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

时间:2019-05-12 18:3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

第一篇: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

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

(三)一 关于九层带阁楼的住宅定性的问题规范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注:1 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建筑层数的计算:……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2)《住宅建筑规范》9.1.6 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注:2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根据以上规范,确定如下设计原则:

(1)如果阁楼为坡屋顶且起坡点正常时,按照多层住宅考虑;

(2)如果阁楼为平屋顶,按照高层住宅考虑。

第二篇: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

各种建筑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1)阅读教材P2、P3的材料,说说房屋的发展过程?

洞穴、草棚——木屋——砖瓦房——钢筋混凝建筑。

(2)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材料、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讨论。

(1)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2)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常见的建筑

1.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生存、适应环境、抗御自然灾害。

2.房屋的发展过程。

天然洞穴——人造住所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功能单一到综合。

第三篇:常见建筑电气设计容量问题综述

常见建筑电气设计容量问题综述

前言

在建筑电气设计范畴里,供配电设备容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有时设计容量会留有一定的裕度是为了考虑日后用电设备发展的可能需要,这是合理的。但如果选得过大或过小,除了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工程造价外还可能发生配电线路上的误动作甚至造成电气事故。

下面系本人在日常工作往来中所碰到的有关建筑电气设计容量选择为主要题材的综述,仅供同行参考。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国际《JGJ/T16-92》:“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要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者应以高压方式供电”的要求,可知凡是有一定建筑规模的工程都将使用电力变压器,但对于如何选择变压器容量的问题上对有些设计者来说还存在误区。认为变压器有功负荷能力,容量应按照计算负荷负载或接近满负载选择。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误认为“满负荷”可以做到物尽其用,节省投资,殊不知虽然变压器是一种效率高在95%以上的电气设备(n=p输出/输入×100≥95%)。但只有当变压器的负荷在0.5-0.6时才可能实现,这也是从发挥变压器最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来选择变压器容量的首要条件和依据。

当然最后确定变压器容量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它一些因素,例如环境温度的影响,降低温度可以提高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减少变压器的损耗,又如变压器台数的合理选择和技术经济比较等等都是影响变压器容量选择的考虑因素。

至于变压器的过载能力是和起始负荷率、环境温度和通风散热条件等相关的因素有关且只能是应急性质和短时间的。过负载时首要要求不致损坏变压器的绝缘和降低使用帮助为原是,一年四季中高峰用电是可能会超负荷而低谷时又会出现轻载运行。这‘超’、‘轻’负载两者之间的量和时间基本等同时会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最好不要超负荷15%。过负荷百分数(N)计算公式:

N=(I-Ie)/Ie×100%

式中:I-变压器实际负荷电流;Ie-变压器额定电流

当然对于设置有强迫风冷的变压器其应急过载能力可达40%-50%,而且过载断续时间也可适当延长(但绝不允许过载情况下长期运行),这可由产品的技术条件来确定。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对选择变压器容量的影响,从节能、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出发,一般选取变压器负荷率在0.65-0.8为宜。电容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和装置

目前我国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素要求高压供电压者为0.9以上,低压供电者为0.85以上,为此绝大多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补偿的办法、即在低压配电室的配电母线上安装若干组电力电容器补偿供电范围内的无功功率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但对于如何正确选择电容器容量的问题上有的设计者错误认为在作施工图设计时只要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KVA)的1/3来选取补偿容量(KVAR)就可以了。

例如当变压器容量为1600KAV时,选取电容器补偿容量为1600/3=533(KVAR)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众所周知,从以下的功率三角形的矢量图(图3)可知要使功率因数由cos1提高到cos2就必须装置补偿电容器的容量为:

Qc-Q1-Q2=p(tg1-tg2)

式中:Qc-设置电容器补偿容量,KVAR;P-总有功计算负荷,KW;tg

1、tg2-对应于补偿前、后cos1、cos2正切值

也可以通过三角函数表查了cos及tg的对应值。

从上述计算分析可知,电容器的无功补偿容量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负荷(有功、无功)大小有关,并通过计算求得,而与变压器的容量大小并无任何关系。

近年来一种具有自愈功能且内装有放电电阻,体积小,介质损耗低,防火,可靠,安全性能高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已代替旧式的油浸电容器,如国产型号主要有BMMJ型,进口产品有ABB公司的CLMD型等。

CLMD型电容器更具有高容量和放电速度快的特点,单台容量可达83KVAR,放电速度可在电容器离开电源后一分钟端电压下降到50V。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投入运行的瞬间在配电线路上会产生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额定电流的涌流,因此要求在配电线路上装设专用的切除电容器接触器。

这种接触器的特点是在产品内部装配有作为限制涌流和强制电容器放电的电阻,这样就能够限制涌流在电容器额定电源20倍之内和保证电容器在下次投入时其端子最大剩余电压≤50V。

目前国内有B25C-B75C、CLC型和进口ABB和UA-R型等产品可供选择。4 高原地区环境对常用电器设备容量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常用低压电器使用环境的海拨高度为≤2000米,如果超出高度,上于海拨每升高100m电器的温升要增大0.1-0.5℃(此时由于气温降低0.5℃-1%,也由于高原熄孤困难的原因对电器的分断容量(能力)也受影响。所以在高海拨地区应用低压电器要认真考虑诸如分断能力、工作电流、绝缘强度等的降容或降低使用条件的问题。据了解,ABB公司生产的塑壳断路器(MCCB)用于海拨5000米的高原地区时其分断能力并不会受到影响。若干配电设备的设计容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低压并联电容器线路的刀开关和交流接触器的导体载流量应不小于其负荷(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5.2 用于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其输出功率应大于计算机及各用电设备额功率总和的150%。

5.3 单台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供电导体的连续工作载流量应大于铭牌连接工作额定电源(或交流额定输入电流)的1.4倍。

5.4 可控硅调光装置的零线载面当为三相四线配电时,其截面应为相线截面的二倍。

5.5 微型断路器(包括漏电断路器)紧密无间隔安装时要考虑降容和检验其截流能力,通常8-9台紧密无间隔安装时大约降容20%。环境温度对开关的额定电流影响也不可忽视,这都可以从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资料中核实

第四篇:建筑质量常见有哪些问题? 怎么解决

建筑模板质量常见有哪些问题? 怎么解决?从事工程建筑模板人士对于建筑模板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缺点有哪些优点都非常的了解。任何一件物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在对于建筑模板使用中完美就要总结哪些问题?

对于遇到的那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方法。

目前市场上建筑模板都存在哪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呢?

建筑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建筑模板轴线位移的现象和预防措施,建筑模板标高偏差的现象和预防措施,建筑模板结构变形的现象和预防措施,以下是详细内容:

建筑模板轴线位移

1.建筑模板轴线位移的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建筑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建筑模板轴线位移的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建筑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建筑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建筑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建筑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建筑模板轴线位移的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建筑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建筑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建筑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建筑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建筑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建筑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建筑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建筑模板的标高偏差

1.建筑模板标高偏差的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

间有偏差。

2.建筑模板标高偏差的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建筑模板根部未找平。(2)建筑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建筑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建筑模板标高偏差的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建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建筑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建筑模板。

(5)楼梯踏步建筑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建筑模板的结构变形

1.建筑模板结构变形的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建筑模板结构变形的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建筑模板刚度差。

(2)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建筑模板整体性差。

(3)墙建筑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建筑模板被挤偏。

(6)梁、柱建筑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建筑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建筑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建筑模板或胶合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面变形。

怎么解决建筑模板结构变形问题

(1)建筑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建筑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建筑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建筑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建筑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建筑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建筑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建筑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建筑模板、胶合板建筑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建筑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第五篇:建筑专业设计求职信模版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求职信。

我来自XXX建筑设计专业xxxx好范文。得知贵公司为积极谋求发展招贤纳才,我真诚的渴望能加入贵公司,为贵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我的才能和智慧。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专业的好范文,我热爱本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AutoCAD、photoshopCS、3dsMax、结构力学、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筋混泥土结构、园林工程、住宅建筑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等专业知识,通过学习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除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人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三毕业后,就开始学习AutoCAD软件,并利用大

一、大二假期时间,分别到xxx建筑设计事务所、xxx建筑有限公司实习。系统的学习建筑设计相关知识。了解公司的运转,以至更快的适应公司的发展。在大学期间,曾在系领导带领下到xx实习并与xx大学建筑学学生进行交流。并主动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在xxx设计院实习,收获了很多。在校期间,先后完成了别墅、小区住宅、中小学、餐馆等方案图、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制作。

大学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曾担任过xx学院记者团团长、xx学院读书协会会长、班干部等职。在工作上我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力求做到最好。学习成绩优秀,连续两年荣获校“三等奖学金”并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文体单项积极分子”等荣誉。

在大学几年的学习跟生活,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沉甸甸的过去,正是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蕴积。我的将来,正准备为公司辉煌的将来而贡献、拼搏!

现在的我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和祖国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最后,再次感谢您百忙之中对我的关注,并真诚希望我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为贵公司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期盼您的回音!

诚祝贵公司万事亨通,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下载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专业常见设计问题讨论-九层带阁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专业申报职称须知及常见问题解答

    建筑专业申报职称须知及常见问题解答 申报职称须知 一、初级职称 (一)申报条件 1、认定 取得国家统招学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生毕业参加工作满三年; (2)本科生毕业参加工作满......

    建筑防水施工常见22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存在问题:沿沟底或预制檐沟的接头处,屋面与天沟交接处裂缝,沟底渗漏水。 原因分析: 天沟、檐沟的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导致裂缝,防水构造层不符合要求,水落口杯直径太小或堵塞造成......

    关于讨论课堂问题设计[大全5篇]

    今天,参加了一实训基地的集中研修,主题是课堂问题的设计。我觉得,“课堂问题”是任何一个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课堂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主要......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标准(住宅) (2011.05) 一、设计图框、设计变更通知单、图纸目录、工程联系单、传真、会议纪要、设计进度计划 表等。 二、 三、 五、 六、 建筑设计总说......

    建筑模型设计专业自荐信

    建筑模型设计专业自荐信范文,关键词是建筑模型,自荐信,范文,设计,专业,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到这封信!明新模型公司是从事建筑模型设计制作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

    建筑模型设计专业自荐信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到这封信!明新模型公司是从事建筑模型设计制作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作为一个专业的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明新公司始终坚持产品与服务并重的发......

    《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答疑》

    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答疑(1) 针对建筑专业在消防设计中常见的部分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体会和理解,以答疑的方式提出讨论意见,抛砖引玉以供业内人士参考,望给予批评指正。 1.《建规》......

    常见转专业面试时的问题5篇

    常见转专业面试时的问题 一、请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准备“自我介绍”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介绍内容为:姓名、学院及专业、籍贯、期末成绩名次、兴趣及获得的荣誉。 2)时间以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