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掖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张掖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城市建成区和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道路的交通管理适用本条例。
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城市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已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
第三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依法管理、高效便民的原则,科学配置道路资源,优先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全面构建有序安全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第四条
市、县区公安机关负责本条例适用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共停车场(库)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市、县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负责非机动车的停放管理,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违法行为的查处等工作。
—1— 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园林绿化)、民政、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专项经费,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装备等方面的投入。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智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运用和推广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智能化交通管理水平。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征信体系,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入个人和单位信用记录,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曝光车辆、驾驶人、行人和乘车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信息。
第八条
实行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属实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照相关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2— 位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依法履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义务。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和信息。
第二章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对新建、改扩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或道路工程等重大项目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应当由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依法组织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第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路网建设,优化和完善道路微循环交通系统。
逐步推广住宅区街区制建设,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提高道路通行率。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慢行交通体系。在交叉路口、学校、医院、车站、商场、集市等人员密集路段建设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不具备建设过街设施条件的路段,应有相应措施保障行人过街安全顺畅。
城市道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或者跨越、穿越城市道
—3— 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的,应当经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影响道路通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提前发布公告并提供绕行建议方案。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严格施工期限并承担道路修复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施工作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环保防护措施。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交通状况在城市道路设置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明示停车时限。公共停车场(库)周边二百米范围内一般不得设置路内停车泊位。
公安机关设置、撤除路内停车泊位,应当在实施的十日前向社会公告。禁止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设置、撤除路内停车泊位,或设置停车障碍。
使用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停放车辆的,应当缴纳车位使用费。
第十五条
停车需求矛盾突出的住宅区,其周边道路具备夜间时段停车条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设置夜间时段路内停车泊位,并明示停车时限。
第十六条
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和使用城市道路及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和道路附属设施,并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主次干道增加指路标牌数量,增设路线图—4— 和电子显示屏等设施,清晰标注本市重要景区、建筑物、停车场、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信息。
第十七条
市、县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通行情况及技术规范,科学设置、调整、更新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对限制性或禁止性的,及时向社会公告。出现损毁、缺失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修复、更换,排除安全隐患。
道路两侧的管线、路灯、园林树木或其他设施出现损坏,遮挡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影响交通安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督促相关产权单位或主管单位及时进行修复,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
市、县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混合通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城市道路,设置隔离设施,保障各行其道,有序通行。
第十九条
市、县区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道路合理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站点,出租车应当在临时停靠站点停车候客。没有设置临时停靠站点的路段,出租车应当遵守临时停车规定,即停即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道路合理设置校车和通勤车停靠站点,并设置明显标志。
第二十条
未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店外经营、商品推销、—5— 广告宣传、堆放杂物或从事生产、维修、加工等非交通活动。
第二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合理设置共享单车停放区域,经营单位应当规范停放秩序。违法停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经营单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二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在学校、医院、车站、商场、集市以及步行街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场地。
第二十三条 行人、乘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不得闯红灯;
(二)不得在车行道上等候、招引、拦截车辆、玩耍、追逐、赶骑牲畜或者发放广告、兜售物品等;
(三)不得跨越、穿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四)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五)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
(六)乘坐公交车,应当在停靠站排队乘车,不得在公交车前后逗留或者横穿;
(七)不得干扰驾驶或有其他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发生仅涉及财产损失的轻微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损坏,且事实清楚、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现场采取拍照、录像或者标划事—6— 故车辆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安全地点,自行协商处理或者报警等候处理。
第三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先发展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布局状况进行评估,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科学合理设置、调整线路和站点,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十八条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运营的有序竞争。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设公交车优先通行信号系统,逐步实现公交车优先通行智能化。
第三十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在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时,应当科学规划建设公交车专用道,设置以港湾式为主的停靠站点。
公交车专用道应当设置明显标志标线,其他车辆不得在公交车站点停靠。借用公交车道的,不得影响公交车正常通行。
—7— 第三十一条
县区人民政府对城市区域内居住的下列人员乘坐公交车实行优惠政策:
(一)年满六十五周岁的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特殊人员凭有效证件申请办理免费公交卡;
(二)年满六十周岁不满六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及中、小学生乘坐公交车给予优惠,具体优惠办法由县区人民政府制定。
对落实乘车优惠政策及根据需要开通新线路的公交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鼓励享受优惠乘车待遇的老年人错峰乘坐公交车出行。
第四章 停车场(库)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三十二条 停车场(库)规划、建设与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方便群众、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三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和改革、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编制停车场(库)专项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停车场(库)专项规划,制定停车场(库)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四条
新建、改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按照配建标准、设计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建设停车场(库),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不得擅自停用或挪作他用。
—8— 停车场(库)应当设置残疾人车辆专用车位,配备无障碍设施。
公共建筑、商业街区、住宅区等大中型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当合理规划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备。
第三十五条 公共停车场(库)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建设各类公共停车场(库)。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库),可以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经营管理权。
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依法自主经营管理。
第三十六条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区的停车场(库)可以采取错时停放、有偿停车服务等方式向社会开放。
个人停车设施可以有偿出租、共享停车。
第三十七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建立城市停车引导系统,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方便群众在线查询和预约停车。
第三十八条
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停车场(库)的收费,依据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停车场(库)收费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及时查处违法收费行为。
第五章 电动车管理
—9— 第三十九条
电动车是指以电力装置驱动的二轮、三轮、四轮及以上车轮的车辆。
第四十条 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依照《甘肃省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依照《机动车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其他电动车实行过渡期管理制度,过渡期限、号牌式样、驾驶人资格等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严禁生产、改装、拼装或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电动车,违反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二条 三轮、四轮及以上车轮的电动车应当购买电动车相关责任保险,并随车携带保险标志。鼓励二轮电动车购买电动车相关责任保险。
第四十三条 快递、外卖服务企业应当依法规范电动车辆的管理和使用,统一标识和编号,加强从业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第四十四条 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应当在机动车道最右侧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四十公里。
第四十五条 驾驶电动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0—
(一)不得穿插通行;
(二)不得逆向行驶;
(三)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
(四)不得在城市限行或者禁行道路上通行;
(五)不得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车;
(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四十六条 二轮电动车参照非机动车停放规定停放,三轮、四轮及以上车轮的电动车参照机动车停放规定停放。
第四十七条 本市城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内禁止带有动力装置直立驾驶的独轮车和两轮平衡车行驶。
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四十八条 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执法统一的要求,为执法人员提供健全、完备、可操作的执法标准。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时,保持行为举止端庄,执法用语规范。注重法治教育与违法惩处相结合,坚持先警示教育、后
—11— 依法惩处的执法理念。
第五十条
警务辅助人员在公安民警的指导和监督下,协助疏导交通,劝阻、纠正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采集交通违法信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其他辅助性警务活动。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管人员在执法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协助做好劝阻、纠正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及其他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开展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及其他辅助性综合执法活动。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建立执法质量社会评价机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乘人员、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对其执法质量进行公众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建立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公开举报方式,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二万元罚款;影响道路通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罚款。
—12—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拒不改正的,可以按照设置、撤除、影响使用泊位的数量,处每个泊位一千元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执行的,处一千元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给予口头警告,对拒绝改正或驾驶人不在现场的,处一百元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可以处二万元罚款;对拒不改正的个人,可以处一千元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经营单位拒不改正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将共享单车拖离现场,并可以对经营单位处二万元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乘车人处以警告或二十元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七)项规定,扰乱公共汽车上的秩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执法人员到达现
—13— 场后,对应当自行撤离而未撤离的,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对拒不撤离的,依法强制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影响公交车通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将停车场(库)停用或挪作他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产权所有人处每个泊位一万元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三轮、四轮及以上车轮的电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规定购买电动车相关责任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未随车携带保险标志的,处一百元罚款。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快递、外卖企业所属电动车驾驶人在一个月内因交通违法被累计处罚五次以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该企业处三千元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对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一)、(二)、—14—
(四)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对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动车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五)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拼装、改装的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和驾驶改装的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一百元罚款;对驾驶拼装的属于机动车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二千元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对二轮电动车驾驶人处五十元罚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三轮、四轮及以上车轮的电动车驾驶人处一百元罚款。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使用人给予口头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罚款。
第六十九条
车辆驾驶人因违反本条例相关规定被依法扣留车辆的,应当场出具扣留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扣留车辆及随车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
第七十条
本条例所涉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
—15— 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建成区道路是指本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地区的道路。
第七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七十四条 本条例由张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自X年X月X日起施行。
—16—
第二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汇报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县检查和指导城区交通管理工作,下面我将交管大队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做一简要介绍。
一、城区基本情况
1、我县城区分为新老城区两部分,老城区为6.56平方公里,新城区已建成4.2平方公里,老城区辖区内共有主干道10条,新城区已建成主干道6条,次干道2条。城区内中小学校8所,幼儿园33所,辖区人口81281人,老城区道路建设,现已建成“三横三纵”的主干道网络系统,“三横”为交通路、建昌路、九岭大道,“三纵”为人民路、豫宁路、协和大道。县城道路为水泥路面,道路总长39公里,主干道13条路宽26-34米,次干道10条,路宽7-14米,主干道交通标志348块施划交通标线57公里,设置交通信号灯路口12个路口灯控率达到85%。同时,根据道路和环境特点,使用物理渠化手段,设置了交通护栏和绿化隔离,临街单位门口平交路口,减速龚46处,按照国家公安部建设部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中所执行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我县城市道路及交通标志和标线等设施建设已达到“畅通工程”D类城市一等水平。2004年,我县城市交通管理已通过国家“畅通工程”D类城市二等水平验收,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进入二等管理水平的县级城市。
2、城区交通秩序管理
城区是一个县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经济的发速发展,人生路矛盾日益突显,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必须集全警之力、全警之智,充分调动城区交管中队工作的积极性,从警力、装备、配置上方面给予倾斜。主要是做好七个一。
(1)一种手段:即专项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
在城市交管理上,必须依靠市民理解支持,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模式,提高市民素质,一是围绕城区景区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交、出租车和单位宣传栏,对城市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进行正面引导宣传。二是建立了城区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网络,按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要求成了每个社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了交通安全协助管理人员在城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三是在城区高峰期采取集中整治,逐个路口管理,平峰期流动巡逻及充分利用“相机拍、手工锁、车辆拖”的方式,大力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四是针对不定期邀请城管、运管、工商等部门,对城区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采用专项整治和常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交通秩序安好。
2、一种理念,即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预防事故是交管工作稳定的基础,我们的做法是经常性地科学安排,组织警力、深入社区、开展不定期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台帐,落实隐患整改单位,及时消除了事故安全隐患,二是针对人大、政协委员提案,逐个进行调研,限期回复整改在管理上,特别是加强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整治,全面排查交通安全稳定,尤其是接送学生校车进行严查严管,确保了校车安全运行,在学校放学高峰期,每天安排1-2名警力在校门口进行驻点执勤,确保城区和学校、周边秩序良好,较好的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3、一种途径,即让科技强警之路,走得更好。
为了适应新时期多变,复杂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大队肯投入,在城区路口,出城卡口,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即加大了管理水平的科技力度,同时也为侦破交通逃逸案提供了有力保障,走出了一条科技强警之路。
4、一项基础,即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扎实推进。一是在城区主要街道完善了各种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二是在辖区交通流量大、人多热闹多的公路沿线、学校、广场、厂矿、企业等公众场所悬挂了交通安全宣传横幅。交通安全法宣传工作在农村、社区、单位、家庭和学校全面铺开。
5、一种方式,即强化交通安全源头管理。
定期深入我县客运企业即公交和长运公司,定期为辖区客运车辆驾驶人、车主召开交通安全学习教育工作会,强化了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杜绝了带病车辆上路行驶,源头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较好地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6、一个责任,即推行人性化执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执法是一门艺术,路面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做到文明、规范,先后开展了“敬好一个礼、说好一个请、用好一句话、多带一份笑、敬上一杯水、多请一声坐”和“作一次换位思考”等以服务群众、文明执勤为主题的“七个一”和“看谁工作主动性强,比勤奋率高、看谁管理能力强,比纠章率高、看谁责任意识强,比守法率高、看谁服务意识强、比满意率高”的工作效能“四看四比”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人性化执法深入人心,警民关系得到较好的促进和发展。
7、一个保障,即圆满完成各类警卫保障工作,树立交警形象。各位领导、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创建文明、和谐的“山水武宁”,还需要我们作更多的工作,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对我县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第三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推荐)
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文件公交管[2002] 35号
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建设厅(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重庆市市政管委,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根据公安部、建设部《2002年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总体方案》的有关规定,在总结2001年畅通工程评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方便评价的原则,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1年版)的结构、适用范围、指标定义、指标评级进行了修改,增减了部分指标,并对各项指标在衡量城市整体交通管理水平中的意义、作用,指标测定的具体方法及相关依据做了说明。现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印发给你们,请迅速转发各地并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实施畅通工程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运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检查、指导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二○○二年四月十九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公共交通部分)
(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
1.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说明: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是使城市交通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组织保障。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协调能力。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提供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名册、相关政府文件、协调会议记录或工作简报等。
2.交通规划
定义:是否在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以及道路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交通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交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特大型城市应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规划中应反映交通枢纽规划和停车规划的内容;A类和B类城市应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中应反映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和停车规划的内容;C类城市应按照常规要求制定综合交通规划。
上述规划(单行本)要求通过专家论证,政府批准实施。
说明:交通规划是保证交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避免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的最重要环
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城市规模,交通方式构成和主体交通方式不同,因而对交通规划的类型要求也不同。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特大型城市要求提供包括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规划文本以及包括轨道交通规划和常规公共交通规划在内的综合交通规划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A、B类城市要求包括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等内容的综合交通规划的文本或单独的上述内容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C类城市要求提供综合交通规划的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市政府批准的文件。
3.交通管理规划
定义:是否在进行了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近期和中远期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政府发布实施。
说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文件,反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计划性和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有效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的重要保证。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规划文本、专家评审意见等材料。
(二)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
1.交通影响评价
定义: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
说明:交通影响分析是保证大型项目开发建设不导致开发对象周边交通服务水平下降的重要措施,是避免土地超强开发的规划控制措施。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对象:
(1)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和项目开发性质满足下述条件之一,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在城市中心区或交通敏感的区域,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下同);在中心区外围的市区或交通相对宽松的地区,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
●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开发性质:使用性质及开发规模发生变更;小区规划;在城市重要干道两侧的开发和改造;重要的公共建筑;产生交通量变化大的其他或临时用途建设项目等。
(2)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项目均须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3)交通影响分析应在项目报建审批阶段进行。但当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超过规定标准的8-10倍,或建设项目属于大型交通设施,或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开发项目,在项目的选址、立项阶段需进行初步的交通影响分析。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内容:
(1)交通影响分析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分析范围确定;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改进措施;结论与建议。
(2)分析范围确定:分析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对道路交通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拟建项目所在的由城市主干道围合的区域。对于需在立项阶段进行初步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和对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分析范围应适当扩大。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当年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文件和所有大型项目的情况,以及这些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当年的大型项目包括所有在建项目、当年内通过审批的项目。
2.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定义:制定和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实公交优先的措施。
说明:切实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是调整交通结构、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通过政策、规划、投资、管理等综合措施促进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评价内容中站点设施主要指公交站点的站牌、座椅、线路示意图等。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特大型城市、A类城市和B类城市要求提供市政府颁布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政府或规划部门批准的公交线网规划等文件,提供公交优先车道、路口、港湾式停靠站名称等资料;C、D类城市要求提供市政府颁布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等文件,提供港湾式停靠站名称等资料。
3.公共交通分担率
定义:近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
说明:此指标是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最新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并注明年限。
4.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定义: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标台数。
说明: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和交通结构状况的指标,同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一起,是判断交通发展战略是否明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和措施是否落实的参考指标。按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建综[2001]255号)规定的方法,将公共交通车辆(包括大中型公共汽车、电车、轻轨、地铁和城市铁路等)折算成运营车数。人口数为城市非农业人口。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并换算为相应指数。各地上报材料,最终由建设部核实。
5.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
定义:公共交通车辆总行驶里程与行车责任事故次数的比率。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安全运行间隔里程是反映公共交通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的一个客观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各路公交车行驶里程、所有公交车行驶总里程的数据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的行车责任事故次数。
指数确定:现场检查与查阅文件、资料相结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平均安全运行里程,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6.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
定义:全市公共交通停车场所能停放车辆数与公共交通车辆总数的比例。
说明: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是反映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快公共交通场站建设,有利于公共交通车辆的停放、调度和运营管理,减少占路停车。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公共交通停车场数、面积可停车辆数、现有车辆数等相关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7.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
定义:公共交通车辆实际更新数与应更新总数的比例。
说明:车辆的更新是保证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应该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达到环保的要求,也能间接起到缓解交通拥挤的作用。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的2002年公交车辆应报废数及实际报废车辆数等相关数据资料。
指数确定:现场检查与查阅文件、资料相结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公共交通车辆更新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8.出租车空驶率
定义:在单位时间内出租车空驶里程占总行驶里程的比例。
说明:出租车空驶率是反映城市出租车拥有量是否合理的指标。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全市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和行驶总里程的有关统计数据。
指数确定:任意抽查10位出租车驾驶员询问前一天运营情况,取平均值。如果抽查情况明显不符合资料提供情况,且当地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抽查结果作为该项指标的计算依据。如果抽查情况和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则按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出租车空驶率,并换算为相应的指数。调查空驶率可与P53同时进行。
(三)道路基础设施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定义:最近三年(包括当年)市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最近三年(包括当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说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保证交通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城市道路投资、公共交通投资、交通管理设施投资。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提供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以及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等相关统计资料。
2.道路网密度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
说明:路网密度是衡量路网构成特征的指标,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也是制定道路交通管理对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反映城市交通建设水平。
评价要求:统计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建成区3.5米以上全部道路长度明细表及建成区面积数据等统计资料。
3.主干道密度
定义:建成区内主干道长度〈含城市快速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
说明:主干道密度是衡量路网构成特征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是制定道路交通管理对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关道路等级分类依据参照《城镇道路规范》和《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评价要求:统计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建成区内所有主干道长度明细表和建成区面积数据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主干道密度,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4.人均道路面积
定义:建成区内平均每个非农业人口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
说明:人均道路面积是衡量道路建设总体水平的指标,反映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评价要求:统计指标。要求提供建成区2002年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数据和所有3.5米以上道路面积明细表等统计资料。
指数确定:根据统计资料确定人均道路面积,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四)队伍建设情况
1.群众对城建监察管理工作满意率
定义:市区人口(含暂住人口)中对市容环境、城建监察执法形象、管理表示满意的人数占被访问人数的比例。
说明:群众对城建监察管理工作满意率是衡量群众对城市监察工作的认可程度,反映城建监察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评价要求:调查指标。
指数确定:通过发放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另行下发)方式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样本不少于30人;被调查的市民应包括不同文化程度(大本以上、大专、中专、初中以下等)、不同工作性质(农民、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职业人员等)以及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可与P39指标合并进行。根据市民的答题情况计算群众对城建监察工作的满意率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五)交通秩序情况
1.违章占用道路率
定义:建成区内违章占用的道路面积与道路总面积之比(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
说明:违章占用道路率是衡量城市静态交通秩序的指标,反映了群众的守法意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效果。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城市3.5米以上道路面积一览表及各条道路的违章占用面积情况一览表等相关资料。
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六)交通安全状况
1.万车事故率
定义:全市每万辆机动车的年交通事故(一般以上事故)次数。
说明:万车事故率是衡量一定机动化水平下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全市交通事故次数和机动车数量。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2.万车死亡率
定义:全市平均每万辆机动车的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说明:万车死亡率是衡量一定机动化水平下的交通事故死亡情况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反映。
评价要求:核查指标。要求提供2002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机动车数量。指数确定:核实所提供资料,并换算为相应指数。
第四篇:中华民族合肥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合肥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1994年7月13日合肥市第十一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4年12月27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市区内通行的车辆、行人以及进行与道路交通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市公安机关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负责对道路交通实行统一管理。规划、市政、市容、交通、工商等部门应当协助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机关、军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以及其它组织,应当经常对所属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支持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机动车辆单位、车主应当严格履行交通安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和完善安全行车规章制度。
第五条 一切车辆和行人,必须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和管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指使、强迫、纵容驾驶员违章开车,不得妨碍交通警察执行公务。
第二章 车辆
第六条 对出租车的发展实行控制。市交通、公安部门根据每年本市经济发展、道路建设、人口增长、交通需要等,编制发展计划,报市政府审批后执行。对超过下达指标或者车型不符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不予入户。
第七条 禁止机动车辆挂户入籍。个人购置的机动车辆,不得以单位名义申领牌证;单位购置的机动车辆,不得以个人名义申领牌证;地方机动车辆,不得使用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公安机关牌证。
第八条 机动车辆检验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的机动车辆检测线检测。
机动车辆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检验,客运汽车和个体汽车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检验。
对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交通违章的机动车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可以进行检验。
第九条 机动车辆达到国家规定报废标准的,必须报废,交物资回收部门解体处理,不得继续行驶。
禁止买卖或者变相买卖报废机动车辆。
第十条 机动车辆维修、改装经营者,承接改变车辆颜色、车型、设计性能、用途、结构,或者更换车架、车身、驾驶室、发动机,以及承接因交通事故损坏的机动车辆等业务,必须查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许可证明,没有许可证明的,不得承接。
第十一条 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检验合格,领取号牌和行驶证方准行驶。
第十二条 非机动车辆的购买、转籍,车主应当在一个月内携带有效证明、证件及车辆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办理行驶证等有关手续。
非机动车辆应当定期接受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检验。
第三章 驾驶员和行人
第十三条 学习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在参加专业培训前,必须通过驾驶适应性检测和卫生救护培训。
对已取得驾驶证的机动车辆驾驶员,应当进行卫生救护培训。
第十四条 驾驶残疾人专用机动车的人员,应当是下肢残疾,身体其它部位正常,矫正视力4.8以上,并经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的。
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只供残疾人单人代步使用,非残疾人不得驾驶。
第十五条 本市人员在外地取得驾驶证,需在本市驾驶机动车辆的,必须通过驾驶技术和交通法规复试。
持外国或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驾驶证的人员,必须符合有关条件,经考试合格,换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后,方准在本市驾驶机动车辆。
本市机动车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可以对其进行交通法规和驾驶技术复试。
第十六条 非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驾驶员,不得驾驶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牌证的机动车辆;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驾驶员,不得驾驶地方牌证的机动车辆。
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对机动车辆驾驶员实行安全考核记分管理。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应当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安全考核卡。
第十八条 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通过交通事故现场时,应当积极协助交通警察抢救受伤人员以及运送财物。对拒绝协助者,交通警察可以强制征用其车辆,并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二)横过车行道,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遵守信号规定。
(三)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互相追逐、打闹以及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活动。
第四章 车辆行驶
第二十条 同方向划有两条机动车道的,自中心线或者中心分隔带依次向右,第一条车道为小型机动车道,第二条车道为大型机动车道;同方向划有三条机动车道的,自中心线或者中心分隔带依次向右,第一条车道为小型机动车道,第二条车道为混合机动车道,第三条车道为大型机动车道。
第二十一条 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干路上行驶的车辆有先行权。
交叉路口支、干路的确认,按下列顺序依次认定:
(一)国道与地方道路交叉,以前者为干路;
(二)多车道道路(路段同方向划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与非多车道道路交叉,以前者为干路;
(三)多车道道路交叉,以车道数多的道路为干路;
(四)划有车道分界线的道路与未划有车道分界线的道路交叉,以前者为干路;
(五)通行公共汽车道路与非通行公共汽车道路交叉,以前者为干路。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辆在同车道前方车辆遇停止信号或者因故受阻时,必须依次停车等候,禁止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
值勤的交通警察出示停车示意牌或者手势停车时,任何车辆必须停车接受检查。
第二十三条 车辆行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柴油农用运输车、柴油翻斗车、柴油三轮车、正三轮机动车、拖拉机、人力客运三轮车、畜力车禁止驶入市区道路;
(二)长途大客车、载质量二吨以上的货运机动车辆、拖挂车不得进入环城公园路以内道路行驶。长途大客车、载质量二吨以上五吨以下的货运机动车辆确需进入市区环城公园路以内道路行驶的,必须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机动车辆市区通行证。机动车辆市区通行证不得转借、涂改或者伪造;
(三)各种货运机动车辆禁止在长江中路、金寨路(博物馆至芜湖路段)通行;
(四)人力平板车、人力货运三轮车每天七时至十九时期间禁止在长江中路、美菱大道(南至望江路)、阜阳路、金寨路(博物馆至芜湖路段)、寿春路、蒙城路、芜湖路、明光路(长江东路至胜利路段)通行。
因特殊情况,上述车辆确需通行时,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并按照指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第二十四条 公共汽车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和规定站台停靠,不得随意变更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车辆靠站必须在距路沿五十厘米以内停车,上下乘客后立即开走,不得停在站台上等客、唤客。
小公共汽车在长江中路、美菱大道(南至望江路)、金寨路、寿春路、芜湖路、蒙城路、阜阳路(北至双岗)、明光路、胜利路、长江东路(东至当涂路),必须在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站台停车,不得在上述路段任意停车上下乘客。
单位接送职工上下班机动车辆,必须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的地点停靠。
第二十五条 出租车在市内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上必须靠边停车,设有定点停车处的在定点停车处停靠接客。禁止任意掉头、截头猛拐、逆向停车上下客。定点停靠的路段和定点停车处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统一划定。
第二十六条 非机动车辆、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在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必须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靠右边行驶。
非机动车辆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遇有停车信号时,应当停车等候,不得用从路口外边绕行的方式左转弯或者直行。
禁止在市区道路上骑自行车带人,但车上设有安全座椅的,可以限带学龄前儿童一人。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辆在市区道路使用音响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喇叭音量不得超过一百零五分贝;
(二)二十二时至次日五时期间在环城公园路以内行驶时,禁止鸣喇叭,改用灯光示意。
第二十八条 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必须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用于侦查、警卫、治安、交通管理、押解人犯和追缉逃犯的巡逻车、勘察车、护卫车、囚车和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以及其他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的执行特别紧急任务的车辆,除此之外的任何车辆,不得安装、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二)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领取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使用证》;
(三)安装的警报器音调声级必须在一百一十分贝至一百一十五分贝之间;
(四)必须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方准使用;
(五)装有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特种车辆不得在市区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因执行紧急任务,确需在市区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必须持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核发的《市区警报器、标志灯具使用证》。
外地车辆在本市市区不得使用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第二十九条 禁止正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从事营业性客、货运输。
第三十条 机动车辆载运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由具有三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的驾驶员驾驶;
(二)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和时速行驶,中途不得随意停车。
第五章 道路和停车场
第三十一条 新建、改建道路,必须统筹设计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和地下各种管道、管线,并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参加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或者损毁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损毁交通安全设施的,应当赔偿损失。
禁止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上晾晒衣物、悬挂横幅和宣传广告牌等物品。确需悬挂横幅和宣传广告牌等物品的,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道路、不得占用道路、过街天桥、地下人行通道摆摊设点、堆物作业、搭棚盖房、进行集市贸易和其他妨碍交通的活动。
单位、个人确需临时挖掘或者占用道路的,经市政、公路等部门同意后,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办理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手续。
第三十四条 经批准挖掘道路施工的,施工单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横向挖掘市区道路,在二十一时至次日六时期间进行;
(二)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安全防围设施和交通标志(牌)。夜间或者阴雨、雾、雪天气,必须设置警示红灯或者反光标志;
(三)施工完毕及时清除余土、遗留物,恢复道路原状。
第三十五条 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必须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并与城市建设和改造同步进行。规划方案由城市规划部门提出,征得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大型旅馆、饭店、商店、体育场(馆)、影(剧)院、游览娱乐场所、医院、车站、码头、航空港、办公楼、居民住宅区以及其它高层建筑或者大型公共场所,必须按国家有关停车泊位比例的规定配建或者增建停车场(库)。停车场(库)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不按规定设计停车场(库)的,城市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筑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公共停车场、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单位内部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点,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负责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停车场(库)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确需临时改变其使用性质的,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
第三十八条 车辆停放,必须在停车场或者准许停放车辆的地点,依次停放。不得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的地点任意停放。停放车辆的收费标准由市政府统一规定。
机动车辆在停车场以外的其他地点临时停放的,应当在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设有标志的地点停放。
非机动车辆在公共场所停放的,应当在划定的标线内停放。公安机关设立的停放点,应当设有标志,实行免费。公共场所的停放点应当加强管理,完备存放手续,丢失赔偿。
第三十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就某一区域或者道路,规定车辆、行人通行的方式,并可以变更或者撤销已经批准的占用、挖掘道路的决定。
第六章 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的行为,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外,均按本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不履行交通安全责任制,交通事故多发的机动车辆单位、车主,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可以对其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停驶整顿。
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辆挂靠入户的,对车主和被挂户者各处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暂扣机动车辆直至办理变更手续;挂户车辆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被挂户者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没收车辆,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和吊销驾驶证:
(一)机动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的;
(二)买卖或者变相买卖报废机动车辆的。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辆维修、改装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第十条承接业务的,处5000元罚款。擅自维修、改装偷盗和因交通事故损坏的机动车辆的,处20000元罚款并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给予处罚:
(一)持外国或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驾驶证,在本市驾驶机动车辆的,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除外;
(二)非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驾驶员驾驶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动车辆的;
(三)持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驾驶证,驾驶地方牌照机动车辆的。
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辆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单处吊扣6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非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专用机动车的;
(二)通过交通事故现场,拒绝协助交通警察抢救受伤人员以及运送财物的。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3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单处吊扣2个月以下驾驶证:
(一)驾驶机动车辆没有携带安全考核卡的;
(二)驾驶机动车辆不按规定分道行驶的;
(三)驾驶机动车辆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的。
第四十八条 出租车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单处吊扣6个月以下驾驶证或者暂扣1个月以下出租车。
第四十九条 非法安装或者不按规定使用特种车辆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处吊扣1个月以下驾驶证,可以并处没收非法安装的警报器和标志灯具。
第五十条 摩托车、正三轮机动车从事营业性客、货运输的,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可以并处吊扣6个月以下驾驶证。
第五十一条 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驾驶人员违反本规定的,给予警告或处5元以下罚款。人力客运三轮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的,处100元以下罚款并暂扣一个月车辆,屡教不改的没收车辆。
第五十二条 未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许可,擅自挖掘道路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恢复。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恢复;拒不恢复的,可以强制拆除,没收用于施工、经营的工具或者物品:
(一)擅自设置、移动或者损毁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
(二)擅自在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上悬挂横幅和宣传广告等物品的;
(三)擅自占用车行道、人行道、立交桥和地下人行通道堆物作业、塔棚盖房、摆摊设点、进行集市贸易的;
(四)未按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和要求施工或者恢复道路原状的。
第五十四条 本市机动车辆驾驶员违章,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接受处理;逾期15日不接受处理的,吊扣三个月以下驾驶证;逾期1个月的,吊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逾期2个月的,吊销驾驶证。
第五十五条 擅自占用停车场(库)或者改变停车场(库)使用性质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并责令限期恢复。
第五十六条 被处罚人对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本规定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在接到处罚通知后15日内向主管公安机关或者上一
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申请复议,不服复议裁决的,可以在接到复议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定期检查本规定的实施。因管理、检查失职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交通警察应当忠于职守、严格警容风纪、文明执勤、秉公执法。不得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裁决。违反上述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市区道路是指濉溪路、明光路、长江东路(东至当涂路)、当涂路、合裕路(东至当涂路)、屯溪路、美菱大道(南至望江路)、望江路(西至合作化路)、合作化路和上述道路连接组成的范围以内的所有道路。
今后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市人民政府若对市区道路范围重新划定时,本规定所称市区道路范围以市人民政府重新划定的为准。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第六十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合肥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一条 本规定自1995年3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公布的《合肥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南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黄立群)
近年来,全南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四个全南”的背景下,如何超前规划、解决好交通问题,构建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对全县中心城区道路交通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调研,就我县城市交通管理现状和对策做了调研和思考。
一、全南县道路交通基本情况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与广东翁源、连平、始兴、南雄4县(市)交界,60%的边界与广东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 省道龙小线、全吊线穿境而过,2009年10月开工建设的大广国家高速公路也途经县内。管辖公路里程为省道82.5km,县道162.71km,乡村道411.7km。辖区内有驾驶员31834名,机动车27810辆。设有交通管理大队1个,城区中队1个,机动中队1个,乡村中队2个,干警23人、职工6人、交通协管员及聘用人员42人,构成了全南县道路交通管理的网络体系。
二、全南县道路交通问题和原因分析
全南县中心城区交通问题比较突出,也使我们的交通管理工作处于高压状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四个全南”的发展方略和奋斗目标,这不仅要求加速城区建设改造,更要求便捷、可靠的交通系统支持,需要公安交通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同步适应主动接轨,为“四个全南”的建设提供良好保障。对此,我们必须积极认清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面临各种新挑战。
(一)城市整体路网不系统,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当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需求矛盾突出。一是老城区与新城区交接的重要通道--解放桥和南海桥由于桥宽与路宽未成正比,导致两座桥成为通行瓶颈;二是中心城区部分交叉路口过窄,设置红绿灯后通行效率反而下降,如二中路与含江路交接的路口,由于路口过窄导致三个方向的车只能由一个车道通行,造成部分车辆需等二个以上红灯才能通行;三是中心城区停车资源紧缺,且大多数道路蓄车能力不足,使停车需求等静态交通矛盾日益凸显。由于我县以往的建设未做合理的交通规划,许多大型建筑和住宅区都未合理设置停车位,许多市民被迫将车停在道路上,随着车辆迅速增长和道路资源相对有限的局面日趋紧张,我县道路停车位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
(二)道路基础设施薄弱,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
目前,我县主要道路的道路基础设施薄弱,实行了机非分离的只有金龙大道、含江路及桃江路的部分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是城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及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通行效率低下,且易引发交通事故。寿梅路、滨江路、二中路、老车站东路等主要干道都未实行机非分离,含江路和金龙大道虽然设置了机非隔离带,但机非隔离带开口过多,非机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现象普遍存在不但影响了通行效率,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是大量车辆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由于停车资源紧缺,城区机
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车,加上部分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形成了行人走在非机动车道上,非机动车驶到机动车道上的局面,大量的自行车、电动车在路口与机动车相互干扰,通行效率低,形成慢速交通与快速交通形式并存的出行结构,加大了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难度。
3、是实验小学和第二小学门前都成了交通拥堵点位。我县由于部分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交通吸引较大的建筑在规划建设前未按规定做交通规划,对可能造成的交通问题没有在规划期解决,造成在中小学上下学时段,由于使用机动车接送学生较多,而学校路口交通基础设施不能适应需求,使实验小学和第二小学门前都经常发生交通拥阻。
(三)交通出行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未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我县形成了自行车、助力车、小汽车、公交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混行交通,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混行交通仍然是主要交通模式。目前,私家车已发展成与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并行的出行方式,城市交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但是,我县的道路交通出行结构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1、是小汽车呈现“高拥有高使用”发展趋势。当前,我县正处于私家车的高速增长期,呈现出由“低拥有高使用”向“高拥有高使用”发展的趋势,小汽车主要集中在县城,使用频率相当高。据调查,城区60%的家庭购车目的是为了接送孩子,造成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2、是公交车未发挥客运交通的主导作用。从2006年我县引入了公交车至今在数量和质量一直没有提高。我县公共交通还处于较低水平,线网结构单一,加之车况差、准点率低、服务水平不高等因素,缺乏吸引力,难以发挥客运交通的主导作用。
3、是出租车处于尴尬地位。目前,由于城区公交车不按线路行驶,不按站点上下客,不按时间营业,造成出租车失去了灵活机动的优势,只能固定在新车站和街心花园待客,加之部分面包车等车辆非法载客出低价与出租车抢客源,使出租车失去了价格优势,导致我县出租车处于尴尬状况。
(四)当前影响和困扰交通管理工作的瓶颈和难点问题
1、是机动车违法停放现象日益突出,成为管理的一大难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停车需求剧增,而中心区域现有泊位量距离基本需求相去甚远,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占路停车,客观上使违法停车现象日趋严重。(1)是停车资源总体供应短缺,供求比例严重失调。(2)是公共停车场所缺乏。随着私家车的高速增长,当前公共临时停车泊位需求不断上升,但公共停车(库)场却仍未规划建设。(3)是路内停车点稀缺且分布不合理。路内停车点的规划、设置、管理、执法的规范不足,与动态交通的环境不能达到同步协调的效果。(4)是重点路段和重点场所停车矛盾突出。如寿梅路、文化广场、各大超市等,停车需求量大幅上升,违法停车问题将愈加凸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以及各中小学校,在就诊时间、上下学时间也面临着“停车难”现象。
2、是部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与现代交通文明的要求仍然差距较大。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摩托车超员超速等交通顽症时有反弹的问题短时期内难有太大改变。近年来,针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现象突出的难题,县交管大队持续加强了一系列的大规模集中宣传整治活动,但仍时有反弹。主要原因是部分群众交通安全和法规意识淡薄的因素,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很难做到民警在与不在一个样,因此,相比交
通安全法律知识的宣传而言,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更为复杂和艰巨。
3、是警力紧张与交通管理工作面广任务繁重的矛盾,使警力长期处于高压和超负荷运作状态的问题难以缓解。全南县中心城区虽然区域较小,但道路四通八达,尤其是交通高峰期间,需要实施全覆盖的高强度的管理,而县交管大队因为现有警力数较少而时常处在周转紧张、疲于应对的状态。目前,交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交通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车辆大幅增长工作强度更加强化的趋势下,再加上接连不断地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斗争和整治行动,以及本县交保任务多、维稳任务重、附加任务杂的特点,工作量与警力数量的明显反差,将使我们交警不得不常年处于超强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如何通过科学用警、自主挖潜来缓解警力瓶颈,是我们努力应对的难题。
4、是交警焦点增多、执法难度增加给加强交通管理执法工作带来的挑战。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时期,交警一线执法直面各类社会矛盾,加之不同老百姓对民警执法、服务工作需求差异性等原因,因此交警容易成为社会群体宣泄不满的焦点。我们必须对全南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增强敏感性,积极审时度势加强预警性的思考和研究,不能反应呆滞、行动缓慢,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应对新要求新期待。特别要要加强对交通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研究,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拿得出有效办法和措施。
三、加强和改进我县道路交通的政策思考
(一)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城市布局。
1、是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优先考虑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用地组织的过程应充分考虑综合交通规划,而不是以交通规划消极地适应拟定的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综合交通规划只有和城市规划统筹安排才能解决交通问题。综合交通规划要从城市规划入手,以合理组织道路系统,配置各项道路交通设施为手段来参与城市发展,参与城市总体布局和各项用地安排。
2、是城市规划必须确保土地开发与交通协调发展。具体措施:(1)是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制度,由开发商出资,由政府职能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核,减少建设项目对交通的负面影响;(2)是调整市中心城区教育、行政单位的布局,减少中心城区的交通吸引,缓解交通压力;(3)是控制城市中心区商业开发强度,合理规划商业设施布局,尽量避免将强交通源设置在主干道沿线;(4)是在新建住宅区时,要充分考虑配套设施的布设,形成集居住、商业、文化、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功能区,以减少与中心城区间的出行总量,同时要严格按规定建设停车场。
3、是道路建设施工要综合考虑交通工程。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行车道建设;加强路口聚化,打通堵头和改造“瓶颈”地段,提高支路利用率,改善道路功能结构;注意节省用地,反对盲目追求高标准,节约交通总成本,提高交通建设总效益。另外,在交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下管线综合分布,避免重复开挖埋管,马路拉锁对交通影响极大。
(二)完善路网规划建设,提高道路载体功能。
近几年,我县加大了路网建设改造力度,但对县中心区支、次路网的改造重视不够,造成城区微循环不畅。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造:
1、是从提高路网协调性、连通性出发,抓紧对支、次路网进行改造和完善,急需拓宽解放桥、南海桥等瓶颈路段,打通信安路等部分断头路,提高路网连通性和整体通行能力。
2、是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交通工程设计环节,充分考虑路网交通组织、与周边路网的衔接和通行安全、交通管网、交通安全设施等问题,如各灯控路口,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通行率问题,可采取入口占用出口车道的方式,确保各路口都有三个机动车道,从而缩短候灯时间,提高通行率。
3、是避免和减少占用道路施划停车位,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对新建的住宅区、大型建筑、菜市场、大型商场超市要充分考虑停车需求,超前规划停车场所,鼓励开发商建设地下停车场。
(三)加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化解交通管理难题。
1、是加大交通安全设施调整和规范设置力度,优化管理设施。进一步加强指路标志系统、让行标志、人行过街信号灯、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线、人行步道桩等人性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指路标志系统,解决交通信息不连续、信息缺失等突出问题,方便交通参与者,做好城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调整和完善工作,使交通安全设施成为展示我县形象的一道亮丽风景。
2、是重点加强和改进道路隔离设施,可先以含江路为试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封闭一些不必要的开口,在人行道上增设隔离桩,并在入口处设置引导标志,通过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隔离,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影响,从而提高通行率,从根源上避免了非机动车、行人随意乱穿机动车道。
3、是逐步完善道路路口渠化,解决路口处人、车混行的现状。针对二小路口现状,可尝试采取设置人行过街天桥和规划停车场所的方式来解决,通过政府投资一部分,广告商投资一部分,学生家长集资一部分方式解决费用问题,先建设一条专用于学生通行的小型过街天桥。二小沿金龙大道处的空地可尝试拿出一部分来建设公用停车场,以解决日后接送学生车辆无处停处的问题。
(四)明确交通方式发展政策,优化出行结构。
1、是宏观调控小汽车交通,防范小汽车过快增长产生各类交通问题。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是时代发展趋势,但过度发展,势必影响城市交通,对私人小汽车发展要把握好“车、行、停”三者的关系,加强交通需求控制和管理,节约有限的交通资源,是优化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从政策、管理、法规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出租车的灵活性、机动性、舒适性,从而满足部分群众的出行需求,优化出行结构。
2、是明确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合理引导城市出行结构。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城市交通必须确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小汽车、自行车等个体交通为补充”的科学交通发展战略。调控我县交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实现道路交通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1)制定出台我县公交发展规划,由政府在资金投入、规划、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推动公交快速发展,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将公交线路引入支、次道路和居民区,增加公交站点覆盖率,并采严格控制公交票价措施,方便群众乘坐,增强公共交通对群众出行的吸引力。(2)规范公交公司运营制度,彻底改善我县公交车私人包营的现状,形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合法营运的体制,规范管理公交车司机,规范营运时间和路线。(3)在财政、建设、规划和管理等方面予以照顾,采取“民办官助”形式,在重点中小学示范校开辟校车路线,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减少接送学生的个体车辆造成的交通压力。
(五)加快停车设施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
针对停车问题将面临历史欠账与新增车辆带来的双重压力,必须从服务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载体功能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管理,给予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投入停车设施建设,对停车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1、是政府出台停车管理办法,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和对公建、民建配建停车场的审查,综合治理停车问题,推进我县停车产业健康发展;
2、是无偿划拨停车楼建设用地,并在配套设施、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停车楼建设。
3、是建设公共停车场,在含江路农贸市场、解放桥菜市场、文化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建设公停车场,同时严禁占道经营。从而解决我县解放桥、含江路农贸市场圩日拥堵的难题。
(六)规范文明执法,努力打造一支一流的公安交警队伍
近年来,公安交警在队伍正规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交警队伍整体素质和纪律作风有了较大提高,交警队伍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坚持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在能力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1、是要突出抓素质能力建设。现在的执法环境对执法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以路面值勤、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等岗位为重点,加强执法规范化培训,使民警做到熟练运用法律法规解决执法问题,做到基本执法问题“难不倒”。推进学习型警队的创建,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制度,树立新理念、培育新能力。
2、是要突出抓队伍形象建设。一切交通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执法工作,交警队伍形象关键是执法形象。针对群众反映的事故处理不公正、异地交通违法处理难、套牌车辆侵权处理难等热点问题,要及时研制应对办法,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向社会公布并坚决兑现承诺;要尽快建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实施细则,争取政府落实资金来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3、是要突出抓和谐警营建设。要适度增加交警编制,解决警力不足问题,减轻交警工作压力,努力加强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的示范带领作用,确保交警队伍始终朝正规化的道路迈进。要切实解决交警队伍管理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同时妥善解决民警待遇问题。