个区域,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目前施工已经在进行当中。
我省拟建武汉广告创意产业园区
发布时间: 2011-11-04 06:33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 记者解鸿震 通讯员徐汉楚报道:广告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昨日获悉,为大力支持广告业健康发展,我省拟创建“武汉广告创意产业园区”。
据介绍,截至2011年9月底,全省广告经营单位已发展到10099户,注册资本达56.12亿元。2009年,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两年多来,湖北省工商局多次就广告业发展问题,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积极牵线搭桥,努力整合集聚全省优势广告资源,为创建“武汉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做准备。
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武汉文化创意或成支柱产业
2013年10月07日 08:22:42来源: 光明网
0
半江春色半江城
――湖北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扫描
位于南太子湖的武汉开发区文化创意园夜景。(资料图片)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由旧工厂改造而来的798艺术区,海内外闻名。由于它的存在,“798”这组本来寻常的数字,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代名词。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同北京一样,几乎每个大中城市都面临城区工厂外迁,原址需重新定位的问题。这些城区里的老厂区需要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新型产业。在此方面,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具有产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特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因此,本版从即日起,推出《寻找各地“798”》系列报道,旨在探寻各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先导,改造城市空间的独特经验和做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带动作用,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途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赢得新的空间。
古韵遗风 老房子演绎新故事
作为湖北武汉市新的文化标杆项目之一,武汉创意天地“城市文创与人”体验馆在洪山区野芷湖畔揭开面纱。该创意园区总面积近39万平方米,包含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剧场、创意研发楼等10大功能板块,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武汉版798”。像创意天地这样的文化园区,武汉还有很多。武昌区东北部有一片古街区叫昙华林,古老的城墙、别致的江夏名居、哥特式的基督教堂、希腊神庙式的圣诞堂„„,古韵遗风里珍藏着武汉的城市文脉,52处老建筑在绿树掩映下,散发出古朴气息。武昌区政府自2006年以来已投入1.3亿元,完成了昙华林西段名人名居、欧式古堡的修复和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治理等改造工程,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总面积104公顷,已引进邓一光工作室、徐世鸣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汉诗诗刊杂志社等众多知名艺术家和文化企业,昙华林也被湖北省命名为“美术街”。
当代著名艺术家周韶华感慨,“武汉三镇中,武昌的老地名数量最为丰富,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历史文化特征,保护昙华林文化街区,就是让后人能亲身游走在老武昌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了解武汉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激发热爱武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武汉市依据老建筑改造的艺术社区,还有外滩里设计艺术中心和“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
江岸区外滩里设计艺术中心汇集了曾获全国设计大奖赛总冠军的顾泰旗等优秀设计师,已有从事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园林设计、艺术创意的20多家企业入驻。
“汉阳造”的创意理念来自张之洞。正在兴建的“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景观设计上体现武汉三水相会、九省通衢的地理特征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脉络。建筑形似方舟,漂浮在地平线上,寓意无论顺流逆流,都永远前进和奋斗。
毗邻博物馆的“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前是824工厂、国棉一厂等老厂遗留下来的厂房,现在大都改造成了绘画、摄影、设计等工作室,注册资本过千万元的大型文化企业已有5家,就业1.52万人。入驻此地的武汉致盛文化创意产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园区改造保留了浓烈的工业文化气息,交通优势和闹中取静的优美环境也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绝好的处所。浓郁的文化气息,每天都吸引着不少人过来参观。
提档升级 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在武汉调研文化产业时,通过剖析文化创意案例,提出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概念,并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走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道路,是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鲜明特点之一。
2012年5月,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长江数字文化产业园等14个总投资额达555.4亿元、预计年产值近600亿元的文化创意项目落户东湖高新区,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战略性研究,并为优秀创意作品提供推广平台。
武汉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吴天荣介绍说,目前,东湖高新区共有文化创意企业630多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34%。现有动漫游戏企业近200家,涌现出江通动画、银都文化、超级玩家、博润通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家有浆糊》、《木灵宝贝》、《闯堂兔》等一批优秀作品。动漫企业总产值达26.8亿元,动画片年制作能力达2.5万分钟,动漫产业已成为武汉文化产业有生力量。
目前,东湖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创意产业基地、光谷软件园、左岭产业园、华师大科技园、楚天传媒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初见成效 创意或成支柱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规模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拓展以文化创意园区为主要形式的集群化发展。吴天荣说,近年来,武汉市文化创意园区发展初见成效,显示巨大潜力,代表了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总结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时,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认为,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水资源是武汉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武汉高校云集,高层次人才数量庞大,这一人群是文化创意发展的源泉,而武汉地处大江大湖之间,深受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武汉市已形成了“以东湖开发区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远城区为依托”的文化创意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重要行业优势明显,全市已有创意设计机构500余家,包括光谷数字创意产业园、洪山创意大道、古田“江城壹号”、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内的创意产业园50多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近万家。
李述永表示,“十二五”时期,武汉将致力于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基地,积极打造数字出版、下一代广电网络、动漫网游、研发设计、文化地理、科技会展、数字演艺、数字旅游等10个优势集群。预计到2015年,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5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力争占GDP比重达到10%,成为该市支柱性产业之一,形成100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1万亿元,产业增加值3000亿元,占GDP比重达15%左右。
创新城市 创新文化
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园区多,面较广,但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现象,有的甚至一味追求摊子大,无实质内容。
记者认为,创新武汉,关键在于创新文化。什么是创新文化呢?就是规范、理性、多元、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的创新在于文化自觉,需要更加注重培育市民对武汉文化的认知意识和参与文化的积极性。武汉现在的文化创意园,大多是文化圈子内的交流与欣赏。其实,不妨组织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市民交流、互动,培育“新武汉人”的文化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文化氛围。如果条件成熟,还应该尝试创意施政或“地方文化新政”,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探索“地方文化新政”,告别片面追求政绩的“GDP文化”、破坏环境吃子孙饭的透支文化。同时,还需要重视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学习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地区先进的文化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务活动。
追求创新文化,符合区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给予了武汉文化更新的机遇。在此寄语武汉:融汇中外优长,整合古今文化,实现文化崛起,共建“美好家园”。
第四篇:沿海产业基地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重要支点,是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环渤海开发标志性意义的项目,更是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支持辽宁经济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帮助下,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下面就项目进展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项目总体推进情况
2005年8月26日,省委书记李克强到营口调研和检查工作时明确指示:营口发展空间很大,要利用好区位优势,依托港口和储备的土地,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走在全省前列,在环渤海湾的开发中,成为呼应中央环渤海湾开发决策的重要支撑。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打造辽宁“五点一线”的战略决策。2006年以来省委书记李克强和副省长李万才亲临营口视察产业基地工作。国家开发银行领导多次来营口考察指导。各位领导的到来不仅从资金、政策等给予明确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对产业基地的发展、建设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基地建设上新台阶。
(一)高起点、高水准编制基地建设整体规划 目前《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纲要》由营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完成,经市政府讨论修改后已上报省政府。受省政府委托省发改委已经受理并作了初步的批复。
通过国际竞赛的方式认真做好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10月市政府聘请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编制发展战略国际竞赛纲要,并于11月24日由省政府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机构对其进行了论证。竞赛共有海内外44家设计机构报名,经专家委员会认真筛选,确定由美国、日本、香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6家国际知名规划机构作为参赛单位,今年 1月25日成功举办了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通过专家对参赛方案的点评,最终选定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作为主体规划单位在吸收各参赛单位长处后,形成规划方案。4月13日产业区的控详规划已初步通过专家评审,全部方案完成后将提交政府审议,报人大通过。
另外,我们委托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产业规划》,该规划将站在环渤海经济圈层面面向东三省配置生产力要素,整合资源要素,规划基地产业结构,形成以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产业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大型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结合产业 链条包装系列项目对外招商,投资总额将达到2000亿以上。目前此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明确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基地全面开放
1、明确了“先产业、后城市”的工作方针
一是明确了沿海产业基地的工作思路。我们觉得沿海产业基地的定位首先应该是“产业”,离开了产业的发展和支撑,很难谈上城市的发展,其次产业的选择要与“临港、临海”相关联,因此把沿海产业基地过去定位于“营口的新城区”调整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大型临港生态工业园区和新的城市发展区”。二是扩大了产业功能区的比重。为了突出产业的重要地位,考虑到沿海产业基地依托主城区的关系,我们把120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按65:20:15的比例安排工业用地、商住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现在工业用地达到78平方公里,比原来的规划提高了24平方公里。三是调整了一期土方回填工程区域,集中力量先回填成片的产业区。并把产业区扩大为25平方公里。自2月17日以来,集中力量先回填连片产业区。
我们对沿海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是:建设一个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理念构筑的,集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先进制造业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区,成为东北地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平台。
2、产业基地与“五点一线”的关系
我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但是由于“五点”的基础情况不同,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是“五点”中的中心点,是连接沈大两个中心城市的接点,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出海口,区位优势明显,在充分享受“五点一线”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要率先实现项目集聚、产业集聚、港地联动,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成为辽宁沿海开放地区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3、产业基地与营口老城区的关系
产业基地毗邻老城区,在供水、供电、燃气、供热、污水处理等方面均能借助老城区现有城市功能予以解决,从而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区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降低一期土地开发成本,提高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力。项目区北侧为营口市老城区青花大街,周边区域有10—15平方公里适合城市商贸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土地资源开发,其土地收益率较高,有利于尽快回收资金偿还开行贷款。
4、产业基地与港口的关系
以港兴市,以港兴业,港工互动,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门类以港口导向型为主,依托大港口、发展大工业。产业基地南距鲅鱼圈港25公里,北距营口老港5公里,港口为基地建设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也是基地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和支撑;同时基地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港口货运量的增长,放大和完善港口功能,实现港口与产业基地的互动,更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
5、统筹两区一基地工作
产业基地管委会统筹负责产业基地主体区域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营口冶金及重装备工业区。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和营口冶金及重装备工业区是为产业基地提供石油化工、钢铁等原料的区域;产业基地是核心区,协调各专业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地价、统一管理,有利于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沿海经济带的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了政府主导的组织管理体系
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机构建设,从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代表市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同时,成立了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开发主体和融资平台。营口沿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进行规范运行。公司已通过质量认证部门的审核验收,获得国家方圆质量认证。
(四)积极争取省、市支持,项目审批工作进展顺利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项目的规划、土 地、环评相关部门已经批复;可研报告、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已经上报省政府;项目总体规划纲要已上报省政府。产业基地管委会需市政府解决的问题和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已上报市政府审批,经五月二十四日市政府常务会正式审查通过。
(五)加强管理建设高标准和低成本的产业基地,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1、降低工程造价
管委会到位后一是重新测定原始地面标高。由于回填区域原始地面标高不准,我们对回填区域以及待填区域原始地貌进行测绘,减少了业主的投资风险。二是严格审查合同外工程造价。前期进入现场的各施工单位均未签合同。我们根据招投标文件的内容,组织补签了施工合同,对一些施工单位提出的各项工程价款,逐项进行了实地测算和审核,初步测算可审查核减工程款数百万元。三是优化施工方案。将外包施工便道交给基地运输分公司承担,调整后每年可省工程投资近3000万元。
2、加快工程进度,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到5月25日已完成土方回填工程919万立方米,施工作业道113公里,道路路基20公里,回填平整土地12.4平方公里,其中沿城区部分的区域今年上半年可达到项目入驻,0.75万亩于10月1日前完成水电配套的“七通一平”。到年末完成3万亩土地平整回填,道路路基40公里,给水工程120公里,排水工程150公里,电力工程8公里。
3、加强财务控制
将沿海开发两个分公司的财务帐上收公司财务部,由总公司统一核算整顿财务核算体制,并对全部资产进行清点。
4、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规范合同管理,针对前期存在的施工道路工程价款、土方回填工程进度款、代扣代缴的税金和规费全部支付给施工单位的问题,我们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抵扣履约保证制度,代扣代缴规费和税金。截止4月30日,可暂时少付2600万元,大大降低了基地的投资风险。
(六)以项目为中心,加大招商工作力度
同时为了抢抓机遇、早出形象、快见收益,管委会采取规划、建设、招商同步推进的办法。通过国际规划竞赛新闻发布系列活动、创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招商网。
3月初派出小分队赴吉林、黑龙江、温州等地区招商,在长春市、哈尔滨市召开了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推介会,参加了2006全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温州洽谈会,向吉林水工集团、江北机械制造集团、固力发、佑力等企业进行推介,已有企业表达了投资的愿望。
3月份在北京“两会”期间,在化明市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到中冶集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五矿、中国恒天集团、中海油等国内知名企业叩门招商。现在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试基地项目已决定6月份开工建设,当年投资20亿元以上。4月份派出团组随省政府到日韩 和南方五市推介招商。又多次派人去北京、浙江、上海等地主动招商,联系客户,寻找项目。目前已经有风电机组、150万吨重胶沥青、150万吨延迟焦化、1万吨海绵肽等近20个项目与沿海产业基地签订了投资协议,投资额50亿万以上,同时与中国五矿、兵器装备集团及香港、美国、墨西哥、韩国等多个企业洽谈,并与国内大企业进行项目洽谈和成片开发。
二、总体思路、目标及措施
(一)总体思路
开发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重点把握好以下方针和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发挥规划和政策导向作用。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要突出产业基地主体区域主体地位,优先摆布项目,重点安排资金,同时不放松沿海经济带的整体推进。要充分利用港口和东北腹地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产业基地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是坚持产业基地建设与提升城市功能相结合。重点是提高金融、贸易、信息、咨询、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水平。
四是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其他地区各类生产要素 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
五是坚持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以牺牲环境换取建设和发展速度。
(二)发展目标
沿海产业基地规划开发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78平方公里,商住用地24平方公里,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绿地水面等其他用地18平方公里。项目拟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40平方公里。战略目标分几步走:
1、五年目标
到2010年,产业基地20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并引入一批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为主要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积聚区。
2、十年目标
到2015年,产业基地一期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力争累计完成投资62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5亿元,新增就业18万人。初步形成以高加工度的原材料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临港生态产业区的基本框架。
(三)支撑条件与政策措施
为确保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顺利开发建设,营口市将举全市之力,增强要素资源的保障能力。
1、土地支撑。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特别是其主体区域基本上是国有低效和废弃的盐田,为国有工业用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满足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的需要。
2、水资源支撑。营口市城市供水现状可供能力为59.86万立方米/日,日平均供水量达到43.88万立方米/日,可供水量大于实际供水量15.98万立方米/日。2010年全市预计日需水量为115万立方米/日,可供水量达到134万立方米/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分配我市水量53.42万立方米/日。
3、电力支撑。2010年前,完成华能电厂二期新增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积极争取三期和营口西部热电厂等项目建设,使全地区总装机容量达到350万千瓦以上,变电总容量达到282.26千伏安,可满足产业基地用电要求。
4、资金支撑。计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资金15亿元以上,开行贷款70亿元以上,地方政府和社会融资力争3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2亿美元。
5、政策支撑。产业基地的相关政策包括产业基地管委会向国家、省、市争取的有利于产业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进驻产业基地企业应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顺利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五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北京主城区加速制定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2010年是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大市场开发的关键一年。北京各区域在“十二五”期间纷纷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发挥自己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从整体上看,一批特色产业聚集区正在逐步形成,并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与规划,按照北京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结构看:中轴线文化和两翼文化形成合理的布局。中轴线是北京历史文化区,以历史文化旅游为特色;北端以奥运体育、演展文化为重点;南端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原创为基础;左翼是中关村科技教育创新中心和石景山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右翼以大山子为中心的现代艺术区和国际传媒贸易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规划具体体现在对产业园区建设与分布上,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从各区县来看:
东城 “两带、三园、六区”
“十二五”规划期间东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今后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概括为“两带、三园、六区”,即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带、高端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带;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和平里文化商务产业基地、北二环文化要素资源市场、国子监国学文化产业生态区、南锣鼓巷(玉河)文化产业区、广渠门内新闻出版产业基地、永外服装及文化用品产业基地。
东城通过“十二五”规划,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新的布局。比如说,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划出了比较重要的几个区域来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雍和园以科技为手段,注重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像歌华大厦、雍和大厦都属于这个区域,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展示了其中的商贸、会馆等区域。还有龙潭湖体育休闲产业集聚区,东城区域内的北、中、南三片区域,能够带动东城区的文化氛围。同时还通过改造一些旧的四合院、旧的工厂,让它们能够和历史风貌的保护结合起来;通过改善环境,引入文化元素,把产业带动起来。东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和风貌保护、环境的改造,是和中心城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此基础上,东城区也注重产业的高端化。近几年通过扶持政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都纷纷地入驻东城,如北京演艺集团、北广传媒、歌华有线、歌华文化、保利集团等。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在东城这样一个区域范围内,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要素市场的建设,东城建设了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版权的核心元素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这样一些要素市场的建设可能会陆陆续续地成为东城新的发展重点。
朝阳 “一区三个中心”
朝阳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发展四大产业,包括艺术品交易、文化版权、文化传媒和文化旅游。
朝阳区现在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门去奖励那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和高端人物,通过去招人、抢人才,通过人才带项目,通过项目带企业群,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当中核心的竞争因素是人才,而不是简单的一个资源或者政策优势的问题。
面向“十二五”,朝阳区做了未来的规划,从功能定位上概括为“一区三个中心”,也就是要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同时要建设三个中心,中国国际信息传媒中心和中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是从“十二五”期间朝阳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在更大的范围的一个功能定位。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讲,朝阳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行梯次发展,主要发展的是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的企业,简称一个引领、四个主导、三个特色。
外国的传媒机构75%以上都在朝阳,外国驻京的办事机构、世界500强的企业75%以上都云集朝阳,所以朝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的是国际化道路。既要把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引到中国,同时我们更需要让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所以朝阳要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的一个窗口或者一个起航点。同时,在朝阳区的大山子艺术中心(798):利用闲置厂房等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的地标。
西城 “七大产业集聚区”
“十二五”时期,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重点打造七大产业集聚区:
一是琉璃厂-大栅栏历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嘉德等拍卖业龙头企业,支持翰海等拍卖企业发展,挖掘报国寺、白孔雀艺术世界的市场潜能,培育提升行业规模和影响,推动古玩艺术品交易与相关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打造首都艺术品交易核心区。
二是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依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区及金融业政策优势,重点引导工业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出版创意、动漫设计等产业发展。
三是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打造集原创策划、出版发行、网络与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出版设计等链条为一体的出版体制改革试验区与示范区。
四是西长安街现代演艺街区。依托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繁星戏剧村、首都电影院等演艺资源,积极承办北京新年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影演出季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动。构建沿西长安街的现代演出娱乐产业带,及现代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演艺小剧场集群。
五是天桥演艺区。重点引进儿艺、北京交响乐团等院团,积极吸引演艺业中介组织和中介机构,打造集文艺演出、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演艺中心,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六是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集聚区。整合什刹海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打造烟袋斜街——北京旅游商品原创基地与胡同人文艺术工房;护国寺街——老北京历史文化商业街;金丝套地区——四合院博物馆区;后海北岸——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等特色主题功能区,突出文化、旅游、演艺、休闲等产业定位。
七是天宁寺文化创意园区。开发利用天宁寺周边的北京第二热电厂旧工业遗址,推动工业遗产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通州建世界最大影城
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通州新城东北部,规划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全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重点发展当代原创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卡通产业以及配套服务的延伸。
通州区政府近期落成两大重点项目。“新乐城”项目,占地400公顷,计划总投资额超过216亿元。派格5D秀文化置业项目集群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派格5D秀项目,拟建包括水幕剧院、影城、青少年动漫基地及体验中心等项目群,拟建成中国最大的娱乐商业中心,除了音乐聚集区、音乐工作室,以后还会有露天的演出广场、不同类型的音乐街道,将包括音乐产业创作、制作、发行、推广以及消费的全部环节;而新乐城项目,则将建成囊括音乐创作、制作、消费等环节的全国首个音乐主题产业城。
据了解,上述两个项目都位于通州新城的休闲功能区。
文化创意产业是通州贯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通州着力发展、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
丰台“两带四区” 按照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紧扣区域功能定位,在科学分析丰台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基础条件下,着力落实城南行动计划,丰台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在区域“两带四区”格局基础上,以区域特色为立足点,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领跑作用明显。重点发展科技园区创意总部经济、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河西生态休闲旅游区、莲花池文化休闲区,而方庄地区则是文化创意产业高集聚度区域。
此外还有,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位于石景山区。侧重于发展网络游戏、无线游戏、动画制作、教育课件等,目前有20余家中小规模企业入驻。基地企业自主研发的休闲网络游戏 “卡通摩托”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位于大兴区魏善庄,占地3600亩。预计“十一五”期间投资100亿元,准备引进英国国家动漫中心、迪斯尼等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5至10家。到2010年实现产值100亿-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