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

时间:2019-05-12 18: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

第一篇: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

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

作者:佚名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08更新时间:2009-6-1

2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仙桃、洪湖、监利一带建立一个跨区域、多层次的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含三个市县14个乡镇,407个村,1467平方公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实验区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村镇面貌、社会事业、文明建设和民主管理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做法和经验主要是:

一、高起点规划,破解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难题

一是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由省试验办主持,试验区与省直相关部门反复衔接、商定,制定了四个规划:一是总体规划实施纲要。二是片区发展规划。三是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等专项规划。四是省直部门专项规划和支持方案。四个层面的规划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总体规划指导具体规划,具体规划体现总体规划。

二是群众路线,体现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使规划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群众意愿,成为统一思想、发动群众、集中智慧、推进发展的有力武器。

三是延伸机构,加强管理。增设3个规划管理分局,全域覆盖、源头把关,督促规划落实,规范农村建设,防止“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现象出现。

二、多元化投入,破解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难题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抓住机遇,盯紧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目前已争取项目资金12.2亿元,其中公路建设3.2亿元,水利建设1.5亿元,农田整治4.5亿元,血防工程2亿元,村庄整治投入1000万元,农业板块建设投入9000万元。目前已到位5.8亿元。

二是引导农民投入。通过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试验区内修路改水、房屋晒场等“家门口工程”,群众投资达4.2亿元,占实际完成货币工程量的30%。

三是拓展市场投入。经营性项目,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建设。探索推行以疏洗河渠沟汊为条件,换取沿岸林权的“林水结合”模式,昌兴农林开发公司去冬今春在洪湖片投资1000万元,疏洗沟渠73条368公里,栽树114万株。

四是鼓励社会投入。组织捐助、帮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启动以来,共吸收社会投资1.4亿元。

三、一盘棋统筹,破解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难题

一是源头整合。在项目申请与审定环节,政府总揽,部门会商,相互衔接,实现整合。按照“1+X”模式,在村办公场所建设中,配套建设卫生室、文化室、超市和运动场等项目,目前已建和在建村综合服务中心达20个。

二是捆绑使用。坚持小项目跟从大项目、移动项目跟从固定项目、后规划项目跟从先规划项目、同类项目相互衔接,捆绑项目资金,发挥综合效应。曹市镇“锦绣梅园”项目区捆绑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带动社会投资2000余万元,经过两年建设,完成河道清淤护坡6.2公里、通村公路30多公里、“一建三改”1300多户、植树4万多株、改造农田3万亩,初现“锦

绣”景观。

三是滚动推进。突出重点片区,集中定向投入,加大建设力度,辐射带动周边。以仙洪、峰瞿公路沿线的64个村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已建成曹市“锦绣梅园”、万全简市、峰口白河等9大片带。

四、大规模推进,破解新农村建设环境改善难题

一是加强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投资1.43亿元,改造主干公路48公里,新修连村公路180公里;投资8357万元,疏挖河道97.6公里、衬砌护坡35.2公里,更新改造泵站涵闸12座;投资2.9亿元,两年内完成24万亩土地整理;投资1000万元,新增、改造配变电台区7个,线路14.3公里。

二是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以“整洁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以整治“十乱”为重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实施安全饮水、“一建三改”、垃圾处理、晒场建设、填土平坑、立面改造、门前绿化、路灯亮化“八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是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完成13所寄宿制学校、9个福利院提档升级改造,9个乡镇卫生院、7个文化站、210个村卫生室、105个文化室建设工程全面动工,启动了2个乡镇4.1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

五、全方位创新,破解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难题

一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基地、强龙头、兴旅游、促转移、活流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成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四水”农业基地72万亩;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3家,年产值20亿元;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快速扩张,瞿家湾旅游特色凸显,峰口商贸经济蓬勃发展。

二是探索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途径。把迁村腾地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采取村庄集并、市场开发等形式,增加土地供给,提高使用效益。2008年通过土地整理、迁村腾地,全市新增耕地6000亩。

三是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围绕村配保洁员、建垃圾池、建垃圾填埋场、建卫生保洁机制“一配三建”,出台了村庄环境整治奖补办法,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坚持逐月检查、评比、排名、通报制度,确保长治久洁。

四是创新公益服务设施管养机制。探索建立大修“市场化”、中修“挂靠式”、日常护养“工区化”的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建立5个乡镇沼气中心服务站、20个村服务点,采取“三级连锁”模式,有效解决发展中取料难、运行难、出渣难问题。

五是建立乡村治理和民主管理机制。围绕“五个示范区”建设目标,抓好组织、队伍、阵地、活动、制度“五个创先”,建设党建示范区;搭建廉政教育、民主监督、制度纪律、便民服务、项目监管“五个平台”,建设腐败风险防控示范区;突出文明卫生家园、农民文化乐园、生态高效田园“三园创建”,建设乡风文明示范区;构建上下联动、纵横联勤、左右联防、重点联治、平安联创“五联机制”,建设平安示范区;发挥宣传队、突击队、生力军、护卫队“四个作用”,建设民兵预备役科技“率带”示范区。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经验作法

xx乡处茶陵县城北郊,总面积xx平方公里,拥有耕地xx亩,辖xx个村,xx个村民小组,另有火车站及多个市县属单位,总人口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人。XX年全乡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为指挥棒,突出调整结构,培植财源,建设班子,发展社会事业等重点,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xx亿元,其中工业产值xx亿元,农业xx亿元,第三产业产值xx亿元。完成财政税收2361万元,连续四年增幅分别达到xx%、xx%、xx%、xx%,成为茶陵县第一个财政税收过xx万元的乡镇;农民人均可支性收入xx元;文化、武装、老龄等工作也特别突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连年保持先进,成为引领全县乡镇同类工作的旗帜,整体文明建设连续三年被评为株洲市先进单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中国农村描绘了“生产发展,生活活跃,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蓝图,xx乡积极响应,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了整体工作上台阶,促进了全乡的跨越发展。

一是围绕村风好,积极开展了各项创建活动。**乡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从抓好党建工作入手,注重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为目的,广泛开展了各项创建活动。重点是构建五导机制,开展了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所谓“五导”是指“政府领导,法律主导,妇联指导,计生疏导,协会引导”,注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上下联动,共同参与。首先是政府切实担负了领导责任,成立了**乡创建和谐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其次是突出法律的主导地位,开展普法教育;其三是发挥妇联的指导作用,把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特别是妇女的技能素质放在重要位量,让广大妇女在创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四是发挥计生疏导作用,利用职能工作优势,深入农户,广泛宣传,及时化解不和谐因素;其五是发挥各种协会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老年协会在协调老年人家庭的作用发挥良好。在创建活动中,开展了评选“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女婿”、“十佳和谐家庭”、以及助残、助老、助学等三助“爱心使者”和爱心救助大行动等一系列活动。以大力倡导公民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和激励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全乡整体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特别是和谐家庭倍受尊重,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和谐的风气正在形成。

二是围绕村民富这个主题,认真做好了农民增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讲,农民增收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能力推进整体发展。**乡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抓好劳动力就业,在拓宽增收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乡由于人多地少,人平耕地不足0.5亩,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历来不受村民重视。在调整农业结构方面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但是,乡政府没有因此放弃努力,通过试点,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分别在深塘、华隆、红桥等村培育建立了以牲猪养殖、超级稻和棉花种植为主的区域化格局的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均已有了一定规模。特别是华隆村的“超级稻 ——冬季蔬菜”种植模式,收效明显,多次被县农业部门树为典型在全县推广。XX年,**乡又在偏远山区的烈兴村试验点种生姜板薯,也取得成功,全村调出100多的耕地种生姜板板薯。创收60多万元,受到广大村民的充分肯定。

劳务输出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人多地少,近城近郊和本地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注定了**农民选择外出创收的道路。XX年全乡有4000多人参加了政府统一组织的就业培训并成功就业,另有2000余人通过各种渠道外出务工创业。XX年劳务收入超过3500万元,接近占到农民收入的50%,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早年外出的务工人员,由于学了一技之长,积累了一定资金,并通过一定渠道走上了返乡创业道路。**村的针织厂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应该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三是围绕村庄美,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村庄美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体现,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XX年,**乡以辉山、左隆为重点,启动了中心村庄的规划建设,目的在于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乡的村庄建设,重点工作是硬化村道,改善用电用水条件,净化卫生环境。其中辉山村成效比较明显,全面完成了村道建设和饮水工程,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用自来水。今年则在全乡范围内实施村道硬化攻坚。启动硬化村道15.6公里,其中烈兴村8.8公里,总投资120万元。

此前,全乡使用财政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中学、中心校、敬老院、医院的改扩建工程,教育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历经两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本建立,全乡还建有沼气450多户,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也正被广大村民接受。

通过以上多项措施,目前,全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逐步优化,科技教育不断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不可否认,工作中缺点和不足依然存在,主要表现是:

一是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虽然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是土地有限,加之生产方式落后,靠仅有的土地和目前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低,产品的经营还停留在初始的发展阶段,受土地制约,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历来不高,不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难以形式规模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是劳动力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特别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不是很强。由于此前的村庄建设过于杂乱,公共卫生条件较差,要很好地加以改善,困难很大。

第三篇:主要作法与经验

主要作法与经验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了每个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按照管理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措施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努力推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一、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构建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一)提升办学理念,强化思想保障。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2006年新校建成时,我校确立的是“奠定人生的基石,留下美好的童年”的办学理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校的艺术教育优势不断凸显,办学特色日趋鲜明,通过透视学校实际,近年,我们又明确提出了“以生为本,崇德尚艺,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新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是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切实地将教育教学落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上,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个性得到发展;“崇德尚艺”就是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培养,实现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乐园,艺术成长的摇篮”的办学目标,学生“品德优良、基础宽实、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新的办学理念给学校教育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既立足于区域、延续了历史,又传承了文化。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学校办学品味的进一步提升。

(二)贯彻教育法规,强化法律保障。

我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文件,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有力杠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先后制定了《盘龙二小学校章程》、《盘龙二小教师绩效管理评估细则》、《盘龙二小教师考勤管理制度》、《盘龙二小教学月检实施细则》、《盘龙二小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盘龙二小校务

安全值日制度》等,以此形成了《盘龙二小规章制度汇编》。通过各项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保证了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高效运行有序,学校管理不断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学校坚持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行使审议权、表决权、监督权;坚持校务公开,专门开辟了校务公示栏,定期公开学校经费、招生及学生入学等事项;向教师定期不定期的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评优、评先及奖惩方案、学校财务、工程建设项目、大宗物资、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情况等等。

学校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格教辅用书管理,禁止违反规定组织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严格预防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以上举措,不仅保证了学校未出现一例违规办学行为,而且有效地激励和鞭策了教师文明执教、恪尽职守,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意识的形成。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1、全力打造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

我校现有行政领导班子10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本科学历5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校长甘红枝来自黄陂小学窗口学校前川一小,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是区政协常委,区人民政府督导室特约督导员,区小语会理事,市小语文会、学习科学研究会会员,区共青团特约“青年文明号”督查员。基本功比武、优质课比武、论文评比多次获奖40余项;五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黄陂区师德先进个人、黄陂区教科研先进个人、黄陂区十大“人民满意的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班子成员年富力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能积极形成正确的质量观,能较好地把握教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能结合学校实际形成独到的管理思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在教职工中威信高,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声誉。

我校坚持周一行政例会,日常工作坚持有日志、有记录、有手册,坚持兼、听、评、蹲、联的日常工作。甘红枝校长虽来校不久,更是身先士卒,她以校为家,随时可在校园看到她的身影,她常说校园无小事,事事大如天,当然,她更多的是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老师探讨教法学法。她蹲班六年级,坚持每天7:00到校,督促学生进行晨读,六年级的很多学生对甘校长敬爱有加,甘校长也经常和他们进行谈心。在工作之余,甘校长坚持进行撰写笔记,对阅读的书报作摘录笔记,精心选摘美文,汇编成《送给教师的心灵鸡汤》。在每次全体教师大会上都安排其中一篇文章供大家学习欣赏。行政一班人的引领作用和作为,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动力。

2011年4月,我校结合“治庸问责”和“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率先在学校领导干部中开展了“管理月”活动,围绕“树正气、强队伍、严管理,抓质量、促发展”的主题,解决学校管理上存在的瑕疵和漏洞,每位领导干部在“知不足”中“找差距”,在“找差距”中“求进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精细化,促使学校在市级督导评估验收检查中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

2、大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以党建促师风、以党员引领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想,通过落实政治学习、师德教育活动、教师业务培训和读书活动的常规活动,组织“学习四黄中学、学习刘溥生”的双学活动、教育管理年活动、“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逐步形成“三种意识”(“校荣我荣”的集体主义意识、“全员育人”的服务意识和 “日善一事”的奉献意识)、“四种精神(敬业乐业精神、勤学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工作信念和做人价值取向,努力把高尚的师德师风内化为自觉行动。

为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主要是通过:一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了教师学习培训、业务提高、专业发展、教科研奖励等制度,对教师提出了硬性的专业发展要求,利用教师管理制度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不竭的动力。并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联系起来,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科观看有关新课程的录像课,讨论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的有关内容。每年暑期在校内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师徒结对及“一结、二帮、三带、四扶、五促”的办法。我校注重为广大教师提供和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并坚持外出学习回后汇报,使之学习成果共享的做法。教师都十分珍惜各种学习机会,把外出学习看作是高级“精神福利”。近年来,我校45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的学科培训,其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三是注重课堂教法和教艺研讨。我校通过课堂教学比武、同课异构、课堂案例诊断、专题集体研讨等形式,将“课堂、课程、教师”三位一体进行研讨交流,丰富高效课堂策略,提升教师教学艺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是注重名师培养。目前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6%,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借助武汉教育界名师刘溥生工作室实验基地的活动,提出了“名师”培养工程计划,即用三至五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区是学科带头人的行动计划,力求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洪林村基本情况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

洪湖市新堤办事处洪林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洪林村地处洪湖市区东北,现有256户,1281人,其中劳动力756人,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2800亩,农工商企业19家,外来洪林务工人员2131人。全村现有资产总额5.5亿元,其中自有资产积累户均176万元,人均35万元。村党委下设纺织、医化、建材、老年等5个支部,现有党员148名。村民享有学前到高中教育免费、医疗免费、水电半价、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子女升学奖励、年终利润分红等十多项福利。

二、资源禀赋:①发展底蕴丰厚。洪林村是全省农村起步较早的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誉为全省农村“一杆旗”。洪林村也是全省农村很具发展个性的村,从起步到现在,该村始终坚持集体经济不解体,始终坚定地走着“集体经济为主、混合经济为辅,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正是在这条发展之路下,全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始终与时俱进、稳健向前;②政治优势明显。洪林村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老先进、老典型。1982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红旗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全省文明村、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等。村党委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三轮荣获全省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称号。村党委书记-1-

叶昌保是十三大、十四大全国党代表和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荣获省特等劳模、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中国经济改革拔尖人才(银杯奖)、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等称号;③区位优势独特。该村地处洪湖经济开发区中心,交通便利、水陆通达,汉(武汉)洪(洪湖)公路穿村而过,向南距“黄金水道”长江仅2公里,西南距京广线上重镇岳阳60公里;④人力资源丰富。在近30多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该村始终坚持“工业兴村”,随着全村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该村已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基本员工队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管理团队。现有中高级管理人员148人,其中,享有国务院津贴纺织专家3人。

三、优势主导产业:洪林村现已形成纺织、建筑建材、农业开发等八大行业,其中纺织为龙头支柱。纺织支柱下设洪湖市兴洪纺织有限公司和洪湖兴业棉纺织有限公司,其中兴洪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品种为普纺,下设6个分厂,现有纺织纱锭12万锭,月产棉纱2500吨,月销售收入4000万元,该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年被评为洪湖市“十佳企业”和“纳税模范”;兴业棉纺织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经营品种为精纺,外资方为香港锦兴纺织(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是世界级针织布料生产商,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家子公司。兴业棉纺织有限公司动工兴建于2006年11月,总投资1.6亿元,占地

面积88000多平方米,其中钢结构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纺织规模6.5万锭,其中一期3万锭已于2007年12月投产,二期3.5万锭将于今年四季度投产,全面投产后,可年产精梳纱11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创利税3000万元。

四、招商项目:精梳纺织项目。该村立足于与香港锦兴纺织(国际)有限公司建立的良好合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吸引香港锦兴纺织(国际)有限公司追加投资、扩大规模、新建项目。

五、试验区目标计划:为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全面推进新洪林建设,该村目标是:一是以‚一主两翼‛促生产发展。“一主”即纺织业,“两翼”即建筑建材业和现代农业。在“一主”上,该村力争“十一五”末纺织规模达到20万锭,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创利税8000万元;二是以‚完善提高‛促生活宽裕。即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集体经济,不断完善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并不断提高不含福利分配在内的年人均分配指标,力争年人均分配控制数突破1万元;三是以‚繁荣拓展‛促乡风文明。即以洪林妇女威风锣鼓队、洪林文化宫等文体活动队伍和文体活动阵地为依托,以“一月一场体育赛事、一月一场文体活动、一月四场免费电影”等“三个一”文体活动为载体,使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常年化、多样化、全民化,不断开创村安人和的新局面;四是以‚更新升级‛促村容整洁。即投资1亿元兴建占地8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居住小区,全面更新升级村民现有居住区,让村民免费入住宽带、冷暖气、燃气等统一供送、环境优美现代、户均160平方米的公寓楼,并修建占地约48000平方米沿河公园,以此让洪林更净、更美、更亮、更绿;五是以‚强化‘三会’‛促管理民主。即进一步强化党员议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和作用,扎实推进“四民主”、“两公开”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更加稳健向前。

第五篇: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

为了推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试验区范围包括地处洪湖周边的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所属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工业园区)、407个村。在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制定片区发展规划和省直有关部门支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环境整治与村镇建设为抓手,以基层党的建设为保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试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增产增效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仙洪地区优质稻、名特优水产品和优质畜禽生产等优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劳务经济开发,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长期积累的农村民生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格局。坚持实事求是,防止急于求成、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运用市场经济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积极营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有效整合资源,集中项目资金,实行重点倾斜。在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实施过程中,做到远近结合,确保长远建设项目与当前建设项目的有效衔接;大小结合,确保大型工程与进村入户工程的有效衔接;上下结合,确保上级部门项目支持与市县自筹自主建设的有效衔接。

——坚持示范试验、探索经验。针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共性的问题和“三农”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改革创新,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实行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协调推进,建设示范样板;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积累经验。

三、总体目标

依据三年取得明显变化、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思路,采取整体科学规划、分段实施推进的办法,通过上下结合,集中力量,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我省深化农村改革的试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较大幅度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区域特色,培植主导产业,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到2010年,仙桃市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388%;洪湖市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555%;监利县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以上,比2007年增长54%。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试验区内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到5万元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道路通畅便捷,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基本解决规划内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0年,试验区内通村公路通达率、硬化率达到98%以上,农田排灌沟渠畅通率达到9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抗旱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标准,宜建沼气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8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95%以上。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试验区内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所有的村建有村组织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室,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省级建设标准,自然村村村通电话,行政村基本达到村村通有线电视,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体系,将试验区内农村困难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保险体系。

——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建设整治要努力做到布局比较合理、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卫生状况改善,逐步消除露天厕所,实行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解决垃圾乱堆、污水滥流的问题,基本普及生态清洁能源。到2010年,试验区内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公路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乡风文明深入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规范有序,乡风民风显著改善。到2010年,试验区乡村班子普遍健全有力,80%以上的乡村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98%,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试验工作重点

试验区要在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按照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形成推进合力的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带共性的问题,先行开展改革试验,探索成功路子。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努力探索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相对密集、功能多样、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产业基地。重点推进优质有机稻基地、名特优水产片带和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在仙桃市片区,开展网箱养鳝、水禽养殖示范工程建设;在洪湖市片区,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畜牧业振兴工程和水产富民工程;在监利县片区,建设万亩水产核心区,开展有机稻基地建设。二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步伐。重点推广农业重大技术和高效种养模式,以机械插秧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行农产品无公害化和标准化生产,发展集约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德炎”、“洪湖浪”等农业优势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扶持壮大重点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升级改造。整体盘活蓝田集团,积极协调化解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债务。力争在试验区内培植一批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明显、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四是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建设仙桃市杜柳“农家乐”、洪湖市曹市镇“锦绣梅园”、沿湖“渔家风情园”等农业观光旅游区,进一步开发洪湖市瞿家湾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五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培育流通市场主体,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为出发点,建立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迁村腾地”,大胆探索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新

机制,变资源为资本,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仙桃市张沟镇、仙桃工业园、洪湖市峰口镇、万全镇、小港管理区、监利县毛市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引导和鼓励零星分散的农户向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集并。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及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滨湖办事处、监利县毛市镇实施污水、垃圾治理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乡村群众性组织的自治作用,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探索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适应农村分工分业和劳动力快速转移的新情况,通过农户自行协商流转、集体组织委托流转、实行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沙口镇、万全镇、监利县毛市镇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按照集约和节约用地的要求,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以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通过实行乡村公益性服务设施经营权承包、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探索建立农村道路、水利、安全饮水、林网等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大力探索和推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效模式,实现“有路必养”目标。探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机制,推广“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的农村供水新模式。探索推广“林渠结合”的新路子,促进主要排灌渠道的管护。加快通信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试验区内开展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试验。

——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和乡风文明新风尚。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组织体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在仙桃市张沟镇、洪湖市滨湖办事处、小港管理区、峰口镇、监利县毛市镇等地建设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较多的镇、村发展农民工协会。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农村乡镇文化站扶持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开展以创建卫生村镇、文明村镇、绿化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共建”和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构建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

五、近期项目建设

在试验区近期建设中,重点抓好以下八大类项目。

——加强高产农田建设。以土地整理为平台,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仙桃市片区对张沟镇通州河以南、东荆河以北、东灌渠路以西6万亩土地进行规模整理;对张沟镇1万亩农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洪湖市片区结合“兴地灭螺”、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在监利县片区开展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

——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大力加强以优质水稻、名特优水产品和优质畜禽为主的特色农业板块建设。在仙桃市片区高标准建设4万亩优质稻板块,新建、改建黄鳝生产基地35万亩,发展网箱养鳝80万口,新建1个万头养猪场、生猪标准化养殖“150”和“600”模式100栋,新建14个蛋鸡(鸭)、肉鸭养殖小区。在洪湖市片区重点建设1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油菜、20万亩名特优水产品、2万亩优质水生蔬菜、1万亩优质林木、1200万只肉鸭养殖等优势产业板块基地。在监利县片区建设5万亩有机稻基地、6万亩优质油菜基地、1万亩特色水生蔬菜基地、8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基地,建设4个蛋鸭、肉鸭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抓好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以仙洪公路、峰毛公路沿线的沟渠疏挖整治和迁村腾地居民点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维修和改建骨干涵闸、泵站等水利设施,疏挖骨干沟渠,配套田间过水涵管、剅闸等。在仙桃市片区重点对18条沟渠进行疏挖,对通州河、洛江河2条河道部分河段进行护砌,对24处骨干泵站、涵闸进行更新改造。在洪湖市片区更新改造骨干泵站16处,整修加固中小涵闸26座,新建抗旱灌溉站4座,沿仙洪公路、峰瞿公路疏挖峰白河、高汊河、柴林河等52条河流和沟渠,衬砌34公里。在监利县片区新建灌溉泵站3处、排涝泵站1处,更新改造大型泵站4处,新建涵闸8座,疏挖衬砌沿黄观公路河道25公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以率先实现公路现代化为目标,加大试验区主骨架公路、干线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及公路设施的建设、改造与配套力度。加快仙洪公路、峰观公路的升级改造,完成省道、县道上10座危桥及农村公路上75座危桥改造。到2010年,建设县乡二级公路40公里、通乡公路74公里、省际出口及断头路124公里、通村公路1275公里。在仙桃市片区重点加强仙桃城区至洪湖市白庙一级公路17公里的改造,新建214公里村级公路以及通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工程建设。在洪湖市片区重点加强仙崇线洪湖段20公里的大修、峰瞿公路1公里路面改造、8座干线公路危桥加固,35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新建县乡公路108公里,新建428公里村级公路。在监利县片区重点加强黄观公路主干道完善改造,新建村级公路633公里、重建4座危桥、完成16座中小型危桥险涵加固等工程建设。

——抓好血吸虫病防治。实施血吸虫病疫区综合治理,努力减轻血吸虫病危害,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抓紧开展查病、救治、查螺、灭螺,实施洲滩禁牧和“以机代牛”,兴建灭螺工程。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血防知识教育活动。

——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通过新建联村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至2010年底,解决试验区规划内30万余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仙桃市片区采取市镇水厂管网延伸、建中心水厂和单村建水厂的方式,解决4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在洪湖市片区新建5座中心水厂,对6处水厂实施改扩建和管网延伸,解决22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在监利县片区对毛市、福田、柳关三个中心水厂进行改扩建,兴建卸市中心水厂,解决5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

——推进“一建三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以户用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推动农村改厕、改厨、改圈,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仙桃市片区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等新模式,加快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基本完成12万户宜建沼气农户的“一建三改”任务。在洪湖市片区新建13万口户用沼气池,完善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在监利县片区尚未开展“一建三改”的58个村新建16万口沼气池。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坚持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突出抓好给排水管网改造、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的农村新社区。在仙桃市片区新建1个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60公里排污管网,实施民房立面改造工程和村镇亮化工程。在洪湖市片区实施内荆河清淤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9个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管网75公里,新建滨湖污水治理工程,对沿公路民房和村庄实施立面改造、亮化、绿化工程。在监利县片区实施沟渠清淤、民房改造和公路、农田林网建设,新建1个污水处理厂、2个垃圾填埋场。

六、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试验区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等日常工作。试验区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以市县为主。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配合与倾斜支持,合力抓好政策配套、协同推进、督办落实等工作。实行省直部门对口联系点制度,按照市县制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帮助抓好工作落实,切实为联系点办好实事。

——创新建设投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盘活集体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组织服务功能。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等措施,拓宽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资金渠道。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从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区407个村的小型项目建设补助。整合试验区内各项涉农建设专项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实施“美化家园”行动,引导农民开展“家门口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民间资金投入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试验区的资金投放力度,对试验区建设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引导和鼓励电信、广播电视等企业在实施村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工程中实行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实行有效政策激励。从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资源配置、服务保障上向试验区倾斜,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出台新的增加农民负担项目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尝试有益于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对2008年至2010年调整和完善分税制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给县市,其中25%用于新农村建设,建立专帐,专款专用。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试验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进行探索,为全面深入推进全省农村综合改革提供经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基层群众,及时帮助解决试验区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防止形式主义,强迫命令;防止不讲条件,相互攀比;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格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禁违反政策出台新的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严禁截留挪用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严禁领导干部承揽试验区建设工程。严格实行“一事一议”和“投工投劳”政策,对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以及环境整治等,在政策范围内按程序、按标准合理统筹使用“一事一议”和“投工投劳”。积极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乡村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抓好示范培训,研究制定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改进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建设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帮助每个村建设好办公活动场所和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下载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作法与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心得体会: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经验作法与优秀心得体会:机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经验作法与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机关作风整顿心得体会合集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经验作法 xx乡处茶陵县城北郊,总面积xx平方公里,拥......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卫生建设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加强试验区乡(镇、区)、村两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试验区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乡镇......

    省建设厅关于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村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省建设厅关于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村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厅组织专班赴荆州市和仙桃市就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相关工作进行了多次专......

    新农村建设经验

    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奋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共临邛镇委员会临邛镇人民政府在文笔山村、邱店子村、红岩子村、棠子沟村的土地整理完成之后,如何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实施新农村建设,受到......

    成功的探索锦绣的篇章——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调查报告

    成功的探索 锦绣的篇章——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调查报告 联合调研组 2010年第2期 ——本刊特稿 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腹地,在“洪湖水浪打浪”的周边地区,有一个全国新农......

    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内容提要:世界上每个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把开发农村、解决薄弱环节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韩国是最为成功的典型。通过1970年开始的新乡村运动,韩国仅用......

    县检察院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作法(精选)

    县检察院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作法 多年来,县检察院后勤保障工作围绕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注重特色,科学管理,经费保障突出主动性、财务管理突出规范性、促进工作突出成效性,为......

    县民政局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作法

    XX县民政局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XX县民政局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根本宗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让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全县百万农民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