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调研
突出抓好村村通 缩小广播电视城乡差距
XX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XXX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立足XX实际,落实中央要求,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全市广播电视发展思路,切实将建设重心落到农村,力争在未来5年,基本消除XX广播电视明显存在的城乡差距。
一、XX广播电视发展基本情况
1、基本现状。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市级播出机构2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有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6个,广播电视发射台、差转台46个;乡村两级广播电视设施完好率在50%左右;全市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总计达25%;市级台有自办电视频道4个,广播频道2个;各县(市、区)台都有自办广播电视节目。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中央、省、市的要求比,与同行业先进地区比,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城市和农村有效覆盖不平衡。目前我市城市居民几乎全部能看有线电视,能收看40套左右的高指标节目,能收听10套以上广播。而在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只有12%;有近68%的农户还在使用落后的室外拉杆天线,接收效果无保障,看不多、看不好、不安全、不能接收中央台节目。有20%的农户还存在听广播、看电视难,甚至有的地方只能接受一套电视节目信号。
农村群众希望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知识,获取市场信息,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日益迫切。乡村两级组织对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央要求在2010年之前,农村至少能收看8套电视节目,收听4套广播节目(包括中央一套、七套、少儿频道和省、市主要频道)。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的落后情况和明显的城乡差距,已经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构建和谐广电首当其冲的问题。
3、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一是自然条件障碍。我市有山区、丘陵、平坝,地形复杂,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难度较大。采用单一方式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必须采用多种技术方式,覆盖成本相对较大。特别是在丘陵农村,人口占全市的40%以上,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却十分薄弱。二是思想观念障碍。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是为了农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事业。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些管理者、经营者却把农村广播电视看成一种纯商品,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看成由市场主导的营销行为。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产业轻事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观念,导致城乡广播电视工作失衡。三是管理体制障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广播电视是乡镇属地管理。有的乡镇由于资金困难,又没有专职的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设施、设备常年失修,广播电视常年不通。2000年农村机构改革后,许多地方实行县乡分级投资、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呈条块分割格局。由于缺乏规划、建设、营运的统一性,农村广播电视无法实现集约化发展。
二、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的对策
1、抓住“村村通”契机,尽快改善农村广电事业现状。国家新一轮“村村通”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我市有6000多个“村村通”建设点。完成好这项任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落后面貌。结合农村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实际,采用以有线电视为主,兼容其他手段的覆盖方式,使广大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共同公平分享广播电视资源。有线电视应用先进的光纤技术,既能够满足群众看好电视,还能将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共缆传送,为乡、村两级广播站(室)节省大量费用。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利用“村村通”工程契机,力争在2010年之前,将有线电视延伸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
2、推行县乡广电垂直管理,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国家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广发〔2006〕27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要逐步理顺县乡广播电视事业体制,推进县乡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今年,罗江县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根据川委办〔2006〕17号文件精神,实行县乡广电垂直管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的充分肯定。对县乡管理体制探索的实践证明,县乡广电垂直管理体制有利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整合开发农村广播电视资源;有利于不断提升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工作水平;有利于防范和遏止不法分子破坏和插播。特别是发展农村有线电视,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县乡垂直管理体制有决定性作用,能够解决各乡各镇各管一片网的分割问题,解决规划、建设、营运、服务缺乏统一性、规范性问题。
3、整合网络,促进城乡广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我市城乡广播电视管理体制问题,不仅要推行县乡垂直管理,而且还要进行网络整合。全市选择以有线电视为主的农村覆盖方式,就必须要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的统筹领导、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服务,必须实现全市有线电视发展“一盘棋”。所以网络整合是必然选择。目前,各县(市、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不平衡。截止2006年6月,入户率分别为:旌阳区26.8%、罗江县19.2%、什邡市18.6%、绵竹市15.4%、广汉市6.6%、中江县4.7%。这与缺乏全市性统一规划,缺乏全方位建设的指挥协调机制,各自为政的体制有直接关系。在新一轮“村村通”建设中,XX从实际出发,采取有线联网为主,直播卫星、小片网、无线电为辅的综合覆盖方式,把4套以上广播和8套以上高质量电视信号传送到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就根本不可能。实行网络整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有线电视管理服务机制,是实现全市农村广播电视“十一五”规划,缩小城乡广播电视差距,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构建XX和谐广电所必需的体制要求。
4、政府主导是城乡广播电视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国务院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强力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基本服务水平”(国办发〔2006〕79号)。建立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机构,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单靠广电部门难以完成任务,需要财政、人事、税务和农、林、水、电等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只有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才能按中央要求把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广电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因此,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是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实现城乡广播电视长期协调、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
第二篇: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现场会
关于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现场会
暨创建广电强省表彰会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报告
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村村通”工作现场会暨创建广电强省表彰会于*年*月*日至*日在***市召开。各市、县广电局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年全省广播电视工作,就今年“村村通”及广电强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出席会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上,****等县局分别进行了典型发言。会议还表彰奖励了****创建广电强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们****市广播电视局和****等****名同志分别获得全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
一、会议的主要精神
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是:全力推进广播电视各项事业发展,建设龙江广电强省;抓好“村村通”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围绕中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做好宣传工作,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突出重点,全面加强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城乡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县市对乡镇定广播电视机构的垂直管理工作。全省剩余**个县(市)今年要完成上收工作。三是扎实开展好广电强省创建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分级投入、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保证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节目落到每个村屯户。四是更新观念,促进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广告创收、网络经营两篇大文章,加快数字化电视建设步伐。五是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六是依法行政,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按照广播电视法规规定,重点查处擅自增设和停播节目、非法使 1
用卫星地面设施、非法接收境外节目等问题,保证党的政策宣传
不受干扰。
二、贯彻意见
1、以新闻宣传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
内宣传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宣
传,为全市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继续加大对上报道力
度,提高对上发稿质量,积极宣传我市的新发展、新变化,扩大
****的对外影响力。今年在上三级电视台宣传****的发稿,要在****台确保排头,在省台确保前列。我们将借助广电中心建成搬
迁之机,在市里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更新部分采编播设备,提高
技术水平,确保安全播出。大力组织新闻工作者、技术人员学理
论、学业务,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2、开发建设农村光缆网络。我市通过无线覆盖、微波传输,前端地面卫星接收等办法,所有20户以上通电村屯已全部通上
了电视,达到了国家要求。为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切实提高
“村村通”建设水平,从今年起,规划启动农村光缆网络建设三
年工程。拟从******公司引进资金*****万元,建设城区及通往
******个乡镇的农村有线电视光缆传输网络。省公司投资前期工
作已完成,本月****日《***市有线电视宽带网改造工程设计方
案》已通过省龙视网络公司组织的专家论证。
3、改造城区光缆网络。通过我们争取,省龙视网络公司可
投资千万元左右,全面改造我市城区光缆网络。对市内所有主干、分支光缆进行改造,达到城区内所有传输网络全部光缆化,实现
有线电视光纤到楼头,使城区用户有线电视信号及质量产生质的飞越。如进展顺利,今年底可全面实现城区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
升级,为开通数字电视奠定坚实基础。
4、联大靠强。我局由于历史包袱重,没有能力彻底改造城
网,发展数字电视,以及农村有线电视光缆网络的建设。经过反
复分析、论证,决定以肇东市有线电视台的资产加入省龙视网络
有限公司。资产整体参股入股,参与分红。加入后,省公司不仅
能承担全部负债,而且还能完全投资进行城乡网络改造和其它增
值业务开展,对于目前建设和长远发展都十分有利。
三、需要市委、市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1、建设城乡光缆网络,需要部门协调。城内和农村网络改
造,有线电视总体设计已经完成,施工范围在城区主干街道两侧
和平房区街巷,以及农村乡镇各村屯,我们设计两种方案来实施:
第一方案是借用电业、电信的路由(线杆)架设光缆,投入资金
少,建设速度快,是我们尽快进行网络改造和“村村通”的最佳
选择;第二是自行敷设线路建设光缆网络,这要涉及占地、过道
等具体问题。首先需请市政府帮助协调电业、电信等有关部门,借助他们的路由(线杆);如果协调不妥,帮助协调规划、土地、交通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自行架设线路提供保证。
2、乡镇广播站垂直管理,请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对乡镇
广播站进行垂直管理,是上三级多年来的要求,今年进一步明确。
全省先进典型这方面成功范例。目前我市是全省未完成此项工作的县市之一,如能实现乡镇站人、财、物统一上收、垂直管理,对于建设农村光缆网络工程,加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将起
到重大保障作用,也是保证“村村通”、长期通的根本手段。因
此,也请求市政府予以考虑,以使此项工作能够尽快完成。
3、请求政府继续减免退返两项税费。今年我局进行的城网
和农网改造,所需资金主要从*****公司争取,其余部分由我们
自行配套解决,不用市里和各乡镇以及用户出一分钱。在建设新
广电中心、各项投入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我们资金十分紧张,尚
有缺口。恳请市委、市政府,对部分费用再继续减免退返三年,以缓解我局资金紧张局面,保证各项事业建设顺利进行。
***********局
******年*****月*****日
第三篇:五河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本站推荐)
五河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民生工程)情况汇报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08]3号)文件精神,按照县政府安排,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今年纳入民生工程以来,我们始终把这项工程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的民心工程来抓,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我县“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基本任务:
今年年初县政府安排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是:
1、实现全县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使“盲村”的农民能够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和本省第一套节目在内的4套以上广播节目和中
一、中
七、安徽卫视、五河电视台自办节目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
2、在我县境内,重新规划布局,通过无线发射,转播中央第一套、中央七套、安徽卫视和我县自办一套、二套节目,无线发射调频广播节目。
二、任务完成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预期目标,情况如下:
1、在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方面,争取上级支持,利用中央、省下拨资金及时及统一采购的设备,改造中央和省卫视、省一套综合调频广播,新增中七转播设备。目前,我县电视台共有5套发射机,用于发射无线电视信号
一是更新转播中央一套电视节目(300瓦)和中央一套调频广播发射设备(300瓦),于 4月份之前安装调试完毕,目前正常工作。
二是更新转播省卫视发射设备,于5月份之前已经完成,目前正常工作。
三是增添中央七套农业科技频道电视发射系统一套(1000瓦),解决了农民群众收看农业节目难的问题。6月份前完成,目前正常发射。
四是利用县财政提供资金,对我县发射机频率及其天馈线系统进行调整和维护改造,提高五河县综合频道发射效果。
2、对电视铁塔进行维护维修。结合上述一系列工程,我们投入10万元资金对电视铁塔及其天馈线系统进行全面维修维护,以适应发射转播工作要求,此项工作也在7月份完成。
3、为解决无线和有线电视覆盖盲点,让更多边远地区群众收看电视,针对我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2008年1月25日报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后,我们引进四川西
结公司合作开发数字微波电视。我局与四川西结微波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合作开发数字微波电视(前期投入150万),成立了五河村村通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用无线数字微波向全县广大用户传送近50套电视节目,三月份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目前,节目信号已经可以覆盖全县,15个乡镇部分村用户达到1200户。
三、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国家、省、市、县解决包括边远地区听不到广播,看不见电视的一项主要举措,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广播电视、发展与改革、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县村村通工作。我局也抽调专人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村村通工作的具体指导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加强对村村通的宣传,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意义,以及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村村通网络公司印制宣传资料分发到群众手中;电视台、有线台还以游走字幕方式大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
3、加大资金投入。今年以来,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30万元,我局用于村村通工程的投入达百万元,其中,新增中七频道发射系统投入19.5万元,更换的中央一套电视发射系统投入10万元,更换调频广播发射机和省卫视发射机分别为1.3万元和5万元;与引进的四川西结公司合作开发数字微波电视项目,先期投入50万元。资金的投入较好地保证了村村通的顺利推进。
4、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广播电视覆盖责任方面,省、市、县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电视节目的发射设备和资金。我们抓住机遇,解决了中央和省发射设备的上级配置,并且落实了中央七套今年在我县实施规划的计划指标。
5、制定实施方案
为确保村村通的科学实施,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具体情况与县发改委、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了《五河县200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实施从范围、步骤、资金统筹方案及措施保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使我县村村通工作有计划、按步骤科学实施。
四、存在问题
1、由于我们所有的发射设备都没有备机,无法达到全天候播出。
2、由于在我县配置的中央和省级电视覆盖设备发射功率较小,部分农村仍然存在收看难的问题。但是,无线电发射频率和功率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发射功率的配置有严格规定,上级是按照周边覆盖原则统一覆盖的,这个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只有在今后继续向上级反映,提供布局规划参考,争取更多支持。
3、由于没有把村村通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部分乡镇对于解决农村农民收看电视难的问题不够重视,以至于我们引进的数字微波电视在农村发展阻力较大。主要表现在:①目前各乡镇配合工作没有衔接好,少数乡镇领导有抵触情绪,甚至派人阻挠村村通网络公司在其辖区内发展用户。②客观上原因存在前期调查论证不足,树木遮挡导致安装成本较大和收视困难,用户发展缓慢。
4、由于无线数字电视是新兴科技产业,处在政策边缘地带,因此,在收费定价方面,还需政府给予支持和协调。
六、下一步工作及其建议
1、加强播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2、进一步研究,改进方法和技术,加快边远地区(无线电视覆盖盲点)用无线数字微波覆盖的进程;
3、建议以政府名义下文,给各个乡镇分解覆盖任务,并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大力推进数字电视工程。
第四篇:关于我市广播电视发展的调研
迎难而上促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搞好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广播电视的发展,对于推动文化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五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宜考察时指出:一定要“迎难而上促发展”,并希望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焕发出时代的光辉。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迎难而上促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我们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市广播电视的现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机遇和发展方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我市广播电视工作如何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实现新跨越提出如下思考。
一、我市广播电视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我市广电系统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是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大力宣传我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了我市对外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二是事业建设奠定了相当的发展基础,市到县的光纤干线网络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行;市到县的SDH网正在加紧建设,年底可望开通;县、乡(镇)光纤联网已达70%,网络框架已经成型;广播电视开路有效覆盖达90%以上,有线电视城镇入户率达到85%以上,2001年我局被国家计委和广电总局评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国先进集体。三是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良好的职工队伍,为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四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收入年年攀升。2002年全市创收总额达到了6千多万元。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的现状还比较落后,现存的问题和困难还十分突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第一、条块分割,各利益单元间相互排挤;各自为政,扯皮较多,合作不够,系统内部缺乏整体合力;资源优势难于集中,难于整体利用和开发,难于统筹、调度。第二、投入不足,资金回报率低,效益发挥不充分;设备老化,基础建设欠账较多。第三、事业建设发展不平衡,有线电视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的平均水平为40%多,而我市只有25%左右),与我市经济发展的前景不相适应。第四、思想不解放,体制、机制创新不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陈旧观念、制度未能破除。上述不利因素客观上妨碍了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二、对实现我市广播电视新跨越的思考
面对现状,面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回答是:迎难而上促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要按照“迎难而上促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实践,千方百计促发展。要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和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奋力实现新跨越。
(一)深化改革,蓄发内力,挖掘潜能,努力实现现有资源向资本转换。要实现迎难而上促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首要的,是如何发挥好人的作用,树立新型的用人观念的问题。今年五月,我市广电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启动,这为我们根治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创造了条件。从已经进行改革的单位看,通过改革,新的管理机制开始形成,竞争意识,自强意识,开拓创新意识,优胜劣汰意识不断增强。现在急需做的,是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建立和完善与新的机制相配套的培养、提高、使用以及分配、激励制度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同工不同酬,量才录用,绩效挂钩,建立社会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技术投入、专项发明及其他智力投资等因素参与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要建立面向市场,开发人才资源,化社会人才为部门人才,化部门人才为行业人才,化行业人才为精英、通才的体系;建立化部门资源为行业资源,化行业资源为市场资源的体系。未进行改革的地方,要善于利用改革之机,从体制上、机制上根除现存的各种弊端,彻底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的陈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机制和现代人才观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潜能得以发挥,得以挖掘,使我们的人才资源逐步转化为人才资本,使我们的行业资源逐步转化为行业资本。
(二)扩大网络覆盖,夯实基础,蓄势待发,促进发展。网络是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广电总局将今年定为“网络发展年”,发展网络是我们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任务。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很大,城镇有线电视入户已趋饱和,而农村才刚刚起步。所以,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还是从我市广播电视发展空间的角度,我们都应该把网络发展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在发展农村网络上,我们的构想是:以市级和县城的有线网络为依托,以镇乡网络为支撑,以“三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为切入口,点面结合,因地制宜,纵横发展。所谓以市级和县城网络为依托,是指以市级和县城的网络为母体,积累资金,弥补发展村级网络的不足;以镇乡网络为支撑,就是通过建设镇乡一级的分配网并发散开去,以之为枢纽,辐射、联动村一级网络的发展;以“三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切入口,就是要抓住现在农村中开展的美好新村和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把村一级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起来。
其基本工作目标:.一是完善和提高市到县传输网的布局和技术含量。目前,除要加快市到县的SDH网络建设外,力争在1—2年内打通珙县—筠连,兴文—珙县,南溪—江安的环网建设。这样,除屏山县外,我市的广播电视网络就成了一个真正的高质量的数字环网,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二是加快县乡联网和乡村联网。要积极推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基层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体制,整合乡镇以下的传输网络,大力实施县到乡、乡到村的光纤联网,要在目前县乡联网70%的基础上,争取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县乡联网,在50%以上的村实现乡村联网。三是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用户。今年要确保新增用户5万户目标的实现,全市有线电视用户累计达到35万户。计划从2004年到2010年每年按5%的速度增长,使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0万户,有线电视的入户率达50%。
(三)整合网络资源,发展增值业务。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不同层次的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殊需求将会越来越广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其中一项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多方面的需求。这是我们开发网络空间,广开增值业务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有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镇的骨干网络和分配网,这是我们的一项宝贵资源。与相关行业的网络相比,我们的优势要大一些。我们网络资源的富余量要宽广得多。现在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方面,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统领我们的思维,强化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分析,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其次是充分发挥超前思维,增强预测能力,敢于开拓,善于创新,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再次是根据市场所需,制定单个发展计划和阶段性规划。广播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数字化、网络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走势。目前,远程教学、可视电话、语音业务、视频点播等增值项目,已经在我市的一些地方开始试点,效果良好。另一个方面,从机遇上说,我省的网络资源整合工作已经启动。宜宾是首批进入整合的试点市,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网络整合,我们的资源优势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多种经营的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同时,现存的投入不足、效益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利益单元相互排挤等等问题,也会逐步得以解决。
(四)以经营的理念办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这个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一方面要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通过办好节目,提高节目质量,通过打造名牌,多出精品,通过多上中央、省台(县一级还有一个上市台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吸纳更多的观众和听众,不断提高收视(听)率。另一方面,又要广开门路搞开发。现在我们的宣传收入比较单一,以广告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发挥出我们应有的效益。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思想应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要以经营的理念来办台。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大胆引进市场营销,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面向市场,多方开发。除新闻类节目外,其他的如文娱性节目、经济类栏目等等,可以采用联办、合作或者设定一定的时段等方式,与有关的企业、事业、行业搞联合经营,合作开发。与此同时,致力于节目市场、广告市场的开发,拓宽经济效益的渠道,变现在的等客户上门为自己主动寻找客户。要切实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和有利于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激励机制。能够办经营实体的部门,尽可能让其独立办理经营方面的事宜,给他们以应有的空间和权利,让其发挥。如广告部、文娱部、经济部等。就宣传阵地来说,其开发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只要广开门路,多多试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完全可能的。
迎难而上促发展,奋力实现新跨越,是我市广播电视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所在。是我市广电同仁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如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来宜视察时所寄予宜宾的新的殷切希望的一个实践性命题。要达此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身体力行,勇于实践,善于探索和敢于创新。
第五篇: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
报告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12月1日,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副主席朱承平的带领下,对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委员们走访了仁和集镇南尖回民村和秦栏镇新民村,同当地镇、村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深入部分农户家中,实地察看“村村通”工程实施效果,听取群众意见。视察结束后,在广电局召开的座谈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广电局负责同志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通报,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程开展情况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2007年省政府列项的民生工程,上级下达给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全市331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分步实施的要求,2007年完成60个、2008年完成100个、2009年完成72个、2010年完成99个“盲村”的建设任务。
市广电局对“村村通”工程非常重视,成立了“村村通”工程领导组,制订了《天长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做到了组织、人员、任务和责任的落实。同时,广电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年来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88万元,全部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由于 “村村通”工程点多面广,工程投入大,三年共支出700多万元,其中广电局自筹配套了500多万元资金。
三年来,市广电局在原有250公里的光缆干线网的基础上,新建了300多公里的有线电视分配网,发展了9000多户农民入网,让32000多农民看上了45套图像清晰、内容丰富多彩的有线电视节目。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前三年232个“盲村”的建设任务。
在加快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的同时,我市无线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也得到了加强,中央电视台第7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套节目于2008年10月已正式播出,信号已覆盖我市全境及周边江苏地区,信号质量良好、稳定。我市农民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收看到中
一、中
七、安徽、天长及周边江苏等地的十套以上的电视节目,收听到中
一、安徽、天长及周边江苏等地的十余套广播节目。目前我市农村拥有调频喇叭3100只,通播率达75%。
二、存在问题
市广电局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成绩显著,在滁州市及全省都名列前茅。但也存在有线电视信号特别在镇、村覆盖率不高;新农村示范点有线电视“村村通”规划需要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宣传以及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力度不够;配合新农村示范点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需进一步加快等问题。
三、意见和建议
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行了充分探讨,并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执法力度,清理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由于受非法卫星电视接收的影响,农民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不高,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尤其是对农民的一些教育宣传、重大时事报道,不能在第一时间全面及时传达到农村,极大削弱了广播电视的喉舌作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电部门,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对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特别对有线电视信号已覆盖的区域)地面卫星接收设备的现象进行清理,净化环境,为“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2、加强部门协作,实现线杆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需要铺设大量的光电缆线杆,如广电部门单
独投资铺设,必然造成资金投入的压力及资源的浪费,建议由政府牵头,召集广电、供电、电信等部门共同协商,加强沟通、协调与配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地面线杆林立的现象,实现线杆资源的共享。
3、加大经费投入,为“村村通”工程维护提供资金保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精神,建议市、镇两级政府将农村广播电视管理维护机构的日常经费和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议广电局拿出具体方案,争取党委、政府理解和支持。
4、各级参与,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列入到广电局及镇、村工作目标考核;建议各镇(街道)、广电局共同承担“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把“村村通”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内容。工程宣传和组织发动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由镇(街道)负责,建设和安装维护及“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工作由广电局负责,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步伐。
5、建议广电局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使全市广播电视用户放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