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广告科技公司,发展思路应该是.....
开广告科技公司,发展思路应该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做图文影像设计样稿之类的(两间门面房左右)
必选设备:电脑、写真机、表膜机、彩色打印机、刻字机、一些制作小工具(电钻、电锤、电锯、梯子)等,具体多少钱,因为价格不同,没法回答,3-5万元足够了。
人员:2-3人,2个设计人员,一个学徒工;有能力可以考虑业务员。
可选设备:喷绘机、雕刻机、吸塑机,条幅机、等,这些投资较大,可以考虑转给其他公司做。
前期:企划、彩页、名片、证卡、喷绘、写真、户外广告、门头;科技类: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监控、多媒体制作等。发展期:代理一些媒体类广告,如客车、路杆、户外、出租车、电视媒体、宣传等。
如果想专业话发展的话,那不叫广告公司,例如专业做发光字的、专业装修队等,这些可能不需要门市,广告公司是可以把各类业务分包的,广告公司发展的关键就是:你做好业务就行了。
第二篇:论坛发展思路和广告
●《近期论坛发展思路和广告、交易留置帖》●
红豆钦州论坛顾名思义是方便钦州网友交流,向外推介钦州,使外界更易了解钦州动态而设立的。论坛的作用除了给网友娱乐提供平台外,更大作用是为了能沟通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给网友广泛反映和讨论社会民生意见、意识的地方。目前,在钦坛发帖和灌水的豆友以娱乐调侃居多,讨论范围相对狭窄,帖子时效短,话题单调;真正反映和讨论社会生活、民意民生的帖文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论坛的蓬勃发展。根据豆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钦坛三位版主磋商后决定,对论坛的引导方向作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下。
一、鼓励豆友多发表与现实生活贴近,真实反映民意民生,时事新闻的帖文,版主将侧重对这类帖文的加精、鼓力度,把论坛引导到让豆友进入钦坛后基本知道本地各种信息的发展方向。必要时,版主可在论坛发起或组织相关帖文竞赛评比活动,以活跃版面;
二、对论坛的文学、文化和休闲娱乐帖继续鼓励,使豆友在空余时间上网时既得到娱乐,又能增进各方面知识,营造一个有活力、有意义的网络平台;
三、红豆社区制订有不能在城市版块发表广告、交易帖的规定,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理顺下岗与再就业、产业停滞与推动内需等关系,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豆友可在本帖回复中发表厂矿企业招工(商)、住房(店铺)交易招租等信息;
四、为了增进版主和豆友、豆友和豆友之间的沟通,多渠道快捷收集豆友意见,及时处理豆友反映的问题,钦州论坛专门设立了一个豆友交流QQ群,欢迎广大豆友加入,QQ群号:74173270;
五、论坛是一个大众平台,是网络公共场所,论坛里提倡礼貌发帖,文明灌水。论坛不支持发表挑起地域纷争、人身攻击、黄色低俗、粗言下流的帖文和回复,对于违反规定的帖文版主有责任删、结,并对相关ID进行处理;
六、本帖解释权归红豆钦州论坛版主,未尽事宜,再作补充修改。
红豆钦州论坛
二OO九年十二月二日
第三篇:2011年科技工作总结和发展思路
2011年科技工作情况和2012年工作打算
石城区科技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创新石城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重点,力创特色,较圆满地完成了序时进度目标任务。现将有关科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精心组织项目申报。随着创新型经济考核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强,而创新资源越来越少,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一方面加强调研摸情况,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不断充实科技服务档案,调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培育规划。强化服务打基础,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评估进行动态排序,做好宣传辅导,于去年年底着手实施,邀请分管工业、科技的区政府领导亲临现场讲话,给予关心支持,并提出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形成合力抓申报,按照各类科技计划申报时间节点,联合乡镇、街道、园区等各方力量,深入企业组织材料,协调解决申报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做好与技监局、财政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项目申报194项,已获批112项,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863计划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国家创新 基金1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省重大成果转化3项,省创新资金2项,省支撑计划1项,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72个,省风险补偿资金项目2项,省民营科技企业7家。另省创新型企业、省高品等66项待审批。今年我区在三个方面计划项目的获批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是大千集团的“#”项目入围201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这是我区科技发展史的第一例。二是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项:大千集团承担的 “高效低成本聚光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项目、扬华电子承担的“#”项目、黑土地种业公司承担的“#”项目,实现石城该类项目历史性零的突破,获批数并列全市第一,占全市获批总量的37.5%,争取上级资助资金2200万元,名列全市第二。三是高性能新材料公司的高纯砷项目入围科技部中俄国际合作项目,属大海省17家入围项目之一,黄河市的唯一一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高层次双创人才引进工作硕果累累。大海大千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大海罗思电气有限公司企业院士工作站分别获批市级院士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另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今年以来,共获批省高层次双创人才计划2项,累计申报 “金凤”计划18项,万马高科周福福博士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是黄河市今年唯一获批“千人计划”项目的高层次人才。
二、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精心组织专利保护与人才培养。一是抓住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机遇,加大 2 知识产权宣传力度,邀请省局专家来我区授课,推进五条龙玩具城正版正货示范商城创建工作。二是适应考核办法的新变化,及时更新修订并出台区级专利资助管理办法。三是加大专利工作的组织力度,瞄准企业、学校两大重点,着力专利大户的培育,着重提升职务专利、发明专利、PCT专利的比重,不断优化专利工作的层次和水平。1~9月份,全区专利申请数为824件,占全年目标的90.5%,同比增长129.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63件,占全年目标的42%,同比增长26%;专利授权数为4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件,每十万人口当年授权数182.1件,占全年目标的151.8%,每十万人口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8.7件,占全年目标的124.3%。四是紧紧围绕企业在专利和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举办知识产权工作者培训班
6期,培训知识产权工作者300多人次,知识产权工程师10名,有力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人才方面的积极性。
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精心组织科技招商。紧紧围绕全市#旅游节以及大连、杭州、长沙、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要求,积极开展各地科技招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一是突出重点,邀请拜访各地科技重要嘉宾,重点拜访邀请了浙江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大连交通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中山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二是突出目标,抓好产学研用的结合,在各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洽谈过程中,坚持对口有用、有利发展的原则,注重校企项目对接洽谈,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
今年我们的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同时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工作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与区委区政府的高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载体少、科技项目资源匮乏,承载大项目能力不足;二是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偏少,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现代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学研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四是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匮乏,人才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五是政府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社会投资相对偏少,多元化投入机制仍不健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2012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提升发展为主题,以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利用科技交流平台,加快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石城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全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150项,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创新基金3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重大成果转化4项,省创新资金2项,省支撑计划3项,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80个,省风险补偿资金项目5项,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其它各类项目33项。力争在重大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的成功率要有新提升。为此,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在石城区产业有基础、技术有优势和事关长远发展的 4 重点领域,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创造一批引导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组织程度,加强工程研发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加强跨领域的集成创新,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打造具有持续创造能力和活力的产业创新集群。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大培育发展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尽快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和质态提升,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力量主攻最具有有利条件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主攻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主攻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转化。二是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开发区在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借助黄河新光源、新能源、智能电网、汽车产业等特色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具有高成长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三是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 5 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步伐,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将研发机构、科技投入、知识产权创造和拥有情况作为获得科技立项、科技奖励的重要指标和条件,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作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的重要内容,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二是高效快速抢占、开发、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培养创新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并共享知识产权、共担市场风险,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三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建设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多形式产学研用合作载体,促进产学研用各方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全信用制度、责任制度和利益保障制度,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四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以优化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着力点,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科技创新工作责任体系。研究制定乡镇、街道、园区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细则,将财政科技投入、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产出等作为刚性考核指标,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科技创新意识。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为重点,形成较为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开发创新产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是优化新型科技金融服务。通过运用项目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支持这些企业利用创业板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扩大直接融资,多渠道筹集研发资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引进境外创投资本,鼓励发展民营风险投资。同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优化财政资金资助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四是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骨干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力量建设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五是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战略体系。
五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区过去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人才结构与建设创新型城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 7 方,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培训,提升企业家的科技素养,着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抓住当前人才加速流动的有利时机,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企业需求为重点,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着力引进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力度。通过政府对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奖励,强化对科技人才、科技型企业家的引导激励作用。鼓励各类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项目承包等多种形式,转化科技成果、参与科技企业。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
第四篇:科技局“十二五”科技工作总结和发展思路
科技局“十二五”科技工作总结和发展思路
一、“十二五”及2015年科技工作
“十二五”以来,xx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扣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工作,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特派员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立足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创新发展是科技工作的主旋律。“十二五”以来,为加强我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突出政策引导、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是突出政策引导。区委、区政府为促进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先后出台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xx区实施方案》、《xx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特别是2012年在区财力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决定拿出500万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资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今年8月初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政府又对2012年出台的创新资助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将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1000万元,从而有力地激发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活力。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创新寻求合作伙伴,几年来共为企业牵线搭桥70多次,产学研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江淮电机、捷通达化工等30多家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我区城北工业园与合肥工业大学达成技术转化战略联盟。三是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5年来,全区新培育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品48个。2015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5年来,获得科技部奖励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并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2项。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有6家企业分别获得市级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2、立足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工作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区政府专门出台了专利申请资助管理办法,并建立了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专利工作联络员队伍,通过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专利申请力度,使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别是专利申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5年来,全区专利申请达1388件,其中发明专利460件。2015年全区专利申请达610件,其中发明专利180件。为鼓励企业申报专利区财政共兑现发放专利申请补助经费70万余元。
3、立足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实施科技项目 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项目是重要支撑。“十二五”以来,我区在逐年加大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到同时,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申报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5年来,共为企业组织、筛选、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30余项,有21个项目被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共获得上级项目资金投入1600余万元。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一批拥有自主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立足区域创新发展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为整合利用科技资源,集聚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公共创新服务水平,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快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xx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xx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推动企业创新为己任,把为企业和科技创新服务,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5年来共为我区150多家企业提供了专业服务。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立足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积极吸引初创型项目入驻,并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服务,自2013年成立以来,共接纳入孵企业13家,其中有4家企业顺利完成孵化并毕业。
5、立足服务“三农”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十二五”以来,我区始终把深入开展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作为科技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来抓,在进一步调整和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引导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实体创业。据统计,5年来,全区新增创业实体26个,科技特派员实施各类科技开发项目196个,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新技术203项,引进新品种145个;科技特派员与农户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6个;安置劳动力就业0.9万人;辐射带动农户2.1万余户;辐射带动农民11.64万人。目前,全区已拥有市级科技特派员89名,市级科技专家大院13家,其中:省级大院1家。拥有市级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3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5年来,各科技专家大院紧紧围绕各自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与专家合作,积极组织难题攻关,其中皖西白鹅高产蛋配套选育、奶牛围哺期安全饲养、有机生态茶叶、航天育种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2011年9月,区政府又重新出台了新的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意见,从而为我区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6、立足提高创新意识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促进社会创新发展,让科技创新、专利保护深入企业、深入人心,我们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专利活动周、三下乡活动等大规模地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5年来,共编印发放各种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资料49000多份,聘请农业科技专家开展现场咨询和培训254场次,接受咨询和培训的农民达1100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还不够强,有相当的企业至今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也是微不足道;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05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仅13家;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簿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非常低,技术创新对外依赖程度偏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一些企业仍停留在赚取加工费、包装费的水平上,仅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赢得暂时的竞争优势。四是人才匮乏,特别是高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五是财政研发投入仍然不足,政府科技研发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由于财力有限投入仍然没有达到规定比例。
三、“十三五”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及2016年工作打算
(一)发展思路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金安。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全区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达100人以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30%以上,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力争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00件,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
(三)重点工作
1、强化主体地位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全面落实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促进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
2、加大培育力度努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依托金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皖江城市承接转移集中示范区抓好重点企业的培育,尤其要抓好已纳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的企业自主创新工作。2016年力争完成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5项以上。支持企业主导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机制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本区共建或自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院士工作站。2016年力争新培育市级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
3、立足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吸引国(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强跨国公司、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来金安创办、领办或合作创建研发机构。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和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组建的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形成“孵化+加速+创投”的科技创业服务模式。2016年力争启动新的xx区科技创业孵化器项目建设。
4、创新发展模式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
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大院作用,鼓励特派员开展实体创业。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和科技专家大院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扶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平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016年,力争新发展市级科技专家大院、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各1家,新增市级科技特派员5-10名。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专利申请总量和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开展专利优势企业培育工作。高度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和计生专利的申报及转化工作。抓好专利执法和专利资助、奖励兑现,提高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支持以专利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对各类创新人才实行各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培育各类创新人才和团队。2016年力争完成发明专利申请达到200件以上,新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和专利优势企业各1家。
6、立足创新发展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加大社会科技投入,积极构建以政府为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
第五篇:科技发展公司筹建
***科技发展公司筹建、发展规划
一、公司运营目标:
公司发展规划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科技自主创新为中心,服务于政府相关产业智能化配套,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课题自主研发立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良好平台,并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发展公司。
发展文化类产业及综合素质教育网络化推广,建立自有网络平台,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参与,提升网络平台公众形象认知度及点击率,以庞大实体用户群吸引外来投资者参与,最终走向资本市场。
公司面对社会企业新型营销模式,全面分析企业主营业务和外部经济环境配套,客观审视自身战略优势和定位,正确评价自身条件和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微营销及经济企业网络化推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果断行动抢占先机,实现市场效应、规模效应、科技效应和价值效应,开创我公司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二、公司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2014年下
1、月末完成公司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各部门主要职能部门招聘到岗;
2、完成哈市旅游产业公众WIFI信息化推广;
3、举办大型艺术教育类竟赛不少于2季;
4、拓展企业视频类微营销推广不少于50家;
5、完成艺术类网站建设、开发、上线工作;
2015
1、建成管理科学、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科技企业;
2、建成行业内同等规模的一流企业,成为科技厅高新企业;
3、自营网络化平台自有用户突破10万人;
4、自营艺术类网站线上、线下销售突破1000万;
5、根据政府发展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未来2年内各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充实,确保科技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6、完成政府扶持立项科技成果不少于2项;
7、年末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
2016
1、正式进军深圳、上海、北京市场(按排名顺序),结合公司当时现况,在南方
2、市场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服务龙江,立足当地;
3、完成国家级科技立项不少于2项;
4、自营教育类网站用户群突破30万人,引入投资公司合作议程,为上市做前期准备。
5、自营艺术类网站面向南方高端市场销售,建立艺术基金。
2017年上
一切工作为公司上市做准备。
三、公司发展战略
1、立足市场,为科技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拓展公司市场,基于公司在行业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充分利用公司在行业的成熟的科技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内的科技服务提供者;
3、完善优化公司的科技人力资源组合,构建一支一流的科技管理和建设队伍,有效提升企业在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4、充分联合科技公司的合作伙伴资源,拓展企业的有效资源。
四、公司企业文化
公司发展目标为一流的现代科技企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于广大员工所认同的科学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倡导“互助进步、诚实公正;以人为本、机会均等;持续发展、和谐安全;洞察市场、追求卓越,”的理念。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和精神,增强凝聚力,建设卓越企业文化,提高科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公司核心业务发展规划
1.技术研发与服务
(1)全面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证、系统集成等资质体系,提供进入信息技术市场的资质条件。开展科技建设中基础性、集成性和共享技术研究,为科研产品走向市场提供信息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开发逐步形成一支满足科技建设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团队。
(2)每年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一到二项高新技术产品,积累科技成果,做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结实基础。
2、网络基础设施服务
根据科技发展各阶段网络基础平台设施建设规划和企业发展方向,有步骤地搞好网络基础平台设施建设。网络基础平台设施的建设必须具有超前意识,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满足研发与生产在未来5-10年内的需求。按照未来一流科技上市企业目标建设做好科研开发实验基地。主要包括:一流的实验室和相应的办公与生产环境,支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战略
在充分实施人才战略的基础上,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开展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与时俱进,永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活力。
(1)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是公司顺利实施各项战略计划、实现各项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组织保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企业价值观,进而建立企业文化。通过创新使公司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司利益、体现公司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做贡献。
(2)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公司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以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从研究开发、技术储备,形成一种基础稳固、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网络平台和软件。依靠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创新资源,掌握并控制行业和产品中的核心技术,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掌握和升级,实行产品寿命周期管理和完善,使软件产品的技术优势迅速扩展为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最终形成市场优势。为公司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4、市场开发与战略
公司应充分利用已建成科技项目面向市场,掌握政府政策导和国家科技发展需求,面向用户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体制和服务理念,以确保公司在市场份额中占领一席之地,实现稳步增长,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六、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公司根据各阶段战略规划和目标,实行以人为本、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培养、引进、合作等多种方式,为企业造就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企业的人才。做到人才结构与层次合理,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度高、享有盛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具有执业资格的人才,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需求,并造就一批熟悉业务的项目管理人才,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
随着科技项目建设的深入和发展,公司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应达到 80 人左右,以适应科技建设的需要,同时不断整合外部资源,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六、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公司要充分发挥政府资源实力、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做好科技规划、建设和维护,实现研发、服务和管理现代化、商业模式经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公司的规划工作重点包括如下:
1、完善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组织和人员结构,通过引进、自我培养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人员构成合理、具有综合能力的团队;
2、开展公司的标准化体系建立,标准化体系涉及项目管理、开发建设管理、信息安全、运营维护管理、IT资产管理、资本市场运营等。
七、公司组织机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