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已经实施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的地市级城市
已经实施道路交通事故
社会救助基金的地市级城市
(不完全统计)
一、广东省
广州市、中山市、佛山市、东莞市、惠州市、揭阳市。
二、浙江省
宁波市
三、福建省
厦门市、宁德市
四、江苏省
宿迁市五、四川省
泸州市、广汉市
六、山西省
晋中市
七、湖北省
枝江市、襄阳市
八、湖南省
长沙市、株洲市
九、河南省
济源市
十、内蒙古自治区
乌海市
共10个省、自治区19个市。(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第二篇: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调查研究
课程论文设计 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调查研究
潘利社工092班3091201239指导老师:黄海燕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农村现象,因为当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发展较快,城市贫困人口相较于农村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城市经济有所发展,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也随之加大,也就是说城市贫困人口从以前的下降趋势逐渐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并且 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显现,城市贫困状态更加严重,失业和下岗职工数量急速增加,而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本文主要对城市贫困状况进行了基本的调查,并分析现在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没有发挥一定的作用,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是否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
上学期,我与班上同学在金老师带领下,在南瑞社区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进入到该社区中低保户家中进行入户访谈,了解申请低保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申请的程序、标准等。通过与低保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我对“低保”有了更多的认识。“低保”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对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的产物。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制定的一项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制度,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或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通过这项制度的出台,可以看出,城市中不禁存在着贫困人口,并且数量不小。贫困一直是当今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但以往的研究注重于农村的贫困,即“老贫困人口”。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新贫困”,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据统计,截至2003年6月,北京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家庭有66967户、149498人。而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则为中国艰难曲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给人的印象应该没有太多贫困人口,不应该会出现贫困的问题,但当代社会中庞大数量的贫困人口是如何产生的呢?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格局非常明显,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中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归属于特定的单位,单位保障制度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收入、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城市中存在少数游离于单位之外的人口也能够通过社会救助的方式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再加上当时在分配制度方面
实行的平均主义做法,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主要关注的农村贫困问题,1978到2000年经过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和扶贫攻坚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取得重大成效,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30002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中出现一大批下岗工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未能重返工作岗位,他们及他们的家人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之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年报,1998年和1999年,城镇下岗职工人数分别为892万人和937万人。2000年下半年,下岗人数高达677万人,加上失业人员其总数超过1600万人。这还未计城镇企业中停产、半停产或破产企业和待岗职工,及进城农民工中的失业人员。有专家认为,下岗、待岗和失业人口为200万人,实际失业率为11%左右。
在城市贫困初期,中国政府并没有考虑到创建一种制度性社会政策作为长久的措施。而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救济范围极其有限。在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前的1992年,中国得到国家定期定量的城镇困难户人数只有192万人,占城镇人口比重为0.06%。
2、救济标准难以为生。中国社会救济标准一贯偏低。1992年,用于城镇困难户的定期定量救济经费是8740万元,救济对象人均月救济金额为38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25%。
3、救
济经费严重不足。救济标准过低的直接原因是救济经费不足。1992年,全国城镇社会救济费用(包括临时救济)总共只有1.2亿元,仅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05%,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0.03%。所以,要使社会救助制度真正成为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最后的安全网,还必须动大手术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
这项制度改革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阶段。从1993年在上海初创迄今,大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6月—1995年5月,试点阶段。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拉开了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序幕。第二阶段,1995年5月—1997年8月,推广阶段。到1997年5月,全国有206个城市建立了这项制度。第三阶段,1997年8月—1999年底,普及阶段。1997年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到1999年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政府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1999年9月底,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已经全部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0月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增加到281万人。
通过进到低保户家庭中进行入户访谈,我们了解到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在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等。这些申请低保的家庭都有着一下相似的特点,这些人绝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是小学中学的学历,还有一小部分是文盲;其次技术能力不高,缺乏优势,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还有的是家庭成员普遍较多,家庭成员中有突发状况,如工伤致残致伤,以及突患重
病,这些因素使家庭开支过多,而收入甚少甚至无收入来源,负担过重,不得不申请低保。他们普遍反映低保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1、申请低保的程序繁琐、复杂。低保户申请低保须先向所在的居委会送交申请表,居委会还要入户调查,走访申请者的邻居等,防止出现骗保行为,最后还要将调查情况和申请表递交到民政部门,民政部分再审核、批准等一系列成。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等,且等待时间太长。
2、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生活依然困难。即使申请到了低保,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保户的生活依然困难,就对芜湖的居民调查,他们的低保金每人每月只有一百多块钱,一家三四口人也只有五百多元。在现在物价水平较高的时代,这些低保金只够糊口,并不能改善低保户家庭中贫困的状况。更无法根本解决这下低保户的贫困问题。通过他们的反映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
除了低保制度以外,解决城市贫困问题,还要依靠其他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同时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更好地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祝建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与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贾楠,郭强.中国社会救助报告NO.1[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第三篇:调查报告(城市道路交通)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目前,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少深感忧虑的人士纷纷进言,支使高招。有人说应多修道路,有人认为要控制机动车辆的发展。而对此,有专家则道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通发展理念:机动车化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变换我们的思维视角。应该考虑如何让人流动,而不是一味想着怎样才能最好地让车子动起来。换言之,是要让有限的道路能为更多的出行服务。而出路又惟有一条,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对“公交优先”这一提法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从未接触过,有的即使听说过但对其也只是一知半解。那么,究竟何谓公交优先?公交优先是指大城市的市内客运交通以大容量、快速度的大公交系统为主,以其他交通工具为辅。公交优先应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企业改革、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实施“公交优先”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呢? 公交优先: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银行曾有项研究表明: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在两倍以上。可见,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公交作为城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直接保证着城市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转。无疑,城市公交优先就成为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从我市公交事业发展的轨迹,就能清晰地印证这一点。花园路北段有一个叫汽配大世界的市场,主动配合公交公司把市场前的空地建成停车场,32路、69路、208路等公交车从这里发车,这不仅方便了公交,而且使汽配市场的生意也迅速红火起来。北环道通车后,陈砦村委主动要求将公交6路车延伸到该村,陈砦先后兴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花卉市场等一系列实业,一个原本偏僻的农村一下子红火兴旺了起来。由此更说明了,正行进在建成商贸城道路上的我市,各项建设发展始终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
公交优先:提高现有道路资源利用率的捷径,有这样一组数字:目前郑州市可通行的道路大约有500多条,总长度达450余公里,道路面积共有600多万平方米,并且现在和今后还正在且将有道路被扩建、新建。近4年来,全市道路建设长度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道路面积年平均递增率为-1-
4.37%。然而,我市现有非机动车辆323万辆,机动车23万多辆,机动车的年平均递增率是10%左右。通过对比不难看出,道路建设犹如一个底气不足的运动员,虽然大汗淋漓地拼命追赶,可总是赶不上它的对手。故此,单纯依靠修、扩建城市道路来期望解决道路的拥塞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有人作过统计,每20辆自行车或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分别是每辆自行车、汽车的100倍和30~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分别节省土地资源3/4,建筑材料4/5,投资5/6,空气污染是小汽车的1/10,交通事故是小汽车的1/100。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无疑是克服我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基本矛盾激化和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公交优先:老百姓安全快捷出行的保障 “衣、食、住、行”,“行”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尤其在“时间就是效益”的当今社会,行得好,行得快,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交通本是我市市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但是在现今道路拥挤的状况下,居民选择出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形成以自行车为主,公交车为辅,出租车为次的基本交通结构。据了解,近几年,我市每年自行车的增长量都在9万多辆。在这些不愿乘坐公交车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称,主要是因为堵车、运行不准点、车速低、候车时间长等不得不舍弃乘坐方便实惠的公交车,而改换其他交通工具。的确,据测算,目前公交车在我市中心区域的平均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高峰时间更低,车速仅是90年代初运行速度的1/3。而且,我市绝大多数公交线路都很难保证正点率。如此慢的速度,最受影响的当然还是乘坐在其上的老百姓们。所以,大力发展公交不但便利经济,可使市民免受骑车长途跋涉之苦,而且路口自行车拥塞的局面也将得到改观。公交优先实质上就是百姓优先,大众优先,多数人优先。公交优先:世界各国城市交通的战略选择 综观世界各工业化国家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大都走过了先发展小汽车,后控制小汽车,最终明智地选择了发展大公交的曲折道路。“公交优先”最早是由法国在60年代末提出的。二战后,迫于汽车工业财团的压力,法国政府采取了鼓励私人交通发展的政策,私家车急剧发展。到70年代初,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政府开始了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今,巴黎设置了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他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其他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经历了此种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也纷纷融入到了优先发展公交的大趋势中。北京从1997年开始年年不断新辟公交专用道,并严格禁止其他车辆入内行驶,而且还实行了路口优先通过、进出站不受干扰、加强建设好公交停车场等措施。宁波市为了扶持公交事业,专门设立了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购买车辆等;在有条件的地段设立公交车专用道和转弯车道等。我市也在1997年开始了对公交优先的探索。如在个别路段开设专用道,交通管理部门为公交车辆的通行大开“绿灯”等。但几年时间过去了,限于我市专用道数量太少且大都已“名不符实”,因此“公交优先”并未取得理想的收效。
公交事业是城市的公用事业,公交车辆是城市流动的“血脉”,“公交优先”业已迫在眉睫。它的实施和落实还更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等各方的关心、理解和扶持。
2012春会计学专科:汤小燕
2012年4月25日
第四篇:社会救助
社区救助
保障(B)
1社区养老保险、优抚、扶贫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申报材料、管理名册,登记表,统计报表等2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名册、劳动技能情况登记表
3社区开展再就业培训及安置就业情况计划、总结、统计报表等
4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总结、调研材料等社区残疾人登记表、办证登记表、人员状况登记表、各类统计表、调查表等材料 6社区老年工作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统计报表等其它各种统计表
8上述内容形成的有关音像、实物档案
第五篇:社会救助范文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城乡低保提标重大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州人大常委会对州政府2012年以来的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进行审议和开展专题询问,强力推进全州低保等社会救助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全面完成
1、切实抓好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准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减量提标、实现同步小康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通过农村低保 “减量提标”,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扶贫标准、小康标准“三线合一”,达到6200元(1000美元)/人/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728元/月/人。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是保障困难群众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的重大政策,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实际,各县(市、区)克服各种困难、问题,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按照省、州要求圆满完成了2015年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基本完成了低保信息系统对象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目前,全州有城乡低保对象29.7万人,比上年减少29.2%;城乡低保标准分为2个档次,都匀市、福泉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为一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95元/月和2640元/年;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10个县为二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40元/月和2580元/年。全州城市、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提高到453元/月/人和2594元/年/人,分别增长17.35%和30.47%;城低保、农低保月人均补差305.24元、135.6元,分别增长15.5%、50%。
2、通过“分类施保”,加大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对“三无”人员、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在校学生、计生家庭和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施保”。在享受补差确定的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城市低保对象增发10%—30%的补助金,农村低保对象增发20%的补助金。目前,低保对象中享受增发补助金的特殊困难对象9.34万人。
(二)“特困人员”供养取得成效
1、开展“特困人员”摸底排查。按照省、州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排查摸底、建档立卡、信息库建设工作,基本摸清了困难群体底数,基本建立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2、及时出台特困人员政府供养政策。及时拟制并报请州政府出台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特困人员政府供养工作的通知》(黔南府办函〔2015〕59号)文件,全省首家对“特困人员”动态管理、供养政策、供养责任、监管责任进行了规范,对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各县市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加强供养机构和设施建设、完善供养政策、强化供养责任,有效保障了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全州供养特困人员(五保、三无、孤儿)10072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935人,集中供养率达39%,集中供养率达比上年同期增长26%。
3、加大敬老院设施和机构建设力度。2015年我州建设敬老院20所(省补助7所、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13所),投资规模、建设床位数量都是历年没有的。今年,州局与州编办共同出台了支持敬老院政策,明确了敬老院性质、编制。全州投入使用43所敬老院32所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法人登记率达74%,有编制人员74个、管理服务人员302人。今年全州获得五星级敬老院4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分别是上年的400%、100%、75%。
4、大幅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州集中供养对象提高到3500元/年、分散供养提高到2200元/人,分别是上年的159.1%、122.2%。
(三)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取得新进展
1、抓好受灾人员救助。针对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等各自然灾害频发实际,切实抓好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安排、因灾毁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全州共投入自然灾害救助、冬春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共救助受灾困难群众39.22万人。同时,全面开展了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政策性农房保险79万户,实现农房灾害保险全覆盖;己理赔农房609户,兑付保险金215万元。
2、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支出1040万元,通过全额资助、部分资助方式,资助36.7万人参加了20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743.5万元,对困难群众8600余人次实施门诊救助、住院救助。通过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
3、开展“救急难”。共支出800余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各级救助机构排查、甄别求助人员12000人(次),对自愿受助者实施救助7500人(次)。
4、发展志愿服务、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活力。目前,全州有慈善组织117个、志愿服务组织60余个,有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队伍1400余支,注册人员13万余人。这些志愿组织、慈善组织,通过在社区(村)开展“点亮微心愿、情暖千万家”和“德润黔南·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慈善情䁔万家”等慈善活动,社区(村)困难群众的问题、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四)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充分利用镇(乡、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厅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通过政策上墙、发放明白卡、编写惠民手册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同时,明确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转办、分办流程及办理时限。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认真受理群众的申请,截至目前,全州共求助事项4399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各县市基本建立了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低保信息核对机制,出台了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细化政策。
二、较好完成了州人大常委会对全州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审议和专题询问
一是加大了低保调研、检查、督查工作。上半年,州局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主要成效调研、走访,认真听取州人大代表、县(市)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意见、建议,结合联系县市民政工作开展的调研、检查,以及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检查,深化了对全州低保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把握。二是配合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完成了对各县(市、区)城乡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对象认定、资金管理开展专题调研。三是按照州政府安排,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完成了州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评议和专题询问。
三、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等与全年工作要求有差距;目前五保集中供养率最低的县才22%,床位利用率最低的50%,有3个县(市)未落实敬老院机构人员编制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二是部分县(市、区)低保减量过快、过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相适应。省级下达我州今年减量的建议数是1.4万人,但最后减下来,全州减了11.3万人,是省建议数的10倍,全州13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的保障人数占当地农业人口数比例已低于省部署规划的到2020年占比6.5%这个点,把省州部署规划6年的减量计划在一年全部减完,最低的县占比只有2.18%。三是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细化完善不够,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四是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救助能力还需增强;五是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还需加强,大救助工作格局尚需建立。
四、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当前突出问题整改
一是抓好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与全年工作差距,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解决好低保减量过快、过猛问题。要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网站、民政网站等宣传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学习、宣传,深入排查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认真受理困难群众低保申请,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抓好州人大审议提出、民生监督检查等发现的低保突出问题整改,提高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要落实好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受理和审核主体责任,确保县级民政部门对审批对象不低于30%抽查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乡(镇、街道)对低保申请对象100%入户收入核查责任落实到位。要借鉴贵定等地低保对象公开等做法,按政策抓好低保对象公开、公示、举报受理工作,严肃纪律、规矩意识,对“关系保”、“人情保”等优亲厚友现象,对因化解征地拆迁、维稳等矛盾而未经入户调查和家庭收入核查将某个群体和个人纳入低保范围的问题,对不符合低保条件而骗取低保待遇的行为,必须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格依纪依法按政策查处。要开展跨部门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
五、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必须深化新时期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救助安排是对困难群众托底线、救急难的政府救助安排。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一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目标及牵头部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各层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三是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构成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我州贫困面大、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托底线、救急难任务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主体职能部门和牵头部门,必须深化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学习,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落实;要履行好牵头部门责任,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做好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落实。
(二)加强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我州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返贫、多种原因导致临时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同时,我州贫困面大,有54万贫困人口;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有留守儿童7.6万人、留守老人4.3万人、留守妇女2万人;特困供养人员上万人。做好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必须排查好、动态管理服务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对象,必须善于学习借鉴、敢于积极探索,紧密结合实际,抓好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统筹好政策的有效衔接,细化好对象范围、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政策内容,才能避免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源头上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加快实现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1、抓好救助设施建设,解决好有场地开展救助服务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民政十三五规划编制,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在谋划民政建设项目中统筹好救助设施建设。按照县(市、区)建齐救灾仓库、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精神病医院(优抚医院)等统筹谋划好建设项目。按照乡(镇、街道)建齐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被撤乡镇己建社区服务中心应统筹考虑)和村、社区建齐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院)谋划好建设项目。
2、抓好救助机构建设。要清醒认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市场服务的边界,适应新变化、新要求,适应兜底线、救急难、保障基本生活政府救助职责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切实做到有机构履行职责问题。当前,特别要根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困难人员社会救助需要,按照决不能再出问题的要求,年底前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县级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救助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困难群众赡养、监护、抚养、扶养、照料评估,探索政府机构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中机构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切实解决有机构履行社会救助评估职责问题。
3、抓好救助队伍建设。要按要求落实各类救助机构(救助局、救助站、福利院、乡镇社会事务办、敬老院等)编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及时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各类救助人员救助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街道)、村(居)低保干部培训,强化“三支队伍”(基层低保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建设,切实增强救助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
(四)加强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
民政部门要承担起社会救助的主体职责和牵头职责,加快构建“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良好工作格局。要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任意识,强化乡(镇、街道)受理、核查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强化村(居)属地责任、配合责任。围绕社会救助对象发现、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等机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充分整合各项救助政策,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