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开学工作总结
赤壁市职教集团开学工作汇报
2011年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筹备开学工作。开学以来,各项工作一切顺利,教育教学井然有序。现特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安排,早作准备
2月8日,我校行政领导及各分校负责人召开会议,商讨本期工作思路,制定了本期的工作计划,确定本期的人事安排。2月12日下午,大、中专部负责人召开了老师会议,总结了上期的工作情况,阐明了学校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各分校在开学初分配了老师的工作任务,并对开学工作作了周密的布署。大、中专部教师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四)到校上班,早上八时以签到为准。各分校组织老师集体劳动,将校园打扫一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2月18日学生报名情况良好。2月18日我校各班已正式按课表上课。
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开学之前,各分校负责人便带领老师清除校园垃圾,各位老师都分工负责:教室、办公室及校园许多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打扫,开学之后,各分校学生科组织学生又对宿舍,教室等地作了大规模卫生打扫,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分校保卫部对教室、寝室进行了安全隐患方面的排查,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维修。
三、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1、开学之初,积极营造迎新气氛,在校门口张挂欢迎横幅,张贴标语,处处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2、积极做好收费工作的宣传。
3、做了开学工作宣传栏,从新生报名程序到分班,从收费到入学须知,学生都一目了然。
四、收费工作,认真规范1、2月15日,学校专门组织收费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指出以往收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政策做到公开、透明、具体,并派专人向家长和学生作解说工作,家长们基本上都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都能心平气和地交纳学费。
五、后勤供应,保障有力
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学之前,老师的教学用书,备课资料,办公用品也早已到位。食堂的柴米油盐均已准备就绪。
2、开学前,实训中心安排人员将本学期要用的材料采购到位,并且安排了专人保管。
六、教学工作,局面喜人1、2月16日上午,各分校教师全部到岗到位,认真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2、教育教学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竞争机制和教师奖惩条例,加强了教师的日常管理,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
3、各分校教师在教学工作部的统一领导和布置下,都制定了全期具体工作计划。
4、在开学初的教学检查过程中,各分校部分教师做到了超周备课,教务管理人员已经走入课堂随机听教师讲课。
5、为了突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去年年底,安排了一批教师到外面学习,开学初学校出台了加大实训力度的相关政策。
七、安全工作,落到实处1、2月16日,学校成立了以张继新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安全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原则,做
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到人(学校与班主任、教师、门卫、食堂、小卖部、楼管员等)。
2、对于实训中心设备的管理,我校领导极其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并派人晚上歇宿电脑室,开学后,安排了专人负责电脑及学校的安全工作。
3、开学伊始,校行政领导便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开会,再次重申
食堂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并派专人负责督查,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4、2月18日,学校领导对学校小卖部进行了检查,对小卖部卫生提出严格要求,严禁出售“三无”产品及腐烂变质产品。
5、对校园各种设施进行认真检查,清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八、加强入学教育,做好学生稳定工作
1、本期我校学生报到正常,上期在籍学生总人数为8000余人,本期招收新生100多人。
2、开学后,我校组织班主任利用晚自习时间(一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旨在培养学生的爱校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开学几天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学三天后,学校便组织班主任做好在校生的稳定工作,保证了学生返校后没有一例学生流失。
4、对于还没返校的学生,各分校组织教师走乡串户进行家访。
九、引企入校
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我校引进了苏州泛友实业有限公司这一企业入校,组织了一年级新生分批到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学生在企业一线工作积极性甚高,熟练了电子操作技术,同时也让学生有了经济来源,这也是我校与企业合作的一大亮点。
总之,开学工作虽是千头万绪,但我校做到了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按计划正在顺利开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相信,我校的工作在新的学期里一定能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
赤壁市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2月24日
第二篇: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2013年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工作总结
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
2013年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工作总结
2013年,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在上级人社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校委会、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以服务为遵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和“退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专班,积极申报,取得定点培训资质。
学校于2013年6月开始设置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以李元林书记为组长的劳动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并指定王怀民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开始编制“劳动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的申报材料,密切联系上级人社部门,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在赤壁市和咸宁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于2013年9月正式取得“湖北省咸宁市劳动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资质,再次成为我市劳动就业培训生力军。
二、认真学习国家、省有关劳动就业培训文件精神,规章建制,严格按规矩制度办事。
学校在积极申报“劳动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的同时组织全体培训中心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省自2004年以来有关劳动就业培训的各项文件和规定,弄懂吃透文件精神,并安排专人严格按文件和规定要求制定就业培训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训实习
管理制度、学员日常管理制度、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培训中心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等,并编印成册和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教师和学员严格遵守,逐步形成以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作风。
三、积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和“退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取得“定点培训机构”的资质后,随即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走村串户,招收“劳动预备制学员”202人,编制成三个专业四个班级,即电工专业两个班、车工一个班、钳工一个班,并于10月5日举行了开班仪式。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培训中心又抓住赤壁市的退复军人退(复)返乡的时机,在市民政局的支持和帮助下一举吸收今年退复军人63名来我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在12月18日举行了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市委常委、市人武部皮部长、市民政局领导都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对学校和退服军人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如今这两个培训均进展顺利,预计到时都能完满结业。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训水平。
师资是教学的根本,没有强大的师资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训水平是学校成功办学的宝贵经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七月,学校的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还在申报之中,师资培训却在计划之中。九月初,学校开学在即,正是教学排课最紧张的时候,按照培训中心的计划安排,骨干教师汤建华被派往天津职业技师学院进修学习,为就业培训中心高素质的教师作储备。到12月初,汤老师学成归来,为培训中心带来了新的培训理念
和技能,通过汤老师的带动,将会有一批专业课老师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将会使更多学员受益。今后,随着学校劳动就业培训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教师参加国家级或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同时学校还会采取不同措施,从企业、相关科研单位、职业院校聘请一些能工巧匠或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更多更好地为培训学员服务。
五、规范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学校在开展培训前制定了培训方案,明确各处室之间的任务,安排了培训各班主任及授课教师,每一专业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培训计划,要求老师认真备课,上课,班级管理中要求各班主任每节课实行点名制度,学校对每节课实行考勤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记录各班主任、教学老师、实训老师到岗情况,处理实训过程的日常事务,监督管理实训过程中的安全事务。在培训过程中重视实际操作的实训教学,为了让学员学到真正的技能,学校对所有参训学员开展实训周活动,即除平时教学实训比1:1安排外,还专门在学校实训中心实施为期一周的强化技能训练。让学员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六、2014年的工作打算
1、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努力做好劳动就业培训的招生工作。培训工作,生源是根本,没有学员一切等于零。打破常规思维不断开拓生源市场,2014年培训中心将加强与劳动、科技、就业、民政、开发区各生产企业的联系,深入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各村组、企业生产车间、酒店等地,广泛的开拓生源市场,挖掘一切可能的生源空间,争取全年招收“预备制培训学员”600名,其他短期培训学员
500名,退复军人学员100名。
2、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短线专业,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培训中心将根据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情况,“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灵活开设劳动培训或创业培训短线专业,实现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赤壁市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多做贡献。
3、“送技能入企、送科技下乡”,积极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了服务本地企业,促进企业经济发展,2014年学校培训中心将根据“就地、就近”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培训,把“送技能入企”落到实处,为企业发展服务。
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培训中心将采取“轮流办班,下乡培训”的措施,联合农业局、畜牧局、科技局、农机局、种子局选派或聘请专业课教师,深入乡镇,配合乡镇举办外出务工引导性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将技能培训延伸到乡镇村组,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方便农村学员的生产生活。
4、做好培训学员的就业安置工作。
培训与就业是密不可分的,培训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学校培训中心本着“以服务为遵旨”,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学员的就业安置工作。
1)依托学校毕业生安置办公室做好就业市场的开拓工作,真正把“高端就业、高薪就业、高稳定就业”落到实处。
2)积极开展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教导学员扎根职场,做有道德、有技能、守纪律、爱岗敬业的合格劳动者。
3)广泛开展学员职业生涯规划,争取“人人有规划,个个能成才”。
4)做好学员就业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就业心态和就业意向。培训中心要根据其就业意向做好就业安置,就业满意率要达到90%以上。
5)做好就业学员跟踪服务工作。
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
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2014年元月15日
第三篇: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2013年校际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2013年秋季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为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技能竞争力,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等文件精神,以竞赛为向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我校成功举办了2013秋季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概况
1、本次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报名阶段、初选阶段和决赛阶段,决赛在月
日至
月
日举行。
2、比赛项目共分为四大类,即:计算机类、电子类、机械类和舞蹈类。
3、赛事奖项设置统一为单项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奖品除荣誉证书外还有奖金若干,另外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专业教师工作热情,鼓励先进。
4、为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大赛设组委会,主办部门为学校教务处,承办部门为学校实训中心。所有比赛都详细规定了赛事规则,每项赛事都安排了三名以上专业教师作为评委,为此教务处先后多次召开了赛事预备会、竞赛评委工作会等;下发了技能大赛通知、竞赛评委工作要求和竞赛项目技术文件等,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大赛的正常举行。
5、本次大赛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大赛决赛现场校长张继新、党委书记率校委会全体成员全程参加并观摩了比赛。在决赛开幕式上,张校长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参赛学生赛出成绩、赛出水平;大赛结束,学校又随即举行了由全体师生参加的隆重闭幕式,校领导为比赛优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期望技能大赛一届接一届开展下去,并能在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更高荣誉。
6、比赛结果:
计算机类
文字录入及处理第一名为:
班
(人名)
Photoshop制作及处理第一名:
班
(人名)
AutoCAD绘图第一名:
班
(人名)
C++语言编程第一名:
班
(人名)机械类
普通车工第一名为:
班
(人名)
工具钳工第一名为:
班
(人名)
数控车工第一名为:
班
(人名)电子类
电子产品组装第一名为:
班
(人名)舞蹈类
舞蹈比赛第一名为:
班
(人名)乐器类
钢琴第一名:
电子琴第一名:
二、收获和体会
1、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促进我校师师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大赛既是竞技盛会,也是师生交流的盛会。本次大赛共有学生选手 人,指导教师
人,评委教师
人。我校师生依托大赛的具体项目展开教学研讨与交流,加深了理解,拓展了思路,丰富了内涵。
2、通过竞赛,检验了我校教学水平,展现了我校教学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坚持“三结合”:一是将技能竞赛与学习技能、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以比赛为契机,提高参赛者技术技能以及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二是将技能竞赛与推动技能第二课堂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三是将学生技能竞赛的成绩与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奖惩方案紧密结合。只有真正做到“三结合”才能实现“以竞赛为向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实训教学要求。
4、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参赛选手的水平。增强师资力量,培养与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教研活动,是中职学校质量强校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积极为实践教学的学习和研究搭建平台。
三、问题和差距
1、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层层选拔,但学生后劲不足,难于有成绩的突破。从本次比赛情况来看,有的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比赛任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操作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师的水平成为提高技能成绩的瓶颈,虽然教师都很努力,但离市级及省级比赛水平有差距。
3、信息闭塞,关门训练,不了解外面的学校如何选拔人才,如何训练,训练内容等。
4、缺乏专业领域的制高点和顶尖的教学人员,需要聘请一些具有技能赛指导经验的人员来校指导,培训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理论和实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是市级和省级甚至是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良好成绩的最有力的保障。
5、配套技能大赛的实训设备不够,虽然学校已添置了设备,但对照省技能大赛要求仍然有差距。
6、教师的积极性还不够,学校在制度层面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教师有犹豫、观望和畏惧心理。
7、实训材料的保障还不够,需要多渠道保障实训用材料的使用。
8、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次比赛中遇到了一些平时训练中没有遇到问题时,选手不能及时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直接影响比赛进程,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9、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不可能成为技能高手。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在今后的实习与培训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专业基础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打算及措施
1、建立大赛长效机制,理顺大赛工作程序。保障选手选拔的科学性、培训工作的长期性、选手培训的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的稳定性、课时申报的简化性、宣传报道的高效性、奖励兑现的及时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稳定选手的保障性等。
2、优化培训方案,建立统一培训模式。在大赛培训工作中,必须按照优化后的培训方案,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统一步调,如期完成培训任务。保证整体项目培训的统一性,个别项目培训的灵活性,避免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性。
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
2013年12月
第四篇:信息技术学校
特色办学,推进学校发展
一、办学理念
我校按照“立德修业、立己达人”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展“自立教育”,推行自主管理,形成了特色学校的办学亮点。
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三大品质,即“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思想品质;“自律、自学、自评、自创”的学习品质和“自理、自主、自治、自行”的生活品质。坚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紧紧围绕“创市重点职校”的办学目标,认真搞好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让中职生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成为计算机、电子、数控等行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由于我校办学特色突出,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类大型活动和技能大赛等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集体。
二、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大胆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行业联系与校企合作、研究并实施“三段式”办学模式、城乡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和与国外合作办学等方面。
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2月学校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市级部门批准为信息产业预备制培训基地以来,开展重庆市信息产业预备制培训工作,先后开展了三批学员的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培养输送合格学员300余人。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学生可以到企业实训、实习和就业。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作为学校首批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良好局面。
在研究并实施“三段式”办学模式方面,学校作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课题的承担研究单位之一,在研究的同时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等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办学成绩十分显著。在城乡联合办学方面,我校注重与同类学校加强合作与联合办学,学校先后与重庆市涪陵江北中等职业学校(农村)、重庆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城市)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学校之间相互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制定了骨干专业(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一是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二是加强和高等学校的合作,学校先后与西南大学、工贸职业学院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庆助学园区签订合作协议书,提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实现中职与高等教育对接的办学新模式,实现了学生低成本的学习。
近年来,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国外合作办学之路,并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现国外合作办学的途径主要有:
1、通过市内一些高校为桥梁来实现,比如: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
2、通过与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3、与一些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教学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
第五篇:洛阳机电技术学校
洛阳机电技术学校
是河南省、洛阳市两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一所唯一的机电、建筑类综合性学校,我校成立于1996年,是一所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资格考证,大学直升,推荐就业”于一体的正规学校。先后被评为“洛阳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学校”等光荣称号。本校经上级批准确定为:国家安监局电工、焊工、定点培训发证单位、同时也是国家劳动职业技能 工种鉴定站。总校位于洛阳市新区学府街(分校位于:洛阳火车站东300米,光华路北段8号)。
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备完善,各专业实验室齐全。实习为主,理论结合实践。现开设:电工电器专业、电工机电一体化专业、焊接专业、水电安装专业、家电维修全科专业、机电制冷维修专业、空调制冷维修专业、电动机维修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PLC编程变频器维修专业、电动车维修专业、电梯维修专业。高级技师30名,高级工程师6名,有教学实践丰富的专家25多名。大型实习室6个,电工实习室6个,电动机60台,冰箱空调制冷设备76台,电焊机38台、仪器设备60台。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其中:电工、焊工、制冷、机电、电梯、家电、电动机、汽车电工等维修专业,已成为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我校学生多次参加河南省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36人、二等奖183人、三等奖339人。毕业生独立开办公司、机电维修、焊接加工、水电安装、售后服务、平面设计等创业者上千人,遍布全国各地。
校外有80多家实习工厂和实习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与实习的需要。本校有工程师、技师、各种维修专家,为骨干的教师队伍。采用我校二十年来独创的“模块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理+图纸+机器)三位一体;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半天理论,半天实践,通俗易懂,确保无任何基础者也能快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保证学生能够快速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培养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家庭”,这是我们洛阳机电技术学校的办学目的。本校宗旨:“创河南一流名校,培养一流优秀人才。”
随到随学,名师授课,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把手的教学模式,速度高,见效快,省时,省资金,包教包会,签订协议。结业后经考试合格,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上岗操作证(网上可查)。推荐工作,月工资在5000元---9000元。也可开店经营,月收入不低于10000元。跟踪服务,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