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行业将实施多项重大变革
建筑行业将实施多项重大变革
酝酿资质审批放权 非国有项目取消强制招标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暨工程质量安全会议,下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副部长王宁在讲话中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建筑业改革发展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8个问题。将工作重心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淡化前置管理,重视事中和事后监管”,宽进严管。
一是关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问题。要坚决消除市场壁垒,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和要求,坚决取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保证金。跨省承揽业务实行一次性网上备案,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后通报各地市,不得再次备案。规范备案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关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问题。提出建筑设计要注重与优秀文化的结合,系统挖掘地方建筑文化特质,梳理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符号和建筑材料,创造性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协调,通过建筑空间布局、造型样式、材质色彩等,恰当地表态地域文化内涵。要从“树立设计企业创新主体观念、提倡精品设计,加强建筑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建筑设计市场环境,积极探索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决策和后评估制度”4个方面入手,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三是关于工程招投标改革问题。放开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必须招标的限制,赋予非国有投资业主自主招标决策权,允许其自主选择是否进行招标发包、自主选择是否进入有形市场交易。由项目业主对选择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一方面,强化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管、加强对业主发包行为的监管。审查其是否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核查业主是否依法履行建设程序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履约等行为。严格审查招标公告资质条件,严禁建设单位设置明显高于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和脱离市场实际的不合理条件,以及以各种形式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投标的条款。探索评标方法的改革,采取评定分离,改变以往评标专家对评标定标起决定性作用,突出业主定标权。四是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完成修订。总目标是:简政放权,逐步淡化行政审批。做好已有的企业资质标准修订工作,将进一步下放资质审批权限、改进行政审批方式。在资质类别设置方面,对于市场能自主选择的,取消资质类别设置,对业务范围相近的资质进行合并,同时简化考核内容,重企业、人员信用状况、安全质量等指标。
一级建造师注册和招标代理甲级资格认定的审批权将下放。建设工程企业的延续审查工作下放省级住建主管部门,下一步,将建立权责明晰的分级审查机制,将综合指标和非注册人员指标的审查委托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
改进行政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
五是关于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问题。重点做好加快企业、人员、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工作。
六是关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问题。重点搞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多元化建筑用工体系;健全劳务人员培训与技能鉴定机制,建立统一的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七是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问题。通过采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技术研发推广与标准制订、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研究配套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等措施,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八是关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问题。重点抓好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项目负责人对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质量负责制度,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公开企业和人员的质量安全信息。研究改革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式,采取随机突击检查的方式;研究制订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规定,确保工程在使用阶段的安全。
建筑时报电子版->2014-07-07->第05版
第二篇:多项重大经济政策即将出台
多项重大经济政策即将出台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表示,多项对今后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即将出台。
这些政策将包括促进自主创新的指导性文件、促进中部崛起的指导意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政策。
明年国家要抓紧出台鼓励自主创新的指导性文件。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力度,对选用国产首台、首套装备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开放型自主创新体系,鼓励外资企业研发活动本地化,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中心。
国家还尽快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等新兴生活服务业;要进一步深化电力、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邮政、烟草体制改革。研究提出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继续推进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体制。
对于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方略,马凯表示,要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逐步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以利推动结构调整、节约能源资源。水价方面,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合理调整城市供水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提高征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实施阶梯式水价和超计划定额加价制度。地价方面,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制度。
第三篇:重磅!地调院与地质环境监测站或将经历重大变革!
重磅!地调院与地质环境监测站或将经历重大变革!
新时代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新型关系如何建立?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期间,《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指导与合作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发布,吹响了新时代中央、地方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集团式冲锋的集结号。新时代不能再各吹各的号在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后,地质工作也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地质工作要承担起更重的任务。对此,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孙绍骋,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在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上均有论述。孙绍骋高度概括了新时代赋予地质工作的更新更高要求:要把牢支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方向,要夯实保障“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能源资源基础,要为补齐民生短板提供支撑,要全力推进“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钟自然则对新时代地质工作的任务进行了细化: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重大装备建造,全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精心实施陆域清洁低碳能源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新中国成立后,能在短时间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各项巨大成就,最为有效的经验就是集合全国力量,围绕既定目标进行集团式集结、发起集团式冲锋。但自国有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后,集团式集结、集团式冲锋遭遇了管理体制的障碍。中央组建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主体的公益性地质队伍,各省(区、市)也先后组建了地质调查院、环境监测总站两支公益性地质队伍,并在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两级公益性队伍各吹各的号现象仍然存在。以省级公益性队伍的重要力量——省级地调院的建设发展为例,虽然组建已十几年了,但各地对其管理仍五花八门:在行政管理上,有由国土资源厅管的,也有由各省地勘局管的;在经费支持上,有全额拨款的,也有差额拨款的;在发展路径上,有一心一意做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也有要靠从市场挣钱补贴公益性工作的;在工作重点上,有全心全意做好基础地质调查的,也有仍以找矿为主目的……这种现象的存在,显然不利于全国地质调查力量形成合力,去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地质工作的任务!于是,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以全力满足新时代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目标,开始了建立新型两级公益性队伍的思考:地调局与地调院的关系应该加强还是削弱?如何建设一流的地调院?2017年7月26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钟自然对局院(站)关系提出了“技术交流、人才培训、信息共享、项目联系、业务指导” 新要求。2017年9月13日,钟自然主持召开“构建新型中央公益性单位与地方公益性单位工作关系”座谈会,进一步明确要从为什么构建新型关系、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构建什么样的新型关系、采取什么措施构建新型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提出18条具体措施。2017年11月17日~12月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项目办公室在各自片区,分别组织召开了“中央—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201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以全面提升省级地调院、监测总站能力为核心的《关于加强对省级地质调查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指导与合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两级公益性队伍合力支撑、攻坚、创新的集结冲锋号也正式吹响。
2新时代两支队伍要齐步走“指导与合作的新型局院(站)关系,核心是能力提升,目标是形成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徐学义在进行说明时开宗明义。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在统筹部署、业务指导、项目合作、科技创新、信息共享和人才培养上做足文章。”徐学义说。在项目联系上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统筹部署,两级队伍根据自己的职责定位分别开展中央、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规划和部署;在 “三深一土”、大科学计划、重大基础地质理论的攻关、创新,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等,增强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新格局。
在业务指导上在加强对承担中央财政地质调查项目的地调院和监测总站进行全流程业务指导的同时,打造院(站)长座谈会、专题业务培训班等平台,将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新理念落实到地方公益性工作中,将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的最新地质理论研究成果,及各类专业的技术、方法、装备应用到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中,提升院(站)的业务能力。在项目合作上支持地调院和监测总站按照相关规定,承担中央财政地质调查项目;推进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合作,建设示范工程,服务中央、地方共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工程等需求。
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贯彻联合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的主线,支持有创新能力的地调院和监测总站参与地调局区域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地质科学创新中心的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地调院和监测总站设立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业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鼓励支持地调院、监测总站与地调局直属单位联合申请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在境外地质调查和国际合作研究上鼓励地调院和监测总站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做好协调安排和技术支持;依托地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国际矿业论坛、地学大科学计划等国际合作平台,为地调院和监测总站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交流合作机会。
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信息互联共享上推动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土地质量、生态建设等监测网络的统一规划、建设和互联互通,建立监测数据信息的交换共享机制;搭建地质大数据共享平台,扩大地质云覆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调院和监测总站作为节点接入地质云;加强标准建设和技术服务,推动省级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全国地质数据共建共享、互融互通。
在人才队伍培养和文化建设上建立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交流学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支持地调院和监测总站推荐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支持有条件的地调院和监测总站申报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地质调查局鼓励地调院和监测总站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地调局各类人才评选,并授予相应称号。继承和发扬“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并以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化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共同推进地质文化建设。用七项举措将两支公益性队伍在工作部署、项目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调整为齐步走,在新时代,中国地质工作也必将翻开更加崭新的一页。构建常态化系协调联动机制定好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作为新时代地质工作集团式冲锋的指挥部,在加强对新型局院(站)关系组织领导的同时,通过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形成了两级公益性队伍常态化的协调联动机制。“地调局在发展研究中心与环境监测院分别设立专门协调机构,会同大区项目办公室,对口联系,健全机制,全力推进。”徐学义说。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还采取内外兼修的办法,对这一常态化机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对内,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对院、站地质工作的业务指导与务实合作。对外,商请协调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重视和加强对院、站建设的指导。而作为地调局指定与地调院进行联系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建立协调机构、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后,已理出了局院集团冲锋的思路。“2018年,新型局院关系将主要围绕五大工作展开。”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
一、共同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引领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具体说,根据新时代的国家需求,开展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一带一路”建设等研究;在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上,开展“三深一土”、大科学计划项目等策划,以及重大基础地质理论、技术、方法研究;在两级地质工作需求对接上,及时将省规划中涉及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重要地质工作,纳入全国规划部署,优先支持。
二、精心办好城市地质业务培训,支持新领域地质工作业务能力建设。
三、积极推进地质云的延伸升级,指导和支持具备基础条件的地调院等单位作为地质云节点,引导带动地质调查研究与服务方式变革。
四、优先提供“走出去”信息服务,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地学合作,并鼓励有意向、有条件的地调院参与沿线国家地质调查,做好协调安排和技术支持。
五、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促进交流互鉴。已初步确定的平台和渠道包括:召开地调院长座谈会、办好《全国地质调查动态》等,邀请有关地调院参与发展研究中心地质找矿、规划研究、战略研讨、境外调查、信息化建设等业务活动。
第四篇:旗农牧业重大发展成就变革材料
旗农牧业重大发展成就材料
从x年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过了x年的历程。x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x各族儿女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全旗呈现出农牧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牧区改革深入推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农牧业、农村牧区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
一、从“广种薄收”到“连年丰产”,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x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x率先在呼和木独镇大套子村推行了分田承包。x年,在全旗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x年,在全面贯彻执行“以牧为主”的生产建设方针上,制定了x五年规划和十年设想,农村全部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于x年以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x年来,在一系列农村牧区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全旗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x年与x年相比,全旗农牧业产值由x.x亿元增长到x.x
亿元,增长了x倍;耕地面积由x万亩增长到x万亩,增长了x倍;粮食产量由x万公斤增长到x.x亿公斤,增长了x倍;牲畜总头数由x.x万头只增长到x万头只,增长了x.x倍;肉类、绒毛、毛皮产量分别达x.x万吨、x吨、x.x万张,比x年分别增长了x.x倍、x.x倍、x.x倍。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得到加强,特色水产养殖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我旗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从“小农户生产”到产业化经营,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x是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旗县。上世纪,我旗的农牧业是典型的“温饱型”农牧业,整体处于粗放型经营水平。x年,旗委、政府确立了“立草为业,养畜为本,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思路,通过对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大力调整,我旗农牧业发展重心开始向沿河转移,优势产业呈现集中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的“北粮南牧”产业格局。x年以来,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要求,以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思维方式为重点,按照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的改革要求,以农牧户承包经营为基础,积极发展专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济、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x坚持走“龙头带动、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品牌增收”的路子,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大力推行农牧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全面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了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农牧业发展实现了由分散经营、粗放经营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转变。
到x年,已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x个,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x个,建成家庭农牧场x个。依托赛诺、亿利、宏倡、恒信等企业实施高效农牧业项目,建设肉羊品种繁育基地、x万亩沙地节水高效种植示范园、x万亩沙地改良示范园、隆茂营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和北牧田园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重点龙头企业均与农牧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企利益联结率达到x%。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三、从“追求产量”到“注重品质”,农牧业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改革开放x年来,x紧紧围绕农牧业资源禀赋,适应市场变化,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全旗以白绒山羊、肉羊、肉牛、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水产、果蔬食用菌为特色产业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近年来,我们在沿河优化发展区,推进“种养结合”大农业发展模式,打造沿黄河现代农牧业示范带;在梁外牧区,以培育“家庭牧场”为抓手,推行绒山羊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现代畜牧业;在梁外半农半牧区,主要发展生猪禽类养殖,大力发展林沙庭院经济;在库不齐沙漠的广大整体退出区,着力研究制定草原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方案,统筹生态修复、农业开发、旅游文化和工业基地建设,打造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更加明确。在调优种养结构方面:种植业按照“稳粮优经扩饲草”的思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稳定粮食产量,压缩葵花,增加优质牧草,扩大果蔬食用菌、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着力改变品种单一、品质不优的问题。养殖业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品种品质品牌同步抓,实施“稳羊增牛扩猪禽”战略,持续开展肉羊育种工程、绒山羊“两高一优”高效养殖工程。发展壮大肉牛和生猪产业,扩大猪、牛养殖规模。支持乳产业发展,建设奶牛养殖场、鲜奶生产线,增加奶山羊养殖。积极引进试养虾蟹等水产品种,发展壮大特色水产产业。到x年,畜种良种率达到x%,畜牧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达到x%。农牧业产业集聚效应突出,优势特色更加明显。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我们坚持质量兴农,以绿色优质安全为导向,深入实施“品牌增收”战略,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狠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认证,进行农畜产品商标注册,提高我旗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农牧民增收。到x年,全旗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x个,绿色食品x个。“沙海清”食用菌、“西草地”甘草猪肉、“吉尔利阁”库布其沙漠野生牛肉及“汗达”等系列品牌成功打响,“库布其”“塔拉沟”获自治区著名商标,“塔拉沟”羊肉获农业部地理标志农畜产品认定,核准产品总规模x万只,年产肉量x吨。
四、从沙进人退到整体好转,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造就和诠释了改革开放x年来x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x年,“大漠奇迹”穿沙公路建成。为确保“穿沙公路”不被流沙掩埋,畅通无阻,旗委政府制定了“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等一系列治沙方案和鼓励支持植树造林政策,全面推行“掏钱买活树”的办法,先后吸引伊泰集团、亿利集团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投入到沙漠治理中。
x年,x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禁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并先后出台了《
x草原生态管理办法》、《x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管理办法》、《x禁牧休牧工作管理办法》等重要政策法规,进一步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x年开始,全面落实国家草原补奖各项政策。到x年,共发放禁休牧和草畜平衡补贴资金x.x亿元,惠及农牧民x户、x人。与此同时,x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为契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
截止x年,国家累计投入x多亿元,旗财政累计投入x.x亿元,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播、封育、草原围栏等生态建设x万亩;引进亿利、伊泰、宏倡等x多家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累计投入x多亿,完成造林x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提高至x.x%、x%,荒漠化防治成效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转好、局部优良”的重大转变。
五、从缺水少电到全面配套,农牧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x先后推行了农田道路改造、农网改造建设、改土治碱、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安全、黄河防御工程等农牧业基础建设项目,使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x年以来,为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我们以水权转换节水改造工程为依托,以实现基本农田水利化为目标,按照“五配套、五统一”和“十有”“六化”的标准要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养殖园区建设。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x年以来,结合“十个全覆盖”和“精准扶贫”工程,在全旗规划建设小聚居区,每个聚居区同步规划建设养殖园区。
到x年,全旗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大棚x栋,建标准化养殖园区x个,现代化养殖示范场x个,现代渔业园区x个,建成高标准棚圈x万平方米。建设高标准农田x万亩,改造盐碱化土地x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示范农田x万亩,全旗节水灌溉面积率达到x%,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x%。
六、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小康,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早上喝菜粥,中午窝窝头,一天三顿不见油”、“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些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是改革开放前人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真实生活写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加大了“三农”的扶持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旗委、政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减贫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实现了x户、x名国家级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x.x%。x年与x年相比,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x
元增长到x元,增长了x倍。改革开放以来,农牧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农牧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移动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早已普及寻常百姓家,农用车、小汽车、电脑网络也同样迅速进入农家,村村通车、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电商和超市百货加快向农村延伸,农村牧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从人民公社到“承包地确权”,农村牧区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之初,x率先实行“分田到户”“草畜双承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为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旗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旗情的基础上,在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农村牧区发展思路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为农村牧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x年x月,我旗率先在全区开展了农村牧区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显著成果。x年x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全区首批x个试点旗县之一。“十三五”,我旗先后制定出台了《x深化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x关于完善农村牧区土地草原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方案》、《x农村牧区集体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
x农村牧区产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配套制度,完善了农牧区产权改革制度体系,陆续开展了以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双权”抵押贷款为重点的农牧区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牧区发展活力。
土地、草牧场流转面积分别达x万亩、x万亩。耕地、草原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x%、x%,规模养殖比重达到x%。截止目前,全旗土地、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确权颁证让农牧民吃上了“定心丸”。为进一步推进改革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首x年的风雨历程,路途艰辛,但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将继续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品质农牧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乡村田野,温暖农村牧区。
第五篇: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
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
“>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 为确保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和《临川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暨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建文明企业、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争做文明职工等内容,加强宣传,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严格督查,狠抓落实,促进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
大管理力度,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保证体系,努力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所有建筑工地达到创建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深化质量通病治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努力增加经济效益,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深入开展“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临川精神教育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文化修养,努力营造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三、创建标准
(一)企业安全生产评价。
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77-2003),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设备与设施管理等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从公司到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有机结合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运行方式的高度
统一。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健全企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建造让人民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民心工程,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三)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临川区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达到环保、美观、安全的标准。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要求,安全文明施工合格率达到100,积极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促进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职工文明行为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临川区民道德规范》、《临川区民十不守则》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争
当技术能手,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市民意识和文明行为。做到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公共场所穿戴整洁(齐),无损坏花草树木、打架斗殴、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劳务用工合同管理,按时兑现农民工工资。
加强工程款回收的力度和对项目部劳务用工情况的检查和管理,做到按时足额兑付农民工工资,确保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六)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市场秩序。各建筑施工企业认真执行《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为建筑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四、实施步骤
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04年6月15日前)。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根据创建目标任务的要求,召开动
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文明企业、文明工地和争当文明职工的重大意义,统一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营造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第二阶段:整体推进阶段(2004年6月16日至10月底)。各单位按照创建任务标准和制定的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做到扎扎实实,整体向前推进。
第三阶段:迎检提高阶段(2004年11月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照创建标准,逐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自检自改,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时间紧、标准高、任务重。为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市建设委员会成立全
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督查工作。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各项目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办事机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把创建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各工程项目部、各生产班组和个人,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间和工作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健全机制。各县区建设局、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一系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职工
区建筑行业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